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孔子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孔子电影观后感,2024孔子电影观后感
孔子电影观后感相关栏目
孔子电影观后感热门栏目
孔子电影观后感推荐
孔子电影观后感

(共 6022 篇)

  • 1、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

    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影片也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娱乐而观看的同时也会受益匪浅,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直接的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孔子》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

    电影《孔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此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先生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而深感忧虑,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先生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先生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他于晚年返回鲁国,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最终,孔子先生在失意中逝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是,礼崩乐坏终促成万世师表。孔子先生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中的情节主要从孔子先生五十多岁起展开。五十多岁的孔子先生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踏上仕途。一次,在鲁国季相国的葬礼上,被指定陪葬的小男孩因为不想死而逃跑,途中被孔子先生的弟子救回孔子先生家中。孔子先生同情这个小男孩并且反对这种没有人性的陪葬制度,于是他在一次朝会上请求君主赦免这个小男孩。孔子先生的这一举动在朝会上引发了激烈争论。虽然最终孔子先生在争论中取胜,但他却因此与季桓子结怨。从这个情节中,我看到了孔子先生身为儒家创始人的善良。“仁”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孔子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仁者。

    后来,孔子先生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从这一情节中我感受到孔子先生不愧为一代大思想家,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谋略的人。

    孔子先生提出隳三都的政策,也充分体现出了孔子先生过人的指挥才能。但这引发了佞臣谋反,

  • 2、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系列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孔子电影观后感”。

    人的一生中会观看很多不一样的作品,会领悟许多。其实这也是分享内心感动的一种方式,那就用文字把它给记录下来吧。观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锻炼我们的写作技巧。写好作品的观后感要具备哪些要素呢?你也许需要"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这样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篇1)

    “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我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之后,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下,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我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之后,孔子和弟子们,理解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

  • 3、 《孔子》电影观后感合集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孔子》电影观后感”。

    观赏一部优秀作品就像是阅读一本优秀的书籍,受益匪浅。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表达我们对于作品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您一定也想了解怎么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吧!以下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孔子》电影观后感,带给大家。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孔子》电影观后感 篇1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鲁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一生心系家国,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忧心忡忡,希望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那个时代,用自己的努力使诸侯各国实现克己复礼。

    影片从孔子挑战鲁国用活人陪葬的残酷制度讲起,孔子入仕为官推行周礼和仁政,当政的三桓当初启用孔子只是为了他们集团的利益,但随着孔子的政治主张付诸行动,动了他们的“奶酪”时,孔子以辞官离开鲁国收场。离开祖国,孔子还想以其勇敢和智慧在各诸侯国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治国理想,然而现实的残酷而使他四处碰壁。但孔子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政治主张和他爱国为民的思想。他率领众弟子奔走各诸侯国长达xx,广招门徒办学传播他的思想,以期他的弟子们入仕为官实现他的主张。影片结尾孔子晚年重返故乡,为鲁国教育效力。由于他的人生抱负最终未能实现,所以最后孔子在失意中去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他一生终成万世师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创造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辉煌。

    在电影中,孔子与弟子们临危不惧,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格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颜回之死。他们师徒冒着风雪架车行进中冰冻的河面上,冰面突然开裂,装书的车掉进河里,颜回不顾危险,跳进刺骨的寒冷的河抢救落水的书籍,但自己却再没能上岸。我知道,其实颜回以生命来捍卫的不只是书,更是他珍视高于生命的镌刻着儒家思想的信仰。早就听说过文人的儒雅之气,他们都惜书如命,但古代圣贤竟然不惜以命换书,仍然带给我震惊,令我钦佩。

    子路之死也让我难以忘怀。他受命去卫国入仕,在保护主人反抗叛乱中被敌人杀害,临死时仍然不忘老师教诲“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用生命捍卫忠诚,用不屈的气节践行孔子之道: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有骨气,即使落难也要保持君子气节,用生命捍卫信仰。影片中还有诸多的围绕孔子展开的一个个故事,周润发的精彩表演让观众领悟到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包含儒家思想的重要名

  • 4、 关于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1000字

    周末一个人宅在家看上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多是一件美事,看完之后我们常常有许多话想说。这时就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写下来。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养成记录感受的好习惯。那么写作品的观后感格式有哪些呢?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整理了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子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篇1】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春秋时代的小诸侯国——鲁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一生心系家国,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而忧心忡忡,希望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那个时代,用自己的努力使诸侯各国实现克己复礼。

    影片从孔子挑战鲁国用活人陪葬的残酷制度讲起,孔子入仕为官推行周礼和仁政,当政的三桓当初启用孔子只是为了他们集团的利益,但随着孔子的政治主张付诸行动,动了他们的“奶酪”时,孔子以辞官离开鲁国收场。离开祖国,孔子还想以其勇敢和智慧在各诸侯国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治国理想,然而现实的残酷而使他四处碰壁。但孔子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政治主张和他爱国为民的思想。他率领众弟子奔走各诸侯国长达xx,广招门徒办学传播他的思想,以期他的弟子们入仕为官实现他的主张。影片结尾孔子晚年重返故乡,为鲁国教育效力。由于他的人生抱负最终未能实现,所以最后孔子在失意中去世,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但他一生终成万世师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创造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辉煌。

    在电影中,孔子与弟子们临危不惧,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格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颜回之死。他们师徒冒着风雪架车行进中冰冻的河面上,冰面突然开裂,装书的车掉进河里,颜回不顾危险,跳进刺骨的寒冷的河抢救落水的书籍,但自己却再没能上岸。我知道,其实颜回以生命来捍卫的不只是书,更是他珍视高于生命的镌刻着儒家思想的信仰。早就听说过文人的儒雅之气,他们都惜书如命,但古代圣贤竟然不惜以命换书,仍然带给我震惊,令我钦佩。

    子路之死也让我难以忘怀。他受命去卫国入仕,在保护主人反抗叛乱中被敌人杀害,临死时仍然不忘老师教诲“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用生命捍卫忠诚,用不屈的气节践行孔子之道: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有骨气,即使落难也要保持君子气节,用生命捍卫信仰。影片中还有诸多的围绕孔子展开的一个个故事,周润发的精彩表演让观众领悟到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包含儒家思想的重要名句。孔子的形象通过影片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比上学时学《论语》时对孔子的印象更

  • 5、 电影《孔子》观后感(一 )

    电影《孔子》观后感

    在看《孔子》这部片子前,我已多次听说过它。可从来也没去看过它,总觉着它可能会是一部无趣的教育片。我难以想象,作为开启了枪战片、赌片等类型片先河,成为香港暴力美学风格电影代表人物的周润发饰演的孔子会是怎样的一个孔子。

    影片正式开始,孔子自牛车上走下,步入宫殿,当特写镜头到达正在殿外行着跪礼的孔子脸上时,我的脑中不禁浮现出那个头戴黑礼帽、一身黑大衣、围着白围巾、风流潇洒的许文强。我不曾看过《上海滩》,也不了解《上海滩》的剧情,但我却知道剧中有个显尽了民国上海滩独有魅力与腔调的许文强。而周润发的强哥形象也是多年来他在我脑中最深刻的形象。

    但渐渐地,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强哥的形象在我脑中渐渐淡去,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孔子出现在我眼前。当他被罢黜,被迫离开鲁国,他难过、颓丧;当他周游列国,他也会思念故乡;颜回落水而亡、子路战死,他悲痛不已他不再只是教科书上那冷冰冰的只会各种曰的圣人,他是个与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人。或许有人说这样的孔子就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但你不能否认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鲜活、有血有肉的孔子。

    片中颜回落入冰湖,为救书而死,虽然这实在让我感到有些不值,但这是他的选择,也并不影响我为之感动,震撼。清晰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夫子的焦急无奈、悲痛呼喊,颜回一次又一次固执地潜入水中及他最后沉入水底时手中依然紧紧抱着的竹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震撼与心痛。

    子路临危出仕,孔子担心不已,谆谆告诫。子路战死卫国,却宁死不屈,就是死,他也记得夫子教诲,冠帽要堂堂正正。他扶正冠帽后,即被敌军多枪刺杀,那倒下的身躯让我潸然泪下。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漂泊,终于回到了鲁国。不同于当初大雨中独自一人驱车离去的孤苦凄凉,如今有数不清的人立于城门迎接孔子回国。紧接着重复了电影一开头的孔子下马车片段,可那个摆放车凳并扶着夫子下车的人,却不再是那个与夫子形影相随、腼腆聪慧的颜回,驾车的人也不再是那个爽直勇武的子路。当孔子抛开手杖,行礼下跪那一刻,我不禁有了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城门还是当初的城门,宫殿还是当初的宫殿,礼还是当初的周礼,行礼的人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有着一身鸿图抱负,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的孔子。

    一切都没有变,一切又好像都变了。

    电影最后,是须发全白的孔子安坐于室内,一派淡定从容的场景,窗外风景清幽雅静,与影片一

  • 6、 电影《孔子》观后感400字

    电影《孔子》观后感 孔子是敬天,至诚的修行人。待人以礼,对于上天安排的使命勇于承担。对家人尽职尽责,修身,齐家,平天下。 孔子诲人不倦,不分种族。 孔子危邦不入,与不同道者不相为某。 诺亚洪水过后,全地球大多为诺亚的后代(地球也有外星生灵投生)。 其实洪水以后没能生存下来的灵魂都在这里继续完成自己的课程。 没完成的课程继续通透,直到自己过关。 每个人总是遇见自己执着的人。也总是遇见自己的同修道友。无量劫的修行彼此相遇就是缘。 缘聚缘散,真心一体. 孔子推行仁义,不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接受。可是真理多数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地球也一直有圣人在世。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两千多年以前在各国不被重用的孔子,因为当时培养人才的善因,现在得了善果。这就是孔子学院在全球传授汉语与传统文化。这将有利于汉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繁体汉字是宇宙密码的全息载体。 而中国大陆有几十年使用简体汉字的历史,使文化传承有了遗失。孔子学院也会在全球推行繁体汉字发挥积极作用。 灵子的修行是无量劫的累积过程。 修复创伤,灵性圆满也需要一个过程。 孔子所理想的大同社会就要实现了。 智者已经给地球人开出药方: 戒杀,素食,新地球; 戒杀,素食,新文明; 戒杀,素食,新人类; 戒杀,素食,新生活。 一切的选择权都在每个灵子自己手里。 新地球, 新宇宙, 回归光, 回归o!
  • 7、 电影《孔子》观后感1500字

    电影《孔子》观后感

    今天我们上完白天的课,晚上7点在魏老师陪同下我们观看了一部具有强大的教育性质的电影 《孔子》 说到孔子我想人人都知道这位历史文人名人,在春秋割据,各国战乱时期,孔子的历史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多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礼节仁和,能让我记住很多故事精彩情节,但他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非常好团队文法、团队精神,他带着他心爱的弟子和一些文弱的书生一起漂荡。但给我感觉到好像他带领的是我们中国的革命前辈,因为他们改变了一个世界,统领着一个朝代。 在影片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当时因为是国难时期鲁国的诸侯非常欣赏他智慧和才华,鲁国的诸侯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改变春秋诸国的历史,然而就在鲁国与齐国会盟之时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震慑了齐军,还为鲁国夺回了三个城市,正因为他的正义和忠诚遭到了奸人三桓相国的陷害,后来回到鲁国后遇到三桓相国的反对势力欺压,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文化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被魏国宋国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还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后来经三桓相国的多次邀请,见到相国的玉环后才同意回到鲁国。 孔子临终说的那句话:“后人对我的赞赏是因为这部书《鲁春秋》,对我的误解也是因为这部书,孔子生前颠沛流离如丧家之犬,死后极尽哀荣成万世师表,他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并且为了一个理想不断前进,能够在困境中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这才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在我们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要多关心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多组建像孔子那样的团队,不要犯我们鲁国诸侯的那种错误,错失良将,错失良将后会给我们国家或者企业带来损失,也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我们要分清楚什么人该用什么人不该用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要轻易被美色等诱惑,要长期保持良好的品格,应当多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敬业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企业,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可以从电影《孔子》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现代管理的很多办法

  • 8、 电影《孔子》观后感9篇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曾经经典的电影时,在观看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将观赏作品过后的感触写成观后感,撰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将快速闪过的感悟记录下来,如何写好关于作品的观后感呢?相信你应该喜欢读后感大全整理的电影《孔子》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跟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跟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跟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跟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跟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2

    1、刚才看到孔子颠沛流离于冰雪天落于湖中他的高徒颜回为捞回老师的书卷冰冻而死孔子三四个时辰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把颜回紧紧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一直温暖颜回不是圣人傻了实在是师生情深啊原来只知道他是圣人但现在看来他老人家也是有血有肉情深义重的平常人其实想他的内心世界也应该是和常人同的因为他原本就是人而非神

    2、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礼仪

  • 9、 电影《孔子》观后感800字精选

    人的一生总是需要去观赏一些优秀作品去提高自己。每当影片结束时,心里总是充满着不一样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需要我们真正去欣赏和理解作品,而不是直接空谈。怎样保证作品的观后感不落俗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电影《孔子》观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电影《孔子》观后感(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电影《孔子》观后感(篇2)

    电影《孔子》讲述的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就知这亲的年代生活。孔子满腹经论,学识渊博。他就任“中都宰”这个职务时,使中都面貌大变,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孔子因此受到鲁定公的重用,被鲁定公任命为大司寇。

    当时是奴隶社会,有一个这样残忍的陋俗,就是只要有一个王权去世了

  • 10、 电影观后感:高中生孔子电影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东周末年时,孔子为了理想在诸侯割据、相互征战的混乱时代四处奔走,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事情。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孔子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孔子电影的观后感1

    孔子,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儒家的始祖,他的名字被代代相传,就算是读书不多的都能很大声读音正确地说出孔子这个伟大的人物;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一些思想理论却知之不多。这部影片上映于20xx年,那时的我正是在努力学习,为将来考大学做着准备,但却对于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修习甚少,更不用说去了解、观看一部这种类型的电影了。虽然电影中的一些布景等与史实不甚相符,不能完整准确地呈现出那个历史时代中的一切,但也有它可取的地方,它更直观立体地让我们走近了孔子,只是纸面上不能给予的。

    如果说,在孔子身后,他堪称是极备衰荣的话,那么,在孔子活着的时候,却是备尝坎坷艰辛的。正像人们所形容的,“真正圣人临终未免也要叹一口气”,孔子正是抱着壮志未酬、“天下无道,莫能宗予”的遗憾而抱恨终天的。然而,也正是这一条多艰的人生之旅,鲜明地反衬出了孔子坦荡、执着而又中庸,集仁、智、勇于一身的生命形象。

    孔子在鲁国从仕时,做过中都宰、小司空和大司寇等职位。数年之内,孔子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干,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期间颇能体现孔子之智慧与勇气以及政治才干的事件在影片中都有反映,如峡谷会盟、堕三都。在看到这些时,我不禁为孔子拍掌叫好,但同时也为他深深的担忧,因为孔子当时已经触犯了当时的权贵。果不其然,鲁定公最后还是中了离间计,孔子的治国措施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随着君主的疏离和季孙斯的挑拨,孔子随后开始了生命历程中悲壮而又执着的一幕——周游列国。可见,政治斗争自古就已存在!

    影片中令我感动的其中一个镜头是孔子被迫出走时,他的弟子们得知消息之后赶来誓要与夫子共进退。当时我就在想这是一位怎样的夫子啊!我想,在生活上、在学习上,孔子必是做到了面面俱到的教导和指引,必是付出了许多真诚,才会换来这一切。

    颜回死的过程是我最痛心的。我记得,就是这个好学的颜回,在陈、蔡绝粮、同学们大都有怨色的时候,站出来给了老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发表了“大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铿锵之言。就是这样一个得意门生

  • 2023-01-07

  • 2019-10-28

  • 2023-01-22

  • 2019-11-06

  • 2022-12-31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3-16

  • 2022-12-09

  • 2021-07-10

  • 2019-10-28

  • 2021-04-21

  • 2019-11-04

  • 2019-10-17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2-12-19

  • 2023-02-08

  • 2019-11-04

  • 2022-12-0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2-07-01

  • 2023-03-16

  • 2023-01-17

  • 2019-11-03

  • 2022-12-26

  • 2023-02-02

  • 2019-11-02

  • 2022-05-11

  • 2023-01-28

  • 2022-12-02

  • 2022-04-26

  • 2023-07-04

  • 2022-12-01

  • 2023-01-27

孔子电影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孔子电影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孔子电影观后感、2024孔子电影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