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凶兆观后感 > 地图 > 凶兆观后感,2024凶兆观后感
凶兆观后感

(共 8406 篇)

  • 1、 《凶兆》观后感600字

    一直号称是香港最恐怖的恐怖片《凶榜》,大概就是借鉴了这部电影的精髓,虽然《凶榜》的可怕程度远超《凶兆》,但《凶榜》浓厚的宗教神秘气氛也毫不逊色。《凶榜》的结局,那一下砍在半空中的斧头,想必也是参考了《凶兆》里最后慢镜头射出来的子弹留给人的悬念。demon就是恶魔的意思,而他们却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叫damien,也是最早的凶兆吧。 影片讲述一个外交官接到医院的电话,自己的孩子出世不久就死了,神父劝说其为了安抚妻子的情绪而抱养另一个刚出世的婴儿。五年后,孩子逐渐长大,一个神秘的神父却出现劝说外交官杀死这个孩子...... 整个故事笼罩在神秘又诡异的宗教气氛中,人间成了上帝和撒旦的角斗场,游走在其中的不过都是信仰的牺牲品。如果说刻上666的都是信仰撒旦的恶人,杀人放火无所不作,那么无所作为的上帝岂不是很窝囊?撒旦都亲自下凡为害一方了,上帝唯一一次出场却只是借撒旦的火烧残了背叛自己的神父...... 而始终劝说外交官杀死自己儿子的神父也很奇葩:整整五年闭口不言,在人家一家三口度过了五年天伦之乐后,一出场就神经兮兮的劝说外交官杀死自己的儿子,而且每次见面都不好好把事情交代清楚,反而上来就是背《圣经》中的诗,正常人都会觉得你是个疯子啊! 妻子这个角色也很迷惑,儿子先是吓跑了长颈鹿、然后被恐惧到极致的狒狒攻击,最后把自己从楼梯上撞下去且不呼救,儿子还可以勉强解释成是少不更事,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奶妈也不管不顾。儿子和奶妈的行为如此怪异,恐惧之余却只是怀疑自己脑子出了问题,还不和丈夫商量,实在是很傻很天真...... 丈夫的角色一直到最后试图杀死儿子的时候最精彩,一方面是相伴五年的儿童,一方面又是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既要拯救世界又要自救,他的痛苦和矛盾再多一些也不为过。 影片最精彩的是对气氛的把握,快乐上吊的女人让原本就萧瑟的场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莫名出现我行我素的奶妈让人几欲抓狂,在罗马几个废墟拍摄的场景很有古典美,坟地挖出豺狼母亲和被谋杀的婴儿这段情节是全片的精华。警察的子弹代表的人道,可这到底都是上帝与撒旦的斗争,凡人只能供奉。 话说《山村老尸》里小强的死是不是借鉴了这个神父?
  • 2、 《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观后感

    《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观后感 作为霓虹国大ip《fate》系列的电影版,本片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粉丝电影。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对路人相当之不友好。 之所以说本片路人感差出天际,就是因为片方给观众的定位就是粉丝,默认你已经知晓全部的设定,彪悍的剧情不需要解释,普通观众别说是里面的梗,就连剧情都表示无力看懂。 首先,必须得褒扬的是霓虹国的拿来主义精神,譬如《圣斗士星矢》,将希腊神话当成嫁衣,但用日式视角进行解构,成功地做到了反向文化输出。在《fate》系列中,同样借用了西式的神话传说,以大名鼎鼎的圣杯作为引子,从而引发频率为六十年一次的圣杯战争。 电影版截取的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间点,时间间隔从六十年缩减为十年,同时也是该系列的最终章,讲述的是一个屠龙少年守护一个女孩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诠释守护的来龙去脉,前面一直在铺垫,半个小时都在上演日常生活,乍一看以为这是小清新风。但后面直接跳到圣杯战争,画风骤变成魔幻风,瞬间有一种割裂感。 可能对于粉丝来说,铺垫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节奏上来说算得上是张弛有度,但长达三十分钟的驰实在太过拖沓,基本磨掉了路人所有的耐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片方也未必会在意,因为这就是拍给粉丝看的,路人就算一个镜头不落地看下来,十有八九也会看蒙圈。 不过,只要撑过了日常片段,就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影片开始变得精彩纷呈,各方人物纷纷闪亮登场,一言不合就开打,精美的画面、炫酷的打斗、加上大气的背景音乐,酣畅淋漓,一燃到底。 当然,限于一部影片的容量,剧情并没有到底,就像《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一样于精彩处戛然而止,若不是知道有续集这样的套路,这就是赤裸裸的烂尾。别说是路人,就算是粉丝也照喷不误! 客观点说,本片确实存在种种不足,难以成为佳作,却是一部合格的粉丝电影,甩了小时代系列不止十条街!
  • 3、 何兆武上学记读后感

    【篇一:《上学记》读后感】

    近日,阅读了《上学记》,印象深刻。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对最精彩的回忆留给了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成长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学子的理想都很单纯,那就是赶走日本鬼子,建立民主的新中国。单纯并不代表没有生机,单纯也不是简单的代名词。建国后出身的人,特别是70后、80后,更是无法体会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情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从《上学记》一书中,我触摸了70年前我们中国学子的理想和追求。近百年来,伟大的中国人一直都渴望自由,渴望解放,争取民族的发展空间。有思想、有理想的人,越在艰难坎坷的环境里,越会振作精神,积极思考。像何兆武这样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土地!

    你说,能不使人感动不已吗?想想前辈们舍生忘死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难道不应该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吗?我们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这更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啊!

    【篇二:何兆武上学记读后感】

    几年前就在书店看到过《上学记》,前段才买回,翻开后,就舍不得放下了。书是文靖女士根据何先生的口述撰写的,相当于口述自传吧。

    以前也翻过两本口述史,启功和王统照二位大家的。不同于这两本书的是,《上学记》不单是讲自己的过往,先生谈了很多他对人生的思考,研究学问的经历与体悟这就像老师上课时的跑野马,学生往往是顶顶感兴趣的。不只如此,先生的回忆,还注重细节,通过细节中揭示内蕴,见微知著,给人很多启发。

    先生不为贤者讳,不溢美,不隐恶,不自我标谤,平淡超拔,令人肃然而生敬意。

    撰述者文婧女士,其文字典雅而不生涩,富有美感,这都是令人满意的。经查,文靖女士是三联的编辑,难怪。

    吸引我的,还有先生在其间读过七年、念了四个系的这所中国特有的大学西南联大。先生自己就说过:现在回想起来,那(西南联大上学)是我一生中最惬意、最值得怀念的好时光。多少名人大家都从这里走出的啊!为什么这所简陋的学校能培养这么多杰出人才?我一直想弄明白,去年也翻过《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一书,多少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但仍嫌不满足。再者,那些逝去的大师、名教授,他们的耿介与个性,也是我很感兴趣的。

    先生独立思考,臧否人物,不从流俗,让人知道了许多鲜有人知的真实历史。如对吴晗、闻一多、冯友兰的评价,都不是我惯常看到的意见。

    这本书很薄,才18万字,几天都可

  • 4、 读书:何兆武的《上学记》读书

    《上学记》是著名作者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何兆武的《上学记》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www.dhb100.com

    何兆武的《上学记》读书笔记1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一、幸福

    何先生的话语中充溢着幸福感,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享受喜欢的事,不强求成绩,只是因为喜欢而沉醉,这是多么惬意的心境。记得自己在读研时,导师送了“不功不利,不焦不躁”八个字以勉励我,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近这种境界,但越刻意的结果却是渐行渐远。曾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与这种心境无缘,但何先生的书又让我感觉到希望。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闭门造车,幸福也不是用各种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涅盘,只要你保持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并经受了生活的洗礼,你就是幸福的。我现在学习,工作,心中有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期盼,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很真实可以触摸到,虽然也经常被一些烦心事所搅扰,但总得趋势是好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股热情和势头,用越来越好的希望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境,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成熟和强大。

    二、朴实

    何先生读书时的学风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战火纷飞,但学生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何先生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淳朴的学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势利、不物质、不攀比,不会将家境作为划分地位的标准。何先生特别说了几个同学,比如孙念增,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尚书,此外还有北洋总理的孙女,蒋介表姐的孩子等,都是赫赫显贵之家,但子孙毫无骄矜之气,也和普通学生同学同住同吃苦,比之今天“四大名爹”的子女,实在让人感慨这社会到底在进步还是退化。想想自己,有时心中也难免会产生对金钱、物质、地位的欲求的“俗”气,看了何先生的书,对把持自

  • 5、 读《毫无征兆的一跳》有感

    读《毫无征兆的一跳》有感

    上周一在例行的校会中,蒲校长让我们大家阅读了一篇由南方周末发表的文章《毫无征兆的一跳》,本文报道的是浙江萧振中学高三学生贺抒勤,由于心理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上晚自习时纵然从五楼教室跳下身亡。

    但是,看完整篇文章,我觉得贺抒勤的死并不是毫无征兆的。本人分析如下,该学生在跳楼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奇特现象,比如:一、他把自己的网名叫做“冷酷血极”,一个很另类很血腥的名字,也许在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种个性。二、他在一次观摩课当中,积极但不成功的表现,得到的不是全班同学对他的一种鼓励和支持,而是全班对他的讥讽。三、贺抒勤还在13年7月的考试中全班排名22位;在5月举行的校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我挑出三条对贺同学身亡的疑问。试问一个表面有问题的,而且当这个学生有非常明显的心理问题,同时又没有朋友的学生,应不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作为学校又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呢?此次事件的班主任也在该生出现问题之后,将其家长请来,但家长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没有同意把学生带回家进行调整。

    我们可以想想一个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调整好心理,怎能学好功课?也许,贺同学还有很多的想法没告诉大家,我们也只能这样理解。另外,我再说说学校,首先学校应该在学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加以重视和预防,一栋五层教学楼窗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这是硬件问题。

    而班里的学生却没有真正的爱心,而是现今社会的一种麻木不仁的显现,一种没有关怀,一种没有尊重的态度慢慢地蔓延到了学生教室,假如贺同学班里的学生对这样心理脆弱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护,也许贺同学会生活的更快乐,更加会热爱他生活的世界,也许他真的厌倦了尘世中冷眼,冷漠,冷酷,他选择了离开。

    这件事情给我们老师一些惊醒,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有这样学生出现在我们的班上,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而且还要有处理这样学生的方法。我个人认为,爱和关怀是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同时,无论我们老师还是其他的社会人,我们都不要忘了我们的那份真心,那份关爱。只有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爱,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人间。贺抒勤,一路走好,天堂没有嘲笑,只有天使。

  • 6、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1600字欣赏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由薛兆丰所著,是一本经济学入门书籍,向我们讲授了经济的学的基本概念,用简单、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1600字欣赏。

    近期新读完的一本书经济学入门读物《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作为经济学小白,才知道原来经济学撇开各种复杂的公式,还可以是这样一种有趣的、新颖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整本书信息量太大,这篇读后感我主要会整理一些经济学带给我的对于生活常见问题的小启发。

    如何科学地喝一杯奶茶?

    作为一个极易胖体质但减肥成功的人,每一口卡路里我都是计较的。但是偶尔在工作太辛苦生活压力太大或心情莫名不好的时候,还是会奖励自己一点高热量的东西,比如杰伦最爱的奶茶。曾经我也是开开心心一杯下肚结束,直到我学习了边际的概念。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边际效用,就是每消耗一个单位产品带来的新增享受。

    【划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多消耗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新增的享受是递减的。

    以奶茶为例,每喝一口奶茶,都会产生啊好幸福的感觉,但是随着你一口一口喝下去,带来的幸福感是逐渐减少的,最好喝的永远是第一口,这个规律所有食物基本都适用。

    所以想要科学地喝一杯奶茶,就要判断:从哪一口开始,它带来的幸福感已经不足以抗衡你摄入卡路里的罪恶感了。(此时,边际效用=边际成本)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大约是在三分之一杯开始就没那么enjoy了,也就是说,我完全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的卡路里摄入,同时并不影响我喝奶茶产生的幸福感净值。

    那你会问,剩下三分之二杯难道就扔掉吗?不,我的同事们吸收了我的这个知识点,从那以后,下午点奶茶都是三人共享一杯......

    2. 学霸追求满分,划算吗?

    同样是边际的概念,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作为曾经的学霸,回顾了一下学生时代,在学习上对各门科目的精力分配。结合边际思维以后,我发现我果然犯了一个学霸极易犯的错误,那就是追求满分(或者极端高的分数)。这个问题在于,假如把努力量化,一门科目,从80分提升到90分,从90分提升到96分,从96分提升到100分,这三者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差不多的(这依然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那么我应该做的就是把想花在已经可以轻松考98分的化学,我要考满分上的精力,投资在现在只有80分,但努力一下可以到90分的英语上,这才是划算的。

    可是理论是理论,学霸就是拒绝不了满分的尊贵感,我

  • 7、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800字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800字:

    网红读物,北大教授通俗化的讲解了经济学一些知识点,深入浅出,适合像我这样的小白。本书的知识点多而杂,读起来像是散文、又像是一本经济学的工具书,适合日后索引回顾。

    读完之后我觉得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最大价值在于用二次思维辨证得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举了例子说:经济适用房是否会降低房价?一般思维是不是应该是“感谢郭嘉为民谋福利,加大经适房供应减少商品房的供应,让那些黑心的开发商、黑心的炒房客无路可走!”“大家都有房住了,房价怎么涨!”之类的。

    可如今的新加坡房产市场却不同于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方面新加坡zf为民谋福利大造经适房,解决了底层民众的住房需求,这一事实是没错,但事情的另一面:新加坡近几年的商品房价格涨幅惊人,当地年轻人的奋斗目标便是一套商品房。

    so~因果关系成了“因为经适房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商品房的上涨。”

    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大量的建设用地用于经适房,压榨了商品房的投放空间,商品房成为了稀缺物。

    2、经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建安标准较低、建筑密度较高、配套环境较差。而商品房则会全面优化。

    3、经适房为zf出资建设,买卖受到限制,不再是自由市场。而商品房买卖自由,附带了金融属性。

    大量的白领、小康群众一旦脱离底层阶级,便以商品房为目标改善居住环境。商品房成了稀缺资源,不涨也难。

    作者说经济学不是数学、物理,从推理到验证可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时间,而验证某个理论的正确与否永远只能等事情发生后进行判别。读后感·每个人都可大胆预测、胡言乱语,纷繁错乱中辨明方向,这便是经济思维方式的迷人之处,而本书的意义便在于总结一些已验证的经验供大家参考学习,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察、思考、避坑。

  • 8、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600字:梦想和预兆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600字 梦想和预兆

    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有感

    这个假期,我看了一本书,《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看了这本书后,我心里有种不一样的感触,很深刻,但所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这本书不只是童话,还是寓言,整一本书的主题大概只有两个词:命运与天命。

    命运与天命,这两个词以前我是觉得一点儿都没区别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便觉得这两个词在书中的意思截然不同,命运在书中指将来的遭遇与变化,而天命更偏向于梦想。如果,这本书的主题还有两个词,那么那两个词就一定是梦想和预兆了。

    每一个人都有梦想,牧羊少年也不例外,他随着梦的暗示,一步步探索财宝,追求梦想。有得必有失,在寻找梦想和财富的旅途中,他失去了很多,得到了很多,也遇到了很多人。他放弃了羊群、权力与财富,但他学会了留意预兆,学会了与心交流,更学会了宇宙的语言。

    书中每一个人对梦想的看法都不一样。水晶老板认为,梦想是他的动力;英国人把追求梦想作为放弃一切的筹码;撒冷王认为梦想是一股神秘的力量但只有牧羊少年在为梦想不断努力,其他人在那儿帮助开导他。

    读这本书时,我也在想我的梦想,我当然有梦想,但我并不急着实现梦想,牧羊少年是靠一路随着预兆实现梦想的,预兆在他的寻梦途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角色,可惜我不会看预兆,更不可能任由命运安排。所以,我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由小事做起,积累起来,这便是我寻梦的方式。

    最后,绕了一大圈,牧羊少年竟然在原点找回了他的宝藏,也许心在哪里,宝藏就会在哪里。虽然最终回到了原点,但途中,牧羊少年受益无穷,我相信这点他是不会忘的,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 9、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书评1300字范文欣赏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读过由薛兆丰著作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呢?相信很多看过《奇葩说》的网友都知道薛兆丰这个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发表过很多经济学作品,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观后感,一起来欣赏吧!

    本书用大白话的形式介绍了经济学的各种知识,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讲知识,就算我这种经济大白都能看得很开心又能学到东西,真心推荐!

    全书围绕人类面临的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 3)互相依赖; 4)相互协调 来展开。虽然讲的东西涉及面很广,也足够深,看的过程并不会因为内容过于死板而腻烦,反而会在每一个案例的剖析中觉得自己有所收获而雀跃不止。纵然是我这种小白,也经济学思维被刷新了三观。

    以前觉得事情就是事情,对或者错。但是那个马粪争夺案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原来判断一件事情不仅可以从它的正否两面去看,也可以从它的判决对社会所引起的深远影响来看。

    故事大概是这样子的:以前马粪可以用来当燃料,一个雇主雇了一个农民去收集马路上的马粪,农民捡了一个下午,但是捡了太多一时半会运不走,于是他把马粪堆在马路的一边,自己回家去找辆拖车过来运走。在农民回去取拖车的时候,另一个人路过,看到马路上的那堆马粪,当时四下无人,无法确定马粪堆的主人是谁,于是他把马粪自己运走了。农民回来后发现马粪不在了肯定不干啦,于是起诉打官司。关于这堆马粪的主人应该是谁,有两方意见:一方觉得应该是归农民所有,因为是他收集起来的,他为此劳动过了;另一方觉得马粪归马所有,但是马自己把它们舍弃了,所以马粪无主,应该是先到先得。最终法官判定的结果是,马粪归农民所有。但法官的角度不是从马粪的所有权应该归谁,而是马粪归谁了,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假如判定马粪归后者所有,就会给人一种:社会上的很多东西都是无主的,先到先得,不需要劳动,路上看到什么东西只要它的主人不在场就可以拿走的观念;这样会造成社会越来越混乱,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劳动,而只会想去捡漏。相反判给农民之后,会给社会设立一种有劳有得的观念,会促使人们去更勤奋地劳动,而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被人随意拿走。

    这个小故事还蛮刷新我三观的。判断是非,也可以从做这个判断会给其他方面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来考虑。

    另一个对我启发比较大的,是关于成本()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以前数学所学的成本是指要制造这个东西

  • 10、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心得感悟600字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心得感悟600字:

    信息不对称谁的话语权更大,信任的建立直面信息不对称,制度的对策缔约自由比自由更重要。

    实际上我今天,不,是最近这几天一直很忙,忙着写我的毕业论文。巧的是今天在修改第二章的内容时,有一部分刚好是在写信息不对称理论。不过很遗憾,我不想就此讲述多少感慨,我讲明这一点只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理论是经典的理论,可实际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8年的暑期,我大约有近10天的时间在多地农村调研,一半是师门传统的调研任务,一半是自己的毕业论文。回想起来,调研,可能也是促使我下决心离开这个学科的重要原因。我总是嚷嚷着说,自己对农村有多么不喜,对下乡调研有多么不快,但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越接触最真实的情况,就越无法接受研究的结果。为此我曾试着和师门的诸位“陈独秀”们讲述我的困惑和矛盾,在最严重的时候,我一度觉得,写在纸上的东西都是假的,我没办法说服自己。读书笔记·然而人们大多认为我的问题不值一提,他们认为是我的理论基本功不扎实,仅此而已。这个答案不仅没能够让我变得平静,反而使我在面对调研和论文研究的时候,更加烦躁痛苦。

    一方面我同意他们的观点,确实是我学艺不精;但另一方面,在心底里,我对同意他们观点的那部分自己感到鄙夷。经济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这种方法本身却带给我困扰,我无法说服自己心安理得的继续下去,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到今天,我依然相信,每个人应该熟练掌握一种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的方法,应该不属于经济学。

  • 2019-10-22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 2022-02-25

  • 2022-02-26

  • 2022-03-01

  • 2022-03-03

  • 2022-02-19

  • 2022-07-08

  • 2022-12-03

  • 2022-12-13

  • 2019-11-04

  • 2022-03-01

  • 2022-02-28

  • 2022-08-30

  • 2022-03-22

  • 2022-07-0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7-05

  • 2022-02-14

  • 2022-02-23

  • 2022-02-25

  • 2022-02-28

  • 2022-03-03

  • 2022-04-06

  • 2022-04-06

  • 2022-04-02

  • 2022-04-05

  • 2022-03-31

  • 2022-03-31

  • 2022-07-13

  • 2022-02-28

凶兆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凶兆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凶兆观后感、2024凶兆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