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2024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推荐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

(共 2069 篇)

  • 1、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有觉方可能证悟,有悟可能才会见到本性。这段时间,就连睡梦中,都很想证悟,明心见性。然而这是个不易的修行过程,非一日即得。两年多了,一直在学习与“觉”有关的知识,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未来的动向,一直觉得与“真正的自己”时断时续地连接着,心态平和,却非那种快乐与安宁心中常坐,知晓自己心中坚持想去的方向,却偶也会因人情世故或怕伤害他人左右不定,觉得看到来路而脚下的步伐却不够坚定,也偶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即使遇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却也还缺少一些欢喜心。眼之所及,并非心之所知,还是不够觉,笑自己凡夫肉身,缺乏智慧,还有路要走。恰是这个当下,有缘结实陈宇廷老师的《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一口气读完,醍醐灌顶,感恩。作者在该书里分享了自己二十几年关于“觉”的修行体验,婉婉道来,故事有趣,却又从科学地角度,将佛学提炼为生命科学体系,实实在在地分享在“入世“中修行“出世”的方法,对佛法僧的尊重,也是对每个人各自生命本性的尊重,这个探寻的过程,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方法。佛,是佛学中最终要修得的本性,法,是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因人而宜所需的法门(方法),僧,是佛学中与善知识连接的桥梁和引导,然而最妙之处是,作者将自己体悟的佛学精髓,总结成“觉性科学”的一套方法,方便不同需求的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觉”,字面意义,是觉察,有意识。也是英文里的mindfulness和德文里的bewusst sein,简单表意,却有无穷内涵,因为我们常常在某个当下,对事物周遭,毫无觉察或意识。简单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基础的“觉”的能力,比如开着水龙头洗手,水烫了,我们会下意识地开冷水,又比如水流太大,溅到洗手池外,我们会下意识地关水龙头。这两个举动,都是我们在当下通过五官觉察到当下的即时反应,它本身并非有大脑主导,而是那个“看不见的本我”。而偏偏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里都缺乏这种“觉察”的能力,于是很多人说无心的话,做无心的事,小则事倍功半,大则伤人损己,活得并不快乐,总有许多情绪上的患得患失,因为常常在控制我们的并非“那个真实的本我”,而是我们的大脑,它像一台高速运作的计算机,编写着各种不让我们真正活在当下的程序,让我们产生恐惧,让我们以为看见的世界和事物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或是事物本身。然而包括恐惧在内的每一种情绪后面,都有它的本相,那是我们

  • 2、 读书笔记之格《列佛游记》

    一、《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400字》

    《格列佛游记》讲述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胭国等地的经历。

    在小人国里,万物的长、宽、高仅有正常长度的十二分之一。人的身高只有6英寸。格列佛在那犹如巨人,一顿要吃好几车食物。但格列佛也对小人国心怀感激,帮助小人国取得战争胜利。

    而在大人国,一切与小人国恰好相反,居民身高80多英尺,麦子也有40英尺高,格列佛变成一个小小的宠物,随时有被踩扁的可能。

    但在这些国家里,官员们还为了自己的权位进行无聊的政治斗争,而格列佛到了飞岛国和慧姻国以后,更是一种荒唐景象。飞岛上的统治者靠搜刮下方财物养活自己,若不服从,国王就把飞岛罩在他们头上,夺取阳光,甚至直接毁了下方。格列佛和马国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讽刺。这一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罪恶。

    我想人万不可贪财,要心灵纯净,用自己的良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才会赢来赞赏。

    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400字》

    暑假里,我看起了妈妈给我买的《格列佛游记》,我刚看了几页就被里面聪明伶俐、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有趣夸张的情节牢牢地吸引住了。航海家格列佛是一名随船医生,他勇敢、聪明,会说十几个国家的语言,航海的经验也很足。一次航海,他经过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发生了许多有趣又惊险的故事:他在大人国被一群巨大的老鼠抓走,但他临危不惧,拿出匕首,勇敢的和老鼠搏斗,最后竟然把老鼠全部杀死了。

    我爱看这个故事,里面的故事实在是太特别了!每一个段落都会让我发笑,里面描写的人物怪模怪样,让我觉得滑稽极了,连爸爸妈妈这两位成年人都抢着看,这个故事真是太神奇了,我感觉这书有一股魔力,使我的眼睛无法离开书本,连吃饭都忘了。

    我佩服格列佛,佩服他的勇敢,佩服他的机灵,特别是他那种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要是我可以穿越时空,我会陪同格列佛一起上路,和他一起远航,一起冲破难关,一起打败怪物,一起获取知识,当永远的胜利者!要是我以后也当了一名航海家,我就可以游览各国的美丽景色,说不定还会发生像格列佛一样的奇遇

  • 3、 2016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500字

    《格列佛游记》主人公格列佛是英国船医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过、大人国、飞岛国和贤马过等地的经历。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500字范文一

    在暑期长假里我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这本书被当做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威夫特以小说的形式来抨击当时英国社会的堕落与腐败的小说。

    主人公格列佛是英国船医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过、大人国、飞岛国和贤马过等地的经历。

    小人国的人都非常小,对他们来说格列佛无非是一个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脸吞几十头黄牛都不够填饱肚子的人,而在大人国恰恰相反,在巨人国眼中,格列佛成了他们的玩偶,被他们玩弄于手掌间,并且与苍蝇和蜜蜂展开斗争,尔虞我诈;大人国的人民非常淳朴,老实。飞岛国有着强大的科技力量;简直令人叹服啊!在贤马国里更是奇怪,人与马相互颠倒,在那里马有着高尚的心灵,而野胡则是邪恶的生物,在贤马国人们的眼里没有欺骗,伤害,不信任一系列的字眼,他们友爱、互相帮助、每个人的非常善良、纯洁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那样。

    格列佛在这些经历中获得了许多启发,他开始发现他生活的社会是那样腐败、堕落、封建,他越来越厌恶人类社会的种种恶行。你呢?是否有一些触动呢?我至少有,我知道作者借着部小说抨击当时英国社会的堕落、腐败、封建。当时的英国是这样的,中国呢?甚至比英国更差,直到现在都没有改掉一些不好的恶习,甚至有的地方比以前做得更差!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可是生活环境在下降!世人好好反省,反省吧!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500字范文二

    最近我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

    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很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后来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地。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 4、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 。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不孝的儿子》教人们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孝顺、尊敬

    《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看《格林童话》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欣赏其语言艺术的特色。犹如采撷最丰硕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5、 读《格勒佛游记》有感

    最经我们发了一本好书《格勒佛游记》,这本书十分有趣、好玩。

    主人公叫勒梅尔~格勒佛,他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在家排名老三。他和做内衣生意的埃德蒙~伯顿先生家的二女儿玛丽~伯顿成了婚。主人公之前是个外科医生,现在是个探险家。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16年又7个月历险的故事。其中有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的王国。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误入大人国中的可笑的麻烦事:一天,主人公在小屋里玩,一只猴子把他抓住了,那猴子想抱孩子一样抱住主人公,还把一些不知名的东西往他嘴里塞,主人公不吃,猴子就轻轻的拍打他的后背哄他,最后主人公终于被救了,当被猴子捏的躺了两个星期。

    主人公把这些记录下来,就是希望我们的人民真诚、友爱、团结、无畏、爱国,我们要保持忠诚、正义、节制、仁慈等这些美德,让罪恶远离我们人类。

    大家有空一定要看看这本好书《格勒佛游记》。

  • 6、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

    范文一

    有人说,童话中的故事都是假的。但是,在我眼里,童话写出了人间的真、善、美,用朴素的语言教我们辩论是非、善恶。《安徒生童话》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安徒生童话》是一本童话中的经典,阅读中的极品。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母亲与死神》。母亲用自己的痛苦,换取孩子永远的幸福。他先后失去了眼睛、头发!这就是童话中的母爱。母爱如山,伟大坚定;母爱如水,温柔细腻。

    童话蕴涵的道理,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童话中虽然没直接告诉我们大道理,但我们可以读出做人的原则。童话里的语言生动优美,使我忘掉了自我。随着主人公的心情,我的心情也变化了,我似乎和故事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了。童话中,可能一句话,一个词语,都会改变我们。

    “书”就像是我们的生命,有了书,生命才会绚烂,有了书,生命才会美丽。同学们,一起读书,使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份绚丽的色彩吧!

    让我们一起从书中品味丰富的文化,一起从书中感受生活的真谛,一起从书中体会生命的快乐。

    范文二

    我利用暑假又看了几遍《格林童话》,却受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或许,有部分人可能认为童话故事很幼稚,纯属虚构。但我却觉得童话故事里面有许多道理和丰富的知识。

    从中,我体会到了一个字:善。做人要善良。善,它是一种美德,是指一个人心灵深处美。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像这样的事情:在车上,看到某一位年老的老人,没有座位做,作为好孩子、好人的人都要给年老的老让人让座。那一个让座的人是善良的。

    善良的人最终都会有好结果,所谓“善有善报”这个道理。这本书中的一篇《灰姑娘》。主人公是灰姑娘,尽管灰姑娘受尽了后妈和两个姐姐的欺负,还忍到了最后,心地还是善良的,最终得到了王子的喜爱和幸福。

    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恶毒的人总会遭到报应。《灰姑娘》中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就是很好的例子。

    《格林童话》让我了解了人性是真诚、善良、美丽的。同时了解了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和平共处的。

  • 7、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篇一: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格林童话》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看《格林童话》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欣赏其语言艺术的特色,犹如采撷最丰硕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不孝的儿子》教人们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孝顺、尊敬

    【篇二:《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是通过寓教于故事的形式,让读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汲取到健康成长的丰富养料。并且,通过寓言故事,教懂读者一些课本上未能学到的道理。教会读者分辨善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不能懒散、智慧是进步的阶梯、遇到危险要冷静等做人、待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又充满了德国的乡土气息,令人倍感亲切。

    《格林童话》寓教于乐,每一则故事都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背包、帽子和号角》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太贪心,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好报。《灰姑娘》则说明了凡事不能光看外表,美好的本质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不孝的儿子》教人们懂得了对待父母、长辈一定要孝顺、尊

  • 8、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

    《格林童话》是德国着名的格林兄弟写的。这些故事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一

    又迎来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暑假中,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有意义的书,我天天如饥似渴地读着它们。其中,最有趣的还是《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着名的格林兄弟写的。这些故事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他是世界中永不凋谢的鲜花,是世界儿童的瑰宝。《格林童话》中有善良的白雪公主、可爱的小拇指、仁慈的仙女、正直的国王和快乐的王子。童话中的故事生动、有趣,使我常常忘记了一切。我曾为善良战胜邪恶露出欣慰的笑容,也曾为世间的不平与痛苦流下同情的眼泪。故事里,一个平穷的少年,因为他善良、正直。所以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而一个富翁,因为他邪恶,经常欺负人,变成了一个穷人。这就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

    读了这些故事,我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二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最喜欢看《格林童话》,因为里面有很多精彩感人的故事。早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后来我自己开始看图画版的《格林童话》。现在它依然是我每天睡前的必读书本之一。

    走进《格林童话》,你会认识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聪明可爱的小红帽,沉睡了一百年的公主睡美人,可恶凶狠的老巫婆,馋嘴的狐狸和聪明的鹅

    里面的故事常常感动着我,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灰姑娘》,里面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妈妈死去了,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后妈。那个后妈带着两个小女孩,这两个女孩爱美、狠毒。这样,灰姑娘就被欺负,天天睡在厨房里,身上很脏,所以别人称她灰姑娘。她在妈妈的坟墓旁,认识了小白鸽。有一次,国王帮王子选妃,举行了三天宴会。最后,灰姑娘被选上了王妃,而两个姐姐气得晕过去了。

    这个小故事让我认识到:人一定要善良,要有爱心。一个人如果有一颗善良的心,充满爱的心,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快快乐乐。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一颗不好的心,爱妒忌的心,那么,他整天会活得很不开心,结局也不会美好。就像灰姑娘的姐姐要是心肠好一些,灰姑娘成为王妃后,她们也会成为漂亮的公主,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愿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家园。

    《格林童话》的读书笔记三

    曾记得小时候,奶奶会经常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从那以后我就深深

  • 9、 读书笔记:《格林童话》
    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格林童话》故事了,它源自民间,在艺术上通俗、质朴、粗犷、生动,表现了纯真的自然美。文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善恶对错一目了然。不少主人公憨态可拘、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总是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冲突置于斑斓多彩的幻梦之中,借助神奇的力量化解矛盾,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告终。 故事中,自然与神奇,现实主义与浪漫幻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读者既感到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又体现了读者的意愿,从而得到满足。 如今在这样一个物欲如潮如流的社会里,有些人迷失了方向,有时无法正确辨别善与恶、对与错。这种时候,不妨看一下《格林童话》,在一个个生动、简单的故事里你会体味出内在的深刻意义以理性的态度去辨别世间的善恶对错。看《格林童话》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欣赏其语言艺术的特色。犹如采撷最丰硕的花果,吮吸最甜美的甘露,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童话故事还在继续 《童年》读书笔记

  • 10、 《行者玄奘—乱世佛子》读书笔记1000字

    《行者玄奘—乱世佛子》读书笔记1000字:

    青年玄奘所秉持的,是“佛不东来,我便西去”的坚定信念,所以他在一无“过所”(类似于护照)许可,二无同伴护持的情况下,依然执着西行。他的形象是一身粗布僧衣,一顶斗笠,一个竹箧,而非《西游记》中红色袈裟,骑着白龙马,将困难一总交付那个著名的大徒弟的白胖僧人。——这两个形象实在相差悬殊,后者是小说,前者是事实。

    古往今来,他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个完人,大概也同他戒除了俗世欲望有关。许多大音乐家、大作家、政治家,留下不朽章句,改变了一个国家和历史的走向,但是私德不堪深究,固然这是人性的弱点,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玄奘是一个脱离了地球引力的人,不受束缚的人。

    佛陀昔为尸毗王时,救了一只被老鹰追赶的鸽子,老鹰赶来说:你救了鸽子,但是我没有食物,也会饿死。尸毗王割肉救鸽,但是天平丝毫不动,直至割下股肉臂肉,天平仍然不动,尸毗王起身跳入天平,天平终于平衡。原来天平所称量的,是生命的重量。这个小故事听了让人怵目惊心,生命等值,不可替代,这也是玄奘西行途中无奈将心爱坐骑小白龙给了饥民之后的痛苦思索,这是他的一次情绪危机,人与动物的情义,我完全能够理解,小白龙无辜纯洁的眼神深深刺痛了玄奘,成为他的噩梦。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能够动摇玄奘的信心意志。博闻强记、聪明智慧的人常有,心怀悲悯、勇猛精进的人也常有,但是二者兼具的人不常有,玄奘是其中之一。否则不能解释为何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时19年,途经56国,单枪匹马,行走5万里,取回千余卷经文,这些经文至今仍在温暖慰藉千万受苦人饱受蹂躏、凡心覆盖的干涸冷硬心田。

    这还不算他翻译而广为传播的《心经》,260字,字字铿锵,如诗如歌。

    他的才学除隋唐时期佛教兴盛缘故外,自然也与青年时期游历有关,画一幅游学图的话,玄奘西行前足迹就遍及全国。仍然是一斗笠一竹箧,晓行夜宿,托钵化缘,寺院挂单,走一路,学一路,也讲一路经。行至峨眉山下青衣江畔,山路遍布青苔,山峰如一抹黛色,江水染绿僧衣,这份行走的洒脱,也无声濡养了他的开阔胸襟和烟霞情怀。

    这本书时时有智慧言语,应用于现实人生的话,也丝毫不过时。比如玄奘讲何为地狱,“它是众生心中所感。烦恼煎熬之地,何处不是地狱?内心安详快乐,便如身在净土。”“法尔如是,业力牵引。”我们烦恼忧虑的时候,大概就是玄奘所云身处地狱。

    佛教是大智慧,它具有辩证和引申的思维,它自成一派圆满体系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3-05-12

  • 2023-05-22

  • 2019-09-20

  • 2023-05-11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1-08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20

  • 2023-04-14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3-01-24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12-3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2-12-24

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2024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摘抄,格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