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 > 地图 >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2024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范文大全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相关栏目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热门栏目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推荐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

(共 7814 篇)

  • 1、 我们需要成长 (400字)

    晚上,我看了一本书叫《成长》,这本书正适合我们青少阅读。

    现在的我们,缺少的就是一种成长的锻炼,我们总是喜欢待在家里做小公主,小少爷,从不愿意离开父母的依赖,自己独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总是认为躲在父母身后就是最安全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父母不在了,怎么办??就因如此,才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性。但是只要我们敢把自己推出去,敢试着去闯一闯外面的世界,那么这就是成长的第一步成功!

    读了这本书,我内心感受到了从未了解过的知识,《成长》,确实,我们应该成长了,要是不敢试一试,那么不敢的我们,相反,在成长的道路上就比别人少了一次机会!从现在起,我们要做一个独立的人,不要总是什么事都依赖父母,应该让他们放手,把我推出去看看新的世界,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因为我,需要锻炼了,我该成长了,你们就不用再为我操心了!

    我该成长了我必须要成长了!!!

    福建厦门湖里区钟宅民族小学六年级:罗思佳

  • 2、 《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读后感_坚强,让我们成长

    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题记

    一回忆起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悲惨景象,都会让我不由得想了这本书——《面对灾难,我们选择坚强》。

    这本书讲了汶川大地震中的小英雄:陈浩、任思雨、黄思雨这些抗震小英雄,他们都用自己感人的事例证明了小孩也是勇敢的,他们临危不惧、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决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做到的;苟晓超、李佳萍、严蓉……他们虽然被残酷的地震夺去了生命,可是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成为了一颗金光闪闪的宝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听说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党政领导、子弟兵、抢险队、志愿者、全国人民,以至海外同胞、国际友人……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只要我们手拉手,不惧怕,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在此,我们要感谢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感谢海外同胞,感谢全世界,感谢你们为了我们的忧患,伸出援助之手,与我们患难与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佑中华,多难兴邦”。此时此刻,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所富含的哲理。只有我们不惧怕它,并勇敢去战胜它,和平之神才会永驻人间。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但是,我相信,汶川大地震必将成为我们一段永垂不朽的历史。

    点评: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华大地这一方古老的土地,也震惊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小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学习各位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迹,紧抓“坚强”一词发表感受,展现了一个儿童眼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世界,表达了对“和平之花”的强烈渴望。

    如果小作者能够联系自身,联系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例,再谈谈感受,那么文章的感染力一定会更强。

  • 3、 读后感大全:法律伴我们成长

    前些日子,我在《午间新闻》上看到了这样一则令我敬佩的事。

    在浙江庆元的一所小学里,一名三年级的小男孩(王森)被高年级同学(李东)锁在房间里进行殴打。一名二年级的小弟弟(徐子越)看见了,他没有慌,也没有立刻去制止他们,而是马上拨打了110。过了一会儿,警察来了,制止了他们两个。

    我认为这个小弟弟做得很对,如果他直接冲上去,有可能不仅救不了小男孩,还会伤害了自己的安全。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武器,让自己不受别人的欺凌。就连一些的大人也做不到淡定自若,更何况一个只有8岁的小孩子呢?所以,他这种镇定自若、临危不乱的本领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不能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让自己懊悔无及的事。我们应该举起法律给我们的武器《未成年保护法》保护自己,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能伤害他人。

    我想说:法律赠给我们的武器,我们要好好使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同学们,刚刚过去的12月4日,是我们国家的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我们学校组织了学习宪法的活动,我对宪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我想,学习宪法、尊重宪法不仅只是在这一天,而是要在每一天、每一刻,从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开始,从尊重、爱护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开始,从最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不用谢等文明礼貌用语开始,真正把宪法精神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去。争做一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尊重他人身体精神健康的小学生,一名具有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的好公民!

  • 4、 读《看见成长的自己》有感

    读《看见成长的自己》有感

    刘玲

    这是一本书打动我的书,几年前看到话,也许我会觉得是一本普通的鸡汤书,不会有太多感觉,但今天看到它,却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收获,推荐下。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遇到的困惑也不同,还是希望对这本书对你有用。

    书中主要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她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维模式的选择不同,成长性思维vs僵化式思维。僵化式思维认为人的思维特征是固定不变的,成功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而成长性思维,认为一切都具有发展的特质,人们可以不断地拓展自己,学习新事物,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简单点说,前者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需要不断去证明;后者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

    当你进入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僵化式思维的世界里,挫折就意味着失败,例如考试考砸、比赛失利、被公司炒鱿鱼、被人拒绝,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或者没有才能。而在成长性思维的世界里,没有成长才是失败,也就是说,失败仅仅意味着你没有充分体现你自身的价值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潜能。前者眼里,努力尝试被认为不够聪明,没有才华;在后者的世界里,努力尝试和探索正是使你变得更聪明、有能力的必经之路。

    启发与思考

    按照书中的说法,我对照了一下,满头的汗,在我的思维模式中,原来存在着这么多的僵化式思维,比如我自己就会更多相信人的天赋与才华,内心的独白也常常会是"评价与被评价",对要如何努力和战胜挫折没有太多关注,更多是顺其自然。

    我记起以前的同事和朋友们,好多年没见,再见面或者听说时,有一些人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和成长。我也曾疑惑过,在记忆中,原来某某某,看不出来啊,很普通的样子,现在已经很有成就了。想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更多是来自成长性思维和努力奋斗、战胜困难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依靠机遇。

    你理解和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吗,这对你影响有多大?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曾经认为自己不行但现在却表现出色的方面?想一想那些你认为普通却后来发生很大变化的人?这对你教育孩子会有多大影响呢?

    商业:领导思维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是否从内心相信,员工通过努力会发生改变,员工现在的表现,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你是否愿意更多的给予员工发展、学习、培养的机会?作为一个领导,你是否从内心里,真的相信员工的能力通过刻

  • 5、 看见成长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前一段时间看完了《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说实话,因为时间太长,书里的内容记不太全了,但是感受依然还在。昨天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这本书又重新回顾了一遍,真的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

    关于什么是僵固式思维、什么是成长式思维?本书并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通过不同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件当中,拥有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有怎样的行为表现,拥有成长式思维的人有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两种行为表现的对比,让我们对两种思维模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我们理清,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日常行为之间的联系,让我们能够透过自己的行为,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

    读完这本书后,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成长式思维模式,那么如何才能把成长式思维模式融入自己的思想呢?

    我认为,首先要认清我们当下的行为,背后有怎样的障碍。通常这些障碍都在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当中,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而已,往往这个发现的过程很难,特别是心里对这个障碍的正确认知,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有时候甚至需要很特殊的案例,才能真正触动到自己。

    我认为这个发现的过程、认知的过程,甚至比我们改正一个行为模式还要难。于我而言,我的身上有一个僵固式思维模式,是在这周的一个的案例中,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当我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习惯于证明自己、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大多数时候也确实是对的,但是对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真的就有利于目标吗?真的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回想起这么多年,这个僵固式思维,让我更多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的感受视而不见,总是冷眼看世界,习惯于在现实中抽离自己,在精神上永远是一个离群索居者。就这样在“僵固-证明-受害”的死胡同里循环往复,被僵固式思维影响了这么多年。

    合上这本书,看到了封面的鸵鸟。此时此刻的我,多么像一只把头埋在沙漠里的鸵鸟。

  • 6、 书籍陪伴我们幸福成长

    读书的好处可以认识很多知识,读书的好处可以开阔视野,读书的好处可以知道很多道理。

    比如说,《老人与海》这本书,我读完这本书后深深的被男主角机智、勇敢、不懈的顽强精神所感动。这本书写道:老渔夫圣地哥亚靠打鱼为生,可他连续84天出海打鱼都空手而归,但是他仍然不放弃,这天,他出海打鱼,他却意外的捕捉到一条大鱼,为了将鱼制服,老渔夫费尽心机,可好不容易把大鱼制服了,又遇上了鲨鱼,老渔夫又与凶猛的鲨鱼开始了搏斗,面对困难时,老渔夫体现出顽强的意志力。人可以被毁灭,信心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被老渔夫铭记在心理。这句话让我领悟到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以被小小的困难所打败、退宿,要勇敢面对,解决的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就算困难再大,也终会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

    所以读书能让我们学到很多解决困难的方式,知道很多人生的道理,创造出很多科学理论,我们会在书中学会领悟、学会寻找、学会实践;找到快乐、找到属于自己兴趣、空间,不断的在书籍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书籍可以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幸福成长,让我们一生受用!

  • 7、 人生靠我去走高中作文模板

    作文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写作文虽然不困难,但也需要我们下功夫,我们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作文是否优秀呢?本文聚焦于与“人生靠我去走高中作文”紧密相关的主题,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人生靠我去走高中作文【篇1】

    在那个温暖的日子,阳光和煦,风轻轻吹过来,很暖和。我带着紧张的心情去考试。

    清晨的第一门考试是让人有思考能力的语文,我带着满腔的自信进入考场,去迎接我的五年级首次期末考试。

    刚进考场,眼前的情景像一个战场似的,有校外的,有校内的大领导监督考试,我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应对今天的任务。试卷发下来了,监考老师严肃的表情,仿佛预示试卷的难度很高一样,我打了一个小寒颤,心里嘀咕“不会真的很难吧?”不过,我马上又恢复了自信,我想起班主任黄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打气,我相信我能应对今天的任务。所有的紧张一扫而空,拿到卷子,我仔细又仔细再仔细地查阅试卷,一条条认真读题,再把一个一个填空格填满了答案,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做到了作文题。

    这次的作文题关于童话故事“列那狐是一个什么人?”而展开的叙事文。这题目似乎有点难了,跟老师押题的内容有所不同,此时这个主题有点像拦路虎似的,让我进退两难,不知道该怎么办?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离考试结束时间不多了。我左思右想,冥思苦想!

    咦——突然我灵光一动,有办法了!这时候,我想到了平时勤读书,好看书的好处了,通过平时看书积累的思路,我的思绪就像滔滔江水,一泻千里,写个不停,直结尾,我仍然写得津津有味的。列那狐是一个智能双全,能言善辩的人,他很爱自己,也很爱他的家人。有一次,他为了不让一家老小饿着肚子,他想出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办法让家人得到温饱。我想,我也要像列那狐那样聪明,长大了除了能让自己活好,还能帮助到家人。

    当我在作文的答题上圈好了最后一个符号。我知道“检查”是满分的法宝,这是改正的最好机会,缺一不可,我又把卷子从头到尾再细心地检查了一次。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来……我自信满满地离开了考场。

    同学们陆续走出考场,热闹声响遍校园,大家如释轻重一样。我觉得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考场,每个人都会经历无数次考试,只要有胆识,有恒心,有智谋,我终有一天能在这个战场上取得辉煌。

    人生靠我去走高中作文【篇2】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那里住着一些贫苦的农民。他们没有太大的、,没有过多的负担,他们整天在

  • 8、 《让我们自己走路》读后感400字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读《让我们自己走路》有感

    善于奔跑的非洲猎豹捕捉猎物时,不是马上将其咬死,而是故意将其放生,然后驱赶豹崽去追赶逃命的猎物。若小豹追一会儿便停下,猎豹会毫不留情地撕咬小豹,直到小豹再去追赶猎物为止,看来,猎豹在教育子女上很有办法。

    我们人类比猎豹聪明多了,可是在教育子女时却有很多并不高明的举动:

    每当下雨的时候,学校门口可称得上是人山人海,家长有的送雨伞,有的送雨鞋,有的送雨衣,甚至有的还开着小汽车来接孩子。一年级的一些同学刚开始学习打扫卫生很吃力,有的家长看了就心疼,便替孩子打扫;在家里,一些家长吃过饭就陪孩子写作业,当看到孩子有不会的,不等孩子认真思考,就赶快把答案告诉孩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家长们怎么没想到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走路,哪怕摔几个跟头又怎样呢?人在生活上不是会经常遇到挫折吗?

    是的,就像写《让我们自己走路》的作者说的那样,摔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走不出父母的怀抱。世界上的哪一位名人、哪一位有用的人是父母用溺爱换来的呢?如果每一位孩子都任由父母溺爱的话,那么世界还有什么真正有用的人?

    尊敬的各位父母,你们是否应该撒开你们的双手?

  • 9、 《我们成长的底线》读书笔记
    今天读了姜汝祥博士的《我们成长的底线》这篇文章,我收获良多。同时这也是我多年后的第一篇读后感,颇有感触,脑子也不是闪过以前的写读后感的片段。 对于管理学知识我是一点也不懂,所以这篇文章对我而言生涩难懂,那接下来就只好写写自己的粗浅认知。 读了文章,我第一次认识到了认真的重要性,一直以来我觉得努力是第二,因为努力只有用在对的地方才会有收获,不然就是无用功。我在英语上没有天赋,一直以来英语成绩就是不好,无论怎么努力成绩就是没有提高。而对于大学生英语考试更是深恶痛绝,好不容易通过英语四级,对于英语六级就没有再抱希望,不去努力了。可是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错了,只要我认真学习,我就可能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了。而今天就是英语六级的考试,这让我感触更深。 依赖性人格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的,就像是传统一样,流传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也不例外。以前的我依赖家人,依赖姐姐,现在的我还是在依赖他们。姜汝祥博士对此认为是文化层次的心态问题,需要员工对自己担任的角色负责,不用对公司负责。那作为个人呢?怎样才能摆脱依赖感呢?难道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担任的角色负责。作为学生,不要依赖于他人,只要是完成自己的学业。作为子女,不要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真的是这样吗,我迷茫了。这样的我们,和谁一起讨论问题,和谁一起共同作出决定。这样的我们会不会太过于坚强,太过于独立了呢。 我即将毕业步入职场,对于以后作为一名公司的职员还有太多要学习的地方。今天在这我就上了第一课,首先不能和客户亲密到称兄道弟,不能叫什么姐什么哥。要直呼名字,最好加上先生、小姐。这是对客户的尊重。其次不能把客户的认可和赞扬看得太重。最后,就是要恪守一个底线,当然这个不只是适用在职场,而且适用在人生中。 由此可见恪守底线是多么的重要。对此,我不由得思考我的底线是什么?一直以来作为好学生,乖乖女,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会一直问自己这个问题,直到知道答案。

  • 10、 我们在为自己工作读书体会
    人生来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工作是人生运转自如的转轴,影响着人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是在为谁工作?表面上看,你在为公司工作,其实你更是在为自己工作。为薪水工作,工作必是索然无味;为自己工作,我们则愿意投入并自得其乐,且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佩服你、尊重你,因为你的付出使别人生活得更好,给别人带来快乐,你创造了价值。 1.工作要有责任感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 去年5月我因工作需要调整到搅拌站副站长的岗位,分管搅拌站生产、经营工作。工作异常繁忙,整天没日没夜奔赴在单位和现场,连睡觉的时候两个手机都响个不停。家人很不理解,说我是个工作狂,朋友也说:你拿多少钱,值得这样拚命吗?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是一份责任感支撑着我,我既然在这个岗位就有这份义务和责任把工作做好,因为我是在为自己工作。 在企业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工作态度都不尽相同。有的勤勉进取;有的悠闲自在;有的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 2.对工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你会工作得更出色。 我努力工作还基于一种感恩的心情,前几年单位效益不景气,面临倒闭的风险,大家都认为公司前途暗淡。公司合并到材料公司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搅拌站的效益步步高升,员工重新看到了希望,都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出于领导对我的信任把我调到这个岗位上来,给我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我认为工作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并通过努力工作以回报公司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工作中无小事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在工作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由于我是基层站领导,分管生产、营销工作,要想把这两条工作的主线理好,必须做到事必躬亲,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事件。 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多关注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全力以赴、尽
  • 2021-09-28

  • 2019-10-29

  • 2019-09-21

  • 2023-01-22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2-06-23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1-06

  • 2022-06-24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06

  • 2022-05-14

  • 2019-09-25

  • 2021-07-23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1-03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
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大全,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2024,更多成长靠我们自己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