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2024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范文,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左右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推荐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

(共 6210 篇)

  • 1、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精彩。何为精彩?何处有精彩?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变亦不少精彩,只是缺少了发现“精彩”的眼睛。而我又何尝不是这样,从来都会忽略身边的那些小事,从而错过它们有可能带给我的惊喜与欢乐。

    不过,从我开始与这篇文章起,我不会再与生活中的精彩擦肩而过了,因为《端午的鸭蛋》正让我体验了一回由小事而引出长篇大论的“精彩”,让我的味蕾上都残落着咸鸭蛋的美味。

    在作者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悉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2、 端午节的反思
    李嘉乐 端午节到了,可放眼一看呀,为何……?为何所有的人都在吃汉堡,啃炸鸡!唉……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为何呀?为何…… 我独自走在大街上,左顾右盼,和来回路人面面相觑,只见他们手里捧着奶茶,拿着肉串,倒没见到一个人拿着粽子,扛着艾叶…… 唉……可悲呀! 来到湖边,看见了几只龙舟。这下啊!总有些安慰了,原来有人还在坚守着过端午节呀!我大步上前,低头一看,龙船上破洞的破洞,漏水的漏水! 唉……,凄惨呀! 我快步走到一个村庄,只见一群老人,一个挨着一个围在桌子旁边。凑上去一看!天哪!他们竟然在……竟然在包粽子,看来总还是有人坚守信任着的。回头眺望,那几条龙船上壮汉们奋力的划动的,那船上敲鼓的壮汉,敲的是格外的卖力,从而看出他们是十分重视端午节呀。总而言之这传统节日只有老一辈在默默的坚守着,默默的照顾着…… 我们80、90、00后的炎黄子孙呀!重视起来吧!那些韩国人指着中国人的鼻子,放声叫到端午是他们的节日,甚至是他们的传统节日! 唉……,谈何有理,谈何有理呀?何以谈出这种谣言,这简直是污蔑古代人民奋力的付出,对屈原的怀念…… 抬头当五大洲倾听东方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却没参与者中国那耀眼的节日! 唉,年轻人啊!振作起来吧!逃出那些谣言,参与者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醒悟吧,炎黄子孙!!!

  • 3、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端午的鸭蛋读后感栏目。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一】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mei.cn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

  • 4、 端午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端午的鸭蛋读后感栏目。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2024【一】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jsf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

  • 5、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一)

    在作者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真是五花八门,例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等等。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莫过于那诱人的高邮咸鸭蛋,质细而油多,小孩儿们还用鸭蛋络子挂起鸭蛋,又给美味增添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而作者描摹的一切,在我童年的回忆找到了熟悉的画面。我也是江苏人,与作者汪曾祺是老乡,而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我是江苏扬州人,而高邮是扬州市里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的童年自然也少不了高邮咸鸭蛋的香味。

    每次吃咸鸭蛋时,妈妈总会轻轻揭开鸭蛋头的壳,用筷子向白嫩的蛋白里一戳,红油就一下子冒出来,这时,妈妈就赶紧叫我来吸红油,吸得我满嘴都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二)

    说到咸鸭蛋,我已经好久没尝过了,几乎忘记了他是什么味道了。自从我读了《端午的鸭蛋》后,又品尝了一回咸鸭蛋的美味。当我读到吱筷子扎下去,红油冒出来了。我心里一阵热,好想好想吃咸鸭蛋哦!文章的作者把这鸭蛋写得像真的,就像一个咸鸭蛋放在我面前,诱惑我去吃,我好想张口把它吃了。哦,咬到自己舌头了,一个字2020疼!。这丝毫不减我想吃咸鸭蛋的欲望。读着这些动人的话语,我虽然现在不能吃到这美味的咸鸭蛋,但我精神上得到满足。读完一遍课文,我就品尝了一次鸭蛋,欣赏了它带来的美味。

    这个星期回家,一定要妈妈买咸鸭蛋给我吃,好好过过我的馋瘾。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三)

    《端午的鸭蛋》语言很有特色,体现了汪曾祺作为一位语言艺术家的特点。一是口语色彩浓厚;二是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魅力;三是善于运用语言造型,有时只用一两个字2020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

  • 6、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

    下面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请关注小编端午的鸭蛋读后感栏目。

    端午的鸭蛋读后感800字【一】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mei.cn是,再挖开蛋白,则露出了红彤彤的鸭蛋黄,这种感觉已逐渐忘却了,不知何时才能再吃上家乡的咸鸭蛋,我又不禁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这生活中的精彩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十二红,我隐约也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外婆也给我做过一次,除了苋菜、虾、咸鸭蛋外,好像还有菱角、红糖棕子、凉粉和红烧鹅,其它的我也记不清了。原来童年进的我,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正在怀念这平日的时光呢?哪里还会想到几年后的我想勉怀生活中精彩,却因记忆模糊而感到一阵失落呢?

    珍惜现在身边的精彩吧,不要等到以后,失落地在回忆中翻箱倒柜。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7、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时间一转眼就要到端午了,端午节作为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端午节由来的作文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描写端午节的由来作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篇一)

    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传说:分别是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我想你应该很了解屈原了吧!在此我就不多言了。

    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曹娥,是因为她为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公元23~220年)。有一天,曹娥的父亲不慎溺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无论白天、黑夜,她都沿着江边找寻,嚎啕大哭。过了十七天了,还是不见尸体,于是她投入江中,这天是农历五月五日,五日后人们找到了她父亲的尸体。

    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人,他原本是楚国人,但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杀害,于是出走楚国,投奔到了吴国,帮助吴国来攻打楚国。五次战争后,吴国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他掘开坟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体几百下,以报复他的杀父兄之仇。吴王磕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请求和睦相处,夫差允许了。而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把伍子胥的尸体丢进大江。吴国人舍不得贤臣顺江离他们而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往江里扔粽子等,为纪念伍子胥。这天是农历五月五日。

    我国端午节的习俗由此而来。人们过节的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萺蒲。

    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范围最广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它的食用时间很久了,花样繁多。粽子中的馅有的用猪肉;有的用板栗、红枣、赤豆;有的用豆沙、松子仁、胡桃仁、火腿、蛋黄等等,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在纪念他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爱家的精神,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关于描写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篇二)

    这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在饭厅快快乐乐的吃着粽子,

    我突然问爸爸:“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呢?”爸爸说他也不明白,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不明白。于是,我只好自我去翻书查找。

    相传在古代,楚国谋士—屈原深受楚怀王的重用。那些卑鄙小人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渐渐不用他了,屈原见

  • 8、 端午的作文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您所需的资料《端午的作文》。作文可以让人顺畅地表达思维促进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作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一篇好的作文能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端午的作文【篇1】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着名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在门的两旁挂上艾草和菖蒲,用来避邪,小孩子胸前还要挂上染红的咸鸭蛋,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江浙这边有些地方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大多数地方都是用一种专门可以用来包粽子的竹叶,这种竹叶除用来包粽子,以前还用来做斗笠和渔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状也有差异,有些地方做成长方形,像个小枕头,大多数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说过,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灵,护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圆糯米,里面的馅也是不一样的,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我们家包粽子是用肉馅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节,家家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洒上雄黄水,防止毒虫滋生。我听爷爷说,过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不过爷爷曾经看到过一条资料,说喝雄黄酒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家不再喝雄黄酒了。

    过端午节那天,我国南方各地还要举行赛龙舟活动。我们老家江西抚州的风俗是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都要在抚河举行一次临近乡村的龙舟大赛,冠、亚军还要颁发奖状和证书,同时还有一些物质奖励呢。

    赛龙舟可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桨手和一个舵手外,我们老家龙舟的船头上还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致,鼓声,锣声“嘭”落桨。因此,划龙舟比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真可称得上热闹非凡。我们抚州市临川区的河西乡女子龙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冠军呢!

    端午的作文【篇2】

    端午节的作文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中,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中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

  • 9、 我喜欢的节日_端午节作文800字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 10、 关于端午节优秀作文10篇

    作文是一种交流的方式通过文字向读者传递作者的心声,作文考查的是我们的综合文学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对于写作文的要素你都掌握了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献上心血制作“关于端午节优秀作文”愿您受益终身,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

    去年的端午,是在学校过的,而今年的端午恰好是放暑假的第一天,又不上学还能美餐一顿,悠哉美哉?

    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到老家过端午节。下了车,放眼望去,奶奶家的门上早已插上了艾草,听妈妈说,这样做可以避灾驱邪。瞧,门口也站满了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原来他们是在打糍粑,只见大伯右手握着锤头,左手掂着锤尾,举过肩头,一上一下喊着号子努力地捶打着,糍粑也黏黏的贴在木棒上,像挂起来的一根根丝线,我们小孩子围在周围,随着木棒的一起一落,也叫着笑着, 看到糯粑粑的糍粑,口水滴答。我们正准备下手时,爸爸发言了:“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吃糍粑吗?答对才能吃哟.”

    这可难倒了我了,我就装作没听见,等待爸爸解释。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真没想到一种食物也有故事。我一边品味着故事一边上前去‘扯糍粑团子’吃,看着那颗颗米粒变成了白花花的糍粑,又被我们扯成一绺一绺的送进嘴巴里,好不惬意!二伯二婶看我们吃得开心,专爱逗我们城里小孩玩,知道我们不懂,就忽悠我们,说把手在火边烤烤再去扯糍粑团子更好吃,可想而知——又烫又粘!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我家乡的端午节还有很多的习俗,如“取草帽”、吃茶叶蛋.荡秋千……端午节真有意思。

    关于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2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有吃汤圆的元宵节,有扫坟祭祖的清明节,有吃月饼、赏月亮的中秋节,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天气渐渐变热了,端午节迈着脚步走来了。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人们的激情,便在江面上举行了赛龙舟的活动。我们踮起脚、抬起头,向起点望去:一艘艘龙舟一字排开,像弦上的利箭;岸边的人们呐喊着,敲锣声,打鼓声,鞭炮声,那场面多么壮观!

    随着一声号令,三、五艘龙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力向前冲去,抢夺最有利的位置。原本平静的江面,被划开一道道水纹。舟上健壮的小伙子在烈日下比赛,可心中的热血远远比过太阳!岸上的人们欢呼呐喊,鼓声大震,给了船上的人无穷的力量。指挥在前面敲鼓、喊号,小伙子们听了斗志昂扬,齐心协力,动作整齐划一,龙舟越行越快。在终点线的那

  • 2019-09-19

  • 2019-10-24

  • 2023-05-19

  • 2023-06-05

  • 2022-05-15

  • 2019-09-20

  • 2022-06-03

  • 2023-05-20

  • 2019-10-19

  • 2023-05-31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8

  • 2022-12-12

  • 2023-01-23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23-02-27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8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
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范文,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关于端午的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