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 > 地图 > 2024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精选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推荐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

(共 4611 篇)

  • 1、 三国演义读后感:我心中的他

    读了《三国演义》三遍,总是全神贯注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百读不厌,使我受益匪浅。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古典名著。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归一发生的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之作。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当属关云长,他虽然为人骄傲自大,以致败走麦城,但人无完人,尚且他为人忠义,武功超人。与刘张桃园三结义,曹操打败刘备时,关羽因带着二嫂,又被张辽说动,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操、准时给粮、一旦发现刘备行踪,即刻离开,然后投降,足以见云长之侠义,无愧“一世枭将”之称。他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刀光剑影处,唯其独尊!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又一欣赏的人物,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未出茅庐,就已定天下三分。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足以见其神机妙算,但魏延一生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却稍有冷淡,以致其造**,锦囊杀魏延,却小有不妥。

    《三国》给予了我太多,我只有一句话要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 2、 三国演义读后感:我心中的他500字

    读了《三国演义》三遍,总是全神贯注地沉入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百读不厌,使我受益匪浅。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古典名著。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归一发生的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之作。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张飞的勇猛,关羽的忠义,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当属关云长,他虽然为人骄傲自大,以致败走麦城,但人无完人,尚且他为人忠义,武功超人。与刘张桃园三结义,曹操打败刘备时,关羽因带着二嫂,又被张辽说动,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操、准时给粮、一旦发现刘备行踪,即刻离开,然后投降,足以见云长之侠义,无愧一世枭将之称。他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刀光剑影处,唯其独尊!

    诸葛亮是我在《三国演义》中又一欣赏的人物,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未出茅庐,就已定天下三分。他火烧博望坡,借东风,草船借箭,巧摆八阵图,空城退敌足以见其神机妙算,但魏延一生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却稍有冷淡,以致其造**,锦囊杀魏延,却小有不妥。

    《三国》给予了我太多,我只有一句话要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 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军事斗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赵云、司马懿、祢衡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脍炙人口足。例如有狡诈多疑的曹操、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

    《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演义》为我们留下古今著名的三绝的人物: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三绝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精彩故事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曹操是一位奸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历史上的曹操更是一位名主,曹操爱惜人才也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举。

    诸葛亮,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

  • 4、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2024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2024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 5、 《三国演义》有感:赵云-我心中的英雄

    前言: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呢?的读后感频道编辑为了帮助大家写好读后感,搜集整理了《三国演义》有感:赵云-我心中的英雄,供大家学习。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古代名着。当我合上书轻轻放到书桌上,书中描绘的三国鼎立直到天下归一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

    赵云人称常山赵子龙,对蜀国忠心耿耿。他从20岁起就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他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动摇那份忠心,直到白发苍苍仍为蜀国四处征战。他一生中立下了无数战功,为蜀国的江山社稷耗尽了心血,堪称忠义的楷模。

    赵云勇冠三军,是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之一。长坂坡单骑救主,他在十万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众多曹军名将与他交手,却奈何不了他。在许多危机关头,赵云挺身而出,凭着一身好武艺和过人的胆识,反败为胜,击溃了敌军。赵云勇猛无敌,我打心底里佩服他。

    赵云不仅有勇更有谋。他多次陪伴刘备和诸葛亮外出,无论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他总是机智应对、化险为夷,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马谡大意失街亭时,赵云奉诸葛亮之命断后,他沉着地带领后卫部队,成功地击退了二十万追兵,还缴获了大批物资,令诸葛亮和众将喜出望外。赵云以智谋取胜的战绩数不胜数。

    赵云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令敌将闻风丧胆,他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让人们津津乐道,他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 6、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篇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人物中我最佩服赵云。

    在长坂坡大战中,赵云负责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于战争混乱赵云与之走散,于是带领三、四十随从回去寻找,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却杀死淳于导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赵云把二人送到长坂桥险些被张飞误解其背叛刘备,亏得简雍解释澄清事实。于是赵云把甘夫人托付于张飞后又回头寻找阿斗,但此时只有他孤身一人,没有一个随从。乱军之中赵云又刺死了夏侯恩并夺得了由其佩带的曹操的宝剑青罡,后于一堵矮墙边寻到了糜夫人及其怀里的阿斗,但是糜夫人已身受重伤行走不便,把阿斗托付于赵云后不顾赵云劝阻跳入一口枯井自尽。赵云把阿斗背于身上,幸得曹操爱才心切,命部下不得放箭,赵云才得以在数十万大军中背负阿斗安全杀出重围。大难临头时刻是背叛最容易发生的时候,奋不顾身仍旧忠心耿耿拼死坚守的人是能够信任、可以重用的,而赵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篇二: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历史是死的,没有多少人会对枯燥无味的历史感兴趣,惟有在历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历史变为广大人

  • 7、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2024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2024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

  • 8、 我心中的赵云 ——读《三国演义》有感
    我心中的赵云(汤立天) ——读《三国演义》有感 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听到这句话,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是谁了,他就是我的偶像—赵云,他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手下的一名勇猛的武将。在刘备还微不足道的时候,他便放弃高官厚禄,不图所求的跟随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努力帮刘备渡过重重难关,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刘备,他虽然不像关羽和张飞那样和刘备称兄道弟,可他对刘备也是毕恭毕敬,忠心耿耿。他既没有关羽那骄傲的性格,也没有张飞那暴躁的脾气,对主子和军师也言听计从。他虽是为武将,却给人感觉温文尔雅。在三国那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他的武功也是数一数二,并享有“武神”的美称。曾经我在书上看过,据说赵云病逝以后,有人给他检查身体时,竟然发现他身上没有一个伤痕,当时我真的非常惊讶,想来他武艺的高超是不言而喻的。 大家可能都有听说过长坂坡之战,刘备和曹操打仗,刘备被打得溃不成军,兵慌马乱中,和家人走散,没人敢答应救下他们,刘备的军队陷入了愁云惨雾中。而这时,赵云自告奋勇要去救下他们,他单枪匹马进入曹操的领地中,万幸的是,并没有碰到曹军并成功救回甘夫人,后来,又遇上小皇子阿斗,正要把他带回刘备军营处,而这时,却碰上了曹操的百万雄师,换作别人,早就瘫软在地了,可他没有,他目光坚定,表情严峻,手紧紧地握着长矛。突然他一夹马肚,像根锋利的稚子,刺进曹操浩浩荡荡的挡路大军,他手中长矛一刺,人立刻就倒了一片,他又一扫,一排人就全倒下了,他挥舞着长矛,横竖穿插,无懈可击,曹操的人马像蝼蚁一般,一片一片的倒下,尸横遍野,到最后,他所到之处,士卒都不敢上前,往后退了好几步,他冲出重围,骑着马扬长而云,曹操人马只好望洋兴叹。 看了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他身上有太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忠诚,他的坚定,他的永不退缩,都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每当我想放弃时,我就会想起他。所以,遇到什么难题,我都会咬咬牙挺过去,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学会他那份坚定,那份忠诚。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9、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

    闲来无事,捧起一卷《三国演义》,阅读之余被描写的已经很熟悉的情节再次吸引,决定重温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风云故事。数天之后感慨颇深,记录下来,也算是收获。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下面我最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 10、 读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

    《三国演义》在我国是尽人皆知的作品。随便找来一个人也能说出些道道来。温酒斩华雄、赤壁之战、空城计等。我看时不禁拍案叫绝。仰慕关羽的神勇,钦佩诸葛亮的机智。可情节太好,看着看着就变了滋味。太玄了吧?

    先说温酒斩华雄,别人迎战华雄都被斩了,关羽师出何处?哪儿来的绝世武功,帐中人一听到账外鼓声震震就瞧见华雄人头。关羽真是天神下凡,厉害到超声速了。

    再说赤壁之战,此战的关键所在便是孔明借东风。大冬天的,只见孔明披头散发,口念咒语,站在七星台上一阵作法,便挂起了东南风。古人迷信也不能把诸葛亮神话成这样,让人想起《西游记》里的妖怪道士,着实破坏孔明在人民心中的英武形象。

    其次便是空城计了。这一战绝了。深刻地表现了孔明在敌方心目中不可比拟的伟岸形象。

    忽然飞马来报: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蜂拥而来,此时孔明身边也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吓得失魂落魄。孔明此时不慌不忙地传令下去:大门四开,禁止喧哗和出入。自个儿在那儿笑容可掬地焚香弹琴。想必那琴声必定悠扬得很,把司马懿这元大将骗得撤军。这司马家人才辈出,这司马懿怎么就不懂兵法。不进城来个擒贼先擒王不成么?能清楚地看到孔明弹琴的样子想必离的不远,拿弓箭射下他不久军心大乱势如破竹了么。就算这想不到,你那十五万大军吃干饭的么。在那城池周围困他个把月,没粮草供给,城里人哪会不出。再说了,这打仗的年头,大伙儿洒扫什么城门啊?叫我看来,这孔明的戏也太假了。若不是要把他这个读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再塑造得高大些,就是那司马懿太傻了。

    后来看《品三国》才得知。原来这空城计根本不是孔明的计谋。全是他晋朝的粉丝郭冲先生感觉大家对他的崇拜还不够,就替他打了这场流传千古的仗。事实上,司马懿那会儿在很远的地方做都督,哪能分身率15万大军来打他?

    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三种面目。一是历史形象,就是史学家主张的样子。二是文学形象,就是文学家主张的样子。三是明间形象,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样子。每个人对这段历史都有自己的谱。于是几千年下来便越来越邪乎。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是超过史学着作的。于是《三国演义》不是真的三国,但人们就是爱看,并百看不厌。

    话说回来,咱不用把三国了解得很透彻。坚持心目中的人物形象,爱听戏的照旧,说书的仍靠这谋生计。毕竟历史已经过去,把搞明白玄乎历史的时间拿来创造新的历史不是更好么?

  • 2019-09-1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2-01-18

  • 2023-02-26

  • 2023-02-20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19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2-01-18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2-11-27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
通常读完了精彩的书籍,有些不同的读书心得和体会。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提供2024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以及三国演义我心中的他读书笔记精选内容,帮助大家写好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