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登岳阳楼读后感 > 地图 > 登岳阳楼读后感,2024登岳阳楼读后感
登岳阳楼读后感相关栏目
登岳阳楼读后感热门栏目
登岳阳楼读后感推荐
登岳阳楼读后感

(共 9048 篇)

  • 1、 《登岳阳楼》读书笔记

    当代唐诗欣赏大家张碧波老师曾经对杜甫的律诗有“概括广,寄慨深,结构章法谨严,语言凝炼精警,风格沉郁顿挫”的论述。

    正因为杜诗有上述特点,所以,人们对其作品中个别语句的解释,会有失之偏颇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

    例如,杜甫《登岳阳楼》中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不管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唐诗鉴赏辞典》,乃至古今众多评论家的说法无一例外:吴楚两地以此划分疆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也有的人为了自圆其说,更有如下牵强的解释:“‘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们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我觉得,这只是解释了诗句的表面含义,未能把握其深层意蕴。是不能让读者满意的。所以有人曾提出这两句诗是否有些夸张失实的质疑。而且,一贯刻意求工出语惊人的杜甫,决不会步前人后尘而将《观沧海》中的有关诗句化为“乾坤日夜浮”的。因而我们有理由重新探求更合适的解释。

    我们知道,杜甫在长安展转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宦途的失意,生活的贫困,命运的坎坷,使他开始注目于现实,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之黑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他的视野由个人生活的小天地转向了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作为伟大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而且深为后代评论家所瞩目。

    例如,黄庭坚: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杜韩自作此语耳。

    朱熹:杜诗佳处,有在用字造意之外者,惟虚心讽咏,乃能见之。

    元好问:前人论子美用故事,有著盐水中之喻,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亡之间,特色牝牡,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

    这里,我们不妨再看一看,在杜甫的代表作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是如何描绘黄河凌汛的(黄河上游的冰块顺流而下挤到“几”字弯处的冰冻线上形成的灾难性梗塞)。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崪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多么真切的叙述,多么惊心动魄的的景观!但这样去讲还只是表面上的理解,因为这几句话是有弦外之音的。原来,此处化用了共工触山的神话,借对黄河凌汛的描述暗示唐王朝时局的严重,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这是何等雄浑的笔力!且此诗写在安史之乱以前,就我们今天看

  • 2、 登岳阳楼改写作文通用
    登岳阳楼改写作文 篇1

    看着窗外的雨连绵不断地下着,天空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幕布笼罩着,不知何时才能露出微弱的光芒。风“呼呼”的刮着,树枝上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几片树叶,洞庭湖的湖水波涛汹涌,大浪来袭时,仿佛可以直冲云霄。远山被隐没在阴云中,无法看清。商人和旅客们只好在旅店里左右徘徊。岸边渔夫们的船,也被这可恶的“家伙”吹得七零八落,桅杆倒下了,船桨折断了,缓缓地漂浮在海上,一个大浪把它们翻转得不知去向。不知不觉,傍晚来临,天色依旧是那么昏暗,风嘶吼着,浪咆哮着,这一切的一切都不知何时是个头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时候,湖面波光粼粼,并无波澜,如镜子般明亮,海天一色,真是不可多得的静谧景色!抬起头,看到天空中展翅飞翔的海鸥,唱着轻快的歌儿,他们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为下一个旅程做充足的准备。俯首看见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蹦跳着,一个个都好似在跃龙门,岸上与洲上的花草,五颜六色,相互映衬,茂盛的草青翠欲滴,各色的花朵,婀娜多姿,真想上去摘一朵!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撒落在湖面上。微波荡漾的湖水像跳动的金子,静悄悄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们满载而归,一唱一合,悠闲地划着小船回家,这样的乐趣哪儿有尽头?这时登上这座美名远扬的岳阳楼,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一切荣耀与受过的耻辱全部忘记,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情不自禁地拿起酒杯,迎着风见酒消愁,真是景美情更美!

    登岳阳楼改写作文 篇2

    像那如卷帘般密集的雨,连绵不断的敲击着大地,奏出打鼓般恢宏的气势。风仗雨势,雨傍风声,就这样不停的连着几个月没有见到太阳。作文阴冷潮湿的风狂啸着,在洞庭湖上掀起层层巨浪,似巨剑般直插入九重天。太阳和星星害怕地躲在了天幕之后,就连巍峨的山脉也把头蒙了起来。商人旅客无法继续前进,因为他们船上的桅杆被拦腰斩断,船桨更是被撕扯成碎片。等到接近傍晚时,天色愈加昏沉,老虎与猿猴开始活跃起来,远处山谷中回荡着阵阵吼叫。

    等到像春天天气和煦,日光明媚时,广阔的湖面上十分平静,没有半点波浪,天空和湖面就仿佛是一整张广阔无际的碧绿花卷,不可分离。沙鸥在天空中自在飞翔,忽高忽低,在画卷中勾勒出一道优美的线条;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无拘无束,快乐的吐血气泡,在画卷中泛起阵阵漪涟。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碧绿青葱,茂盛极了。有时湖面上的薄雾完全消散,皎洁如银的月光一泻千里,铺在湖面上,浮动的光如

  • 3、 观岳阳楼有感

    观岳阳楼有感

    曾经多少次出现在梦靥中,曾经多少次在书中见过你的模样,曾经多少次絮絮叨叨说着有时间就要去看看你,而如今,终于见到你的容颜,惊喜、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文人墨客们的文字把你歌颂的很美,而现实中见到你,我也必须承认,第一眼就被你的壮观、沉稳深深吸引。

    岳阳楼坐落于洞庭之畔,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和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初见你,感觉你是一位蒙着面纱的娇羞少女,发丝随着湖风轻轻吹动,妩媚,迷人,像是等待着某位归人的到来。慢慢靠近你,手指抚摸着寸寸墙壁,感受古代骚客们此时的心境,或许是人生失意、或许是金榜题名、或许……,登上楼顶,极目远眺,突然间领略了范仲淹先生为什么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确,站在岳阳楼上,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水,怎样看都看不见边际,落日的余晖和湖水相互交印着,散发出阵阵金光;偶尔有一些飞鸟和货轮出现在视线当中,真是应了那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边倚立着很多杨柳树,枝叶繁茂、郁郁青青,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真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走下楼,漫步在洞庭湖边,此刻在看看岳阳楼,还是满满的喜爱,貌似怎么看都看不厌,伴随着阵阵湖风,此刻心中有在多的烦心事也都会随着风的吹散而慢慢远去。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要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欣赏远方的美景,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来到岳阳楼,我们不妨想想那首千古名作《岳阳楼记》,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流淌在岳阳楼的美景之中吧。

  • 4、 《岳阳楼记》读后感

    岳阳楼记读后感

     《岳阳楼记》是宋朝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失意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约而留下的传世佳作,距今已有900多年。自古以来,以楼写记的不少,多难脱俗,一篇《岳阳楼记》短短四百字,融叙事、写景、论理为一炉,交相辉映,了无痕迹,叙事扼要清晰,写景变幻莫测,特别是论理,警策世人,发人深思,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名言警句。前者可谓对世,或者说是对社会的态度,后者则是修身,对自己的要求。 一篇文章,掀动一页历史,回望道道车辙,直视眼前大道,作为年轻的我,对范仲俺这位古代政治家充满敬意,崇敬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阔大胸襟;崇敬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神圣责任感;崇敬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当然,我们不能就止于仰视一位封建人臣的修为,古人已去,天地已变,数风流人物,应看今朝。

  • 5、 岳阳楼记读后感

    岳阳楼记读后感

    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周末工作之余,翻开《古文观止》一书,再次拜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我中学时比较喜欢读的一篇课文,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今记忆犹新。此文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江苏市吴县人)。范仲淹和包拯同朝,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幼年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很有学问。入朝做官后,虽然位高权重,却仍然关心民间疾苦。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然而,范仲淹的政治主张和改革措施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史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们中华民族光辉而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忧国忧民的

  • 6、 岳阳楼观后感3篇

    当我们从一部影片中获得领悟时,相信大家看完作品后一定会有不少感慨,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观后感时最好描写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写作品观后感一般有什么要求呢?以下由读后感大全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岳阳楼观后感 篇1

    范仲淹,今人之于他的了解,不仅仅是因为其曾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也很少有人知晓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很多人对他了解和敬佩是源自那千古不朽的名篇《岳阳楼记》。也许《岳阳楼记》不及李白的狂放豪迈,但之所以成千古绝唱,是其本身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和从容淡定的情怀。细细品读,掩卷深思,其文其人之于吾辈的为政做人,还有不可多得的教益。有很多的启示和大家一起分享。

    《岳阳楼记》提醒我们为人之心。现在有很多的人在讲有一颗平常的心,过简单的生活。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我们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作为凡夫俗子,几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物质的追求,对于某些人来讲,是没有止境的,他们的目光始终是向前看的,这里的“前”,不代表“先进”和“高尚”,而是攀比和追求物质的享受。“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时是霪雨霏霏,有时是春和景明,我们很少有那些大师级人物的沉着与淡定,在困境中,难免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但是长时间沉浸在这样消极的情绪中,还如何去在我们的事业上发愤图强、一展身手呢?

    众所周知,在20xx年,有多位领导费正常死亡,有的是工作的压力太大,有的是生活中的困惑无以排遣,有的是对社会中的某些不正当的现象无能为力,其中有政绩突出者,也有普通的官员,他们选择了解脱。用一种非正常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先人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人没有接受过现代的教育,很少用科学的头脑武装自己,但是他们面对失

  • 7、 读《岳阳楼记》有感

    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句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吧,没错,它正是出自范公的《岳阳楼记》。

    冯玉祥将军有书: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优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碗粥,凉后划为四块便是他一天的饭食。之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下频频入侵,边境动荡不安,朝中又无军事人才,于是他便以文官身份统兵成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名尊称他为龙图老子。后又被调后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优,退亦优,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初读此文,我完全是以一种儿童稚嫩的眼光来阅读,只惊叹文中所描绘的大好风光:八百里太湖,淼淼潇湘,风物或阴晦萧索或晴朗明宇,既有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的化不开的愁思,也有纯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的熏醉人的欣喜。然而,在学习了之后,我才如梦初醒这些所谓的领会多么肤浅。

    首先,《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结成这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化为不落的绚烂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这声大彻大悟的感叹如名煞大庙的钟声,浑厚沉远,感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激励着多少壮士任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公毕生奉行的价值观。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救百姓于水火,这就是他永恒的追求。

    孟子有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以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为先忧后乐皆为利国利民为宗旨。古人能以此为目标,我们现代人不是更应该为之努力吗?

    反观当下,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每个公民,又有几个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今社会就没有那种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办不走的现象了吗?现在就真的是天下为公了吗?

    你看吧,现在也不是《礼记》中的大

  • 8、 读岳阳楼记有感

    读岳阳楼记有感

    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周末工作之余,翻开《古文观止》一书,再次拜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我中学时比较喜欢读的一篇课文,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今记忆犹新。此文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江苏市吴县人)。范仲淹和包拯同朝,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幼年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很有学问。入朝做官后,虽然位高权重,却仍然关心民间疾苦。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然而,范仲淹的政治主张和改革措施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史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们中华民族光辉而漫长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忧国忧民的志士

  • 9、 课文《岳阳楼记》读后感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篇一】课文《岳阳楼记》读后感

    前不见古人,使我们怆然涕下。自古迁客骚人多会于岳阳楼。我们无法再现当年的景象,留给我们的是一些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思考。

    岳阳楼雄伟壮观,洞庭湖南极潇湖,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有着街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的雄伟,有着朝晖夕阴的无穷变化,再加上迁客骚人华丽诗篇和万船感慨,使得岳阳楼更加神秘。

    历史已经过去,当我们五次回忆历史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滕子京,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少年不识愁滋味人生有着升起的辉煌,也有着坠落的遗憾。于是滕子京遭贬而你又受牵连,但你并没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叹,真是却道无凉好个秋。或许辛弃疾也和你一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壮岁族旗拥万夫。但最后也只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邻家种树节的遗憾与无奈。《美芹十论》、《九议》也随之成为历史泛黄的一页而后十六十年则让人顿觉悲哀。

    或许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你,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于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你无畏的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的人生态度。你的精神、品质永远活在后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恒。相信若干年后仍然能够听到你那豪迈的壮语!

    岳阳楼雄伟壮观,洞庭湖南极潇湖,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有着街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的雄伟,有着朝晖夕阴的无穷变化,再加上迁客骚人华丽诗篇和万船感慨,使得岳阳楼更加神秘。

    历史已经过去,当我们五次回忆历史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滕子京,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少年不识愁滋味人生有着升起的辉煌,也有着坠落的遗憾。于是滕子京遭贬而你又受牵连,但你并没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叹,真是却道无凉好个秋。或许辛弃疾也和你一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壮岁族旗拥万夫。但最后也只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邻家种树节的遗憾与无奈。《美芹十论》、《九议》也随之成为历史泛黄的一页而后十六十年

  • 10、 岳阳楼记(读后感大全)

    【第1篇】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的出名,都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而岳阳楼则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被贬为邓州知州,正当他郁闷之极时,接到好友藤子京为岳阳楼作记的请求,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与朋友共勉。千古名篇便因此而诞生。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范文正公认为巴陵的美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这一句,就可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诗句相媲美,活现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壮阔,可见作者恢弘的气度,不凡的才识。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雄豪”的句子来的。

    然后,作者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的两种迥异的心情,表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本来是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又与“古仁人”的不同心境来驳论,他们不因外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这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们却积极入世,在他们心里装着国家的兴亡和老百姓的苦乐。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当时正被贬官“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自在,可他没有像许多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任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当一个先忧之士建立了功勋之后还能后乐,更加难能可贵。

    我喜欢作者用细腻逼真的笔触刻画出的一幅幅美景,更陶醉于其用意义深远的文字所传达出的终极价值高标。读《岳阳楼记》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2篇】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范仲淹写的,名字叫做——岳阳楼记。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描写出了登上岳阳楼,端着酒杯对着风,在观赏美景中,心胸开阔,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精神愉悦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的美和神奇。

    “嗟夫!

  • 2023-01-04

  • 2019-11-03

  • 2023-04-30

  • 2023-02-0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11-23

  • 2022-12-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7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1-03

  • 2023-01-23

  • 2023-01-08

  • 2023-05-2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5-12

  • 2021-11-04

  • 2019-09-20

  • 2022-06-11

  • 2022-12-23

  • 2023-01-04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1-13

  • 2023-02-03

  • 2022-12-24

  • 2019-09-20

  • 2022-12-23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2-10-07

登岳阳楼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登岳阳楼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登岳阳楼读后感、2024登岳阳楼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