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 > 地图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

(共 7261 篇)

  • 1、 观后感范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

    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中所应当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此刻还拥有它的机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1

    影片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没有下手,巧合的是那晚有人枪杀了他妻子和她情人,他被指控谋杀,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

    瑞德1920__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能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会赌谁将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

    长时间以来,安迪几乎不和任何人接触。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石锤,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一次,安迪和另几个犯人外出劳动,他无意间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上税的事。安迪说他有办法可以使监狱官合法地免去这一大笔税金,作为交换,和他共同工作的犯人每人得到了3瓶啤酒。喝着啤酒,瑞德猜测安迪只是借用这个空闲享受短暂的自由。

    一次查房,典狱长拿过了安迪的圣经,却没有翻开便递还给他,并告诉他“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狱长没想到,那“救赎之道”真的就在其中。随后,他被派去当监狱的图书馆管理员,为了争取图书馆的图书更新,他每周写一封信,为图书馆的扩大而努力着,六年后,他实现了愿望。之后,他开始帮助道貌岸然的典狱长_。并且为监狱其他狱警处理其他事项所需文件。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2

    时隔两年,再观《肖申克的救赎》,内心又有了新的触动。

    电影开篇,是安迪的烈酒与疯狂,是律师的咄咄逼人,本无辜的安迪在律师的巧舌如簧下百口莫辩,被判下无期徒刑。他的大好前程、他的未来、他的自由都因一场无妄之灾而被这个肮胀、灰暗、阴沉的监狱夺走。

    可是正如瑞德所言,他是如此格格不入,他走在监狱的土地上,像是走在花园里,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悠闲。他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给监狱的人们带来啤酒与音乐,他写信给联邦政府来扩建图书馆,他帮助监狱里的人考取学历,他坚守着内心的希望与自由时,也让其他

  • 2、 观后感模板: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影片,主角安迪不幸入狱,被判无期。在肖申克狱中受尽屈辱折磨,他没有颓废、消沉、“等死、而是忙着活着”。那么你知道《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

    一年前的这天刚成人的我在日志里把安迪冲出下水道站在河沟里享受雨水带来的自由的海报作为结尾,以此来象征新的开始。一年之后再看这张海报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体会,这部电影不明白看了多少遍,不变的是对经典的敬佩。如果说有部电影能让人百看不厌的话,《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永恒的经典。它教会人要有期望地活着。

    从1947年到1966年,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待了19年。这19年里,安迪从恐惧,到适应,甚至天真的对那里产生了幻想,直到汤姆被杀,安迪清醒过来。但自始至终,安迪对自由的渴望从未改变,一向支撑下去的便是内心的期望。安迪刚进监狱就像一个不可理喻另类,他去做很多人不敢想的事:跟看守长哈德利要啤酒、向参议员申请资金图书扩建图书馆、不惜以禁闭一周的代价放《费加罗的婚礼》,当然还有越狱般的救赎。其实安迪一向在传达一种信号,我们跟外界的人一样,我们也有权利,我们应当享受这些。而这些想法,是每一个被“体制化”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安迪此时犹如上帝,救赎了这些人的灵魂,就像广场上响起的莫扎特,“我想那是如此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美的让你心痛……那声音飞翔,比在这个灰暗地方的任何一个人梦想都要高远……在那一刻,每个在肖申克的落伍者,感到了自由”。结合安迪瑞德他们修完屋顶在上面喝啤酒的场景,没人会认为这是监狱,“感觉就像修自己家屋顶,自己就是造物主”,这是安迪第一次让他们感受自由。因此刚才说安迪犹如上帝,倒不如说安迪带给他们自由的期望。这世界根本没有上帝,自由才是每个人应有的信仰,别无此他。

    刚进监狱之时典狱长诺顿要每个人“把精神交给上帝”,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精神交出去的时候,那便失去了灵魂,禁锢的不再是身体,而是心,“体制化”的布鲁斯便是这样。就像瑞德说的,肖申克监狱是布鲁斯唯一认识的地方,在这儿他是个重要的人,是个有教养的人;在外面布鲁斯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假释出来的囚犯,每个人都能够教训他。布鲁斯只是走出了肖申克监狱,殊不知他的心灵早在五十年中被宣判了无期徒刑。就像

  • 3、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救赎自我之途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片非常优秀的影片。如果你被人诬陷坐牢该怎么办?如果出来后的世界大不相同了该如何面对?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救赎自我之途”,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一】

    一堵高墙,一圈铁丝,一群凶恶的狱警,将这个阴暗的囚笼与世界分离,围墙之内是肖申克,围墙之外是自由。围墙之内是连阳光都不会久留的阴暗角落,聚集着一群被判终身监禁的失足者。在这里,只有服从,囚徒们都没有做为人的基本权利,甚至沦为他人发泄欲望的工具,他们只剩下了一副躯壳,行尸走肉一般接受着由内到外的改造,他们的灵魂早已埋葬在刚入狱的那个夜晚,仅存的一丝意识只用来捉弄他人以获乐趣,对他们来说,自由可能只是几瓶啤酒,几包香烟。在高墙之内,他们彻底失去了灵魂的自由,彻底丧失自我,完完全全被体制化了。

    糟糕的伙食,繁重的劳役,黑暗狭窄的囚房,按理银行家安迪应该是第一个哭泣的人,可是他没有,他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不卑不亢的生活在围墙之内,因为他始终保持着灵魂的自由,并对生活充满希望,即使他在里面过得并不好。人想要些什么,总会失去些什么。安迪为了重建图书室,便利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帮助狱警逃税,但他没放弃自我而成为别人的附庸,他用暂时的苟且去支持灵魂的自由。

    围墙之外是真正的自由吗?其实不是,弄丢了灵魂的人变得一无所有了,被监禁了50年的老布获得假释,暂时获得了肉体的自由,却无法再适应社会的生活,死前只能通过刻字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后来获得假释的瑞德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若不是安迪给了他重新开始的希望,他也只能成为第二个老布。

    面对肉体没有自由的现实,无法剥夺的,只有精神的希望与灵魂的自由,这里的人们都站在钢丝绳的中央,看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究竟是选择一路向前走,还是纵身一跃落地了事。相信只有少部分人选择前者,选择保持本心,坚定的向前探索。正是拥有着灵魂的自由,他们才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只有拥有自由的灵魂,才能拥有从骆驼蜕变成狮子的可能。

    围墙之内是如此,围墙之外同样如此,究竟是按部就班地重复,还是追求灵魂的自由,追求自己所爱,而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蒙蔽双眼,这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灵魂。保持灵魂的自由,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围墙内外,都不会丧失自我,都能高贵自由地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二】

  • 4、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我不是一个影迷,但对《肖申克的救赎》却近似疯狂般的迷恋,那是故事背后精神的洗礼。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诬陷谋杀自己妻子与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终身监禁在肖申克监狱里,他非凡的气质引起了囚犯里德的注意并逐渐与他结为好朋友。安迪总是以一种沉默冷静的方式全力维护自己作为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以他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安全的逃税,帮典狱长洗黑钱,以此来换取他们对囚犯、对自己轻微的宽松。他为争取狱内图书的扩建不厌其烦的给州长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后来,他从一个新来的囚犯口中得知妻子被杀的真相后便向典狱长申诉,然而典狱长不但拒绝了他的要求,甚至暗中杀了那个知情人,只为了留住安迪,满足他对金钱无休止的贪欲。安迪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救的道路——天时地利,安迪成功的穿过自己十九年挖成的秘密通道来到自己向往的世界。 希望只会给予那些心怀希望的人,安迪说过:“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他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人生终有两件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在我们最难熬无助时支撑我们坚强地走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仰。 自来到大学,常会有迷茫,有时看到身边同学潇洒的生活着,每天睡到自然醒,随意上课,随意玩耍,没有对自己的约束。而自己虽然严于律己,每天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却没有成就感。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从安迪的故事中,坚定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沉迷此影片的原因,它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人生并非平坦,社会中的不公,出身的不同,环境的差异,纵不能成为放弃希望、放弃信念的借口。起点不同,哪怕再落魄,也要努力去改变它。有些鸟儿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 5、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篇一: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近日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其中多次提到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熊培云的书是把电影来论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库里早就下载了这部电影,碍于该影片属于两个小时以上的超长片,一直搁置着想找空闲的时间看,今日忽得空闲,一个人找出影片静静地看完。 原来,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电影是可以这样看,电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读! 先说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的:剧本来自一个短篇小说的改编,长达两小时二十分钟的电影可以把长达二十年的冤案发生、入狱、越狱简练到总共不到十分钟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人性、自由的描写!虽然没有看过原着小说,但是凭借常识,想必靠情节吸引读者的小说应该无法做到这样的结构,但是电影做到了。 再说电影是可以这样看的:类似题材的电影不少,记得前几年还有过特别火的美式长篇电视连续剧《越狱》,想必大家记忆犹新,一般此类题材,卖点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狱或者翻案的过程、以及越狱或者翻案后或光明或黑暗的结局,剧情反应的人性、感情之类的,观众必须通过情节去了解、理解。可是,熊培云因为《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主题的需要,从电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这一哲学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逻辑,你的确会把电影中隐含的这一主题放大。可是我相信,熊培云只是出于他的着作论点的需要才这样写的,其实他和我,或者和你们大家一样,从电影中看到了人性,当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后说一下,电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读。其实这个话题我根本解释不了,既然命题就是各有各的解读,我如何替每个人来解释?我只是想说,我们中国现在的电影,就像中国学生的作文,必须按照老师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写,文章结构也必须符合老师布置的要求;而老师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又必须是按照升学考试的大纲要求来作。 行文到此,大家应该明白,其实我要说的,既是电影,也不是电影。 说的是电影,希望我们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好莱坞才有电影,也不要以为好莱坞只有 3d 大片和“越狱”,好莱坞也有“肖申克的救赎”! 说的不是电影,希望我们的生活不要像我们学生的作文一样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规定表达“中心思想”的格式。 篇二: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前几天,朋友推荐了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忙里偷
  • 6、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误认为是杀害其妻子与情人的凶手,而被冤入狱,最终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越狱,获得自由之身的故事。 安迪入狱后,结识了黑人瑞德,瑞德告诉安迪: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瑞德的这段话无疑是告诉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可是安迪却并不这样认为,希望从来不会破灭,他们可以关住人身自由,而内心的自由与希望是他们所触摸不到的。 在狱中,因他学过金融管理,最终谋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为了让身边的狱友们能喝到冰啤,为狱卒逃税,最后为狱警洗黑钱。直到后面又送进一批犯人,其中一个犯人告诉他谋杀他妻子与情人是另一个人,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狱警,换来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讯和他被关二个月的禁闭。狱警为了他能继续洗黑钱而选择把他永远的留在牢中,最终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赎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时间用小铁槌凿开了美女图后的墙壁,爬过了500米的臭水沟,在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晚上,看着安迪拥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为他寻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记得前面老布获得假释后,因习惯不了监狱之外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无疑让我们看到在心灵受到束缚后而躯体回到生活中却习惯不了自由,精神与希望破灭后,人将走到尽头。 还有在瑞德获得假释前,狱警们问他的一句话:你是否改过了。他的回答是: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到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垂老之躯。 影片最终告诉我们,体制无疑是可怕的,当我们依靠习惯与体制生活时,我们最终失去自我,而故事的主人公恰恰给我们上了一课,在任何挫折面前,人都不应该放弃追求自由与希望的路,它将是我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影片落下帷幕,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哥,那个在16岁时因刺杀他人身亡而入狱的笨蛋,不知今天是否也在铁窗前忏悔,在他而暮之年回到社会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该是怎样一种心境,曾经的路早已面目疮痍,未来的路也将走得如履薄冰。可是我们是否也应该给他一个鼓励,因为一个错误我们不应该去否认他的人生,也许任何人可以否认,但惟独自己不可以放弃自己,因为有爱,所以无所畏惧。

  • 7、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作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题记

    “救赎”这两个字仿佛是与“希望”联系在一起的,而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它永不消逝。可是,在肖申克监狱中,所有的犯人们都失去了希望的权利,甚至于失去了拥有尊严的能力,连活着似乎都是一种幸运。犯人们在这儿,只是让你吃就吃,让你拉就拉的奴隶,日复一日地被剥削着劳动力;他们在这儿备受欺凌,是狱卒们随手就可以打甚至于杀的砧板上的肉;他们没有任何发表言论的自由,不能有梦想,更不能有希望…

    瑞德曾说:“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心里,有一处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就是希望。”可是,黑暗得能扭曲人性,沦丧道德的肖申克监狱,在一点一点地磨灭着犯人们心中的希望之光。他们大部分都是清白的好人,或被人栽赃,或被人诬陷,然后在肖申克监狱中耗费青春,迷迷茫茫、浑浑噩噩地用没有任何尊严、自由与希望的日子填充往日余生。他们都有过信仰,也曾怀抱希望,也拥有过梦想,但他们最终只能被这其中的生活体制化,在其中活着的人,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们饶你一命,然后夺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希望。

    安迪很明显地知道这一点,因此他虽然无力改变犯人们备受欺凌压迫的事实,但他还是顶着自身的压力,为狱友们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自由的感觉,这种希望不同于典狱长这个伪基督口头上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安迪为他们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希望——这种希望,在于对恶势力(三姐妹)的坚决反抗,在于不失生活趣味与爱好的雕刻,在于不畏凶险为大家赢来那坐牢以来唯一一次由海利请客的啤酒,读后感在于他当着典狱长的面播放大家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在于他执着带领大家修建全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室,在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他是一个诗化了的英雄,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可以说安迪既坚强,又伟大。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安迪在带领着狱友们忙着心中有梦想,怀中有希望地活。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来救你?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请做自己的上帝,让你的内心深处拥有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学着自己救赎自己,方可面向大海,静待春暖花开。

  • 8、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影评800字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由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犯罪电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曾经看过,影片主要讲述了被冤枉入狱的主人公安迪对自由的向往的故事,剧情丰富。网友们看完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人,安迪,在监狱中度过近20年,最终越狱,走向自由的故事。

    在影片中,主角安迪找到瑞德,请瑞德帮他买来一把石锤,并告诉瑞德他喜欢采集石头。起先,瑞德不太愿意替他买锤子,因为瑞德怕安迪利用锤子挖隧道越狱。但是瑞德拿到石锤后,不禁说:我想你要挖六百年才能把隧道挖通!它实在太小了!

    可最后,安迪真的挖了隧道并成功越狱,花了将近20年!

    这是多么大的毅力啊!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安迪有着持之以恒的品质,而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也是可敬的!

    安迪为了越狱,还砸破运输粪便的管道,在管道中匍匐前进了500码!500码呀,在这五百吗中,安迪不仅要忍受黑暗和空间的压迫,还有令人窒息的恶臭,连瑞德都说要是我我可不干!

    在这里,安迪为了追求自由而付出的努力和代价,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正如瑞德所说的一句话:

    安迪就是这样的一只鸟儿,不屈服,能吃苦,逃离黑暗,走向了自由!

    而前面所说的这把小小的、不起眼的石锤,似乎也告诉我们,时间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正如成语所说,水滴石穿。时间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这里,它的力量在它带来的改变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布鲁克中就可以发现。布鲁克出狱后,在监狱里待惯了,不习惯外面的生活,总感到恐惧,感觉四处都有危险,最终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上吊自杀了。

    看到布鲁克的死,我哭了:他是一个多好的人啊!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待人也很友好。在看到从巢中落下的小乌鸦杰克后,收养了它。在看到安迪饭菜中的那条虫后,还想着要喂给杰克。这暖心的一幕令人难忘。

    这部影片还揭露和批判了一些社会的现状:通过典狱长这个角色,揭露了人性的贪婪,为了钱,典狱长可以不顾犯人们的自由和死活;对于政府,虽然没有正面的刻画,但从安迪连续六年每周一信才为监狱买书,并给予每年200元的资金也可以看出政府的吝啬、一毛不拔。

    就是因为有了像安迪和布鲁克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爱,充满正能量。而像典狱长那样的反面教材,还是少点好。就让我们把心底的那个恶魔驱赶走吧,在我们心中留下爱,留下力量,留下正能量!

  • 9、 [精品]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品]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微凉雨后的清晨是一天中最沉淀的时光。

    hope is a good thing。andy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说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话。

    大概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记得它吧。恕我愚钝,我是最近才知道肖申克救赎的小说出自史蒂芬金之手。这个看似阴暗的长相中透着凶狠的男人,却写出了这么一部在隐藏在黑暗里不露声色等待喷薄而出的阳光的小说。

    希望是个好东西。可惜我们好多人都不懂得实践这句话,即使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也不例外。梅婷在电影阿司匹林里说:吕克贝松说,电影不是济世良药,它只是一颗阿司匹林。

    可不是么。

    我总是记得很多熟悉的对话场景和内心活动场景,前者中,总有一个人失魂落魄的嘟囔:我真的不抱什么希望了,后者中:我自己在反复的自言自语:算了,也许我是没法怎样怎样了。

    为什么会失望?

    因为过去。

    经验是好的,经验主义却是可怕的,对于过去,没有人能完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至少你可以把自己从对过去的那种失望和遗憾中解放出来。过去和现在永远是不同的,过去的失望移至到当下,就是将过时的生活态度应用于当下,好比你头疼时吃下一粒过期药片,你吃了它病是好不了的,然后你的失望就会滚雪球似的累积叠加,直到你愤怒的说:我是如此倒霉,我总是无法获得我想要的。

    希望是个好东西,但是希望不是要我们努力迎合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往往由你所处的社会的社会体制所决定,而这个社会体制不见得就是好的或者完善的,那么如此说来,主流价值观也不见得全都是对的)。虽然这种迎合会让我们感觉到暂时的安全。但是我一直认为,你内心坚持的价值观,内心真正能让你快乐或者幸福的价值观,才是你要真正寻找并坚持的。好吧,如果你说,我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于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那更好了,这是一种简单的幸福,是一种不需要经过挣扎和痛苦就可以随意享用的“幸福”。

    基于此,在小说1984中,老大哥才说:给群众幸福好于给群众自由。

    看样子我还在跑题,恩,我写东西很糟糕,总是缺乏逻辑和说服力,并且写着写着就随兴所至,脱开缰绳飞驰到四万八千里之外,完全

  • 10、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五)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假期,利用晚间的时间,认认真真把《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一遍。这部拍摄在十几年前的美国电影给我的感受远远的超过了我的预期,在影片在外,我感受的更丰富,也更能明白许多非直观性的电影内容。尤其重要的是,慢慢的,我也开始学着去懂得希望与生活这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融洽在一起的这组关系。

    乍看影片,以我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这只是一场悲剧,一次冤案,一次花费了一生的代价,用去了未来无数可能的机会的莫须有的救赎。当看到那个知晓真相的年轻罪犯出现,看到他道出案情的实际,联想到瑞德说的整个监狱除了他之外都是无罪的类似于玩笑话的时候,我想这实在是一场开的有点太大的玩笑,也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代价最大的一次救赎用时间,用着可能创造无数未知的未来的时间去救赎,去赎罪。无论是从影片本身,还是以我个人的阅历,用尽自由与未来为代价,我想,我是承担不起的。

    而安迪做到了,用二十年。从一个高高在上的银行家,到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囚犯,开始我猜想或许是瑞德说的体制问题,他被诬陷为杀妻,被判处无期。一个前途无限的身份,转眼到了暗无天日的境地,起初我的想法与瑞德的也是不谋而合的他一定会是最难承受监狱第一晚的那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看上去体质弱些,更主要的是因为身份的变化太大。然而,瑞德输了,我也输了,输的很彻底。他不仅不是最初的那个,而且似乎他反而成为了最有精神的那一个,也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起初,我是很难知晓他的希望,他的精神来自何方的,直到影片逐渐进行,直到结局慢慢到来。

    十年,二十年,以我现在的年龄也仅仅是经历过如此而已,而其中,我自认为我遭受的有很多。可是影片只给了一个红章,一个瑞德申请假释驳回的红章。不知道来自何方的勇气,不知道从哪里到来的希望:刻棋子,教学生,办图书馆,帮忙洗黑钱,甚至是用二十年的时间坚持挖出了一条瑞德认为需要六百年时间才可能完成的短短的隧道。压力,时间,这是安迪认为坚持挖的最关键的东西,他也确实如此过。这在影片临近结尾时通过瑞德点出的生存根本,这影响着同一间房内瑞德与布克斯不同归宿的关键,这被安迪说成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的哲理成为了表面的点睛处。

    在这部时长达二个小时的影片中,出现的人物当然不止几个,而是特别丰富的。而最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不过主要是安迪,瑞德,与布克斯而已。就遭遇,目标,理想来讲,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却也都给了我很深的感悟与触

  • 2021-05-29

  • 2021-04-30

  • 2022-02-03

  • 2019-10-28

  • 2023-04-04

  • 2021-05-29

  • 2021-05-29

  • 2021-06-02

  • 2023-02-20

  • 2019-10-29

  • 2021-04-28

  • 2021-05-29

  • 2019-11-06

  • 2022-12-2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23-04-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1-05-02

  • 2023-05-21

  • 2023-04-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7-14

  • 2019-09-22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10-28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精选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经典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00字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