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 地图 >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相关栏目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热门栏目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推荐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共 3689 篇)

  • 1、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的读书笔记

    由于很中意欧亨利式的结尾,便去看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而我也确实为它所吸引。从中,可以找到看一部四五百页的书所没有的乐趣。

    篇幅短小却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理念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是我对欧亨利短篇小说总体评价。无论是真挚的爱情,高尚是品德,还是对社会的批判,讽刺,他都用极其简练,诙谐的文字将其表现出来,如同寓言一般。没错他正是用寓言般的写法,简洁,诙谐,却富含深意。然而与寓言不同的是,他的小说并不那么晦涩,那么具有象征性,因为整个社会都是他的写作题材。他便是在这个舞台上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的片段。《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通过小人物,传递作者对爱的赞美,对美好品质的歌颂,这恐怕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寻找照亮黑暗现实的火炬。

    细细读完几篇,我自是没有全部读完,然而每读完一篇,都是一种享受,字与字间都存在某种魅力,犹如置身与满是名作画廊,那是一股股能直击心灵的力量,读完一篇十几页的作品,却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喜悦,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与文字的契合,或许我正在寻找这个。寻找一种在长篇小说中体会不到的快乐。一如在领略过高山熊泽之后,也会为只草片叶所感动。而这正是短篇的魅力所在。它是绝无浮华之感的,相反的,它凭借简练与留白,给人以足够思考的空间。以《麦琪的礼物》为例,作者最后并未直接道出男主人公卖掉手表为妻子买了梳子作为圣诞节礼物,但凡是读到这里的人都可以看出,并为之感动。欧亨利正是以他独特的写法克服短篇的不足,使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一样熠熠生辉,或者说,那光辉在我看来更耀眼。

    那光辉所包裹是人性美,也是这样短篇小说所感染我的。在书中,我并没有看到其他作品中所描述的世界如何黑暗,如何冰冷。这些短篇小说大多取自小人物,他们在社会底层挣扎,拿着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但这丝毫影响他们的人性美。爱情,坚强,充实其中,如无数光点,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似乎要将其变为美丽的星空。一篇一篇,心中也不免温暖起来,或许在这时才能了解欧亨利短篇小说真正的意图。他在为社会寻找哪怕一点光明,而他确实带来了,那数不清的光芒。

    为其短篇的魅力所感染,正如为世界的美所感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 2、 高中《欧亨利短篇小说》读书笔记

    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这个故事的结局简直离谱的出奇!我说道。不由会心一笑,但却是带着涩涩的泪水的苦笑

    在一盏夜灯下,今夜终于拜读完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心中荡漾起层层涟漪,好像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块小石子,辗转反侧,有太多的感想。

    或许晚上人的思想总是特别的活跃。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结尾却常常出乎人的意料,这就是所谓的欧亨利手法,即在故事结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这变化看来荒谬悖理,实际上却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读者在惊愕之余,仍然感到信服,进而赞叹作者构思之巧妙。

    他的小说诉说着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记叙他们贫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调侃尔虞我诈的势力小人在这些作品中,他常以含泪的微笑抚慰失意的小人物们心灵所受的创伤。于轻松戏谑中蕴含着对生活深沉的感受,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现象发人深省的针砭,对丑恶现实辛辣的嘲讽 。

    风靡全世界的《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幽默、讽刺的语调诉说了苏比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痛苦挣扎的悲惨命运:为过冬,苏比绞尽脑汁惹事生非,想被警察大爷送去免费旅馆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却不能如愿以偿;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锒铛入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

    《警察和赞美诗》的妙处在于它的合情合理的违背常理。作者写主人公的几次遭遇都不重复,有繁有简,给人以妙趣横生之感。人物的语言、行动,也都符合身份。故事写得很诙谐,但在可笑的情节下却潜藏着一条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是那样的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荒唐可笑。

    欧亨利的小说可谓是在平凡中见神奇,用它那无穷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每个读者的眼球。

    以上是小编为代价啊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3、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书笔记

    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这个故事的结局简直离谱的出奇!我说道。不由会心一笑,但却是带着涩涩的泪水的苦笑

    在一盏夜灯下,今夜终于拜读完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心中荡漾起层层涟漪,好像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块小石子,辗转反侧,有太多的感想。

    或许晚上人的思想总是特别的活跃。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结尾却常常出乎人的意料,这就是所谓的欧亨利手法,即在故事结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这变化看来荒谬悖理,实际上却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读者在惊愕之余,仍然感到信服,进而赞叹作者构思之巧妙。

    他的小说诉说着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记叙他们贫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调侃尔虞我诈的势力小人在这些作品中,他常以含泪的微笑抚慰失意的小人物们心灵所受的创伤。于轻松戏谑中蕴含着对生活深沉的感受,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现象发人深省的针砭,对丑恶现实辛辣的嘲讽 。

    风靡全世界的《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幽默、讽刺的语调诉说了苏比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痛苦挣扎的悲惨命运:为过冬,苏比绞尽脑汁惹事生非,想被警察大爷送去免费旅馆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却不能如愿以偿;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锒铛入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

    《警察和赞美诗》的妙处在于它的合情合理的违背常理。作者写主人公的几次遭遇都不重复,有繁有简,给人以妙趣横生之感。人物的语言、行动,也都符合身份。故事写得很诙谐,但在可笑的情节下却潜藏着一条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是那样的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荒唐可笑。

    欧亨利的小说可谓是在平凡中见神奇,用它那无穷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每个读者的眼球。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4、 读短篇小说

    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然而,光有生活只是提供了创作的素材,还不能成为一篇完美的艺术作品。要完成一篇精美的艺术作品,还须经过作家的思想熔妒的冶炼以及借鉴前人的艺术成果才成。这里所说的艺术成果,指的是一切艺术作品以及它们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等等。自然,借鉴不是模仿,更不是复制,借鉴的目的是创新。借鉴可有两重意义:一是学习别人的术技巧,使之为己用,二是读别人的作品,由于它们的题材、意境的触发,或者为其独特的气氛所感染,引起遐想联翩和强烈的创作冲动。因此有和没有这个借鉴,那是大不一样的。因为好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作家集中、提炼了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它们各具的艺术特色、艺术手法和一切有用的养分,或者加以改造,有所取舍,或者经过点化,融会贯通,或者反用其意,从而创作出新的作品来。可以说,从广义来看,任何一篇作品的产生,包括从生活中摄取的材料,都是借鉴、创新的结果。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借鉴而创新,鲁迅从生活中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也是借鉴而创新。因此,注意观察一些文艺作品从借鉴到创新的过程,研究其中对主题的提炼,情节的安排与取舍,以至艺术上的优劣、得失,对于我们文艺创作者来说,不是没有稗的。

    《我应该怎么办》是一九七九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的作品之一。它的故事情节,与五十年代出版的苏联长篇小说《收获》大致相同。《收获》反映的是,法西斯侵略战争给苏联一个家庭造成的不幸事故:妻子以为丈夫在战争中栖牲了,招来了另一个丈夫,战争结束后,前夫突然回来,三面相对,一时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场面。后来由于前夫见到后夫额角上的伤疤,才将一股怒火压了下去,没有动武。这时他才清醒地意识到,他和对方都是战争的受害者,造成这个不幸事故的不是对方,而是德国法西斯匪徒。这场纠葛终以后夫退出这个家庭而结束,但这对夫妇爱情的伤痕,一直延续到他俩以后在共同建设农庄的事业中,才逐渐消除。《我应该怎么办》却以同样的故事情节反映十年浩劫中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妻子得知丈夫被四人帮害死,又嫁了别人,并生下了孩子。粉碎四人帮,后,前夫从牢狱中出来,找到他的妻儿,因前后夫都有孩子留下来,遂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

    这两篇情节大致相近的作品,也许是偶合,也许是后者受到前者的启发,不管怎么样,看了《我应该怎么办》后,都不会使人有重复或雷同之感。从借鉴、创新的角度看,它也是有

  • 5、 读小说《十面埋伏》

    一个有良知的作家,首先想的只能是责任。

    思想自由和政治民主,每个国家公民应终生追求。

    这是山西作家张平在(十面埋伏》小说的出版面世时,即1999年5月12日吐露的心境。两个月后,该书向全国公开发行,立即引起轰动效应。因为他的侦破小说《天网》于七八年前一面世就引起过争议和打官司。此后又拍成电影扩大影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铁拳定然对准那些胆敢试法之徒。

    笔得平时读小说不多,热衷于散文、诗词,但对张平这类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现实的血肉丰满而又鲜活淋漓的小说,则是不论多长也读,因为它并无戏说哗众之宠,又无武打枪战之玄,更无卿卿言情之绵。

    无巧不成书。读《十面埋伏》与前不久每晚静观《狄仁杰破案》的绝妙之感如出一辙,精采极了。

    作者张平今年45岁,尚年富力强而不惑。他在代后记中说得好:从社会最底层走过来的我,和大家一样,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企盼着自己的祖国能更加强大、更加自由、更加民主、更加繁荣。所以要让我放弃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关注,那几乎等于要让我放弃生命一样不可能。我觉得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种责任,其次才是别的什么。此乃一位正直的有良心品位的作家所吐露的真言,所挥毫倾心尽力的强烈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欲望,从(天网)、(孤儿泪)、(法撼汾西)、(祭妻)、(抉择)再到如今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花了四个春秋来写,一煞青投人市场立刻得到出版界新闻媒体和影视圈人士争相演绎宣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论理、道德人格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十面埋伏》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由古城监狱侦察员罗维民在提审犯人中,从一服刑犯男子王国炎身上口中发现重大犯罪,扑朔迷离的嫌疑继而牵涉出一起网联狱内狱外社会各阶层一系列要人内勤的大案,故事跌岩起伏,悬念丛生,一波三折,引人人胜,扣人心弦,让你惊心动魄,拍案怒起,义愤填膺,激越难耐,恨不得将坏蛋们剁成肉浆!

    是的,当今中国本来欣欣向荣,日新月异,跻身全球,海陆空、科技、经济不甘示弱,即将加人世贸更加繁荣强盛。然而,许多环节屡出纸漏,坏就坏在那些利欲薰心,死没良知的腐败分子及仆从手中!!

    一口气读到小说第三十八节开头连续叙及侦破1 .13、4.17、20277、75638车祸案、十数起抢劫案等等,都被一个监狱服刑的犯罪嫌疑人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时,我们才比较透彻地看清了作案的一方,居然是如此冒天下之大不愚的:

    两个跨地区的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以一个服刑人员为交汇点,形

  • 6、 读侦探小说《洛杉矶安魂曲》后感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侦探小说《洛杉矶安魂曲》后感

    难得看到一部侦探小说成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中的一员,甚至福尔摩斯都没有上榜。当自己看完这部《洛杉矶安魂曲》之后,才深深体会这本书与福尔摩斯那么多案件的不同,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侦破一个大案,找到一个连环杀手,更是在走一段人生历程,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案件的进展而改变,而精神层面,思想的改变更是巨大的。

    悬念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的女儿被杀,两名侦探和警方介入调查,结果发现被害者只不过是连环杀手的第五个目标,侦探和警方在杀手的身份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结果侦探派克被冤枉入狱,另一名侦探柯尔在警探多兰的帮助下继续调查最终发现了杀手的真面目,洗刷了派克的清白,同时找到了多年前一件凶杀案的真相。用这么简单的语言概括一看确实不算多么复杂,作者在书中主要渲染了派克这个人物,这在代译者序里面做了详细的说明。不觉想起电影《王牌对王牌》,片中的谈判专家也是被冤枉,但最终还是邪不胜正,真正的罪犯居然就藏在警局的眼皮底下,这与本书中的罪犯和侦探极其相似,书中和电影中两个被冤枉的人宁愿做出疯狂的举动(一个是劫持人质,一个是越狱)都不愿屈打成招,正是这种反抗精神和誓死查明真相的决心让他们获得了本该拥有的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典型显得很常见,冤枉一个人显得太寻常,与美国宣扬的那种追求自由人性的国家不同,中国人往往会选择默认,承受自己莫须有的林林种种。有时一件小事,本不是你做的,但有人认为是你所为,你拿不出证据,只好大声辩解,但这样别人反而更加认定是你。长年累月下来,我们都认为辩解无用,于是就懒得去辩解,只等某一天事实会站出来,可惜这样往往不能如愿,在忍受了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莫须有后,自己好像都适应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时事实来了,所有人都只是略略吃惊一下,然后依然像从来不知道事实那样对你,当这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事实如何,一切就都无法改变了。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发现真相,哪怕做出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把莫须有扼杀在摇篮之中,否则等他长大了,就算拿着事实这把利剑也无法将其打败。

    书中除了塑造主要人物派克的高大形象外,对于柯尔和多兰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柯尔的家庭因为这件案件一步步走向低谷,而多兰更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柯尔是相信派克选择了这一切

  • 7、 读励志小说《活法》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励志小说《活法》随想

    打开《活法》一书的目录,感觉书中的每一小节的目录标题都是鼓人进取的励志短语。再细读文中的字字句句,感觉在简单质朴的语句里面蕴含着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

    书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很善于总结,他通过其亲身的经历为向我们阐述了简单人生的有价值活法,并希望其毕生总结出的人生哲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最正确的人生道路。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书中的道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贴近,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倒背如流的简单道理,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道理,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活法》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确了做人做事的原则。

    一,首先是做人的原则,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人。不同的心态将会影响并决定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色彩。我体会做人要具有以下五颗心:真心、诚心、虚心、恒心、爱心:

    真心:认真的心。做人要认真,认真地做出人生的每一次选择,认真地抓住人生中的每一次机遇,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工作,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诚心:诚实、诚信、诚恳的心。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讲诚信,欺骗他人的同时就是在愚弄自己的人生,不要受目前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诚信为本,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特别是我们青年人,诚实讲信用是我们走好人生路的最好保障。

    虚心:谦虚、谦逊的心。成长中的我们应该谦虚为人,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时刻注意审度反省自身,不断修正人生道路中的偏差。那么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不只是简单的听,而关键在于谦虚的学,能够放下自满高傲的姿态、虚下心来听取别人的意见,谦虚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之短。

    恒心:持之以恒、坚持的心。把平凡华为非凡的是持续、要坚持到底才能有意义这是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的道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童年时常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如果我们能够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去钻研我们的本职工作,凭借我们一股傻劲、干劲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相信就不会存在我们攻克不了的难关。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很快你就会成长为你所就职岗位上的专家型员工。

    爱心:是指善良的心,利他之心,也就是善待他人、学会感恩的心。我这里所说的善心、利他之心不单纯的是指人性的善良,更重要的是想说明做人要把给予之心放在首位的道理。当我们觉得周遭的一切对自

  • 8、 欧亨利短篇小说观后感400字欣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由欧亨利著作的小说呢?他与契诃夫和莫泊桑被称为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每一篇故事,每一本书都会让人有很深的思考。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男主是一家五金店的普通员工。在一次庆生宴上发表了演讲。从此他的幽默被大家所熟知。后来因此出名,辞去工作,专职写作。而且很受欢迎。

    在成为作家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开始一门心思的寻找幽默的素材,甚至对自己的儿女下手。这令他痛苦不堪。

    偶尔一次去殡仪馆与老板彼得相识,他被这种环境的安详与庄严吸引,并且变得愉悦。在这里他找到了归属感,没有压力,没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交谈。这让他决定要成为殡仪馆的股东之一。

    因为急于去殡仪馆,他的作品开始被退稿。但他依然很开心的告诉了家人,他成为殡仪馆股东的事情。

    他不在郁闷,不再成为别人讨厌的聊天对象。他恢复了往常的生活。去除了很强的目的性,他再次被人们喜爱。殡仪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个人觉得,如果将很强的目的性带入一件要做的事情时。往往就会出现消极的影响。就正在进行的事情而言,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注重当下的进程。比如写作。男主在刻意的寻找灵感与题材,忽略了友人与家人的感受。久而久之,他失去了交谈的意义。所以,活在当下,去除很强的目的性,才是处世之道。

  • 9、 读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有感

    读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有感

    张文霞

    从小受父亲影响,非常喜欢读书,长大后对文学、对读书的兴趣有增无减,尤其对本土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尤为珍爱。2015年,有幸得到了我盟著名作家张继炼先生的赠书《遥远的牧场》,视为珍宝,已反复阅读好多遍,每一次读后都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读张继炼先生小说集《遥远的牧场》的心得体会。

    张继炼先生是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兼神舟文学艺术院院长、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家》杂志副主编、阿拉善文化文学艺术研究会会长,阿拉善盟瀚海园读书会会长、瀚海园朗诵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硕士生导师。他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出版散文集《秘境阿拉善》《西部的风》,小说选《把你的丈夫嫁给我》《遥远的牧场》,长篇小说《拒酒记》等;编辑、主编文学类图书30余种;作品100余篇收入全国40余种版本作品选集。长篇小说《拒酒记》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中篇小说《酒罪》获《小说选刊》全国二等奖,短篇小说《遥远的牧场》获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当代小说奖”,散文作品《阿拉善的这个春天》获“中国当代散文奖”。散文作品《大漠神韵》获得第七届“冰心散文奖”,是我盟作家首获该奖项。

    《遥远的牧场》是张继炼先生2013年出版发行的小说集,内含8篇短篇小说、3篇中篇小说和12篇微型小说。2016年3月 31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在北京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专门为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召开研讨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著名评论家雷达、牛玉秋等评论家与作家参加了会议。大家对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给予的高度评价。由此可见,《遥远的牧场》的确是一部全国优秀的文学作品集,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张继炼先生的小说集《遥远的牧场》所有作品都立足阿拉善本土,素材全部都是阿拉善实实在在淳朴的生活和人们,所以作为阿拉善人,读这本阿拉善素材的文学作品集,更多了一份亲切和感同身受。他的作品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塑造草原大地上众生的生活景象。作品中有草原上热烈的生活,真挚的情感,不乏深刻的主题。他的小说,全部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琐事,但他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这些繁复的生活中提炼出人格的闪光点。尤其他的小说的结尾格外别具匠心,是一种奇特的艺术匠心,设置既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与人物故事形成反差,撞击出力量,穿透全篇,链

  • 10、 读李锐小说有感

    读李锐小说有感

    李春彬

    近看李锐的小说,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小说的重点,永远以人物为主。人物的言谈、举止、思想,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是写小说叙述的重点。小说所写的是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感受,寒热、声音、气味、直到潜意识、第六感觉。且令这些感受相互作用,营造一种心理上的氛围。通过对这些客观事物的呈现,让人去感同身受。当然也有故事,也有情节,但故事在小说中并不很重要,故事只是作者思想观念的一个载体,且不是让作者说出来的,而是让读者感受到的。

    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总须在作者心目中有一个大主题。李锐的大主题是地老天荒,悲悯情怀。在作者心中,总有一股厚重的悲悯感。基于这样的大主题、大调子,语言随意生发都在节奏中。这是优秀作家的共同点,也是看作者境界高低的标准。

    李锐的小说多少次写到空旷、寂寥、黑暗、白光……种种意象,这些意象突出了他的这个大主题。他的小说总是那么深沉,好像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从李锐小说中的这一主题可看出,他这种悲悯情怀与沈从文相似。只不过沈从文小说形式上处处给人一种优美,李的小说则时时给人一种沉重。沈的小说如一曲柔美的低回的箫声,李的小说则如一首瓦罐击出的粗砺的古曲。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历史观直接影响到他的小说。

    读李锐小说,最突出感受就在其历史感。他把视线深深地投射到民间。把历史感寄放到低层民众的身上,让人的命运与历史相契合。当然,他的历史观与通常所谓的历史观是不同的。通常书本上描述的历史,往往是夹杂了统治者意识的历史。记录历史的人,是统治者的代言者,不是平民的代言者。至少他不会关注到最低层民众。作为小说家的作者,却把历史具体到了社会中的个人身上,让平凡的个人具有了历史感,这样就使小说更加深刻。他找到了文学与历史的源。

    体现作者的灵性之所在,是那些存在于语言细小处的象征、隐喻、暗示、等等手法。

    他的小说多以细节为主,着力点不在对情节事件的交待,而在对细节的描述。对于小说,细节描述的越生动,表现力越强,远远胜于无休止的交待。这一点最见作者功力。

    另外,作者还在叙述上采用一种诗性的表达。写作时,完全进入一种诗的境界。许多语言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郁结胸中不吐不快的情性下随意流出。当然,他的诗不在优美,而更多的是悲壮。读之,给人一种压在心上沉甸甸的感觉。

    诗性的表达,用之于小说,并非仅在语言的优美或深刻,也有情节安排、章法布置上的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
读欧亨利小说有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欧亨利小说有感,2024读欧亨利小说有感,教您怎么写读欧亨利小说有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