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 > 地图 >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2024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相关栏目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热门栏目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推荐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

(共 9875 篇)

  • 1、 选择活着——读不朽有感作文700字

    面对死亡,我曾经是那么的惶恐,我不曾知道活着有何意思,在这世界,快乐与悲哀对我来说并无意义。这时,我觉得死亡很好,可自己是那么不争气不去自杀。幸好,后来我认识到家人为我付出太多了,如果我死了,那他们的付出就白费了,所以我选择活下去吧!

    作者在书里留下一段话,使我更有勇气地活下去

    因为父母,我必须活下去。

    因为恋人,我能够活下去。

    因为朋友,证明我活着。

    因为你们,我得以活下去。

    即使朋友、恋人这两样我似乎没有拥有过,但父母在我一生下来就有,那注定了我一生下来就必须活着。那他们离开这世界呢?我还能够活着吗?应该不能吧!我的家没有了,我活着唯一动力都没有了,我就等于没有汽油的汽车不能再开,创造我事物都没有了,我岂能苟且偷生呢?对吧!

    我对自己信心不大,害怕自己活着只会给人带来灾难,我开始憎恨自己。直到我在书中看到这段话

    如果做不到以美好的姿势活下去。

    做不到健康的活下去。

    做不到柔韧的活下去。

    做不到笨拙的天真的,

    如同失去弹性的织物,或者润滑的碗底。

    起码要做到活下去。

    为了等待那个拥抱出现的某一天。

    这段话使我学会了人要活着。我开始努力,努力创造更多,让自己学会活着,我让自己去感受人间更多的事,让自己学会感伤、流泪,直到我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才突然发现自己适应了,学会了活着。或许我已经得到那个拥抱了,因为我一出生就得到父母的拥抱了。或许我已经爱上了活着,自己已经有一颗有血有肉有爱的心了,而我更加更加加倍地爱上自己家人了。因为这样,我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不让自己犯错,我这样的年纪,我只能以这种形式报答他们了,我以后会更好的。我,我也许也爱上了自己了吧!是的,因为爱自己的人才配爱别人,才配为别人付出!

    谢谢你,落落(不朽的作者),因为你那不朽的文字,才是我感受到那么多。我看了只是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这一小部分,已让我的心加了满了爱,不是你谢谢我们(读者们),而是我们谢谢你。我努力地活着,直到我死亡那天,直到我死亡那一刻也不后悔度过此生!

    活着真好!

    刘淑怡

  • 2、 放弃也是一种“再生的选择”——读《不朽的失眠》有感
    放弃也是一种“再生的选择”——读《不朽的失眠》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六(3) 吴佳毅 最近,我正在读《智慧背囊》,我认为这是一本适合我们青少年读的好书。因为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并且在每一篇美文后面都有耐人寻味的感悟,细细品味,觉得这正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中《不朽的失眠》这篇文章让我读后欲罢不能,反复读了n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晓风,初看题目,以为写的是现代人的一种“现代综合症”——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失眠……但仔细阅读文章后,却发现这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好文章。 这是一篇“文包诗”,写的是大诗人张继的故事。写诗人张继从落榜到失眠,写出来《枫桥夜泊》。文章开头并没有开门见山告知一切,而是用“竟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来告诉大家,原来这篇文章写的是诗人张继的故事。这种写作的方法要比平铺直叙的作文开头要更吸引人,更突出,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文章的中间部分写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张继落榜后离开京城,他想象中的锦绣前程破灭了,他怀着无比的愤怒与悲伤走了。从此他开始失眠了,但他却因此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作者在这里用了衬托、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张继这个“陌生人”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如描写油灯的句子: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用油灯的感叹来衬托诗人张继内心的悲伤。正是有了这些景色,有了落榜的悲伤,才让张继触景生情,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所以作者写到:感谢上苍,如果没有张继的落榜,诗歌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最后的点题,使文章写得更加完美! 读了这篇文章,我同时明白了失败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你失败了,但是你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努力的目标。坚持奋斗,这才能让你的技艺变得更加高超,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东西。这也印证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同时要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才能像张继一样,在一方面失败了,却造就了他另一方面的成功。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一次考试,我没考出理想的成绩,我分析其原因是自己练习不到位,于是我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不断地改正不足之处。终于在第二次考试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同时,我发现,如果不坚持奋斗,失败与成功会交替,但保持努力与谦虚则能不断取得成功,做“常胜将军”。 朋友,当你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更不
  • 3、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意间看到了这本独特的书,在书中,作家余华用他那淡淡的文字,平静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看完后,我没有像平常那样因为人物悲惨的身世而流泪,更没有因书中的情节而大发感慨。这次,我陷入了沉思……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说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不仅没有他名字中的“福”、“贵”,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爱人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的生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其实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为活着我们就拥有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还记得和孩子们学习完《生命 生命》后组织的一次主题班会,核心话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而活着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为理想而活着,有的说为知识而活着,还有的说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活着,真的是这样吗?我读完这本书后,渐渐认识到,其实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让我们迷恋,足以让我们为其而活着。当然,梦想、抱负、知识、财富等也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静静的看这本书,感悟作者的思想,那种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我喜欢细细的品味书
  • 4、 读《不朽的失眠》有感
    读《不朽的失眠》有感 我合上了书,脑子里不觉浮现出这幅画面。午夜、深江、孤船,一个青年独自一人在船上静默着,然后写下了不朽的《枫桥夜泊》。 我今天读了这样一个故事。盛唐时,张继落榜了。怀揣着用青春换来的失望和苦涩踏上了回家的路。在无边的黑暗和孤寂中,在一声声伶仃的钟声中,张继抹黑写下了著名的《枫桥夜泊》。作者感慨道,可笑的是今天的人们早已忘却了当年的状元,却只记住了落寞的张继。 我读完后深有感触。看到张继,我便想到了另一个人。弱智天才——周周。周周从小便与众不同,他是一个白痴。他只有75的智商,一个弱智。他的父亲知道后几乎崩溃,为了能让周周自己活下去,他甚至教周周给自行车打气。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周看到父亲在指挥乐队,于是周周便要求自己试一试。善良的乐手们同意了,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周周有举世无双的音乐天赋!无论多难的曲子他都得心应手,被称之为“少年莫扎特”! 人们常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一时的失意又如何?天生不如人又如何?谁知千年后又会怎样? 失败了再来过,一时成功便能永垂不朽吗?人的失败只是一瞬,成功也只是一瞬。革命先人说过,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梵高在世之时无人知晓,如今无人不知!罗马之王,生前威名显赫,如今又几人知晓? 所以成功与失败,并不是眼前的光芒所能代表的,一切都只待后人评说。那么,失败了,不要怕,换条路再来过;成功了不要傲,小心失足千古恨! 拼搏吧!每个人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

  • 5、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800字

    小说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不仅没有他名字中的“福”、“贵”,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爱人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的生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其实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为活着我们就拥有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还记得和孩子们学习完《生命 生命》后组织的一次主题班会,核心话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而活着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为理想而活着,有的说为知识而活着,还有的说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活着,真的是这样吗?我读完这本书后,渐渐认识到,其实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让我们迷恋,足以让我们为其而活着。当然,梦想、抱负、知识、财富等也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静静的看这本书,感悟作者的思想,那种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我喜欢细细的品味书中的语言,似乎每一处都暗藏玄机,似乎在玩一场智力游戏。《活着》无疑是一部经典,美国短篇小说家艾米丽·卡特称之为一部“永恒作品”,并不是谬赞。我认为每个人也都该去认真读一读这部作品,特别是那些年轻人,让它来教会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轻人生命的厚重与沉痛,让它来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着的价值,去担当生命的责任。 

  • 6、 活着,活着——读《活着》有感800字

    意间看到了这本独特的书,在书中,作家余华用他那淡淡的文字,平静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看完后,我没有像平常那样因为人物悲惨的身世而流泪,更没有因书中的情节而大发感慨。这次,我陷入了沉思……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说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不仅没有他名字中的“福”、“贵”,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爱人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的生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其实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为活着我们就拥有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还记得和孩子们学习完《生命生命》后组织的一次主题班会,核心话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而活着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为理想而活着,有的说为知识而活着,还有的说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活着,真的是这样吗?我读完这本书后,渐渐认识到,其实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让我们迷恋,足以让我们为其而活着。当然,梦想、抱负、知识、财富等也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静静的看这本书,感悟作者的思想,那种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我喜欢细细的品味书中的语言,似乎每一处都暗藏玄机,

  • 7、 因为活着——读《活着》有感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记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生活从来安逸闲适、放荡不羁的阔少爷福贵,好赌成祸,一夜间输掉了所有的家产,成为了一贫如洗的穷人。然而,命运总不会遗忘给人沉重的打击。父亲含恨离世,母亲不辞而别。为了生活,福贵成了佃户,从衣来伸手到下田干活,经历了许多生活给予的困难,一家人为生活忙碌奔波,这才让福贵明白,什么叫生活。他告别了从前糜烂的生活,进入了朴实穷苦的日子里去。时间让他成长,苦难让他明白,他需要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

    在漫漫的岁月中,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记忆与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神奇。

    时间的变化掌握了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

    许多的过往,清晰的模糊的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可曾时常忆起,属于我们的那个或辉煌或平淡的岁月,那份或长或短的故事?数十年时光苍桑了这位孤单的老人,他却依然能清晰地时常回忆过去的事,一次次倒带人生,像电影回放,感受生活的起伏动荡和平淡如水。

    他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福贵自己,我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在回忆里,生命一次又一次地重来,没有遗憾,没有怨言。福贵演绎了他自己的故事。那一份坦荡作文,是岁月洗涤过的清彻明亮;那一份平静,洋溢着淡淡说不出的幸福,一直陪伴着他走完孤单的岁月。

    经历被抓去当壮丁的惶恐里,他目睹了生命被人轻视的炎凉。生命在战乱中变得一文不值。一夜间几千号伤员在无助中悲惨丧生,亦或是说他们被冷漠的社会所抛弃。而福贵幸运地回到了家人身边。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而命运总是不能如人所愿,家人都随他而去

  • 8、 活着,活着_读《活着》有感1200字

    意间看到了这本独特的书,在书中,作家余华用他那淡淡的文字,平静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看完后,我没有像平常那样因为人物悲惨的身世而流泪,更没有因书中的情节而大发感慨。这次,我陷入了沉思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说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是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凄惨的:不仅没有他名字中的福、贵,还亲眼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亲人、爱人从身边离去,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境地,但福贵却依然平静的生活着,没有陷入预想中绝望的泥潭。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离别使福贵,更使我们看清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其实活着本身就是美好的,因为活着我们就拥有着世间最珍贵的东西生命。还记得和孩子们学习完《生命 生命》后组织的一次主题班会,核心话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而活着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为理想而活着,有的说为知识而活着,还有的说为国家的美好未来而活着,真的是这样吗?我读完这本书后,渐渐认识到,其实活着本身的美好就足以让我们迷恋,足以让我们为其而活着。当然,梦想、抱负、知识、财富等也都是美好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吗?

    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静静的看这本书,感悟作者的思想,那种感觉像是在与一位智者交谈;我喜欢细细的品味书中的语言,似乎每一处都暗藏玄机,似乎在玩一场智力游戏。

  • 9、 活着就有希望——读《活着》有感

    其实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却荡气回肠。在读《活着》这本书前,了解过写作背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过《活着》作者想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是很悲惨的,但同时他又是坚强的,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在饱受各种心理与身体上的折磨之后,还是活了下来。我不太喜欢看悲剧,结局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当《活着》却让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说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没有抱怨,也没有悔恨,而是一种平淡的诉说。就像一位哲人一样,洞察生活。超脱的看待着这世界。

    徐福贵年轻时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为妻,家境算是殷实,但却游手好闲,做过许多荒唐事,最后因赌博而败光了家业,沦为一个贫农,一家人住进了茅草房,然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父亲也因为他的败家而活活气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为去请大夫给母亲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富贵,没有见到母亲最后的一面。虽然此时富贵已经体会到活着的好,想要开始过稳定的日子,但这是女儿凤霞因病而变成了哑巴,妻子的身体也因病每况而下,生活仍然很艰难。然后就是亲人的相继离去,首先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热心去献血被他人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对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们的时候福贵的内心作文是多么的深痛,这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口,是他无法泅渡的桎梏,是时光无法抚平的伤痛。

    作者必定是残忍的,明明是生离死别,他却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几乎不给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本以为从战场回来的福贵会从此走向安稳的生活,妻子贤惠,儿女懂事。可是儿子有庆却因那样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离世,使人心情刚起又落。女儿凤霞嫁了一个好女婿,好日子没过几年,因为生苦根难产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来的东西砸死了。虽然女儿女婿不在了,但想着至少还有外甥这个希望吧,但谁又想到,可怜的孩子在长到几岁的时候,因贪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着的希望都被掐灭了,只剩下一头名叫富贵的老牛与他相伴。

    我原觉得福贵的一生是不值的。后来发现我错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样都有关心爱着他的人,在他年轻犯错时,有他母亲袒护着他,无私的爱着他,有家珍不离不弃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沦为贫

  • 10、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有感

    深浅——读《活着活着就老了》有感

    圆圆圈圈

    第一次听说冯唐,是从一个平日里段子颇多、热爱妇女的文艺男同学嘴里得知的。

    他绘声绘色地朗诵着一些赞美女色、调戏男人的诗句,配以淫邪微醺的声音,总让我觉得写出这样诗句和文章的不是什么好人。太多的词句压根没有任何修饰和遮掩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眼前、意识、脑海里了,不好意思是真的。

    经历了一路看风景的劳顿,装满了一肚子的感动、一脑袋的人和事,一身都是晨曦月光的微尘,唯独缺了几本书。行走时困倦得读不了长篇的书,直到到了广州,在大汗淋漓中醒来,又在大汗淋漓中睡去,昏睡了三天三夜。某一天,在半睡半醒间摸到床头的一本书——《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听这书名,多适合在床上读一读啊!

    读着读着,竟然感觉不到空气的燥热、感觉不到汗珠的滚动。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描绘得太真实,有种错觉——这根本不是小说,就是他真实的叙事。

    不厚的一本小说,很快就读完了。总觉得这样一个敢于直言女人身体,敢于直面男人欲望的作家挺酷的。

    过了一段不真实的生活,回到工作中还原平凡庸碌的自己,朝九晚五、讲课改作业、看书相亲。某一天,《皮囊》《活着活着就老了》同时出现,但从书名讲,前者更高大上、更文艺些,后者更像当下流行的心灵鸡汤、美女携手无病呻吟的作品。于是先看了皮囊。

    以为蔡崇达会以专业的术语揭露当下几多人掩盖在美丽面具下的丑恶面目,以为会愤青、会抨击、会一泻千里,结果全然不对。他更像一个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说故事的奶奶,离天很近,能看见月亮、星空,可以呼吸到秸秆和秋草荒芜的香味,可以听着闻着就进入美好的梦乡。

    他的语言沉稳老练,说理平易近人,故事饱含深意和泪点。做媒体的人总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打动人心的时刻和令人动容的词句。

    读完《活着活着就老了的第一篇《文字打败时间》,开始庆幸,自己选对了读这两本书的顺序。首先感受到宽厚深情的秋天,再穿梭于炎热的夏天和凌厉的隆冬。

    比之于他的小说,这本书的语言更奔放,但又那么贴切实际。

    好文字仿佛好皮肤,一白遮百丑,即使眉眼身材一般,还是有人忍不住想摸想看。所以南方女孩比在沙尘暴里长大的北方姑娘好嫁。

    ——《什么也抵不过自己喜欢》

    十回饭局,十回有色。文学女青年,文学女学生,文学女编辑,文学女记者,文学女作家,文学女混混,文学女流氓,文学女花痴。不过,有时是春色,有时是菜色,有时是妖精,有时是妖怪。

    ——《饭局酒色山河文章》

    我喜欢这壶身上的

  • 2019-09-22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2-01-06

  • 2019-09-22

  • 2021-07-31

  • 2019-10-24

  • 2019-09-27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8

  • 2021-05-08

  • 2022-03-09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1-08

  • 2022-04-05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1-06-09

  • 2021-08-26

  • 2022-04-07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6

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2024读选择活着不朽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