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 > 地图 >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2024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范文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推荐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

(共 1005 篇)

  • 1、 三国演义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

    三国演义有很多人看过,而我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发现了很多启示呢!

    这个故事里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吴国、魏国、蜀国。

    这个故事主要是围绕三个国家,魏国的曹操是十分奸诈、无情无义的人。就因为这样,经常会有人想刺杀曹操。他最经典的话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而蜀国的刘备,是和曹操截然不同,他很有礼仪,仁爱人民。很遭人们的爱戴。

    可是他们很注重人才,比如刘备就请了很多人才,最着名就是诸所周知的诸葛亮,还有武功高强的赵云、还有徐庶。

    曹操也是有很多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

    这个事实说明,一个人是成就不了大业,必须团结,才能成功,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可十根、一百根、一千根、甚至一万根,你不管怎么折也折不断。如果你想一个人完成一些大事,但不管你怎么干,你永远只能失败,不能成功。要不然现在的公司怎么在召集人才呢?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还善于听从他人意见。

    这个故事里的人还有许多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曹操告诉我:人不能太奸诈、否则要受到报复。刘备告诉我:人要讲信用,才会受到尊敬。诸葛亮告诉我:要学会思考,才能成就大业。

    名着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着伴人一生成长。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文/赵昺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它讲述了从东汉未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故事叙述的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刘备、张飞、赵云等。

    关羽、刘备、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平时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他,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

  • 2、 500字读后感《三国演义》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500字读后感《三国演义》

    我喜欢看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其中我也有深刻的感受。

    这本书主要讲了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无能。朝中大权被他的亲戚(一群贪得无厌的人)把持着,这群人把朝中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董卓借杀掉这些人的名义,当上了丞相,当汉献帝八九岁的时候,他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许多大臣都对他不满。王允准备暗中杀掉他,可是曹操刺杀失败只好逃跑。王允最后用一条美人计才把他(董卓)杀了。最后魏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从此中国走向了统一的道路。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有一次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军攻打蜀军,诸葛亮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空城计,他让两千五百名士兵全部打扮成老百姓,在大街上扫地,并让人把城门打开,自己在城上悠闲自在地弹琴来,让两名童子陪伴。司马懿的大军来了,看见这样的情景都不敢进攻。司马懿认为有伏兵,下令撤退,孔明就这样保住了城池。而司马懿他们也在撤退的路上,遇到了早已等号的张苞和关兴。这仗司马懿大败而逃。

    我明白了智慧和勇气是并存的,我也懂得了要当一个有信用的人。

  • 3、 三国演义观后感范文500字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由罗贯中著作,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搬上荧幕,相信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的看过,书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三国演义,三场战役,三把大火。

    第一把大火,官渡之战。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一次战役。曹操的几万人战胜了袁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一举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曹魏。

    曹操能够取胜,先是因为许攸叛逃,从袁绍阵营来到了曹操阵营,将袁绍的底细粮草全部屯在乌巢,这样曹操看准时机,半夜袭击乌巢,一把大火,烧光了袁绍的全部粮草。致使袁绍大军军心大乱,曹操大获全胜。

    第二把大火,赤壁之战,也是以弱胜强。周瑜一把大火,把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烧的片甲不留,而他自己只用了五万精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想必杜牧一定看过《三国演义》,东风是诸葛亮借给周瑜的,其实不然。长时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周瑜一定比诸葛亮熟悉当地的风向。

    正是周瑜的这一把大火,曹操到死也不再敢来犯,也烧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第三把大火,夷陵之战,又是以弱胜强。看来要是敌我力量悬殊,易用火攻啊!陆逊的一把大火,直接把刘备烧进了白帝城,再也没有走出来。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刘备的头脑,多年的积蓄付之一炬,懊悔不已的刘备托孤后,就去见二弟三弟了。

    原来,《三国演义》,就是这三把大火。

  • 4、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吴泽宇 在我国文学的天空中,有四颗耀眼的明星,它们就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也是其中的一颗。这个假期我就把这一颗星,“重游”了一遍。而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一篇了。 这一篇讲了在十八路英雄讨伐董卓的时候,势不可挡的先锋——孙坚,在攻打汜水关时被董卓大将华雄击败,之后,又先后斩杀了俞涉和潘凤两名大将,此时军中缺少良将,无人再去迎战,袁绍叹道:“要是颜良和文丑在就好了,那里还怕他小小华雄?”话音刚落,关羽从军中走出,说到:“小将愿去砍下华雄的脑袋!”此时关羽的官职只不过是小小的马弓手,袁绍认为关羽的官职太低,便生气地喝道:“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敌军笑话?”关羽大声说:“小将若杀不了华雄的脑袋,就请砍掉我的脑袋!”曹操看到关羽如此英勇,便为他辩解道:“华雄又不是我军将士,他怎么会知道此人是一名马弓手呢?”袁绍一听,无言可对,只好默许了。曹操又为关羽端上一杯热酒,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斩杀了华雄再喝吧。”说罢便提起大刀,上马前去与华雄决斗。 关羽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没一会就把华雄斩于马下,他提着华雄的头颅回到军中,把华雄的头往地下一扔,举起酒杯把酒一饮而尽,此时酒还是温热的。军中上下无不惊叹。 我读完之后,十分敬佩关羽的勇气,这种勇气绝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不因为别人的经历而害怕的勇气。我也感到,只有有勇气去挑战,你才有可能成功。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 500字
    胡峻瑞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而《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读罢后,我陷于遐想之中。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贵族刘备,与杀人而逃的关公和杀猪卖酒的张飞“桃园三结义”,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因为刘备文有卧龙、凤雏等经天纬地之贤臣;武有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虎将。所以,刘备也有一席之地。 曹操虽然兵少粮少,可是他却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攻刘表……可见,曹操他十分聪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写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豪情壮志。刘备他虽然兵也少,但他仁义宽厚、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谦三让徐州、临难时携民渡江、风雪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因此,有民心的刘备成就了伟业。 当我看到东吴和曹操打“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万有余的箭时,我觉得诸葛亮十分聪明,而周瑜是多么惊讶,又多么想杀了诸葛亮呀!他以为诸葛亮日后会成为江东大患。当看见“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时,马上在脑海中想到:江东的将士们对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国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公了,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可惜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杀之,一世英明画上了一个句号,可惜、可叹、可恨。 在三国的最后时候,三分归一统,司马炎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 6、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三国演义》中主要讲的是三分天下,分为蜀、魏、吴,分别由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统领。里面的将士们英勇无比,军师们足智多谋,将每个片段演绎的十分精彩。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七纵孟获都体现出孔明的无限智慧与计谋;关羽千里走单骑,赵云大战长坂坡,也都体现出赵云关羽战神般的武力。假如问三名君主哪名名声最好,那一定是刘备了,而曹操却被称之为奸雄。最后三国归晋,一共经历了八十年的战乱,天下终于重归一统,正所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读了这本《三国演义》体会到了许多军师的智慧,也让我学到很多智慧。各位将士的英勇与遇到挫折决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许多的将士们都打过败仗,但是还会坚持下去,要是换做软弱的人,第一次打了败仗,第二次还没开打,人都不知去哪了。读完了《三国演义》,还会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更能了解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我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像书中的英雄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干出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就是让人受益匪浅的《三国演义》!

  • 7、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2)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作。他以轻快、色彩浓厚的笔调介绍了东汉末年,汉献帝昏庸无能,于是四方的诸侯们开始讨伐内战,形成了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魏国打败了吴蜀两国,创建了新的朝代,统一了中国,改国号为晋的一段历史故事。

    说起书中的人物,我最喜欢蜀汉丞相诸葛亮了。他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有超人的智谋,未出茅庐就已知天下三分。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计计得胜,令人赞叹。刘备临死前,嘱咐如果儿子刘禅可以继位,就让诸葛亮辅佐:如果他不行,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始终忠心耿耿,尽心尽力治理国家直到去世。

    我也很欣赏文中的鲁肃,他忠厚老实,十分仁义,与人友好往来,这样的人,值得我们信任。

    关羽作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为人十分重义、性格刚烈、武艺超群、通文史。那个见到金银财宝就变心的吕布,哪里比的上他!虽然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为孙权伏杀,但他仍是人们心中的榜样与偶像。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谋略与胆识,还要有仁义,才能平天下。生活也是这样,只有在班上与同学们友好往来,团结互助,才能齐心协力,共创一番佳绩。

  • 8、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好的品质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好的品质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这本书可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营养品,所谓温故而知新,近几天我又汲取了《三国演义》的新收获、新知识。

    《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作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其中用各个回合的故事来叙述了每个人的品质。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威风凛凛的张飞,还有刮骨疗伤的关羽等等英雄人物。不过也有一些反派人物。曹操因犯过许多错误,从而吃一堑长一智,打赢了许多胜仗;关羽面临生死危险,还是不投靠吴国,导致蜀国因愤而崛起;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直忠心为国,从而国家振兴。通过这些事例可看出,一个人拥有好的品质是多么重要!理所当然,我们必须从小做起,养成每一个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业!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通过好品质而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例如虽然不聪明但是依然爱戴的劳动人民。还有尽管没有成就大事业还是默默无闻帮助学生的老师。这是多么伟大呀!不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算再聪明也不会成为令人拥戴的人,因为他没有可贵的品质!品质即使不能决定一切,但绝对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好坏!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做一个受人尊敬受人爱戴的人!或许再不聪明

  • 9、 《三国演义》 读后感500字2024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

    四年级三班徐锦溪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民不聊生。于是在民众里出了几个黄巾军的首领,带领民众准备推翻朝廷,朝廷就慌忙在各个地方招集义军应敌。

    在招集义军的时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碰到了一起,结拜为三兄弟,刘备老大,关羽第二,张飞第三。他们都专门打造了自己的兵器,刘备打造了一对双股宝剑;关羽打造了一柄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了一杆丈八点钢矛。后来经过了很多场战争。曾经关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投奔了曹操,但在曹操那里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来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手下。

    他们三个又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做他们的军师。果然诸葛亮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次次用计谋杀得曹操大败。可惜后来关羽被孙权擒去杀死,张飞被部下杀死,刘备病逝,赵云病逝,黄忠也病逝了,刘备任命的五虎上将相继去世了。

    刘禅继位,诸葛亮当上了丞相,又经过了很多场战争,诸葛亮也去世了,刘禅无人辅佐,便开始沉溺酒色,听信谗言,不理朝政。后来刘禅不争气,降了魏国。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兄弟之间的情义是牢不可破的。而刘禅不争气,投降了魏国,断送了大汉之路。可怜了刘备重整大汉的壮志呀!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

  •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4 三国演义读后感

    暑假里,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份,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军事斗争。

    我就讲讲三国鼎立中的火烧赤壁吧。曹操的前锋部队在长江南岸遇到了孙刘联军。曹操的士兵由于水土不服,很多人都生了病。双方交锋后,颇通水性的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曹操被打败后,派了两位奸细前去诈降,然后便呆在军营里静候消息。几天后,曹操的探子来报说,有人送了投降信来,还是东吴的黄盖。曹操大喜,让黄盖三天之后乘船到北岸来。

    后来黄盖率领十艘大船,装满干柴和枯草,在上面浇了油,盖了麻布,驶向了北岸的乌林。在距离曹操的军营不远时,黄盖让各艘船的人点火,冲向了曹操的军营。当时的曹营被攻成成一片火海,曹操的士兵被烧的死的死,逃的逃。曹操只好带着亲信逃走了。

    这场战役,败在了曹操轻信了黄盖的苦肉计,又因士兵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在陆地上他们是精锐之师,但遇到了水,他们的就成了乌合之众了。加上曹操又太轻敌,总把自己想得太强大,才会掉以轻心,最终使这场战役失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强者不一定就会胜利,弱者也不一定会失败。天时、地利、人合加上智慧也能以少胜多。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军事历史小说,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书。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30

  • 2019-09-30

  • 2019-09-30

  • 2019-09-30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2024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