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放学后读后感 > 地图 > 放学后读后感,2024放学后读后感
放学后读后感相关栏目
放学后读后感热门栏目
放学后读后感推荐
放学后读后感

(共 242 篇)

  • 1、 放学后读后感范文精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所写的作品让读者们感受颇深,要写读后感首先我们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你是否能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放学后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学后读后感范文(篇1)

    舍友搬走后,留了几本书在书架上,有一本东野圭吾的放学后,我拿过来,从阳光透过雾霾隐约照到窗内的傍晚,看到只能听到屋里日光灯在响的静夜。看完了,脑子里全部都是这些人。

    以下有剧透

    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有着一份安稳的工作,有着一个贤惠的妻子,平时也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供消遣,似乎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主人公平时对人客客气气,也从不干涉其他人的个人生活,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成为这起谋杀案的主角。可最后作者却给他来了一刀。这一刀叫我心里面很难受。不知道作者为啥安排了这样的结局,一个人,是要怎样才能对和自己同床三年的枕边人做出这样残忍的决定。他只是疏于关心她,没有家暴没有虐待。现在想想,可能作者想强调下,哪怕是身边最亲近的人,你也看不透她的人性是怎样的。

    学生:惠子,惠美,阳子和雅美(名字都太像了……)我看到的是18以前那段年纪里的纯真、仗义,嗯,可能还有无助吧。惠子和惠美采取的是最最极端的方式,阳子则是反叛,为了反叛而反叛,飚车,雅美的方法看似最有效,通过组织学生运动来抗议或来抵制学校或者教育的一些问题,可是,这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我羡慕她们疯狂的青春。当我意识到我竟然也有有这样的想法时,我意识到,当时,没有用力去划那根火柴。

    老师:主要讲的都是学校的事儿…两位男老师的死,年轻女老师被威胁,都是我们看客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引发的。之所以觉得是小事儿,因为,实在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人啊,一旦钻到了里面,就容易做出极端的事儿,动机说出来,外人都会觉得可笑,但你不知道这却是他非常看重的地方。

    想到几年前看的一部电影,叫剑雨,那会是被里面的江阿生和曾静的爱情打动而对这片印象极深。现在想想,里面的反派大boss为获得摩罗遗体,在武林里掀起血雨腥风死伤无数啊,为了啥?其实那个大boss是个太监,只是因为那个摩罗遗体可以叫他恢复普通男人有的能力。

    人性复杂,又软弱易变。我们耗尽精力去了解去研究人性这东西,总还是研究不透,因为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人性不是用来研究的,是用来体察的。感同身受,只

  • 2、 读后感收藏:《放学后》读后感(900字)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怎么样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细心准备的《读后感收藏:《放学后》读后感(90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放学后》读后感 篇1

    续《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读完后,《放学后》是拜读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作品。

    《放学后》是一部青春校园侦探悬疑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有吸引力。

    故事讲述了在女子中学做老师的我,察觉有人三次想通过意外事件杀害我,而我都幸运的躲开后,发生的另外两起老师被杀事件。

    我和警察通过各种线索推测凶手是谁。

    最终,我通过各种证据准确的推测出了凶手,当和杀人凶手对峙揭开案情时,得知了那惊人的杀人动机。

    这部小说,围绕着密室杀人案,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

    阅读过程中,会跟着我的经历和思考,去推测杀人凶手是谁。

    本书迷人之处,是会让读者以侦探的角度,去分析作者零散的描述可能留下的证据,从而推导猜出最终的凶手。

    而遗憾的是,作者强大的推理逻辑,会让读者一直处在迷雾之中。

    直到书本的最后一章,才去揭晓最后的谜底,给读者一个惊叹的意外,原来凶手就在身边。

    而当谜底揭开后,最后显露的杀人动机,却展现了青春成长阶段中,那些纯真、美丽、梦想和友情的青涩经历。

    让人感慨,在成人的世界里,那些曾经自己也体验过的纯粹,随着时间的流逝,忽然有一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遗忘了很多。

    人心的复杂和单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往往是分不清的,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会被分析的很复杂,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被人扭曲地看成很简单。

    《放学后》这部作品,虽然没有《白夜行》给人强大的震撼,但是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能看出他对侦探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把控能力。

    《放学后》读后感 篇2

    朋友送了一本《放学后》,看完有几天了,对于文中少女的谋杀动机的设定感觉并不是非常充足。对于杉田惠子和裕美子的犯罪有一定预感。首先在发现村桥被杀事实前,杉田惠子和前岛在去更衣室的路上,曾经说过“只要你在这儿就行”,并且之后也表现的心不在焉,似乎知道有事要发生。其次在描述案件发生当天射箭社训练时,也特地提到杉田惠子幸运箭和其他箭的长度区别。另外后期杉田惠子也有不断从前岛口中了解到案件情况。而裕

  • 3、 放学后(读后感大全)

    书是美食,能让人垂涎三尺。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后感简单的说,就是看完书之后的感触写下来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一般我们会怎么样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学后(读后感大全)”,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放学后》读后感这次我读了《放学后》这本书,它的作者是东野圭吾。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清华女中教师前岛多次发现有人预谋害他,不料在几次侥幸逃过之后,学校的村桥老师突然在更衣室被杀。在猜测与调查的过程中又发生了竹井老师被害一事,这一次前岛似乎更确定凶手的目标是自己。后来在前岛与一名叫高原阳子的女学生的对话中,前岛知道阳子意外地听到了整个更衣室的谈话,并且告诉了前岛一些重要信息。于是前岛根据一系列线索,得知了凶手是衫田惠子和宫坂惠美。在前岛老师震惊这一事实时,却在回家的路上被自己的妻子所伤。至此,全文完。读完这本书,我对于结局感到十分意外,前岛在得知凶手之后喝了些酒,在回家路上却被自己的妻子所伤。看到这里有些意外,但是想想前面作者对前岛妻子的描写,可以推理出前岛的妻子对前岛其实有很大的怨言。前岛非要他的妻子打掉孩子,并且平常对他的妻子十分冷淡。书中还写到了她的妻子会悄悄地很小声接一些电话,并且在前岛回家时,满脸红光,因此可以推断出他的妻子出轨了。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有想过裕美子奇怪的行为举止,我以为杀害竹井和村桥的是她。但是又觉得她并没有什么作案动机。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十分钦佩作者的一个地方是,作者在描写密室谋杀时的场景。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本无法想象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密室。并且对衫田惠子的描写,让人觉得她只是一个和前岛发现被害人的学生,与凶杀案无关,但读完全书之后发现,原来惠子只是在贼喊捉贼而已,手法实在高级。如果说村桥的死让我有些猝不及防的话,“小丑”的死就有些情理之中了,但小说妙就妙在不但酒瓶掉了包,连人也掉了包,本该在运动会上扮演小丑的前岛却被倒霉催的竹井顶了包。再加上从一开始前岛描述自己三次险些遭遇“意外”的经历,更让我确信这一切都是要谋害前岛的阴谋。这篇悬疑的小说,对于悬疑部分描写十分到位,有调理有逻辑性,尤其密室杀人的布置,很奇妙的“两根木棍”,将密室封死。我觉得这篇小说也讲到了人与人之间,对对方的尊重。因为村桥老师对待学生很不好,于是他死后,学校将村桥罚过的学生名单公布出来,让警官

  • 4、 《放学后》读后感

    《放学后》读后感

    昨晚看完东野的《放学后》以后,总觉得故事还没完结,所以感到有点心急有点迫不及待,但我在查尽资料后终于确认,它的确已经完了。或许这就叫意犹未尽吧。

    这是一部严谨的推理小说,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却总能在平淡中埋下伏笔,使故事环环相扣。东野十分巧妙的把案件融入看似单纯的校园生活,使整个故事贴近生活与现实,使之具有真实感。看这部作品时,让人感到紧张,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但依然能让人大呼过瘾。

    这个故事的结局在我的意料之外,但细细品味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描述的整个犯罪的手段、过程很详细很完美,但他更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凶手的动机。中学生是单纯的,她们正值青春,应该是无忧无虑是快乐的,但她们也是最敏感易碎的。她们既幼稚也成熟,既纯粹又有心机,她们就是矛盾的综合体。有人认为这部小说的杀人动机不成立,但我却觉得十分合理,青少年的心理是难测的,她们的敏感可能会大出大人意料。

    惠美在年少被老师侵犯,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她不敢告密,又害怕面对那两个伤害她的人,她能想到的方法只有自己永远离去或是他们,惠子的支持让她做出了无法回头的选择。“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这就是惠美的动机,合情亦合理。

    单纯的校园却让人感觉危机四伏,也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青春的活力与美好,也告诉了我们人性的失落与黑暗吧。或许人心真的不可测,真相背后其实还有真相。结局让我感到的不是结束,反而更像是另一个高潮,因为想杀“我”的其实另有其人。虽然作者停下了笔墨,但他没有让读者停下思考,其实不难想象,想致“我”于死地的就是“我”的妻子——裕美子。或许是因为“我”变得碍眼,变得非除掉不可呢。

    学校里学生的犯案形成主线,而在外我的遇害却是另一条线。这样一明一暗的线,不仅使故事清晰明了化,也从侧面将两组凶手做了对比。孩子与成人,或许与裕美子相比,惠美的动机反而更单纯吧。

    对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是无法接受的,但作者揭示的社会的和人性的黑暗值得我们反思,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许大人对孩子多些关注,能对她们进行真正的换位思考,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存在了吧。

  • 5、 慈禧太后读后感1500字(3)篇
    慈禧太后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晚清民国这段历史。也许是震撼其风云迭起,也许是羡慕其大师辈出,或者是痛心其屈辱不堪,亦或是好奇其疑团重重,终归还是想多了解点什么。古语说得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好这段历史没有远去,可借鉴的不少,这也许就是我喜欢上了晚清民国的大致原因吧!

         说到晚清,慈禧太后必当不容忽略,所以就找了这本书。整体还是不错的,给四星不多不少!

         本书的特点:

         ①简洁明了。本书把慈禧太后的一生分开几个阶段来写,而且做到了删繁就简,让读者能很快的掌握她每个阶段所做的大事,以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作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比较引人入胜。

         ②较为准确。我通过查阅资料,以及通过类比,认为这本书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大家可以当做史实来读,除了个别瑕疵以外。近年来受大量低质量清宫戏的荼毒,多数人已经对这段历史失去了判断能力,我以为,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好的矫正读物!

         ③有理有据。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尤其是圣谕原文,可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去甄别,这样可以很好的去除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同时这也是一本好书必备的一项特色。你得给读者留余地,留空间,否则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不辨真伪之感!

         当然了,没有尽善尽美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瑕的书,这本书里的一个明显瑕疵是,把翁同龢说成是积极的维新派,这与史实不符,他从来都是守旧派的代表,整天喊着祖宗之法不可变,他怎么可能维新,这一点不知作者是从何而知的?惑之未解!

         整体来说,本书不错,值得一读!

    慈禧太后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书写的不错,调理清晰,纵观慈禧一生,可以用“五斗”、“三大屈辱条约”、“两次变法”来总结。

    五次内斗,斗肃顺、斗奕訢、斗慈安、斗同治帝、斗光绪帝;每次内斗她都“赢”了,赢出了后人的唾骂,赢的使大清帝国走向灭亡。

    三大屈辱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虽然三次条约原因各不相同,都是基于“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如果慈禧把内斗的智慧用在抵制外国侵略上,大清王朝又会怎样?

    两次变法,一次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一次是慈禧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并签订了《辛丑条约》后,通过反思开始的变法。两次变法思想上较为一致,只可惜前一次不是在慈禧掌控的权力范围内她必然会反对;而她自己实施的变法已为时太晚。

    总之慈禧能统治中国近半个世

  • 6、 《放学后》读后感_700字

    《放学后》读后感700字

    怎么说呢,自己看书没有自己的想法,大概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更是深深的感受到了吧。根据作者的叙述,刚开始觉得凶手就是阳子了吧,然后后来又觉得麻生似乎更有作案动力,与此同时,还在内心鄙视了一下麻绳的为人。直到后来又跟着情节变化,惠子,和惠美浮现出来。

    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事,读整本书的过程,一直都坚信嫌疑人得目标是前岛,认为村桥和竹井的死都是误杀。最后才发现这是最错误的一个推断。但是到后来读到作者叙述前岛妻子的变化,想到结尾一定和她有关系,却没有想到在之前一次次掩人耳目的事故化险为夷,以为一切要归于平静的时候,她的妻子却成为了唯一真的想要杀害他的人。

    令我震惊的是,作为学生的他们有如此的意志力和细密的作案思维。在花样的年纪,她们竟然敢去杀人。想到那句话,孩子这种纯洁的生物其实是倾向于邪恶的。在那种强烈的利己主义的思想操纵下,他们做出了违背道德更是违背法律的行为。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也可以体会到,在长期经受所谓的视觉强奸后,惠美的羞耻与无可奈何,自杀的绝望和走投无路。

    前岛因为不敢承担对妻子对家庭的那份责任,而让妻子打掉孩子。虽然他心有愧疚,但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安慰妻子的行动。导致妻子失望过后,在别人那里寻求关心,导致他成为妻子追求幸福路上的最大的障碍。所以导致了最后自己的死亡。不过深有感触的是,即使妻子杀害了自己,在最后仅存的意志之下,前岛内心还是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甚至想怎样死去才能不让警察查到妻子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堆前岛麻木不仁的一种惩罚吧。

    本书同时写到了未成年人和家庭主妇两种极易产生心理疾病的人群。最后以悲剧结尾,大概也是因为悲剧才是人生常态吧。

  • 7、 《放学后》读后感_400字

    《放学后》读后感400字

    每个人都有想要守护的东西,青春期时内心敏感易受伤害,可能会因为一件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到颜面无存,萌生自杀之心。本该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恨意便像一粒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接着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形成犯罪。

    校园推理,密室杀人...都是我喜欢的元素。每每读东野圭吾的书都心生留恋,不舍得读完,害怕在读到其他同类型的书之后没有了惊艳的感觉。虽然我很想将他的所有作品一口气都读完,但理智告诉我一定要省着点读啊。

    by 八百里路云和月

    2018.11.26

  • 8、 《放学后》读后感_1100字

    《放学后》读后感1100字

    校长:栗原

    理事长:栗原

    教务主任:松崎

    训导主任:村桥(后被杀)

    历史老师:时田

    数学老师:

    1. 村桥

    2. 前岛(曾任二年级b班班主任)

    英语老师:麻生恭子

    语文老师:堀老师

    老师:山下

    体育老师:

    1. 小田(后接任训导主任)

    2. 竹井

    老师:贵和(校长儿子)

    老校工:阿板

    校医:志贺

    【三年级a班】

    1. 班主任:森山

    2. 班长:北条雅美

    【三年级b班】

    1. 班主任:时田

    2. 副班主任:麻生恭子

    3. 学生:杉田惠子

    【三年级c班】

    1. 班主任:长谷

    2. 学生:高原阳子(曾二年级b班)

    【射箭社】

    1. 顾问:前岛

    2. 社长:杉田惠子

    3. 副社长:朝仓加奈江

    4. 社员:宫坂惠美(一年级)

    【田径社】

    1. 顾问:竹井

    【剑道社】

    1. 主力:北条雅美

    【网球社】

    1. 顾问:藤本

    【排球社】

    1. 顾问:堀老师

    【英语会话社】

    1. 顾问:麻生恭子

    【裕美子】前岛妻子

    ———————————分界线———————————

    从《解忧杂货店》看起,再是《时生》,近两个月看的是《白夜行》,还有另外完全不一样类型的《基督山伯爵》。《解忧杂货店》和《时生》严格上并不算东野圭吾的侦探推理小说,但它是我了解东野圭吾写作风格的两本小说,而《白夜行》真正意义上是我看的他以“日式推理”出名的推理小说中的第一本,拉上《基督山伯爵》原因之一在于它与《白夜行》一样属于长篇小说,一样有着碎片化的情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样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看这两本书我看的极其缓慢与不耐烦,我需要一边做笔记整理人物关系,一边烦倦于看似毫无意义的情节,但又得不留心于这些极有可能是小说关键的铺垫。所以看《放学后》我是极其轻松的,人物不多,字数不多,第一人称铺开,碎片化情节的写作方式较少,毕竟是成名作,也暂且视为处女座,相比这大后期的《白夜行》,故事还是简单点,但也不能不说精彩。

    小说发生环境是在清华女中,也就是女子学校,人物笔记中,除去第一印象大多老师是男的,女老师都有携带,学生都是女学生,则为重点人物。

    从不看推理小说,一来会使人着迷,二来烧脑自己脑子笨又不够用,看了《白夜行》之后还是有带推测去看《放学后》:①木棍顶住门的第一想法还是有想过门外线拉木棍 ②高原阳子是个品行差的学生,但我不觉得品行差的学生就不善良,也就是说不觉得高原阳子是凶手

  • 9、 《放学后》读后感_1000字

    《放学后》读后感1000字

    整本书气氛很压抑,以一个呆板的数学老师的角度来叙述,最后还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结局。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没觉得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光是开头部分就断断续续的看了很久,不过东野大叔的书很多都是这样,越到最后越精彩,越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书中人物特点很鲜明,数学老师,像齿轮一样,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没有很知心的朋友,前期的对话都显得很不走心,连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尤其冷漠。让人很想探究,究竟是谁会想要杀这么一个平庸之人。这样的人设让我想起了高二时期的一位数学老师,每天兀自的讲课,不管学生有没有在听课,也不管学生成绩的好与坏,不过这是学生们眼中的好老师…文中的前岛老师在深入了解后,在众多老师中却最有人情味。对他最为了解的阳子和惠子,都表现出了对他的好感和信任,这是对其他老师完全不同的态度。他在处理孩子问题上欠妥,给妻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然而,他正是了解自己性格上的缺点,为了避免孩子变成另一个他,才会有这样的决定,这样想也能理解了。他对阳子前期是有误会的,把阳子想他寻求帮助当成是对他有特别的好感,然而之后却一直抱着愧疚的心想要尽量弥补。对待惠子,可能那一个吻多少让他有点动了心,不过他也并没有越距,在最后了解真相的时候也并没有过多的行动。旁观者看来他知情不报,不富有正义感,但就他而言,不过是想最后保护一次这两个可怜的学生。有种老母鸡护蛋的既视感~哈哈~对于他的妻子,他是内疚的,即使发觉了妻子对他的杀心,也想做最后的补偿,他应该会决定让整件案子变成悬案吧。 阳子也好,惠子还是惠美也好,本质上都是好孩子。每个青春期的少女,内心总是很脆弱,会因为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而引发她们激烈的反抗。她们都在一定意义上被伤害过,这种伤害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来自老师。也许那晚的偷看两位老师并没有发现什么,可少女的内心是敏感而多疑的,会因为一个眼神,一个神情引发无限的猜想。 村桥老师看起来是死的大快人心,他为人严厉,说话做事不计后果,但他是个比前岛更负责的老师,虽然他死了,但他代课的班级却在课堂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种老师虽然在学生中不受欢迎,但出发点并不坏,很多学生可能会在毕业很久之后因为他培养的好习惯而感激他。 看东野大叔的每本书,都不会让人有释怀的感觉,抽丝剥茧后亮出的真相都那么令人心痛…

  • 10、 《放学后》读后感_900字

    《放学后》读后感900字

    据说这本书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之作,书中以女子高中开篇,主要也是围绕着中学女生来写的。情节上面还好,最终杀人动机出来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不是因为两个老师强奸了惠美,而是惠美在自慰的时候被两个老师看到了,然后在以后看到老师的日子里,总是感觉老师会在脑海中浮现类似的情景,类似精神强奸,视线强暴一般,然后就想自杀,后来被惠子劝服,在惠子的帮助下,杀掉两个老师后,她自己魔障解放,练射箭技术都上升不少。书中想要表示的,中学时代的女生很敏感,纯粹,也许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让学生怀恨在心,或者心怀爱慕之情。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但是一言不合就要杀人,总感觉最终的理由比较牵强。

    书中也曾说到“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 ,那极有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一生的打扰。我们都曾经历那样纯粹、易碎的青春,只是时光的磨砺已让我们懂得逃避与忍气吞声然后慢慢遗忘自己曾经的青春。”并不是很赞同,我们如今的状态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阅历见识的积累而逐渐养成的,慢慢的内心强大 并且去体悟一切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在青春中发生的难忘的事情,总是那么刻骨铭心。

    有些事情不需要什麽理由,但更多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这飘忽的缘由并非所有人都能懂。 有些事情你认为不值当的,但于我,比泰山重。 有些东西是需要拼了命去保护的。并非青春期女孩子的心思有多难猜多难理解。 仔细想想,其实所有人都这样,包括早已远离青春期的你、我。这句话还是很赞同的,很过事情都是也可以执果索因的。

    我们这种平凡之人在面对胜负关键时,总需要找寻某种倚靠,但,在比赛中乃是孤独的,无法倚靠任何人,那么,该倚靠什么呢?我想,只有自己曾经努力过的事实。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算是给自己一碗鸡汤吧。

    这本书感觉没有体味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看了书评,大部分都是围绕青春的纯粹,不可侵犯之类的。但是或许那两个老师只是无心之举那?白白的丢掉姓名,作者最终还被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出轨者刺杀,真的是。。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3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1-06

  • 2022-04-0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3-04-26

  • 2023-06-16

  • 2019-09-21

  • 2019-10-16

  • 2023-04-17

  • 2021-11-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2-01-31

  • 2023-05-16

  • 2023-04-20

  • 2019-09-23

  • 2023-03-29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1-06

  • 2022-12-13

放学后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放学后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放学后读后感、2024放学后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