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一颗心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传承一颗中国心:读《国粹》有感1700字。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有底蕴的文学大家才能写好散文,因为在四大文体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中,只有散文需要激情照进生活,在自由平淡的文字中写出独特体味和思索。比如散文大家周作人,擅用涩味和幽默冲淡日常生活;比如梁实秋,简练、恬淡却回味无穷;比如汪曾祺,美食和美景中蕴藏着动人京味,他们的闪着思想亮光的美文,都是不凡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的堆叠才有的成就。

从这点来认识《国粹》,真的是一本选题凝重深远、文字优美清丽、见解深刻独到、磅礴大气的散文集,说是人文传承书一点都不浮夸。祖先、人文、河山、传统四章内容可谓大气磅礴,不说写尽或是囊括,也是不辜负了厚厚的篇幅,从不同视角解读了人文传承的秘钥。作为享有南余北王美誉的散文大家,作者王充闾把他对于散文写作的经验、主张,都融入在本书的一篇篇文章中。尤其是其中的历史文化散文,透过灵动拙朴的文字,广博生动的史料,把读者带入历史的悠悠长河,似乎可看到古人的心;同时却又不自禁地融入作者的独特视角,有了鉴赏、感悟和拷问,于现实生活、自我生存以及社会人生,似有宽慰和所悟。这也许就是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使囿于时空坐标的短短人生,一下子有了深度和广度,传承之于个体生命的深意,也许就在这里。
通过文字之美,写尽文化自信。作为学者型的散文家,王充闾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极为扎实的国学功底。他的散文随笔集《春宽梦窄》、《沧浪之北》等作品,行文中透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广博的历史积淀,独到而卓异的见地,《国粹》亦是如此,虽然篇幅厚重,却文字美丽、广征博引,让人不忍释卷。文中不仅各种名人哲言信手拈来,古文唐诗更是处处可见,尤其是对《诗经》、《史记》、《左传》、《庄子》 等高古内容的引用,让人由衷叹服其精彩处不输古人的能力,对作者描绘的远古人物如始祖黄帝这等神话人物也禁不住相信了,更别说庄子、李白、东坡这般的历史人物了。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阅读是更加的赏心悦目,在《达人境界》和《千古文人心》两文中更是淋漓尽致,因为本身要阐释的就是苏东坡和李白两位大文豪。在《千古文人心》 这篇中,作者大量引用了像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样表明作者心志的诗句,直接力证了作者想要剖析的两个李白;文中还不留痕迹地连入了更多的相关后世解读,可与知者道,难于俗人言这样的知音解读,枝节连枝节,更显得不仅内容华丽可信,读来更是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李白矛盾的人生在那些美丽的句子中呼之欲出,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却又万幸矛盾成就了李白。
别于史家视角,构想历史文化。先生认为历史文化散文是建构在史家严谨的史实材料上的,但一味让考证材料占了主要,却是失了历史题材多义性、不确定性的空白感可以形成的文体张力。《国粹》一书放弃了历史人物为人熟知的焦点故事,而从相对小众的角度来怅望千秋一洒泪。比如从秦始皇对死亡的态度来衬托他一生做加法的贪婪;详尽描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故事仿佛亲历;从东坡先生晚年在海南的平实生活剖析心路、攫取宋徽宗的画院改革来评述一个昏君的历史贡献这些站在不同视角和侧面的人性化解读,重在通心,既让散文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如小说般的可读性,也在文学想象允许范围内揭示了人物复杂深层的心理结构。钱穆先生说未通古人之心,焉知古代之史,历史规律和人生无常的悲凉感,让这些人物脱离了戏剧化和疏离感,变得平凡可亲,矛盾动人。
融入生命体验,点燃性灵之光。王充闾先生认为散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散文,是发现与开掘的艺术, 它不一定要求作家创造什么新的东西来表现思想、感情和精神,而在于通过观察、开掘与感悟,把那些深藏于内外两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挖掘出来。因此,总是把古人的心灵世界看作是一种精神库存,努力从中发掘出种种历史文化精神。的确,从写庄子的《道家智者》篇和写孟子的《士君子》篇,可以明显看到文中融入的作者的人格力量和批判精神。许是自小的国学启蒙和仕途经历的影响,庄子的人生减法和孟子的士子情怀被仔仔细细的解析和引申。也许这就是散文存在的初心,就是有了领悟却还需通过某个人物、某种状态、某个事件来徐徐展开,慢慢深入,否则就是讲禅了,有缘性才能领悟的那种。就如同作者在 《渴望超越》一文中所述一步一步走向深入,体现着一种深度的追求,思维的张力延伸到文本之外,读者不由自主在意气风发的纵横文笔之中,回忆自己经历的人和事,思考曾经的反复和迷惑。
好的文化散文应该带着强烈的感情,带着心灵的颤响,呼应着一种苍凉旷远的旋律,从更广阔的背景打通抵达人性深处的路径, 《国粹》就是这样一本书,改变了散文一贯的从容、静穆地闲庭细步,收获文化和美丽,直抵人心,传承一颗中国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一颗爱国心
我不能忍受唯独看不到自己国家国旗的情景。说到这里,小梁帆的眼里竟有了晶莹的泪花。当我读到这里时,深深地被梁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纯真的爱国之情感动了。

文中的主人公梁帆,是被邀请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中唯一的一个中国孩子。在孩子们所住的宾馆外面的旗杆上,飘扬着世界各国的国旗,当另外的孩子为找到自己国家国旗欢呼雀跃,发出各种不同语言,特别热闹时,梁帆却没有找到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她非常诧异,但保持着镇静,找到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梦西小姐,要求悬挂中国的五星红旗。吃饭时,她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曾经想用粉红色的桌布来做一面五星红旗。梦西小姐被感动了,发动了所有的力量,费了许多时间,终于找到了我们中国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
虽然,文章只有短短的一页内容,但梁帆的爱国之心深深地触动了我。文中的梁帆,为了能见到高高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地找活动负责人,连负责人也被她的精神所给感动了。
我不能忍受唯独看不到自己国家国旗的情景。说到这里,小梁帆的眼里竟有了晶莹的泪花。当我读到这里时,深深地被梁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纯真的爱国之情感动了。
文中的主人公梁帆,是被邀请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中唯一的一个中国孩子。在孩子们所住的宾馆外面的旗杆上,飘扬着世界各国的国旗,当另外的孩子为找到自己国家国旗欢呼雀跃,发出各种不同语言,特别热闹时,梁帆却没有找到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空中,她非常诧异,但保持着镇静,找到这次活动的负责人梦西小姐,要求悬挂中国的五星红旗。吃饭时,她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件事,曾经想用粉红色的桌布来做一面五星红旗。梦西小姐被感动了,发动了所有的力量,费了许多时间,终于找到了我们中国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
虽然,文章只有短短的一页内容,但梁帆的爱国之心深深地触动了我。文中的梁帆,为了能见到高高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地找活动负责人,连负责人也被她的精神所给感动了。
读《红岩》有感:中国心
中国心
——读《红岩》有感
708王嘉慧
有一些人为了人民可以在所不辞,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可以赴汤蹈火。哪怕是困难、挫折,哪怕是毒刑、拷打,哪怕是死亡、牺牲……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可爱的中华儿女啊!
这又是什么支持他们呢?就是那颗火热的中国心!
徐云峰、华子良、江姐……这些在书本中的英雄。他们其实都不是成千上万员人民中的代表吗?他们都是可敬的!他们的才华令我们所惊讶;他们的坚定令我们所钦佩;他们的思想令我们所深思……他们都是不同的人,却共有一颗中国心。
《红岩》讲述的是1948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革命者的监狱里,敌人对共产党人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也别想听到关于任何地下党的消息。在他们的那颗爱国心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我们拥有一颗中国心,
这也是敌人的毒刑不起效果的原因了。因为有着中国心,所以爱国,所以爱民。所以这一点点的"小伤"算什么!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这一点点伤又算得了什么,牺牲算什么!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在这颗心面前,又有何惧?共产党为此前仆后继、在所不辞。
你们再想想。现在我们的美好、安稳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来之不易哇!这又是如何得来的?这是一个个爱国者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换来的,这是一个个在战场上优秀的中华儿女的牺牲得到的!这是如何的不易,多么的来之不易啊!你呢?你现在在干什么?或许此时你在空调房里睡觉。那他们那些前辈呢,他们以前在干什么,有多少人在烈日底下奔波,甚至几十天没睡过一次好觉。或许此时你在家吃着山珍海味,却嫌弃它不够好吃。那你在想想,红军过草地时,吃的又是什么?树皮、野草……甚至好多人饿死!为的又是谁,为的又是什么?不过是祖国,不过是中国的人民,不过是子子孙孙!你在想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我们的日子和他们相比,相差多大、多大。请放下手中的游戏机、手、,电脑,拿本书读一读。既然有时间玩耍,那自然有时间学习。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要加倍珍惜。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现在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好好学习了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加倍珍惜、加倍学习。困难来了,不能退缩,失败错了,不能气馁。我们要以优秀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习惯来回报中国,回报英勇的革命烈士。我们要用自己的那颗中国心去感恩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正因为有了优秀的中华儿女,才有如今的生活。正因为他们的那颗坚定执着的中国心,才有了如今的中国!
中国心,我们的那颗爱国心!
这又是什么支持他们呢?就是那颗火热的中国心!
读《我的中国心》有感
上个星期,老师教了我们一篇诗歌叫《我的中国心》这诗歌是黄霑先生写的,主要写了作者黄霑虽在异国他乡,从未回过祖国,但心中却满是度祖国的爱,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在课文中,我最喜欢这两段: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段话,表达出了作者随身在他乡,但是,祖国在作者的心目中却是那样的举足轻重!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中国心,在祖国受难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心会感到悲愤;在祖国败落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心会感到伤心;在祖国辉煌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心会感到高兴!作者和我们一样都有中国心,他虽远离祖国,但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祖国,他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和我们一样的黄皮肤,黑头发!从这点,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他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有中国心,我们都感到骄傲,我们都要像黄霑先生一样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都会想着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读《青铜葵花》有感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读《青铜葵花》有感
六(8)班 钱佳宁
最近,我在读曹文轩写的《青铜葵花》,当我读完最后一页时,千万种滋味涌上心头,有敬佩,有赞许,也有深深的自责……
书中主要讲了女孩葵花和男孩青铜之间发生的故事。葵花是个天性善良的城市女孩,因父母双亡,离开城市,很小就被青铜家收养,在乡下过着贫困而又幸福的生活。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葵花离开小山村又再次回到了城市里。这时,不会说话的青铜居然开口大喊:“葵——花!”虽然他谈吐不清,但这句话里充满了爱的力量……
这是一本充满了大爱的书,令我最感动的是这样一件事:葵花的奶奶(即青铜的奶奶)生病了,需要住院,但家里没有钱,付不起奶奶的医药费。葵花为了给奶奶看病,竟独自一人去很远的地方捡银杏卖钱,因为她想报答奶奶一家对她的收养之恩。
当我读完这一幕,我很惭愧,也很自责。葵花虽然年纪比我小好几岁,但是她却懂得感恩,时时想着要为家人分担,而我却只知道享受,把家人对我的照顾看作理所当然,全然不顾他们的辛劳。甚至有时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还会耍小性子,无理取闹,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从来没想过要去体谅、感恩、回报那些爱我和给我幸福的人。记得那一次,我放学回家,发现外婆没有给我做“下午点心”,心里很是生气,便对外婆大喊大叫,斥责她的不是。下班回家的妈妈撞见了这事,狠狠地批评了我。当时,我心里很不服气,委屈得哭着跑到楼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好几天不和外婆、妈妈说话。现在想来,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外婆一大把年纪既要在田里干活,还要惦记着给我弄吃的,已经很不容易了,偶尔的一次不准时却还要受我的气,当时外婆肯定伤透了心。想到这些,我真是懊悔呀!我要勇敢地去向外婆道歉,我要像葵花一样学会感恩。
《青铜葵花》真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体验了爱与被爱的滋味,更让我懂得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恩!
读《一颗图钉》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品质改变人生。
这是这篇文章前导读引航标中的一句话,精致得让人不由想在后面添上一句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把这句广告气息和哲学气息混合在一起浓郁得化不开的精品语句抛开,我倒是十分惊异于开头那句职场受聘这类文章屡见不鲜,无奈后面还跟着但,于是只好把难道这编辑还有自知之明的念头收回去。
此类题材的文章,想必众位同学遇见过的不会少于五篇。四处碰壁的姑娘小伙没事爱在公司附近和走廊上晃悠,不是突然心中一动就是往旁惊鸿一瞥,刹那间圣母玛利亚的光芒倏地倾斜下来,捡走纸团或图钉的主人公在千余字的人生中就站上了最光辉的顶端,任凭面试当天忘带眼镜的人大哭大喊。第一次看见这故事的时候我真的被打动了,心说管他真的假的,好歹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几年过去了,《读者》,《故事会》,《作文大全》,我翻完各种刊物不由想起某某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我就寻思着为什么街上有那么多纸团儿就没人跑去捡,冥思苦想一段时间终于悟出来了领导坐车里,看不见纸团。你把它捡了也最多只会有个扫地大妈来感谢你。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去大公司里找垃圾,说实话大公司里也有很多大垃圾。我决定了,以后去面试时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个垃圾桶出来帮他们倒垃圾,大垃圾我收拾不了,只能清扫小垃圾给他们看。
写这篇作文没别的意思,只是想问一问能不能换个花样抄袭。作者们想让大家更加细心更加爱护环境我们能够理解,可万一你把我们未来的花朵一不小心都培养成满世界捡垃圾然后坐等应聘的人才怎么办?经五篇可以画上等号的文章一洗脑,我也开始相信奇迹,总在祈祷全世界的公司老板都是一个口味。再好的道理说多了都会变成偏激,再偏激的道理经了名人之口全都变成真理。
我还没有强悍到能够拨开层层迷雾去鞭挞这个社会的黑暗,我字都还没认全,我怕在我认全之前就被这个社会鞭挞得再也站不起来。于是话就到此,点到为止,愿捡纸团捡图钉的笔者们都消停一会儿还老板一个清静。
读《中国人 中国情 中国心》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我爱您,中国》这本书,其中最感兴趣的是《中国人 中国情 中国心》这篇文章。

文章从中国人、中国情、中国心这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由弱变强,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明白了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汇成爱的海洋。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都尽着自己的努力救援灾区的难胞们,这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最好证明。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伟大祖国的怀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个懂礼貌、讲卫生、讲文明的好少年,为苏州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我还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思考,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准备。我要和家人一起,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中国人了不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追忆杜甫,追忆一颗漂泊的心——读《登高》有感
昨天到今天,他在漂泊。今天到明天,他注定还要漂泊。一颗孤单的心灵漂泊到了每一处大唐角落,处处留下他艰难的脚印。一路走来,他步履蹒跚;一路走来,他踉踉跄跄;一路走来,他孤苦、伶仃、落寞。他活得太忧太愁,可我依然从心底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登高》让我心里涌起万丈波澜

一路走来,他虽无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没有李白的潇洒,可他何尝不活得充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受尽苦难,饱尝人间辛酸。半聋、偏瘫、肺病,这些全让他一人肩负,他太不幸。可他并未放弃,无论何时,心系祖国、心系百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自然中,每个人都很渺小,杜甫亦然。在空中徘徊,寻家的鸟儿正如杜甫,可杜甫却连家在哪儿也不知道,谈何寻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盘旋在空中,要归落了。可对杜甫他该归到哪儿?对他,无法让人高呼:落叶归根喽在哪个悲凉的秋天,杜甫的生命也达到了秋天,让人心中撩起一股无名的感觉――是同情,是悲,我也分辨不清。我只明白,杜甫真的很苦,如果说李白为中国文学有很大的影响,那杜甫何尝不是,没有杜甫,谁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谁控诉: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路走来,历尽艰难,可他不悔。我一路走去,也会永不言败。不论悲苦,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孤单中保持一份快乐,在困难中拥有一种坚强,也许我不会走的像他一样难、苦、悲。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读《狼亦感恩》有感
当一群饿红了眼的狼在荒山野林中遇见一群人类,所有人都会相信这种地球上最负恶名的凶残动物会大开杀戒,疯狂地掠食人肉,但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人们将自己的食物分给这些狼之后,它们竟然用自己的智慧将陷入路面雪坑的汽车重新启动,从而帮助一向认为狼是世界上最穷凶极恶的动物的人类走出困境,就算是再见多识广的人也想不到狼竟然也懂得感恩,也懂得报答他人!
这便是《狼亦感恩》讲述的故事。在此之前,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对狼充满了偏见,就像十八世纪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一样,认为我们万物灵长根本不屑于这种狡猾肮脏的动物生活在同一星球上,这种残暴的动物应永远受人鄙视的活着,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感情,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同伴,幽灵般的眼神永远闪现嗜血的欲望。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突然觉得狼很伟大,即使他们未曾发明文字,未曾创造工具,但他们却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道理,如此有感恩之心的狼,又怎能不让我们赞扬?
感恩,连狼都有这种品质,更何况人呢?在作文每个人幼年时期总会毫不思索的对父母说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们。由此可见,感恩之心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这样的感恩之举。小到为父母奉上一杯暖暖的香茗,大到将自己的所赚取的钱捐款给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感恩无处不在。
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拥有的再回,感恩是对生命的珍惜,事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去体悟他人付出的艰辛与汗水,给予他们希望与关心。
鸟儿在天空飞过的同时唱歌,是对蓝天的感恩;鱼儿在水中游过的同时不忘吐几口泡泡,那是对池塘的感恩。一点一滴之中,透着人性的光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也如这一汪清泉,容不得半点杂质。感恩是一个人纯洁心灵中发出的真正爱意,一切带有物质并带有目的的并不是感恩,只是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捏造出的谎言。感恩之泉汇集在一起,就成了晶莹透澈的江湖,直至大洋。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去报答生命中别人对你的每一次善举,让感恩之花在这世间,更美好,更绚烂的绽放出令人沉醉的花朵!
初一作文: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恩,走在人生的路上,你会觉得你快乐无比。

白色的雨点在空中飘动,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洁白的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一片片树叶代表着一个留守儿童的梦想,风一吹,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颗感恩的心,讲诉了一个个留守儿童真挚的愿望。因为感恩,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感恩,让我们都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想想孩童时代,从你每天在妈妈的怀抱中哇哇叫个不停,到现在你拥有优秀的成绩,这其中,爸爸妈妈花费了多少心思,留下了多少汗水呀!他们一天到晚匆匆忙忙,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校的孩子努力学习、健康成长。那老师呢,难道没付出努力吗?其实不是的,每个老师都期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异,每天都呕心沥血,像一支蜡烛,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燃烧自己,温暖、照亮他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永远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你不想做,根本不会有人去强迫你做。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亲人仅仅是为你奉献出一滴水,如果仔细数数,那可以称得上的一片汪洋。你是否为父母端上过一杯茶,你是否为父母说过一声父亲节快乐或者母亲节快乐呢?如果你没有做过,没有说过。那么,从现在起,你就用行动去弥补以前的一切吧,尽到一份做子女的责任!所以,我们更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最后,我想对大家在说: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对待父母,善待家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明白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就会一片黑暗、孤独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读《送你一颗子弹》有感

曾晓嘉
她为什么要渴望一个不爱她的人爱上她,而不是渴望自己不再爱上一个不爱她的人?
因为这才拥有爱的意义啊。
刘瑜的文章不同于一般的鸡汤文,她的话总能击中我的心坎。放下《送你一颗子弹》,抬起早已苦涩的眼睛,周围一切突然变得模糊,只见稀稀疏疏几个人埋头奋笔疾书,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节的转换也给世人带来了变化。尤其是从冬至春这段时间的推移,因大自然于大地积蕴万物之精气,也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和心灵。春节假期过后,校园一片生机勃勃,每个青年男女都跃跃欲试打造全新的自己。
“人的一生无论看上去多么波澜壮阔,在到达回首往事时,却显得格外平庸,仔细想想当年无比自豪的自我突破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当时还自己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当然,哪种活法都会有遗憾,不过,至少不应该在临死的时候,才想到“糟糕”、“应该早点做”等等悔不当初的话。”我也坚信及时行乐的观点,这个老子的中庸有相同之理,人生苦短,在不伤天害理不违法的前提及时行乐。
这本书能带动读者一起响应苏格拉底先生的号召,去实践这样的人生态度:不被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这句话的山寨版说法是: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又总是紧挨着麻木。痛就是爱的那么一个小容器。所以幸福是相对的,正像美也是相对,没有丑哪来的美?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总觉得不如一个人静静看一本书,我在暗,作者在明,我处在一个完全安全的位置与作者交流,而与现实的人总要顾及各种所谓的人际关系。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以我现在的生活经历经验并不能完全认同罗素的总结。只知道人总得热爱一点什么吧,据说,人活着,是要有精神支柱的。
刘瑜写道,马克思说了,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那么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为“简单再生活”和“扩大再生活”呢?吃饭睡觉买日用品,那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简单再生活”,我向往的是“扩大再生活”。看一本好书,发掘一个好cd,看一个好电影,写一篇饱满的文章,进行一场会心的对话,跟好朋友们吃一场欢声笑语的饭,这才是“扩大再生活”。放弃并不难,关键是for what。惭愧的是,大学生正是进行扩大再生活的最优势年龄,但是反观自己,大部分时间是在简单再生活吧。
多年以后,离开学校之后,想到岭师时,我会想到什么呢?大概是抬起苦涩的眼睛环顾图书馆引来一阵眩晕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