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2024《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范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左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共 8100 篇)

  • 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合集6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合集6篇

    在读完《孩子,你慢慢来》后,对龙应台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到很有意思,所以就决定读一读她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龙应台母子之间的交流感到很吃惊。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他们讨论的很多话题我认为不是一个18岁的男孩会考虑的,更别说和父母一起讨论了。我认为18岁的孩子和父母谈论的一般都是很自己相关的一些事情,而龙应台母子谈论的大多数是民族、文化、国家等等很严肃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家庭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吧。

    虽然我不太喜欢他们谈论的话题,但是通过他们的交流,我看到了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理解和包容。在交流中,我们常常会受到自己身份的影响,比如我们经常会以长辈、上司的口吻去和别人交谈,这其实是不平等的交流,而这导致的结果也往往不如我们所愿。但在龙应台母子身上,我看到了平等。安德烈喜欢hi-pop,所以龙应台就试着去听这些音乐,然后再和他交流。同样,安德烈也会问他妈妈18岁时的爱好、想法。在彼此了解之后,他们就会试着理解和包容对方的一些做法。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合集6篇

    作为父母家长,作者对成年孩子的感情态度和足够的理解尊重值得每一位家长学习。非常赞同的地方是学校教育应该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培养人格的养成。就人格的养成来说,两兄弟都有自己清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和手段,有洞察世事和努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为自己和别人的权益发出强烈呐喊的行动,这都归功于母亲一向主张的民主和给够的自由。唯一我觉得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母亲本身的政治偏见。为了民主而呼吁民主,没有充分了解大陆的背景。她忽略了民主要建立在理性的高素质和自律的法治精神之上,否则有可能就是灾难。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自立自强的独立国家,不然,在别人操纵下的看似民主,怎么看都是闹剧。作者总是以西方的价值观来比对中国的文化,明显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咖啡馆就没有文化了?咖啡对中国就是个舶来品,为什么中国的作品没有在咖啡馆里产生就没文化了?

    菲利普反而是比另外两位更客观,观察也更仔细。中西文化差异大,龙代表的却是西化的东方价值观,不足以代表东方文化。

  • 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精选范文)

    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间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觉得它确切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年龄段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m.dhb100.com

    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两人之间的36封家书,三年时间,她与她儿子重新认识。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让我从龙应台的角度,也就是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间的沟通。我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时常会内疚。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几首音乐。放学后,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闲暇时光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者去旅行……这些都好像是电影中的生活,自由、欢乐和不受拘束。而像我们这样,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无限循环。在周末,则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即使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但时间太短不够尽兴。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遇到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明白,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每当父母说起这段话时,我也就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仓央嘉措一诗道出了我的向往。诗和远方,努力向前。(杨嘉培)

    01、亲情|我们会与父母渐行渐远吗?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www.dhb100.com/

    在本书的第一篇当中,似乎就写出了,我们在安德烈这个年龄与父母的对话。

    可能在那个时候父母对我们嘘寒问暖的时候,我们可能只会简单的回答他

  • 3、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800字

    《亲爱的》,你值得一看。 首先,这题材很有质感,很有煽情空间 深圳的打工夫妻田文军和早已离异的妻子鲁晓娟有个共同的三岁男孩鹏鹏,他的被拐开启了一个家庭的血泪寻找之路。 不屈不挠的寻找,无数次的被骗,似是而非的希望,抱团取暖的虔诚和自我鼓励一言难尽的寻子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安徽的小山村里,鹏鹏已成为农妇李红琴的养子,他管她叫妈,而她也爱他如命! 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开始了,作为人贩子老婆的农妇李红琴完败。 那么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养子养女的农村妇女李红琴,该怎么走她的未来人生路呢? 她来到深圳,想方设法来到福利院,要见她的女儿,可是她哪里有这个权利呢?在求告无果后,她只能为女儿买来曾经舍不得买的蜡笔,偷偷地爬上窗户和依窗发呆的女儿泪眼相望,求爷爷告奶奶地打官司,想获得女儿的寄养权 这种电影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有几个细节很喜欢: 田文军在乱糟糟的小巷寻找儿子鹏鹏,(大深圳的背面可真不耐看)可是,画面中只有一只纯黑的猫儿鬼魅般地穿过镜头,暗喻着某种不祥。 寻亲团买来生灵放生,大家分享体验,互相鼓励,虔诚祈祷,一切只为那不知下落的孩子,似乎充满希望,实则毫无头绪,有时,人可悲到只能抓住一点虚幻的希望来让自己走下去,你有这样悲催的经历吗 寻亲团去被抓的人贩子那里去打探消息,一个哥们很鄙视地说拐卖儿童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我从来不做,我只拐卖妇女,似乎,这哥们还是个有良心的犯罪者?无语啊。 寻亲的回程中,大家拼力追赶疑似拐卖儿童的一辆卡车,结果打开后车厢的麻袋,大家看到的是萌萌哒的一张猴脸,那无力感啊,一言难尽。 哥哥鹏鹏和妹妹在福利院相见,两个孩子的大力拥抱和童真对话令人鼻酸,是不是我们在法律之外也得考虑人情的需要呢?人贩子老婆就十恶不赦,不能充任母亲了吗?那天真的女娃,被弃的孩子,她到底需要的是谁? 田文军上街倒垃圾,把儿子扛在背上,而寻亲团团长呢,百感交集地呆在车内看着这一切,他感觉自己走累了,走不动了,他佯装睡觉来躲避田的问好,所以啊,有时是你付出了最大努力,但却未必是你成为幸运成功的那个人 扮演律师的佟大为从职场满身疲惫创伤地回到家中,面对的是因女儿犯罪而精神失常的退休教师母亲,她神神叨叨,她歇斯底里,当她把饭桌掀开,佟大为全身都是饭菜,我们和他一起感到了一种命运的吊诡和不容置疑。 李红琴性贿赂工友,只为图他作证女儿是工地上捡来的当她到医院验身体时,却意外得知自己怀了孕
  • 4、 《亲爱的》影评800字

    《亲爱的》影评 电影《亲爱的》由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主演。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拐卖儿童的电影,而且是把社会百态揉在一起的纪录片。 电影主要讲述了田文军(黄渤 饰)和鲁晓娟(郝蕾 饰)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 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时光匆匆流逝,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 之中,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酷似田鹏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妈妈却并非鲁晓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红琴(赵薇 饰)的村妇。李红琴这个人物从出场就在不断失去,她男人早死,儿子被夺回,女儿被带走,可以说已经失无可失。她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人贩子老婆」的角色,是 道德的对立面,然而站在她的角度上,实在是被命运残酷对待的人。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找证人、找律师,想要再找回失去的女儿,但法律不容。在公交车上看到儿 子时,飞奔下车到儿子的身边紧紧搂住,身边失去孩子的家长将失子之痛发泄在她身上,她涕流满面,跪倒在地说对不起。影片的最后,她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抱 膝而哭,或许她终于接受了自己无法和女儿团圆的结果,或许对命运为她带来一丝希望而感恩。 如果影片《亲爱的》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被拐卖的家庭上,那么它仍然会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温情电影,在各种大片烂片扎堆的市场上展示出清冷的风范。但是,它 不会是一部大悲悯之作。我以为,真正的大悲悯是,既关注受害一方的痛苦,又能够对与犯错者有着亲密关系的人们有所同情。《亲爱的》可以说实现了这一点。诚 然,田文军和鲁晓娟二人作为失去亲生小孩的父母,有着太多的痛楚,但是,李红琴就不可怜吗?她并没有拐卖小孩,也不是丈夫的帮凶,她只是一个渴望有孩子、 全身心爱着孩子的母亲。她对于那两个小孩,是亲生母亲一般的关怀,她的这份爱并没有错。后来,她失去了他们,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她真的是一无所 有了。然而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她却接二连三地遭到现实的戏弄因为她的男人是拐卖儿童的罪犯,所以她也被看作是不洁的,她被那些孩子被拐卖的父母们打,被 福利院剥夺探视女儿的机会。可是,请不要忘记,她也
  • 5、 《亲爱的》观后感800字

    《亲爱的》观后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催人泪下的《亲爱的》。电影《亲爱的》由由陈可辛执导,张冀编剧,赵薇、黄渤、佟大为、郝蕾、张译主演。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拐卖儿童的电影,而且是把社会百态揉在一起的纪录片。 电影主要讲述了田文军(黄渤 饰)和鲁晓娟(郝蕾 饰)曾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然而,两人之间的感情却被时间和争吵消耗殆尽,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如今,联系着两人的唯一枢纽,就是可爱的儿子田鹏。然而, 某一天,这唯一的纽带也断裂了,田鹏一次外出玩耍时无故失踪,绝望和崩溃之中,田文军与鲁晓娟踏 上了漫漫寻子之路,并在途中结识了许多和他们一样无助的父亲和母亲们。时光匆匆流逝,一条关于田鹏的线索浮出水面,促使田文军和妻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村落 之中,在那里,他们看到了酷似田鹏的男孩,然而,男孩口中的妈妈却并非鲁晓娟,而是一位名叫李红琴(赵薇 饰)的村妇。李红琴这个人物从出场就在不断失去,她男人早死,儿子被夺回,女儿被带走,可以说已经失无可失。她在社会中扮演的是「人贩子老婆」的角色,是 道德的对立面,然而站在她的角度上,实在是被命运残酷对待的人。她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找证人、找律师,想要再找回失去的女儿,但法律不容。在公交车上看到儿 子时,飞奔下车到儿子的身边紧紧搂住,身边失去孩子的家长将失子之痛发泄在她身上,她涕流满面,跪倒在地说对不起。影片的最后,她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抱 膝而哭,或许她终于接受了自己无法和女儿团圆的结果,或许对命运为她带来一丝希望而感恩。 如果影片《亲爱的》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被拐卖的家庭上,那么它仍然会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温情电影,在各种大片烂片扎堆的市场上展示出清冷的风范。但是,它 不会是一部大悲悯之作。我以为,真正的大悲悯是,既关注受害一方的痛苦,又能够对与犯错者有着亲密关系的人们有所同情。《亲爱的》可以说实现了这一点。诚 然,田文军和鲁晓娟二人作为失去亲生小孩的父母,有着太多的痛楚,但是,李红琴就不可怜吗?她并没有拐卖小孩,也不是丈夫的帮凶,她只是一个渴望有孩子、 全身心爱着孩子的母亲。她对于那两个小孩,是亲生母亲一般的关怀,她的这份爱并没有错。后来,她失去了他们,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妻子,她真的是一无所 有了。然而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她却接二连三地遭到现实的戏弄因为她的男人是拐卖儿童的罪犯,所以她也被看作是不洁的,她被那些孩子被拐卖的父母们打,被 福利院
  • 6、 亲爱的》观后感800

    《亲爱的》观后感 鉴于对演员郑爽的喜欢,观看了综艺《演员的诞生》,喜欢这个综艺的排版,让我看到演员这个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力。以前的我,对于演员,并没有太多的概念,可能只是觉得这仅仅是一种职业,只是许多人的梦想,并没有觉得,也没有感受到它所带给我们,以至于这个社会的影响力。然而,通过这个综艺,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它只是一种炒作,一切都是前期彩排以及安排好的,但是通过这个平台,我确实观看到一个演员的成长史,同时发现了很多很好的电影,如《亲爱的》。 在《演员的诞生》这个综艺里,影后级演员黄璐和80后演员刘芸将《亲爱的》这部电影的部分片段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片段里那种母亲对孩子的爱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将电影完整的看了一遍。 有时候,一切就是很巧然。电影讲述了一对离异的夫妻因为孩子被拐走而苦苦寻找的故事。主人公田文军因为生意失败,妻子鲁文娟和他离婚,但两人有一个特别乖巧的孩子田鹏。但是由于田文军对儿子田鹏的疏忽,以致于被拐走。事后的俩人为了儿子的下落,茶饭不思,父亲田文军更是风餐露宿,找遍了中国的各个角落,因为他知道,儿子是他的生命,甚至更重于生命。母亲鲁文娟因为寻找儿子,忽略了当前的家庭。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但是我能感觉到,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心情,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三年,整整三年,儿子失踪了三年,他们夫妻俩就寻找了三年。这三年来,他们每一天都没有睡眠,只能通过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睡眠。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好心人的帮助,他们在安徽省的一个小村庄里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当时他们看到儿子之后的那种表情,仿佛这三年过了一辈子一样,时间那样漫长,过程是那样艰辛,但是当看到儿子的那一刻,过去的那些苦仿佛烟消云散。看到这里之后,我突然很想念我的家人,真庆幸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电影里人贩子的妻子李红琴其实挺无辜,结局其实有点讽刺。只有小学文化的李红琴因为听信自己丈夫的话,以为自己不能生育,于是同意收养丈夫从深圳带回来的小孩。可能在一些小村落,由于贫乏的教育,还深深的保留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男强女弱的思想。从来不敢质疑自己丈夫的行为,只能一味的听从。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站在李红琴的角度,我觉得她是没有错的。毕竟人相处久了是有感情的,更何况李红琴以为自己不能生育,已经将自己丈夫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作为一个母亲,从小将孩子养大,那种母亲和孩子的感情确实是无
  • 7、 解读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我眼中的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一位台湾女作家,我曾被她笔下的《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深深折服,继而读了她另一部大作_《亲爱的安德烈》。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两书中,龙应台分别以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叙述她身边的点点滴滴。而为了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写就这三十六封家书_《亲爱的安德烈》。正如那句话:“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_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了自己的母亲。”

    初识龙应台,起源于这三本书。龙应台的文笔是犀利的,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又让我认识到原来龙应台的文笔也是可以细腻真实,柔情万千。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富有哲理与文字之美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读后感

    ·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这一句,虽然简朴,却蕴含哲理,引发沉思。

    每每读起龙应台的书,感觉亲切无比,仿佛她就坐在你面前,与你讨论书中有趣的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故事总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三十六封家书中,不仅保留着母子之间幽默有趣的对话,更展示了母子之间讨论问题的深度(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正直……)以及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引发的争论,仿佛就像两个智者在做激烈的辩论会。

    我眼中的龙应台,是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是一位使我佩服于她笔下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总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家。

    龙应台用这三本书,叙述了她的一生:从将要做母亲到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的洗礼,已然变成了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智者。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也是一位让我深深佩服的女作家。作者:练书彤

  • 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2024两篇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的读后感文章,更多文章尽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书《目送》中的这段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为人母的我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读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往返市区跟学校的公交车上,总在播放一条叫做family的公益广告。母亲一直在追孩子,从头发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发苍苍、气喘吁吁。而孩子,从家跑到小学、高中,再从大学进入社会,最后,才在疲惫的晚上停下了脚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蹒跚的母亲。就这样,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几乎两代人的一生浓缩其中,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还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所以,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她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十岁那年,安德烈参加一场音乐测试,表演曲目是《两只老虎》,因为太紧张,加上没自信,唱出来的声音就像指甲在刮着黑板壁,忽高忽

  • 9、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202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2020(一)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习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

  • 10、 谁说香港没文化——《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谁说香港没文化——《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个东西文化。——龙应台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很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己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么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么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作者:冯远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2

  • 2022-04-11

  • 2022-12-10

  • 2019-09-19

  • 2022-11-25

  • 2022-02-25

  • 2019-09-19

  • 2019-10-23

  • 2023-01-11

  • 2022-02-04

  • 2022-04-12

  • 2019-10-28

  • 2022-01-15

  • 2022-12-18

  • 2023-05-03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12-23

  • 2019-09-20

  • 2021-12-21

  • 2023-01-16

  • 2023-01-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23

  • 2023-01-0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范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