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 > 地图 >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2024寄生虫读后感100字范文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相关栏目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热门栏目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推荐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

(共 4419 篇)

  • 1、 《寄生虫》观后感

    我已经很多年没看过韩剧了,不过韩国电影质量还可以。今天看的这部《寄生虫》就很不错,讲的是贫富差距引起阶级固化的矛盾冲突故事。

    钱就是熨斗,可以把一切都烫平。

    贫穷就是石头,不是你背在身上而是一直依附着你。

    贫穷是有气味的。

    穷生奸计,为了活下去,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富长良心,没有生活的压力,才可以单纯的善良。

    怎么说呢,原本男主一家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工作,可以通过资本原始积累改变心态慢慢跨越阶层,这一代不行等下一代,可是看着社长那一家离开后他们在别墅里放纵的样子,确实是穷人思维固定之后就很难改变了,一场大雨后变回原型也是理所应当。

    在我看来,社长这一家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但是最终社长被杀死正好体现了阶级矛盾的问题。

    总之,最终结论还是要多賺钱。钱可以让人生更自由。这是世上的财富有那么几种,健康,金钱,自由的时间,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精神财富内心的平静。

    没有健康,其他什么都不能长久。

    没有钱,在贫穷中快乐的生活是很困难的。

    没有自由的时间,你只是时间的仆人。

    没有爱,你的内心会空虚寂寞。

    没有内心的平静,你无法安然的享受其他的。

    不要为了某一方面放弃其他的,最好都达到平衡。

    愿你们都可以实现人生的愿景,和所爱的人一起享受生活。

  • 2、 寄生虫观后感

    这几天看完韩国电影寄生虫,在这仅写下自己的感受。

    刚开始儿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区做家教,服兵役两年+高考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于是伪造学历靠着高考的那几年备考经验就去了,一个真敢教一个真敢学,在此尝到甜头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亲人,几经曲折想方设法把他们都调到富人区来工作。

    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社长大人不喜欢别人逾越自己的线,认为司机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与佣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来关系自己。穷人的父亲认为富家的妻子是一个好妻子,是因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的核心之一,有钱而且善良,有钱所以善良钱是熨斗,能把一切东西都熨平,所以在这里画一个问号,是因为有钱得变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与富人区的小别墅形成鲜明的对比。下大雨的时候地下室时最惨的,所有的水都堆积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穷人家的姐姐为防止马桶兹水,坐在马桶上抽着廉价烟的无奈;相反富家人天气好与不好没什么大碍,生活依旧过得没差。最后刺死社长大人的是有味,一个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长鄙人的眼神彻底击垮了穷人父亲最后的挣扎,冲动的刺向社长,社长大人一家永远不会知道有味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耻辱。

    看完影片,阶级很难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 3、 韩国电影《寄生虫》观后感

    韩国电影《寄生虫》向我们展示了两种穷人,一种甘做富人的寄生虫,另一种想做富人的寄生虫而不得。

    《红楼梦》里,贾府要修建大观园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下就热闹了贾府管家琏二奶奶王熙凤的门庭,久不见的琏二爷的奶妈上门拜访,八竿子勉强能打得到的穷亲戚贾芸也是穷尽百般法子亲近讨好,也不论自己是否有这能力,大家都希望能随便讨个什么差事,世上熙熙皆为利来,可见其中的油水好处。穷人略使些手段,这些差事最后便顺利分到了他们手上,真是财富使人变傻,富人变傻而不自知,穷人知富人傻而钱多而攀附之,世上总不乏乐于做富人寄生虫的穷人。

    不过电影《寄生虫》中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通过种种手段,把一家子弄进富人家工作一段时间后,作为仆人的妈妈感叹,富人真的善良的一家人阿,不仅有钱,而且善良,作为司机的爸爸立马说,就是因为有钱才能善良的吧。是啊,在富人看来不值一提的蝇头小利,是能大大方方以无意之慷慨施与穷人,在穷人这边便是你争我斗,倾尽所有争夺的生存机会,这可不就是在穷人眼里别的穷人都穷凶极恶反倒是富人善良慷慨的原因吗。所以所谓财富使人变傻也就是这个道理,富人要做的事情,他不在乎开销,只要能赢得他的信任,你把事情不至于办的太难看,便也是能敷衍过去的。

    电影中,主角一家一开始,便是像虫蚁一样生活在地下室里,唯一的窗户看出去,也是极低的一个类似蟑螂这样的一个视角在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或许也早已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认定,对于醉汉在自己家窗外呕吐并撒尿这类事情,也无心制止。不过自从哥哥的同学送来了一块转运石,并顺便推荐了一份给富人当家教的工作,他们的生活逐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于他们一家怎样使手段依次谋进富人的家里,是电影的精彩部分,不在此赘述,在此过程中,他们渐渐获得了作为人的尊严,终于冲出去制止又来到他们窗外撒野的醉汉表明他们心里已发生了转变,他们也畅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变得很有钱,直到一场大雨将他们的美梦淹没,对于生活在高处的富人来说,雨后又是晴朗的一天,可对于总是躲在阴暗低洼处的虫蚁便是毁家之难,富人不经历流露出的对于穷人穷酸味隐约的察觉和嫌弃最终酿成了悲剧。

    电影《寄生虫》也许有一些逻辑硬伤,但这无损于影片稳扎稳打的节奏,我喜欢这类能以精彩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在观影过程中让观众沉浸其中,并在观影后咂摸有味的电影。

  • 4、 韩国电影《寄生虫》观后感2300字

    自韩国电影《寄生虫》进入我国人们的视野之后,便倍受各大媒体和自媒体的追捧,各种影评层出不穷,贫富差距、阶级鸿沟、底层出路等是常见的字眼。看过电影的朋友大概会认为这部电影有很多值得讨论的情节以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而对于最终的结局,很多人也是唏嘘不已。

    电影的故事发展情节就不再叙述了,很难说这部电影对于我国的底层群众具有某种指导性的意义,但是在整个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以及最后悲惨结局反映出来的社会贫富差距、阶级问题却是值得一谈的。

    电影作为一种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其全部的艺术源泉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电影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电影内容所表达出来的问题及观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寄生虫》这部电影具有的深刻社会背景:据新闻报道,今年韩国的经济依然呈现环比下降,达到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而与此同时,韩国的失业率创下了19年来的新高,失业人口达到有记lu以来的高峰。

    而电影中关于金家的状况也是有所叙述的,金家父亲金基泽先后开了炸鸡店和台湾早古蛋糕店,结局都是倒闭,之后去从事了泊车,最后就是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维持生活,像大神一般过着日子。而吴近世也是开蛋糕店倒闭后欠了一屁股债,只能像蟑螂一样的生活在朴家地下室。朴家的男主人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社长,职位相当于中国某个集团公司下的总经理。而前些年,韩国曾掀起了一波早古蛋糕的热潮,但是因为2016年爆发h5n6禽流感以及被爆出在用料上欺骗消费者而导致市场销量大跌,八个月内倒闭了400家以上的蛋糕店,所以我们看出在整个经济下滑、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最先倒下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

    而对于几个家庭之间的贫富差距,可以说很赤裸裸的表现在电影的很多情节之中,比如金家居住的类似地下室一样的房子,全家手机停机,靠蹭别人家wifi连接网络,女儿没钱去读书等。

    而一场看似天灾的大雨,就能轻易地淹没了金家,就好像瞬间失去了一切,只能寄居在体育场,这对于金基泽这个家庭支柱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也让人想起多年以前在我国首都北京发生的7。21暴雨,官方统计77人遇难,这是生活在北京地下室几百万蚁族遇到的悲惨境遇,这难道都仅仅是天灾吗?

    至于朴家,想必不用多说,都知道财富收入巨大,衣食无忧,属于上流家庭,那一夜的天灾大雨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福。

    而在他们之间有什么隔开呢?电影当中用了气味,不管是半地下的味道,还是放

  • 5、 《寄生虫》观后感850字

    昨天刚看完《寄生虫》,这部韩国影片在国际上的口碑很好。顺便说一句,前段时间上海作家张晓晗说的: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站味道。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这部影片。

    好吧,以下有严重剧透。

    先介绍下人物,穷人a家庭,成员有父,失业;母,失业;长子,重考生;次女。穷人家庭b,成员有前女管家,前女管家躲债的丈夫。富人家庭,成员有豪宅男主,豪宅女主,高中长女,幼子。

    a家庭居住在条件不堪的地下室,打着零工过活。偶然机遇,a长子的朋友留学,便推荐他给一家富人的女儿继续当家教。

    然后a家庭通过各种伎俩,把次女安排成为教富人幼子的美术老师。排挤走原来的司机、女管家,换成了a父和a母,至此,a家庭的所有经济来源都是富人家给的,成为了富人家的寄生虫。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富人家庭外出露营,前女管家趁着雨夜来富人家,说是有东西遗漏,需要拿回来,a家庭这才发现,原来在豪宅里还有一个隐秘的地下室,里面住着前女管家的丈夫。

    而前女管家也发现了原来,两个老师、司机、女管家是一伙的。至此两队穷人为了争取寄生权而起来冲突。

    故事的高潮在富人举行的生日趴上,穷人的的争斗越来越白日化,由暗地里转向了明面。最后前女管家死在密室中,前女管家丈夫砸伤了a家长子,刺伤了a家次女,最终死亡,最后在攻击a母的时候,被其反杀,a父因为富人男主对穷人的冷漠感到自尊心被辱,一气之下杀死了富人男主。事后躲进了豪宅的密室中,再一次成为了这豪宅的寄生虫。

    多日后,a长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父亲躲藏在豪宅中,随着他在把豪宅买下来的梦想中,全剧终。

    整部影片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一个是因为本身不太喜欢看这类的体裁。另一个原因是虽然我伸处在影片中乘地铁的阶层,但是这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强的代入感和融入感,没有产生一种共鸣。感觉只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可能我是个天生的失败者,性格也比较粗线条,所以我很难去代入到使用一些伎俩去排挤掉其他人行为。不管处在什么阶层,都应该是问心无愧的。就像电影的开始,a家庭给披萨店折盒子一样,好好做,认真活着就好。

  • 6、 《寄生虫》观后感950字

    《寄生虫》--韩国电影史第一部金棕榈。

    电影是几天前看的。看完觉得理解不够深,就放了一下。

    之后读过几十篇影评。我不太怕受影响,因为我够顽固。

    以下是偏意识流的评论,今早洗澡时候涌出来的。和我读过的影评中有部分交叉,但表述不同。也有我独创的,主题就是。

    穷人的自尊(自卑)不可低估。富人看起来很正常的反应,落在穷人眼里就变味了。这种变味可能酿成杯具。

    其实,反之亦然。

    所以,自我感觉什么都没做错,和别人觉得你做没做错没多大关系。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观念中的。

    故弄玄虚,故作深沉,这类套路在傻白甜面前还是蛮好用的。

    延伸开来,善良且无知的人,容易被自己未知的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吸引。

    爱思考的人最难搞。因为如果不懂,他们和猪一样喜欢问为什么。

    朴先生恐怕没有那么爱女主,以至于对昊问他是否很爱夫人而不悦。昊越界自然是没问题的。但请带入朴先生的角色,如果那么爱夫人,是否会因为别人问起而生气?我的答案是不会。

    隐私的部分,是爱人,是和爱人的私生活。

    但真爱的感觉,在爱里的人是愿意和全世界分享的。

    没有计划代表没有期望。

    如昊所言,没有计划,没有对明天的期盼,所以杀人放火都没关系。这体现在两个因愤怒而杀人的男人身上。

    放大来看,每个没有期望的人,浑浑噩噩的完全跟着情绪的行尸走肉,都是这个世界的寄生虫。

    这是我认为的本片最深刻的主题。

    至于为何穷人们对未来没有期望,我扫过许多影评,都说是因为阶层固话及阶级矛盾导致的。我想这没问题吧。至于再往深处,就涉及人生意义之类哲学问题了,我不在这里展开了。

    寄生状态。

    这部分我可能过分理解了,但既然这么想了就这么记录。

    穷人寄生于富人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富人很难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姆司机之类工作需要穷人做。儿子濒危需要救命也是疾呼昊开车。这未尝不算寄生。

    但这种穷人富人之间的依赖,可能用彼此需要更恰当。

    不久前看到国外有试验用性生活改善夫妻关系的。不是全部情况都适用。但多数情况效果显著。

    像朴先生和夫人那样睡惯了舒服的床,偶尔睡一次沙发就立刻来了一炮,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一定启发。当然,小心被偷拍。

    肉欲的归肉欲。

    灵魂的归灵魂。

    心疼朴家小姑娘。很心疼。

  • 7、 《寄生虫》观后感1500字

    《寄生虫》观后感 看过《寄生虫》,不知为什么,会止不住的流泪。 为谁难过吗?不是。 有那么强烈的代入感吗?也差点意思。 那是为什么呢?可能,深深的感觉到难以停止的不得不的努力换回的也不过是一个在世间挣扎的机会罢了。这样的现实不会改变,但却是我能所进的最大努力。这种拼尽全力换来的无力,最让人无奈。 影片塑造的两个贫富差距极大的对立面,本身并没有任何强烈的矛盾冲突。作为两个阶级的代表,相互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深恶痛绝的恨。甚至可以说,金大叔一家还很感激朴代表,也认为朴夫人是单纯善良的。而富人阶层的夫妻俩,也没有特别的针对另一阶层的人有任何故意的刁难和鄙夷。但两个阶级,或者说两家人之间的嫌隙还是产生了。 影片用气味代表着不可调和的差距,这不是洗澡、换浴液、洗涤剂甚至香水能解决的问题,这种气味代表着不可逾越和不能打破的界。而正是这种在不知不觉中的差异化对待,这种在日常的细微中流露出的真实反应,是压倒金司机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不堪重负的神经彻底爆发。 贫穷和富有,到底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呢?通过打拼到底有没有可能改变命运?金大叔一家人真的是因为运气不好才没办法摆脱贫穷的身份吗?其实,这一家人除了因为出身底层因为贫穷而沾染了很多小市民的意识之外,在我看来业务能力都是可圈可点的。甚至我都有点佩服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了。 说到骗子这个行业,真的不是谁都能做的啊。看过日剧《信用欺诈师》的都知道,高级骗徒需要做多少功课,演技如何了得,提前设计的剧本需要多么天衣无缝,才能达到目的全身而退。金大叔一家的骗术,一开始是毫无障碍的,这起码说明他们各自的能力和演技都非常过硬,虽然夫人可能稍微傻白甜了一些,但能唬住朴代表、千金女、熊孩子的人,没有两把刷子是完全不行的。 从大儿子基宇开始,接过了同学敏赫的英文老师的业务。基宇的越界行为,能在第一堂课带着新鲜感的刺激和压迫性的男性吸引力,瞬间征服朴太太和大小姐多蕙的心,不觉得很厉害吗?这姑娘可是敏赫看中的,但我怀疑身为好学生的敏赫应该都没有触碰过多蕙。然而多蕙却在第二堂课就能和基宇接吻,这种吸引大小姐的能力,不服不行吧!当然,基宇对多蕙的感情也是认真的,并非带着目的的玩弄。 妹妹基婷首先是一手无师自通以假乱真的ps技术就可以横扫各种科班生了,面试时假装具有心理医疗资质的美术教导老师,其次能从网络上搜索的寥寥数语
  • 8、 《寄生虫》观后感1200字

    《寄生虫》观后感:图般充满着对现实的寓意 walkerl 有人想要享受美好生活,就要有人付出鲜血。 影片中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画面柔和而温馨,就算在破败的小房子里,也充满了家人相互依托的温情。在那栋梦幻般的别墅里,生活更是如天堂般的美景。但是阶级、金钱、谎言和贪婪,掀开了这一些背后丑陋的面纱,为了争夺仅有的美好,人们相互杀戮。 每一分资本来到世间都带有淋漓的鲜血,伟大的帝国都是无数的奴役和压榨建立起来的。我们是在追求少数人享受的美好而富裕的生活,但很少有人关心多数人都在为此付出代价。 大屋的主人朴先生一家代表着站在人类社会最顶端的人群,他们的祖先具有优秀的基因和非常好的运气,肉食者经过了资本原始而野蛮的掠夺过程之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后人们,单纯而善良的享受上流阶级的生活,男主人努力、认真而高效的工作,漂亮的女主人在家倾尽一切照顾着孩子,如此简单的幸福生活,而是绝大多数人努力几辈子都努力不到的。他们把实践每一个人都想象成美好的,因为他们就是如此的活着。 有人说影片中富人的形象过于简单,但其实就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衷。幸福、美满而富裕的家庭,就是如此的简单,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习如何这般生活。全世界捐献比例最高的国家,都是欧洲的小国,他们的生活真的是很单纯。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进曾经说过,你的父母毁了你,他们本意并非如此,但他们确这样做了,他们把自己的缺点基因遗传给你,又给你加了一些别的。宋康昊饰演的基泽一家,如同老鼠一般生活在半地下室里,虽然贫穷但是温馨,就算被人在窗户面前撒尿,也不敢吭声,怯懦让他们不敢面对外面的真实世界。儿子基宇多次大学落榜,在多数人看来是不够努力,其实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基因不好。甚至在学习方面基因好,他考上名牌大学,也无法跟家境优渥的人同起跑线的竞争。 我对韩国的情况不甚了解,但08年我在北京,当时四环望京的新房价格大概在7000-8500,白领平均工资在5000左右,如果想要购置一套80平米的房子,装修加首付,父母至少要拿出20-30万的所谓老底儿。虽然在今天看来非常的便宜,但是在当时,那个价格也是让很多年轻人被迫离开北京,他们未必比其他人差,但是他们的父母拿不出首付和装修款。让他们无法在北京继续谋生,因为看不到前途。今天望京的房价大概在5-6万左右,也就是当年六七十万的房子,今天要将近5
  • 9、 寄生虫观后感1000字

    《寄生虫》观后感 下面扯开分享下我最近在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见闻。 1.送外卖的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经过路口,一个老奶奶正在正常的过马路,电动车被迫停下,外卖小哥却对老奶奶怒目圆睁、破口大骂,好像逆行闯红灯的是老奶奶一样,那一刻我真的目瞪口呆。 2.一点点旁,我停下摩拜买奶茶,忽然走出一个外卖老哥,发疯一般,把这辆摩拜举过头顶狠摔到地上,又踩了几脚。前提是我停车的地方并没有阻碍行车或者行人,我当时真的很生气,人摩拜碍着你什么了,心情不好就摔车,共享单车方便大家,大家就算没义务帮忙维护,也没理由破坏吧。 三.花式马后炮,过度解读吹上天 现在豆瓣真的不能信,对某些得奖电影的吹捧,写的简直像解读推背图、乾坤万年歌,只能说您开心就好。 举例:比如一直以为盆景(包括开头的男孩)会承担更多的叙事作用,甚至成为之后一个反转点的铺垫,就算最俗的,一家人拼尽性命,死的死坐牢的坐牢,却发现原来开场这个盆景其实很值钱,也比现在的处理黑色多。得到盆景,被盆景所杀,一颗钻石做不到吗?哪怕是被钻石噎死? 众多的解读中,将石头相关的圣经故事摆在台面上,目前看来比众多豆瓣虚无缥缈扯皮解读好得多, (你们中间谁是无罪的人,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约翰福音》第八章3-11节) 但依旧有些像过度解读。 相比豆瓣那些连吹捧都吹捧不到点上的半桶水文,在此推荐一篇关于《寄生虫》的影评,非常的到位,佩服。 《为什么李沧东烧掉塑料棚,而奉俊昊的豪宅安然无恙?》
  • 10、 《寄生虫》观后感1000字

    《寄生虫》观后感 如果梦想有一个重量,会有多重?那味道会有多重?贫穷会有多重?悲伤又有多重?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指导的《寄生上流》运用他一贯犀利的黑色幽默,赋予本片有着鬼魅般、鲜活的故事体验,它可以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部悲剧,参杂了惊悚与血腥,蔓延成一段讽刺人性的寓言。 《寄生虫》讲述一个贫穷的家庭四口从儿子基宇起,开始想方设法要接近上流社会,想从此飞黄腾达,情况却逐渐失控。电影用小家庭来看大问题,主角们一个个「顺利的」求职过程,延伸出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探讨人们面对生死存亡的心态,以及愿意牺牲什么换取更高品质的生活?本片充满滑稽与荒谬的喜感,其实悲惨又沉重,看完电影之后,仿佛心里也有个重量,拉着思绪慢慢下沉。 奉俊昊导演对于细节的掌握都可以在片中慢慢发掘,无论是对于场景空间变化的描绘(矮房跟豪宅的格局差异),或是角色表现情绪的脸部特写(宋康昊饰演的爸爸真的好猛,上一秒彷徨下一秒愤怒),或是活用特定的事件/物件加重故事核心(无法形容的味道、造景石等),或是编导在剧本内安插的梗(北韩、印地安人、美国人、童军、台湾古早味鸡蛋糕),都使《寄生虫》的故事厚实有料还很有日常感,加上演员们变色龙般的演技,汇集非常丰富的情感。 不过有一点可惜的部分在于,电影中后期开始转折以后,剧情的节奏感变得很急促,收尾只有聚焦在主角家庭的命运,因此其他像是朴社长家的后续状况、男孩解出「救我」的摩斯密码桥段意义为何等就没有更详尽的描写与解释了;然而,编导选择在电影后半段,开始缩小范围其实能够理解,因为电影的主体还是这四位主角,我们从头看他们受困于贫穷,为了能咸鱼翻身做出不少「努力」,势必要在最终来检视他们努力的成果到底如何?这也是我认为可惜但依旧喜爱这结局的原因。 电影里有一块来自基宇好友送的造景石,说可以招财富或招考运,主角们当作宝供在家里,开始期待改运那天的到来。这块石头,就像主角们想要摆脱贫穷的发财梦,也像是要满足欲望的执着,恨不得拥有自己宽敞的客厅和浴室、一览无遗的庭院美景、不用寻遍角落才能勉强连线的无线网路,或是改变别人看待自己那种嫌恶的眼光、消除自己身上那股刺鼻的穷酸味。这股庞大的欲望交织着贫穷引起的自卑感、有钱人家的优越感,还有更多扭曲的价值观,造景石不只默默转变主角们的经济状况,也埋下可怕的杀机。 在避难所里面,儿子基宇紧紧抱着造景石,一边喃喃自语的特写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3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3-01-16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1-07-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1-31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
寄生虫读后感1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寄生虫读后感100字,2024寄生虫读后感100字,教您怎么写寄生虫读后感1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