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歌剧观后感 > 地图 > 歌剧观后感,2024歌剧观后感
歌剧观后感

(共 3362 篇)

  • 1、 歌剧观后感(实用4篇)

    如何让你的观后感成为值得分享的佳作?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最好地传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观后感就是看完电影或者电视剧后引起的感受和思考的过程。我们要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觉。为此,笔者不断努力,整理出了本篇名为“歌剧观后感”的观后感。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不妨分享给周围的朋友们哦!

    歌剧观后感(篇1)

    电影从1919年拍卖歌剧院内的古董起镜,当拍卖到修缮好的歌剧院的大吊灯时,大吊灯被冉冉升起,画面就由黑白变为彩色,时光也被拉回到18_年,此时的歌剧院内,大家正在排练歌剧。在全剧中,导演多次用这种线索物件颜色从黑白到彩色或者从彩色到黑白的变化的手法让故事往返于回忆和现实之间,表达效果流畅而自然。不同于以往的回忆使用黑白,现实使用彩色,这里恰恰是相反的,从而突出电影的主旋律还是在过往。歌剧院内总是接连地出现怪事,正在排练的女主唱被突然从空中降下来的挂帘砸到,一气之下决定罢唱,于是有人推荐克里斯丁·戴做主唱,开始大家很怀疑她的能力,等她一开嗓的时候,大家都被她的歌声打动了。她演出成功后回到了自己的准备 室,“魅影”出现了,那个教她歌唱,给她启示的导师。“魅影”带着面具,他和着歌的语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牵引着走过长长的隧道,又乘小船划过一条小河,到达了他平时栖居的宫殿。他孔雀型的大床很吸引我,仿佛就是为女主角准备的。他们在他的宫殿里和着歌的交流是那么让人倾慕。此时,女主角青梅竹马的爱人正在她准备室的外面等着她,可是,她却不见了。天亮的时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并且给歌剧院的老板写信要求以后都让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板没有同意,于是魅影又开始在歌剧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时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马的爱人在天台是互诉钟情,被“魅影”听到了,然后两个男人决斗,青梅竹马占了上风,但是他并没有杀了“魅影”,从而留下了后患。于是“魅影”继续捣乱,那个一开始标志性的大吊灯从棚顶掉了下来,“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宫殿,克里斯丁的爱人为了寻她也去了宫殿,这次他被“魅影”打败了,让克里斯丁抉择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她的爱人,但是她吻了“魅影”,并把自己的钻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里,于是“魅影”放过了他们。

    看到最后,我对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爱着谁呢?或者说她到底更爱谁呢?

    我个人觉得,她是喜欢她的青梅竹马劳尔的,她可以为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样,除了喜才勇气为他死;而对

  • 2、 歌剧观后感

    通过观后感观众能够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不满和期待,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提供自己的反思和体验,你写过作品名的观后感吗?这是读后感大全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歌剧观后感”的内容,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歌剧观后感(篇1)

    星期日的时候,我读了书虫之歌剧院的幽灵之后,深有感触。

    歌剧院的幽灵,主要讲的是有一个人,他的样子长得很可怕,别人的以为他是一个幽灵。那个人因为他的样子,受到了许多不公平的对待。比如说,因为他的样子他的母亲从来没有抱过他,别人也对他冷嘲热讽,从来没有女生喜欢他。因此,他的性格变得很孤僻,他戴上了面具,不愿意别人看到他的真面目。

    他有一天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他帮助那个女生拥有了天籁之音的歌喉,还帮助她成为了一名最好的歌唱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那个女生喜欢上他。可是那个女生并没有喜欢上他,她早就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个人是个子爵。那个女生虽然没有喜欢上他,但是她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她放弃了她的感情,心甘情愿的准备更他结婚。那个子爵知道了,就去找那个女生。那个女生并没有回答他,并且让他快走。他不甘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

    他们准备结婚了,但是那个子爵不甘心,他遇到了一个知道那个幽灵秘密的俄国人。那个俄国人,带他去了幽灵住的地方,并让他小心一点。子爵看到了他的爱人,他的爱人也看到了他,她快崩溃了,她看到幽灵眼中的那份怒火。她吻上了他,幽灵放手了,他让自己喜欢的人去拥有了她幸福的权利。她和子爵结婚了,他们幸福的生活着。然而,那个成全他们的人死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只有成全他人,自己才会很快乐。

    歌剧观后感(篇2)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 3、 歌剧观后感7篇

    如何正确看待作品名和观后感之间的关系呢?好电影会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余韵。此时需要做好笔记,并将感悟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有哪些要求,以下“歌剧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歌剧观后感 篇1

    《歌剧魅影》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译做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音乐剧四大名剧之一。《歌剧魅影》的音乐带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无论是幽灵、克里斯汀还是拉乌尔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感受,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了对各自的爱。这无疑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这是个典型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关于一个出没歌剧院里,用一副面具遮掩自己丑陋面孔的神秘幽灵,爱上一个女高音歌唱演员的故事。这里面有错综复杂的人物感情,充满张力的戏剧化冲突,以及19世纪社交界特有的那份自严谨中爆发出来的神秘恐惧和性格压抑。舞台上展现出气势恢宏的大剧院,阴森恐怖的地下世界,敏感多情的贵族青年,楚楚可怜的红伶少女。还有那张脸,那隐藏在木然恐怖的假面背后的自卑嫉恨,狂暴而又脆弱的心灵,几乎所有可以调动观众情绪的要素都浓缩在卡斯顿—勒胡德原著中,并在韦伯的手中为它拂去浮尘,再绽芳华。

    我认为全剧最精彩的唱段莫过于第一幕中幽灵和女主角克里斯汀在古老的巴黎歌剧院下面,深不可测的地底两人的深情二重唱“歌声魅影”,演唱多有美声成分,音乐动机在不同的调上一次次再现,把当时那种亦真亦幻般睡半醒的戏剧情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及将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现得及其凄婉、完美而动人;旋律节奏中多采用的附点音型,有一种强烈的推动感和紧张感,制造出全剧中第一个情感高潮,克里斯汀与幽灵声情并茂的歌唱,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真诚而又略带感伤的浪漫爱情故事当中,同时也期待着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的感情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下去。

    歌剧观后感 篇2

    午夜静谧如诗,心绪恬淡如水。电影《歌剧院的幽灵》的播放为午夜的诗意描摩出了绚丽色彩,让恬淡的心绪充盈悲喜交织。这样一部集歌剧的精粹与爱情的凄美于一体的精彩电影,让午夜的我叹为观止,回味无穷。我深深地被艺术的魅力所折服,同时也深深地为爱情的魔力而叹服!

    phantom他那感动人心的歌声,那悲惨无奈的命运,那满腔令人折服的才华,他对christine这

  • 4、 歌剧观后感(精选8篇)

    下面的“歌剧观后感”是编辑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怎样抓住作品名里的重点进行撰写呢?观后感,顾名思义是先“观”后“感”的产物,观后感使我对作品的印象更深刻,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歌剧观后感 篇1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兴奋地来了歌剧院,一路上,大家有的则东张希望,有的则兴奋不已,交头接耳地说话声连绵不段,就在这欢快地说话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歌剧院。

    金色的阳光从树叶间缝隙洒下,留下一圈圈耀眼的光斑,思绪随着飘下的落叶飞向心灵深处。

    我们快速走入大厅内,安安静静地等待表演开始。表演开始了,首先第一部是《费加罗的婚礼》,像这种作品,我想就算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的人,也至少会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可见仁之如雪贯耳。同学们看的津津有味。接下来的是《卡门》,梅里美在卡门中,塑造了一个举世闻名的人物形象。这个女人大胆泼辣,敢作敢为,自由奔放,同时也妖艳放荡,甚至有着某些邪恶和轻浮的特点。多年后,也许故事的情节记不起多少,但这个敢爱敢恨的美丽吉香塞女郎,却永远也不会忘记。也许卡门注定是要为爱而死角,好妩媚动人,她舞动时目光在每个人眼中停留,让他们以为受到了的她夺得青睐,其实是他们的自作多情,骄傲的卡门其实旁若无人。她毫不畏缩,爱时不顾一切,受去时斩钉截铁,她的爱正如冰与火共存,她的爱也注定了死在属意的情人手里。

    下面让我重点介绍《白毛女》吧!这时,许多同学像初晨时鸟儿,刚刚醒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其中一个场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杨白劳为了庆祝新年,用忙碌夺得一年仅剩的一点儿给喜儿买了根红头绳,喜儿高兴得载歌载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只能尝尝有限的几个饺子,却热闹非凡。而我们现在的新年,从衣着光鲜的围坐在摆满大鱼大肉的餐桌前,脸上却少了喜儿那份真挚的快乐。大家虚伪地互相拜年,到处送礼塞钱,把过年当显示自己阔绰或讨好别人的平台,还有的为了奖金在忙着工作,至于家人难得的团聚早已抛在脑后,亲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最后一首则是猫,感觉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主题《回忆》以忧伤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表现了思归的老猫它离开猫族外出闯荡,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而昔日美好的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夕阳黄昏,对家乡和亲人的眷眷思念与渴望,都在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

    这次的歌剧院活动,陶冶了艺术情操,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营造了我们良好的学习氛围。

    歌剧观后感 篇2

     

  • 5、 [观影感悟]音乐剧《歌剧魅影》观后感模板合集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欣赏优秀的作品。在观看了作品以后,不禁为演员精湛的演技所钦佩,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一篇优秀作品观后感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观影感悟]音乐剧《歌剧魅影》观后感模板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剧《歌剧魅影》观后感【篇一】

    其实,剧情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悲剧了,当时刚看的不太清楚这一点,等全剧看完了,终于明白了各个出现的人物的身份之后才发现,原来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悲剧。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是很好听的一个词语,前些年很多文艺片啊,琼瑶的言情剧都经常出现这类的词语。经过很多文人雅士,小说创作人员,电视编制人员的不断粉刷之下。这词语已经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真爱的其中一种体现了。而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克里斯丁是比拉乌尔早死的,这可以在结局拉乌尔在克里斯丁的坟墓前献花可以知道。而且,电影里也没有对那克里斯丁的墓碑进行特写,所以我们不太清楚克里斯丁究竟是活了多少岁就死掉了,我们也可以猜想可能克里斯丁就是在跟拉乌尔结婚后一两年就死掉了(我太狠毒了),你说这样是不是太悲剧了。然后,我觉得电影里面对克里斯丁坟前的一支玫瑰进行特写,这可能是想说魅影其实也是还没有死的,这又是一个悲剧!

    貌似这部剧没没有多大的悲剧可以说,硬要说的话,只能说说是,"三角恋"真的确实是悲剧。算了,还是不去挑这部剧的悲剧了。还是正儿八经的说我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对于音乐剧这种类型的电影,说不上讨厌,只能说是不喜欢吧。总之就是忍受不了几个小时下来耳边一直充斥着吵吵闹闹的声音,连个正常点的对话都很少。《歌剧魅影》是我看过的第二部音乐剧,之前有看过的一部是《窈窕淑女》。还看过一部分《歌舞青春》的片段。这些都是被逼着去看的,窈窕淑女是高中时候英语书本里面的一片课文,然后这个歌剧魅影是现在的选修课。我想了一下,之所以讨厌音乐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言不通,本来听着那些番语就觉得不舒服了,现在还要一大群人叽里呱啦的疯疯癫癫的在舞台上面张着大大的嘴巴啰啰嗦嗦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在我看来,简直是噪声污染,对听觉神经的严重摧残,对人忍耐性的极大挑战。

    但是,在音乐剧里面,那些没有人在唱歌的段落我还是很喜欢的,就是那些只有配乐来衬托环境或者是用来表达某一种情况的音乐我还

  • 6、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歌剧《骆驼祥子》观后感 赵秀云 2014,6月,26日傍晚,气派非凡的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我应邀观赏伟大的作家老舍先生名着原创歌剧《骆驼祥子》 歌剧《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原着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该剧生动地反映了老北京的百姓生活与城市风貌。国家大剧院集中了实力派导演、作曲家、演员打造了这部拥有独特审美价值、深具北京情怀的歌剧。庞大的交响乐团,以气势宏大的现场演奏,增添了完美展现这部歌剧的艺术魅力。 当序曲响起来的时候,舞台上一面硕大的纱幕呈现出老北京胡同里严冬时节的肃杀景象;光秃秃的老槐树覆盖着沉甸甸的积雪,粗壮的枝干直剌灰蒙蒙的天空,除此而外,所有的植物统统躲到肃杀的严冬里去了。面对凄风瑟瑟,寒气袭人的一域,我心中涌起阵阵悲凉。难道不是吗,那肃杀的景象酷似我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一时间,我仿佛变成了虎妞,小福子的同伴,与她们一起挨过黑暗的严冬,企盼人间的温暖。一种悲剧氛围,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难以释怀。 大幕徐徐拉开,老北京的城楼下,人潮涌动,叫卖声鼎沸。主人公祥子出现在舞台中央,他买了新车,正当得意之时,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懊恼之际,祥子悲愤交加,心存不甘,趁乱牵走了三头没有主人的骆驼。 祥子回到车行,昏睡了一夜,几乎没有力气迈出门坎儿。他试图重整旗鼓,却没能抵御住车行老板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的色诱。 虎妞是个大龄女,俨然一个性情奔放,欲火中烧,见了祥子就像见了猎物一样,疯狂地扑上去,紧紧地缠住意中人。这个老姑娘身着紫红色长裤,青蓝色褂子,黑黑的大辫子缠着红头绳,辫根上别一枚银制发卡。她迈着猫步,颤悠悠地从屋里出来,一脸妖媚的笑容坦露出火辢辢的诱惑力。她扭动着腰肢唱道:“祥子啊,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虎妞是该剧的女主角,这个泼辢的老姑娘,生就一副粗犷的男儿性格。她聪明而有胆略,将车厂和车夫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一心爱着车夫祥子,颇有心计的她,为了爱情施展了一连串的手段。她爱祥子的厚道老实,爱祥子强健的体魄和年轻端正的外形。可是祥子不爱她,但命运就像一只魔爪,紧紧地扼住祥子的咽喉,迫使他稀里糊涂地上了虎妞的酒桌,与虎妞酒后乱性。 虎妞得到满足以后,进一步缠住祥子,不由得吟唱“棒!棒!棒!……” 祥子很后悔,深夜逃出了车行,给
  • 7、 图兰朵歌剧赏析观后感

    这部歌剧看过了以后心中真的感慨很多。或许很多人不太喜欢歌剧这样的一种形式,但是如果你真的去看一次现场,这给人的震撼还是很强烈的。在图兰朵歌剧中,我们感受到了爱。以下是图兰朵歌剧赏析观后感,与大家分享。

    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于1924年创作了中国风歌剧《图兰朵》,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歌剧作品之一,作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歌剧,它赋有魅力。故事中贯穿全剧的江南名歌《茉莉花》改变而成的乐曲,令人倍感亲切。

    不过,全剧中最让我难忘的便是第三幕的一段,柳儿挣扎的走出,大声说,不要打他,我知道他的名字,卡拉夫大吃一惊,只见柳儿站起身来,一字一顿的说,但我宁死也不说出来,这话惊怒了公主,她命令侍从拷打柳儿,公主十分不解,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是爱情,是甜蜜的爱情,我愿为它付出一切代价,柳儿答到。便又唱起了令人痛彻肺腑的调子。

    当东方出现朝霞,我将闭上疲惫的眼睛,长眠在九泉之下,再也看不见他啊!顿时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而柳儿却拔刀自杀了。柳儿这个善良淳朴的女孩倒下了,她对凯拉夫纯洁的爱是值得赞颂的。

    这篇歌剧的故事,虽然与历史不符,只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幻想,且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依然是值得人们去欣赏的,而当图兰朵公主出场时,全场的笑声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经过猜想后,我认为是因为剧中称公主美丽动人,但公主的演员却是一个已经70多岁的老太太,不过歌剧重要的不是容貌而是歌喉。

    看完这部歌剧,让我感受到最深的便是爱这一主题,是啊,人们会为了爱而做出许多事,盲目的去做一些蠢事,为了爱情去放弃许多美好,做出很多牺牲,但这些牺牲并不一定是值得的,但即使这样,人们也应该去赞颂这些为爱付出的人。

  • 8、 歌剧《采珠人》观后感

    歌剧《采珠人》 观后感 一、 歌剧《采珠人》(法国比才。国家大剧院制作,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晚) 比才真是个鬼才,鬼才才活了37岁。 可以说,我是跟着比才、才走上欣赏歌剧之路的,那是30多年前,大学的大教室,女指挥家郑小瑛引领我们听《卡门》,又去天坛剧场现场看她指挥《卡门》从那以后,我误以为只要是歌剧,就是《卡门》级别的,就没有边角废料,就都是娓娓动听之音,后来我错了自从,听了瓦格纳的几个破烂歌剧之后(要挨骂了!),即便如此,当在古典音乐广播中听说大剧院要上演《采珠人》时,还是额头飘疑云没听说过比才除了《卡门》还有别的剧呀?!今天还是去听了,听第一耳朵,就知道这是比才写的。 《采珠人》的音乐,可以用妖艳标签,还有,就是没有败笔闲笔败笔不用说听过瓦格纳就行了,闲笔呢?在叙述故事情节的时候,在那些明明不会有什么美音预期之处,几乎没怎么滞留,但也不特意炫技,感觉就那么的舒服具体不表了,显出我的不专业,我想了点专业的人想不到的,就是:西洋歌剧和咱们的京剧、越剧、昆曲之类的异同都有故事吧,都唱吧,都有乐队吧,但人家没有的,可能是咱们的那些固定的曲调和规矩比如二黄西皮,也就是说,写歌剧的可以胡思乱想旋律想的好想的美是法兰西的比才,想不好想的歪的,就是德意志的瓦格纳! 用作诗来比喻,西洋歌剧是现代诗,不讲究啥清规戒律,中国传统戏曲是古代诗和词,写作时,受平仄和曲牌的制约。 采珠、采珠采薇、采薇。 比才是鬼才,鬼才死时,才37岁,他因《卡门》受了百般批评抑郁而死,没想到,他死后,《卡门》倒变成了世界最美妙的歌剧。 甚至影响到了我。 《卡门》和《采珠人》开始的情节,都是悲剧,不同的是,《卡门》将悲剧贯彻到了最后一刻人死了;《采珠人》呢,最后一分钟男女主人公死里逃生。 中国的悲剧,有《窦娥冤》、《桃花扇》。 《窦娥冤》不是歌剧,是说话的剧种,按说,话剧应该比歌剧好写,但歌剧京剧黄梅戏连唱带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在创作上比话剧就一定难吗?没写过,没发言权。 西洋歌剧和中国的传统戏曲相比,作曲上可能有难有易:先说容易的,是不受曲牌规矩限制,难的呢,是绝对不能讲话,只能够唱,所以的道白都必须用曲子陪衬,这,就显出作曲家的功力了。今晚我竖着耳朵细听,我听见比才每个相当于道白的叙事,都在美妙a精确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完成,这才是高手,这,就是比才。 比才能,
  • 9、 歌剧魅影观后感汇总

    看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放松和娱乐,尤其是我们看完后,心里都会有许多感触,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观后感分为开头,感受,形式,事例和结尾五个部分。关于作品的观后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编辑特地编辑了“歌剧魅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歌剧魅影观后感【篇1】

    某周六晚,我们观看了电影《歌剧魅影》。本人颇有感触,写下了以下文字。感触有三:

    首先,讲扮演者。男、女主角的扮演者各有各的特点。用现代话来说,男的帅,女的靓,特别是带面具的那个男主角。虽说他被摘下面具时的另一半脸是很吓人的,可是带上面具时的模样是帅加酷的。他的脸庞亦是均匀完整的。女主角很有气质,俊秀可爱的脸型,征服了无数男士的心。虽然剧中的她伤心痛苦的戏份多点儿,可仍阻挡不住她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特别吸引大伙的眼球。

    其次是服饰、舞台和灯光效果。剧中各个人物的服饰都很华丽,表现出了西方国家特有的服饰装扮和富有。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豪华的宫殿,伴有细长小溪的隧洞,广袤的大地等等在剧中均当成了表演者自我展现的舞台。足够广的舞台,任由你发挥,无疑演员们们状态极佳,把角色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在什么样的舞台上,灯光肯定缺少不了,灯光产生美感,有灯光和无灯光在同一个场景上表现出来的效果和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而有灯光时也不可乱使用灯光,怎么样的电影,表达怎么样的人物情感,需要搭配怎么样的灯光,给人怎么样的视觉冲击,这就是灯光效应的魅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就不谈了。

    第三,讲讲声音。世界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声音。戏中的声音都很好听,背景音乐也好,角色对白也罢,虽然有时听不明白(英文发声版),但听得出来无论从音质、音色还是音高来讲,表达得都很到为。背景音乐与场景、人物歌唱配合的也非常不错,有高有低,跌宕起伏,有严肃也有轻松,有愤怒也有欢快。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里的音乐,简直棒极了。

    本人暂时讲出这三个主要点,有对也会有错,还望读者见谅!不管怎样,我觉得《歌剧魅影》不愧是一部好歌剧、经典好电影,值得一看,终生难忘啊!

    歌剧魅影观后感【篇2】

    这天晚上上选修课,欣赏了一部音乐剧《歌剧魅影》,感觉感触还是满深的,其实我本人并不懂得音乐剧,对音乐剧这种体裁也是首次接触,这天晚上看的这部音乐剧能够说是我有生以来观看的第一部音乐剧,所以我对这部音乐剧的欣

  • 10、 歌剧《魔笛》观后感

    歌剧《魔笛》观后感 莫扎特一生总共创作了22部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有生之年最后一部歌剧。据说,莫扎特在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这部作品,与他的学生共同哼唱剧中的选曲,可见莫扎特对此剧的钟爱。 《魔笛》主要讲述了王子帕米诺在森林中迷路,受到怪兽的威胁,被三个女巫的仆人拯救。此时,来了一位捕鸟人帕帕盖诺,他谎称怪兽是他用手所杀,而受到女巫的惩罚,口被植物封闭,不能说话。当王子看到女巫女儿帕米娜的照片时就深深爱上了她,发誓要从祭师那里救出帕米娜,他以为女巫是正义的化身,而祭师是邪恶的魔鬼。女巫给帕米诺一支魔笛,给帕帕盖诺一副摇铃,交代他们可在危急的时候用,还有三位圣童给他们指引。帕帕盖诺也被派遣同帕米诺一道去解救帕米娜,他确实把帕米娜从坏人的手中抢救出来,当坏蛋们包围他们两个时,帕帕盖诺想起了摇铃,摇铃发出了清新美妙的音乐,坏蛋们立地成佛,随音乐跳起舞蹈慢慢离他们远去。王子帕米诺要来到圣地,他心中燃起了对祭师的仇恨,一位圣地的引导者劝他不能有仇恨,要兄弟友爱,何况他并不了解祭师。他说只有兄弟友爱,心中无愁恨,才会解救出帕米娜。王子找不到心爱的人,他吹起了魔笛,随即他听到了帕帕盖诺的摇铃声,帕米娜也来到了他的面前,两人喜悦相逢。女巫要求女儿要杀害祭师,帕米娜于心不忍。祭师来到了帕米娜的跟前,安慰帕米娜,使他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在圣地,祭师惩罚了坏人们,把他们投入监狱。祭师与圣地中的议员们决定为了考验王子,他们特意设计了重重难关,假如帕米诺与帕帕盖诺接受这些,并能通过考验,就会让他们美梦成真,与心爱之人会合,他们接受了考验。第一个难关是受到女人们的挑衅,他们不能说一句话。帕米诺是王子,他信守诺言,不发一言。可帕帕盖诺却抵御不了诱惑,频频讲出自己多么需要爱人帕帕吉娜。第一关考验后,圣童告诫帕帕盖诺不能说话,否则考验将会因他而失败。第二次考验来临,帕米娜见到了帕米诺,对他表白思慕之情,但帕米诺由于惩戒在身,无法说话,看到帕米娜伤心痛苦欲绝,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无奈得忍耐着。帕帕盖诺看到机关里上来一个蒙面人,便忍不住与她谈话,说他非常希望爱人出现,他在等她。蒙面人说出她就是帕帕吉娜时,他还蒙在鼓里,突然才恍然大悟。因为他已破戒,眼看楚楚动人的帕帕吉娜被圣地之人带走,却无可奈何,此后他发誓再不说话。最后王子和捕鸟人通过了最终考验。帕帕盖诺与帕帕吉娜再次相聚,他们欢天喜地地
  • 2019-09-25

  • 2023-01-2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3-01-20

  • 2019-11-02

  • 2019-11-04

  • 2023-01-15

  • 2022-03-02

  • 2022-02-22

  • 2022-03-14

  • 2022-04-16

  • 2022-03-18

  • 2022-03-26

  • 2022-03-25

  • 2019-11-06

  • 2023-06-20

  • 2022-04-06

  • 2023-01-06

  • 2019-11-04

  • 2022-03-23

  • 2023-01-22

  • 2023-01-14

  • 2022-04-26

  • 2022-05-17

  • 2022-09-23

  • 2022-03-12

  • 2023-03-21

  • 2022-04-13

  • 2023-04-30

  • 2022-07-09

  • 2022-03-05

  • 2022-03-17

  • 2019-10-29

  • 2023-04-02

歌剧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歌剧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歌剧观后感、2024歌剧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