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 地图 >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2024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相关栏目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热门栏目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推荐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共 3873 篇)

  • 1、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系列11篇)

    高频率的工作和输出,往往都离不开文档,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模型写作。借助范文可以让我们明确写作的方向和最终目标,一份专业的范文,要考虑到哪些内容呢?也许以下内容“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合你需求,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篇1】

    近来“国学”之风弥漫,传统文化的思潮也不断在社会上涌动,因在图书馆工作,看书、报、刊到是非常的便利,而且馆藏不能说是本本优秀,至少垃圾书刊肯定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个把,也是采访馆员偶尔看花了眼不慎溜进来的,系统错误也是正常,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哈哈),所以看了不少国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过原典倒是没有看,都是看的注释本,或是现代学人对国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解析,看后一方面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思敏锐、智慧超群,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底蕴不够,全然没有阅读原典的勇气,后续如何深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恰巧在编辑“馆员推荐阅读书目”时发现了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立刻捧来一读,读后感用一句诗来形容煞是妥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我这样一个正处在传统文化典籍初学阶段的人来说,绝对起到了醍醐灌顶的指导作用。

    先生在书中主要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经典的渊源、流变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文中也自然提及了很多古文化常识。如在第一篇《说文解字》中,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官定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短短7页内容,使读者对不但了解了这一经典的概貌,还掌握了很多文字学的常识,也大大的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了解中国书法的兴趣。在第二篇《周易》中提到其流变很有意思,文中讲:《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现在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主要是战国末期,在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的影响下,儒家给《周易》的卦、爻辞做了种种新的解释。而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只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因此先生在文末做了结案陈词:“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类似的现象在第四篇《诗经》中也提到,即“诗言志”,因为孔子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用

  • 2、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9篇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有关作品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9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篇1

    斐名中外的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们轮流坐庄,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两位大家知之甚少。

    即便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还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读了一本1942年其编写的《经典常谈》,一本大师编写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才领略了大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来。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经典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白话文导言”。

    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度过第一点,但我想有宏观了解的却不多见。既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谈。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就是要我们用“科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帮助人们以有效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从浩繁的书海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集成和发扬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阅读经典”,了解经典。

    中华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现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结绳而治”,“后世圣人”刀笔刻字于牛骨龟甲,用于记录文化历史的开端“卜辞”。传说的“仓颉”或许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为“籀文”(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古代文字四种书写方式,契、铸、书、印,对应的不同的材料“骨、铜、简、泥”而异。这是来自于《说文解字》的知识。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传说的出处。甲骨经火烧断吉凶是“卜”,蓍草数数目断吉凶是“筮”,“筮短鬼长”,古代判断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采用卜。《易经》原来是一部切用的筮书,包含三部分:连山、归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种哲学,民众的《周易》是种巫术。

    《尚书》大部分也是卜辞,是当时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

  • 3、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精选

    当我们面临人生比较重要的一些时刻。感言是帮助我们表达最真实的情感的一种工具,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向大家提供了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篇1)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朱自清先生,喜欢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似乎很有感染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收到这本书时我是很高兴的,刚一收到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书中遨游一番,迫切的去体会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世界。

    读书时我们常常迷惑,常常存在着许多疑问,譬如,对于我们如何阅读国学经典?这本书的作者朱自清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自说文解字说开去,再讲易经、尚书、诗经、三礼??短短十三篇精彩导读,让我轻松读懂十三部国学经典精髓,瞬间打开阅读经典的全新视野,读了这本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书中还教会了我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我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收获颇多。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最重要的你会发现,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文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吸引你。

    对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这本书中诗经这一部分了,因为我个人爱好诗经,喜欢那种韵律美,我觉得自己读诗经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提一杯茶,拿着一本书去树林中静静地品读,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了,偶尔再伴有小鸟的鸣叫,那就更加美好和安逸了!我觉得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对于易经这一点知识,我似乎兴趣不很大,看的时候很费解,用的世间也不多,这让我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我也深深地明白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纵然可以放弃,但是也不能完全的放弃,也应该试着去钻研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点,俗话说“读的多了,知道的才多”我深刻的了解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试着去培养兴趣,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优秀,更加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

    以前我读过《尚书》,所以对于这本书中的尚书部分记忆犹新,对它别样对待,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对此书的兴趣《尚书》喜欢感一直不减。这次有机会再次读尚书,我很是激动

  • 4、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合集

    读书是借助他人的思想,开发自己的思想,相信很多人看完作者的作品后,内心一定会被其中的哲思所震撼。怎么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由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 篇1

    说起来凑巧,前段时间我刚考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现代汉语》这两门课。

    看完这本书,真的好像是对我的这两门功课的深入了解以及巩固。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经典常谈。

    第一部分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

    按我个人喜好来说,其实我挺喜欢朱自清先生这样夹叙夹议地写经典的。夹叙夹议,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这样看起来,会有趣很多,而且也不会枯燥。

    朱自清在自序上市这样说的,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进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所以,他把“说文解字”放在了最前头,从而逐篇解读国学经典。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大家的兴趣,吸引大家往国学经典的道路上去。

    看完这一部分,你会发现,以前捋不清的一些知识,在作者的整理下,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而相见恨晚的感觉。讲真,我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说不定我前段时间考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不会这么惊慌了。哈哈。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艺十六讲。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

    什么是文学,答案有很多,但都不能成为定论,朱自清说,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不同,因堆积而量不同,这种种都不影响到什么是文学上。朱自清先生,用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什么是文学,得靠作品,靠时代说话。

    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先生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明白”是条理清楚,不故意买关子,而“动人”就是具体写法。再说当时的文学型类,注重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白话新诗在当时是没有地位的,而小说在当时也只能占少数地位。所以,这两者要想发展,必须经过斗争,需要和只重古体近诗与骈散文的传统

  • 5、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悟精选

    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写文档是一件费脑的事情,最为常见的写作工具就是优秀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悟 篇1

    当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时,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反倒是那个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有关于橘子的那个暗骂人的梗。偏巧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的作者正是朱自清先生。朱先生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所写下的那篇饱含父子亲情的《背影》放今天变成了一句骂人的巧话。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虽然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就已经见到过,可是还是不知道被用来坑了多少人。这年头若是你没有认认真真的好好读几本书,真的是被人骂了不知多少次还不明就里呢。所以说阅读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并且一定要读经典之作,否则就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别人的笑柄。

    顺着当下国学兴起的热潮,也曾经凑热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也买了不少书回来。不过不要说是完全阅读理解透彻了,就是大致翻翻都没有看完几本。为什么弄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因为看不懂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好,可是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产物了,说白了就是代沟太多太深,没有个明白人来为自己指点迷津,单凭一腔热血去琢磨,想要领悟其精髓,还真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得找位大师来指点一下自己。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经典常谈”和“文艺十六讲”。经典长谈从最基本的《说文解字》开始讲起,之后历述《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我们熟悉名称却又不熟悉内容的经典国学之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剖析古文中的精彩篇章,让读者明白如何去读经典文学,轻松且顺畅的了解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为什么当下有许多人书看了不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下笔写文章就驴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了呢?说到底还是对文字的掌控力不够啊!在此书的后半部分《文艺十六讲》中,朱自清先生将为读者讲述什么是文学,教授读者如何了解并欣赏文学与你一同分析古今中外知名作者的文学作品,一针见血的点出其中的精彩之处,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篇篇细致详实的文章带领读者去领悟文字创作的精要,在阅读中学会掌控文字。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到底,读与写,其实是彼此

  • 6、 【热】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精选

    读后感大全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我们在阅读作品之后,其实如果能够动笔,将它记录成一篇读后感是再好不过的,您对作品读后感有多少了解吗?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笔记(篇1)

    一份来自作家榜的礼物又一次载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华,如片片樱花飘落,绚烂美丽,曾经的《瓦尔登湖》、《老人与海》、《浮生六记》、《儒林外史》……带来的经典阅读让人手不释卷,在富有哲理的感动中领悟笔者内在的灵魂。

    我与作家榜的又一次约会中遇见了童年的美好记忆,那遥远却永远熟记心间的美丽文字,曾经牵动了多少少年未泯的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曾忘却些许,大约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年轮褪色稍许,永葆着其灼灼如华的“青春”。

    花枝招展的春天,云蒸霞蔚的花团锦簇,“吹面不寒杨柳风”。月光如水的夏夜里静静走过的荷塘月色,莲叶田田,一首《采莲赋》吟诵出一个热闹风流的季节,“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还有那借着笔者晶莹的泪光,看见的那抹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匆匆一瞥间便能泪盈于睫。

    然而这次的文章不同于记忆深处的瑰丽文字,处处透出笔者深沉的文学功底,博览群书之后的深思熟虑、信手拈来。将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娓娓道来,由中国汉字的源头说起,甲骨文以及象形文字的发明有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古人的聪慧以其绝无仅有的文字方式衍生出了炎黄一族,子孙生生世世、代代相传将这种文字发扬光大,易经、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源源不绝的古籍流传至今,不愧为人间文化瑰宝,其间的精神、人文熠熠生辉,而由朱自清先生引经据典地解读出来令人豁然开朗,让文字在心田流转、在笔下徜徉是何等的惬意。

    《诗经》作为千年之前朗朗上口的民间流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亘古绵长的悠远直入人心,有着田园的纯净甜美、直抒胸臆的坦诚不做作。而孔子时代,断章取义,演绎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将一首首朴素纯美的诗歌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本比喻美玉如华,却用来引导学生做学问要斟酌推敲、锲而不舍。

    《史记》作为司马迁的呕心力作,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恢弘庞大,列二十四史之首。“自出机杼,创立规模,驾驭各种史料,”司马迁贯穿经传,集百家杂语,成一家之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 7、 经典常谈的阅读感受通用

    不少都经历过写计划,写心得等文案的写作,范文使用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仔细品读范文的行文框架,会让我们受益颇丰,你是否在烦恼不知道怎么写范文?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经典常谈的阅读感受”,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经典常谈的阅读感受(篇1)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通观整本书,朱自清先生不仅对于每一部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那么然是经典常谈,那么这也就说明我们不应该却忘记这些经典,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经典常谈的阅读感受(篇2)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

  • 8、 经典常谈阅读感受1500字

    读后感大全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经典常谈阅读感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写文档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是常态了,可以在网络上精准搜索到想要的范文。优秀范文可以迅速打开我们的写作思路。

    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篇1

    当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时,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反倒是那个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有关于橘子的那个暗骂人的梗。偏巧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的作者正是朱自清先生。朱先生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所写下的那篇饱含父子亲情的《背影》放今天变成了一句骂人的巧话。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虽然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就已经见到过,可是还是不知道被用来坑了多少人。这年头若是你没有认认真真的好好读几本书,真的是被人骂了不知多少次还不明就里呢。所以说阅读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并且一定要读经典之作,否则就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别人的笑柄。

    顺着当下国学兴起的热潮,也曾经凑热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也买了不少书回来。不过不要说是完全阅读理解透彻了,就是大致翻翻都没有看完几本。为什么弄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因为看不懂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好,可是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产物了,说白了就是代沟太多太深,没有个明白人来为自己指点迷津,单凭一腔热血去琢磨,想要领悟其精髓,还真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得找位大师来指点一下自己。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经典常谈”和“文艺十六讲”。经典长谈从最基本的《说文解字》开始讲起,之后历述《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我们熟悉名称却又不熟悉内容的经典国学之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剖析古文中的精彩篇章,让读者明白如何去读经典文学,轻松且顺畅的了解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为什么当下有许多人书看了不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下笔写文章就驴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了呢?说到底还是对文字的掌控力不够啊!在此书的后半部分《文艺十六讲》中,朱自清先生将为读者讲述什么是文学,教授读者如何了解并欣赏文学与你一同分析古今中外知名作者的文学作品,一针见血的点出其中的精彩之处,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篇篇细致详实的文章带领读者去领悟文字创作的精要,在阅读中学会掌控文字。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到底,读与写,其实是彼此带动,相互作用的

  • 9、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体会1000字合集

    感言是指我们发表感慨或者心里面的一些想法的文章,说到感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怎么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时间为你编辑了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体会,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体会【篇1】

    说起来凑巧,前段时间我刚考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现代汉语》这两门课。

    看完这本书,真的好像是对我的这两门功课的深入了解以及巩固。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经典常谈。

    第一部分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

    按我个人喜好来说,其实我挺喜欢朱自清先生这样夹叙夹议地写经典的。夹叙夹议,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这样看起来,会有趣很多,而且也不会枯燥。

    朱自清在自序上市这样说的,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进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所以,他把“说文解字”放在了最前头,从而逐篇解读国学经典。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大家的兴趣,吸引大家往国学经典的道路上去。

    看完这一部分,你会发现,以前捋不清的一些知识,在作者的整理下,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而相见恨晚的感觉。讲真,我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说不定我前段时间考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不会这么惊慌了。哈哈。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艺十六讲。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

    什么是文学,答案有很多,但都不能成为定论,朱自清说,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不同,因堆积而量不同,这种种都不影响到什么是文学上。朱自清先生,用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什么是文学,得靠作品,靠时代说话。

    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先生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明白”是条理清楚,不故意买关子,而“动人”就是具体写法。再说当时的文学型类,注重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白话新诗在当时是没有地位的,而小说在当时也只能占少数地位。所以,这两者要想发展,必须经过斗争,需要和只重

  • 10、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900字模板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敬请浏览。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篇1)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想(篇2)

    一份来自作家榜的礼物又一次载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华,如片片樱花飘落,绚烂美丽,曾经的《瓦尔登湖》、《老人与海》、《浮生六记》、《儒林外史》……带来的经典阅读让人手不释卷,在富有哲理的感动中领悟笔者内在的灵魂。

    我与作家榜的又一次约会中遇见了童年的美好记忆,那遥远却永远熟记心间的美丽文字,曾经牵动了多少少年未泯的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曾忘却些许,大约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年轮褪色稍许,永葆着其灼灼如华的“青春”。

    花枝招展的春天,云蒸霞蔚的花团锦簇,“吹面不寒杨柳风”。月光如水的夏夜里静静走过的荷塘月色,莲叶田田,一首《采莲赋》吟诵出一个热闹风流的季节,“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还有那借着笔者晶莹的泪光,看见的那抹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匆匆一瞥间便能泪盈于睫。

    然而这次的文章不同于记忆深处的瑰丽文字,处处透出笔者深沉的文学功底,博览群书之后的深思熟虑、信手拈来。将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娓娓道来,由中国汉字的源头说起,甲骨文以及象形文字的发明有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古人的聪慧以其绝无仅有的文字方式衍生出了炎黄一族,子孙生生世世、代代相传将这种文字发扬光大

  • 2023-02-11

  • 2023-03-28

  • 2023-01-31

  • 2023-02-28

  • 2023-05-11

  • 2023-03-18

  • 2023-02-06

  • 2023-02-06

  • 2023-02-26

  • 2023-03-10

  • 2023-02-06

  • 2023-05-14

  • 2023-04-04

  • 2023-01-31

  • 2023-05-16

  • 2023-03-03

  • 2023-05-31

  • 2023-02-07

  • 2023-02-06

  • 2023-02-24

  • 2023-04-23

  • 2023-02-06

  • 2023-02-06

  • 2023-02-06

  • 2023-01-31

  • 2023-05-26

  • 2023-03-06

  • 2023-02-06

  • 2023-02-02

  • 2023-05-07

  • 2023-05-30

  • 2023-02-06

  • 2023-02-06

  • 2023-02-10

  • 2023-05-30

  • 2023-05-23

  • 2023-03-17

  • 2023-05-07

  • 2023-02-23

  • 2023-02-23

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2024朱自清经典常谈阅读感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