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第三堂课观后感 > 地图 > 第三堂课观后感,2024第三堂课观后感
第三堂课观后感相关栏目
第三堂课观后感热门栏目
第三堂课观后感推荐
第三堂课观后感

(共 1074 篇)

  • 1、 第三堂课观后感精选(5篇)

    在看到好的影视作品时,我们不由会被情节和内容深深吸引,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是真情实感下的产物,不可弄虚作假,观后感在描述电影剧情和主体的同时,添加了自身的见解。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读后感大全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第三堂课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堂课观后感 篇1

    今天是天宫课堂的第二讲。这一次的观看让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一些简单的小实验。把水瓶扎口,然后从高处扔下,水不会继续流出来。这个实验非常令我奇怪,怎么也没想到水居然会停下不再流淌。后来经过老师的一番解释,我终于理解了这个奇怪而神奇的现象,不由得在心里面感叹我所热爱的,伟大的科学!

    虽然有了上一次的震撼体验,但看到宇航员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我还是不由得惊叹于祖国科技的强盛。连宇宙中的人都能和地球上的人进行通话,真不愧是我所热爱的,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努力成果!

    看着宇航员们在空间站里被我们讲解科学知识,看着宇航员们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看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提问,看着学校特别安排课表让我们看直播,看着这么多人为我们看天宫课堂付出努力,真不愧是我所热爱的,伟大的祖国!

    热爱代表了什么?代表着我伟大的祖国。我所热爱的,伟大的即是祖国的一切。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第三堂课观后感 篇2

    萨仁图娅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但,航天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太空授课,就是要让孩子热爱航天,首先要让他们走近航天、了解航天。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通过天地对话这种授课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渐渗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让民众对航天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航天事业。

    “太空授课”开辟了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必然激发出更多社会领域与学生面对的授课方式。做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所有领域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都懂,但是都做的远远不够,今天,太空授课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坚信,这伟大的一步,必然引领处更多领域的社会授课之步,必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内容,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堂课观后感 篇3

    虽然疫情阻挡了我们上学的路,但阻挡不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心。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乎有诉不完的'科学情怀。

    在空间站

  • 2、 第三堂课观后感精选

    第三堂课观后感是由栏目小编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内容。优秀的电影同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或多或少都沉迷于优秀的影视作品。 让我们将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写出一篇观后感,坚持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重新建立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第三堂课观后感(篇1)

    萨仁图娅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飞天梦,但,航天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太空授课,就是要让孩子热爱航天,首先要让他们走近航天、了解航天。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通过天地对话这种授课方式,也把神秘的航天科技逐渐渗透到全民科普教育之中,让民众对航天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及作用,有更深入的认知,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航天事业。

    “太空授课”开辟了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必然激发出更多社会领域与学生面对的授课方式。做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所有领域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都懂,但是都做的远远不够,今天,太空授课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坚信,这伟大的一步,必然引领处更多领域的社会授课之步,必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内容,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三堂课观后感(篇2)

    虽然疫情阻挡了我们上学的路,但阻挡不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心。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乎有诉不完的'科学情怀。

    在空间站里,陈冬、刘洋、蔡旭哲等三名航天员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它拉近了我们与宇宙之间的距离。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大饱眼福,不仅看清了失重状态下饱和液体结晶的现象,了解了在空间站里必须通过离心力才能使水油分,还知道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会大显神威。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太空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最后,他们还为现场课堂的同学们解答了很多有关宇宙奥秘的问题,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是现场的一员能向他们请教!

    我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听完这堂课更加激发了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探索宇宙奥秘,必须从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将不懈地努力奋斗,去实现我的天宫梦。

    第三堂课观后感(篇3)

    今天我们集体在教室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的现场直播。在航天员王亚平的介绍下,我们见识到了太空站的神奇之处。天宫中有卧室、卫生间,还有可以满足航天员们体能锻炼需求的太空跑台和自行车,大大丰

  • 3、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8篇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8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

    “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并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

    20xx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20xx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在这两次授课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时隔7个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又给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三课。

    “天宫课堂”第三课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

    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手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看了这一课之后,我学到了更多的有趣的科学知识,再一次被科学的魅力所震撼,同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首要任务——学习,学习使我们强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理解航天事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干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

    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让我们勒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且有过硬本领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2】

    “天宫课堂”第三课于10月12日15:45开课,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我和老师、同学们在课室中观看了本次直播。

    “天宫课堂”第三课共有两个地面课堂:主课堂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分课堂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河南省科技馆。在本次太空授课中航天员们为我们进行了以下7个课程:

    1、问天实验舱介绍:展示介绍问天实验舱的基本情况以及

  • 4、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汇总10篇)

    栏目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优秀的影视节目能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慰藉。当我们高高兴兴看完电影后,就有一篇观后感等着我们去完成,写观后感时得出的感想应当是有意义的,才值得一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上了一节有趣的《天宫课堂》,里面介绍了天和核心舱,它长有16米呢!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老师就在这里面为我们讲课。他们讲了很多有趣的知识,还做了几个神奇的实验。

    首先,王亚平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里面有用来健身的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还有一间太空厨房,里面的冰箱里有一些新鲜的苹果,这样,他们就可以吃到地球上的苹果。他们还介绍了特制的企鹅服,专门对抗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

    接着,王亚平老师做了几个实验,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泡腾片实验,王老师在水球里注入蓝色的颜料,透明的水球一下子变成了蓝色的。她再往蓝色的水球里放入半片泡腾片,水球里就出现了很多气泡,看起来就像地球一样,真是太神奇了!

    太空真是太奇妙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航天员,去宇宙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2

    今天上午十点四十四分,我在家中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直播。看着白色的火箭载着航天员们飞向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的又一个新征程。从未有过的震撼激荡在心头。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正是无数的中国航天人用智慧与汗水得来的。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科学家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他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星际探测工程,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 篇3

    今天是不一样的一天,因为我们上了第一堂“天宫课堂”。这次的“天宫课堂”是由王xx、崔xx和叶xx三位宇航员主讲的。

    王xx老师带我们参观太空舱。我们先参观厨

  • 5、 电影第三波观后感

    《第三波》是一部来自爱尔兰的科幻恐怖电影,影片首播于2017年的多伦多电影节,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并不高,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温暖的尸体,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化的丧尸逆转成人,这部第三波更进一步展开了想象,加入被治愈的丧尸带着那段恐怖的记忆回归社会生活会如何。一部设定新奇的丧尸题材影片,脑洞大开,创意满满,然而在剧情的发展和充实程度上显然功力欠缺,又莫名回到了低阶丧尸满街跑,屠戮市民,击退规军的俗套,令前期建立起灾后新秩序的政府再度弱智了一把。

    如果我的脑洞给编剧,我会这么编。

    1、在治愈者回归社会,研究发现治愈者不会被感染者识别为攻击目标,于是积极组织一只由可控治愈者组成的特殊对丧尸小队,以应对突然危机。

    2、森安作为主角被困于自己的噩梦中不断挣扎,在与康纳的理念背道而驰选择揭发康纳后,被选召入特别小队。

    3、康纳实施释放感染者计划时,特殊小队以极少数量堵在隔离区门,尽数歼灭逃离者。

    4、女同科学家不要那么智障为救百合而失智相信康纳导致感染者释放,新增感染者8000。

    5、艾比可以更真实一些,不要那么圣母婊,高喊着原谅他然后得知真相后大叫滚蛋,几乎就是人设崩了。

    虽然是一部丧尸题材的影片,在这个有趣的设定本应该成为一部更有故事情节和丰满人物形象的,结果依旧没能成为经典。影片虽然演绎着治愈者回归的生活,对照现实不难发现影设那些身背污点的犯罪者回归社会可能遭遇到的问题,甚至体现了一些较为偏激的观点。结果在一片混乱之后草草收尾,所有人物的结局一个没交代,这是还准备拍续集么求放过啊!

    很奇怪这部丧尸片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差点让我错过。这片子高分不敢说,但让我打分7.2分保底。我在短评里写的6.5还是过于保守了。

    里面涉及到生死,病人的权利,康复者人权,小部分人的暴乱,群众与政府不同视角下对待问题的思路,科研者面对解药研发的心态,不同阵营人对待问题的看法与冲突。至于理智与情感更不用说了。是这两年看过最为有深度的丧尸电影。全片丧尸镜头少之又少,更多的想引起观众的思考。导演很会借助光线明暗的对比,环境色彩渲染也很好。个人认为是个很好的剧本。电影中演员演技全部在线。片中的丧尸病毒只是导演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

    真的是一个好本子。不同角色阵营的人物成长变化也很合理。一定要说硬伤,在于对政府和军方人物的刻画过于单薄,导演把更多的镜头给了社会上出现的新歧视,对于无法康复人员的描写也

  • 6、 一堂有趣的课观后感

    今天张欣然的爸爸给一堂有趣的课,我们班上的同学非常热烈地欢迎他。 张欣然的爸爸这节课给我们讲了有关月亮的知识。开始给我们讲了月亮上哪些物体,还说了目前为止月球上没有任何生命体。问了我们许多的问题,有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然后给我们讲了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的小一些,所以谁到了月球上都是大力士,去参加运动全都能拿第一。还给我们讲了我们地球上如果能举起40kg的东西在月球上就能举起600kg的东西。而且任何植物种在月球上都不能生长。很早以前俄罗斯和美国想去探究月球上的奥秘。上个世纪末美国正式启动一架名叫阿波罗的火箭,美国一位幸运的人登上了月球。 还给我们讲了月球上的环形山和月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外太空的陨石坠落而形成的,月球上撞的坑洞比我们地球上的坑洞大,是因为我们地球上有大气层,而月球上没有,我们地球上就像一件棉袄一样,抵消了一些撞击力。月海虽然从外表上看是蓝色的,其实是因为陨石的坑洞而形成的。 最后,张欣然的爸爸让我们思考了一个问题,月球和地球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组派出了一个人去回答这个问题,张老师说我们说的还可以。
  • 7、 第三极观后感

    《第三极》是一部由曾海若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影片首播于2015年,凭借精美的画面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自从做了旅行之后,几乎每天都在看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看到审美疲劳,看到想吐。唯独对西藏情有独钟,百看不厌。

    昨天,看完了央视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第三极》全部六集,更加深了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在这之前,看了《冈仁波齐》,不能理解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要跪走2000公里的长途去转山;也看了《77天》,一个人一辆自行车横穿羌塘无人区,觉得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看完《第三极》,豁然开朗,原来,这世界有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不管你理解与否,它就在那里。

    第一集 生命之伴

    在青藏高原,每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无论是受伤的黑颈鹤,或是凶残的雪豹;无论是长大后会吃羊的狼崽,或是多数人觉得惹人厌烦的毛毛虫;绵羊可以因年老而死,藏獒可以接受哈达。

    次旺大爷在老婆去世的第49天,买下了一只羊,取名次仁。作为放生羊,这只羊会得到他的照料,一生不被宰杀。老人带着他的羊去喝茶、坐公交、转经,俯瞰拉萨,羊褪下它的毛给老人做被子。当老人生病不能去转经的时候,这只羊不跟其他人走。老人说,会养到它死。

    这只羊是次旺大爷的信仰,他相信,这只羊是自己老婆的转世。

    第二集 一方热土

    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人们懂得如何使用大自然的恩赐。用狼毒草造纸,用鸡爪谷酿酒,采集蜂巢卖钱,同时用自己的方法治理风沙,使荒土重新变得富饶。藏民从土地获取生活物质,也用自己的劳动回馈土地以旺盛的生命力。

    开耕节时两位老奶奶的对话:

    眼睛现在看得不太清楚了,你的怎么样

    我的话,在山上看那个羊已经看得不太清楚了,我反正是因为看不清新闻里边的文字而发愁, 但心里在想,这把年纪了,该修心而非修身了

    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宁静的生活,只有善念是最好的陪伴

    善念是两位老奶奶的信仰,她们相信,有了善念的陪伴,才不会感到困惑与烦恼。

    第三集 高原之歌

    雪域高原之上,不全是荒芜,这里有大片的绿色。人们以传统的方式在美丽的草原驯马,赛马。海拔5000米以上还有村子,人们以放羊为生,在最寒冷的时候,利用冰面,把羊赶到一个小岛上吃草。看到石头入药,神授说唱草原英雄格尔萨的艺人,这在以前,是会直接换台的,当这些场景放在第三极的背景下,又是那么的若合符节。

    为了再造一根鹰笛,藏民玉古辗转了无数的山头河谷,

  • 8、 首堂电影课《坚不可摧》观后感

    《坚不可摧》 上周五,我儿子及其3个同学(年龄都在12、13岁)总共4个家庭聚会,我提议晚饭后大家集体去看电影《坚不可摧》,并以玩游戏方式组织写观后感,但实则是给4个要成长为男子汉的小男孩上第一堂电影课。看电影之前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说明了游戏规则: 一、你认为电影里的男主角是男子汉吗?为什么?(比如男主角身上具有什么样性格品质让你认为他是男子汉?)如果不是,那么你心目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举例说明:如蜘蛛侠,钢铁侠等) 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男子汉,你认为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 三、你认为离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还有多少差距?为了成为一个男子汉,你准备怎么做?(列出男子汉成长计划) 游戏规则如下: 1、 家庭为单位,家庭内男子汉参与写观后感,下周四晚上6点前私信发给洪炜,由洪炜统一发到微信群内,家庭女同胞们负责评选。 2、 评选方式:数量2篇(满分)、质量(投票),两项各占50%。 3、 游戏评定一、二、三、四名。第一名家的孩子可以提议所有家庭成员玩一个娱乐类游戏。游戏内容(如我儿子提议的萝卜蹲、另一个男孩提议的撕名牌等)自己考虑,游戏仍取一、二、三、四名。(综合两次成绩,决出总排名) 4、 下周六再次聚会,仍然是吃饭看电影。费用产生方法:第一名全免费,第二名20%,第三名30%,第四名50%。 《坚不可摧》是以真人真事改编完成的一部电影,孩子看完都说好看,但是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观后感呢?我很好奇也很期待。这是他们的第一堂电影课,以后还会陪伴儿子上第二、第三堂课
  • 9、 精选观看《一堂好课》观后感

    走进电影院,我们经常会沉浸于精彩的影视作品,观后感是带有个人色彩和主观情绪的文字。观后感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怎样写出一篇特别的作品观后感呢?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作品观后感记录下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观看《一堂好课》观后感”,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观看《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堂好课这个节目,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颇多,下面请听我慢慢细说。

    主持人为我们说,一堂好课,就是思想政治课,它让我了解了祖国军事的发展和军人们的爱国精神。今天的一堂好课,主要就是讲爱国。主讲人金一南的演讲是我最深刻记忆。

    在xx年三月份,基辛格先生访谈,他已经92岁了,谈着谈着就睡着了。但因为金一南给他说了一个问题,把他叫醒了。基辛格与主席谈了话,真想不到当年一个被美国总统访华堵在路上的学徒工,今天能跟基辛格先生坐在一起会谈,令我感受到我们祖国是多么强大,民族是多么崛起。

    敢于胜利,是我们中华民族心中腾起的火焰,我们要有能力捍卫自己的财富。孙中山当时把我们中国人比作一盘散沙,但他去世后再也看不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

    我们要牢记耻辱,耻辱不是自己的包袱。而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动力。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就是信仰,我们先辈都是具有崇高的信仰,才促使我们夺取了伟大胜利。

    信仰很重要,我们要想爱国,一定要有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信仰是我们爱国的坚石,同时也是今天一堂好课的主题。

    观看《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2

    ”听陈老师说当时她就流泪了,陈老师再到后面去看那条小溪流,那就小心再留着,那是陈老师不禁说到:“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曾经在一起玩耍的土地呀!”当陈老师讲到这里时,学生们都哭了出来,完了屏幕全都我眼泪已在眼眶中打转。

    接下来讲的电影是《大阅兵》这部电影讲的是人与集体的故事,听陈老师说他们当时拍的是升降兵,全部军人中,只有升降兵在阅兵时是戴着头盔的,陈老师说那是有一个老将军对士兵们说:“俗话说:那有泪不轻弹。但是我相信到阅兵的那一天你们都会哭的!”因为陈老师为了拍《大阅兵》这部电影借到了特准在桥边来拍,当时周恩来周总理坐着轿车就在陈老师的面前驶过,但是陈老师再次不发出来了,眼泪都是陈老师心里不仅感叹道:我们的祖国军人是多么的伟大啊!

    最后是《梅兰芳》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里主要是梅兰芳的爱国梅兰芳被日本抓住了,最后梅兰芳去了上海,

  • 10、 《一堂好课》观后感8篇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我们在观看过一部影片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感悟,此时可以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录成观后感,以加深我们的印象,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电影中的结构。我们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影片的观后感更好地记录下来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一堂好课》观后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1

    康辉以戏曲、音乐调动学生听课热情。

    首次担任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康辉在采访中屡次提及“焦虑”二字,但从他前几次“课堂”上的出色表现来看,康辉的确是个十足的“宝藏男孩”。而这次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参与“戏曲课”和“音乐课”的录制,他更是向同学们展现了主持功底以外的“宝藏”一面。

    戏曲是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近年来一直遭遇“传承难”、“年轻人不关注”等发展难题。从小就熟听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以及地方小剧种的资深戏迷康辉表示:“今天确实有很多小的剧种很难生存,也有可能在未来剧种会慢慢萎缩甚至消失,当然它有它存在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确实也特别希望就是这些东西能保留下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听课热情,他还在现场唱起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越剧经典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音乐永远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抚慰人心,并跨越时空,让不同时代的人心生共鸣”,相比起戏曲,音乐的传播力度和受众范围则宽泛很多。当天,刚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戏曲课”录制的康辉,又马不停蹄前往浙江音乐学院开设“音乐课”。现场,多才多艺的康辉不仅和“音乐诗人”罗大佑速学弹吉他,还与全体师生合唱金曲《光阴的故事》,大气沉稳的嗓音十分撩耳,令人回味至今。

    《一堂好课》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里上了,一堂令我受益匪浅的思政课。

    什么是思政课呢?思政课就是让我们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课。讲课的老师是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

    这节课金教授是紧紧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和“怎样才能真正的爱国”两个话题展开,串讲了丰富的史料和热血故事,讲述了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的历史和百年辉煌奋斗史,还有他自己的一些相关故事。

    记得其中金一南教授讲到:在1949年建国时有一枚钉子叫“洋钉”有一盒火柴叫“洋火”有一袋水泥叫“洋灰”;那时的中国像一头沉睡的雄狮没有任何劳动生产力,即使有也是渺茫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东方沉睡的雄狮正

  • 2019-09-20

  • 2023-01-22

  • 2019-11-06

  • 2023-03-04

  • 2022-12-31

  • 2019-09-20

  • 2023-03-03

  • 2023-01-27

  • 2019-11-06

  • 2021-09-21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1-05-0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22

  • 2019-11-02

  • 2023-03-30

  • 2023-03-30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26

  • 2022-12-10

  • 2023-03-28

  • 2021-05-20

  • 2023-02-06

  • 2023-02-05

  • 2023-01-31

  • 2023-01-14

  • 2019-11-0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6

第三堂课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第三堂课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第三堂课观后感、2024第三堂课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