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 > 地图 >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2024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推荐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

(共 1151 篇)

  • 1、 《弟子规》(精选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

    这几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品读了《弟子规》的第二章,我深有体会。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它是学童们生活的规范。它的内容很多,很容易懂。我感觉背起来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兄道友,弟道恭”让我明白了兄弟姐妹要互相尊敬,“尊长前,声要低”让我懂得了在尊长面前说话的时候要轻声。“财物轻,怨何生”让我知道了别太看重财物才不会产生怨恨。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比如,做家务还太少,没有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担家务。以后我要改正这些不足的地方,成为一个勤劳有礼的孩子。

    家长教育体会:

    今日,与孩子一同读经典,品美文,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当孩子熟练背诵,快乐讲解时,油然而生幸福之感。作为家长,我为孩子的快乐而幸福,更为孩子的成长而幸福。

    《弟子规》不仅是优秀的启蒙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的常青树。虽经岁月淘洗,却依然枝繁叶茂,庇护道德幼苗的成长。

    为什么在经济繁荣的今日,我们还要翻寻古老的书箧,去寻找人生的秘笈?答案其实简单,因为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至宝,更是社会的财富。让孩子们明理守信,尊长爱幼,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护;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德才兼备,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与孩子共同感悟成长,我有了诸多体会,学校为孩子成长所做的努力可谓用心良苦,希望这有温度的关爱呵护他们一路成长!

  • 2、 漫谈弟子规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漫谈弟子规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感恩堪布给予我们这么好的书。 

    这本书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看。

    ①  百善孝为先 

    ②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跟随潮流而放弃传统。

    ③ 提倡素食的原由。

    ④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⑤爱书。

    这本书极力推荐花时间和经历去看,并且从理论到实践。

    漫谈弟子规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看到索达吉堪布的《漫谈弟子规》封面时,一方面勾起了我在藏工作生活的历历往事,有一种亲切感;另一方面怀着的敬仰之心,也想看看大师如何漫谈“弟子规”的。我原来以为《弟子规》是儿童启蒙读物,是给小孩看的,通过学习大师的著作,颠覆了我原来的认识。

            大师之问:“许多人以为《弟子规》只是给小孩子学的,成年人没必要学,佛教徒没必要学,出家人更没必要学。没错,古代是如此,但古代孩子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今天我们这些大人有吗?”

            “大人学了,才有资格引导孩子。学校重视分数也就罢了,做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补上德育课程,否则,孩子的智慧你放心吗?没有德行,智慧又依靠什么成长?”

            大师说“可能我们太重视物质进步,忽视了心灵继承。今天的人们很多都不太知道怎么孝顺父母、怎么诚实守信,那就有必要提醒大家:其实我们有好传统,接受它就可以。”

           大师之问、之答引起我的共鸣,对“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及家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弟子规》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学习!

    漫谈弟子规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索达吉堪布,貌似这几年挺出名的,看了他的几本书,太渣了,太多的封建迷信,传统沉渣,居然“20世纪90年代起,随法王前往美、英、法、德等十几个国家弘法。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港大、北大、人大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2]师通过网络、光盘等现代化方式,将大乘妙法传至千家万户。”太可怕了,联想到前不久的“女德”宣扬者,都打着佛教,传统文化的幌子把五四运动打到的有复辟拉出来,好在现在的孩子们一般不会听这些人的忽悠

  • 3、 少儿读物《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该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 4、 《弟子规》读书笔记500字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 5、 学生《弟子规》读书笔记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弟子规》中,多次提到仁和孝二字,我对它们有独特的见解。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老师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了。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倒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都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我就责怪他们,讨厌他们,那是多么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姐妹比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该会多难过呀。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起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 6、 《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 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 7、 读《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弟子规》读书笔记一】

    我阅读和背诵这篇文章后,使我懂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道理:第一节 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儿童。努力做到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节 使我明白了兄弟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决不能贪图钱财。努力做到团结大多数人,做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学生。

    第三节 使我知道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体好,使每天都能精力旺盛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第四节 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欺骗他人,只有诚实待人才能使他人相信自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好学生。

    第五节 使我知道了人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六节 使我明白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我要必须充分表现自已的才华努力学好每一科功课,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弟子规》读书笔记二】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习本,练习册,漫画书所有和学习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笔记三】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命 ; 须敬听; 父母责 ;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

  • 8、 弟子规读书笔记大全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

    【弟子规读书笔记一】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

    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弟子规读书笔记二】

    我利用了暑假时间详细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感悟很深。我发现,宣扬《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有莫大的助益。

    《弟子规》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八个部分。以下是我阅读后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第一段。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现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现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 9、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

    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顺父母;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守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仔细。记得第一次打开《弟子规》,我便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惊呆了,原来我国古代早已把这种行为作为第一规范了,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也一样,之前妈妈叫我,我经常不回应。

    妈妈叫我干活,我也经常不理不睬。从看到这句话后,我就彻底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妈妈很高兴,别人也夸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继续往后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现在大多数家庭和我一样只有一个孩子,平常自己总是独霸一方。一旦放假,问题就来了,我和表哥无论大小事务互不相让,吵架、打架变成了家常便饭,妈妈、爸爸对此头痛不已,读了这句话我才懂得我们两人“兄道敌,妹道凶,兄妹争”就是不孝的表现啊。是啊,我俩吵架、打架的时候,妈妈、爸爸都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来劝架,这不是给大人添麻烦吗?从此我就尽量克制自己了。比如前几天姐姐骂我很难听的话,我本来准备马上回击,可还是忍住了。

    事后我跟姐姐讲她说的不对,他也向我道了歉,避免了一次吵架。“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条读书学习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读书时眼在书上,嘴也在念,可心经常飞到九霄云外。自从读了这句话,我就开始在学习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读书,写字、上课认真听讲。

    就是因为这样我的学习效率才大大提高,以前做作业总是需要半天甚至还得熬夜,现在只要不到1个小时就够了,剩余的时间我就可以巩固今天学的知识了。《弟子规》教会我的东西太多了,每当我读起它,就会想起卫老师课堂上讲过的话“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却没有成人。”既不孝顺,也不与他人好好相处。我相信,我读了《弟子规》,肯定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捷径。

    我同样相信,每个读《弟子规》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国家的栋梁。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

  • 10、 《弟子规》读书笔记800字_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6-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11

  • 2023-0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2-03-16

  • 2023-02-12

  • 2019-09-20

  • 2021-12-0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1-11-2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1-26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19

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2024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摘抄,弟子规选读五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