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课文选择有感 > 地图 > 读课文选择有感

读课文选择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读《呼吸课》有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呼吸课》有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导语:《呼吸课》是安泰勒作品中最有力也最令人感动的一部,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呼吸课》有感,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读《呼吸课》有感

我们终将放手

关于爱我们不能强求的那些《呼吸课》

在门诊时间长了,奇奇怪怪的病人的故事都会遇到,有些时候会觉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而在一个好的作家,却不需要多么离奇的故事,就能够打动人心,告诉我们,从那些生活中,难得提炼,却能够体味到的情愫。

《呼吸课》就是这样一本书,一个玛吉老太太,一个叫做艾勒的老头,两个看上去那么没有主角味道的人,却拉开了生活光怪陆离的序幕。在这个像是公路电影的长镜头里面,老头老太为参加老太闺蜜的丈夫的葬礼而开车出发,颇为顺道地去了儿子前妻家探望他们的孙女以及试图挽回他们的婚姻,中间他们甚至还阴差阳错因为讨厌一个在路上挡道的人,而假装他的车轮有问题,结果却真的发现出了端倪历经波折,玛吉一贯的和稀泥大法以及装疯卖傻自动美化功能、艾勒的实话实说戳破真相,让这场似乎很有理由的挽回亲情和爱情的旅程变成了一场闹剧:在玛吉的口中,他们都相互相爱,她天真的认为,只要相信这种想法,一切都能够变成美好的样子;而艾勒却认为他的妻子就是一个谎言专家,因为他让他的前儿媳相信,他那不负责任的儿子,是可靠可以托付的;而他们自身的婚姻呢,也充满了问题

听惯了那些婆婆妈妈的离婚结婚复婚绿帽子小三的故事,这样的家长里短也很正常,但是关于爱,我们总是不能强求的。在这个路途当中,我们见到那个见到谁都会热络起来的玛吉,也挽回不了所有的事情,而那个耿直的老头艾勒,却其实也在包容这个显得有些离谱的家庭,最终,他们依旧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并且选择放手。

存在在这个故事当中的问题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自己才是事情发生的元凶,但是我们却不肯承认我们对于这些事情其实是无能为力的。《呼吸课》告诉我们,我们其实能够管好的只有我们自己,生活就在这种失去和得到之间,爱流淌在时间当中,时而出现,时而隐匿,我们没有办法去苦苦追寻它,只能够放手,而它应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的。

我们俩以后为什么活着啊,我们还剩下那么多日子?

为今天,亲爱的。

我们终将放手。

读《呼吸课》有感

在美国,似乎优秀的女作家都叫安妮,光我知道的就有安妮赖斯、安妮普罗克斯、安妮泰勒,她们才华过人,她们洞悉人性,她们让我对安妮这个名字顿生好感。

安妮泰勒应该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只是她的作品我见到和不多,几年前买过一本她的《思家饭店的晚餐》是书柜里最宝贵的收藏之一,那一阵子流行的乔伊斯、托马斯曼和昆德拉充斥着我的视野,让我以为文学总是要长得这么哲学、沉重和痛苦才能称其为文学,那些陌生的情感和语境一直都彬彬有礼地与我保持着距离,长时间的仰视状态,伤害了我的自信心,使我谦卑地相信,那些博大精深的心路历程是吾辈凡夫俗子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境界,我只能永远平庸地怀着我平庸的情感平庸地虚度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家饭店的晚餐》是一场及时的搭救,让我在充满所谓线性张力的阅读体验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平凡的隧道,书里平凡可亲的人物、生活、情感以及思绪与我身处的现实世界惊人吻合,及大地缓解了我对自己无法拥有高尚情怀的焦虑,我无比欣喜地读了又读,几乎把其中的语言幻化成自己的思想在现实中使用。我对着书本心满意足地叹气,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可以这样复制生活。

《呼吸呼吸》是上海译文出版的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系列中的一本,我不假思索地买下完全是出于对安妮泰勒的信任,我不期望得到一个上天又入地的传奇故事,因为我知道她会选择寻常生活中最平淡无奇的场景和最微妙的叙述来击打读者内心某个有着同样振幅的点,让熟悉得叫人懊恼的生活画面唤醒读者最深不可测的思绪。

《呼吸呼吸》的主角是个心地善良,行事莽撞的中年妇女玛吉,这二十多万字的篇幅其实就讲述了她一天的经历,她和丈夫一同去参加挚友丈夫的葬礼,返回途中去拜访了儿子的前妻和女儿并且说服她们和她一同回家,然后是儿子和前妻在她家里充满期待的重逢和满怀失望的闹得不欢而散,玛吉最终也没能让生活按照她所设想的样子进行下去。在不同场景的转换之间,安妮泰勒天衣无疑逢地插入了大段回忆和心理活动,不露声色地把玛吉的一生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个女人热心、善良、马虎、笨手笨脚,可是她却拥有乔治吉辛所说的那种心灵的智慧,她的生活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她的一切情感我们都能够心领神会,她也和我们一样,终日苦苦追寻的不过是爱付出爱和得到爱,洞悉她的喜怒哀乐,实际上就是洞悉我们自己。

呼气、吸气、得到、失去,有许多时候我们似乎无法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有些事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有些事让我们屏住呼吸,泰勒用精确的细节把人物捆绑在最真实清晰的生活现场,从罐头汤的牌子到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这种极度真实的背景上,我们无可奈何地发现生活的唯一真谛就是活着和死去。

我想安妮其实是在说,人生本是一趟不可逆转的放行,旅费是上帝出的,旅程是上帝订的,无论我们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只要没有抵达终点,我们就不能停止前行。

那么,亲爱的,让我们来看看风景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呼吸》有感系列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读《呼吸》有感系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读《呼吸》有感 篇1

《呼吸》读后感450字!

全本读完后有些许失望,后面的故事没有前面那么精彩了,科幻类读的不是很多,所以只能和大刘叔对比,相比大刘叔的短篇集《时间移民》来说,虽然都不是篇篇精彩,不过《呼吸》讲的故事没有大刘叔那么宏大,科幻的理论也没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过同理科直男大刘叔来比,姜的故事讲的非常细腻,是那种需要细细感受的。

比较喜欢的是第一个故事《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对于科幻题材,我对时间空间更感兴趣一些,这个故事性也非常完整,有一种类似《前目的地》的感觉。在时间与空间中也许本就不存在什么偶然,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

《呼吸》的新世界观还挺有趣的,这个新世界的“熵”就是气压差,而气压相当于我们世界的驱动,(看到这我很庆幸年初的时候我看了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要不然我可能连“熵”是什么都看不懂)说到底,熵就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条件。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一边读一边总能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叫什么已经想不起来了。其他的短篇印象都不是很深刻,有的故事对我来说平平,有的话题不是我感兴趣的点。总体来说四星吧,可能还是我的期望值过高了。

读《呼吸》有感 篇2

《呼吸》读后感1000字!

“年轻人,你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吗”,这里有个年门,穿过它可以去到20年后的未来,遇到年长的自己,与之攀谈,可以学到很多,少走很多弯路。如果能取悦陛下,我愿重述这个环形叙事的故事。

视角一:哈桑

我穿过年门,来到20年后的未来,开罗城依旧熙熙攘攘繁华无比。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个炼金术士叫住我,问道:“年轻人,你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吗”。我笑而不语离开,去求见了和我一样出身的富豪。

当我见到富豪后,我整个人都呆住了。这个富豪不是别人,正是20年后的我。富豪见到我,满面堆笑,称在此等候我已多时,因为他和我这么大的时候也曾去见过年老的自己。一番交谈后,我向他询问了积累财富的方法,他对此并未说什么,只让我以后经过一条巷子时,要改变方向,往北走。我又问自己未来的妻子如何,富豪道,他要先买一个关子。

我回到现在,每次经过巷子的时候,一直谨记富豪的话,后来终于躲过了一件马踏人的惨案,后知后觉,惊魂未了。我便去问富豪,他当时可曾有受伤?富豪说,你所经历的一切正是我曾经历过的啊,傻孩子!

后来,富豪让我体会了一把未知的快感和魅力。然后告诉了我一个藏宝地点,我疑惑问道:“这个是谁告诉您的”,富豪说,这是更老的自己告诉他的。我回到现在,如愿在一颗树下挖到宝藏。那么,又是谁告诉更年老的自己呢?

视角二:20年后哈桑的妻子

这几天,我经常看到丈夫和一个小伙勾勾搭搭、窃窃私语,不免心生狐疑,便走到窗前向内探看。小伙转过身来,在满面烛光的照耀下,我看清了他的脸,震惊之余后退了两步。

正是这张脸,勾起了我的豆蔻年华和少女春心。那时候,丈夫有着俊美的面庞、不歇的体力和高超的床事技术,可随着丈夫年老体衰,对这事渐渐没了兴致,一说起便称在加班连连喊累。寂寞空庭春欲晚,满地梨花不开门。我便对年轻的丈夫起了“歹意”。

我穿过年门,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开罗,便马上租住在离年轻丈夫近的小巷里,伺机下手。一天,当我路过一间当铺时,看到到年轻的丈夫正在里面,手里拿着一件我结婚时佩戴的项链。记得结婚时,丈夫又说,这件项链是他此前挖到宝藏中最珍贵的宝贝。丈夫向店家问了价格,便匆匆拿着项链离开了。这时,我听到当时站在丈夫身后一伙人的一个阴谋:其中一个瞥见了那条项链,便向带头的说道,大哥,这里出现了时所罕见的项链,难不成我们埋在树下的宝藏被人截了,刚刚离去的小伙,之后一定还会再来,我们埋伏此处,到时重夺宝藏便结果了他。

我听闻此言,暗想不妙。思忖再三后,我找到年门,回到现在拿回项链,又去到二十年后,把未来的自己和项链请了下来。于是,当丈夫拿着项链再次出现在当铺时,两个我、三条项链出现在一个时空。时所罕见的项链不再罕见时,也就化解了危机。

借这个机会,我和年轻丈夫便交往上了。解衣宽带后,体验不好,年轻丈夫很笨拙,全然没有当初自己第一次时的骁勇和奇妙。马上,我便想通了此间因果。我带着笨拙的丈夫一次次尝试,教会他所有的技巧,直到遇到年少的自己。

当替年轻丈夫解决完危机,二十年后的自己要回去时,我告诉了她树下宝藏的秘密,随后,她告诉了更年老的丈夫。

读《呼吸》有感 篇3

年度科幻,作为一个自诩科幻迷的读者,肯定不会错过。短篇集,虽然没有长篇那么宏大,但是作者很会写,那么小小一个故事冷不丁就戳中你了。

如果有时空之门,可以回过去到未来,但是这个世界只有一个,逻辑永远自洽,那么所有结局都已注定,还是否要去努力改变。

如果宇宙终归寂静,那么我们的活动,是否加快了这个过程,那如果是?是该停下来么,显然不是,探索自身与探索宇宙一样艰深。

人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自由了,一个小装置就能撕裂我们的常识,其实对于自由的定义,一但抠字眼起来总会变成诡辩。。。。谁或者什么又能完全自由,不存在的。

当虚拟ai拟人化到类似人类成长,那么对这个ai该如何处之,是人还是物,根本无法辨清。退一步,对于真实人类,抚养下一代又该秉承什么原则才是好的呢没有答案,一切都太难了。

与其上相反,ai育儿会是超越人类的存在,还是只能制造低能,科技到一定程度后,更多的选择是不是就一定会更好?

人类从说到写越来越不依赖自身记忆,那么,到底是完全客观正确而毫无感情的记录更好,还是充满感情但是主观错漏百出的记忆更温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记忆有其温柔自私的一面,而记录也有事实正确的存在必要。

世界是神创的,吗?现在的科学就一定正确么,我们从何而来,该到哪去,这永恒的问题,答案永远似是而非。相较于时空穿梭,多重宇宙就不存在逻辑悖论,当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相见后,由于可以见到不同选择的不同后果,那么每一次选择,还要遵从什么原则呢,未来所有分支的你,是现在的哪个你决定的呢,又该如何对待现在的选择?

姜的故事,不宏大,设定都是小小的,但是意义一样深刻,而且,特别的温柔,所有故事中,不论是时空还是人物都趋向于善良的本心。

最后有感而发,自己自诩科幻迷,但是看的不多,迷科幻是因为科幻小说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一定会发人深思,好的科幻作品它一定夹带私货,而以科幻形式写出来,又可以很好的避免审查。不过这同样带来门槛,这私货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读者有尽量多的知识来发现它,以及足够牢固的世界观体系来防止被它带偏。所以,介于自己浅陋的知识,多充实自己,再去体味更多优秀的科幻。

读《呼吸》有感 篇4

题记:看完这两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却迟迟不敢动笔对所思所想做下记录,因为谈及生死很容易陷入一种浩渺的空洞感与无力感;

但岁月无情、死生有度,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亲人都患病或离去,不健康不释然不勇敢的生死观真切会影响到患者本人、甚至整个家庭,我体会过那种阴冷的磁场,让人避而不急、不寒而栗。两本书恰恰以更为积极、主动、释然的姿态去面对生死,以正能量去化解人生的难题,趁本次读书活动,我努力尝试对这两本书作以了结,简述以供分享。

《当呼吸化为空气》

本书是美国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命笔记,他出生在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之前保罗接触了无数病人、见识了无数痛苦,但他自己第一次零距离遭受如此重疾却无力回天,我们无法想象保罗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文字里他并没有强调这些,他反复思考的是今后的生活会如何、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还会有多大价值。保罗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如果只有两年时间,他会退休并全力铺在写作上面,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如果还有十年时间,他仍然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

一般确诊癌症的人会有两种态度:立刻辞职,或是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保罗选择了后者。正如当生命边界触手可及的时候,保罗和妻子选择了更加轻盈释然的态度,于是有了他们的新生命,也有了这本书。

《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医生世家,作为印度新移民的后代,阿图成长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他更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书名全称是《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生死,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更接近于一本常识类书籍,谈了很多关于美国的养老制度、护理、临终医疗(可供我国参考的姑息治疗和善终服务)。有趣的是,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凡人)换了顺序,其实翻译成凡人皆有一死或向死而生更为准确,但我猜译者出于中国文化对死的忌讳,同时也为了留下人近黄昏、且行且告别这个过程的无尽遐想,这也是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的原因。

本书也谈生死,不过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他通过故事来给大家讲述人类必将面对的衰老与死亡,在五十岁之际他意识到无论医学怎样发展,依然无法阻挡死神到来的脚步,那么既然无法抵挡,怎样让老人更好地面对衰老与死亡,以及让活着的人生活的更好,成为本书最关键的主题。最好的告别既是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也是在世者与即将离世之人的告别。

这两本书共同点都是从医生角度谈及生死,不同点是《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癌症患者的生前自白,《最好的告别》是作者从旁观者视角通过讲述自己亲友、患者的遭遇来分析美国医疗与养老制度。主题深邃厚重,以下我从三个角度融合两本书的内容并结合本人浅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恋生恶死,人之常态

毛姆讲过一个叫萨马拉之约的寓言,说的萨马拉城里一个商人的仆人出门买粮食,在市场撞见了死神,看到了死神威胁的手势,仆人受到惊吓后跑回家借了商人的马,逃往巴格达;商人出门也碰到了死神,便问死神为何要吓唬自己的仆人。死神答道,那绝不是威胁,而是没想到在萨马拉城碰到他,被吓了一跳,我本来应该是今晚在巴格达见他的。

这个寓言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畏惧却每个人都逃不过。我身边真实的至亲好友曾遭受过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当他们或多或少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没有一个人会坦然处之,我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眼神中立即暗淡下来的光芒、可以嗅到空气中失望甚至绝望的味道。我在初次接触到这种悲剧、面对患者时好像被一种力量控制着,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我说不出没事,会好起来的,我也说不出相信医生,相信科学,连我一个旁观者都只能去不相信和不接受,可以想到当事人心中会有怎样的痛苦与恐惧。

一般人遭遇恶性疾病时的状态路径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除了最后的无奈接受外,治疗期间的态度全部都是消极的负能量,反而加速了病魔对于身体的侵蚀和伤害。保罗在确诊肺癌晚期时也承认自己不想死,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此接近死亡,保罗并没有太过悲伤,他很清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决不能一无所事、等待死亡,生活也绝不能一味躲避痛苦。于是保罗积极配合治疗,他和妻子决定要一个孩子,他爱妻女、他爱自己的工作,他又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要有价值有能量地活接下来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书中写道: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地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不过,即便我有这个精力,我也更希望像一只乌龟,深思熟虑,稳步踏实地向前。有些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在坚持而已。

保罗的妻子露西在后记中写道:保罗临终之时,微笑着和家人说:我准备好了。随后要求DNR(Do Not Resuscitate拒绝心肺复苏),他抱过女儿、坦然和妻子、父母、亲人告别。家人为他摘下呼吸机面罩,请医生给他足量吗啡,几个小时候,他像睡着了一样离开了这个他深深眷恋的世界。

没有任何人能避免人生的苦痛,只有接受它、对抗它,并与它共存。

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句诗大意是人生漂泊在天地间如旅人一般,不知何处是归宿。两本书中所讲故事的所有主人公,全部无不例外的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最在乎的就是亲情。如同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天地间无处归宿,正如病人最恐惧的就是会永久的、孤立的、无助的游荡在天地间,亲人朋友们最害怕的就是生命中从此以后再无这个人。

国内也有一本谈及生死的书很有名,是年轻的复旦博士讲师于娟生前所写的《此生未完成》,我在很早之前看过,触动很大,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人死将至才能够明白真正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如于娟所说: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于娟在确诊癌症之前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非常优秀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透支着自己生命,她自己写道: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不健康的生活导致了年轻生命的陨落,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并集结成书,她最在乎的不是自己复旦博士、优秀青年讲师的头衔,而是自己是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最舍不得的也是她的家人们。

《最好的告别》中有这样一段: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唯有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纽带关系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唯有维持社会的联系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和长久的陪伴。

前段时间我在电影院里一个人看《寻梦环游记》,幸亏戴个帽子遮住男儿泪。无论是活着的米格,还是逝去的埃克托,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回家。死亡意味着逝者将与生人天涯两隔,永不相见,电影中生者唯有生者还祭奠着死者,才能够让灵魂回家,Remember Me音乐响起令人动容。

时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怀念亲人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使自己更好地生活,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便使自己及家人、朋友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死亡会极大程度地改变当事人、改变亲属或旁观者对于生的基本看法。史蒂夫乔布斯在确诊癌症后,每一天清晨起床后都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吗,这样不断的反问自省,使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英雄,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疑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人们年轻时总喜欢挥霍时间,甚至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这样就可以快高长大、可以成熟自如,我也是如此;但当亲历生死悲欢,便会懂得时间点滴的珍贵,每一年过生日都是挣扎地爬过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欢快地跑过去,时间慢一点,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才能老得慢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我们既要佛系的去接受生命的无可奈何,进入冯唐所描述的状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更要用倒数生命的姿态去珍惜时间、努力前行。

我希望这里的努力是有价值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个人热爱的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却不尽相同,我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但关心生计的人和关心生命的人,追求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包括我也为生计不停奔波,但不妨碍去热爱生命,再忙再累也有时间给爸妈去个电话、陪爱人做顿饭、去野外感受阳光花香。

前行当然不是害怕老去、踟蹰不前,渡边淳一教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方法论,叫做优雅地老去。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每个人都是一天天在变老。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终究是有限的,在死亡面前,既然无力回天,不如安宁死去。不管是仍在壮年途中跑的我们,还是终点临近的病人、老者,去往终点的姿态应该是优雅的、从容的。

无论是即将离世者对生命的告别,还是生者对逝者的告别,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正如前文所说,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无意去影响他人,但通过阅读和感悟,我觉得几个No和Yes应该是相对正确的,与朋友们共勉:

不熬夜、不动气、不攀比、不懈怠、不穷也不丧;

淡泊名利、乐观生活、珍视情感、心里温暖、身体健康。

读《呼吸》有感 篇5

我想至少有一个理由值得讨论。肖邦是“钢果诗人”,这个称号就适当地涵盖了他一生的努力。他几乎只写钢琴音乐,尤其专注写钢琴的独奏作品,对于钢琴以外的乐器,肖邦明显地毫无兴,他只有在学校当学生时写过一首三重奏用上了小提琴,可是之后还多次想把小提部分改写成由中提琴来演奏。他对大提零稍友善些,写过几首钢零和大提琴合奏的曲子,除此之外,他没写过别人认为是展现声部理解最重要的形式一一弦乐四重奏作品,也没写过别人认为一个“大音乐家”一定要能掌握的庞大曲式一一交响曲和歌剧。

肖邦早早就认定了钢琴是他的挚爱,而且终生不瀚。他表现钢琴音乐的方式,有各种手法,但最根本的内在精神却也前后始终如一,那就是充满主观情绪的诗意。他用钢琴写诗,在钢琴音乐中灌满了诗心诗情,这就是肖邦,他的众多作品可以让我们反复聆听,然而他的音乐风格,却不可以也几平不能如此一言以藏之地予以掌握舒曼却在这点上,构成了肖邦的反面。

舒曼一生中不断面临抉择,因为他太多才多艺,他想做、他能做的事太多了,让他不得不犹豫、不得不仿徨舒曼出身北德中产家庭,文化、艺术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过贯彻在中产价值里最核心的,毕竟还是世俗认可的地位与财富。所以虽然少年时期就展现了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的才华,舒曼最初的选择是攻读法律。他的第一个抉择,是要依循“成功模式”继续念法律,还是要放弃别人幕的法律前途,转而追求艺术生涯?经过一番挣扎,舒曼放弃了法律,可是这样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在艺术的领域里,还有文学与音乐,在拉扯着他的喜好舒曼对文字和对音乐,具备同样的高度敏锐美感。他少年时写了不少诗,还不到二十岁已经很认真在用文字写音乐评论。他的音乐评论里充满了诗一般的语汇、表达及音声节奏,不只如此,他变化多端的音乐评论有时还用虚构的角色对话形式呈现,那就简直是在写小说了。

舒曼的音乐评论,和他的音乐作品同样影响深远。刚出道之初,他用文字费了与他同年纪的的邦;接近生命尽头时,他用文字凸显了小他二十岁的勃拉姆斯,对这两人的音乐地位,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下一个择,在文字与音乐之间,他选择了音乐,二十ー岁,舒曼出版了第一部音乐作品《贝格变奏曲》,不管在音乐旋律还是声式结构上,作文都清楚表现了原有古典主义或灿烂曲风所无法范限定义的新鲜元素。接着,他的第二号作品《蝴》又莫定了新的简短片段灵光组合的组曲形式,大有助于当代音乐家摆脱庞大、繁重的古典主义成规,用音乐捕捉、复制闪瞬即逝的浪漫情绪好几年间,舒曼跟肖邦一样,专注于钢琴作品的写作。他们都大大拓展了钢琴音乐的可能性,同时开创钢琴演奏的新技巧。肖邦写了两组各十二首的“练习曲”,舒曼也不違多让地写了令人眼睛一亮、令当时钢琴家望谱兴叹的《交响练习曲》然而肖邦从此定型,舒曼却没有。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练琴过程中,求好心切的舒曼练坏了自己的手指,不得不放弃继续做一位钢琴演奏家的愿望舒曼和音乐的关系,只剩下作曲所以他开始尝试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其他声音、其他可能。先是大量的艺术歌曲,延续了他对于文学的热情,将诗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接着又开始规模较大的器乐作品,从室内乐、协奏曲一直到交响曲。

在这些领域,舒曼都是先锋试验者,他忠于自己的浪漫主义信念,勇地面对新感情与旧曲式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一个角度看,他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是有问题、有瑕疵的,那不是他音乐才能不足产生的问题、瑕疵,而是他在还没有先行者在前面搭桥的情况下,就尝试只手拉拢本来不会在起的东西所以他的音乐没有那么完美圆熟,但却自有一种真的感人力量。《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a小调大提零协奏曲》,都让听者难忘,更重要的是都让演奏作品的演奏者产生直觉生命呼应,久久难以抽身离开。

马勒曾经动手修改过舒曼的交响曲,修掉了其中一些在结构、和声与配器上不太合理的地方,然而今天乐坛上的大指挥家,几乎每个人都还是选择使用舒曼的原版,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有犹豫不安的音乐,才更接近舒曼的生命情调。

一路的抉择使得舒曼不像肖邦那样传奇、清晰、突出,然而这些抉择过程却也使得舒曼及其音乐,更贴近我们一般人真实、挣扎的生活体验。

读《呼吸》有感通用


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呼吸》有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撰写大量的文档,范文是我们必不可少好帮手,借鉴优秀的范文,可以让你的写作变得更加顺利。

读《呼吸》有感【篇1】

题记:看完这两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却迟迟不敢动笔对所思所想做下记录,因为谈及生死很容易陷入一种浩渺的空洞感与无力感;

但岁月无情、死生有度,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亲人都患病或离去,不健康不释然不勇敢的生死观真切会影响到患者本人、甚至整个家庭,我体会过那种阴冷的磁场,让人避而不急、不寒而栗。两本书恰恰以更为积极、主动、释然的姿态去面对生死,以正能量去化解人生的难题,趁本次读书活动,我努力尝试对这两本书作以了结,简述以供分享。

《当呼吸化为空气》

本书是美国天才医生保罗卡拉尼什的生命笔记,他出生在1977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英语文学和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还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医药哲学硕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行医时还获得过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

之前保罗接触了无数病人、见识了无数痛苦,但他自己第一次零距离遭受如此重疾却无力回天,我们无法想象保罗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文字里他并没有强调这些,他反复思考的是今后的生活会如何、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还会有多大价值。保罗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如果只有两年时间,他会退休并全力铺在写作上面,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如果还有十年时间,他仍然要在手术台上做手术。

一般确诊癌症的人会有两种态度:立刻辞职,或是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保罗选择了后者。正如当生命边界触手可及的时候,保罗和妻子选择了更加轻盈释然的态度,于是有了他们的新生命,也有了这本书。

《最好的告别》

作者阿图葛文德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医生世家,作为印度新移民的后代,阿图成长在西方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他更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书名全称是《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生死,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这更接近于一本常识类书籍,谈了很多关于美国的养老制度、护理、临终医疗(可供我国参考的姑息治疗和善终服务)。有趣的是,英文书名Being Mortal是把Mortal being(凡人)换了顺序,其实翻译成凡人皆有一死或向死而生更为准确,但我猜译者出于中国文化对死的忌讳,同时也为了留下人近黄昏、且行且告别这个过程的无尽遐想,这也是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的原因。

本书也谈生死,不过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他通过故事来给大家讲述人类必将面对的衰老与死亡,在五十岁之际他意识到无论医学怎样发展,依然无法阻挡死神到来的脚步,那么既然无法抵挡,怎样让老人更好地面对衰老与死亡,以及让活着的人生活的更好,成为本书最关键的主题。最好的告别既是每个人与这个世界的告别,也是在世者与即将离世之人的告别。

这两本书共同点都是从医生角度谈及生死,不同点是《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癌症患者的生前自白,《最好的告别》是作者从旁观者视角通过讲述自己亲友、患者的遭遇来分析美国医疗与养老制度。主题深邃厚重,以下我从三个角度融合两本书的内容并结合本人浅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恋生恶死,人之常态

毛姆讲过一个叫萨马拉之约的寓言,说的萨马拉城里一个商人的仆人出门买粮食,在市场撞见了死神,看到了死神威胁的手势,仆人受到惊吓后跑回家借了商人的马,逃往巴格达;商人出门也碰到了死神,便问死神为何要吓唬自己的仆人。死神答道,那绝不是威胁,而是没想到在萨马拉城碰到他,被吓了一跳,我本来应该是今晚在巴格达见他的。

这个寓言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畏惧却每个人都逃不过。我身边真实的至亲好友曾遭受过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等,当他们或多或少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没有一个人会坦然处之,我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眼神中立即暗淡下来的光芒、可以嗅到空气中失望甚至绝望的味道。我在初次接触到这种悲剧、面对患者时好像被一种力量控制着,什么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我说不出没事,会好起来的,我也说不出相信医生,相信科学,连我一个旁观者都只能去不相信和不接受,可以想到当事人心中会有怎样的痛苦与恐惧。

一般人遭遇恶性疾病时的状态路径是: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除了最后的无奈接受外,治疗期间的态度全部都是消极的负能量,反而加速了病魔对于身体的侵蚀和伤害。保罗在确诊肺癌晚期时也承认自己不想死,当他意识到自己如此接近死亡,保罗并没有太过悲伤,他很清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最重要的,决不能一无所事、等待死亡,生活也绝不能一味躲避痛苦。于是保罗积极配合治疗,他和妻子决定要一个孩子,他爱妻女、他爱自己的工作,他又回到家里、回到工作岗位,他用实际行动表明,他要有价值有能量地活接下来的每一天。

《当呼吸化为空气》书中写道: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地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不过,即便我有这个精力,我也更希望像一只乌龟,深思熟虑,稳步踏实地向前。有些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在坚持而已。

保罗的妻子露西在后记中写道:保罗临终之时,微笑着和家人说:我准备好了。随后要求DNR(Do Not Resuscitate拒绝心肺复苏),他抱过女儿、坦然和妻子、父母、亲人告别。家人为他摘下呼吸机面罩,请医生给他足量吗啡,几个小时候,他像睡着了一样离开了这个他深深眷恋的世界。

没有任何人能避免人生的苦痛,只有接受它、对抗它,并与它共存。

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句诗大意是人生漂泊在天地间如旅人一般,不知何处是归宿。两本书中所讲故事的所有主人公,全部无不例外的在生命临近结束时,最在乎的就是亲情。如同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天地间无处归宿,正如病人最恐惧的就是会永久的、孤立的、无助的游荡在天地间,亲人朋友们最害怕的就是生命中从此以后再无这个人。

国内也有一本谈及生死的书很有名,是年轻的复旦博士讲师于娟生前所写的《此生未完成》,我在很早之前看过,触动很大,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人死将至才能够明白真正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如于娟所说: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于娟在确诊癌症之前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非常优秀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透支着自己生命,她自己写道: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不健康的生活导致了年轻生命的陨落,在她生命弥留之际,她留下了70多篇癌症日记并集结成书,她最在乎的不是自己复旦博士、优秀青年讲师的头衔,而是自己是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最舍不得的也是她的家人们。

《最好的告别》中有这样一段: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唯有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纽带关系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唯有维持社会的联系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对于老人而言,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和长久的陪伴。

前段时间我在电影院里一个人看《寻梦环游记》,幸亏戴个帽子遮住男儿泪。无论是活着的米格,还是逝去的埃克托,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回家。死亡意味着逝者将与生人天涯两隔,永不相见,电影中生者唯有生者还祭奠着死者,才能够让灵魂回家,Remember Me音乐响起令人动容。

时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怀念亲人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使自己更好地生活,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以便使自己及家人、朋友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死亡会极大程度地改变当事人、改变亲属或旁观者对于生的基本看法。史蒂夫乔布斯在确诊癌症后,每一天清晨起床后都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你现在做的事情吗,这样不断的反问自省,使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英雄,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疑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

人们年轻时总喜欢挥霍时间,甚至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这样就可以快高长大、可以成熟自如,我也是如此;但当亲历生死悲欢,便会懂得时间点滴的珍贵,每一年过生日都是挣扎地爬过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欢快地跑过去,时间慢一点,自己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才能老得慢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我们既要佛系的去接受生命的无可奈何,进入冯唐所描述的状态: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更要用倒数生命的姿态去珍惜时间、努力前行。

我希望这里的努力是有价值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每个人热爱的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却不尽相同,我尊重每个人的价值观,但关心生计的人和关心生命的人,追求的快乐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包括我也为生计不停奔波,但不妨碍去热爱生命,再忙再累也有时间给爸妈去个电话、陪爱人做顿饭、去野外感受阳光花香。

前行当然不是害怕老去、踟蹰不前,渡边淳一教给了我们一个很美的方法论,叫做优雅地老去。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每个人都是一天天在变老。美国医生特鲁多有句名言,讲述了为医的三种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终究是有限的,在死亡面前,既然无力回天,不如安宁死去。不管是仍在壮年途中跑的我们,还是终点临近的病人、老者,去往终点的姿态应该是优雅的、从容的。

无论是即将离世者对生命的告别,还是生者对逝者的告别,努力前行才是最好的告别。

正如前文所说,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无意去影响他人,但通过阅读和感悟,我觉得几个No和Yes应该是相对正确的,与朋友们共勉:

不熬夜、不动气、不攀比、不懈怠、不穷也不丧;

淡泊名利、乐观生活、珍视情感、心里温暖、身体健康。

读《呼吸》有感【篇2】

一本直面死神的杰作,由一位才华横溢的医生所著,如他妻子所说:如果他的生命能够得以延续,他一定会在神经外科和神经系统科学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他可能会帮助无数的病人与家属度过他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然而因为生病,他在放下手术刀后,仍然肩负起这样一份责任——他用极其诚恳真切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死亡。他的语言中充满浓浓的爱与感情,在无法想象的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也并没有特别提到他所承受的病痛折磨,永远以一种平淡的口气叙述他的故事和他病人的故事。只有在他妻子的叙述中才透露出一点保罗所遭受的巨大痛苦。生命那么脆弱,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未来某天的离开;然而,这样就成了我们浑浑噩噩活着的理由了吗?当然不是,生命的珍贵在于经历与感受,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突然发觉生命的意义还存在于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是对我们所爱的人的责任(我们的父母、爱人和子女等),为了别人而活有时也会成为了我们生存下去的动力,且源源不绝。

读《呼吸》有感【篇3】

《呼吸》读后感500字!

科幻短篇小说集,离上次看科幻有差不多一年了,依旧沉醉于科幻作品独有的想象力。硬科幻是技术的浪漫,恢弘的宇宙不再是死寂的尘粒,而是壮阔的星辰,由于它们,我们才得以存在。《呼吸》不是硬科幻作品,特德·姜没有大刘的宏大叙事,但依旧不可否认他的魅力。

作者借科幻讲述过去不可更改,自由意志之不可能存在,讲述环保的母体,讲述人如何对待宠物,讲述如何面对记忆……

21世纪,故事已经写完了,而讲故事的方式还没有完。所以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开头依旧打动过往的读者,所以文学史依旧在不断延长,即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上帝已死,但是“爱”依然生长。

“即使以座宇宙的寿命可以预测。宇宙中生命的多样性也是无法统计的。我们的建筑,我们的美术、音乐和诗词,我们各自的生命:没有一个可以预测,因为这些都不是必然的。我们的宇宙在滑向平衡点的过程中也许只能静静地呼气,但它繁衍出的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却是个奇迹,只有诞生了你们的宇宙才能与之媲美。”

也许重复诉说“作者在表达对人性的反思、对生命的歌颂、对爱的褒扬”是一句套话,但是看过那么多文学作品,不论类型、不论题材,我所能感到的,更多的是写作者下笔是的温柔,因为这温柔,我也才得以不断书写。

读《呼吸》有感【篇4】

《呼吸秋千》是我读的赫塔米勒的第四部小说,也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和之前三部长篇不同,本书中赫塔并没有继续描写罗马尼亚的故事,而是将笔触对准了一群德国人,一群命运悲惨却被历史所遗忘的人。

二战临近尾声时,在苏联红军的攻势下,罗马尼亚亲法西斯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倒台。之后苏联方面向罗马尼亚索要生活在该国境内的德国人,将其作为战俘流放到苏联的劳动营,让其为被德国破坏的苏联重建出力。书中的主角里奥也就在这股大潮裹挟之下,踏上了自己崎岖的命运旅程。和先前读过的几部米勒的小说相比,这本《呼吸秋千》可说是最像小说的小说了。虽然仍然时不时有诗意流露,但整体行文和叙事都很流畅,文意也相对不那么晦涩。就连翻译的情况似乎也好起来了(当然也许其它几本的翻译也并没什么不好)。是因为时过境迁,作者觉得没有必要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隐藏得那么深了吗?这也只能说是个人揣测了。不过这到让本书的阅读相对轻松一些。

不过,米勒的风格依旧得以体现。虽然相比罗马尼亚三部曲,本作的的写作技法不那么突出,但这绝非作者的退步,而是一种娴熟之后的浑然天成。全书文笔洗练,架构平实,似乎无甚可谈,但对于剧情与内容却又令人感觉恰到好处,多了炫技,少了苍白。就在一种白描似的手法下,她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流放劳动营中悲惨景象以及身处其中的众生群像。随时可能被处决的惶然,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枯燥繁重的劳动,如影随形的饥饿以及死亡阴影,渺然无期的未来在那里的人们已经丧失了为人基本的尊严,终日在生与死的悬崖边苦苦挣扎。人性在面临绝境时变得毫无遮拦,又被强权肆意扭曲。于是我们透过里奥那双冷彻的眼看到了为虎作伥以求自保的工头,看到了因为偷食他人面包而被打到半死的同伴,看到了为自己生存竟然和妻子争食的丈夫,看到仅仅因为掌控发放面包权力而不可一世的厨子,以及许许多多被恶劣环境与缺衣少食折磨得奄奄一息之人米勒所擅长的各种意象和隐喻,在本书中也并不少见:脑袋中的巢、胸口的泵、呼吸里的秋千,以及无处不在的饥饿天使这些意象后面所隐藏的沉重与苦难,令人在阅读时感同身受。本书也曾被译作《呼吸钟摆》,我也觉得颇不错,因为更能体现这种沉重感。

我想,无论是否了解这段历史,真正用心读过此书想必不会不动容。尤其是依旧把苏联作为二战同盟国、正义一方、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读者,这段隐秘历史的震撼度恐怕是不言而喻的。我得说我并非一个毫无心理准备的读者。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早就使我剥去了儿时对苏联的敬畏心情对其在二战时的一些做为也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虽然还没读过《古拉格群岛》(不过已经趁网上打五折的时候购入一套了),但前些日子恰好看了一部反映苏联不为人知历史的纪录片《苏联故事》,所以对本书的时代背景,我是做好了充分体认的。但是书中所描写的种种情景依然深深触动了我,只因赫塔笔下的一切充满苦难与悲恸,令人难掩悲伤。客观地说,比起卡廷森林中被集体处决的波兰军队,或是奥斯维辛中的犹太人,这些德国战俘的处境也许不是最悲惨的,如果所谓的幸运是指还起码留着一条命的话。然而有时,死亡反而成了一种幸运,因为着意味着不必在忍受无边痛苦的折磨。那种惨烈,是如今生活优裕,终日饱食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然而即使在苦难之中,我们仍能感到精神的超越。即使已经形销骨立,即使已经丧尽尊严,可人们仍然保有一份坚韧。米勒作品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手帕在本作中也有露面,并代表了主角心中那苦苦坚持的自尊与信念,正是这一丝坚持让他最终活着回到了故乡。然而即使身体可以恢复,精神上的创伤却将伴随这些归来者一生,无法消散。

本书甫一出版就获得德国书奖,除了本身的优秀,恐怕也是因为本书道出了德国人内心的痛吧。也许有人认为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也是理所当然。然而,是否这个代价就应该让所有德国人来付?让书中的里奥这样根本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少年来偿还?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即使这些人确实曾高呼元首万岁。也有人说,这终究只是一部小说而已,何必当真?的确,名为里奥的少年不过是赫塔虚构出来的人物,并不存在于现实。但是我也真切地知道,这一切都曾在历史上发生过!赫塔的作品,总因为其涉及政治而引发争议,然而真正的文学绝不是营造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而是应该映照出现实的真相。尤其当人们因为所谓的政治而忽视淡忘了曾经的苦难记忆,甚至试图将其抹去的时候,文学家更有责任去记录这苦难,记录这不应被忘却的共同记忆。因为文学是人类最后的良知,因为遗忘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后人不再有如此沉重的呼吸,我们又如何能忘记这份苦难?在赫塔米勒的笔下,我能够读到她的悲悯、她的同情、她那份不曾被现实击倒的信仰。就凭这点,我认为她当得起诺贝尔文学奖。

读《呼吸》有感【篇5】

开始读《呼吸秋千》时,我正在回家的火车上。而与故事中讲述的人们相比,知道目的地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与我不同,他们坐在如牲口棚的车厢内,跨越一道道国界,家乡的风雪和草木都被留在轨道的后面。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夜晚更加漫长,雪落在生者和死者的心上。于是他们开始唱这只歌:

林中月桂吐艳

战壕白雪皑皑

一封短短信笺

字字伤我心怀

总是哼着这同一首歌,直到人们再也没法分得清,究竟是人在唱,还是空气在唱。

饥饿、劳动、乡愁。三者萦绕在十七岁少年的生活里,赫塔米勒创造自己的词汇,饥饿天使,心铲,呼吸秋千,以解释为何这个男孩能在劳动营活着,活下去,却注定的孤独。

我绝不会认为描写战争是男人的专利,只有托尔斯泰能写出《战争与和平》,索尔仁尼琴才写《古拉格群岛》而女性作家就诸如简奥斯汀只能写写一个家庭农庄里的二三事。赫塔米勒运用缜密创新的词语,细致地描绘战争对立给个体带来的创伤。这是以散文连缀而成的长篇小说,有着诗的结构和大量内心独白。小说试图提醒人们在苦难背后并非优雅但始终坚韧的,人的灵魂。赫塔米勒创造了一种近乎残酷的美感。饥饿是天使,死亡是幸运,草木是食物,未来是乡愁。而少年心里知道,饥饿从来不是美好的恩赐,它只是如那颗嵌在肋骨中的炉渣,在其余生如影随形。天使的光环让他看起来不那么面目狰狞,在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下,竟生出一丝丝对过去日子的感念。在黑暗中,饥饿成为一点余温,一点光明。告诉自己我还活着,我还不能死去,我会回来的。什么是余生?余生是带着自己新长出来的肉和新的箱子,里面确仍然是饥饿和旧的行李上路。

看唐顿庄园第二季,战争开始,庄园面临变化,每个人都要牺牲。牺牲这个词看上去很唬人,换成妥协,转变,或者挑战似意义更为积极。但其实质都是在现实面前放弃某种舒适的状态。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别人为自己牺牲什么,打着保卫家国的旗号也是因为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没有理由去埋怨被历史玩弄于鼓掌的命运。死亡与生存,究竟谁是 谁的 不幸。 但是通过 暴力,强迫手段剥夺人的自由,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打着什么样的旗号,都不能视为正义的存在。战争只是一个幌子,胜负双方都无权要求他人为自己在权利和欲望这场冠冕堂皇的生灵涂炭中付出代价。

于是她写人的冷漠,愤怒,隐忍,无处不在的故乡,无可救药的漂泊感,如同遥远的云:

风迎面吹来,整个荒原侵入我的身体,想让我崩溃,因为我是那么羸弱,而它是那般贪婪。

天和地就是世界。天有那么大,因为里面挂着大衣,每个人都有一件。地有那么大,因为到世界的脚趾有那么远的距离。那儿太遥远了。人们不能去想。想到那个距离,就生出一种感觉,像胃里一阵空荡荡的恶心。

我承认她是对的,因为清理尸首时,人们目睹了解脱;脑袋中那个坚硬的巢;呼吸中那加令人眩晕的秋千,胸口里那部热衷于节奏的泵,腹部那间空荡的候车室,都最终获得了安宁。从未有过纯粹的头的幸福,因为每张嘴里都是饥饿。

在皮包骨头的日子里,我的头脑空空如也,除了永远嗡嗡作响的手摇风琴,日日夜夜反复奏响着:寒冷刀一般割着,饥饿欺骗着,疲惫重压着,乡愁耗损着,跳蚤虱子叮咬着。我想跟那些没有生命也就不会死亡的物体做个交换。我想在我的身体和空中的地平线及地上的土路之间,达成一个拯救交换协议。我想借用他们的持久韧劲,让我没有躯壳就能生存,直到最恶劣的时候过去,我在滑落会自己的躯壳里,出现在棉衣里。这和死亡无关,反而和死亡恰恰相反。

通篇都是这样触目的描写。她善于观察,因为长期被迫保持沉默,而她每一个词语都有重量,如铅球砸在百米外的沙地里,也闷闷地敲在和平的日子中。

故事的情节总是可以三言两语交代过去,但小说家的任务之一,即还原甚至放大在不可复原的环境中的人的境遇和感受。因此有了比喻,夸张,反讽,拟人等修辞,甚至模仿和自我创造。最近方韩吵的热热闹闹,本来也觉得方有些胡搅蛮缠,但放在历史看来,是不是只是科学方法和文学创作的一次不大不小的矛盾呢?

假期待在家里,放空自己,应该再向里面填充什么。我想自己是幸运的,身上的横肉告诉我,你饥饿的只有头脑。在一次次聚会,一次次和喜爱的人告别过后,发现自己的空虚在每一根发梢起舞。我想念那个十四个小时都充满斗志的自己。远行后想归去,回来又想离开。

生命需要呼吸,心灵需要清洁—读《生命深呼吸》有感


生命需要呼吸,心灵需要清洁—读《生命深呼吸》有感

《生命需要呼吸,心灵需要清洁—读《生命深呼吸》有感》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在图书室寻找良久,突然一本书的书名闪入眼帘——《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好别致的名字啊!我毫不犹豫地借了过来,事后才知道,这本书就是教育局推荐的100部教育书籍中的一本。

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一章“寻找语文原生态”的章节引起了我的关注。

在书中,一位刚刚考入大学的的学生给他正在高三的朋友写来了一封信,介绍了学习方法。信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数学、外语、历史等学科的学习方法,但谈到语文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语文呀,你可千万不要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课上搞的那一套统统不顶用。看到这里,我的心头好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辛辛苦苦是为谁做嫁衣裳啊?

同时我想到了自己读师范时上文选课的情景:因为受小时候自己喜欢吃甜食的习惯,牙齿经受不住蛀虫的侵蚀,疼得十分厉害。没想到,补牙还不是那么轻松。要先洗干净,再除垢,最后才能补。时间整整花了三个星期,因为周六、周日医院也没有上班,所以我都只能选择上课的时候去,由于自己的数学基础差,于是,我都选择文选课的时候出去补牙。更没有想到的事是,全班三次都考85分以上的就只有我一个人。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认真听,怎么反而考的最好呢?看到书中这位同学的话,心中似乎也有同感。可能语文老师要死要活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一点用都没有。

那应该怎么学习语文呢?不先急着说答案,先举两个例子:一个读初一的李大伟和初四的王庆玲参加了当时的高三语文考试,结果是高三全年级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大伟考了82分,初四的王庆玲考了85分,这能说明什么?

唱歌是件让人很“舒服”的事,对于全天下以唱歌为职业或想从事唱歌这份职业的人来说,恐怕很少有用“舒服”二字来形容自己的这份工作或爱好的吧。但在2008年3月26日星期三CCTV第十三届青歌赛团体组复赛第七场的比赛场上,“阿鹏”,一位来自云南的原声态歌手,却用他最质朴最单纯的全身心的演唱风格,完美而透彻的诠释了他用“舒服”的感觉来演唱的他家乡的民谣,在充满蓝色灯光的舞台中央,他就像是一个歌唱精灵,瘦小的身躯却蕴藏着无限的激情,随着歌曲的发展,他的歌声由倾诉般的低吟渐渐变得激情缠绵,其间迂回婉转情难自制,时而如鹿鸣马嘶,时而如虎啸龙吟,直至高亢嘹亮,婉转入云……那种酣畅淋漓、激情迸发的演唱,牢牢抓住了每一位看到他的人的视线,掌声在阿鹏结束他的演唱数秒之后才猛然爆发,观众们已随着他的演唱完全忘记了自我,意犹未尽,真想再继续听下去,而阿鹏接下来说的“唱歌是件很舒服的事”这句话让大家更觉他的朴实和可爱。阿鹏用他最直接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一名歌者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唱者要唱得舒服,听者才听得舒服。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训练,没有经过名家悉心的指导,他凭什么拿走了这么高的分数,他凭什么打动全国这么多听众的心?

第一个例子说明,学生受老师教育时间的长短与学生的成绩并没有直接成正比,第二个例子说明没有经过名家指导的“土包子”照样可以“唱歌”。

很多书中多言,“教育其实很简单”。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写过一篇文章《简简单单教语文》,从两位大师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语文的学习其实可以很简单。现在的语文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觉得,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一定是专靠老师教育才会有的,还可以是他们自己去广阔的语文天地里和社会生活中受滋养和熏陶的。比如,学生在与朋友、长辈、同学交流时的点滴感悟;或者是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滋养;亦或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积累的文学素养等等。老教育家前辈叶圣陶就曾明确地指出:“生活既教育”。我想当然也包括语文的教育吧!

在书中,李校长就明确地告诉读者们,学生语文的学习,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他是通过“语文实验室计划”和“自修楼里自主学习”来实现上述目标的,而且成果非常喜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显著提高,最主要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地基,让学生永远站在高处统领全局而立于不败之地。

李校长讲的是高中,那么教小学是否同样适应呢?我想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音乐尚且提倡原生态唱法,我们的教育为何还要舍本求末,弃简就繁呢?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曾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我想,语文的学习,就让孩子自己鼓帆自己前行吧!

读呼吸阅读《西游记》有感范文


中国有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西游记》写作背景玄奘西行是真实事件,唐贞观三年,为求佛法,孤身西行,历尽艰难,留学那烂陀寺,学习、讲学。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踏上归途。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这就是《西游记》的背景。

我最爱的片段原文为: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宇宙昏。只听兵乓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每当读完这段文字后,不禁为大圣神通广大的本领感到敬佩。

《西游记》中取经成功告诉我们: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人们要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发扬西游精神。养成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的精神和美好品德。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呼吸课》有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课文选择有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