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 > 地图 >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2024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相关栏目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热门栏目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推荐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

(共 8525 篇)

  • 1、 《强军》 第七集《铁律》简介 心得(一)
    原标题:实现强军梦想,习近平强调要牢记这三句话 90年前,站在这块大石头上,毛泽东向奔赴井冈山的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这,就是人民军队“三大纪律”的起源。山里的百姓,由此认识了一支与旧军队截然不同的武装。 军队加速转型,呼唤治军方式的转变。习近平鲜明提出:实现强军梦想,要做到三个牢记。 习近平:一是要牢记,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二是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这是强军之要;三是要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是强军之基。 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宣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2015年2月21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整体勾画了军队法治建设的蓝图。 要求治军方式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努力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标准化、规范化实质上就是法治化的问题。 习近平深刻指出:要对军队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建立一套符合现代军事发展规律、体现我军特色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推动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伴随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军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面展开,一大批改革急需、备战急用的新规新令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民军队步入全新的“法治时间”。 当铁规禁令在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力生威,意味着阻碍依法治军最为顽固的堡垒,正在被一个个攻克。 2014年12月,习近平视察原南京军区时,讲到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后来倡导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去年以来,浙江省军区又开展了“法治军营”建设活动。 这一活动推广到了全军,当法治的阳光照进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官兵身边的变化平静而又深刻。 巨变无声。当法治成为一种坚定信仰、一种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一种文化自觉,人民军队的转型也正渐入佳境。在它的前方,是“潮平两岸阔”的新境界!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习近平

    历史的天空,总有相似的星光辉映。

    1927年10月24日清晨,站在一块“雷打石”上,毛泽东向奔赴井冈山的队伍宣布了红军的“三大纪律”。

    2012年12月10日上午,刚刚担任军委主席不久的习近平视察原广州军区,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历经沧桑,罗霄深处的“雷打石”巍然屹立。穿越时空,人民军队不断走向胜利的

  • 2、 铁木前传读后感

    铁木前传读后感(一)

    一个时代过去了,那个时代的一切也会慢慢随着岁月的消磨而淡化,并终将消失殆尽,无论形象、声音,甚至成长足迹。现在的我们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是在宠一爱一与关怀中走过来的,我想,已经没有什么鲜明的形象可以用于印证童年匆匆的步伐。而我们也更加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是怎样度过他们一生中那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的。

    在电动玩具,电视音乐充斥着的现在,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那噼剥噼剥的温暖的火焰和那丁尽当当的大锤与铁器相交的声音对他们来说的诱一惑,在那些偏远贫乏的地方,孩子们就是靠着这些不断重复的单一声音排遣着寂寞,直至长大。我想,也许那时候最被孩子们羡慕的应该是木匠和铁匠的孩子们吧。

    然而那交响乐一般的声音却依然无法将他们带出基本的生存困境,而他们也安于贫困。在那个思想纯净的如清水一样的时代,在那个贫苦老百姓都在同仇敌忾的时代,老铁匠和老木匠对职业的热一爱一和彼此结下的深厚的友谊使他们的生活平添几分颜色。他们亲一热地称呼对方为亲家,他们的孩子九儿和六儿似乎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劳动,逃难时生死相偎,离别时依依不舍。那个美好的童年,毫无杂念,毫无私心,毫无污染,一切都是纯洁干净的。然而,那样的年代,只能成为回忆了,让今天的我们读来感受一种温暖,一种久别的温馨,也为下文做了强烈的对比。

    当儿时的伙伴又再一次回到来时的村落,一切已翻天覆地。老木匠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富人,家里又买了房,还要造气派的大车,这辆车他本想作为自己和老铁匠多年默契和友情的纪念,孰不知,他们已在不同的道路上了,只是他还没有察觉到。他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岁月变迁,他们的本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儿在他爹的娇惯下愈发玩世不恭,不思进取,一心只为己,而九儿却参加了青年一团一,为村里服务,思想进步,大公无私。他们虽然是青梅竹马,可这心却越隔越远,所以,六儿选择了小满儿,那才是他的同类。当他坐上那辆新车,驶出村庄的那一刻起,他与九儿就真正的分道扬镳了。童年的种种,犹如过眼云烟,纵然美好,可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如今的他们,已走在各自的不同的道路上,今后即使相逢,他们之间也隔着一道无法穿越的藩篱。

    玖罢铁木前传,我内心有一种忧伤的感觉,他前半部的温暖和后半部成了并不鲜明,但却令人萦绕心头,久久无法释怀的哀伤,作者在追忆过往的岁月,美好的时光,可残酷的现实却将那一切隔离。我想,作者是在点醒那些迷失了

  • 3、 铁肩担道义读后感

    篇一:铁肩担道义——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铁肩担道义

    ——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观后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老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黑白电

    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所有抗战英雄的生动写照。 刚烈的金环姐姐面对阴险的多田,毫不畏惧,牺牲前凭智慧掩护了关团长,

    靠胆识刺破了敌人的喉咙。

    温厚的银环妹妹,面对情急之下的失误,毫不犹豫,凭果断摆脱了叛徒高自

    萍的圈套,靠理智指挥并掩护了解救杨晓东的劫狱行动。

    地下游击队政委杨小东忍着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不顾自身安危亲说关团长,

    最终成功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在敌人组织抢小麦之前,瓦解了敌人的战斗

    力量。

    最为震撼人心的是杨晓东的母亲,年老还为革命工作。为了免除儿子的后顾

    之忧,粉碎敌人的阴谋,关键时刻她纵身跳下高楼!

    ??

    众多的英雄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抗日战争的岁月长河里巍然屹立。

    国家至上,民族第一,她们的人生信念里没有一己之私。

    时值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再次向这些英雄们致敬!和平时代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出生入死,但时时处处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意

    外和抉择:集体与个人,社会与家庭,奉献与索取,享受与吃苦??

    铁肩担道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承者。

    篇二:读后感

    培育人才的沃土

    --------《老师您好 我的好老师》读后感

    益智中学 91班 刘芷伶

    这些天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alpha go在人机围棋对决中大获全胜以及美国的space x公司成功实现火箭回收了。

    每次和同学谈到这些,我在赞叹之余,不由得暗暗有些遗憾:为什么仍然是美国人主导了科学的潮流?为什么我们无法实现这样的突破呢?虽然我们国家在科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归根结底,仍然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并没有天马行空的创造。 回顾历史,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富有创造力的人,看看祖冲之,他在天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引得无数后人的感叹和赞美,最后将他那段光辉的岁月连同他的名字一同刻在了月球的一角;再看看张衡,他的地动仪似一张轻巧名片,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从未被埋没,并且在我的母校生地园中仍诉说着张衡一生的坎坷和成就。他们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赢得了尊重。然而清末以来,民族命运多舛,政府故步自封,中华人才凋零。遗祸绵延不绝,直到现在,仍是元气未复。

    我们渴望出现天才,像乔布斯那样,风靡

  • 4、 《心理学统治世界》读后感
    《心理学统治世界》读后感 终于将勒庞的心理学统治世界给看完了,不得不说,勒庞绝对是心理学一流的大师,特别是对于群体心理的分析,入木三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把他的代表作乌合之众也粗略的看了一遍,而这本书基本就是乌合之众的延续,以及就群体观点的角度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不同的分析。其中谈到了一个观点,即群体是没有智商的,不论如何聪明的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中也会变得无比愚蠢。由此衍生出领袖是如何操控群体的,利用断言、重复、传染、威望等等诸多感性的手段,使群体变得无比盲目。书中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关于民族精神的论述:不同的民族有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都会有着不同的民族禀性,而正是这样的传统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的影响了这个民族的历史方向。如果要拒绝这种精神的影响,却是极为艰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基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体制,而相同体制的国家却有着不同的差异。 总体来讲,书中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是极为深刻的,但并不是说作者就是绝对正确,作者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而这种心理学的观点也是提供了另外一种非主流的角度,来解释文明发展的过程。
  • 5、 品牌22律读后感

    品牌22律读后感

    关于品牌的知识是从大学才开始有所接触的,因为之前都生活在农村,对于品牌几乎一点概念也没有。小时候中国还是刚刚改革开放不久,老家在内地,也很闭塞,那时所了解的跟一个生活在唐朝的人了解的差不多,而关于商品的概念也只是从政治书中看到,我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关于经济学的知识会放到政治书中,到了现在也没搞明白。大四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关心起品牌来。当时选题就用了好长时间,一开始想写关于可口可乐的,可是搜集了几周的资料之后却没有写下去,反而转到了理论方面,仔细研究了一下品牌的历史,这就是我论文的开始部分了,可惜还没有研究多么好,当时的知识太少!现在想一想也是有原因的,虽说专业叫广告学,可是每个学生都只是很泛泛地了解一下广告的各个方面,没有什么专长,所以不会有什么好的成果,写论文自然是好比登天。而当时自己关于品牌的论文也只是一篇没有价值的废话,花了几个月的努力,到头来却只换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真是让人心痛啊!

    大学毕业后也看了一些品牌方面的书,尤其是戴维阿克的品牌三步曲和定位理论,这两者中前者的理论又太过乏味,所以定位理论是最有意思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这方面最着名的书是《定位》,下一步就研究一下,之前是看的一本《品牌之源》觉得讲品牌讲得非常好,有点仿生学的感觉,读完那本书的时候就非常振撼,所以就继续读了《品牌22律》,只是中间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践,所以就没有太多地读下去,直到现在想做几个好的品牌了才又开始重拾旧梦,接着原来的路走下去。

    品牌22律是一本很简单的书,里面有很多例子,这是我觉得最有收获的地方。比如我现在看到的第十九条:连贯法则,里斯说最好能够做到保持品牌绝对的长期连贯性,并举例:沃尔沃安全地销售了35年(感觉这句话译得有问题,不过意思还是能明白),宝马作为一个极品车已经存在了25年。

  • 6、 几米地下铁读后感

    欢迎浏览由读后感栏目小编整理的几米地下铁读后感。

    几米地下铁读后感【一】

    绚丽的色彩,斑驳的光影,寂寞的独白,简单的文字2024,汇成独特的生命风景。

    每次捧读几米的《地下铁》,总是爱不释手。字2024字2024珠玑,蕴着如诗如歌的韵律;色彩斑斓,透着或喜或忧的心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失明的小女孩。她独自走进地下铁,回忆、拼凑、感觉、摸索那被黑暗笼罩的世界,不断迷失,不断希冀,跌跌撞撞,努力寻找心中隐约闪烁的光亮。

    心中柔软的部分被轻轻唤起。我们不也如此吗?生命如此难测。常常在拥挤的地铁站,在繁忙的城市中,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如同盲女一样,从一个陌生的小站,前往另一个陌生的小站。有时惊慌失措,有时进退两难。不断坐错车,并一再下错车。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什么地方?孤独寂寞,失魂落魄,却又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而一路走下去。

    车站中的人群总是这么来去匆匆,有人会在地下铁的出口等你吗?下一站是哪里?会不会有一列永不停驶的地下铁?这一站是终点?还是另一个起点?

    这是对现实的叩问,更是对灵魂的叩问啊!折射出我们的寂寞、失落、无助,又浅藏着我们的梦想、企望、前方。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是没有边界的。有时候,我觉得世界是没有出口的迷宫。有时候,我觉得已走到世界的尽头。

    这是盲女的迷惘,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怅惘?

    有谁可以为我在黄昏的窗边念一首诗。欢乐人潮散去,谁来温暖这寂寞的空间。其实,我哪里都不想去。然而,会有人在地下铁的出口等我吗?

    汹涌而来的寂寞,世界上的人都寂寞。只是每个人的寂寞都不同罢了。

    现在一切都好,假装得一切都好。每天,我们像鱼缸里的鱼一样,前进、转身、前进、转身、前进、转身并努力保持冷静思考的模样。

    而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究竟为谁,而匆忙奔波?为了什么,而寻寻觅觅?又有谁能说清楚呢?

    也许,正如辛波丝卡在诗中所叹: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也许我们该坐下来,悠闲地喝杯茶,诉说未来的希望。生命如此难测。我们来唱歌吧!我们来跳舞吧!我总是忘了跟你说声谢谢!谢谢你一直陪伴着我。

    在午后喝杯绿茶,在晚上捂一杯咖啡。在纷扰的街头伫立,在高楼的窗边静思。那些生命中温馨而美好的往事渐渐涌上心头,如此芬芳。

    自己决定自己的心情冷暖。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坏。昨日的悲伤,我

  • 7、 《七律

    以下内容由读后感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律长征》读后感500字2024,欢迎浏览。

    《七律长征》读后感500字2024【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我读了这首诗,感触至深。

    红军战士们在长征的行程途中,遇到了种种艰难困苦,历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踏遍了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连绵起伏的山岭;天寒地冻的雪山和茫茫无涯的草地等等各种天险的阻隔。但他们心中充满奋斗的心情,满腔的热血,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英勇地与敌人作斗争,他们还勤于思考,巧与敌人做周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有一次,我在放复读机,不知怎么了,突然放不动了,原来带子卡住了。我又急又气,使劲拽。但转念一想,这样会把带子拽断。于是,我静下心,慢慢的取,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取出来了。我悟出一个道理:遇事不怕困难,要克服它才行。

    我还从诗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体会出红军战士们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仅在战场上无不流血牺牲,而且还要面临环境的恶劣,粮食的不足,但是红军战士却依然开开心心地过着每一天,我非常敬佩他们。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勇敢的红军战士,更不能忘记国家的新中国的创始人《七律长征》读后感500字2024作文《七律长征》读后感500字2024作文。如果没有他们的指挥作战,没有他(春节见闻)们的辛勤工作,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一天。因此,我们要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用努力来迎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长征,谱写了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和一曲悲壮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我要把长征铭记在心,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七律长征》读后感500字2024【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的两句诗,每当我读这首诗,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和崇高感。这首诗是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诗人以生花妙笔描绘了五幅精彩纷呈的图画: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诗中记载着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饱含着共产党人的万般豪情壮志。毛主席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风度深深地感染了我,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我,

  • 8、 《铁梨花》观后感

    《铁梨花》观完之后脑袋里显现的第一个字也是唯一一个字,就是“恩”。整个剧情都是围绕着人情之间的恩在延续,就是这个恩字让很多危险都及时化解,就是这个恩字让很多的怨和恨都漂之云霄。电视剧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毕竟是虚构或者刻画的,然而我想,人物我们也许在现实中找不到,但我们可以找到相像的。可是里面反映出来的道理我们不能不琢磨,无论现实中还是电视情节中,这个道理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也许时代不同,我们所拥有的思想不同,《铁梨花》里面人物的聪明英武不得不让人折服,铁梨花刚刚进入赵家时面对仇人却还笑脸相迎,让人看不到一丝她要逃走的迹象。这种女人我想自己应该学习,特别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我看不清每个人的面孔和内心,所以只好装作不见,日久见人心吧。赵元庚是这个故事中越看越喜欢的人物,甚至到最后我都想如果现实中的男人能像他一下,那我就立马嫁给他。呵呵!每个人物的睿智都让我瞠目结舌,也许是我不够聪明才有此感慨吧。不过这不是我看中的地方,聪明这东西多数来自天性,如果用不到正地方,那也是枉费。

    最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就是里面的人物生生死死都是因为恩情的存在,他能够活得长久就说明他懂得报恩。电视刚刚开始就可以入目,赵元庚可以拿枪杀敌千万,可是抢杀掠夺,但就是不能不孝敬他老娘,这是他在报孝恩。百善孝为先,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一切都是妄谈,都是浮云。叫花子色子时时守候在铁梨花身边保护她,就是因为当年他饥饿时铁梨花给了他三个包子,他也是在报恩。赵元庚的三姨太因为杀死了日本太君,赵元庚对他既往不咎,(文史论文 )

    待她如前。

    每个人的生生死死不断巡回着,都是因为不同的人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如果没有那些人的存在我们的将来也许就不会是这个样子,难道不应该感恩么,也许有的人会认为都是命运的安排,但我想这么想的人,肯定是少数的。

    说到这里,我开始统计着我生命里出现的一些人,即使我曾经很多次提到过不过我怕自己忘记,我希望自己可以牢记他们。我在心里默记着他们,即使他们已散落天涯,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可是曾经的恩情还在,你们曾经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出让我最感动的事情,我会记得一辈子的。一直我都是喜欢做心里有数的人,很多话不爱说出口,也不想去辩证。如果有人对我做不到心里有数,那只能说明我们不是一路人了,借用某某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那人肯定也不是让我铭记的人了。

    人活一世容易,活好一世难。良心这

  • 9、 铁木前传读后感范文

    作者在最后一个章节以抒情的笔触这样写道:“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忆起来,人们的心情永远是畅快活泼的。

    孙犁先生在谈到创作初因时这样说道:解放初期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因为这种思想,使作者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他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这二匠,使他想起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以上引文摘自《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

    小说描写了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在解放前后的友情变化过程,在艰难的岁月里,打铁的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结为了知己好友,他们互称“亲家”,两家的孩子女孩九儿和男孩六儿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为报答“亲家”的好意,铁匠每年总是抽时间给黎老东打整打整他那木作工具;而黎老东闲暇的时候就无代价地替铁匠换换锤把,修修风箱。当黎老东的脚受伤时,傅老刚背进背出,给水给饭,为他请医生,花药钱;同一年里,当铁匠烫伤时,黎老东也精心地服侍了他,两个人的交情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但是解放后不久,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木匠开始痴迷于置产业添家产,当老友重逢时,木匠得意地炫耀他儿子给他新制的“大毛羔皮袄”,铁匠因此“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寒冷似的”;当傅老刚提醒老友要支持孩子们进步时,黎老东却说:“我们过日子,还得按老理儿。”……在这些情节里两个人观念的不同已经隐约可见。而在打造大车的过程中两个老朋友的裂痕逐渐明显起来,“过去多年来,他和黎老东共同厌恶、共同嘲笑过的那种‘主人’态度,现在是由他的老朋友不加掩饰地施展起来了,而对象就是自己。”建立友情像培植花树一样艰难。花树可以因为偶然的疏忽而枯萎。但是观念的相左却使两个人的友情产生了裂痕,直至分道扬镳,不再来往。

    由此,小说的主题得以显现:在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中,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习惯势力将会成为其主要的阻力。而铁木之间矛盾的根源是几千来来私有制传统习惯对人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但是,生活是像流水般向前流淌不歇的,在“四儿”、“九儿”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的努力下“青年钻井队高大的滑车,在平原上接二连三地树立起来了。”清澈的水开始在井底翻冒起来了,而黎老东回家的脚步在旁人看来“忽然变得焦躁和不安起来了。”

    作者在最后一个章节以抒情的笔触这样写道:“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

  • 10、 《七律·长征》读后感

    寄托情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一首歌、一首诗、一副画、一句话数不胜数。今天,我品读了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爷爷所写的诗《七律长征》。

    我刚读到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觉得红军好厉害,万水千山都被他们看作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了,要是我的话,估计还没有越过一个小山丘,就喊苦喊累不想走了。当然了,既然这首诗是写长征的,那我总要了解一下,长征是什么。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长征,中央红军由南向北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转移,行程高达两万五千里!看到这里,我对红军更加的敬佩了。我继续读了下去。然而接下来的几句,让我为之震撼。一句五岭逶迤腾细浪 就让我觉得红军真是厉害。五岭的山脉这样的高低起伏,这样的连绵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只是细小的波浪?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可是绵延不断的五岭。更不可思议的是后面几句。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句 ,让我对红军肃然起敬。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是红军只把它当成了泥丸。金沙江波涛汹涌,如同滚烫的开水一样,打在了高耸如云的悬崖上;大渡河上,泸定桥只剩十几根铁索,让人感到寒意;使红军欣喜的是,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终于笑开了颜。和红军相比,和他们吃过的苦相比,我真是太娇气了。红军穿着破草鞋,吃着干粮,走了两万五千里路。而我穿着运动鞋,走了一两百米的山路,就喊累。这样怎么能为我的祖国出一份力呢?

    我决定了,我要向红军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坚持!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1-07-10

  • 2019-11-06

  • 2019-10-29

  • 2022-04-05

  • 2023-05-1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16

  • 2019-10-11

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2024寡头统治铁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