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2024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范文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推荐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共 1860 篇)

  • 1、 给理想一点时间读后感

    【篇一:读《给理想一点时间ⅱ》有感】

    对《给理想一点时间》还意犹未尽,8月就收到出版社赠送的《给理想一点时间ⅱ,万分激动。本想一口气读完,无奈工作繁忙,不经意间就搁置了一个多月。趁着国庆假期的空闲,终于可以细细品读,随着文字或喜或悲,时怒时叹!

    本书一共分为六个方面:教育文化、社会民生、政治经济、天下、两岸三地、社会菁英。对我而言,最感同身受的就是社会菁英,尽管只有三篇。记得每次出门,父亲都会嘱咐我带上卫生纸,因为他知道大陆公厕里容不下一卷卫生纸;父亲母亲一直都活得战战兢兢,过去一直是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现在还要一直为我这个剩男的终生大事所焦虑。而把那微不足道的存款变成房子的首付,也只是希望未来有点保障。社会民生是我最关注的,尤其是柴静的那篇《心软能救世界》。当读到胡文传只有每次哭一场才能释放心中的愧疚,我也特别的难受。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有时候坚强变成了坚硬,与至于连心都硬化了,有了戾气。我最想了解的是天下和两岸三地,有了对比、有了不同、有了矛盾才会知道好坏优劣。至于教育文化和社会经济,带给我的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书中的文章,无论是表述的观点、阐述方式、用词造句,都是让我受益颇多。一方面看清世界、直面现实;另一方面透视内心、坚定信仰。借用李亚在序中所说的作为文本的结尾理想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自己。

    【篇二:读《给理想一点时间》有感】

    给理想一点时间,这样的书名,概括了很多人的想法,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奋斗,但不能太急躁或激进,留点时间慢慢地前进。每个人心里都有理想,只是朝着理想所走的道路不同而已,有的坎坷,有的平坦,有的万丈深渊,有的一马平川,有的一路歌舞飞扬,有的却要付出血的代价,有的理想被实现,有的理想是悬念,有的理想是为己,有的理想可以惠及众人。

    每遇到一本好书,心中感慨万千,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可是,有了微博,未翻书之前,已经做了她或他的粉丝。很难得,他或她们,一直在写。更难得的是,网络精选了他或她们的博文,汇集成书了,这是读者的福气。在人们渐渐淡忘理想的时候,提醒人们《给理想一点时间》。读着一篇又一篇文章,能感觉到,理想,近了。

    人们未必有时间和兴趣去一一的读懂她们,但是把《给理想一点时间》读完,不会占你很多的时间。每天下班后上网,让人们能依照自己的认识和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

  • 2、 《给理想一点时间》读后感

    《给理想一点时间》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给理想一点时间》,给人触动很大。这是一部极具冲击力的小书,书中收录的,不再是我们在传统媒体上所看惯的那种四平八稳、温文尔雅的文章,而大都是一种犀利、泼辣、充满野性的文字。这些文字具有网络论坛发帖一贯的短小精悍和威猛凌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思想敏锐、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决不以简单媚俗、模棱两可的态度示人。

    在《给理想一点时间》这本书里,我看到别人的文字,有些是“响当当”的人物,让我从心里敬佩,他们为社会现状担忧,为中国的未来呐喊,为底层民众悲鸣,他们都是有良知的一群人,但我想,最起码这些人不坏,都在做着有益的事。

    当然,书中的文字具有多样性,内容更是各抒己见、众声喧哗,基本上涉及到了过去一年来备受民众关注的国内外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敏感话题——诸如日本大地震,利比亚战争;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小悦悦事件;大陆官员的贪腐现象,房价飙升的背后推手……对于这些事件和话题,尽管官方已经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说和结论,但这些文章不仅敢于揭露尚未被主流媒体披露的社会真相,将敏感事件和话题的讨论引向纵深,同时,也为真实的民意和舆情提供了一个直接对话与沟通的渠道。

    说实话,就我个人的阅读而言,书中议论风生、可圈可点的文章可谓俯拾即是。像笑蜀所谓:“公民精神不是计划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只能从日常的公民生活中发育,从日常的公民生活中成长,潜移默化为每个公民的本能。”十年砍柴所谓:“无良缺德的官府,单靠严刑峻法不可能拥有良民。”都称得上是剀切明辩,切中肯綮之论。

    另外,书中还收有老愚《夜色深处有官人》这样揭露中国官场陋习丑态的文章,字里行间,极尽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之能事。它们虽然很少会出现在传统纸媒上,却在网络博客中尽得风流,从中既能够听到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也不难看出一般读者的阅读喜好和民心所向。

    在老家农村,我们把那些讲话公正,做事正派,吐口唾沫都能钉钉子的人,叫做“明白人”,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爱戴,声誉好,德高望重。我想,这书里的文字,这些人应该都讲的是真话,没有违心地写字,所以,值得我尊重。

    最近我校又开展了“走进师生、倾听心声”活动,通过“走进学生,倾听心声”调查问卷,我对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心声情况进行了汇总”,对于学生的心声,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其中有些问题属于我本人能力的问题,这有待于我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加以改进。还有

  • 3、 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读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下面小编整理了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一)

    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斯蒂芬.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部书中,他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品读书籍,不得不赞叹霍金教授那如丝般缜密的逻辑性,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他过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对论当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来形象地描述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是无法分离的这一物理规则。书中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对黑洞的研究,黑洞最开始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一书中作出的一个预测,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

    那么这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黑洞。但他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逃离黑洞,那么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它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还有着很高的温度。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灭了,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在大挤压奇点处出现局部区域或整个宇宙坍缩,从而消亡结束。

    《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时间的巨人。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他在天体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霍金用他被禁锢的身躯,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在宇宙中畅游,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向真理发出了挑战,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感叹霍金教授带给我的庞大科学信息之余,更多的是敬佩他敢于质疑、敢于想象,更勇于论证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应重点保护的,万万不可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这本书,不

  • 4、 《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浩瀚的宇宙中,有太多的谜团,他们就像一块磁石一样牢牢的吸引着我们,使我们十分密切的关注着这些谜团的研究近况。这个假期,我有幸从朋友家中借到史蒂芬·霍金著的《时间简史》,我正襟危坐,准备细细品味一番,感受霍金文字的魔力。

    当我翻开书,发现自己果真“不虚此行”,书中观点独到、措词精准,在“相对论”与“弯由空间”之两章节中,作者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把它们阐释得深入浅出,淋漓尽致,霍金用谐恢的笔调向大众展示了观点,而又不让人感到单调与乏味。

    我一向不崇信什么牛鬼蛇神,对科学情有独钟,而《时间简史》就是用那些简学先辈的实验结果,以及人们对这种的看法与态度去编写的,而且作者还不失时机的纳入理论和观测的最新成果,使人兴奋不已。且书中完全没能那些认读者昏昏欲睡的长篇大论,都是用极其精练的短式文章,更是加深了我对它的好感。

    被人搅浑的河水,你一时很难看清河底,你越是急躁,就越看不到,只有平静内心,等尘埃、沙石落定,这是河底的游鱼、彩石、蠕虫就一目了然了。这就是我阅读《时间简史》的心得,虽然书经人修改已变得通俗易懂,可有的地方还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出用意,才能更加深入,更加透彻的读懂,倘若你这时心急气躁,就会欲速不达,一段时间内很难读懂。

    更加精彩的是,书中还有许多插图,帮助我们们读懂它,还附有作者对未来宇宙的大胆推测与猜想。优美的词句记我们恍然置身于宇宙中,亲眼目睹诸如“宇宙大爆炸”、“黑洞”等事件或事物,作者也十分有心地介绍了如牛顿、伽利略、阿尔伯特等科学狂人的生平,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看完《时间简史》后发现,书中的知识与精髓相当于“听君十席话”。

    再谈本书作者,斯蒂芬·霍金,大家都学过《轮椅上的巨人》,就是说霍金的,他因患“渐冻症”,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40年之久,但他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身体缺陷而成为国际之“超星”,他不能写字,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学”、“大爆炸”等论理,迈入了浩大的宇宙中,尽管他那么无助的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超越了宇宙。

    约翰·弥乐顿讲得没错:“头脑是他自己的住处,他在其中可制造地狱的天堂,也可制造天堂的地狱。”

    【第2篇】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作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他描述了太阳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演讲结束时,一位矮个老妇人站起来说道:“

  • 5、 时间简史600字读后感

    导语: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时间简史600字读后感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时间简史600字读后感1

    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你可曾想过,时间是否会有源头?过去的时光在哪里停止,未来的时间又从哪里是出发?《时间简史》这一书将会带你思索,让你领略宇宙的神奇。不由分说,黑洞和宇宙爆炸是整本书的重点。

    读完整本书,我们知道,黑洞并不是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其实,黑洞不黑。书中写道他假设如果存在一空间的曲率非常大,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连光也不能逃离这样的空间。那么这样的空间可以称之为“黑洞”。但他认为既然连光也不能逃离黑洞,那么我们也无法观测到它,它名副其实是一个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结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后提出:黑洞其实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还有这很高的温度。正因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灭了,所以我们很难观测到它。黑洞以极高的速度放射能量,当能量耗尽时则会向宇宙大爆炸那样从一个奇点发生强烈的爆炸,并在宇宙中消亡。

    黑洞只是宇宙的一部分,那么宇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宇宙是从一个密度、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通过大爆炸而开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质的温度非常高。在随后过去的一秒钟中,宇宙的温度急剧下降,下降到100亿摄氏度,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膨胀,就使得正电子和反电子(带正电荷的电子)互相碰撞以此湮灭,并释放出大量光粒子,来维护宇宙的平衡。到了后来,得以有强力的作用从而使物质不断聚拢,聚拢,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际物质。我们的地球,也是通过这样的物质聚拢才形成的。

    也许人类在整个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但霍金用他被禁锢的身躯,在宇宙中畅游,,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向真理发出了挑战,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完整本是,我感叹道:面对浩瀚的大海,我只是发现了岸旁的一粒沙子。面对广阔无垠的大海,仍需我们努力的探索啊!

    时间简史600字读后感2

    由于暑假里韩老师让我们再看一本数学故事书,所以上个星期天,我就硬拉着爸爸到上海书城给我买书。我想:一直都十分热爱数学,而且又很喜欢看书的爸爸,一定能为我挑出一本适宜我看的书。果然,爸爸马上为我挑出了一本他中意的书——《时间简史》。

    这本《时间简史》是由著名的史蒂芬·霍金所写的。当爸爸告诉我,他被尊崇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时,我

  • 6、 《时间简史——空间与时间》读后感600字

    尽管人类已经发展到了信息和航天时代,可是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还停留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水平,时间和空间到底存在不存在,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苦苦追问。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困惑是现代科学探索迷茫与混乱的主要原因。时间和空间问题是挡在科学理论发展道路上的两座高山,不逾越这两座高山科学就无法向前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将一年分割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国还将四季细分割为24个节气;人们将一天分割为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午夜、黎明,中国还将一天细分为多个时辰。

    霍金先生是如何看待“时间”这个观念的呢?文中说过“直到本世纪初,人们还相信绝对时间。也就是说,每一事件可由一个称为“时间”的数以唯一的方式来标记,所有好的钟在测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上都是一致的。然而,对于任何正在运动的观察者光速总是一样的这一发现,导致了相对论;而在相对论中,人们必须抛弃存在一个唯一的绝对时间的观念。代之以每个观察者携带的钟所记录的他自己的时间测量——不同观察者携带的钟不必要读数一样。这样,对于进行测量的观察者而言,时间变成一个更主观的概念。”

    远古人类有了简单的思维活动后,从白天黑夜的交替,月亮圆缺的交替,季节冷热的交替,逐步产生了日,四季,年的认识,这些都是个体对时长的感觉与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时间的概念。

    牛顿对时间感觉是正确的,但是,牛顿认为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无疑是错误的。宇宙并不存在时间这种东西,时间是人为的产物。

    下面我们再来聊聊空间。通过阅读,我明白了,我们这个世界是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很相似。打个比方,一只蚂蚁要从纸的这头到纸的那头,不能往前也不能向后。假设纸无限大,那么蚂蚁就永远到不了地点了。那么如果说蚂蚁将纸用口水破出一个洞来,是不是就可以瞬间到达他要去的地点呢?对的!这也就是四维,五维甚至十维、二十六维的奇迹!

    有人坚信只要科学家们够努力,是有五六维空间的;有人说,我们最多也就只是能够接近五六维空间,但并不能真正找到;还有人认为,什么五六维空间啊?根本没有这回事儿!虽然也有人赞同二三点,但是更多的人、更多的科学家都还是赞同第一点的。

    今天,我深深地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时间与空间,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联的一些科学知识。例如:相对论......霍金先生在坐在轮椅上时还能完成如此伟大的著作,有如此顽强的毅力,怎能令人不佩服?

  • 7、 时间简史有感600字

    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一

    一个人也许能拥有无比的智慧,但他若想成就一番伟业,还需要一样东西,那就是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永远坚强不屈的精神,而霍金就是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也许人的命运只有上帝才能揣摸清楚。

    21岁时,霍金患上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怒放的花朵突然遭到了践踏,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死亡,他没有低头。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他成功了,命运女神的天平已经向他倾斜。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的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2500万册。

    而去年,我就通读了这本巨著,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两个来概括,那就是:震撼。

    书中,霍金解释了宇宙、空间、时间以及黑洞的概念以及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不确定性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在测量一个天体的位置与速度时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只能取其一。作者语言生动有趣而不乏深刻,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一位伟大物理学家的智慧与幽默。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什么是红移、蓝移,什么是类星体,以及许多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东西。当然更多的,是我对这位伟大物理学家的敬佩。

    自从了解了霍金,了解了这本书,霍金就成为了我的偶像,成为了我的一种精神寄托。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对他坚强品质的敬佩与学习,另一方面是我对物理的喜爱以及想要成为一名像他一样伟大物理学家的理想。

    希望霍金能继续快乐地生活,而我也会努力,争取理想成真。

    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二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一切都在《时间简史》后,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的作者,他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战胜疾病,创造出奇迹,是他让我们知道了残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碍,他用他的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为他热爱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是20世纪最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捧着这本沉甸甸,装载着千千万万知识的书,我细细的端详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大大的钟表,椭圆形的表盘,中间深深地凹下去,永无止境的时间应该就是它的代表吧。我曾猜测,这本闻名于世的科普巨著,应枯乏无味,可能还会有些吃力,但现在,我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霍金先生将复杂到令人难以理解的句子转化为幽默的语言来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识与奥秘,读起来生动有趣,有种急于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知

  • 8、 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600字

    关于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理解。那么在这宏远的时光之中,我们可以从《时间简史》这本书中,找到更多关于时间的痕迹。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时间简史读后感范文600字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于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任何物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出来。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所得出来的结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你永远不可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成立。

    正如我在网上所看的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往的动力,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进步,不然将会面临的结果只会停滞不前。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观念。

    读了这本书后,脑中一直旋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不是一个无限小的一个点?会坍塌,还是最后趋于稳定?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是有尽头的的?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来过去?所有问题迎面而来。

    霍金曾说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识,这包括宇宙为什么会存在。”包括霍金在04年也宣布过关于黑洞的理论存在的错误。他说:“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

    宇宙是神秘的也赋予黑暗,但是在我们内心之中有拥有着这样的宇宙!

    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从小时侯,我就常常抬头仰望星空,那些亮闪闪的小点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想去不断探索,不断揭开其中的奥秘。

    到现在,我的心里又有了一些疑问:宇宙有没有边界?如果有,那宇宙的外面又会是什么?它会不会消失?没有宇宙之前有没有时间?时间的本质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我心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在《时间简史》这本书里,霍金先生对这些问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探讨,让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识。

    初读此书,我就被霍金先生那简单有趣,而又充满着道理的语言给折服了,他把那些复杂,枯燥无味的公式,还有科学道理给分析的非常易懂,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整本书的编排从浅显到深入,让我读了还想读,让人欲罢不能。

    虽然我只读懂了一小部

  • 9、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一

    是不是每个人都想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将走向何处?是不是每个人也都想知道生命如何产生?又有何意义?

    我们迷惑,而又不知道使我们迷惑的是什么?我们劳累,而又不知道我们是在为谁而学习?我们寻找幸福,可是幸福在那里,它又是什么?

    如果没有这个宇宙就不会有这一切。大家寄希望于《时间简史》会告诉我们一切,因为里面讲述的正是宇宙的起源,和可能有也可能无的终结。虽然我没有看明白,可是知道这里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记得在上高中时,班里有一个入学成绩第一的男生。他有点与众不同。当人家都在学习的时候,他天天思考生命是怎么回事,我是什么?想不明白,就问老师。很多人都觉得这人真不正常。可是,如果稍微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活得很明白呢?

    当然,最后那位仁兄自己也没想明白。笑话他的人也自不必说。其实人类对自己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思考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类问题在中国古已有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曾作过《天问》,苏轼也有明月几时有?的思考。

    头段时间,有位学者在我们学校给高三学生做报告。他讲快乐学习,学习快乐,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每个人的求知欲是天生的,人们从小在心里都有一个为什么。只是有的人在别人的嘲笑声中,越来越没问题了。可是,求知欲还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每个人都想了解自身,弄清这个寄身的宇宙。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二

    《时间简史》,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科普书,的确,这是一本讨论空间与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的科普书,而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史蒂芬霍金,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

    当我刚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刚读几句话,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语言不同寻常,是那么能让人理解其中的奥秘,那么有说服力。我用心地读了几章,明白了不少知识,如:每一个物体都具有引力,而且如果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的引力是2倍,另一个的引力是3倍,两个物体加起来的引力就是6倍。

    在《时间简史》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相对论》。当我读完这一章时,我立即明白了为什么一个物体(光除外)永远达不到光速:根据质能方程w=mcc/2(c光速)可以算出来,当物体运行的速度越快,那么他的质量就越大!那么根据你上面的公式f=maa=f/m,你想想分母无限大的时候那么加速度就会无限的小,趋近于零,再结合质能方程算出来的结果只能是速度无限的接近于光

  • 10、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一

    《时间简史》,一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科普书,的确,这是一本讨论空间与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的科普书,而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史蒂芬霍金,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列纳德蒙洛迪诺。

    当我刚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刚读几句话,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语言不同寻常,是那么能让人理解其中的奥秘,那么有说服力。我用心地读了几章,明白了不少知识,如:每一个物体都具有引力,而且如果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的引力是2倍,另一个的引力是3倍,两个物体加起来的引力就是6倍。

    在《时间简史》里,我最喜欢的一章是《相对论》。当我读完这一章时,我立即明白了为什么一个物体(光除外)永远达不到光速:根据质能方程w=mcc/2(c光速)可以算出来,当物体运行的速度越快,那么他的质量就越大!那么根据你上面的公式f=maa=f/m,你想想分母无限大的时候那么加速度就会无限的小,趋近于零,再结合质能方程算出来的结果只能是速度无限的接近于光速!只有当物质转化成能量的时候才有可能达到光速!

    《时间简史》我们看不明白,也未必就是正确的。人类在迷茫的道路上,不知道还要走多远。

    但我相信,尽管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人类天然的求知本能给了我们力量。这种接力会永远进行下去,直到揭示无限的真知。

    也许到那一天,我们才能真正的解释,生命、宇宙、和爱。而在这之间,迷茫,困惑不可避免的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许它们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之一。空间、时间与宇宙中的奥秘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无穷的,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读时间简史有感600字篇二

    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呢?很多人一直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当然我也不例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带着好奇心在寒假中阅读了《时间简史》一书。《时间简史》一书是一部关于宇宙的书籍。当我翻开这部书时,我就仿佛走进了宇宙,在宇宙中游历。不知不觉,我已经读完了这本神奇的书。读完这部书,我深有感触,尤其是第6章讲的黑洞。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黑洞这一词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黑洞呢?我想绝不会有很多。在《时间简史》这本书中当然也介绍了黑洞,时间简史用通俗的语言告诉了我们黑洞的定义:超强的引力以至于光都无法照射便被吸回的空洞就叫黑洞。连光都无法照射出来!我这才感受到了黑洞的力量。当我真正了解黑洞知道了黑洞的定义时,我不禁赞叹道:这就是科学啊!真厉害!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8-0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6-18

  • 2022-02-04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09

  • 2021-04-17

  • 2022-04-15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1-24

  • 2023-02-04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
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2024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范文,高二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大全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