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 > 地图 >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推荐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

(共 4267 篇)

  • 1、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3篇

    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呢?经历不同,写出来的作文也不会不同,经常写作文会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文必须特别注意文章的题材和中心思想,以下“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篇1】

    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我领略到了豪情、友情。这处处体现在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之间的情感是多么深厚啊!

    说起豪情。三国处处体现。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兄弟素不相识,却因几句闲话投机,便在桃园三结义,可谓豪情万丈。令人既佩服又敬畏的关羽不慎中了毒箭,华佗为他刮骨疗毒,关羽却在与他人下棋,谈笑风生!

    说起友情,字里行间尽展现。关羽被曹操俘虏,却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管曹操如何用金银珠宝来诱惑。始终不为所动,打动了曹操,放了他。这忠心显而易见。再说刘备,当赵子龙拼死就出阿斗时,刘备并为像一个慈爱的父亲一般,将阿斗扔在地上,口中大骂道你这小子,险些损我一名大将。试问天下为父者,谁能想刘备一样重情重义,肯为兄弟舍弃儿子。

    还是桃园三结义,刘备一个落魄王室后代,无一丝一毫的权势,而猛将关羽、张飞却一点也不嫌弃,反而拜他为大哥,为他是用,一心一意。

    在这硝烟四起的战火年代,友情尽显。

    品读《三国演义》,领略的是豪情,友情。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篇2】

    今年我有幸暑假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古典名著,使我获益良多。在这本书里,不仅描写了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而且还有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高深谋略。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书中刻画了二百多个多个人物形象,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发生的故事,许多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比如刘备、赵云、关羽、诸葛亮、曹操等,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曹操。

    曹操是个有着伟大抱负的军事家、文学家,这一点从他写的观沧海中不难看出,魏蜀吴三国之中,属魏国实力最强。但这个人历史上很有争议,大家对他的看法褒贬不一。我的爸爸很喜欢哲学,他说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我的理解是看待一个人的好与坏,既要看他的优点也要看他的缺点。曹操的优点是爱惜人才,他广纳贤士,以德服人。比如曹操当年在白马楼抓住了吕布和他的部下,当时吕布的部下张辽宁死不降,曹操早就知道张辽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他亲自给张辽松了绑,并委以重任,张辽非常感动,觉得他是个贤主,于是归降了他。同样曹操的缺点也很明显,他生性多疑,赤壁之战时周瑜和黄盖就是使用离间计,致使曹操杀死了帮

  • 2、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精选3篇)

    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写作就是写我所写,把脑袋的想法写出来,写清楚。多练习写作文,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写作质量。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篇1)

    我们在这桃园中结拜为兄弟。我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是刘备说的,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第一章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刘备、张飞和关羽在桃园中结拜兄弟后打败了董卓,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后来诸葛亮把曹军打的打败。接着曹操又去打孙权,曹军战败后,曹操华容道遇到了关羽。为了活命,曹操讲起了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关羽放过了他。

    我认为诸葛亮是智勇双全,他有智有谋,还有勇作文。因为诸葛亮他七擒七放孟获,最后孟获归顺了诸葛亮,这不说明诸葛亮既有智谋,也有勇吗?他还助刘备一臂之力,每一次都获得胜利,这不说明他有智有勇吗?

    一说起张飞,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老用暴力解决问题,也常常喝酒误了事。比如:晚上没去加班,没去开会我的老爸可真是跟张飞一模一样啊,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这本书告诉我们了很多道理,我们也要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遇事不慌乱,开动脑筋,沉着应对,一定会取得成功!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篇2)

     

    关羽义释曹操——-智举

    ——读《三国演义》第五十四有感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赤壁一战,魏军元气大伤。曹操大败而四,身边仅剩张辽百余骑跟随,后虽得徐晃、马延等率部支援,但几次中了埋伏,被迫抄近路走华容道。

    然而还不知正中孔明之计,屡次遭到阻截,到最后“人皆饥倒,马尽困乏,四下嚎问一遍片”,故事还没有结束。最后曹仅三百余骑跟从,至一险要处,只听一声号炮,关羽携五百校刀手一字排开,操顿首大呼:“吾等休矣。”只好派人乞求。很难想象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也有求饶的一日。

    可就是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时,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因为当年的思情而义释曹操,不仅“煮熟的鸭子飞了”,最后还差点赔上了性命。

    已矣乎,不禁为关大哥的忠义而叹息,毕竟这是灭魏的最好机会啊!但是再细想一下,关羽义释曹操也不无道理!

    首先,刘备还牵附在孙权那儿,尚未成气候,但却早已公认是大英雄,待羽翼丰满后必是孙权的又一心腹大患。因此倘若关羽把曹操杀后,魏军肯定溃不成军。而吴灭魏也就易如反掌。如果这样,孙权不就可

  • 3、 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范文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只有不断的练习和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哦!为大家提供了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模板,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有所收获。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进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进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固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回晋我就不逐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熟悉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固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同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以为自古以来的开国天子和复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尽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看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夸大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分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责备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

  • 4、 五一假期《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五一假期《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白羽鸽 在五一节放假期间里,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使我感受颇多,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这一回讲了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借让他造十万支箭来陷害他。诸葛亮明白周瑜的意图,立即将计就计,说三天就能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叫鲁肃帮他,给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备三十名军士,再各扎束一千来个草人,分布两边。 第三天晚上,诸葛亮叫来鲁肃跟他一起去拿箭。这一夜江上大雾弥漫,到了曹操水寨前,诸葛亮命令军士们开始大声擂鼓呐喊,曹操发现敌军突然来袭,不敢轻举妄动,只叫弓弩手放箭。天快亮时,船上已经布满了箭,诸葛亮又叫军士们齐声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然后驶回南岸。周瑜的军士们数了数,有十万多支箭,周瑜知道了借箭的经过,说:“孔明神机妙算,我确实比不上他!” 看了这一回,我心里很是佩服诸葛亮,他神机妙算,巧用天时,深知地理,知道船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十万多支箭,使周瑜非常佩服他。 通过这次阅读三国演义,我深深的喜欢上了里面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每次阅读,我都仿佛置身在了三国里,亲眼目睹了这些故事,我非常喜欢三国演义!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 11篇(一)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

    读《三国演义》有感二

  • 6、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简评:三读《三国演义》,作者对这部名著中的人物和事件已经有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并能自如的点评其中的成败得失,希望作者以史为戒,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 7、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2500字2020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2500字2020

    怀着激动的心绪,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出名著作《三国演义》。

    曹操的狡诈,刘备的谦虚恭谨,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怀狭小,每独自一个人物都具备不一样的性情,笔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细细品尝,让读者似乎进入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部实质意义是以智和勇来顺次展开的,不过我觉得智永恒是胜过勇的。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阿斗,整日饮酒取乐,不理朝政,甘心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终竟至演出了让天仆人耻笑的事物,乐而忘返。谁会想到一个国度的统治者能做出这么的时移俗易的事物来呢?

    暴虎冯河,大敌现时,只能抵死出征作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假如吕布在白城门上的楼服从谋臣的计谋,不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假如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物和关羽申说白,哪里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前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度,魏,以前煊赫一时;蜀,以前功成不居;吴,以前名震江东。这样来看,从国度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情。曹操,欺负压迫老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雄霸江东。

    假如说魏国在魏蜀吴里计谋最强,一点儿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可以称作举世无双,司徒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不过两私人都有自个儿致命的弱项:曹操多心,司徒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一准是伏龙诸葛亮。他那傲人的机灵,熟练的兵阵,无不让后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点人物,不过我觉得都还不如孔明。吴,一个占领三江六郡的国家,能算做上是有计谋策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一段时间的周瑜就记诵兵书,洞晓布阵。通过一番刻苦的尽力尽量,终于当上了水上作战部队大都督,总统舰艇兵。然而他太过于忌妒,死正当中年时。从这些个人物和国度我们不不好看出人的性情的关紧性。性情关系着成功。

    每私人都有自个儿的目的,只要踏塌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寻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信任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关紧的文学出名著作。《三国演义》这本书由罗贯中以陈寿的《二十四史》,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二十四史》为根据,通过熔裁在元末明刚刚创立作的。它描写了近90积年的重大历史事情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览了魏蜀吴兴亡的历史画卷,

  • 8、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发200字作文10篇

    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看到了刘备的文武双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五虎上将的英勇善战,每个人物的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启发200字作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发200字范文一

    我看了《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叫《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后,它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这故事主要讲的是东吴的孙权发兵十万攻打魏国只有几千兵马驻守的城池合淝,魏国大将张辽知道后,立刻挑选了八百精兵,在吴军还没站稳脚跟,在逍遥津夜袭了吴军营地,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孙权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都没有能攻下合淝,还损失了大量的兵将,无奈只好收兵回营,在返回的路上,孙权还没想到差点被张辽捉住了自己,吓得他魂飞魄散,仓惶而逃。张辽用兵得当,以少胜多,威震了逍遥津,解除了合淝之围。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两军交战并不一定兵多就一定能取胜,只有正确运用兵法,合理调配自己的将士,也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体育比赛中也是一样,教练员正确指挥,用人得当,运动员坚决执行教练员的意图,也有可能出现以弱胜强的比赛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发200字范文二

    通过读《三国演义》,使我知道了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 将他请出山后,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备最终建立蜀国。在我心中,诸葛亮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诸葛亮这所以在我心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以少胜多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农民更方便省力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他发明了木牛流马。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最先向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建议,并通过他的联吴攻魏等策略,最终辅佐刘备最终建立蜀国。他又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这位有着辉煌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文学家,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发200字范文三

    今天,我又一次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无论看多少遍,都有很深的感觉。尤其是诸葛亮,更是令人佩服。他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神机妙算,只可惜他没有统一中华,复兴蜀汉。这是他一生的最大憾事。

    有一句话,叫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我却不赞成。《三国演

  • 9、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参考10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出现了诸葛亮、关羽、张飞、黄月英等不同形象的英雄,每个人物的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参考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之间的故事,在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人的死法不同,有些人死的值得,有些人死的不值得,下面就是我的读后感。

    吕布忘恩负义,从丁原到董卓都拜他们为义父,可是后来他都把他们杀了。刘备把徐州让给了吕布,吕布得到了地盘后又去攻打刘备,刘备和曹操联手一起把吕布给杀了。虽然吕布曾经杀了董卓,也算是为汉朝除害,但是他做了很多坏事,是个好色之徒,所以他死有余辜。人不能贪财好色,要诚实有信用,才能让自己的道德多一些。

    诸葛亮为蜀汉立下了大功,又为刘备的儿子刘禅整天整夜地想各种各样抗曹的计谋,不知疲倦,而生了重病,最后累死在五丈原的军营里。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这样一个尽心尽力的人死了太可惜。为了吃喝玩乐、乐不思蜀的刘禅而死的太不值得了,因为那些不知悔改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帮助。

    华佗为蜀国的关羽、吴国的周泰、魏国的曹操都治过病。关羽给他很多黄金,他一两也没有收下,他不求报酬。华佗最后被曹操杀了,但是后人永远记得这位医圣,他像尝百草的神农,为天下人着想,治病不分病人的地位高低、贫穷或富有、善良或邪恶。

    《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大人物和卑鄙小人,他们的死亡给我带来许多的启示。很多人的死是因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比如说张飞的粗暴和爱喝酒,关羽的大意和骄傲,还有曹操的怀疑之心。所有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学习别人的缺点。

    《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他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诸葛亮称得上是位知名度最高、形象也最好的传奇人物之一。智、勇、忠、诚等美德集于一身,中外古今似乎再也找不到这样令人激赏的政治人物,基础的军事家、谋略家。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综合知识非常的强。诸葛亮对每个人的性格揣摩得非常清楚。比如在草船借箭这一事件当中,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善妒,鲁肃忠厚老实,曹操多疑妒贤。因此诸葛亮瞒过周瑜,向鲁肃借船和草把子,假攻曹营获取十万多支箭。诸葛亮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在曹操败走华容道中,运用一系列计策攻打曹操,自己没费一兵一卒,让曹操损失惨重

  •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作文范文10篇

    读完《三国演义》,你会发现,那些英雄好汉,无一例外的都是忠肝义胆,勇猛无比,誓死追随主公,这,就是他们的英雄本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范文一

    《三国演义》共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其中塑造最成功的有刘备、曹操、周瑜下面大家就听我介绍介绍他们吧。

    要说三国里的头号奸臣,非曹操莫属了。曹操虽然雄才大略,很会用兵,但有谋权篡位之心,即使这样心术不正的人才能再高,也不喜欢。要说三国里心胸最狭窄的人,那就是周瑜。周瑜眼里容不下诸葛亮,他让诸葛亮三天里造出十万枝箭,一心想除掉他。他认为除掉了诸葛亮自己的才智就天下无敌了。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心辅佐刘备和刘禅,并且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兵力强盛的西蜀。诸葛亮为蜀国作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最令我敬佩的是刘备。他为人忠厚善良,清廉正直,并且非常重义气。关、张死后,他不顾众人反对,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奔东吴。最终被陆逊用火攻打败,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

    《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做事应像诸葛亮和刘备,而不能像曹操和周瑜,否则,即使有再出众的才华,也会遭人唾弃,留下骂名。

    《三国演义》读后感启示范文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讲述了2000年前,在长江两岸发生的关于魏、蜀、吴三国之争的故事。

    我从五岁开始就对《三国演义》有了兴趣,让妈妈给我买了《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和漫画,我看得爱不释手;九岁的时候看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对故事和人物有了大概的了解;从去年开始我又看了好几遍原著,对人物的认识更加全面了。

    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仁善的刘备、忠心耿耿的关羽、所向无敌的张飞、龙胆将军赵云、残暴奸诈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随机应变,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中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大摆空城计、骂死三朗、智取华容道、以木偶退司马懿这些都是我们所想不到的。他还很忠诚,他跟着刘备出山之后就认定了刘备为主公,没有因为其他国家的势力大而投靠别人,一心帮刘备打天下,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4-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
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有哪些呢?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2024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三国演义作文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