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史记观后感 > 地图 > 史记观后感,2024史记观后感
史记观后感

(共 850 篇)

  • 1、 史记将相和观后感(精选3篇)

    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史记将相和观后感,你感觉对写作品名观后感毫无头绪吗?这时用观后感来记录内心收获就相当不错,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重点描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史记将相和观后感 篇1

    宽容,是什么呢?或许是《将相和》里蔺相如大度原谅了为难他的廉颇,与他兄弟相称,齐心协力扶持赵王。或许是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建议下宽恕了曾经射了他一箭的管仲,在齐桓公登基后又重用其,使得齐国九合诸侯,一度成为春秋霸主。

    宽容,真的能改变许多。

    我抬起头,这才五月天,太阳就耐不住性子,急着将云挤到一边,迫不及待地让阳光穿过蓊蓊郁郁的树冠,炙烤着人们的脸。一切都是那样安静,除了知了在不停地叫着。天气太热了,热到那个好动的四班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一声声抱怨般的叹息。

    长跑开始了,我早已丢失了看蓝天白云的心情,只是低着头,听着足球鞋与跑道碰撞发出的“哒哒”声。恍惚中,我只觉得与身前一个软绵绵的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那个身影便像羽毛一般,在空中悠悠地飘了一会,落在了地上。我这才抬起头,是她摔到了!我将她扶起,指尖触碰到她的胳膊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她是那样的瘦弱。在宽大的t恤下,她的身板显得更加单薄,好似随便一阵轻风都能将她吹倒。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生怕手中的“瓷娃娃”碎了。“没事的。”一个软绵绵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声音很轻,像天上的云,和学校对面卖的棉花糖一样柔软,但却字字渗进了我的心里,如同一股清流,像薄荷一样。她像是看清了我眼中的不安与歉意,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背。我抬起头望向她,果然,她整个人都是软软的:大大的眼睛,里面是泪汪汪的,总有股伤春般的惆怅感,却从不向别人抱怨。见我看过来,她便咧开嘴笑了。那一刻,一切都停了下来,她的头发在微风中扬了起来。在太阳的照耀下,她的眼眸散发着银色的光芒,她整个人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那样遥不可及……“你快跑步吧,老师发现了就不好了。”我点点头,冲她一笑,又跑了起来。

    位居大夫之右的蔺相如以国家为重,处处隐忍避让,不与廉颇争功,最终以一颗宽容之心让廉颇负荆请罪;齐桓公贵为一国之君,却不与差点要了他性命的管仲多计较,以一颗兼容坦荡的大度之心换得管仲的忠心以报。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多么风起云涌的画面,引得司马迁掩卷沉吟,最终为他们谱写了宽容的赞歌,永留史册。

    先人的美德在我指尖留香,但于我,有时宽容不需要齐桓公和鲍叔

  • 2、 中国通史记录片观后感

    《中国通史》是一部由赵良导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3年,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三千五百年。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封建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是一种做稳了奴隶与想当奴隶而不得的历史。

    问题在于,世界历史五千五百年,是另一部吃人的历史!《人类简史》说:一个罗马时代的公民,穿越一千五百年的近代早期,他不会觉得有任何不适。于中国也一样。人类的古代史,文明处于蒙昧与野蛮。中国是这野蛮中的先进。

    对于祖先的行径,苛求自然不对,但是赞美,过多我是不愿意。

    大多数历史爱好者有崇古症。如果是谦虚谨慎,那自是不错。反之,如果是怨天忧人,幻想着的古代的黄金世界、大同世界,自然是不必。

    人类,从蛮荒走来,穿越英雄时代,迎来科学与自由的曙光。二战之后,我们爱好和平、抛弃偏见、全球化合作、科技昌明。

    先祖做的事已经做了,汉之大,唐之雄,清之殇。祖先己矣,来者如斯。

    (二)

    历史是什么?洋人说的多,说的精彩,说的深刻。诸如:一切历史是现代史;一切历史是思想史;历史是积累过程;历史大部分是偏见小部分是谬误

    但是比起中国人来,不神气。何谓历史。中国人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历史。这正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萩秋

    (三)

    读史有三境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境界;与其誉尧非桀,不如两忘化其道,二境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第三境界。

    中国历史,人的历史,这里有英雄、有君子、有智者,最主要的是有好人。他们居于古代,有理性主义的智慧、人道主义的胸怀、创造了辉煌的艺术。

    赞曰:汉唐伟大,元清地广。世民有舟水之喻,玄烨有蠲免之恩。人镜直谏,管仲奇功;冯道见机,武侯愚忠。悲夫,臣构无情,鄂王枉死;定远雄略,不入玉关。沐夫子于杏坛,听百家于稷宫。咏唐诗觉爽;读《红梦》生悲。泱泱大国,为花为大。

    (四)

    纪录片亦步亦趋,虽然这样,我看完了。

    第一集:中华道路

    诸子百家(公元前800年),刘邦祀孔,汉初期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主流,盛唐时期儒释道,到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程朱理学,经500年至明而刻板,王阳明心与理,吸收不同文化,能自我批判与反思,行为举止礼仪道德正直观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法家商鞅变法,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终发《轮台诏》,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尚书省内吏省,吏部礼部兵部都部度部工部

  • 3、 《史记》(精选)

    《史记》读后感《史记》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史记》之前,中国的历史书只有两类。一种是编年体史书,而另外一种是国别体史书。《史记》则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创立了纪传体这一文学体裁。鲁迅将《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史记》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它经典的内容可以与《离骚》相媲美。读过《史记》,我从中深切体会到了作者的那种思想。他将自己的感情完全倾注到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中去。由于《史记》的大部分是作者忍受宫刑这一巨大屈辱所作,因此从整体上看《史记》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之情,尤其是对于一些悲剧人物。关于《史记》的读后感作文900字拿《项羽本纪》为例:司马迁将项羽政治上的幼稚描写得淋漓尽致。例如在鸿门宴上,项羽本有机会将刘邦捉住,并将刘邦除掉。但是项羽却仍把刘邦视为自己的知己,认为刘邦还是自己的友军,自己的好兄弟。但他殊不知此时刘邦已是与自己争夺天下的敌人。因此放走了刘邦,而当刘邦逃跑的消息被项羽一方得知时,范增十分恼火,说了“庶子不足以为谋”这样愤怒的话,并将刘邦送与自己的礼物用剑剁碎。而项羽却不以为然,将刘邦送与自己的礼物安然的收好。丝毫没有意识到刘邦的危机。并且在刘邦的一番阿谀奉承之下,将自己要杀刘邦的念头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作者通过范增等人的态度将项羽没能把刘邦除掉而充分的表现出了作者对项羽的失望,对刘邦的溜之大吉表现出了作者十足的憎恨。而当作者在描写项羽乌江自刎之时,作者对项羽的那句“天将亡我”又表现出了作者对项羽的惋惜与绝望。其实项羽是有机会生存的,他完全可以度过乌江,重整旗鼓。但他却早已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因而项羽唯心的说出了“天将亡我”这样的话。让司马迁以及我们后人对项羽的丧生感到扼腕叹息。同时在《史记》中的《季布列传》中,作者将自己的遭遇同季布在朱家当奴隶一事进行了深刻的“托物言志”。在《季布列传》中司马迁写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在这里,季布与司马迁的遭遇似乎有些相似。季布在朱家为奴,日后成了汉的名将。而司马迁自身忍受着宫刑这一巨大屈辱,日后写成了《史记》,成为伟大的史学家。在《史记》中,作者还语言犀利,文采斐然,表达了自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 4、 史记简介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史记简介5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50字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简介1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100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史记简介2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200字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史记简介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300字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读书笔记都是司马迁写作 《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 5、 读《史记》有感:身残志坚功成《史记》

    身残志坚 功成《史记》

    ——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深深为司马迁的坚贞人格而折服,为《史记》留下的光辉篇章所感动,所骄傲。《史记》里光辉篇章,"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是传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力,鼓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史记》上到轩辕下到汉武帝,内容为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七十列传,三十世家,凡百三十篇,是司马迁所倾注一生的心血,在困苦环境中写成的。他清白无辜而蒙受冤屈,并遭受汉武帝宫刑,蒙羞含辱,撰写《史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说秦《说难》《孤愤》诗三百。此皆圣贤发愤所为作也!"

    此段话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毛主席引用强调的意思是不好的环境能激发人,发愤所为,干成不朽的事情。文革中他在安慰干部。司马迁的中心意思,是这些古人之所以发愤著书是因为心中有忧郁难解的信念 ,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最好追求以往事情,希望寄托于未来。《报任安书》不到三千字,写的极为感人,字字血泪,声声衰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这里司马迁既感叹厄运的悲痛,又抒发自己砥砺现实,坚持心志的一种情怀。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对死的看法异于常人,一般人都重生轻死,他认为死有轻重,为己、为利而死者轻,为义为国而重,正如他在《史记》赞扬的人为正义为崇高的目标奋不顾身的李广、项羽、荆轲、公孙杵臼等人。认为他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在司马迁看来,生命和人生价值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生理的而是心理的。人活百岁总有一死,对于死任何人都不能避免,关键是死的原因和目的,他自己受刑后没有死亡,因为还有事情和心愿没有完成。正如赵氏孤儿戏文中所唱:"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他要活下来干一番不朽的事业,忍辱负重,发奋著书。在西汉时期没有纸张,主要用刀刻竹简成字,这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可司马迁挥刀竹简,拼命刻写,成就五十几万字,最后终于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史记》。

    读《史记》使人特别感到,在《史记》里司马迁的关注点,笔墨点有独到之处,与汉以前的史官迥然不同,他不以输赢论功绩,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纵笔豪写失败者,《史记》里屈原失败了、项羽失败了、荆轲失败了,但他们都输的光彩

  • 6、 史记读后感700字:《史记》读后感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人物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并对丑恶现象进行了披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子承父之志,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他开始了《太史公书》及后来称为《史记》的写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继续写作《史记》。前后经历了14年,《史记》的写作已基本完成。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0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读这本书时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 7、 读《史记》有感_史记读后感700字

    放暑假了,不想去补习班,但是也不能闲着玩吧,于是就买了一本《史记》看看。我认为如果真正想读懂一本书,首先得去了解作者。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身受腐刑,他写这篇文的目的一个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一个是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以及他如果这样就死去了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

    《史记》有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书八章,凡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读《史记》,会使我们对本国以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

    《史记》还告诉我们:历史发展是有瑰丽的,读《史记》,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的智慧,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它会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和特点,使我们明了其兴衰、复习、更替的奥秘。鉴往知今,我们如果懂得了历史,自然就会尊重历史,并懂得如何选择前进的合理途径,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史记》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司马迁运用高瞻远瞩的卓越思想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历史人物,如一身英雄气的项羽、智慧潮人的张良、勇敢机制的李广等。而且还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些生动的文学形象永恒的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其中的人物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有贵族、官僚、策士、隐士、商人、医生,也有刺客、占卜师、游侠、优伶等。他们对后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后来鲁迅先生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完《史记》我的收获呢,一个是对我国历史封建王朝更替的了解,再一个是对古代文言文的认识有了解的更透彻了!

  • 8、 史记简介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史记简介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他写的这一本《史记》详细的介绍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的内容分为五种: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本纪是专门说皇帝合统治很大国土相当于皇帝的人;表是说某事概括了;书是写一些古代的知识;世家是写诸侯从开始到灭亡;列传是写某个人和他所发生的事。

    《史记》这本书让人知道了很多的历史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古代的名人和智者;知道了很多的古代人的好的计谋;了解了古代人的智慧还有他们所发生的事;知道了很多的古代人的知识。

    这本书里面的事情很有意思很好看。因为他写的很具体,而且写的还很生动。

    这就是司马迁花了十三年的艰辛才写出来的《史记》。

    史记史记简介: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

    《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读书笔记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项羽本纪》是例外);

    “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

    “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陈涉世家》也是例外);

    “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

  • 9、 《史记》读后感_史记读书笔记800字

    我的身边总带着一本书,它古老而陈旧,每当翻开它,浓浓的书香弥漫在空气中;每当翻阅着蜡黄而脆弱的书页,我总会被它那一章章的精彩故事吸引进去。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书《史记》。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确如此,作者司马迁用了毕生心血凝聚成的洋洋三万言的作品,怎能不妙呢?

    这本书记叙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之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

    《史记》共130篇,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也是最让我有所感触的便是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故事了。周宣王去世后,儿子周幽王即位,周幽王昏庸无道且固执贪色,曾有大臣劝他多理朝政,却被他撵了出去,这又引来了大臣褒响的不满,却不料褒响被他关进监狱。后褒响之子将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对褒姒一见终情。而褒姒却总皱眉,也从不笑。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笑,而褒姒却仍愁眉苦脸。后礁石父心生一计:让周幽王把烽火台点上,让诸候们上个大当,褒姒见着这兵马跑来跑去,一定会笑的。于是,周幽王点起烽火,戏弄了诸候。隔了不久,西戎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忙点起烽火,诸候了上回上了当,这次便以為又在开玩笑,于是,没人理会他。最后周幽王和礁石父被杀,褒姒被掳走。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了很久。这不是和《狼来了》里面那个骗人的牧羊童一样的吗?一而再,再而三地糊弄别人只会使别人再也不相信你,最终也只能自食恶果。在生活中也一样,我们常常骗老师:作业没带、忘在家了或是找个理由蒙过老师。若三番两次,你觉得老师还会信你吗?

    《史记》还写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坑儒焚书的秦始皇、有指鹿为马的赵高而我最敬佩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了。

    楚、汉相争中,项羽被汉军和诸候军队包围,四面楚歌,虞姬拔刀自尽,项羽跨上战马,率领800多名骑兵,趁夜色向南突围,到了乌江边,他本可渡江而去,但他却因无颜见江东父老,带着寥寥二十多名骑兵与汉军奋战,后在乌江边自杀。

    好一位有骨气的项王!好一位傲气凛然的西楚霸王!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想必也是古人对项羽的最高评价了。

    现在回忆起这本《史记》,我还是对书中的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留有余味。同时,读了这本书,我不仅明白了一个个历史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更体会到了我中华历史的伟大以及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 10、 《史记》读后感

    史记是我们的巨作的代表,下面小编整理了《史记》读后感,欢迎阅读!

    《史记》读后感

    中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最近有幸拜读,希望将读后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史记描绘了从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与个人的喜怒哀乐,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去描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对远古时代传说的记载与对奴隶制社会的描写,是古今史书的独一无二的记载,所以其历史考察价值是无穷的。但百姓为何要读它呢?因为它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离骚》是战国时期屈原的优秀代表作,史记能与它相提并论,是一种荣幸,从中可以看出史记的文学价值是无与伦比的,这也是史记备受古今各界人物推崇的原因所在。

    史记上的故事使我流连忘返,其中收录在《吕不韦列传》中的吕不韦举荐子楚使我印象深刻,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吕不韦见了秦昭王庶出的孙子子楚,很同情他。吕不韦为了帮子楚而游说秦国,子楚答应:只要他游说成功,便与他共享秦国。于是吕不韦拿五百金送给子楚,有那五百金游说秦国。他找华阳夫人的姐姐,用重金贿赂她,并向其举荐子楚,让其劝华阳夫人:你何尝不找一个贤能的人去认他做干儿子?我看子楚非常贤能,是个人选。于是,华阳夫人与太子安国君决定将子楚作为继承人。吕不韦调了几个宫女与他同居,子楚要她们,吕不韦给了他,但隐瞒了其中有一个已经怀孕的真相,后来,这个女人生下了嬴政。后来,他们趁变乱逃回秦国。这时,安国君即位,没过多久,子楚即位,后来,嬴政即位,吕不韦获重赏。

    读完史记,我百感交集,史记中那人物的悲欢命运使我彻夜难眠,我从史记中汲取历史中的教训与成功的秘诀,我觉得史记身上有一些东西是帮助我们走向漫漫人生路的养分。总之史记使我对历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一开始我认为历史是一种高不可攀而不可侵犯的尊严,是史学家才会研究的东西,史记离我们凡人很遥远;读了它之后,我觉得历史与我们的距离近在咫尺,而并不是那么遥远,史记也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比如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就能看出他那勇猛善战的特点,正因如此他才打败了秦王朝;也可以看出他不善待部下,急功近利的特点,这也使他最终走向没落。史记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样,有优点也有缺点,他受到重用到没落都有他自己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人生兴旺之道,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总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综合到现在是:以史为镜,可以知方向。

    在书海中遨游,史记这样的好书伴你终生,但文学价值和历史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23-01-22

  • 2023-04-19

  • 2023-05-04

  • 2022-06-20

  • 2023-03-24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21-04-1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2

  • 2019-11-12

  • 2019-09-21

  • 2023-03-03

  • 2019-10-24

  • 2019-11-12

  • 2022-04-0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史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史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史记观后感、2024史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