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 地图 >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2024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推荐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共 1609 篇)

  • 1、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汇总9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有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顾城的诗的读后感汇总9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篇1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这是一曲对心中美好的颂歌与哀歌,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许是爱情),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面对大海,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我所有的花只为你开。表达的爱慕之意溢于言表,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绝望与孤独我们都在阳光的铁链下行走,你我的结局逃不了飞鸟与鱼的宿命。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篇2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那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后来,“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也让我印象中的顾城多了一份浪漫气息。但直到我真正看完了他的诗集后,我才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他诗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他的诗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感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诗集中后半部的寓言诗写得十分生动

  • 2、 [参考]顾城的诗的读后感800字合集12篇

    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籍,写下脑海中的简短感悟叫做读后感。每个人品位完作品,心中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想必大家都有为作品读后感而苦恼过吧?小编特别编辑了“顾城的诗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篇1

    在这次集会中,我有幸接触了顾城的诗。细细品味《顾城的诗》这本书,只觉一股甘甜的清泉在心头流淌,久久挥之不去。

    顾城是一位朦胧诗人,他就像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将心中那些如丝如缕的意象与色彩编织成飘忽的诗句,朦胧而神秘,甜美而梦幻,如童话般明媚,又如秋叶般静美。

    诗集中,我最喜欢、感触最深的要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了。顾城以儿童的视角,在儿童的梦想中改造着这个世界。这首诗中的儿童如清澈的风,拂去这个世界的污尘,他用他的想象让这个世界完整而美好。诗中描述“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这一声用有力的呐喊给予我们一种极大的震憾,比成人更加振耳发聩。当北岛在说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墓志铭”时,顾城却在诗中描绘着“笨拙的自由”:他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让“长满淡淡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盼望未来,他“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他“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他没有排斥黑暗,只是用他稚气的理想将自由与光明涂鸦在幻想的白纸中。顾城这首诗的一字一句都是那么单纯,就像是经历过暴风雨洗礼的蓝天那般一尘不染,使人们沉积在心灵中的灰尘过滤,留下那个最纯真的自己。

    但是,这幻想的美好蓝图在现实世界中能否实现?诗歌离开美好的幻想来到现实。“没有领到蜡笔”说明作者的理想蓝图并不被社会所认同,因此作者只得“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来摆脱绝望,“白纸”指作者的生命或没有写出的诗。但顾城紧紧握着幻想妈妈温暖的手:“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表明诗人顾城将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永不舍去。

    顾城曾说,他渴望美,永恒与生命。其实,人人都是如此,我也是这样。假如我也可以像诗人笔下的人物那样画画,我想画下天空,画下细碎的风声与飞鸟,画下许许多多洁白的云朵,画下太阳——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顾城的诗,如同沙漠里的一汩甘泉,滋润人们的心田;顾城的诗,如同薄雾中的一颗晨星,照亮前行的道路;顾城的诗,如同天山上的一朵雪莲,慰藉疲惫的身心……正是因为现实

  • 3、 顾城的诗读后感2000字:顾城的诗读后感

    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他的那首《一代人》,当中的句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打那以后我便明白有这样一位朦胧诗人。浏览过顾城先生的许多照片时,我略感惊讶,他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脚改成的帽子。依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污染了他的思想。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一层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一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正是这样一位如荷花一般诗人,让我感到他就像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有着自我非比寻常的灵魂。《顾城诗集》中当我阅读《顾城诗集》之时,我依旧十分钟爱《一代人》,并非因为我听到的最多,也并非因为它最有名,短短的两句诗将黑暗与光明对立统一在了一齐,十分潇洒地跨越了这之中棘手的樊篱,黑不是色彩,没有了光的反射便是黑,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而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正是一种叛逆,一种反抗,是一代人渴求吸收一切光明的象征。从中我也看到了顾城澄澈的内心,这是他的自我阐释,经历了十年浩劫他用诗歌道出了一代青年人坚定的内心。我相信,能够写出如此诗句的诗人定会拥有一颗无比向往光明的心。我愈发认为,他的高洁,与生俱来,由内而外。

    而当我读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时候,便想到形容他的那句话: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很矫情,却又很妥帖。

    诗中这句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描述了他的一生,正是任由自我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我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顾城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诗人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自我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让我想到年少的自我,也固执地这样想过。此刻也会偶尔想一想,但大多数,也只是偶尔。没有办法,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至少此刻还没有办法去守住自我编织的小世界。

    我能够从他诗中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很多时候,他的诗让我感到他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正是这样一颗心让他写出了不一样于别人的诗句。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感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就算扣上手中书本,也扣不上和诗句一同律动着的我的心。

    我以前写过篇名为《麻雀》的作文,老师在评语中写到颇有些顾城的味道,那

  • 4、 顾城诗的读后感

    顾城诗的读后感(一)

    我翻开了《顾城诗选》,知道只有这些小诗才能让我抛开烦恼。

    第一次读到《自信》时,还不是特别理解,但当再一次读时,便有了自己的体会。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骄傲的在前面走着,面带微笑。而另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却是虚幻的,他皱着眉头,像是要哭了,这个是他的命运。多么形象的一首诗,简洁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正如英国丁尼生所说的:人就是人,是他命运的主人。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谓的手相、面相。如果他们真的会算命,为何不去为自己算一卦呢?又为何依然坐在街头等待生意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去思考吗?

    雨果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是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在他们刚出生时,就像是拥有了一幅新的画卷,这画卷也就是他们的人生路程,至于最后是暗淡无光,还是绚丽多彩,就看他们自己是怎样涂写的了。所谓:是燕雀,是鸿鹄,就在一念之间。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觉得现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贫穷或富有,是白种人,黄钟人或黑种人,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美国黑人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美国黑人当总统候选人的纪录,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过去的社会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贱,但现在,事实证明,只要愿意付出努力,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能成功。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在我的数学成绩频频创造新的纪录时,我想到的不是努力去克服它,而是想用我的强科去弥补我不高的数学成绩。这种听天由命的学习态度是我总分被拉下的主要原因。我开始庆幸我现在明白了这一点,虽然时间不多了,还剩下一周,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肯去改变现实,就一定会有进步。

    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柔和的,像是逆境中的一丝希望,启示人们不要放弃,前面就是光明手中的《顾城诗选》被撒满了阳光,我忍不住再读了一遍,感谢它在我迷惘时给予我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顾城诗的读后感(二)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

  • 5、 顾城的诗读后感900字:顾城的诗读后感

    朦胧诗在诗人顾城的手上,已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时如水清澈,有时似云无垠,但当一切寂静无声,反复阅读它,便会读出其中最真挚、最富有哲理的东西。

    读到《自信》时,是期末考试的前一周。寒风嗖嗖地吹着,透进围巾的缝隙,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像是在告诉我期末考试,将会像潮涌般袭来并无声覆盖。而我的数学也将会卷进这场风暴中。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翻开了《顾城诗选》,明白只有这些小诗才能让我抛开烦恼。

    第一次读到《自信》时,还不是个性理解,但当再一次读时,便有了自我的体会。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自我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骄傲的在前面走着,面带微笑。而另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却是虚幻的,他皱着眉头,像是要哭了,这个是他的命运。多么形象的一首诗,简洁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运是要靠自我掌握的,正如英国丁尼生所说的:人就是人,是他命运的主人。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谓的手相、面相。如果他们真的会算命,为何不去为自我算一卦呢?又为何依然坐在街头等待生意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去思考吗?

    雨果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是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在他们刚出生时,就像是拥有了一幅新的画卷,这画卷也就是他们的人生路程,至于最后是暗淡无光,还是绚丽多彩,就看他们自我是怎样涂写的了。所谓:是燕雀,是鸿鹄,就在一念之间。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觉得现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贫穷或富有,是白种人,黄钟人或黑种人,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美国黑人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凭着自我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我的命运,打破了美国黑人当总统候选人的纪录,创造了自我的奇迹。过去的社会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贱,但此刻,事实证明,只要愿意付出努力,敢于掌握自我的命运,就能成功。

    我突然想到了我自我,在我的数学成绩频频创造新的纪录时,我想到的不是努力去克服它,而是想用我的强科去弥补我不高的数学成绩。这种听天由命的学习态度是我总分被拉下的主要原因。我开始庆幸我此刻明白了这一点,虽然时光不多了,还剩下一周,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肯去改变现实,就必须会有进步。

    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柔和的,像是逆境中的一丝期望,启示人

  • 6、 顾城的诗读后感

    【篇一:顾城的诗读后感】

    顾城,也算是个伟大诗人了,可是他却和很多伟人一样,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诗集第一篇,我最喜欢,孩子与母亲,母亲和孩子,孩子犯了错,母亲从不手软,孩子有困难,母亲从不袖手旁观,这首诗,那么轻盈、乐观。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却杀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杀身亡。也许他事业受挫,也许是不受关注,更也许是没能摆脱阴影,可是,他为什么不能把他诗中乐观开

    朗的精神带到生活中,这样一颗文学明星也许就不会熄灭,继续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间。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也许也没有把自己写东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伟大永远是口头禅,文章中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却很难做到,何不从现在开始,打开心扉,吸取自己所产生的精华,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兵演练,所有人都做个伟大的人。

    【篇二:顾城的诗读后感】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许多烟从花草中出发,小红眼睛们胜利地亮着这一句就让我们见到一幅诗人独对火堆的剪影。夜色降临,一堆火轻轻地燃起,那些温和的火苗里,袅袅的白烟静静地升腾。在诗人的眼中,那闪闪烁烁的火苗,就是烟的

  • 7、 读《顾城的诗》有感

    读《顾城的诗》有感

    八(15)苏筱怡 一个令人神往、不可思议的艺术空间,一个理想的童话世界。只是,这童话的结局却是不可承受之重。 童话的世界总让人向往,都是自然界那些美好、纯净而明媚的事物,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里。顾城就是如此,小时的他,在充满诗意的家庭里,因此对诗歌有了追求。 六岁,写下了人生第一首诗,“星星在闪耀,月亮在微笑,我的姐姐呵,等着爸爸回来了”。这是自然的一切,抬头便能看到高挂于天空的星星与月亮,一个孩童等着爸爸回来的期盼。我喜欢那时的你,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跟着姐姐去游玩。还记得那年秋天,你搬家了,之前看昆虫记的兴趣使你对大自然与小昆虫的热爱达到极点。搬家前的你是很高兴的,但搬家后狂热的心却冷了下来,你的幻想世界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在那的三年,你变成了个放猪娃,还给每头猪取名字。真是可爱,充满着童真。还记得吗?那首《生命幻想曲》: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航了,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顾诚的诗是美的,是童话的,是富有色彩的话语。尽管在每天放猪拾柴下,但没有放弃这写作爱好,我可以亲切地感受到在田野上,阳光拂摸着我的脸颊,嗑睡虫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是多么真切。 顾诚写道“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无关”。这是逃避现实,还是减轻压力,这是对自己的安慰,但在李心田看来却是思想不够进步,得批判。郭小川读后认为是“艺术的没落,政治的死亡”。即使时局动荡,他还向往着自由、童趣的世界。残酷的现实往往让人心生忧郁,这些小诗也许是和慰藉。但在他的世界,他是孤独的,不被世俗所理解,生活在孤城中。 走进正文的第一页,《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混沌的世界里。保持一颗清澈的心,去寻找正和光明,黑夜的色彩,去增添另一份颜色。 他说,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顾城是个任性的孩子,北岛和顾城,顾城离不开北岛,北岛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是个需要保护和带领的大孩子。也许上天给了他才华,却剥夺了他独立的能力。在自己的童话世界孤独地活着。 在这么多的小诗集里,我仿佛看到了诗歌里的孩子------顾城。在不断创作中,成功源于尝试,顾城虽极具才华,最初的创作鞋也少不了屡战屡败的投稿。但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没有放弃,
  • 8、 顾城的诗读后感精选

    优秀的书籍能够让我们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撰写读后感时最好直接将观点写在篇首,并以此来进一步引申。你领会了写作品读后感的技巧吗?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顾城的诗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顾城的诗读后感(篇1)

    二十三岁的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位以诗为生命的作家用自己童话般的人生描绘出最有诗意的篇章。

    顾城的诗一直充满着童趣天真,就像他的诗《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他好像从来没有长大,又从来充满最高的智慧,他的诗很少会阴郁沉重,相反,他有着一个成年人不该有的天真,他的诗也随着他的人生路程有所改变,像《安慰》这种单纯明丽童心的作品逐渐被依然保持浓郁童话色彩,但有了更深内涵的诗作所取代,顾城开始思考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了,他不能一成不变地只写诗了,不得不处理内心的矛盾,所以在这段时期,像《表达》:

    “我要到大世界去

    去看那些小玩具

    这边刷刷漆那边刷刷漆

    玫瑰

    如血之日

    如水之时

    一些简单的词

    ‘如花似玉’

    在众人中传奇

    我害怕

    瘦弱的人看过的春天”

    这种诗不再只有可爱的童心,倒是像用童心来解决自己的困惑一般,知道他人生的后期,写诗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最基本的纯自然生命现象,他的诗会写在任意地方,他完全独立在时世之外,跟从的是梦与灵感。童话之美一直贯穿在顾城的作品中,他直到老依然用孩童的眼光看世界。

    读顾城的诗,会被他的童稚之心所吸引,他构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隔离外界的世界,他的这种童心,独特至极,其实他的作品远远不止童话美这一个内涵,其中的幽暗的、人性的深刻问题和疑惑都包含在他的诗中。顾城写诗大部分靠的是感觉,感觉至上,他习惯了用心去观察,也正是因此,他才能写得出安静、舒缓、抑郁,又不缺少生机的新诗出来。

    诗,从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而是一种灵魂的舒展,是一种自然地流露,顾城在后期创作中,真正理解了“以诗为生命”,他的诗写在报纸上,餐桌上,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脑海窜过去的灵感,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个真正的童年,以孩童真实的眼光打量这个有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只是有着成人成熟的身躯罢了。当一切陷入困境时,不妨回到最开始的地方,重新来过,重新活过,只要坚守自己的本色,对于顾城来说,童话之美则是他的生命本色。在这个日趋繁忙嘈杂的

  • 9、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既有深邃的哲思,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让人顿觉心口沉重,有时也令人会心一笑。诚然,作者的许多诗我都看不明白,因为我没有跟作者一模一样的经历和体会。那又如何呢?这不正是我之所以为我的原因吗?我只看懂了那些与我产生共鸣之处,将其摘录下来。

    《美》: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和生命,谁知它们竞水火不容: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无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

    我惊叹于作者小小年纪(13岁)就能思考如此深奥的问题,虽然他并没有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寻到出路,或许毕竟是年纪太小了吧。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表达的观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素有孤偏盖全唐之誉,诗中有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神来之笔形象地描绘了在面对短暂的人生和永恒的天地之间巨大的鸿沟时的那种深深的无奈,作者没能告诉我们在此矛盾之下该如何自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有言: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东坡在认识观上可谓比张若虚大大地进了一步,或许正是他大起大落的人生带给他的体会吧。然而,具体解决的办法却是在中秋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由此可见,即便天地亘古存在又如何,即便人生须臾而逝又怎样?只要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能跟自己在乎之人好好地活着便是最高追求。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出路了吧。

    《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十年文革犹如漫漫长夜,亲身经历的一代人并没有因此而沦丧,反而比任何人都渴望光明。正如传说中的第一束光来自于黑暗,黑夜既是苦难,也是恩赐。就像《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所言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

    《花雕的自语》:在一个红烛摇动的时刻/我被掩埋,不是为了/追悼,而是为了诞生相传在浙江绍兴,花雕是在新婚之日埋在地下,到花甲之年才开启的美酒。(ps:貌似没明白是妻子还是丈夫的花甲之年诶。。。)也传,在家中女儿刚刚出生之时,也会埋下一坛酒,等将来其出嫁之时再拿出来款待客人,俗称女儿红。这确实是很不错的风俗!

    《我赞美世界》

  • 10、 关于顾城的诗读后感

    顾城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顾城的诗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顾城的诗读后感】

    顾城,也算是个伟大诗人了,可是他却和非常多伟人一样,自己拿着生命的花瓶,摔在了地上。

    他的诗集第一篇,我最喜欢,孩子与母亲,母亲和孩子,孩子犯了错,母亲从不手软,孩子有困难,母亲从不袖手旁观,这首诗,那么轻盈、乐观。但是我完全想象不到,他却杀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又自杀身亡。也许他事业受挫,也许是不受关注,更也许是没能摆脱阴影,可是,他为什么不能把他诗中乐观开

    朗的精神带到生活中,这样一颗文学明星也许就不会熄灭,继续放射明亮的光芒,照亮黑暗的人间。

    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也许也没有把自己写东西的情感,真用在生活中,伟大永远是口头禅,文章中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情生活却非常难做到,何不从现在开始,打开心扉,吸取自己所产生的精华,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兵演练,所有人都做个“伟大的人”。

    【篇二:顾城的诗读后感】

    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许多烟从花草中出发,小红眼睛们胜利地

  • 2019-09-23

  • 2021-10-01

  • 2023-04-17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09-23

  • 2023-04-17

  • 2023-01-0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9-24

  • 2019-10-13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顾城的诗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顾城的诗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顾城的诗的读后感、2024顾城的诗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