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 > 地图 >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相关栏目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热门栏目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推荐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

(共 9436 篇)

  • 1、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500字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爱情小说-----巴黎圣母院。说起巴黎圣母院,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吧!此书是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历史小说。这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以18世纪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中心,描写了驼背的敲钟人对一位吉卜赛姑娘的真挚的爱情,同时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巴黎圣母院里住着道貌岸然且性情乖戾的副主教克洛德神父和驼背的丑八怪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对克洛德神父忠心耿耿,百依百顺。有一天,貌若仙女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出现在他们两人的面前,起舞翩跹。她是那样的美丽而神秘,始终带着一只有金色犄角的山羊。贫穷的诗人、哲学家格兰古瓦不幸落入一群无赖汉之手,在生命垂危之际,被爱斯美拉达借假结婚所救。可是,爱斯美拉达却爱上了从怪汉手里救出自己的御前卫队长孚比斯。一直对爱斯美拉达心怀邪念,在她周围游荡的克洛德神父得知此事后,感到十分痛苦,以致行刺孚比斯后逃走。结果,昏到在孚比斯身旁的爱斯美拉达以杀人和施妖术的罪名被逮捕……看完了这本书,我感到了当时18世记的社会统治阶级当道善良的人是他们的玩物,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成了他们的牺牲品。但,邪恶终究斗不过正义,真正的凶手克洛德神父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历史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政府带领下,邪恶受到了抑制,真善美得到了颂扬,人民安居乐业!
  • 2、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1200字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雨果在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的角落里发现墙上有几个大写的手写的希腊字母——“‘an’arkh”,因受雨水的侵蚀,字已经黑黝黝的,完全陷入石头里。这几个字母形状奇特,呈现峨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体现这些字出自中世余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名状的符号,尤其是这几个希腊字母所组成的词蕴藏的宿命、悲惨的寓意深深地打动了雨果。于是,雨果就以古老的圣母院为线索,挖掘下去,从而完成了巴黎圣母院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里,神甫弗罗洛收养了一个孤儿,他长得奇丑无比:独眼、驼背、跛腿、断牙,叫卡西莫多(译)。他日复一日地为人们敲着钟楼上的大钟。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却有着一颗常人都不一定会有的善良而向往美好的心灵。卡西莫多的丑与美正好与那外表风度翩翩,内心阴险狡诈的神甫弗罗洛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某种原因卡西莫多与养父闹矛盾。本以为女主角爱斯梅哈达(译)的出现能使他们关系缓和,然而却没想到就因为爱斯梅哈达使得他们的父子关系愈演愈烈,最后到爱斯梅哈达惨遭神甫毒手,卡西莫多从此便憎恨神甫而神秘失踪。大约是在一年半或两年后,人们在一个隐秘的山洞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对相拥的骷髅,姿势十分奇怪。一具是女的,身上还残留着几片白色衣袍的碎片,紧拥着这一具骷髅的是男的。他脊椎歪斜,头压在肩骨里,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短。而且发现这具男的不是与女的同一时间死亡,因此可以断定,这具尸骨生前的那个人是自己独自一个人来到这里,并且死在这儿的。而当人们要将他(她)们的骨骼分开时,他刹时化为了尘土……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它形象地讲述了在旧社会人们的不平等与劳苦的奴隶制社会的黑暗,似乎作者要以这个题材牵引着人们的思绪往哪里去。从这本书里反映出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人生7ba7,而一个人一生能够体验的多少种酸甜苦辣,雨果都把它诠释在这一本书中,而故事的来源仅仅是那几个发霉的希腊字母。我觉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个性鲜明,看后让我真正体验到人类非比寻常的善与恶。卡西莫多奇丑无比,本来可以讲话,但因为不和人接触,人们也不敢与他接触,到后来就只能“哇—哇”地乱叫了。可他并没有就此厌倦人世、憎恨所有人,他依旧为人们任劳任怨地服务,一心为好人做好事。他一次次把爱斯梅哈达从罪恶的手中救回,一次次把爵士送回安全地带,他
  • 3、 读《圣母的孩子》

    【摘要】喜迎飞雪,新春吉祥,经过2014的成长,来到2014,希望得到大家的更多关注,希望读《圣母的孩子》是你想要的,祝大家马年长红!

    我全神贯注地读了《圣母的孩子》,这本书是格林写的。

    这本书讲的是圣母玛利亚把樵夫的孩子带到了天国。当她十四岁时,玛利亚要出趟门,给了她天堂的十三把钥匙,并且不让她打开第十三道门。

    小姑娘打开了十二道门,当她再打开第十三道门时,她触摸了一下天堂的火焰,手指变成了金色,怎么也洗不掉。玛利亚问了她三次,开过第十三道门没有,她都说没有。玛利亚把她降到了人间。她又和国王了结婚。

    在王后分别生三个孩子的夜里,玛利亚都问她是否打开过第十三道门?王后都说没有,圣母抱走了王后的孩子。最后被人们认为王后是吃人的妖精,被判了死刑。当火点起时,王后大声喊:是的,玛利亚,我开过那道门。大雨扑灭了火,玛利亚把三个孩子也还给她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什么事情都要控制住自己,否则就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读《圣母的孩子》看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今后的日子里和小编得到您的更多关注!

  • 4、 读《巴黎评论》之有感:文学的使命

    读《巴黎评论》之有感:文学的使命

    文|王斌

    吃早餐时漫不经心地翻我压在茶几上的一大摞备读的书,突然发现了这本——一本我还没读完的《巴黎评论》,后来又想起读别的竟把这本遗忘了。真不应该!它是多么好的一本。

    我又翻开了它,先看目录,就这样,帕慕克访谈录进入了我的眼帘,上次看时还没读到他,而我,这一段也在看他的《我的名字叫红》。

    还没读完,但我意识到他是一位在世的非常重要的作家,不是因为他得过诺奖,石黑一雄也得过——但他不重要,帕慕克的重要是他的思想和小说形式,还有他叙事内容的稠密与厚重,再就是他小说的诗性气质了。

    访谈录读了一点,看得出帕慕克有作家的率真与执着,他内心有一种很纯很纯的东西,我以为这是一好作家必备的精神品质。

    读完了帕慕克的访谈,又接上埃科的访谈继续看。一口气读完了,这位从理论(符号学)到小说的“炫技”大师,所谈问题并没有那么高妙,但看得出他是诚实的,而且挺快乐——帕慕克则是另一路,他有一种隐形的忧郁,这忧郁来自他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被误读与错乱。

    埃科没有这个问题,无论他作为欧洲人或是意大利人,这都无庸置疑,他无须陷入身份的困扰。帕慕克则不然,他是土耳其人,地处欧亚大陆架的夹缝中,文化又是异欧洲的,而他本人又生活在此一双重世界中,身份焦虑乃是他超离不了的困境,帕慕克之小说成在此,也忧在于此。

    春假后这一天,我好像没有过渡地重归了我平素的日常,上午读海德格尔的哲学,下午《史记》《我的名字叫红》,只是额外增加了一项内容:读完了《巴黎评论》中关于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采访,几乎是扫读,因为一如我之所料基本没什么营养。

    在此期间,上午和下午还插空读了二篇极棒的论述当代中国的文章,胸怀大志,又忧患犹深,很是拓展人之眼界,引人深思,忧患中的知识分子条分缕析总结出的问题我们其实亦了然于心,但为此开出的药方,又何尝不是南柯一梦?

    但撰者忧心如焚的拳拳之心又如此令人动容,可是我们又路往何处?太多的学者、文人、新闻工作者在堕落,仅逐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还沾沾自喜不以为耻,故一旦见了忧国忧民者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很多世界级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在《巴黎评论》中提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我始终没读。当年嫌它委实太长了,啃不动。于是就读了他较短的一部《威尼斯之死》,感觉颇好,但忘了写什么了,只记得写得很内心,也很迷茫和惆怅。

    我总是记不住读过书的内容,但

  • 5、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缓缓钟声,叩问人性美丑

    缓缓钟声,叩问人性美丑

    ——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洞头区实验中学908班 王思钿

    圣母院的钟声从远方缓缓而来,咚咚,咚咚……沉重地,凄婉地,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中世纪的巴黎在我们的心中,烙下了一个个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掉的形象——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美好的艾丝美拉达以及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

    初读《巴黎圣母院》,我先入为主的把卡西莫多当做是一个大反派,他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还有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刚出生就被父母所遗弃,人人见了都想烧死他。

    他是一只丑小鸭。他的脸预示着他是恶魔的化身。

    当他被养父派去绑架一位女孩的时候,我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是非不分,甘愿成为别人的帮凶。后来他被女孩善良的心所打动,不再对费罗洛那般的言听计从,甚至学会反抗时,我才恍然,发现他那清澈干净的灵魂。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艾丝美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这位神女般的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艾丝美拉达。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

    卡西莫多是一个可悲的人。

    他是法国底层人民的代表。身份低微,不得不受教会的压迫。

    我真心的怜悯他,他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爱人,最终又亲手杀了自己的养父 .他虽然是整本书的主角,却没有主角光环,笼罩着悲剧色彩。

    书中最美的笔墨都倾注在了女主人公艾丝美拉达身上。艾丝美拉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从外表到内心,她的形象都是美的。在雨果的笔下,艾丝美拉达的形象就像是照射在灰暗画面上的一束灿烂的阳光。她成为整个巴黎圣母院故事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

    骑士队长法比斯,副主教费罗洛,诗人甘果瓦和敲钟人卡西莫多都沉醉于她的美貌。

    除了外在的魅力,内心的善良也是她美丽动人的另一方面,穿梭过人海就为了给劫持自己的卡西莫多送水,卡西莫多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为了免除甘果瓦的杀身之祸,与流浪诗人甘果瓦假结婚这些,都无不体现着爱斯梅拉达的纯真善良。甚至在面对副主教弗罗洛的威逼的时候,宁愿选择十字架也不屈服于副主教弗罗洛。

    雨果曾说:美就在丑的身旁,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于崇高的背后,而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并进。艾丝美拉达的缺陷恰恰就在于她的天真和她对爱情的肤浅。她轻信

  • 6、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5篇

    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1)

    很早就触碰过《巴黎圣母院》了,因为我有个每天看电视剧却只让我看名着的妈妈,记得那个时候,刚开始看了好久也没发现什么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但读到后面,我终于被它吸引住了,时刻担心着艾斯梅哈尔的命运,她为了素未谋面的格朗瓜尔不被绞死,宁愿嫁给他当卡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所有人辱骂他,听到他痛苦的呻吟,不但不同情,还将其当做笑料时,她却不计前嫌,含着笑把葫芦对着卡西莫多缺牙的嘴。而刚才还冷血的群众,却被这个场景感动了!

    原来他们并不是麻木不仁,只是他们的怜悯对外表丑陋的人免疫而已。她是个痴情的人,看到弗比斯离去,就算会被士兵发现,也要喊出他的名字。然而弗比斯却可以,和未婚妻一起看着她走向刑台,她呼喊着他的名字,他追着未婚妻解释。最终,她还是死了。当时的世界已经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了。

    卡西莫多,无论书中把他描绘得如何丑陋,也无法阻止我对这个角色的喜爱。他就像一个没人疼的小孩,只要谁施舍给他一点点恩惠,他就可以死心塌地地对谁好。然而,人们却是如此吝啬这样的一点点。所以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艾斯梅哈尔只是给了他一点水喝,他便可以感动到泪流满面。他似乎就是个悲剧式的人物,相貌丑陋也就罢了,可他还天生独眼,驼背,瘸腿。

    又因为从小就做敲钟人而成为了一个聋子。当他看到艾斯梅哈尔爱抚着山羊加里时,会说出:我的不幸是因为我还是太像人了。我真宁愿完全是个牲畜,如同这只山羊一样。这样的话。他会对着墙上粗俗的人像自言自语:啊!我为什么不像你一样是个石头人。他可以深深藏起自己对艾斯梅哈尔的爱,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和她在一起的,他只希望自己可以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保护她就行了。为了她去找弗比斯,为了不让她伤心就算被她责备也不愿意告诉她弗比斯已经结婚了。为了她竭尽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阻止丐帮闯进巴黎圣母院。可最终他的命运却是亲眼看着他爱过的两个人在他面前死去,而他选择了和艾斯梅哈尔的尸体一起长眠。

    似乎书中的每个人物的结局都是悲剧,而风流成性的弗比斯的悲惨结局却是:他结婚了。这与艾斯梅哈尔以及卡西莫多的痴情放在一起,变成了绝妙的讽刺。书中最经典的就是对比了,例如卡西莫多和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两个人物,一

  • 7、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5篇

    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巴黎圣母院》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1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催人泪下的小说。具有强烈反封建教会的精神,揭露了法国中世纪路易十一政教合一王朝的黑暗,批判了路易十一的残忍,他统治的王国,实际上是个人间地狱,到处都有魔鬼的奸笑和被压迫者的哀号,爱斯梅拉达就是其中一个无辜者。在副教主克骆德身上。我们看到了教会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克洛德虽然很没有人性但他的本性不是这样。

    他追求爱斯梅拉达,人们并不责备,这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只谴责教士的虚伪而不谴责他们的偷情一样,它说明在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者所宣扬的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像春风一样唤醒了一般市民阶层的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同时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圣职人员本的禁欲主义的铜墙铁壁。

    卡西莫多是千千万万的无辜者一个深表同情与热情歌颂的低贱者的形象,这个爱被人的嫌弃的丑八怪,在见到爱斯梅拉达之前,他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要么是麻木的过日子。要不就是以恶报恶,以冷眼看世界。

    一旦内心深藏的美好潜力被激发出来,便可以放出奇异的光彩和无穷的力量,烈日下爱斯梅拉达的一口清泉。打开了这个奇丑人心灵的窗户。激起他迸发出美!美!美!这样三句美丽的诗句,这口清泉使他发现了生活真正的意义,激起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和勇气,致使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热情都与这位象征人类美好事物的心地善良的少女联系在一起。为了她。他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卡西莫多美好心灵的复苏,意味着人类心善良美德的觉醒,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反封建教会的力量,作者对奇迹王朝乞丐们的见义勇为,一方有难四方帮忙的团结友爱精神也进行了歌颂。

    我读过的书,就算《巴黎圣母院》最深奥,只有把一个形体上畸形最可怕、最可厌、最完全的人物,把他安署在最低化的低层。最被人轻蔑的一级上;用阴森的对照线从各面照射这个可怜的东西。然后给他一颗灵魂,并且在这个灵魂赋予人所具备的最纯净的一种感情,这种高尚感情根据不同的条件而炽热化,在你眼前使这种卑下的造物换了形状,渺小变成伟大,畸形变成了美。

    读《巴黎圣母院》心得2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命运三部曲之一,。这本书以离奇的情节设置、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强烈的对比手法,

  • 8、 关于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书心得体会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范文(1)

    六年级的时候,我向同学借了一本,《巴黎圣母院》,本来觉得很乏味,但慢慢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这是外国的名着,虽然我看完后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起码看懂了。

    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西莫多,送上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看到她是无瑕的,是没有一点污垢的。可是,这般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却是最肮脏的对待,流浪,被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最后,做了彻底的牺牲。

    这本书的关键词人性,讲述了当时社会的扭曲。作者笔下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劝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表现。

    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建筑群,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

    精彩的书,要细细品味,琢磨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关于读巴黎圣母院心得体会范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书带给我许多许多,书使我认清了整个世界。

    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是的,这就是鼎鼎有名的维克多雨果先生写的几乎没有人未曾读过的《巴黎圣母院》。同样,它也是我的最爱。

    爱斯梅拉达是书中下流社会的宠儿,娇媚、可爱、善良、热情人见人爱,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她也丝毫不过分。而这样的美人却在圣母院前靠卖艺生活,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凭她的美貌,最美的公主都比不上她,可只因为她出身贫贱,他连自己爱慕的弗比斯队长都得不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黑暗笼罩着一切,一切。

    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描绘出当时巴黎黑暗,本末倒置的社会。与爱斯梅拉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鼻子四面体,嘴巴马蹄形,左眼细小,被棕色眉毛堵塞,右眼被大瘤遮盖着,牙齿残缺不全,乱七八糟;驼背、鸡胸、罗圈腿;他出现,是个

  • 9、 走近名著,辨识美丑_读雨果《巴黎圣母院》有感

    走近名著,辨识美丑_读雨果《巴黎圣母院》有感:

    文/赵卉。久经岁月侵蚀的钟楼石壁上嵌着这样一个手刻的词_“anatkh命运”。这是来自怎样悲惨的灵魂的呐喊,宿命用黑与白、美与丑、善与恶的丝线编织成圣母院最迷人的霓裳,也震撼着读者饱受激荡的心灵。

    爱斯美拉达,跳着她动人的舞步出现在街头,纤秀的小脚,乌亮的大眼睛,金发如绸,目光似焰,一个美与善的精灵翩翩而来。但似乎那雪白的小羊已预示了她的不幸:她的母亲因丢失了女儿备受折磨成了怪异的“麻袋婆”;她深爱的弗比斯视她如玩物,并不真心对她;她毫无防卫单纯美丽,却遭人格分裂的弗罗洛陷害。面对一切强加在她身上的不幸,单纯的她心底总是积攒着善良的光芒,她给无人理睬的敲钟人送水;她不计较人心的险恶,依旧那么单纯快乐地边歌边舞;那热烈的爱,那动情的歌,那欢快的舞,如天使般传递着纯洁的热情和快乐,直到被处以绞刑前,依然眨动着美丽的大眼睛笑靥如花。

    卡西莫多,一个险些在婴儿时被烧死的驼背、独眼、跛脚的敲钟人,那四面体鼻子与马蹄形嘴巴便足以让人厌恶。可是,在他令人恐怖的外表下却藏着清澈而明净的灵魂。他勇敢地从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他对义父弗罗洛不惜付出生命,他对有恩于他的爱斯美拉达用尽全部爱心悉心照料,他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求,却饱受尽了人世间的歧视与侮辱,世界把所有的“垃圾”丢给了他,但他却报世间以至诚善良。

    我带着辛酸读着雨果有关“命运”的故事,雨果大师以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将美丑对照推向了极端_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衣衫褴褛,举止粗野的流浪者有金子般的爱心,外表正经,有教养的上流人群灵魂却有着巨大的空洞。人的层层面面复杂而又简单,善与恶不在于外表与包装,而在于内心。正如书中所说“美就美的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

    整部小说让人在压抑中走过,我不明白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两个毫无所求的人却死得如此悲惨,而麻木又善变的人却活得自在。唯一的慰藉便是死后,两个善良的人的尸骨紧抱在一起,一具是女的,一具是男的,男的不是被吊死的,而是生前自己来并死在这儿,当人们要把他们分开时,顿时化作尘土。白就白得无暇,美便美得完整,两种善良在命运支配下有了归宿。

    掩卷沉思,我的耳边依然回荡着敲钟人卡西莫多在钟楼上绝望的呼喊“天厌弃啊!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卡西莫多的“美丽”

  • 10、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800

    如果世上真的有一部小说可以如此鲜明地把浪漫主义色彩融入现实世界,那么,就是《巴黎圣母院》了。

    它不仅是一部悲剧,同时也是一部探讨人性的伟大著作。为什么伽西莫多奇丑无比却善良纯真,肯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为什么克洛德主教原本向善,十年的清心寡欲却因爱斯梅达拉的出现毁于一旦,以致做下伤天害理之事?为什么爱斯梅达拉对无情的卫队长始终痴心不改,直到生命尽头?为什么伽西莫多对收养自己的主教,在最后一刻下了狠手?这一切的问题,从《巴黎圣母院》的背后,都能找到答案。

    是的,书中最鲜明的形象就是伽西莫多了,他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缺陷于一身,独眼、歪鼻、驼背、跛足,还因长期敲钟导致了耳聋。这样一个人,只因为丑陋,被社会无情地弃置,没有人肯接近他,然而爱斯梅达拉却在他身受重刑,口渴难耐时为他送去了水,还送去了来自一个受害者的谅解与关心。这一口水滋润了伽西莫多干裂的心灵,使他由“兽”成功地变成了一个“人”,一个好人。在最后关头,他救了爱慕的少女,救了一个纯洁无辜的灵魂。

    关于另一个被人们痛恨的角色,克洛德,也因爱斯梅达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原本是有善心的人,可怜伽西莫多而收养了他。然而自从被爱斯梅达拉迷住后,他让自己的爱情变得扭曲了,不顾一切地去占有她,玷污她,在得不到她之后用匕首刺向与她幽会的卫队长并嫁祸于她,最后亲手将她送上了绞架。但恶有恶报,当克洛德狂笑着看他喜爱的姑娘吊在空中时,被气愤的敲钟人推下了塔顶。这是一个道貌岸然而内心阴暗的人最终的下常

    也许连作者自己也被伽西莫多感动了吧,他成全了他的爱情,让他抱着心爱的姑娘的尸体死去,最后他化为了灰烬。这样的结局多少有些夸张,但这正是浪漫主义的精髓所在。

    同时,书中对巴黎底层人民也作了许多描写,即乞丐居住地“奇迹王国”。在那里有爱,有正义,有勇气,有善良,是任何上层社会中所没有的,也是作者所追求和推崇的。除此之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巴黎市民浓重的市井气息,这也是书中一大亮点。在全书开头就描写了观众等着看圣迹剧的场景,从几次大闹与停歇的交替中,从乞丐的出现引发的小乱子中,19世纪巴黎风味的一幕幕场景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小小的美与丑接连涌现。

    社会是个大舞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而《巴黎圣母院》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深层次下人性的内涵。无论美还是丑,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时候,美可能会变成丑,而丑也可能变成美,唯一不变的,是拥有一颗充满爱与宽容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7

  • 2019-09-23

  • 2022-05-30

  • 2022-02-11

  • 2019-10-17

  • 2021-11-04

  • 2019-10-11

  • 2019-09-20

  • 2023-01-21

  • 2019-09-20

  • 2019-09-20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2024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教您怎么写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