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 > 地图 >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2024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范文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推荐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

(共 2207 篇)

  • 1、 王小波传读后感1000字(3)篇
    王小波传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重走小波路

            首先说这本书,之所以减掉一颗星,是因为它确实不是典型的人物传记,似乎对于小波作品意外的王小波,并没有太多的介绍,而那一部分主要来自王小平的那本书《我的兄弟王小波》,因此,想要多了解一下作品以外王小波的事迹,可以去看看那本书,也是本书的第二参考书。

           但是,依然想给五分,是因为,一个人的作品,一个真诚的严肃写作的人的作品,应该是他此生最大的注解。尤其是当这话放在小波身上时,他是一个小说家,是一个有大量杂文存世的小说家,这些作品就是自己的立传人。因此,本书第一参考书,是王小波的作品集。

           读此书的感觉,就是隔空和一个三观相合话语投机的朋友在一起畅聊共同喜欢的王小波,以及小波作品。这种酣畅淋漓之感,却也是一般传记所不一样的感觉。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和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传》,感觉有所不同一样。都是绝好的书,要了解苏东坡多一些,全面一些,就读李传,视野和资料都很详实,特别难得的好书。但是读林传,却数次有隔空击掌的酣畅感,因为他是带着粉丝的热情,把详实的资料融汇了的写作。这种体验,却也是读人物传记最难得的感觉。

          况且,由于孤陋寡闻,此书却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王小波传,通过此书,链接向了很多可以进一步了解小波的途径,这很难得。

            由于书的内容很多直接来自于小波作品本身,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刻刻的会刺激记忆,跟着作者一起,一次一次回到了当初读小波作品的所有体验,感受,以及所接收的独特精神体验。

           而那些书,读完已经超过十年了。十年,似乎读过的书都忘掉了,但是哪里又曾忘掉,那当初阅读时的感知和触动,这不,一直都在吗?十多年,甚至很多个十年后,再来回顾,“这些读过的书,就体现在你生活的路上”的,何况是王小波的书。

          王小波,对我而言是有独特意义的。尽管我看书相对比较杂,也喜欢很多很多的人和作品,但是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作品,他们是那样的在精神世界里占据了那样与众不同的地位,这地位如此之要,以至于当仔细去分析你的精神脉络时,会突然发现他们思想的印记很深。

           我曾在很多地方,很多场合,不厌其烦的表达,在我有限的读书视野里,有三个作家非常非常重要,绝对是我的超级男神,他们是:苏轼,罗素,王小波。

     

  • 2、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后感1000字(3)篇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仓央嘉措诗歌真伪对比分析】

    仓央嘉措六十几首诗歌的汉语译本,我藏有以下好几个版本:

    于道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1930年,66节62首

    刘希武——《仓央嘉措情歌》,1939年,60首,五言古绝

    曾缄——《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1939年,66首,七言绝句

    王沂暖——《仓央嘉措情歌》,1980年,74首

    庄晶——《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1981年,124首

    于贞志——《仓央嘉措情诗》,60首,七言绝句

    伊沙——《仓央嘉措情歌》,2004年,74首

    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文学研究

    吴俣阳----《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

    马宁川——《仓央嘉措诗传——我就在这里》文学研究

    苏缨 毛晓雯——《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仔细对比分析几个版本后觉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曾缄译文“不负如来不负卿”,成就了情僧仓央嘉措。

    就拿这首诗举个例子: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注:此诗后面两句被认为是经典

    中的经典,但实际上此诗只有前面两

    句是仓央嘉措做,后两句曾缄所加。

    于道泉的译文是: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与佛法的缘份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王沂暖的译文是:

    若随顺美女的心愿

    今生就和佛法绝缘

    若到深山幽谷修行

    又违背姑娘的心愿

    ………

    其他我不一一摘录了,明眼人一看便知分晓。再对比一下流行的各托名或仿照的几个文本的来龙去脉:

    托名作品 ---作品1:

    那一天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及以下几句的各种组合: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飘然成仙,不为求长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颜。

    那一夜,我

  • 3、 陶恕传读后感1000字(3)篇
    陶恕传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陶恕!陶恕!陶恕!

    他的敬拜让我吃惊,他的祷告令我神往。我多么可我与神相交的关系,如同他一样。他对真理的渴慕,在神道的追求上很棒。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与神相交的追求上,他每天的祷告生活,与神的独处,预备讲章的方式,令人新奇。在我之前,一直对神秘主义者不了解,奥秘派是什么的确不清楚,但是如今看来,神秘主义者在敬拜,与神的关系上实在是令人钦佩,正如陶恕所说,我要成为这世上最渴慕神的人。是的他在追求,他没有太多神学装备,但是他的讲章却引人入胜,在祷告中预备实在是太棒了。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感受,但是他是我的榜样,忠心爱主的榜样。他的处事方式,他的行为态度都和我所要追求的很相似,当然他对待妻子的方式我不敢苟同,我不知道神为我预备的妻子会不会能够这样,这是我不能左右的。他的幽默也是让人莞尔一笑,有趣的人,忠心的人。是这样,我在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就是这天,我从哭泣中醒过来,我想我已经好久没哭了,我想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我却完全控制不住了,只能一直控制自己不出声,不要影响到别人。我梦到教会的坍塌,只有一面墙写着一首圣诗,有个人带领我们去唱这首诗,可是唱到第三段就已经埋到土里看不见了。我心中极大的悲哀涌出来,我想到了争竞,我想到了自己的软弱,我想到了我的罪恶,仿佛耶稣再来,我难以自已。只能用哭泣和眼泪向神寻求安慰,我哭到胃痉挛,哭到涕泗横流,我还是难以停止。我说主啊,愿你预备,愿我爱你,愿我被你吸引,愿我一生一世追随你。是的,主啊,愿你抓住我,愿你改变我,愿我真正地因你而改变。我在哭泣中想到了很多,他的爱,他的恩典,我与他的约。他一步步地领我前进。主谢谢你。

    我起初早上的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我就哭了呢,一个大男人就这么直接哭了?当我在中午的时候看到陶恕传的最后部分我看到了,原来这是我这几天来所看到的,所领受到的内容的对神的回应,愿你吸引我,是的我就必快跑跟随你。求你改变我,虽然我的信心不足,有些事情对我来说不真实,但你能成就。谢谢你,我认识到你的仆人,更认识到你。让我学会渴慕你,学会过一个祷告的生活,感恩。

    我如今越来越好奇《渴慕神》是怎样的一本书呢,接下来为自己留出来个时间一起看一看吧,我相信我会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渴慕神,也明白如何在我的生命中活出他的样式。

    这本书我相信我会再刷一遍,会有更清晰的收获。谢谢你,陶恕。

    陶恕传读后感100
  • 4、 《曹操大传》读后感1000字_

    《曹操大传》读后感1000字

    初一10班 张晋

    《曹操大传》这本书,是这个寒假我在妈妈的强烈推荐下和爸爸开始看的,全书一共六十八章,讲述了曹操的戎马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它使我对这一方面的历史更加地了解,也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新的故事。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曹操,三言两语怎能说得清。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中,为了突显刘备的仁义,将曹操写成奸诈之人,但是却没有抹杀他的军事才能,可见,曹操的治世与统军之能的卓越。例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接手中原后,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遮平原"的悲惨景象,人口不足百万户,农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于是,曹操在平定西凉后,休战十年并在各地屯田,使崩溃的经济得以恢复,且中原地区的人口也上升到六百万户,兵员达到六十万,这是个多么伟大的成就!曹操对政事、军事、人事、家事……都有很深的投注,很大的作为,他多才多艺,无所不能,是少见的全方位的英雄人物。而我印象最深的几幕是:

    他和司徒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后,以五百人之军主动出击黄巾万人之众,以万人之师力克袁绍十万之众,亲率三军赤壁之战,所有事件都可以说明曹操之勇;始至为骗叔父故作坠马,偷袭吕布,终止临死遗言,为选择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大费苦心,分分秒秒都体现了曹操之谋,他有勇有谋,这不正是是大丈夫的标准吗?

    青梅煮酒自诩英雄,下至赤壁战败后仍能开怀大笑,可叩头于关羽,是英雄就当能伸能曲,可以苦中作乐呼!

    不仅如此,他还是位孝子。他父亲被别人杀死立刻兴兵为父报仇,此等忠孝,实属罕见。

    有人说,曹操兵败赤壁,太过无能、武断,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可是,若他无能谁可有才?他曾以区区一万之师,横扫袁绍十万之众,广纳贤士,北方谁可与他匹敌?赤壁大败,是因他及手下谋士、将士并不熟悉水性,加之计谋用错,才全盘皆输。但谁没输过?刘玄德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诸葛亮也曾被姜维杀得落花流水,他虽有错误,有不足,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伟人也会犯错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见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见他对百姓的同情与无奈;"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道出了他对光阴的无奈,对壮志未酬的遗憾。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曹操的智慧、勇敢和大气,我仿佛看到了曹操那雄伟的身影,听到了他那洪亮的声音。曹操果真是一代枭雄啊!从他的身上,我学

  • 5、 李嘉诚传读后感1000字

    李嘉诚传读后感1000字

    篇一:李嘉诚传读后感

    小时候就经常听父母讲起香港富商李嘉诚的事迹,而且每次都是在父母的连声赞叹中结束这个话题,所以从小我就对李嘉诚先生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看过他的传记,最近趁着学院举办"我读我悦"的读书活动,从图书馆借来了《李嘉诚传》,连夜拜读,获益非浅。

    一贯低调的李嘉诚很少出现在媒体,在外界眼中他有着浓厚神秘的色彩。说其神秘亦很平常,高高的额头,宽大的黑边眼镜,和蔼可亲的笑容还有专注时的那种精明,无疑平常之中有一种脱熟的气质。这种气质源于生活的谨慎,名利的淡泊,还有那大风大浪所历练出的那种成熟。

    原则,何谓原则,原则就是无论事情发展到任何境地都不能违背的规矩。在大售楼花蔚然成风的浪潮下,李嘉诚坚持自己的原则"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或贷款加速建房进度;当时地产界的许多人士,认为李嘉诚的作风过于保守,但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犹如投机股市,"一夜暴富"的后面,往往就是"一朝破产".大家都知道做生意不能够"跟风",可是在暴利的引诱下,大多数的生意人还是"忘本"了。当时,有一金融系统,叫"明德银号"他也参与房地产投机,大量淘空储户存款,使自己没有流动资金,丧失偿债能力,于是,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宣告破产。明德银号的破产,加剧了存户恐慌心理,挤提风潮由此爆发,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银行,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兴旺炽盛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楼价暴跌,炒家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贷款支撑的地产商纷纷破产。此时,坚持原则的李嘉诚却仍在地产低潮中稳步拓展。在大售楼花买空卖空暴利引诱下,李嘉诚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实为不易,佩服,真的很佩服!

    原则无处不在,生活中,工作中,交朋友,处亲人……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为什么我要把原则放在第一位,只因他重要,而且相当重要。有了原则就有了生活的坐标,做人,做事都会有根,一步一脚印。有人会说,"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要坚持原则太难了"知道很难,这谁都知道。但要有所成就,就要承受这份压力。人的性格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行为的改变建立在原则的基础上。比如,凌晨时刻当行至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你会怎样?虽然此时已经没有车辆过往,但还要停下,这就是原则。这就是生活中任何情况下不能够违背的定律。

    诚信,是做

  • 6、 人之间的爱情——《萨特传》读后感1000字
    1970至1980年,是萨特生命的最后十年,波伏瓦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他的身边。萨特去世后,波伏瓦根据自己的日记与搜集到的其他资料,写成回忆录部分。第二部分是根据她同萨特的长篇对话音整理出来的,这是本书的第一。1974年春季在罗马,萨特的眼睛近乎完全失明,失去写作的能力。在波伏瓦的建议下,萨特与她断续展开对谈,内容分成若干个主题,围绕萨特一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萨特晚年有意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波伏瓦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他的赞同,他指着自己的眼睛说:正好弥补这个! 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都非同一般。它是波伏瓦与萨特共同的创作,为研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个人生平,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波伏瓦对萨特的回忆文字中,饱含深切爱恋,让人惊叹他们爱情的真挚。实际上,他们一生的关系,不乏惊世骇俗,招致外界非议之处:萨特一生以追逐异性为乐,晚年更甚。波伏瓦却无怨无悔追随左右,容忍了他众多的露水姻缘。她自己也在萨特之外,有过公开的情人。 另一方面,萨特曾这样描述他与波伏瓦长达半个世纪的关系:这不仅是一种友谊,这是你在婚后状态所能有的一种感情。波伏瓦也的确像妻子关心丈夫那样,照顾着萨特的生活起居。 萨特还认为,在哲学上,而且在对他这个人、对他所想做的事情的认识上都达到与他同等的水平,波伏瓦是他最理想的对话者。在今天对于他们文化遗产所做的研究中,思想上,到底是波伏瓦始终追随萨特,还是萨特深受波伏瓦影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仍然存在不同说法。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萨特心中,波伏瓦是既可进行思想对话,又能够与其亲密交流的女性。它是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认可,反过来,男人之对于女人亦是。如波伏瓦,她需要的不仅是恋人对她身体之魅力的肯定,更让她自豪的,是能够在事业上与对方并驾齐驱。 这又不仅仅是爱情,或者说,这是超出一般爱情模式之上的一种爱情。它包含友情、恋情、亲情,还有同时代中两个杰出大脑的惺惺相惜。他们是知己、是情人、是终身的伴侣,更是精神上的对话者。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关系中的种种奇特之处,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你知道,爱情无法归类,每一种爱,只对应于某个人本身,再投射到他所爱的对象那里。它的模式千差万别,它引起的热症,却让人们同样的发烧、战栗。没有比爱情更私人化,又更易引起共鸣的东西了,性、忠诚、美貌、金钱……每一项都可能维系着狂热的爱情,对于萨特和
  • 7、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400字)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400字

    只为了完美无瑕的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具备一种特质:完全真实。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文坛的大师,成为了一切人类中最有人性的人。终于把这本心灵的传记读完了,我特别佩服作者茨威格先生,他能把别人的心灵剖析的如此准确,我相信他也是一个大师。我想成为一个想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精神和身体上都坚不可摧的人,做一个真实普通伟大的人。合上这本书,我不想再把它投入漆黑的箱子里,也不在抱怨它不是一本真正的传记,他让我更深的了解了托尔斯泰。我会一直把它保存在书架的最顶层,不时去打开它,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400字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二900字的作文,题目为:《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心灵的传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这本《托尔斯泰传》与其他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同,它是一本心灵的专记。我原本是想读一本真正的传记,对于书中那些深奥的句子,我曾经想把它投入阴暗的箱子里,永不去翻开它。可我终于还是把它读完了。言归正传,正如书中说的,像圣经中的约伯一样,托尔斯泰在事业巅峰时,在“彻底的幸福”时,突然的开始了他的思想史。他,开始了对虚无的思考,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托尔斯泰就这样那样深的命题开始了那样深的思考,并且他也几乎战胜了虚无、死亡,理解了生命、人类。托尔斯泰在闪动的灯光下写下w.i.l。(如果我活着),就这样,一天一天,他不再惧怕死亡。因为他明白,死亡就是逃向上帝,飞翔永恒。托尔斯泰在会客厅中,在书桌前,在运动场上,战胜了虚无。他从没有让任何肌肉停止工作,不管是手部用于写作的肌肉,还是身体上用作运动的肌肉,甚至是嘴边用来交谈的肌肉。他从没有虚无过,因为他天天都在思考,永不停止。因为托尔斯泰那透彻的观察力,生命都亲和于他。六十岁是,他还经常起码追猎兔子,没有人比这位拥有透彻的观察力的猎人跟了解生命的了。他能猜出一只猎犬接近野鸭时的本能,也能描述一匹良种马在起跑时的想法。在这位大作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类的理解。他的作品就是当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他能写出一位妇女在怀孕时的真实感受,也能写出伊万?伊里奇快死时的恐惧。还能写出一个少年第一次起马的感觉。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个与精神的恶魔搏斗的勇士,与思想的圣人交友的智者。作者用美丽的文字让我延前啊出现了这样一个托尔斯泰——他是一个强壮、精神抖擞的老人。他经常运动,并保持了一颗接受新鲜事物的心。他

  • 8、 《谭嗣同传》读后感1000字

    勇者自嗣同

    ——读《谭嗣同传》有感

    倡民族之道,视为仁者;明民族之理,应为智者;行民族之事,当为勇者。

    ——题记

    夜阑人静,蜗居斗室,煮一盏香茗,舌尖品咂着芬芳,热气氤氲缭绕。轻覆上《谭嗣同传》,朦胧中,我看见了。

    一八九八年,北平。

    近午时了,菜市口人头攒动,愈发嚷闹。刑场中央那几人儿被冰冷的铁链无情博着,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却是背脊挺拔,眼中无一不是立如山岳的慷慨。

    其中一人猛地瞪大双眼,青筋骤然暴起,不顾满口鲜血,大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是鸷,纵使世间尽是污浊,那双眸却是锐利不减;是鸷,纵使磨难重重,那对爪却是尖利不变。

    这一吼,是谭嗣同一生的写照,道出了谭嗣同一世的精忠。

    清朝中后期,骄奢淫逸、贪污腐败等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如毒瘤般日益侵蚀破坏着国家与社会的肌体。清朝军队散漫无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十九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军队不堪一击,全线溃退,清政府签订辱国条约。

    谭嗣同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感到义愤填膺,对清政府舍百姓命的妥协行径深感寒心。遍地的斑驳与血痕,满世的苍夷与荒坟,使得他紧紧握着了拳头。他开始不分昼夜地潜心研究救国救民的大计。他想,只有变革,才能救国于灾难中。

    之后,以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了维新变法。由于运动极大地损害了西太后等守旧派的利益,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下令捉拿维新派人士。

    窗烛下,年轻的妇人频频拭泪,一旁的垂髫幼子还在酣睡。谭嗣同望向外边漆漆的夜色,耳边似是响起正处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那绝望的呐喊。猛地,妇人的抽泣声止住,拭泪的动作也愣住了,她听见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昆仑之山,为黄河之源,浑浑万里,东入万海,中有伟大民族,代产英杰,以维其邦国。”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败清政府的繁华旧梦,百姓的白骨使这曾经的神州大陆白成一片。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百姓的性命,无不深深烙在谭嗣同的心上。终于,他决意引颈就戮,以血祭法。这便是中华者矣,这便是中华之脊梁矣。

    外祖曾同我说,倡民族之道,视为仁者,明民族之理,应为智者,行民族之事,当为勇者。

    现在我大概明白了。谭嗣同呵,他做不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潇洒,也不能成为侧卧沉睡的陈抟,更不可抛开历史的责任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胸

  • 9、 《巨人三传》读后感1000字

    读《巨人三传》有感

    在历史的长江中,总会有一些人和事让人刻苦难忘,犹如天空中绚丽的烟花,永远的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中。而《巨人三传》中的每一位,都像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星辰。读完这本书后,我深知:我为此感到自愧不如。

    《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自法国作家罗曼之手。传记里的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天地,三部传记三位名人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故事。

    贝多芬一生挫折不断,早在他幼年时期,父亲家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弹琴。在贝多芬十七岁时,他的母亲又去世了。二十五岁时刚刚在乐坛才刚刚出名,不幸耳朵又开始失聪。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坚毅的性格和过人的勇气。凭着这两种精神与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不屈不挠与命运,与人类社会作斗争,即使命运与他处处作对,但如果命运平平坦坦,就不会才成就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那些王公贵族却总是阻挠,当他在为依赖的教皇做事的时,疾病也侵入他的身体。在他完成作品的时候,终于支撑不了了,在疾病和精神上的重负下,他再也在不起来了。也许是上天妒忌他的才华,死神悄悄降临,带走了他。可是谁又知道,在他面临死亡的前一天,他还在工作,这种精神在这个世界上就很少有了。哪怕这一生碌碌无为,但他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表现出真,善,美的作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要学习他在充满忧患顿困的人生征途上的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来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俄国伟大的批判主义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是生于富裕的家庭,一生下来就含着金勺子。可他一副农夫脸,可他并为此沉沦,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是自己更加快乐,充实。即使在他放荡不浪的时候,他也一如以往相信自己。但是他总是剖析自己与别人,把事情看得太透,把自己的理解强制压在别人身上。也许就导致他造成悲剧的原因吧。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也为之信仰,正义,自由而奋斗努力,直到死神带走他的生命。。。我们不应该学习他造福人民为己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

    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训,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一个人让人尊敬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与地位,而

  • 10、 《奥巴马传》读后感1000字

    自初闻书名时的漫不经心,到阅读后的思考感悟,零零散散间,我不觉已将这本《奥巴马传》翻看了近三个星期。书中显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叙写与感叹,却于平淡的一“传”中展开了一位名人的半生路径,带给我无限深思。

    (一)迷惘与畏惧

    我们该如何概述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黑人总统?成功的政治家?哈佛毕业的精英学者?甚至,美国梦的延伸与代表?无论以何标签,似乎都无可避免的提及他的成就与辉煌。这自信的领导者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强大而胸有成竹的。却难料想,伟大确乎源于渺小,成功背后也总是掩藏着难述的血泪和当年仿徨。----试问,可能数尽奥巴马所遇的畏惧与迷惘?

    他曾在青春的的路上迷途。逃课,吸毒,披着伪装的外衣。他像无头的苍蝇般飞在迷惘的虚无中,放纵堕落却不自知。他曾昏睡,睡在奔离未来的列车上;他最终醒来,醒在母亲的劝戒下,醒在长者直击心灵的批评中,醒在封存得近乎消散的年少梦里。于是,他重新起身向前。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我们的缩影:同样以梦作为支持自己前进的信仰,却也太易在逐梦的路上放纵迷失。既然“同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叛逆”外衣的伪装下逃避现实,又有什么理由不醒在青春里,向着梦追寻?年轻的奥巴马使我明白:若要握住理想,迷途的终点便必须是正确的方向。

    他曾在探求价值的路上惶恐。他看到身边朋友的荒唐,便大声指责他们的错误;他害怕陷入纸迷金醉的都市氛围,便如僧侣般小心的抵制一切。他究竟实在嘲讽别人的荒唐,还是在拼命证明自己与之不同?他究竟是在抵制所处的环境,还是因为恐惧而与一切划清界限?“在迷失中所有关于自己的认识都是狭隘的,渺小的,发育不良的。因为恐惧,他嘲笑蒂姆;因为恐惧,他放纵青春。”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渺小的自己----夸张地感叹一切自己。这是源于内心的自卑何胆怯----害怕自己成为“坏”的人,怕自己被当成“坏”的人,于是高举起写着大字的赤旗宣扬自己的不同,却最终融入到另一种极端里去。奥巴马在朋友的点拨下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的故事也让我明白:永远不要强调别人的“错误”来彰显自己的“正确”。当我们刻意地划清界限时,偏激便跟随了来,理智淡化了,我们便更难找回当年的自己。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越过泥泞,有时横渡淖泽,有时行径丛林”。人生也是如此。奥巴马在迷惘的人生道路上选择了前进与改变,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们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7

  • 2023-04-27

  • 2023-04-17

  • 2019-11-02

  • 2021-04-08

  • 2019-09-20

  • 2023-04-17

  • 2019-09-23

  • 2022-09-03

  • 2019-09-22

  • 2019-10-23

  • 2022-06-24

  • 2019-10-24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8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
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2024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托尔斯泰传1000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