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2024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范文,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左右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推荐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

(共 9949 篇)

  • 1、 写作借鉴:我读《儒林外史》有感汇总5篇
    我读《儒林外史》有感【篇一】

    《儒林外史》通过描写一个个人物的故事,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人性的黑暗,但在那个人吃人的社会,也会出现善良的人。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匡超人。少年时期的他孝顺父母,照顾病重的父亲,细致入微,他刻苦学习,在深夜挑灯读书,每天只睡一个更头。他的勤奋也是他能够被别人赏识的原因。但是社会是会改变人性的。在他结识更多人后,品行受到污染,那些已被那些衣冠禽兽的人同化,至此堕落。这也是书中令人痛心之处。

    我读《儒林外史》有感【篇二】

    古代科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又是毒害人才。范进,周进等人年老心却不老,没有钱也要筹钱去考试,万一中了呢?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但是如果范进遇上的不是周进,他的余生就要在胡老爹的毒舌、生活的摧残和贫穷下度过。再想想如果范进不坚持科举考试,半路去做个生意,可能已经腰缠万贯了。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坚持科举考试,真的有朝一日,步步高升了。

    每个坚持科举考试的人都能遇到周进吗?答案显而易见,不可能。那么老年只能在痛苦中度过。由此,科举制度的坏处也突显出来。

    我读《儒林外史》有感(篇三)

    《儒林外史》是我自阅读以来接触到的第一本讽刺小说,作者在极大程度上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迂腐。

    在本书中,作者吴敬梓用了朴素幽默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一桩桩令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无论是清明廉洁的王冕,是热衷考试的周进,是喜极而疯的范进,还是逐渐堕落的匡超人,都带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思想风暴,令我不禁想要去深入了解那段历史,去了解那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故事。

    当然,此书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思想方面,作者更是在景色、外貌、动作、语言、形态等方面的描写,让我眼前一亮。

    我读《儒林外史》有感【篇四】

    我读《儒林外史》到现在,已深深感受到了封建吏治的腐朽,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对文人学者的迫害。觉得作者笔下的读书人尤为可怜可悲。

    例如周进、范进等人。科举制度虽然深深地腐蚀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认为踏入仕途就会有锦衣玉食随之而来,因此一心痴迷于中举,麻木不仁,迂腐不堪。但从另一方面想,周进、范进本就出身低微,穷苦不堪,科举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其本身是一种最公平的改善现状、出人头地的方式。只是由于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最终导致科举制度成为了文人学者的毒害。

    我读《儒林外史》有感(篇五)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由吴敬梓所写。这本书一共56回,展示了封建科举下文人的种种心态,深刻揭露

  • 2、 读《儒林外史》有感(读后感范文)

    读《儒林外史》有感吴敬梓先生的著作《儒林外史》引首词:“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如何处”。这词中抒发了作者功名富贵谁能看破的一种感慨。在《儒林外史》一书中,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一些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和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作者也满怀热情地描绘了一些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对官僚集团厌恶,封建礼教的憎恨,对人民群众的同情。这本书仿佛将我们带回那黑暗的时代:明朝时期,一群“读书人”为功名富贵,不顾一切地去“奋斗”,最终逐渐在黑暗社会中腐蚀,例如五十多岁仍在应试的范进。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我为这位人物感到遗憾。他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我对此表示不解:他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名?为利?这些答案在当时都是对的。他们目光短浅,又好名好利,功名就成后只知享乐,不思进取,已经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了。说到范进,我想到了一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的周恩来先生。在我看来,周恩来先生是一位志向远大,热爱祖国,又勤奋的人。有像他这样的人,中华何愁不崛起呢?不过,《儒林外史》中,有一位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相比于那些“读书人”而言,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这个人物总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因为在“池塘的淤泥里”,仍有几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王冕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读书也是为了充实自己,但从品质来讲,他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话说回来,什么东西让“读书人”如此痴迷?它就是科举制,一个从隋唐时期只是为了寻找更多的人以治国,到明朝成为“读书人进步的阶梯”,这其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我看来,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官本位”怪圈就像一个大泥潭,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就连现代人都不一定。幸运的是,这种制度早已废除。现在,我国

  • 3、 读《儒林外史》有感(精选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它是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里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动。有爱才如命的严监生;有苦读诗书的鲍文玺;有打秋风的张乡绅……而我印象最深的是爱才如命的严监生。

    严监生是一个家财万贯,田地、房产、仆人众多的财主,却格外的“节约”。家里一斤肉都舍不得买,有时候家中的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就拿一两钱买熟肉来给孩子解馋,生病了也舍不得抓药,还经常克扣仆人的工资……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相信大家都看不惯这样爱财如命的人。

    像严监生舍不得点两茎灯草的事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没有吗?当然有。如我们不会在一间房子里同时打开两盏灯,因为一盏就够亮的了,又何必多开一盏呢?只是我们现代人将这样的行为称为节约。

    其实在我看来,严监生的“勤俭节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常到外面去吃大餐,吃不完的也不打包。这本就是一个浪费。现在的小孩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会给他们买很多,很贵的玩具,衣服也都是买名牌的,而且穿几次就不要了……这多浪费啊!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要辛苦挣,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点,把钱花在该花的地,但节约并不等于吝啬。

    严监生的爱财如命固然可恨,但他的“节约”值得我学习。

  • 4、 读儒林外史有感范文400字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讽刺小说,那就是在清代远近闻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说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啬鬼严监生。他是一个胆小而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这件事充分表现严监生吝啬,爱钱如命,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相反,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场就是和严监生一样。而严监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亲人花一点钱都不肯,充分得体现出严监生爱钱如命。

    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因家里没钱,就去放牛。但他喜欢读书,所以每天赚的钱都去买书看。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了县内的名人,许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说明他讨厌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官员为了钱和权力,不顾人民利益,而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和严监生的下场一样。这些现实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大方,不能爱钱如命。

    《儒林外史》教会了我要大方,不能贪小便宜。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范文【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部讽刺小说,书中介绍了王冕、范进、杜少卿、周进、沈琼枝等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黑暗与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奋好学的人,马二先生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而匡超人却掉进了世俗的漩涡,又结识了潘三这样的坏人,他还帮着潘三干了两件坏事,当潘三被抓时,他马上和潘三断了联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来,这也是不正义之举。之后,他不但不学好,反而变得爱吹牛,对事不懂装懂,匡超人最终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视的一笑。匡超人本来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坏朋友,落得如此下场。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艰苦,历尽重重困难千里寻找被迫出家的父亲,可父亲却不认他,而他却默默无闻的供养着父亲,最终拿到了父亲的遗骨,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一桩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难得的孝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琼枝,她被宋盐商骗去当妾,自己

  • 5、 读《儒林外史》有感范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成名之作。全文主要讲了对科举制度的严厉批判。作者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扭曲、腐蚀文人灵魂的罪恶,并用许多事例来证明了这一观点。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王冕的那一章。主要写了:王冕到隔壁秦家去放牛,还带了几本书去看,一阵大雨过后,湖中的荷花甚是好看,于是他开始画荷花; 一开始画得并不好,最后越画越好,最后以画荷花为生,奉养母亲。王冕坚持不懈使我大受启发,使我想到了上学期所学的一篇课文,名叫《滴水穿石的启示》,讲 了水滴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滴穿了石头。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在生活 中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它在别人眼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要努力做好它。

    《儒林外史》是一部激励人上进和批判科举制度的好书,它能让人看到书中现实生活中的邪恶,深刻批判了与科举制度互为表里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它是一部章回体的白话小说,使人看到地当官者的心灵险恶,以及了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命运。

  • 6、 儒林外史读后感800字(精选)

    《儒林外史》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这是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s://m.dhb100.com/

    小说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衬性的了。

    《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

    全书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吏治的腐败,礼教的虚伪,少数人用自己的方式对人性的守护,等等。

    全书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看到途中,又换了书,实在没意思,而且乱,没头绪。这也叫名著的话,我能去文联当主席了。这里写的全是市井小民生活,普通百姓的言语行事,所以,要设身处地的去想,看着看着你就头戴方巾,身穿青直裰,粉底皂靴,见到了范进,见到了杜慎卿,成了这里的旁观者,看着他们的世界,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吃饭,逛街……这就是儒林外史。

    讽刺是我的理想,我的风格的榜样。其实也不是我喜欢讽刺别人,他们自己活的像个笑话,自己讽刺自己,咋能怪我?我只不过把他们的日常平铺直叙出来罢了。

    最后,让我们用果戈里的话来结尾吧:“我们的骗子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

    有一本书

  • 7、 读《儒林外史》有感范文300字

    在这漫长的暑假期间,在老师的规定下,我阅读了《儒林外史》一书,这本书是吴敬梓写的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它还是一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主要讲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土对功名富贵的不同现象,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现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吝啬鬼——严监生。他是一个十分胆小而又十分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这件事充分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爱才如命。 但是我觉得像严监生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反而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大方的人,如果不做大方的人,下场就和严监生一样。而严监生另外一件事悼念王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自己的亲人花一分钱都不愿意,从中也可以充分的表现出严监生爱才如命, 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就去放牛,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所以每一天赚的钱她都不浪费,而是去买书看。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了县内的名人,很多人聘他去做官,他都不接受,于是他就逃到了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说明王冕讨厌做官的生活。 然而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有些做官员的人,为了钱和权利,根本不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而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和严监生一样的下场。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大方。

  • 8、 读《儒林外史》读后感_读后感范文500字_五年级有感范文

    《儒林外史》乃清代文人吴敬梓所作,以讽刺为主感,表现,反映了明清两代儒生的功名生活,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下,文人的心理观念的腐朽及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至今仍非常具有警世意义。

    既然写读后感,就必写作者经历,以之结合,才可感而写。作者吴敬梓,一个厌恶世俗,愤度全伦的清代文人,身在官场的他,更是看透了不知多少沉浮,多少纠葛,也由此着作了《儒林外史》,此书以故事的形式,塑造鲜活人物,其故事人物的刻画代表了作者对封建事态的一定看法。鲁迅先生曾评价此书表述的委婉,犀利却直白,不失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可见此书的成功。

    读儒史,让我看到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顽固不化,吃人,害人。但更多的是让我思考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如以前一般;现在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高举列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本的国家;现在的中国更是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这令我们中华儿女感到无比骄傲。但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总还是有一些绊脚石,例如:贪污腐败之风不减,法律体制尚未较为完善,诸多政府机构缺乏监察,环境恶化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解决的问题。

    趁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尽己之力,为建设强大,民主,美丽的中国作出贡献。

  • 9、 读儒林外史有感范文

    篇一:《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是清朝吴敬梓的著作,共五十六回。《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是中国叙事文学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它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其中耳熟能详的要数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书中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及遭遇都应让我们感谢遇到了好时代,好社会!

    说到自己,现在环境优越,家庭情况良好,却不安于自己现状,不努力学习还让父母担心真感到羞愧啊!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克服缺点,争取更大进步!

    今天,我读了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作者吴敬梓聪慧好学, 但对官场举业深深不屑,所以没过几年祖上留下来的基业便被花得一干二净,到了晚年之际,无精子完成了这篇。著作这本书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典范,共56回,近200个人物。小说反映了康乾时期的人们对科举的追求,其中王冕,武书等人对官场并不感兴趣,坦荡磊落,帮助他人,而严监生,宋为富则爱财如命,冤枉他人,书中也不乏萧云仙,凤四爷侠这样肝义胆的人物。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古代人对功名俸禄的追求,以及人们巴结官吏,买通法官的卑鄙行为。

    篇三:儒林外史读后感  岑佳曼

    有一次,我看了一本叫《儒林外史》的书,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认识了 许多形象生动的主人公如:王冕、范进、严大育,马静、严监生生龙活虎的人。其中我最熟悉的是成了画家的王冕,成了大官的周进和范进,还有吝啬绝顶的严监生。作者是吴敬梓,这是作家写的一部我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

    我看了一篇叫《诓人的代价》,里面的主要人物是牛玉圃、不知名的道士、万雪斋与牛浦郎的四人对话。主要的故事是牛浦郎顶着饿,在途中遇到了多少困难,最后吃了一碗满满的绿豆汤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饿了。

    要是你是读者就会感觉到写一本书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一次失败了不要灰心,只有努力才会成功,不放弃胜利才会在前方等着你。

    初识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是我们上学期学得课文《少年王冕》。学这篇课文时,我就很好奇:《儒林外史》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寒假时,我在电脑上搜索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有滋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本书开头有一首词,其中: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灵魂。

    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人:第一位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王冕了。王冕淡泊名利、刻苦好学、孝顺长辈。有一次,王冕得知:朝廷行文到江浙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

  • 10、 读儒林外史有感作文

    读儒林外史有感作文怎么写?儒林外史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儒林外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儒林外史有感作文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部讽刺小说,书中介绍了王冕、范进、杜少卿、周进、沈琼枝等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科举和封建礼教的黑暗与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奋好学的人,马二先生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而匡超人却掉进了世俗的漩涡,又结识了潘三这样的坏人,他还帮着潘三干了两件坏事,当潘三被抓时,他马上和潘三断了联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来,这也是不正义之举。

    之后,他不但不学好,反而变得爱吹牛,对事不懂装懂,匡超人最终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视的一笑。

    匡超人本来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坏朋友,落得如此下场。

    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艰苦,历尽重重困难千里寻找被迫出家的父亲,可父亲却不认他,而他却默默无闻的供养着父亲,最终拿到了父亲的遗骨,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一桩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难得的孝子。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琼枝,她被宋盐商骗去当妾,自己用了妙计出逃了。

    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中,女子始终与“弱”子联系在一起,但沈琼枝却恰恰相反,她不畏权贵,出逃后,她凭自己的满腹才情,写诗文出售,最终讨回了自己的清白,和宋家解除了婚约。

    《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很多人物,读了之后,我感触万千,知道了什么是近墨者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子,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读儒林外史有感作文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讽刺小说,那就是在清代远近闻名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主要说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士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啬鬼—严监生。

    他是一个胆小而有钱的人。

    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

    这件事充分表现严监生吝啬,爱钱如命,我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

    相反,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场就是和严监生一样。

    而严监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亲人花一点钱都不肯,充分得体现出严监生爱钱如命。

    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1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2-06

  • 2023-02-18

  • 2023-02-05

  • 2023-03-03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3-04-11

  • 2019-09-21

  • 2023-03-06

  • 2023-02-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18

  • 2023-02-27

  • 2023-01-29

  • 2023-01-21

  • 2023-01-30

  • 2022-07-07

  • 2021-08-17

  • 2019-09-28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3-03-30

  • 2019-09-20

  • 2019-10-28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
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范文,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读儒林外史有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