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 > 地图 >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2024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栏目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热门栏目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推荐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

(共 2413 篇)

  • 1、 七十二堂写作课读后感(优选范文)

    暑假,我阅读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丐尊、叶圣陶教你如何写文章》,从而让我更加了解了如何去教作文。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写作是一门科学,贵在创新,又具有“共性”。顾名思义,这本书共有七十二篇,详细讲述了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写法,使作文教与写的思路都豁然开朗。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01、记述文

    描写事物形状如何、光景怎样,是记述。写好记述文也要选好记述的题材,其题材一定是值得记述的内容,或是发现了某事物新的意味。选好题材后要确定它的顺序,对于记述文来说观察顺序就是他的记述顺序。万事万物,有的是没有统属关系的,如“桃红柳绿”说成“柳绿桃红”也无不妥;也有事物是有统属关系的,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顺次去写,如“写房子要先先写房子方位、形状整体的样貌,再顺次写屋内的客厅、厨房、卧室等”。其次就是情感,可欢快、可悲伤、可平静。《七十二堂写作课》中还着重讲了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立脚点是作者自己,好比独白,从“我”出发,将自己展露在文章中;第二人称立脚点是你,如同对话,从“你”出发,用来告知特定对手,如劝诱文;第三人称立脚点是他或具体名字出发,可以用客观态度和全知态度来写。材料确定后就是记叙了,记叙的时候要把同类事物归并,确保思路清晰。为了使记叙精深,需将事物按照一定顺序罗列串联起来,并加以背景、场面、情绪等生动形象的描写。

    02、叙述文

    说它的变迁怎样、经过如何,是叙述。而对于叙述文来说变化、变迁、经过都是关于时间,所以时间是叙述的主方向。普通的叙述文,都依照时间的顺序来写,但时间连续不断,我们叙述时目的在于把特点传出,如:“写一天的事,不用从他起床、刷牙写起,只需将一天中有意义、重要的时间写出”。在叙述手法上,为了凸显特色,要注意叙述快慢,详略得当;学会叙述倒错,切忌流水账;要学会使用过去的现在化,增加读者的趣味;要确保观点一致。此外,好的叙述文还要学会使用对话,把能够表达题本中心意义的对话记录下来,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如戏剧就是用对话描述生动的故事。

    03、说明文

    说明文写的是作者所懂的一些道理、原因、方法、关系等,给读者说明事理。为帮助读者理解,说明文常常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例证,必须明白、准确。在取材方面可以通过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处理法等方面说

  • 2、 孔门七十二贤读后感1500字(3)篇
    孔门七十二贤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我对孔门十哲的大致描述】

    颜回(字子渊),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独赞其好学。特点是好学勤思、不耻下问;安贫乐道、品行高尚、不多言不自夸;主张为政以德不以力;学道自乐,终身不仕,有避世无为倾向,对后世“自然无为”的老庄哲学有积极影响。孔子之后,有颜氏之儒一派,后世列其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被尊奉为“复圣”。

    闵损(字子骞),孔子“仁德”思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崇“礼”主张的维护者,以孝行闻名于世,对“孝”有深层的理解。特点是沉静谨言,言必有中,情操高尚,不食污君之禄,不慕荣华富贵,一生不懈追求高尚人格,在忠孝不能两全时,主张“事君”、“忠君”,“孝行”在孔门中只有曾参可与相比。后世将其与颜渊并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冉耕(字伯牛),一生奉行孔子的“仁、恕”之道。特点是宽和待人,严峻律己;事上唯恐不敬,护幼唯恐不周;喜多言辞,善理琐务。孔子称其理解孔子思想“具体而微”,《淮南子》说他是“孔子之通学”,王充说其修养接近孔子,可称圣。

    冉雍(字仲弓),不仅德行高尚,而且有高明的政治思想和超群的政治才干,在孔门中堪称德才兼备修养全面者。特点是仁笃厚道,器量宽宏;不苟言谈,任劳任怨。其政治主张有令孔子折服之处,孔子认为其完全胜任地方长官甚至君临邦国,战国时荀子将其与孔子并列与舜禹匹配。

    冉求(字子有),对孔子的“仁德”思想和“崇礼”主张有不同的看法,虽受到孔子的批评但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特点是性格活泼,多才多艺;有个性有主见。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才能都很出色,但在孔子最看重的“仁德”方面的却较为疏略,对孔子的“仁、礼”思想有所质疑,流露出重法倾向,对后世法家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孔子对其多有批评,甚至号召孔门弟子可“鸣鼓而攻之”。

    仲由(字子路),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最得力的贴身护卫。特点是鲁莽粗野,直率耿直,对自认为孔子做得不对的事敢于直接诘问;果敢坚毅,长于政事,能不辞劳苦体察民情为民兴利;勇猛刚强,重信守诺,能挺身赴难杀身成仁;事亲至孝,闻过则喜。在孔门弟子中以忠诚果毅而获得很高地位。

    宰予(字子我),孔门中对孔子思想最具质疑、改革精神的弟子。特点是天资聪颖勤学善思;能言善辩,言辞平实;其政治才干足以令诸侯生忌,对传统礼制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也

  • 3、 七十二男妃观后感_七十二男妃心得体会

    男妃是我玩过作者大大的第三个游戏了,耽美后宫真的深得我心啊。最喜欢情楼三人组。第一次去的时候先见了云枝,韶光,最后才见了衔泥。对云枝真的是一见钟情啊,有才又通透,宫都不回了独宠他一个。

    恩()不出预料的被虐到了【心塞】

    已经没有什么来形容衔泥的了 卑微轻贱 但他的感情高贵轻灵

    沉溺于他的温柔里 最后也被他的彬彬有礼伤的头破血流

    衔泥并不优秀 但他愿为所爱之人变的优秀

    瑾瑜的关怀无非出于他的皇族教养 衔泥就此沦陷

    衔泥并非泥 他如此性情 理应被奉若珍宝

    贵人多风流 莫信贵人心呵!

    衔泥这一颗芳心 本是他腌臜皮肉下最为高洁的了 为了瑾瑜 他可以毫无顾忌 毫无保留的抛出

    瑾瑜的一念之差 得了一个人儿的生生世世的眷恋

    衔泥 甚好 值得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疼宠

    美人的皮肉是刮骨的剃刀 衔泥虽好 不得瑾瑜的心

    瑾瑜的寂寞和疏离 要衔泥该如何难堪又小心翼翼的伴着他?

    如同飞蛾扑火般 知晓自己的轻贱 却想抚平他的眉眼 敞开他的心扉

    为了陪伴在瑾瑜身边 哪怕不要名分 只要跟在他身边

    衔泥没日没夜的训练 谁知他付出多少苦难?

    爱情里,最幸福的莫过于两情相悦。

    最心寒的,莫过于痴情错付。

    温柔是最毒的药。

    衔泥,本就是地上尘土,如今为了爱,更加卑微。

    可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心里也是甜的。

    如何的冠冕堂皇,也盖不过衔泥的伤

    他已卑微太多次了,最后的拒绝,他再不想纠缠

    因为

    无望

    即便在瑾瑜心里他从来都是个下贱之人,他的感情也从来被弃之敝履。

    生平最后一次相见 他再不想卑微了

    即便最后的背影也只是他的笑料 也只是他无数缱绻之人中 最为轻贱的一抹

    即便如此难堪,如此明晰,仍旧不敢回头

    若是回首,定然会卑微的祈求

    衔泥最怕,瑾瑜用他的温柔,给他希望

    最后却是厌倦了他

    可他不想瑾瑜半分为难

    所以哪怕是一点点的思念,他也心甘情愿的离开

    男人多薄情

    若此生未曾遇见

    若相逢未曾交心

    若交心未曾去爱

    至少 要比抚着自己的白发 龟缩在狭小房间里数过自己的时日无多

    即便最后的最后

    即便瑾瑜让他尝尽苦头

    瑾瑜仍旧是他最爱 最爱的人

    瑾瑜永远是他心中那温润俊朗 最初的美好模样

    或许 往昔种种 便是梦吧

    梦醒了 便是来生

    妾心但许君 今生便无悔

    他太脏 配不上瑾瑜的高贵如斯

    只愿从今往后 生生世世不见君 生生世世不恋人

    不爱 不伤 不痛

    这一生 便不会如此坎坷

    这一生 便不会在知晓爱情滋味后回味孤生

    瑾瑜的温柔刀呵 葬了

  • 4、 品《三国演义》_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翻开这本书《三国演义》,里面栩栩如生的各个人物又活生生的出现在我面前曹操的阴险狡诈,刘备的意气风发,关羽的坚贞不离,诸葛亮的机智勇敢他们都曾经手握大权,都为了国家而战,可我们也不难看出,里面的每个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区别。

    正所谓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刘备当年也只是一个小官,可他靠的是爱民之心是仁义之心。就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刘备强。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压百姓,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人,让人见了他就觉得害怕,于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复返了。

    可曹操并不也全是缺点,从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最终还是曹操赢得了胜利,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正是奸诈,帮助了他夺得权位。因为他曾在几年的奋战中攻下过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许多的人都信他,这就为今后的魏国打下了创建的基础,之后,他又用计谋得到了当时皇帝的信赖,这更有助于他与其他两国对抗,。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获得了许多勇士,形成猛将如云的气势。

    大家都知道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吧,当年魏国气势如虹,却错杀了自己国的大将,可只用了几年时间,又像咸鱼翻身,一下子打倒了其它二国,所以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只是方法不是正路,他的广阔的胸襟同时让我们无比敬佩!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自从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我对里面的情节念念不忘,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我认识了骁勇善战的赵子龙;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鬼斧神工的计谋,如,空城计;苦肉计

    《三国演义》是我看的最投入的一本书,《三国演义》把我带进了一个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三国世界。

    当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的这种豪迈品质让我敬佩。当赵子龙在曹操大军中行走自如,不知子龙杀了曹操的多少名将,大概五十名,为的只是把刘备的夫人和阿斗找到,这种对主公只有忠臣之心的将士,我会替刘备感到知矣。当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山时,我的心跟刘备一样,感到高兴,我佩服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刘备为了把诸葛亮请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竟不顾关羽;张飞的阻挠,去了三次卧龙山庄,才请出诸葛亮。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我的心紧张万分,到后来,诸葛亮用空城计智退了司马懿,我心中的石头才落下。当黄盖用苦肉计诈降时,我真为那一鞭一鞭的鞭子而心痛,明知是假,还是不忍心看着黄盖受刑

    《三国演义》这本书有许多让我们学习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来品三国;悟三国吧!

  • 6、 读三国演义有感_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割据的一副副历史画面。

    小说中出色的谋士比比皆是,最使我敬佩的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后来投靠刘备,为刘备夺荆州、占益州。刘备死后,诸葛亮有12年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做第2个曹操,称王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终其一生并未取代刘禅。这足以表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小说中的赵云武艺超人,真乃一代良将。他曾冲进袁绍营中如入无人之境,大破袁绍。他也曾在万军之中单枪匹马救刘备的儿子,并杀了曹操阵营的五十四员名将,夺了四条长枪和一把宝剑。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书中的关羽不仅武功过人,而且义薄云天。他因一次战役被迫降曹,但提出约定:他一但知道刘备的下落,就一定要去找刘备。在曹操营中,曹操为了笼络关羽,经常送他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但关羽仍不变心,对故主忠心耿耿,并最终回到刘备身边。

    纵观《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他们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话,让人望尘莫及,徒生敬佩之情。

    抚卷沉思,我从这些历史任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横枪跃马,驰骋疆场的洒脱英姿;感受到了他们怜惜苍生,关心百姓的悲悯情怀;感受到了他们笑对死亡,舍生取义的英雄豪气

    唉,虽然东汉末年和英雄很多,但早已灰飞烟灭,成为历史,可惜!可惜!

  • 7、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6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惊心动魄的战争,形象深刻的人物,无与伦比的计策让人感到惊叹不已。刘备、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孙权、曹操、周瑜等创造出一个个故事。苦肉计、空城计、桃园结义、刮骨疗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让故事丰富多彩,让我情不自禁爱上这本书,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三国中。

    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战争让我情不自禁的看下去。当刘备需要军师时,在诸葛亮房子的门前三顾茅庐,让我非常的感动。当王允使用美人计,让吕布离间董卓,最后吕布就把董卓杀死了,我觉得王允很聪明。当黄盖使用苦肉计时,我很心疼,明明是计策,但还是要受皮肉之苦,这种精神让我非常的感动。当周瑜火烧赤壁,先让黄盖假装投降,黄盖带着二十条大火船,船头钉着大铁钉,不怕和曹军的船只相撞,船上装着引燃物,最后刘备、孙权以少胜多,在赤壁大战打败了曹操,初步奠定了三国局面。当关羽的右臂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救治。华佗把关羽的右臂绑在木头上,关羽却说:我视死如归,难道还会怕疼吗?说完,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出右臂让华佗医治。关羽刮骨疗毒让我觉得关羽很勇敢。诸葛亮的空城计扣人心弦虽然没兵,但是把敌人吓跑了。当赵云不顾自己的安危,拼命拯救刘备的家人让我很感动。

    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能让我走进三国里,走进三国的战场上,走进三国的营帐里,跟三国的人物一起推杯换盏。

    《三国演义》这本书充满里智慧、勤奋、忠诚、勇敢。我们就应该像三国里的人物一样,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读三国,品三国,悟三国,让这本著作永远传下去。同时,读这本书也会增加知识哦!

  • 8、 《三国演义》读后感-品三国

    暑假阅读了一篇古典名著,叫《三国演义》,虽然之前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初略的看过,但这次,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好好的把这本名著再一次品味了一遍。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国被分成三个国家,分别是由孙权、曹操和刘备掌管的吴、魏、蜀。刘备从初始时在乡村中召集而来的500人慢慢发展成文三国期间最强的一国,期间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东吴派人暗杀刘备的二弟三弟之后,刘备悲愤交加,决定带领军队讨伐东吴,但复仇心切的刘备却被东吴的军师设计火烧军营。 虽然刘备一心为民,仁慈待人,可是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因为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导致了蜀国受到如此的重创。尽管诸葛亮独树一帜,聪颖无比,但还是无力回天蜀国的灭亡。尤其是在孙权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继位,他不但不理军事,在曹军来袭的时候懦弱地选择了投降,把长安拱手相让。让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扶不起的刘阿斗。蜀国的消亡是从一个小小的错误开始,但它对整个蜀国的发展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之前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我们学习中也会碰到各种的小事,小到就一个公式没有理解,一个单词不会拼,一个词语不会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只有把每一个公式都理解了,每一个单词都会拼会读了,每一个汉字都会写了,才能积少成多,才能真正的学好。

  • 9、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几本书,有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印象最深的就数三国演义了。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后人改为三国志。让我来介绍一下蜀国和吴国的几个我佩服的主要人物吧!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享年53岁,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战略家、散文家、理论家。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大都督、将军、南郡太守,享年35岁。

    赵云(?-229)字子龙,号常山,从小跟随公孙瓒,后称五虎上将之一。

    姜维(202-264)字伯约,当阳亭侯、平襄侯、开明王、大将军,享年62岁。

    我最感兴趣的故事是空城计。公元228年,探马来报:司马懿率领二十万大军杀奔西城!魏军离城只有二十里了。这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被吓得面如土色,劝诸葛亮弃城而逃。诸葛亮当即传令,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兵,扮做百姓,清扫大街,魏兵到时不可乱动,而诸葛亮在城头上弹琴。司马懿见状说:诸葛亮平时一向十分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大开城门,必定有众兵埋伏,连忙指挥撤退。

    大家都很敬佩诸葛亮料事如神,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认真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三国演义读后感

    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唐代诗人杜浦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世界上的书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我就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描写了大约长达九十年的乱世三国,它极力塑造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等人物的形象。 在这群雄四起,天下大乱的时代,一时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如: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尽力辅佐刘备,稳定并发展蜀汉;大义凛然的关羽为了要让腐败的汉王朝走向鼎盛,不惜一切尽力斩叛贼于沙场。

    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故事。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生动的语言艺术,无不让人怕案叫绝,叹为观止!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三国这断扑朔迷离的历史,知道了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火烧新野、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等故事,还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谦虚、谨慎、诚信、正直的道理。要我们去把握机会才能够成功!大家读读《三国演义》这本好书吧! 好书推荐《三国演义》 四年五班 林宇豪 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唐代诗人杜浦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世界上的书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我就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描写了大约长达九十年的乱世三国,它极力塑造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等人物的形象。 在这群雄四起,天下大乱的时代,一时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如:三绝中的智绝诸葛亮尽力辅佐刘备,稳定并发展蜀汉;大义凛然的关羽为了要让腐败的汉王朝走向鼎盛,不惜一切尽力斩叛贼于沙场。

    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在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故事。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像,生动的语言艺术,无不让人怕案叫绝,叹为观止!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三国这断扑朔迷离的历史,知道了过五关斩六将、空城计、火烧新野、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等故事,还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谦虚、谨慎、诚信、正直的道理。要我们去把握机会才能够成功!大家读读《三国演义》这本好书吧!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4-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6

  • 2019-10-24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0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
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有哪些呢?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海量的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2024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七十二回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