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推荐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共 8606 篇)

  • 1、 生死疲劳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优秀5篇)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死疲劳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优秀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生死疲劳》读后感大全1

    我终于把《生死疲劳》读完了,心情很激动,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每天读两小时左右,坚持了整整20天,书中那吊诡和磨砺真的让人百感交集。全文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思绪天马行空,用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会的农村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部记实作品。这真是当代最具想象力的作家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

    书中很多生动的片段,我读着读着偶尔会扑哧而笑,比如小三和西门猪去偷杏子吃的过程,比如莫言把尿液落到马力带上,回答是想给皮带降降温。当然好笑归好归,这部小说最打动人心的还是蓝脸的那种信念,那种自己命运自己作主的信念。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我觉得除了动物的形象生动外,只有蓝脸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也许是他的执拗和毅力打动了我吧。他在月光下坚持劳动的形象在我心中很高大,那个朴实勤劳的农民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坚持也迎来了精神上的胜利,土地实行了包产到户。不过我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土地却因开发商无节制的开发而越来越少,真想说让土地适度开发吧,土地是农民的生命。

    佛教说有六道轮回,主要是让我们与人为善,而莫言把生死轮回融入到小说创作上,一次次的轮回,使得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利落,让人一目了然。这点上我很佩服他的创作构想。莫言能用酣畅淋漓的语言和生动无比的情节把故事一一展现,他的想象力也让我惊叹,让读者看到他一流小说家的才华。他是当代作家,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能阅读他的小说,我觉得很幸运。

    再说说我认为的缺点:莫言很会调侃,经常莫名其妙地插进:莫言在他某某书上说,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协调,我阅读讲究顺畅和全身心投入故事情节,被他这样一弄,我看得累,也许是我的品文境界没达到吧。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至今还没明白他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些跟故事情节没多少关系的内容。再说说叙事者,突然变化之快,这个我是动物还是人要极力地去琢磨,特别是转成狗后,真是多变啊,本人这个笨拙的脑跟不上他的速度。

    读《生死疲劳》读后感大全2

    高中时期有幸看见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老师的推荐下,尝试着读了一下莫言的《生死疲劳》,开始时以为

  • 2、 读《纯真友情,超越生死》有感

    一份纯真的友情,一段感人的故事,读后使人潸然泪下。

    林洁,一个从中国转学来的女孩,由于性格内向,同学都觉得她很怪,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尽管帕西的父母也不赞成帕西和一个不自信的人交朋友,但是帕西仍然经常和她在一起,教她说英语,纠正她发音。但是,不久,帕西得了一种怪病,怕见阳光,不停地掉头发,牙齿也开始松动。医生说这是一种病因不详的血液病,暂时无从对症下药。危险的是,这种血液病还可能会传染别人。帕西过去的伙伴不再和她来往了,她感到无比的孤寂。此时只有林洁经常来看望她,两人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两个小伙伴在暑假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这也是帕西短暂的生命里最后的美好时光。两个小女孩的友谊感动了全镇的人,人们默默的守住这个秘密,暗中为他们作监护。帕西的生命终于还是走到了最后,她微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有好朋友林洁的陪伴,她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她拥有最纯真的友谊,她们的友谊超越生死。

    让我们珍视所有真情,让人间友谊,没有功利、超越生死。

  • 3、 读《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随想

    【摘要】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因为缺乏素材而为写作文模板烦恼不已,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读《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随想,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祝大家阅读愉快。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感慨万千。

    有些人为了挣钱杀了可爱的大熊猫,使大熊猫渐渐地进入了衰亡阶段。

    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的裴文中先生指出,大熊猫现存的种群正处于演化过程中的自然衰亡阶段,一旦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就会加剧它走向衰亡。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达到朱靖和龙志两位先生提出了另一个观点:人类的扩张导致大熊猫的衰亡。说明大熊猫作为一种活化石正经历大自然严峻的考验。数百万年来,它们的种群一直是繁衍昌盛,分布广泛,在同期动物纷纷消逝的历史长河中,它们能够保存下来,表明这种动物有强大的生存优势。

    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谜,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说法,所以这是未能统一答案的一个谜。

    不管怎么样,我们是不能让大熊猫跟我们说:再见,而要大熊猫渐渐地增加。

    只要我们用心去爱护动物们,不去杀它们,跟它们交朋友,让它们得到快乐、幸福、吃得饱、睡得香,它们一定会渐渐地增多,不会迈进衰亡阶段的!

    拯救大熊猫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任务,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和动物交朋友,去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吧!

    总结: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读《大熊猫的生死存亡之谜》随想,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 4、 回归土地之莫言《生死疲劳》有感优秀

    应广大考生需求,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优秀了一些优美的作文模板,这篇回归土地莫言《生死疲劳》有感优秀

    读罢莫言的《生死疲劳》,不会让人打瞌睡,那海阔天空的想象,那优美精妙的语言,那数不清的暗喻名言,纷至沓来,赏心悦目,令人精神振奋,不读不快。而一读之后,总会让你心潮起伏,联想翩翩,不吐不快。

    莫言用魔幻般的语言,在高密东北乡的土地上描绘出了半个世纪的沧桑。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莫言运用佛教六道轮回的观念,杂糅魔幻写实的笔法,以独特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乡土近半世纪的蜕变与悲欢。变是小说的主题,也构成现当代历史的隐喻。他以笑谑代替呐喊与彷徨,对土地的眷恋、对社会众生的悲悯、对记忆与以往的辩证。

    在书中,作者将西门闹轮回畜道,经历了驴、牛、猪、狗、猴,用它们的眼睛来见证半个世纪的一地历史、世事沧桑、社会变迁和人生沉浮;书中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字字直入人心,将一世沧桑演绎得淋漓精致,扣人心弦;用巧妙语言、粗狂的言语将高密东北乡的人和事表演得笔不惊人,死不休;莫言用自己的语言,把半个世纪的变迁,丝毫不差地表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路读去,你会感觉到,《生死疲劳》是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庄严者何?是对人的解读,对一个时代的解读,对一段历史的解读。

    最庄严者,当数书中说及在1976年9月9日,那蓝脸的一骂一哭,那抒发的何止是愤懑!是对举国对于一个人、一个人的思想误读的声讨。蓝脸的眼睛里慢慢地涌出泪水,他双腿一弯,跪在地上,悲愤地说:最爱毛主席的,其实是我,不是你们这些孙子!众人一时无语,怔怔地看着他。蓝脸以手捶地,嚎啕大哭:毛主席啊我也是您的子民啊我的土地是您分给我的啊我单干,是您给我的权利啊蓝脸,一个雇农,却不是一个简单平凡的雇农,人人入社,但他却没有像别人一样,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单干!那他一份坚持,让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他说,我死了守在这里,房子不倒,我不离开,房子倒了,我就在废墟上支个窝棚,依然不离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个不简单的信仰,他的蓝脸,就像天空,总是那么清澈、单一。

    当金龙拖着几捆玉米秆子要烧那头西门牛时,牛,它抖抖颤颤地站立起来,它的肩上没有套索、鼻孔里没有铜环、脖子上没有绳索,作为一名完全摆脱了人类奴隶羁绊的自由之牛,它站起来了,艰难的行走

  • 5、 读《影像中的生死课》有感: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读《影像中的生死课》有感

    luke mylifemyfeelings

    “在死之前,我想和过去的回忆和解,不再为此所困,成为不那么在意他人看法,能真正做自己,用心去生活,真诚勇敢的人。”——《影像中的生死课》

    说来惭愧,身为一名学生,我竟对课堂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仔细想来,高中休学半年,加之初入大学的种种不适应,我已有近一年时间没有认真参加过什么课程的学习了,这种陌生倒也不足为奇。如果说,自行阅读《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某种程度上也算参与这门课程的话,那只怕这门与学业全然无关的“生死课”倒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门课程了。

    接触《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基本属于机缘巧合。某次心理咨询中,无意间与咨询师谈到对电影《coco》的感悟时,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据她描述,她曾有幸现场参与过该课程,课后参与者皆感触颇多。当时,我们正着重探讨我的成长经历,对这近乎题外话的话题,我也未曾太放在心上,只觉得应当与那些新闻报道中各校的生死教育大同小异,差不多也就是让学生去那不知从哪儿找来的棺材中躺一躺,再谈谈感悟之类的,不过是些千篇一律冠冕堂皇的套话,又能有多少真情实感。说实话,我一贯有些排斥这类心理拓展训练,活动过程中多多少少总让人觉得有些类似电影《浪潮》的感觉。何况,团队精神的培养谈何容易,做几个不痛不痒的游戏,轻描淡写地聊几句违心之语,集体意识就真的得到强化了吗?此类活动到底效果几何,只怕组织者心中同样一清二楚。正因如此,咨询结束后我也并未去找这本书来读。

    本以为这事就会这样过去,不料,一周后,当我去向咨询师寻求用药指导时,她竟主动将私人收藏的作者签名书借与我阅读。现在想来,真的非常感谢她,如果不是她那日主动借书给我,只怕我真要因自己的浮躁自负而错过一本好书了。说句题外话,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但不得不承认,某种层面上,这本书不过月余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远比我十余年的人生经历所教会我的还要多。

    言归正传,初读此书其实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当时只觉得既是咨询师借与我的书,日后的咨询过程中难免会谈及,如若一问三不知,也太过尴尬,还是大致翻翻的好。然而仅仅只是大致翻翻,我一个如此闲散之人,竟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开始阅读目录。倒不是说我对此书有什么特别的厌恶,而是自童年时目睹祖父的离世后,我便对所有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极度回避,十余年来,几乎都未曾扫过墓。虽说前些时候观看电

  • 6、 读《红岩》有感:不灭的生死

    不灭的生死

    ——读《红岩》有感

    海曙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宸

    国家是一个人一辈子精神上的眷恋之地, 自由是人们最向往最渴望的,而生死则是人生一道无法选择的必答题。

    读过《红岩》之后,我夜夜都在想着那些伟大的革命烈士们:成岗、江姐、许云锋,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选择慷慨就义,刘思扬,齐晓轩等人为了掩护大部分共产党的越狱而因此失去了他们的生命……

    当时,国民党大肆剿共,我党的军队经过千难万苦打败了国民党,结束了国民党残忍无道的统治。看到这里,我真是又喜又恨,喜的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我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感到自豪和骄傲,恨是恨那可恶的国民党,恨他们杀害了那么多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战士们,那么多年轻而又鲜活的生命啊,我愿那些烈士们被血染红的灵魂在人间永驻!

    此时的我满脑都是一片血色和零散的枪声。我不禁想到了曾经在史书中读过的一段历史。南宋时期,金兵大举南下,烧杀抢掠,皇帝一退再退,丝毫没有反抗的意识,大片的国土因而落入凶猛的金人手中。南宋文学家郑思肖悲愤万千,画出了著名的《兰花集》,但他所画的兰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兰花都没有根,没有土,孤独地飘在空中。的确,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就是没有了根,那终将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而人有灵魂,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国家,国家定是人们精神上的眷恋之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红岩》中的那些烈士们,他们的生死重于泰山,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为了那面被鲜血染红而又永不泯灭的五星红旗!

  • 7、 读《生死疲劳》有感1000字

    读《生死疲劳》有感1000字

    脐橙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之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觉得写出这样书的人真是了不起,很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流派,融合了传说、历史与当下。也很喜欢这一风格的大师莫言,他有很深厚的功底,能将这些元素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能炉火纯青地锻造出属于他的故事。

    那些欧美大师著作中通常有很强的人文情怀,思想层次也是很深。博尔赫斯说过,小说在现代呈现明显趋势,回归史诗创作,这一点在欧美小说里很明显,但在中国小说创作中却少有反映,莫言就是极少数的人。

    我觉得魔幻现实主义就是偏于厚重带有历史感的风格,像王小波要更本土化一点,有那种很久以来的调侃的感觉很接地气。莫言的作品,比起加西亚马尔克斯来也就是地域的不同而已,很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风。

    本书有一种荒诞感,当时土改、文革不是要废除封建迷信吗,可是书中却将那阴曹地府、阎罗判官、牛头马面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给我们看六道轮回下的中国农村的不同之处。西门闹虽为财主但是安分守己、乐于助人却被枪毙,被那些地府官员们哄骗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

    在这样天地不公的情况下,让人想起窦娥曾向上苍诘问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冤假错案可想而知会有多少,这个时候,莫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许许多多蒙冤受屈的普通人。

    但这肯定不是单单写西门闹转世为牲畜的悲惨故事,生前凭一己之力能成为西门屯的大财主,死后即使被人陷害进了畜生道也必然与众不同,整出一箩筐好戏。

    他不管是什么,都一直待在他以前的长工蓝脸及其子孙,最后投生为人也是成了他们家近亲结婚生下来的蓝大头。为驴到为猴,他从那个屯走到了他们县,从开始的心不甘情不愿到后来的忠心为主,因为他与蓝脸他们都是有情有义的。事情的发展总是再西门闹看似可有可无的推动下有了那么一丝丝波澜,总会有令人惊奇的改变。他用他覆盖于动物躯壳下的人的灵魂抗争着,呐喊着,替他的动物躯壳,替他的主人,向这世道控诉。

    其中还有挺多的有趣的人物的,脸上有胎记的蓝脸、蓝解放父子,还有西门家的金龙和宝凤,对西门闹念念不忘的白氏、迎春和吴秋香

  • 8、 读《生死跳伞》有感
    读《生死跳伞》有感 廖佳仪 初一八班 友谊,总是让人在最黑暗时,让人看见一束光芒;总是在人最危险的时候,给人安全感。这个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示。 汤姆有一架小型飞机。一天,他和好友库尔乘飞机飞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岛上。飞机已飞行了两个小时,还有半个小时就可达到目的地。这时,汤姆发现飞机的油不多了,估计是油箱漏油了。汤姆一公布这个消息,库尔一阵惊慌。汤姆安慰库尔,说:“没事的,我们有降落伞。”汤姆走向机尾,拿来了降落伞,对库尔说:“好朋友,为了减轻飞机重量,我先跳伞了,你在适当的时候再跳吧。”说完,他就跳了下去。飞机上只剩下库尔了,这时仪表显示油料已尽,飞机考滑翔无力的往前飞,于是,库尔一手抓紧操纵杆,一手在伞包里翻找降落伞,他发现:包里没有降落伞,是汤姆的旧衣服! 库尔大骂汤姆。只好使出浑身解数,能开多远就开多远。奇迹出现了,一片海岸出现在眼前,他大喜,用力猛拉操纵杆,“嗵”的一声,飞机撞在了松软的海滩上。一个月后,库尔回到汤姆所居住的乡镇,拎着汤姆的旧衣服,在汤姆家门前发出狮子般的怒吼:“汤姆,给我滚出来。”汤姆的妻子开门,告诉他汤姆一直没回来,又仔细翻看了那堆旧衣服,翻出了一张纸条:库尔,我的好兄弟,飞机下面是鲨鱼区,跳下去必死无疑。我跳下后,能减轻飞机重量,你大胆的向前开吧,祝你成功! 有时候,我们只相信我们亲眼看到的,但是,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就去轻易地判断是非对错。朋友表面上的逃避其实是在拯救你的生命。友谊是开在沙漠里的花,让你在绝望的边缘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友谊是雨中那把伞,在你被雨水无情的拍打时,替你遮风挡雨;友谊是无边黑暗中的照进来的一束光亮,让你看见了重见天日的曙光。 有时候,你所见的并非就是事情的真相。当你和你的朋友的友谊呈现非常态时,不要轻易怀疑友谊,否定友谊,也许你的朋友此时正在无言的为你做着牺牲。珍惜友谊吧,你讲收获更多。
  • 9、 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莫言《生死疲劳》读书笔记 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地主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这部小说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 10、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年刚学英语进行时的时候,我还在嘲笑老外脑子有病,die就die了,怎么个dying法呢?如今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死亡还真是一个过程,可以有进行时。 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判定依据为心脏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则说,从五个感官的能力衰退开始直到神识脱离身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 我很庆幸,在我看完了《慧灯之光》再来看这本书,否则的话,真是太糟蹋这本书,将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太浓缩,浓缩到《慧灯之光》铺天盖地的描述,在这本书中只有几页纸。书中提到的“行善的三个要点”,实际就是“三殊胜”;书中提到的“施受法”,实际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我实在无法去表达这本书有多么得好,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以及《慧灯之光》中的十二缘起支,让我彻底地明白知道轮回是什么。不过离懂得还是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轮回的概念时,心中还是存有抵触和怀疑。虽然从前世今生的诸多案例中获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问依然存在,两世之间的空白是怎样的?心的相续,如何相续?一系列的疑问铺天盖地。十二缘起是从因果角度讲轮回,而四个中阴的描述是从现象角度讲轮回。对于我这个死不要脸热爱物理的人来说,现象的说法更能让臣服,而当我把这两个说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现了。或许我一直在找那个答案,我不在乎那个答案我是否能够懂,或许我在乎的就是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让整个逻辑连贯起来。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么,红白菩提是什么,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让我把整个事件过程给连起来。 如同我学习物理一样,我不在乎爱因斯坦在说什么,我在乎的是说的东西前后逻辑能够在我的思维中连贯起来。牛顿可信,爱因斯坦可信,当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一直在宣讲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当我看到第十一章时讲述临终关怀,心中开始无比地感动以至于眼眶湿润,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真切,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该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 当我将整本书看完后,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东西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4

  • 2023-05-06

  • 2023-03-06

  • 2019-10-17

  • 2023-03-30

  • 2023-01-22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09-25

  • 2023-05-21

  • 2019-10-20

  • 2023-05-28

  • 2023-03-30

  • 2023-04-13

  • 2023-05-05

  • 2023-04-10

  • 2021-09-16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2024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教您怎么写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