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 地图 >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2024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相关栏目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热门栏目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推荐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共 8497 篇)

  • 1、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永远的哨兵》让我明白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在坚持中才能看到成绩,这是这些小英雄们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要做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人,像一耕一样,为了梦想,为了自己的未来,需要我们勤奋努力!

    在永远的哨兵这一书中,作者张品成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红军中的特殊群体——小红军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一共讲述了九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十分令我感动,里面的文章我都一遍又一遍的去品读每次看着小红军那些非凡的经历都有不同的感受,时而为他们庆幸,时而为他们担忧,时而为他们骄傲。

    在九篇文章中给我影响最深刻也最令我感动的是永远的哨兵。

    文章的主人公是王一耕,一耕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红军一进村,他就把师长缠住了。他每回都跟师长说“我想入队伍!”师长说“你还小。”那一天,一耕又来缠师长了。师长正忙,敌人大兵压境。参谋长对一耕呵斥道“你还来胡搅蛮缠!”师长灵机一动,从屋角里摸出根梭镖递给一耕,“你就是部队上的人了,你要好好放牛,一边在峁上放哨,南峁那句刚交给你了。”师长没想到队伍当天就出发,把一耕留在了南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队伍一去就没再回来。但一耕的哨一直没撤直到被白军士兵打死。

    一耕真是红军的好战士,他不怕苦不怕累天天都在放哨,风霜雪雨,酷暑寒秋,他的哨一直没撤。

    我很奇怪一耕为什么不听村上人的劝,把哨撤了?为什么手中无枪还与白军战斗?

    我后来想了想,明白了这本书的用意,想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在坚持中才能看到成绩。做人要讲诚信要有责任心。要向一耕一样为了未来,为了理想,勤奋努力,刻苦奋斗。

  • 2、 读《长征的故事》和《永远的哨兵》有感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红色书籍读后感。于是我买了两本书来看,看了这两本书我深有感触。

    《长征的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长征中的各种故事,其中有一篇了,他讲的是警卫班长胡昌保和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的一天,率军翻越甘竹山。在途中休息时大家听主席讲笑话,突然胡昌保讲大家停止笑声。同志们一听,上空有敌机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有几架敌机在空中盘旋着,毛主席指挥一些人往树林里跑,可已经来不及了,空中敌机扔下几枚炸弹,有一枚扔在离主席很近的地方,胡昌保眼疾手快,向主席扑去。后来,主席一看自己身上没有受伤,昌保同志却死了,主席十分伤心。

    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机智勇敢,敢于牺牲自己,保护主席和战友。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红军战士学习,爱护集体关心他人。

    还有一篇就是贺炳炎断臂胜关公长征一开始贺炳炎就是红二军团第5师得师长,他出生入死负了十六次伤,可他说来也神负伤多好得也快,经常缠着绷带上战场战友们都说他太勇敢贺炳炎却说:敌人的子弹没劲头,打到身上软不拉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一次,敌人的一枚子弹打到他的右臂顿时血流不止。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贺龙去看他医生说要锯掉,于是,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痛完成手术。心想,关公都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最后右臂没了他仍然还去参加战斗。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畏艰难,身负重伤仍然和敌人进行不屈不饶的战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多思考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永远的哨兵》这本书书里有许多小英雄,有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少年特工,有在首长身边尽忠职守的少年警卫员,有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小战士......他们小小年纪就主动要求入伍,随红军叔叔们并肩作战,歼灭敌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同学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又有那些人能真正地吃一回苦。就是外出旅游,也会抱怨几声,直喊太累!

    我们要向小红军们学习要向胡昌保和贺炳炎革命爷爷学习,我们要战胜挫折、迎难而上,向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把他们当做我们学习为榜样。我们要感谢红军战士,感谢那些为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红军爷爷。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

  • 3、 扇动信念的翅膀——读《永远的哨兵》有感

    呵呵,翅膀还嫩着呢!我将绑在小金龟子身上的线轻松提起,嘲笑道:我的阶下囚,想逃?做梦!

    它徒劳地扇动着翅膀,无头苍蝇似的横冲直撞。我把线绑在栏杆上,紧紧地锁住了它。小子,你扇你的翅膀,我看我的书。我拿出一本《永远的哨兵》,缓缓地翻开。

    一耕瘦瘦小小的,个子没竹帚高,还天生一只脚有些瘸,却跟师长胡搅蛮缠要入队伍。读到这,我不禁哑然失笑。摆明了脚有毛病,却硬要成为一个小红军,这不是胡来吗?跟面前这小子真没两样。

    一耕真的就走起来,在祠堂对面那道坡上,上来下去几个来回,他一头大汗站在师长眼前。值得吗?瘸着脚走得气喘吁吁,只为向师长表明入伍的决心,丝毫不怕旁人的冷嘲热讽?多傻呀,一耕!此时,一心一意要越狱的小金龟子猛地扑打着柔弱的翅膀,直冲向天空,但那根细细的线粉碎了它的幻想。见此景,我忽觉心头怪怪的。

    一耕牵了牛,拎了棱镖在南峁那地方站岗,一副尽职尽责的模样。但一耕的哨一直没撤,风霜雪雨,酷暑寒秋,他持一杆棱镖柱子似的站在峁上。一耕那股傻劲,使我愣住了。人家师长无奈吐出一句不算数的话,如何让你这番严肃认真地坚守所谓的岗位?哪怕周围尽是村人噢噢的嘲笑,你仍哼都不哼一声地坚信自己是红军。想到这儿,我不禁瞧了瞧小金龟子,它累了,就停几秒,随即又开始固执地突围。

    南峁岗上,就这样依旧挺着一耕执著的孤影。直到某夜,两白军闯到此,被一耕喝止后,要抓红军一耕。一耕毅作文然咬下了兵痞腿上的肉,就被敌人枪杀了。震惊的我,久不言语,这忠诚的红军的信念,赋予了一位少年抗争的决心与勇气!若干年后,在他流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棵与他站姿一样的树。每每村人经过,都会指着它说一句话:啧啧,那就是一耕!那树是一耕的化身,是村人心中可歌可泣的永远的哨兵。小小的一耕,腿有毛病的一耕,平庸无奇的一耕,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倒的哨兵,赢得了永远的尊敬及怀念。凭哈?凭的就是他当红军的信念。

    如今,南峁岗上的树边,一块刻着红军烈士王一耕的石碑傲然挺立,无声地向世人宣告一耕成了真真正正的小红军,还有,他曾坚守过的、执著过的信念!

    原来,信念,是一种不显山露水的执著,是一种不俱风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为利的忠诚。人一但失去了信念,就如折断了脊梁,灵魂便会轰然倒塌。

    我总觉得学习,就如划着两根笨重的木桨,力不从心地推动一叶小舟,苦不堪言地行在无边学海,而且还常驶于逆水。而今,一耕把信念的魔力传染给我,我浑身满是力量。学海艰苦又如

  • 4、 读《长征的故事》和《永远的哨兵》有感1000字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红色书籍读后感。于是我买了两本书来看,看了这两本书我深有感触。

    《长征的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长征中的各种故事,其中有一篇了,他讲的是警卫班长胡昌保和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的一天,率军翻越甘竹山。在途中休息时大家听主席讲笑话,突然胡昌保讲大家停止笑声。同志们一听,上空有敌机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有几架敌机在空中盘旋着,毛主席指挥一些人往树林里跑,可已经来不及了,空中敌机扔下几枚炸弹,有一枚扔在离主席很近的地方,胡昌保眼疾手快,向主席扑去。后来,主席一看自己身上没有受伤,昌保同志却死了,主席十分伤心。

    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机智勇敢,敢于牺牲自己,保护主席和战友。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红军战士学习,爱护集体关心他人。

    还有一篇就是贺炳炎断臂胜关公长征一开始贺炳炎就是红二军团第5师得师长,他出生入死负了十六次伤,可他说来也神负伤多好得也快,经常缠着绷带上战场战友们都说他太勇敢贺炳炎却说:敌人的子弹没劲头,打到身上软不拉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一次,敌人的一枚子弹打到他的右臂顿时血流不止。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贺龙去看他医生说要锯掉,于是,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痛完成手术。心想,关公都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最后右臂没了他仍然还去参加战斗。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畏艰难,身负重伤仍然和敌人进行不屈不饶的战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多思考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永远的哨兵》这本书书里有许多小英雄,有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少年特工,有在首长身边尽忠职守的少年警卫员,有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小战士......他们小小年纪就主动要求入伍,随红军叔叔们并肩作战,歼灭敌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同学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又有那些人能真正地吃一回苦。就是外出旅游,也会抱怨几声,直喊太累!

    我们要向小红军们学习要向胡昌保和贺炳炎革命爷爷学习,我们要战胜挫折、迎难而上,向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把他们当做我们学习为榜样。我们要感谢红军战士,感谢那些为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红军爷爷。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

  • 5、 读《长征的故事》和《永远的哨兵》有感900多字

    937个字符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写一篇红色书籍读后感。于是我买了两本书来看,看了这两本书我深有感触。

    《长征的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长征中的各种故事,其中有一篇了,他讲的是警卫班长胡昌保和***的故事。***在指挥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的一天,率军翻越甘竹山。在途中休息时大家听主席讲笑话,突然胡昌保讲大家停止笑声。同志们一听,上空有敌机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有几架敌机在空中盘旋着,***指挥一些人往树林里跑,可已经来不及了,空中敌机扔下几枚炸弹,有一枚扔在离主席很近的地方,胡昌保眼疾手快,向主席扑去。后来,主席一看自己身上没有受伤,昌保同志却死了,主席十分伤心。

    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不怕困难,机智勇敢,敢于牺牲自己,保护主席和战友。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红军战士学习,爱护集体关心他人。

    还有一篇就是“贺炳炎断臂胜关公”长征一开始贺炳炎就是红二军团第5师得师长,他出生入死负了十六次伤,可他说来也神负伤多好得也快,经常缠着绷带上战场战友们都说他太勇敢贺炳炎却说:“敌人的子弹没劲头,打到身上软不拉塌的,没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一次,敌人的一枚子弹打到他的右臂顿时血流不止。身负重伤,战争结束后,贺龙去看他医生说要锯掉,于是,他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忍痛完成手术。心想,关公都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一名党员。最后右臂没了他仍然还去参加战斗。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不畏艰难,身负重伤仍然和敌人进行不屈不饶的战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多思考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

    《永远的哨兵》这本书书里有许多小英雄,有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少年特工,有在首长身边尽忠职守的少年警卫员,有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小战士......他们小小年纪就主动要求入伍,随红军叔叔们并肩作战,歼灭敌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同学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又有那些人能真正地吃一回苦。就是外出旅游,也会抱怨几声,直喊太累!

    我们要向小红军们学习要向胡昌保和贺炳炎***爷爷学习,我们要战胜挫折、迎难而上,向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把他们当做我们学习为榜样。我们要感谢红军战士,感谢那些为我们今天过上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红军爷爷。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刻苦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

  • 6、 读后感范文:读《伦巴第的小哨兵》有感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其中的每月故事《伦巴第的小哨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发生在1859年,法国和意大利的联军为了救助伦巴第,与奥地利发生了一场战争。在六月的一个早晨,一支意大利的骑兵侦察小队沿着乡间小路走来。不远处就是敌军阵地,在经过一片树林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孤儿男孩,便叫男孩爬上大树侦察一下情况。但不幸的是,敌人们发现了这位十二岁左右的男孩,突然,尖锐的呼啸声掠过空中,啊!一枚子弹打中了男孩的右肺,男孩立刻从树上摔下来,彻底停止了呼吸。

    黄昏时分,意大利部队向敌人发出了全面的进攻,当军队经过安睡的男孩身边时,看到男孩那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仿佛向战士们表白自己为国家献身而感到无比的幸福、光荣和满足,死而无憾。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向这勇敢的孩子敬礼,还用三色国旗蒙住男孩的尸体。

    多么令人感动的场面!多么动人的故事!我十分敬佩男孩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胜利,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 7、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我听见林虻虻说出他的理想,我就想起了这句话。好兵是打磨出来的,当不了将军就当将军手下的一把利剑。

    这部影片传达给我们的是当兵人的友情、爱情、亲情,写出了竞争与矛盾,还有感动,让故事情节更丰富、更精彩,使影片剧情跌宕起伏,同时还教育我们要敢于接受新观念,不要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一班的战士都有着过硬的素质,林虻虻,大学生士兵,以现代化的思想勾勒自己心中的军营,将军梦。为信息化时代的军队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柴大喜,农村兵,肯吃苦,敢打敢拼,逆境中的磨砺使他更坚强,脚臭并不代表品格臭,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勇往直前,是其他士兵所不具备的;皮向峰,富家子弟兵,尽管以前迷茫过,迷失自我,但在军营里所表现出来的是他的内心,渴望真朋友,见义勇为是我所钦佩的;一班班长,奔三十的“老兵”,仍旧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思想比较传统,但固执却成为他身上的一项闪光点,他带兵、爱兵,刀子嘴,豆腐心,“从一班出去的兵没有一个是孬种“,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任何客观原因,不利因素都扑灭不了我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梦想的向往;逆境是福,给我们宝贵的磨砺机会,逆境对强者是块垫脚石,对弱者却是万丈深渊,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才能经受考验,战胜逆境,傲然挺立;温室开花总不能长久,体验过冬天的寒冷,就会更加珍惜春天的温暖,用心去交朋友。

    活着就要有理想,为了理想去奋斗去努力,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风雨中我们会经历磨难,使自己更加坚强,做事有始有终,对目标更加坚定,在接受磨砺时不退缩,风雨过后彩虹依旧。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我们只要坚定理想,就会迎来精彩的人生。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给了我很多启发,激励我成长,确定目标,勇往直前。作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们要站好自己的一班岗,恪尽职守,为全国人民安居乐业奉献自己的一份青春、一份努力、一份责任。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观后感(二)

    不久前,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几个80后的年轻人的故事。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来到上海的武警总队三中队服役。三个小伙子被分到了同一个班,

  • 8、 精选新哨兵观后感

    下面是我们精心整理的"新哨兵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带给我们深远的影响,其实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各不相同。此时不如将观赏作品时的心得写成观后感,写观后感时要注重“观”与“感”的结合。

    新哨兵观后感(篇1)

    他们是哨兵。

    他们是年轻的80后一代。

    从前,已经没有人再去怀念。无论当兵是自己愿意,还是家长要求,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人再怠懈自己。

    不能,也不想。

    我看到的,是深夜5公里急行军。冒着雨,和湿透了的军装。

    艰难的,辛苦的,充实的。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是上海忠诚的卫士。没有掌声,却是高尚地让人不经肃然起敬;没有鲜花,他们那身油绿的制服,就是他们所有的荣誉。

    不抛弃,不放弃。

    原本我以为,这句话仅仅属于压不垮的钢七连。

    其实,是现代军人都铭记的,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誓言。

    留给亲人的,是一个背影;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坚毅的脸庞;留给共和国的,是一方的安定。

    我常常想,在这些人展现给我们的光辉的形象背后,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这部电影,就是一个答案。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

    原来我还以为是旧戏重拍,反而不及以前的精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它讲述的故事,属于现代的年轻军人。

    它留给观众同样的感动与震撼。时代变了,人变了。有些东西,也会经历时间的流转,永存下来,这是一种精神。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独有的精神。

    新哨兵观后感(篇2)

    今天是1月19日,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全校要到西郊白联4楼去看电影,所以我起来的特别早,昨天晚上我很早就睡觉了,可是却睡不着,也特别兴奋。心里想快点看到这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许多悬念,让我来思考。在看电影之前。一到那里,我就非常兴奋得找着自己的同学,一起谈论今天看什么电影。那时候的我真想进电影院一看究竟。不一会儿,老师也出现了。叫我们排好对整齐的进去。

    哇赛,好漂亮啊!看得我目瞪口呆,张大了嘴,真是浩大的电影屏幕啊!我们马上寻找到了位子,坐了下来,又开始谈论,窃窃私语。大概九点钟的时候全场的灯光都息灭了。哇!电影终于开始了也!藏在我心中的迷惑就要被揭开了,好紧张。我们先看的是《霓虹灯下新哨兵》,然后看的是《叶问》。其中最让我感动得是《霓虹灯下新哨兵》。这一部电影使我很感动,拍出了当兵的人的辛苦与艰辛。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许多并在一次下雨天里跑步,跑得气喘吁吁,其中有一个人跑了最

  • 9、 读《伦巴第的小哨兵》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一篇《伦巴第的小哨兵》。

    这篇文章写的是:1859年,法意联军为拯救伦巴第与奥地利发生了战争,一天,一队意大利骑兵在缓缓前进,这时他们看见一个男孩,于是让他爬到树上观察前方有没有埋伏的敌军,但是敌人发现了树上的男孩,把他打死了,孩子为了祖国而牺牲,赢得了所有士兵的敬意,鼓舞了更多的人为祖国而战。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我想: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怎样做才是爱国呢?妈妈告诉我:国家落后,就会挨打,好好学习就是爱国。说说我自己吧,上课时,我总是和同桌说话,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不注意听讲,回家后总是把作业往后拖,玩完了才开始写作业。周总理十二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我马上就十岁了,以后,我也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长大为祖国效力,成为祖国的栋梁!

  • 10、 看电影《霓虹灯下的新哨兵》有感

    星期五的下午,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场关于当代军人的影片《霓虹灯下的新哨兵》。我想《霓虹灯下的哨兵》大家一定很熟悉吧!《霓虹灯下的新哨兵》绝对不是炒冷饭,里面的每一个情节都十分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这部电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画面:深夜5公里的急行军,冒着雨,和透湿的军装,非常的艰难和辛苦,但他们的行动是坚定的、执着的。抗洪抢险特别让我难忘,武警战士各个自高奋勇、毫不犹豫地往水中跳,连平时对cs着迷的皮向峰也不例外。当他们完成任务时,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泥土和疲惫,但遮不住脸上的坚毅和安定。他们做到了下水前的誓言。啊!他们留给亲人的是一个背影,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安详的生活和美好的家园。

    每一个军人都是固执的,这种固执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我们缺少的精神,它就是坚持。霓虹灯下的哨兵正站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那我们呢?

    《霓虹灯下的新哨兵》一部让人感动和震撼的电影。

  • 2019-11-08

  • 2019-11-04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1-09-18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3-04-03

  • 2019-09-20

  • 2022-01-24

  • 2019-09-20

  • 2021-05-10

  • 2023-03-15

  • 2023-05-2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20

永远的哨兵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永远的哨兵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永远的哨兵读后感、2024永远的哨兵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