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借我一生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借我一生读后感500字

借我一生读后感5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500字。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5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这个暑假,我读了《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达尔文成长的一生,详细描写了他远航的经历以及他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从而写出了《物种起源》这本巨著的过程。

达尔文于1809年出生于英国。从小,达尔文的父亲想让他接受正统的教育,成为有学问、有教养的绅士。可是达尔文却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喜欢户外活动、采集标本、打猎、钓鱼,所以他没有服从父亲的安排。 达尔文毕业后,也没有依照父亲的意愿,而是接受了亨斯洛教授的邀请,加入了“贝格尔号”的航行。从1831年到1836年,达尔文用来5年的航行时间,到各地去进行地质调查、研究生物、制作生物标本,回到英国后,写出了《物种起源》这本改变全世界的巨著。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达尔文从小对自己的兴趣就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追求,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也是全力以赴。通过阅读伟人成长的一生,让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方向,克服自身的不足,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确立我们的自信,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会有更明确的打算。通过阅读去慢慢体察生命的凝重,这何尝不是在播种成熟的种子呢?我是即将要上六年级的学生了,我要从小对自己的兴趣有明确的认识,做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专注、全力以赴。我要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朝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努力前进!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


《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

在《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这本书中,作者彼得。西斯用蜡笔画的方式讲述了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生。五年的航海生涯、《物种起源》的发布、牛津大辩论......这些事情都被画了出来,我也对达尔文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认为,达尔文那五年的航海生涯对达尔文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那几年,他登上了各种岛屿,对当地的生物进行了研究,这为他以后写《物种起源》做好了基础。

他还有这部迷行权威的精神,面对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上帝造人论,他并没有信服,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番研究,得出了进化论,推翻了之前的说法。《物种起源》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面对许多人提出的质疑,达尔文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得出的结论,他力排众议,终于说服了大多数人。

然而,它也有不足,他娶了自己的表姐,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没有意识到这近亲结婚的危害。后来他虽然有七个子女,但这七个中,一个也没有生育,这是他没料到的。

达尔文,在学术上,他是伟大的,提出了进化论;在精神上,他日复一日的钻研,面对质疑,他勇敢地站起来辩论,这也是伟大的;但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是平凡的,近亲结婚,这一点令人诟病。他伟大又平凡,伟大,在他的研究成果,平凡,在他的个人生活。但是,他的伟大,大于他的平凡。总之,他是很难以评价的。

《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


在《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这本书中,作者彼得。西斯用蜡笔画的方式讲述了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生。五年的航海生涯、《物种起源》的发布、牛津大辩论......这些事情都被画了出来,我也对达尔文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认为,达尔文那五年的航海生涯对达尔文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在那几年,他登上了各种岛屿,对当地的生物进行了研究,这为他以后写《物种起源》做好了基础。

他还有这部迷行权威的精神,面对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上帝造人论,他并没有信服,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番研究,得出了进化论,推翻了之前的说法。《物种起源》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面对许多人提出的质疑,达尔文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得出的结论,他力排众议,终于说服了大多数人。

然而,它也有不足,他娶了自己的表姐,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没有意识到这近亲结婚的危害。后来他虽然有七个子女,但这七个中,一个也没有生育,这是他没料到的。

达尔文,在学术上,他是伟大的,提出了进化论;在精神上,他日复一日的钻研,面对质疑,他勇敢地站起来辩论,这也是伟大的;但在个人生活方面,他是平凡的,近亲结婚,这一点令人诟病。他伟大又平凡,伟大,在他的研究成果,平凡,在他的个人生活。但是,他的伟大,大于他的平凡。总之,他是很难以评价的。

《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精彩的绘本——《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这本书使我更加了解达尔文和他的一生,让我感受到了达尔文对自然学的热爱和他的探索精神。

这本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水彩画来展现达尔文精彩而又伟大的一生。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在英格兰的什鲁兹伯里出生。达尔文的父亲希望他去读古典学科,于是把达尔文和他的哥哥一起送到了一所声誉良好的学校,转眼间,好几年过去了,在达尔文16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科。但是他喜欢自然科学,所以他在两年后就离开了这所大学。达尔文的父亲又让他先去基督学院,然后才能去学自然科学。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一天,有人邀请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航行,和船长去美洲南部进行调查工作。家人几经考虑,同意了。在5年的航程中,达尔文在一个火山做地质调查、在巴西丛林中漫步、在南美洲调查、制作标本等。每当船只靠岸,达尔文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岸调查研究、感受风土人情。这次航程对达尔文来说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在1836年10月2日,在环绕世界一圈后,船只回到了英国,达尔文定居伦敦,结了婚,生了孩子。之后,他把精力都集中在对进化论的研究上。最后,他成功了,他发表了《物种起源》这本书,尽管引起了一阵骚动,但最后还是平息了。达尔文于1882年4月19日去世,他辉煌的一生结束了。

达尔文一生都致力于自然科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他的一生有许多成就,他留给了后人丰富的文献,他的故事激励后人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追赶目标。他善于观察、积极实践的精神让人们永远怀念!

读《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有感600字


【第1篇】

今年夏天,我利用这个假期读了很多书。其中最令我感慨万千的,是这本名叫《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的绘本。

达尔文出生于1809年2月12日。从小,他的父亲就对他寄以厚望,让达尔文和他的哥哥一起研读古典学科,学习多种语言,并早早地把他送到了一所严格的寄宿学校就读,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绅士。但达尔文却不这样想,他不喜欢这所学校,不喜欢古典学科。他喜欢亲近自然、采集标本、做化学实验,并立志要成为一名自然学家。后来,达尔文的父亲又想让他当医生、当牧师,但他还是坚持原来的梦想。不久后,亨斯洛教授邀请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航行,达尔文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顾父亲的反对,参与了此次航行。在此次航行中,恶劣的天气和晕船的痛苦一直影响着达尔文的心情,但他仍没有放弃,在每一站都兢兢业业地采集着标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着。不知不觉中,五年过去了,这艘船也载着他们航行了全世界。回家后,达尔文完成了著作《物种起源》。之后,他又完成了许多有关自然的书,在1882年4月19日,这位对生物研究有着巨大贡献的伟人去世了,葬于伦敦西敏寺。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学习达尔文身上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即使父亲那么抵触他的工作,他也没有放弃,坚持做一名自然学家;当他去坐船航行晕船吃不了除葡萄干外的任何东西时,他仍咬牙坚持,永不放弃。他这可贵的品质令我非常感动。在他的《物种起源》中有这么一个观点: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在当时,这个推论遭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只有少部分的人相信这个“无稽之谈”,但达尔文仍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终于,经过漫长的岁月,他的推论被证实了,这一推论对于人们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今,达尔文已经被世人深深铭记,让我们也记住并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吧!

这可真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啊!

【第2篇】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生命之树——达尔文的一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达尔文小时候喜欢骑马、打猎、玩狗……因此,他的父亲十分担心他的前途,把他送进了当时数一数二的名校就读。但是达尔文不喜欢死板的学校,他不想所有事情都由自己的父亲规划。他想要追寻自己的梦想。达尔文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所以一有机会,他就逃回家,在乡间散步,采集标本,和哥哥一起做科学实验。一次偶然的机会,达尔文加入了“贝格尔号”的航行,长达六年的航程,让达尔文收获了不少知识,并且不断地研究生物进化论,还出版了一本巨著——《物种起源》。

在当时,有许多的人反对他,觉得《物种起源》是胡言乱语。他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祖先们是猴子进化而来的,对达尔文十分不满。因此,在1860年6月30日,展开了众所周知的牛津大辩论。面对众人的反对及抵抗,达尔文并不慌张,他仍然坚持着继续工作,研究。“我总是努力地观察及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我对自然科学的喜爱始终没有改变……”达尔文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科学中去,那些流言蛮语丝毫不能影响到他。他天生就不喜欢盲从他人的领导,努力让自己保持自由的思考。他喜欢对任何主体提出假设,并且努力,认真的钻研它。所以,达尔文才有了这样多的伟大的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像达尔文一样,首先,要有自己的目标、理想,并且树立坚定的信念。其次,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熟练掌握各种知识,并且向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在过程当中,也许会遭到别人的质疑,但只要你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所做的事情也是合理的,那就不应该理会他们,竭尽全力走好自己的路。

我记得,曾经有个伟人说过“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深信,只要你努力了,有着坚定的信念,无论多困难的事情,你都有可能成功。

人的一生_读《一生》有感1000字


夫人,你瞧,生活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好,当然也不是你想象中那样糟糕

《一生》主要记叙了主人公雅达从一位天真活泼幻想崇拜爱情的少女蜕变为成熟睿智淡定容忍的少妇,到最后老化为白发盈把老妇人的曲折故事。全方面的展现了人得成长历程还有关于人性道德伦理的探讨。朱连少爵的风流以及善变伪装,亲阿姆的善良仁慈,以及罗莉莎的背叛,当然还有儿子保尔的叛逆。这就足以改变她的一生。

朱连子爵带给她华丽得如同童话般的爱情,在撕下伪装后,爱的影痕迹竟像从来未曾拥有过,不得不让人心生悲哀。让读者质问真爱到底存不存在?然而莫泊桑却没在文中对此直接作出回答,但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他对真爱的一种呼唤与渴望。

爱情的分量在小说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只是在雅达婚前婚后对爱情做过一些直接的描叙。贯穿全文讨论的是关于肉体欲望的探讨。雅达在婚变后,心生对性的厌恶,觉得它很肮脏。然而即使雅达厌恶,但却不得不从事性行为,因为她想要一个女儿,出于对儿子的爱,处于害怕儿子一个人玩耍的孤单,所以她是强迫自己的。但莫泊桑的思想不仅局限在这一浅层次的表面行为,而是将其引申到一个人生的高层次上:有些事,有些人,我们讨厌面对,但却不得不去面对,因为这是职责。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雅达的父亲,一位真正的男儿,教诲女人成长,做人,面世。一个人担当起了家里的重任。思想的超前酿就乐他的品格与坚守,莫泊桑极力的歌颂这个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从满了善良,仁慈,光明,正义。

雅达的母亲一个被病魔缠身的女人,内心中全是往昔的回忆,她那个木匣子里,装着年轻时与情人写的信件。然而母亲是雅达精神上的支柱,当母亲去世时,雅达体验了生死离别的痛苦。

最让我感慨的是,当雅达搬到新居,在收拾杂物的时候翻出了以前的日历,看着日历回想起从前的一点一滴。往事终究是风,抓不住,光阴似那水中寒月,清丽惹人,但还是幻影。

生与死在文中体现的很尖锐,究竟何为生,何为死?当雅达发现自己的丈夫朱连睡在女佣的床上的时候,她的心在顷刻间破碎,直至无法修复。在跑到悬崖边上是,本想跳海自尽,但她却恍然大悟,自己死后父亲和母亲的生活又该将怎样继续。她找到了她活下去了理由,当她得知自己怀有身孕后,那种生的欲望更加强烈。只有在死的边缘徘徊过的人,才知道生之欢乐,生之喜悦。

雅达的一生,是那么悲哀,那么美丽的一生。人的一生有无数次的蜕变,有无数的跌倒,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就是对生命丧失了信心,拥有对生的信心,你就会拥有活下去的理由。

母爱也是文中极力赞扬的。雅达对待自己的儿子百般宠爱,导致他去赌博,签下一屁股债后,雅达倾家荡产得还清。应该说这是一种溺爱,是母爱的失调。

生活,正如开题所说,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但它却也不那么糟糕!

喜欢《《达尔文的一生》读后感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借我一生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