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 > 地图 >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2024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大全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相关栏目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热门栏目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推荐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

(共 7095 篇)

  • 1、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23秒,**年”,《唐山大地震》讲述的不仅仅是三十多年前那场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灾难, 这部改编自小说《余震》的影片浓缩了一个道德感极强的情感故事,把历史的唐山大地震变成了一场当代人内心世界的地震。在《唐山大地震》中,我目睹了灾难的无情、生命的脆弱,更领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宽容的珍贵和关怀的博大。

    如果说数千年来我们对“母爱”的定义是温暖而无私的,那么影片中饱受灾难折磨的母爱则是坚忍而深沉的。正如电影所展现的,地震本身就是一场极“不公平”的厄运,而女主角方登的母亲元妮又必须作出另一个“不公平”的抉择:被压在石板横梁下的一双儿女,她只能救出一个!这无疑是个超出道德极限的两难抉择,因为在生与死的两端恰恰是她自己的亲生骨肉,无论选哪个,都是对另一个的背弃。更为残酷的是,可怜的元妮甚至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得两个孩子的性命。而且,她还必须活着、必须选择!当元妮近乎绝望地吐出“救弟弟”这三个字时,一个母亲的心也在瞬间坍塌了。在不知女儿幸存下来的三十多年里,元妮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死去的女儿,她忍受着极度的悲哀和良心的自责,独自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她承受着精神与灵魂上的负荷和愧疚,用余生祭奠对女儿未尽的义务和爱护;她默默扛下所有的过错和责任,在“失而复得”后甚至不奢求女儿对自己的谅解。这就是一个母亲隐忍而坚强的爱,一种无法言说的执著与深情。

    灾难,让母亲元妮在自责与痛苦中艰难度日,而劫后余生的女儿方登同样挣扎在爱与恨的边缘,步履维艰。同样被压在石板下,同样是母亲的亲生骨肉,小方登却得不到生的机会,还清晰地听到妈妈说“救弟弟”三个字。还有什么情景比幼小的方登所听到的更加残忍?要知道,母爱是幼小心灵里唯一的爱,在那个年龄失去母爱意味着什么?年幼的她又怎么会完全明白妈妈要救弟弟而牺牲自己的原因?虽然她最终得以幸存,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受到了亲生父母般的悉心养育,但童年时的痛苦回忆始终让她无法释怀。毕竟,宽容和理解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然而,每一次被爱和爱的经历都让方登越来越体会到亲情的宝贵和宽宏的力量,一点一滴融化着她心头的冰霜,指引她回到阔别已久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当她终于见到对自己爱之深、愧之切的老母亲,一句真诚的“对不起”,掀开了压在一家人心头整整32年的石板,成就了大团圆的温馨结局。宽容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

  • 2、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四(3)班 吴越轩 晚上,我与爸妈一同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电影。里面有个叫方达的男孩一家原本幸福的生活,在一天晚瞬间变得支离破碎的故事。 地震在一天晚上来袭,孩子们都睡下了,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在轰隆隆地响,工人叔叔还在加班,恩爱的爸既无还在说笑,路上的行人你来我往。这时,天空一片紫色,整个城市都在抖动,屋顶的瓦片在飞舞,电线短路,到处都像在放烟花,睡得正香的孩子们被惊醒,哭喊着叫妈妈、爸爸。在这次地震中,许多人都失去了亲人,方达也失去了爸爸和姐姐。 之后,方达和妈妈相依为命了两年,方达经过努力有了自己的公司,有老婆、孩子,在另外一次地震中,方达遇到了认为已经在地震中遇难的姐姐。姐姐亲身体验了另一位妈妈的无奈和痛心。这时她意识到自己怎么和妈妈选择弟弟的无奈。跟着弟弟回家,跪在妈妈面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了: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坑坑洼洼的困难等着我们去面对,要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
  • 3、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三

    什么叫大片,所谓的大片不是找了多少明星大腕、不是有多少漂亮的脸蛋、不是你请了多少专家评点,更不是花多少钱宣传片,而是你的故事能不能打动观众的心。

    《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部灾难片,它更像一首赞美诗。经历过地震的阵痛,让我们对人生要了深刻的感悟,对情感有了生动的解读。该片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为载体,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诠释了人间的真爱,血浓于水亲情不仅是一种延续,更是一种忠贞的坚守。

    对于自然灾难的发生我们是多么的弱小,然而在面对它的残酷时我们又是多么的顽强。全民自发形成的自救组织在第一时间解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我们的党和人民子弟兵更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通过两次地震我们的救援队伍不断地壮大,我们的救援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这不得不取决于我们的国家强大,和抗震救援精神的延续。

    看完后有些片段总是历历在目,犹如一把尖刀深深刻在了心头。在震前方达和方凳为了吃仅有的一个番茄,作为姐姐让给了弟弟。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刹那,最为父母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孩子,为了孩子,父亲想到了妻子。在这种抉择中都包涵这一份真情、一份爱、一份责任。

    为了维系这份忠贞的爱情,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歉意,为了儿子美好的未来,元妮坚守了32年。正如她女儿所说:一个女人有几个三十年正如他儿子所说:倒得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在母女相认的时候元妮为她女儿准备了洗好的西红柿仿佛时间一下有回归到地震前的那个晚上。并说:妈没骗你。作为母亲给女儿下跪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那份善意的歉意。

    假如没有那次唐山大地震也不会有他们的骨肉分离,假如没有汶川地震也不会有他们母女相认。其实历史不能有太多的假设,但是电影给我假设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所以现在的子女对父母还存在误解的化,要赶快纠正来弥补这份注定的情感,来感谢他们的生育之恩。因为我们不想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因为我们这份亲情和历史一样,是不能假设的。

  • 4、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一)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整个故事的重心从姐姐转到母亲,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这部电影的市场切入点的改变。如果《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仍然以原著中姐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曲折人生经历为主线,整部电影的故事格局就会落入到相对私人化的个人情感体验范畴,势必无法容纳各个投资方在叙事和资金方面的要求,无法成为一部中国式大片。而现在电影将故事重心放在母亲身上后,整个故事就从相对私人化的情感表述,转变为更加通

  • 5、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二

    以前总是知道唐山大地震这个悲剧,现在人们又把它以电影的形式放映出来,我看了以后,觉得人世间只要活着,就很好,因为人活着就是希望!

    当时的地震的场景看的是触目惊心让我觉得现代科技的发达!能把当时的场景做的如此活灵活现,真是不经让我觉得现在更要多学点有用的东西了!故事里的妈妈在地震后失去了最重要的爱人,那种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许是永远不能理解的!而且还要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要儿子还是女儿,我想当父母的要是突然遇到这种难以抉择的问题,又会怎么做呢?事实难预料,妈妈最终还是选择了较小的儿子。但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女儿!让一个女人来承担那么大的痛苦,真是闻着伤心听着流泪啊!不过造化弄人,没想到自己的女儿没有死,并且被一对好心的夫妇给收养了,女儿被养父母收留后日子过的很充实,但是夜里梦中看到自己亲生父母带着弟弟骑着车从她身边走过,无论她怎么喊,他们都不理她,因为她一直记着当时母亲的决定,要弟弟!这个问题,让她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看到这里我总觉得女儿对母亲的那种偏见,是现在大众年轻人的想法!什么叫亲人,亲人就是永远可以在你身边保护你的人!如果保护不了就不是亲人么?不是的,因为当你遇到难以选择的时候,你也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但是他们对孩子的那种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的,所以说我们要善对自己的父母,哪怕父母拒绝自己的一些要求,也不要怨恨他们! 故事中还谈到汶川地震!当电视报道汶川地震时,许多爱心人的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特别是经历地震的唐山人,更是义无反顾的去当地救灾,帮忙!他们对那种失去亲人的感觉,更是深刻!剧情中的姐姐和弟弟看到地震,纷纷去前去支援!而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就是姐弟,而是弟弟在和别人谈唐山地震的时候才知道他是自己的亲弟弟,特别是知道自己的母亲一直在为他们的死,过着一种活死人般的生活,心里终于软了下来,决定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而自己的母亲得知女儿回家看她时,心里的又是无助的伤心,因为她后悔当初说的那句要弟弟的那句话!以至于女儿躲到加拿大,那么远的地方都不肯回来见她,要不是这个千载难逢的汶川地震,她或许永远也见不到女儿了,所以汶川这次地震还是做了一点点小小的贡献的!不过这贡献希望不要再发生!女儿看到母亲后,什么也没说!可是母亲看到女儿后,那种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说当时都是她的不对,害得你一直记恨于我!不过此时我相信,他们之间的心结已经

  • 6、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3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 7、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二

    宁静的唐山上空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炸雷,闪耀着疯狂刺眼的蓝光。紧接着是天塌地陷,山崩地裂,一座安详熟睡的城市,瞬间夷为平地。眼前顿现一片落寂的开阔。废墟下的人在呻吟,废墟上的人在哀吼。

    短短23秒的地震,使元妮的一家四口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人。丈夫用生命换得了妻子,而妻子在悲痛之余发现自己的龙凤胎孩子还活着,被一块石板压在了两头。可救援人员发现石板无法抬起,两个只能救一个。母亲坚定的回答两个都得救,可救援人员没有办法,两个只能选择一个。

    老天爷,你个王八蛋!无奈母亲喊出了令人撕心裂肺怒吼!那声音让人心酸心碎,让人潸然泪下。

    从小女孩听到妈妈说救弟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眼泪就流了下来,嘴里还喊着妈妈,这部影片最感人,最令人深思的思考就开始了,我认为电影的主题就正式进入观众的思维。很震撼,很令人回味和深思。

    贯穿整个影片的是如何演绎亲情之间在生死考验中人性变幻,亲人永远是亲人,相隔32年才能缓解母与子心里的隔膜,达到相互理解。

    看到小女孩的眼泪流下来,以前的天真活泼,已经离她远去了,接下来就是注定一生的思想挣扎。考验亲情的事情发生在生死离别之中,尤其是活着的人之间的感情纠结,不论年龄大小心里上都要承受一定的打击,以后会深深影响其一生的命运。

    事情发生往往都在一瞬间,注定人的一生发展方向,母亲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独过32年,不想改变任何环境。思维停留在对丈夫的留恋,对女儿的悔恨中,永远活在分开的记忆中。女儿在小小的记忆中留下一辈子难以忘却的母亲的抉择,为什么不选择我,这让她非常珍惜生命,哪怕失去了美好的爱情。感情纠结贯穿整个影片,每个观众都沉寂在心里和现实的考验中,其实这感情纠结谁都把握不了,只看命运如何安排。

    多少人,多少幸福被抢夺,多少生活在一瞬间被埋没,一切变沉默......其实痛苦在每个人心中挣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这种感情,亲情,爱情的变故,不管是在地震,洪水......还是在日常生活变故中生离死别,这种感情的考验都痛彻心扉的。经历过的人,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天灾人祸,我们没法避免,但人生的抉择却能够掌握,难道除了遇到天灾才能考验我们感情吗?不是,该你所爱要在平时尽心尽力去爱,尽力的用心付出。父母不在我们身边,你是否常常给父母电话,是否问寒问暖,敬一份孝心呢。这部电影关键唤醒人们的良知,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其实感

  • 8、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

  • 9、 观电影唐山大地震有感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能让你掉眼泪的片子肯定是大片,但未必是经典。

    这部片子唯一的主题就是催泪,为了催泪,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奇迹,为了催泪,每个人的人性都要经受生死考验。

    我也得恭喜徐帆演出人生最倪萍式角色,一标准催泪弹,整整按摩了你的泪腺150分钟,至于其它演员,也都比着谁更能让你流泪,那就男人女人哭吧哭吧都不是罪,你流下眼泪,我算算票房,都是一场娱乐而已。

    我得承认著名贺岁喜剧片导演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把我给弄哭了,我得承认自从做了父亲后,我对母子离别这样的感情戏缺乏足够的免疫力,这也是我给片子四星的理由。太多中国电影不能让我哭也不能让我笑,更别说思考了。

    在中国的导演能让我笑又让我哭的,还就是冯小刚这家伙,为这事我还粉了他围脖,顺便为他和孙海英的嘴仗煽风点火,这当然是冯导喜欢看到的事情。

    要说张艺谋曾经也很不错,可是他也没做到让我哭让我笑,不过我得承认他时不时能震撼下我的眼球,比如最近的2008奥运会,当然《三枪拍案惊奇》也让我很掉眼球。据说马上要出来的《山楂树之恋》很不错。

    不过放心,经典大片永远是灾难主题的多,悲剧在情感上的震撼胜过喜剧,生死在人性上的深度胜过初恋。张艺谋不管怎么选静秋,只怕还是要输给(张)静初。

    但要说冯小刚就此脱胎换骨成为一流大导演,我还是有点保留意见。真让我觉得有点遗憾,《唐山大地震》这么好的题材,全部拍成催泪弹,至于特效,见惯了好莱坞的灾难片,咱们中国人就别谈特效这个事了,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假,适合忽悠上世纪末的没见过世面的群众。

    中国人玩大片还是得要么玩笑点,要么玩哭点,可是这片子哭点也忒多了点,到最后你就明白冯小刚拍什么片子本质路数都是一样的,原来是5分钟来一笑点,现在是5分钟来一哭点。

    影片一开场就是地震后生死离别的煽情戏,然后是奶奶和母亲之间的儿子争夺,这边是孤儿寡母的艰难生活,那边是养父养母的无奈人生,等孩子大了,这边是身残志坚的创业致富,那边是未婚先孕退学养女,再之后这边是婆媳冲突,那边是父女重逢,(观后感 )到最后还没忘了把汶川大地震给带上,来一场姐弟偶遇,再续前缘,母女心结打开,皆大欢喜。

    从头到尾,催泪到底,我想冯小刚就差说:这片子你他妈的看了不哭你就不是人。

    这种片子当然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我们国家电影事业发展这么多年了,总是难得拍出一部让人能笑的电影,更难拍出一部让人能哭的电影,我们总是在拍一些苦大仇深一

  • 10、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400字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讲了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

    那是1976年7月28日,当天天很昏暗,成群成群的蜻蜓一窝蜂地涌来,人们似乎没有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逼近。夜里3时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睡梦中的人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有的人想跑出楼房,可是刚出门就被塌倒的水泥板给压住了;有的人为了逃生,干脆选择从高楼跳下,结果跳出来后又摔死了;房子塌了,家没了,到处是血流成河……

    看到这里我很难过,也有很多感慨。人们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助。那么,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如果再一次发生大的灾难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各种灾难发生时的前兆,了解如何自保,如何急救的方法。例如地震前的天气变化,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等。一旦发生地震,我们能跑出室外的,就一定要有序地逃到室外,到空旷的地方。千万不要再跑回来取东西。如果跑不出去的话,就要躲到卫生间、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用枕头保护好自已的头部。如果可能,抓住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如水瓶、吃的东西,尽量节省食物。

    其次,当灾难真的来临时,一定要冷静,最忌慌乱。相信只要活着,就会有人来救我们。如果真的被困住了,一定要坚持,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要保持体力,听到有人来时,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

    我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一次灾难来临的演习。在遇到危险时,老师教育我们下楼梯一定要有序,争先恐后的结果,只会让逃生的速度更慢,带来可怕的人员拥挤和伤害。危难时一定要团结协作,才能共渡难关。

    希望,永远看不见灾难的到来;希望,我们永远生活在阳光下;希望,我们的祖国永远美好;希望,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2-04-22

  • 2021-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22-01-29

  • 2021-09-1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1-08-1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1-12-15

  • 2019-09-20

  • 2019-09-23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
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大全等,希望丰富的唐山大地震观读书心得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