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 > 地图 >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栏目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热门栏目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推荐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

(共 1277 篇)

  • 1、 高中生读《家》的心得体会和读后感

        旧社会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过度,其中的碰撞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再经历一次,但作者巴金笔下的《家》或许会带给我们答案。《家》作为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有着他独特的历史角度。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高中生《家》的读书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读《家》的心得体会和读后感(篇一)

        重新拾起巴金的《家》,翻开重温,一个个人物的形象重回了我的脑海中。顺从的觉新,谦逊的觉民,激进的觉慧……他们在封建主义的黑暗中挣扎、反抗,在黑暗中寻找着那份渺小的希望……

        《家》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写出了封建大家庭高家公馆从一开始的繁华直至最后的没落。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这部作品的主人公——觉慧。他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有批判和反抗意识的典型新青年。他痛恨着自己大哥觉新顺从而导致自己与所爱之人分离的做法,与一帮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报社办报纸宣传新思想,与自己的爷爷——高老太爷对着干,并且爱着与自己的身份天差地别的鸣凤。当最终理想破灭时,无法忍受而离开了这个家。

        觉慧是一个典型的“人道主义者”。他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更爱上了与自己不同阶层的婢女——鸣凤。但在封建社会下,他们两人的爱情最后也无疾而终。当他们二人表述了各自的心意之后,高老太爷却要将鸣凤送给冯乐山做妾,鸣凤却始终心系觉慧,不愿做他人之妾。可当她来到觉慧的房中,觉慧却因赶稿为而让鸣凤改日再说。最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鸣凤只能选择跳湖自尽来阻止自己嫁作他人之妾。自此觉慧一直活在对鸣凤的自责中。最后两人的爱情还是破灭了,虽然是意料之中,但却也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鸣凤的死没有让觉慧从此堕落,相反的,让他更加痛恨这个封建的社会。他羡慕自己二哥觉民与琴表姐的爱情。而当得知觉民被高老太爷要求娶冯乐山的外甥女时,他亦帮助觉民离家出走来反对这个拆散觉民和琴的决定。最终也终于在觉慧的帮助下,觉民和琴的爱情得以延续。而此时看到这里,作为旁观者的我却又无比的心疼觉慧,当自己的哥哥与所爱之人得意相守,自己却已

  • 2、 巴金的家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读完巴金的《家》之后,通过觉慧写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荡,写出了包含在旧家庭内部的新力量的成长,也通过觉慧来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和别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巴金的家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巴金的家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实际上,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作品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觉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他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是个有两重人格的人。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且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某些时代特征。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人物,批评了不抵抗主义,指明对于封建旧制度、旧观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剧的惟一出路。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

  • 3、 《家》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

    《家》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心得如何写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初中生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你在,灯亮着,巴金先生的去世让每一名读者感到遗憾和悲伤。

    我并非是个热爱看书的人,最初的相识也只不过是教材书中载选巴金先生的几篇节选,还记得为《雷雨》在老师的课堂上演绎,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体味封建社会下带给我们的启发,称不上巴金先生的忠实读者,唯一接触完整的一本书《家》。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细细回味了一遍。《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命运,娶了瑞珏。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小姐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家》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家》中让每有一位读者热情,冲动和幼稚,《家》中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管碰到什么坎坷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冲下去,千万别想觉新那样一生充满遗憾和内疚。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
  • 4、 《家》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000字

    《家》,新势力与旧势力相抵抗,新势力在挣扎,但我坚信旧势力一定会灭亡的,因为有这么一群有理想有追求可爱的有热血的青年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家的心得体会范文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读后心得体会一

    初次读《家》是在高二暑假的时候,那时我的感受很深。《家》中有悲有喜,在当时他鼓舞了无数青年反抗封建制度的决心和勇气,使他们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今天,他的火焰依旧在燃烧,我们还可以从中拾取自己的哀欢。

    《家》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故事,深化了五四文学反封建的主题。这一变革到今天已临末期,但还没有完全过去。因此这部小说的火焰还没有熄灭,作为当代大学生读它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吸引我的的魅力在于以下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时代变革的焦点,抓住了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那个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一首让人激情燃烧的进行曲。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现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三)巴金一九一五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中写道,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在他一切的作品中满溢着青春的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是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这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家》中典型人物

    1.以高老太爷及克明为首的封建统治势力,在封建大厦将倾的时期,他要挣扎,要维持那个所谓圆满的最有秩序的大家庭,但他又维持不了。高公馆内部出现极度的混乱,以克安,克定为首的子孙坐吃山空,腐朽淫荡,偷鸡摸狗,无恶不作。这批蛆虫般的寄生动物根本无法也无力接替他的封建家业,他们一方面勾心斗角争夺权力,另一方面压制迫害年轻人,他们剥夺年轻人恋爱的权利,使梅表姐抑郁而终,瑞钰悲痛身亡,鸣凤投湖自尽,婉儿被逼出嫁。所有的这一切都加深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也引起了觉民觉慧的反抗与离家出走。

    2.以觉慧为代表的具有民主思想的觉醒者反抗者,觉慧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既编辑《黎明周报》进行反军阀宣传,又直接参与反对地方督军的请愿。一开始就把矛头指向封建军阀政

  • 5、 心得体会:干部读书心得体会
    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在干部学院举行的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勉励广大学员做一个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眼界宽、思路宽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全球化时代新型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但是,胸襟宽这一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修养,一些领导干部却并不具备。李部长的话虽然是针对更高一层干部提出的,但对各级干部同样有很深的寓意。因此,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在胸襟这一人性特征上加以改造,使之变得宽广,泽福于民。 在读书活动中,我对一本名为舍得放下,就是智慧的书籍进行了深入思考。体会到三点内涵: 一、放下是种胸襟 放下就是放弃。人生中有许多追求,千差万别,但它都是通向人生目标和价值过程中的美丽实践。放弃某些追求,是痛苦的抉择,是毅力的考验,是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如在从政目的上,着眼一己之私,而没有为民造福的胸襟,不是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而是对自己负责,让自己心目中狭小圈子里的人开心;在从政行为上,热衷表面文章,没有求真务实的胸襟,图虚名、争利益,贻误了宝贵的发展时机;在自身要求上,标榜以身作则,却无清正廉洁的胸襟,事事异人,处处摆显,攀比心态严重,离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形象越来越远;在对待同志上,表面一团和气,无与人为善的胸襟,常常暗怀不满,睚眦必报,没有互助的念头,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等等。这种胸襟不宽严重的官场心理疾病会害人害己,必须坚决地摒弃。如果对放下思不透、想不通,不经过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彻底改造和洗礼,放下只能是一句空话,胸襟永远不能宽广。 二、放下必须舍得 权力会给某些人带来金钱、物质、美色甚至更大的权力的自我满足和享受,要放下这些就必须舍得。所谓舍得,只有舍了这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为官的选择;一边是真金白银,一边是清白平淡,取舍就在一念之间,因而,舍得是要有深厚的思想功底和综合的政治素养。党的宗旨早就指明了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实践共产主义的漫长过程中,许多同志出现了偏差,着眼于了眼前利益,追求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舍弃了集体和国家利益,舍弃了人民的利益,最终得到的是无尽的骂名和人生的不自由,乃至是生命终点。如成克杰、陈良宇等等党内的腐败分子和我们身边一些活生生的反面典型。其实生活的过程中不乏正反两方面的启示,正是常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去与党纪国法和道德抗衡。党和人民
  • 6、 教育家之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以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家之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频道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对您有所帮助。

    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家之路》一书,感受到很多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借鉴,使我更自信,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

    心得体会栏目推荐链接:

    心得体会的范文汇总

    读书心得范文汇总

    教师读书心得范文汇总

  • 7、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每个人从小到大都要写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读过那么多书却总是学不会个人读书心得体会,那么如何编写个人读书心得体会呢?

    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00字作文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桑提亚哥是个可怜的老头——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老渔夫在海上一无所获地漂流了84天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marlin),这是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2英尺的鱼,是在拖着渔船整整两天两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鲨鱼,经过殊死的搏斗,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没有让老人桑提亚哥成功,却以光秃秃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我和你奉陪到死”——这个硬汉面对挑战如是说。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义所在,还有他趋向坚韧的力量。故事的头尾,都出现了名叫明诺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继承老人的事业。

    何止捕鱼的事业要被传承,这副铮铮铁骨又何尝不为我们所崇敬、所供奉、所学习呢。在老人的故事里为什么有这个孩子的出现?年轻,象征着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内心同样是年轻的。文中多次描写到狮子,阿非利加海滩上,狮子在笑闹嬉戏,它们浮现在老人的梦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样揭示了老人永远不会老的意志。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这个骨头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

  • 8、 读书心得体会

    精彩世界书中出

    ----读书心得体会

    书,我们再也熟悉不过,课桌上的餐具,天上的太阳,生活中的水,我们的心脏。 书是我们精神中的钙铁锌锡维生素,帮助我们的精神茁壮成长。它比金子还宝贵,让我们慢慢的品味,细细的品尝

    伟大的文学作家茨威格曾经说过: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让我们仔细认真的每一本书,为我们的学习打好坚固的基础。

    书是困难时的一双手,是干渴时的一股甘泉,是机器上的一台发动机。或是说,只有他才能使我们的血液流动,促进心脏的呼吸,只有他才能使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把冰心的言论铭记在心。

    记得那时一次暑假,让我与书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在书店,我购买了一本《杨红樱科学童话全集》。在这本书里,以一个个小动物来叙说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神犬探长、青蛙博士、波卡、小洼人、米奇、鸵鸟巴巴,以一个个特殊身份来叙说出地球上的每一个动物。不仅这些,还有密切关系着的食物链,每一个动物的生活习性,正是我们拥有一个可爱的地球母亲,才找来了许许多多的生灵。

    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这样,所以我们更要保护我们这可独一无二、璀璨而又闪亮的明珠地球。在我们的身边,破坏地球母亲的实际随处可见,到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砍乱伐树木、工业污染,每当这些人一活动,我们的地球母亲便会受到一次严厉的打击。前一段时间,中国出现干旱,就是因为水循环被遭到严劣的遏制、严重的打击,使地球无法降雨,干旱面积越来越大。让我们发出内心的呐喊,让地球不再变得的乌烟瘴气、黑色渲染。只要我们每个人进一份力,十三亿中国人的心声将一同想起,一起飞舞!让我们保护环境吧!让地球重还旧貌,但还要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不只是你、他、她而是十三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让我们再次站起,把我们大家庭---地球搞得干干净净,不再有任何的瑕癖,真正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一颗闪闪的红星。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站起来!当国旗再次升起的时候、国歌在此再次响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见证辉煌的一刻!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垃圾熏倒,使我们再次占领高地!同学们,站起来,穿过这道障碍,这时,历史将由我们来焊接,历史的诗篇将由我们谱写,胜利的明天属于十三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

    联系地址: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西峪河南小学五年级二班

    作者

  • 9、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一:《轮椅上的霍金》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书对我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读书使人充实,又使人快乐。

    今天我读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他为我们介绍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史蒂芬·霍金,他有着不断探索和勇敢顽强的精神,令我折服。

    合上书本,我便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们班上一名同学李林恩。他不正是具有霍金精神的人吗?李林恩身材矮小,他的腿是向内扭曲的,行动十分不便。虽然自己是个残疾人,但他并没有为此而感到自卑或气妥,在教室里经常能看到李林恩的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李林恩每天都坚持背着矫姿器,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可以自己下楼梯了。李林恩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上课时,只要老师一提出问题,准能看见李林恩的身影。下课时,你总能看到李琳恩在课桌前复习学过的内容,李林恩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李林恩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样。

    李林恩,他不正像霍金一样有着勇敢顽强的精神吗?他们还有着一棵感恩的心。

    同学们,读书既能丰富我们的可余生活,有能开阔我们的眼界。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我的读书心得体会二:读《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有感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读书心得——读《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有感。但是爱情是什么呢,有人问过我你认为爱情真的存在吗?我的回答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在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神鬼妖魔"的传说,说到神会崇敬,说到鬼怪会惧怕,或许有人见到过,但我没有,也不是很希望见到。爱情不也是一样吗,说到爱情都会憧憬,或许有人拥有过,但我没有。看完这本书后才明白,成熟的感情都需要付出时间去等待它的果实,爱情也一样,但我们一直欠缺耐心。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的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东西。有谁会用十年的时间去等一个远行的人?有些爱情因为太急于要得到它的功利,无法被证明,于是显得单薄。爱,要经的起平淡的流年。但人的感情也是有底线的,与其苦苦等待不可能有的结果,还不如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爱!因为爱他,所以离开他。很感人的一句话。有些感情如此直接喝残酷,容不下任

  • 10、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心得体会大全(5篇)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在认真品味托马斯·哈代写的德伯家的苔丝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该如何才能将一篇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德伯家的苔丝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德伯家的苔丝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德伯家的苔丝故事很简单,作家毕飞宇对此书有高度的概括,我在这把他的概括归纳为“三三”叙述:第一个三为三个人物,一个天使,克莱尔;一个魔鬼,没落的公子哥德伯维尔;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夹杂着一个美丽的、却又是无知的女子,苔丝。第二个三是小说讲了三件事,罪恶、忠诚与宽恕。就是这么简单的人物和故事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会被写成名著呢?阅读后我收集资料并做了如下思考。

    对于人物,我读此书的时候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来自对于人物塑造的反应,苔丝家庭的穷和无奈无数次拨动了我敏感的神经,而她的美貌和善良更加深了这种刺激,这种刺激是对她身世以及遭遇的不公,那么美好的女子没有做错什么却偏偏得到了最坏的结果。克莱尔同样善良,但是非常愚昧,这种愚昧离不开这个时代对他的影响。而至于没落公子哥德伯维尔我则认为是一个卑鄙的可怜虫,卑鄙是由于他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得到苔丝,可怜不仅是因为他最后的死,更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苔丝的爱。就是这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在相互碰中、起承转合间推进了故事的发展,也让读者以上帝视角看着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让人揪心,身陷其中。

    至于故事,我想用毕飞宇的话来解释一下,毕飞宇说“作者把这三件事的理论道理还原成‘一个又一个日子’,足以让每一个读者去‘过’——设身处地,或推己及人。”也就是说作者把每一天都写的很真实,很细致,才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哈代紧紧抓住了三件事的焦点,那就是苔丝的美丽。无论是忠诚、罪恶还是宽恕这三件事情都离不开苔丝的美丽,由于她的美丽德伯维尔和克莱儿都爱上了他,于是德伯维尔对苔丝的罪恶、苔丝对克莱儿的忠诚、克莱儿对苔丝的宽恕也随之上演。因此,要写出苔丝的美,写活苔丝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美丽的布莱谷、在气派的德伯庄园、在温馨的奶场,哈代用心的刻画每一场景、通过场景的细致描写来衬托出人物的魅力。对此,作者哈代往往有神来之笔。比如,在奶场哈代描写苔丝的一段“那是六月里一个典型的夏季的黄昏。一片大气特别沉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2-07-1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08-3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1-08-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1-08-31

  • 2019-10-20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09-01

  • 2021-08-20

  • 2021-08-24

  • 2022-06-05

  • 2019-10-29

《家》的读书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家》的读书心得体会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家》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家》的读书心得体会、经典《家》的读书心得体会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