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 > 地图 >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2024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推荐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

(共 4024 篇)

  • 1、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精选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相关内容。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篇1】

    这个寒假里,我们要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

    《西游记》这本书相信许多人都看过,里面的人物更是人人皆知,如:善良的唐三藏、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惰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悟净。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因为他只要睁眼一看,便知道眼前的人是妖是人。而且他的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他拿得起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脚下五百年,帮助唐僧度过九九八十一难……所以,他是非常神通广大的。但是我不明白,这么重的金箍棒,为什么妖怪用普通的刀枪就挡住了了呢?所以,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告诉我这个问题。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讲的是孙悟空求了福禄寿三人,又求了帝君,他们都无救树之方,唯独孙悟空求了观世音菩萨,菩萨才用自己玉净瓶里的甘露救活了仙树。

    虽然《西游记》里的故事非常有趣,但是读的其中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还要多翻字典。有时,废了我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这个字查出来。看来,想做一件事,还得认真啊!

    读《西游记》不但能增长知识,而且还认识了许多以前不认识的字,真是一举两得啊!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篇2】

    《西游记》这本书人人皆知,它是吴承恩写的神魔章回体小说。它又是四大名著之一,让我百看不厌。

    《西游记》中记录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书中一共写了一百回故事,前七回写了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降伏在五行山下。而从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主要是写唐僧出世,观音选唐僧为取经人,以及唐太宗手下魏征斩龙的故事。唐僧就是这样开始取经之路的、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则是写唐僧在取经路,前后收了四个徒弟,一路降妖伏魔,走了十万八千里,经历了是十四年的风霜,终于取得真经,而且各自封为“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

    我认为,师徒五人中,人人有各自的特点。唐僧拥有善心,但不明悟空的心声,总是赶他走。孙悟空他神通广大,但不失猴性,十分顽皮,淘气又幽默。他护着师父一路西行,保护师父是他的责任。他是五人中贡献最大的人,我最欣赏的人也是他。孙悟空对师父忠心耿耿,只是有时会不知情,下手太重,误杀了一些本不该死的人,被唐僧说教了一顿

  • 2、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模板11篇)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是编辑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在阅读了读书感书名后,我被深深地吸引。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能用读后感记录下来,作品的读后感应该从哪个角度写呢?本网页内容仅为您提供参考!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篇1】

    这个寒假里,我们要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

    《西游记》这本书相信许多人都看过,里面的人物更是人人皆知,如:善良的唐三藏、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惰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悟净。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因为他只要睁眼一看,便知道眼前的人是妖是人。而且他的一个筋斗云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他拿得起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脚下五百年,帮助唐僧度过九九八十一难……所以,他是非常神通广大的。但是我不明白,这么重的金箍棒,为什么妖怪用普通的刀枪就挡住了了呢?所以,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告诉我这个问题。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讲的是孙悟空求了福禄寿三人,又求了帝君,他们都无救树之方,唯独孙悟空求了观世音菩萨,菩萨才用自己玉净瓶里的甘露救活了仙树。

    虽然《西游记》里的故事非常有趣,但是读的其中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还要多翻字典。有时,废了我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这个字查出来。看来,想做一件事,还得认真啊!

    读《西游记》不但能增长知识,而且还认识了许多以前不认识的字,真是一举两得啊!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篇2】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文学的追求日益不同,新的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但是难得的是那茫茫书海中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有四大人尽皆知的著作,而今日此时我有幸拜读明朝著名文学家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

    在唐僧取经的途中,没有优越的条件,没有奢华的排场;有的仅仅只是那三个各不相同、有时还会惹出麻烦的徒弟。那一道道磨难与考验,一次次的酸楚与艰辛,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到最后都没有放弃。在这一场大冒险中,唐僧师徒三人常常风餐露宿。食物只能靠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去摘些果子勉强将就,有时甚至连一碗斋饭都讨不得;深山老林里断垣残壁的破庙也是他们时常休息就寝的地点。“哎呦,这还取什么经啊,师傅都被抓走了,我干脆收拾收拾包袱回高老庄算了。”这是其中一回唐僧被妖怪抓走后他的其中一个徒弟猪八戒所说的话。话虽如此,但他并没有真的像他所说那样做,即使再难,他也

  • 3、 吴承恩作品《西游记》读后感300字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无数人儿时的偶像,他满身功夫让无数人羡慕不已,而其成功路上的艰辛也让人倍受鼓舞。分享了《西游记》读后感300字范文,欢迎借鉴!

    吴承恩作品《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一)

    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

    而这一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是对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

    在《西游记》中共有九九八十一重考验,最后,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 当然,在故事中诉说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我就不多说了。

    《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网所有的!

    吴承恩作品《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二)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受菩萨之命,从东土大唐赶往西天取经,途中收服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个徒弟,并走过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儿国等,总路程约有十万八千里,历经十四年之久。

    师徒四人为了到西天取得真经,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练。唐僧因为坚持不懈才度过了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如果唐僧没有坚持不懈的心,那么他不可能修成正果。正是他有了坚持不懈的信念,不像八戒,动不动就说散伙儿,才能成佛,名流千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想学游泳,可是游泳并不好学,一是师傅难找,二是容易呛水。但是我坚持不懈,终于学会了游泳。

    所以说,我们非常需要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坚持不懈的精神。

    吴承恩作品《西游记》读后感300字(三)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这本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个具特色的可爱人物的形象:如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善良的唐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顽皮勇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石猴,

  • 4、 吴承恩《西游记》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西游记》地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对《西游记》的每一个片段都很熟悉,我也一样。每次细细研读《西游记》,聪明智慧的孙悟空,憨厚贪吃的猪八戒,坚持不懈的唐憎,忠诚老实的沙憎就清晰的展现在我面前。我觉得一个很好的文艺作品要人民大众喜爱它的话,就一定和生活息息相关。上世纪五十年代曾风靡全国的马大哈这个词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的人。它就是由天津市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的作品《买猴子》中创造的趣语。

    《西游记》能得到全国老百姓的欢迎,这与它的语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也传下了与《西游记》有关的大量日常用语。我也收集了一些:

    关于唐僧的有:西天取经、唐僧肉,人人都想吃。 关于孙悟空的有: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无法可使、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火眼金睛、花果山水帘洞、孙猴子一个筋斗翻了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关于猪八戒的有: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猪八戒倒打一耙、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等等。

    正是因为《西游记》语言通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雅俗共赏、经久不衰。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啊!

    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每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记得小时候,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总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头,说:你啊,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想,大概每个孩子都得到过这样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孙悟空。

    这本书前七回主要介绍了小说中心人物孙悟空的出世、求道、闹龙宫、搅冥府、闹天宫,直至其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为中心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八至十二回写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唐僧的身世,兼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太宗入冥,玄奘奉诏取经,交代取经缘起,在结构上与前七回并列,同为展开中心故事做准备;十三至一百回是西天取经正文,中心故事之所在,其间包括41个具有相对独立的中短篇故事,主要写取经途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包括取经人和妖魔之间的斗争

  • 5、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通用

    书是人类进步千年的智慧结晶,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写读后感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描写内心感悟,您想起写作品的读后感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吗?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希望能帮到您,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 篇1

    读完《西游记》之后,感触颇深。这本书故事有趣,想象力丰富,里面的人物被大作家吴承恩描写的栩栩如生。

    唐僧的精神和意志把我深深地感动了,因为他不怕风吹雨打,坚持去西天取经。多次被妖怪抓到洞里,他始终有一颗信佛的心。

    孙悟空可以说是一整部作品的中心,取经时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他们师徒四人的长途历险,更是他个人降妖除魔的冒险经历,他在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三打白骨精、三藏恼恨逐高徒这个故事中,别看孙悟空要强,他在跟师傅告别时还忍泪告别的,但到最后他还不是去救师傅了吗?他就是嘴硬心软。

    跟孙悟空比起来猪八戒还真不算一个英雄。跟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形象比起来,他肯定不如,他还没有沙和尚忠诚忠厚。看在他有保护唐僧的面子上,我觉得他还是蛮善良的,给他个好评吧。

    沙和尚还真算忠诚,不管怎样都不会对别人发火,当然除了那些妖魔鬼怪。当师傅和二位徒弟发生冲突时,他在左边劝一下右边也劝一下,简直就是个专业的和事佬。我非常欣赏这种性格,好样的,沙师兄。

    我觉得《西游记》是艺术界的瑰宝,它里面语言丰富有趣,许多写作手法,比如夸张、比喻等等,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西游记》内涵丰富,需要传承下去。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 篇2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

    此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叹为观止。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有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西游记》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些问题。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之一,是一个英勇无畏的角色,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作斗争、与妖魔鬼怪作斗争、与无数困难作斗争。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一种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

  • 6、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还是意犹未尽,而且感触很深。这本书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书是讲唐僧师徒区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困难重重,但是他们都没退却,而且都能化险为夷,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因为他一路降妖除魔,尽心尽力地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并且法力无边,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七十二变,老虎、飞鸟、房子都小菜一碟说变就变,而且没有什么躲得过他的火眼金睛。孙悟空非常聪明,什么法子,对策他都想得出来。而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他的忠心,唐僧多次冤枉他,受妖怪的迷惑赶走他,但是他都不记仇。我们要学习孙悟空的正义、英勇、不畏危险、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其中,里面最精彩的一段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这故事是说白骨精变成姑娘、老婆婆和老爷爷三次想骗走唐僧,不料都被孙悟空识破打死,灵魂逃跑回了白骨山,唐僧却以为打死的都是人,一气之下便叫他回花果山,孙悟空千不愿万不意地回到花果山后,唐僧当晚就被抓住了,猪八戒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帮忙,孙悟空表面上不愿意,却在暗地里去救唐僧,他想到了一个妙计。白骨精抓住了唐僧,就叫小妖去请她妈妈金蟾老妖来与她共享唐僧肉,孙悟空在半路上突然现身,一举歼灭了所有小妖,并杀死了金蟾老妖,自己变成金蟾老妖到了白骨山,孙悟空首先变成白骨精把唐僧押上来,后来便回原形,救回唐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明辨是非,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果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也要动脑筋想办法,挽救所犯下的错误。

    《西游记》不愧是名著,它让我们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让我们取得了成功。

  • 7、 吴承恩《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充满奇思异想的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翱翔着无比丰富的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西游记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游记读书笔记(一)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三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西游记读书笔记(二)

    我最喜欢的书要数《西游记》了。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着作,是根据唐代的玄奘到遥远的古印度天竺去讲述佛教的事而改编的。里面又加上了机智灵巧,能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忠心耿耿的猪八戒;任劳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们共同保护他们的师傅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在我国佛教史上

  • 8、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范文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这本书是一部神魔小说,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和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

    这本书中具体描述了四为主人公,他们便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懒惰自私狡猾的猪八戒、老实憨厚的沙和尚,一心向佛的唐僧。在这四位主人公中,我最喜欢的是一路斩妖降魔,历经艰险,勇于保护师傅的神猴——孙悟空。书中故事有四十二章节。我最喜欢的是第十八章《三打白骨精》。在《三打白骨精》这段故事中,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遇到了白骨精,她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吃他的一块肉,便能长生不老。所以白骨精为了得到唐僧,摇身变成一位花容月貌的女子,来给他们送饭,正在这时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了,认出那女子是妖精!于是就举棒便打,唐僧见悟空打死了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白骨精不肯罢休,摇身变成了一个老妇人哭着来找女儿,悟空认出这人又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变打了下去。唐僧这次很生气便念起了紧箍咒,悟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却仍坚持说自己打死的是妖怪。唐僧见悟空毫无悔改之意,便说:“你这猴子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走吧!”悟空说:“既然师父让我走,我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恳请师父把这箍摘下来吧!”唐僧自然摘不了金箍,只好说也罢,也罢,我就再饶你一次!悟空自是感激万分。谁知这白骨精又变成了老公公,向他们四个走来。悟空想若不杀他,他定会来加害师父,于是举起棒,一棒打在白骨精头上,白骨精瞬间化成一堆白骨。唐僧见那老汉又被悟空打死,气得张口结舌,八戒又在一旁火上浇油,唐僧坚决要赶悟空走。悟空无奈的说:“我若去了,只怕没人能保护你”!唐僧说:“自有悟能、悟净保护我,你不必操行。”悟空一听这话,不觉伤心说:“我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吃了多少苦,你全部念以往。”唐僧转过身子,不予理睬。悟空见他不理,只好噙泪辞别了师父,转身跳上云端离去。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悟空的真心护师,勇敢机智,一身正气所崇拜,对于唐僧的固执,不明事理,不爱听解释,爱听信他人德不正确分析表示愤怒。所以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不固执分清事理,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 9、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800字

  • 10、 吴承恩《西游记》读后感600字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著作,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险、战胜重重困难,终于取到三藏真经的故事。

    我觉得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的功劳最大,他勇敢而坚持,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师徒几个跋山涉水,西天取经。而唐僧手无缚鸡之力,遇到妖怪不是被吓晕,就是大喊“悟空救我”;猪八戒每每遇到困难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沙僧话少而且没有大的能耐,只会重复几句话,“师傅说得对,大师兄说得对……”。这就凸显出孙悟空形象的高大。

    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不惧权贵,面对李天王、哪吒、巨灵神等众,他没有半丝惧怕,一条金箍棒把众天神打得七零八落,差点没把青天捅个大窟窿。若没有杨二郎,他可真就打遍天宫无敌手了。在取经的过程中,他的七十二般变化使许多妖精心惊胆颤。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告诉我们:通向成功的大门,有两把钥匙,一把是经验,一把是勇气。

    孙悟空还是一个正义的“人”,他总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火眼金睛里容不得一个妖怪在世上作乱,用白龙马的一句话来说:他就是一个正义、耿直的美猴王。在经过稀柿衕时,孙悟空了解到那里的村民经常被蛇精伤害,这件事本与悟空无关,他完全可以带着师徒几个走路,但他却义愤填膺,和八戒一起把妖精打得落荒而逃。为了斩草除根,让村民过上安宁的生活,不再遭受蛇精的侵挠,悟空又设计让蛇精吞下自己,然后在蛇精的肚子里“大闹天宫”,最终消灭了妖怪,为村民除了一害。

    孙悟空还让我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孙悟空虽丑,但他勇敢,坚持正义,如果没有他,唐僧根本不可能取到真经。

    孙悟空,他从一个普通的石猴,游历四海,拜师学艺,蜕变成仙;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羽化成佛。我眼中的孙悟空是伟大、智慧的。

  • 2023-03-28

  • 2019-10-16

  • 2023-02-09

  • 2023-04-11

  • 2023-05-24

  • 2019-09-26

  • 2023-05-15

  • 2019-09-26

  • 2022-10-19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1-20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3-03-25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2024吴承恩《西游记》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