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2024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范文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推荐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

(共 1452 篇)

  • 镜花缘

    《镜花缘》是由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所创作的百回长篇小说,是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齐名的作品。

    作者以神幻诙谐的笔法描绘出了一幅绚丽斑斓的天伦彩图,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整个故事主要描写了百花仙子因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被罚贬到人世间,从而在人间发生了一些委婉曲折的故事。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镜花缘》读后感

    导语:《镜花缘》小说内容庞杂,涉猎的知识面广阔。作品颂扬女性的才能,充分肯定女子的社会地位,批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观念。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镜花缘》读后感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镜花缘》读后感

    本书以百花仙子在天庭受罚而被贬下凡为开头,以百花仙子重返天庭为结尾。用一个屡考不中的秀才—唐敖的视角,用各国风情穿插而形成的一部著作。

    翻开书,各种奇妙的国家及其风土人情,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你面前缓缓展开……君子国的谦让,礼貌,祥和,让我读之心头一暖;劳民国的长寿,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养生之道;大耳朵国的过犹不及让我深思;黑齿国的文采让我赞叹;白民国的徒有其表让我叹息;淑士国的“酸”让我感慨;厌火国的野蛮让我惊恐;女儿国的阴阳颠倒让我注目;轩辕国的大度让我欣喜……

    在所有的国家中,我独爱黑齿国与君子国。黑齿国里,唐敖与林之洋、多九公以为他们个个又黑又丑,谁知,细看之下,个个生的眉清目秀。接着,在女学塾里,多九公的自负让他吃足了苦头,两个年纪轻轻的姑娘提出来的问题让多九公瞠目结舌,这些问题都需要对书本有一定的见解才能回答出来,于是,我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黑齿国,民风淳朴,一本书是无价之宝,不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读书,银子掉在地上没人捡,但若是书掉在地上,恐怕人人都会去抢。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现状,人家是没书读,却想方设法的争取读书机会,而我呢?有现成的良好条件,却不懂得珍惜。与黑齿国相反的,是白民国。在白民国里,人人身着儒衫,面如白玉,学塾的书架上,琳琅满目,极尽奢华。这里的人自认为很有学问,一个个态度傲慢,但是,读起《论语》、《孟子》来,白字连篇,错误百出,真可谓是绣花枕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来看君子国。君子国里,谦让之风遍及各地,买卖货物也要互相谦让,买的人嫌货物太便宜,卖的人嫌货物价格太高,以至于“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这句话从卖的人口里说出,真可谓闻所未闻。再想起现在人们的贪婪奸诈,内心不禁开始向往起来。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在宁静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静静翻开书本,细细品味

  • 2、 读《镜花缘》有感

    导语:佩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高深博大的学养以及尖锐深刻的笔力。作者借着自己幻想的诸多奇幻事物巧妙而又辛辣的讽刺了人间的丑态,几乎每一种低劣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国度,两面三刀的人可以去两面国,故作风雅的人可以去白民国,刻薄吝啬的人可以去无肠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镜花缘》读后感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篇一】读《镜花缘》有感

    王母圣诞,众仙齐聚昆仑山庆贺。

    百花仙子与嫦娥就百花齐开一事产生争执,终决定若百花得以齐开放,百花仙子必贬至人间,或为广寒宫清扫庭院。百花仙因麻将费心经营数日,其部下接到人间帝王武则天的命令,让百花齐放。时间紧迫主人未归,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让百花违花时而齐放。

    事毕,百花仙子不忍降尊扫庭院,故投胎人世。其父名唐敖,一书香人士,因得梦境为觅百花齐放之仙山而周游四海,见得许多奇人异事,终隐于小蓬莱,与世隔绝。其女小山追父之踪,奈父只留一碑,欲其考取功名,遂相见并为之改名唐闺臣。唐闺臣和众女子皆才华横溢,恰武后广纳贤才,尤设女科,闺臣高中殿元,奈其名不祥,被贬之十一名。寻父之旅最终成为回到仙路之行。

    洋洋一百回,镜花缘线索明朗,言语易懂,简洁凝练,所叙之事大致有二。

    其一是唐敖周游四方,比之于夷狄,天朝虽为政治文化中心,仍相形见绌;

    其二是众女赴京赶考,谈吐不凡,诗词歌赋,腹中篇章,不亚于男子。以女子为叙述主体的题材出现在清朝,是一种进步。

    唐敖至一国,见其民视燕窝如贱品,路不拾遗,甚惊讶。其民对天朝人嘲之曰因燕窝价贵,一肴可抵十肴之费,故弗宴会必以此物为首,既不恶此形似粉条,亦不厌其味同嚼蜡。

    至黑人国,对其人身长而尽黑颇不齿,然而以知识渊博著称的多九公竟被两小黑女讨教得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方自行惭愧,连走路都觉得失态,赶紧逃离。

    另外,脱尽仕途戾气的国民让他们自觉俗气逼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对联也令他们印象深刻。

    文本有一点淡淡的出世意味。泣红亭之对联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加之另一幅庭院深沉处,千秋荡漾时皆营造一种舍世俗,放四海的情怀。

    文中亦有一句凡有各事,只要俯仰无愧,时常把天地、君亲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之事了这是作者借别人之口,慎重地对一生的总结。当下人也许会对这种忠君的传统情怀表示喷饭(喷饭一词早在镜花缘中已经出现)。但细细思量,这种顾己及人的道德教诲比起当下夸夸其谈,虚有其表的伦

  • 3、 读镜花缘有感

    导语:这,是一部歌颂了女子才华的书,反映出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表现了作者尊重女子地位的民主思想。这,就是女作家李汝珍写的《镜花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镜花缘有感 ,供大家参考。

    【篇一】读镜花缘有感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作家李汝珍历时近20年所写的小说,题材涵盖了社会现状、世俗人情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许多研究与借鉴的地方。近来,通过对《镜花缘》的反复品咂,笔者认为,其中描写的主人公在女儿国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全书的精华之处,既体现了作者对男女平等、尊重女权思想的高度崇尚,又对当时宫廷争斗、封建陋习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在以往侧重于描写才子佳人爱情的戏曲和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所刻画的女子虽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女性觉醒思想: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勇于与家庭中的顽固势力做对抗,即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就是其中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觉醒意识是被动的,仅限于当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之时,反抗的空间亦局限在门第等级观念之中。《镜花缘》则恰恰相反,女儿国的每一位女性俨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们不必再遵从封建礼教的束缚,去恪尽职守的扮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角色,反而可以率性的不饰脂粉,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主管外事,此外,他们的行动也不单单禁锢于四尺见方的闺阁、庭院与花园之中,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在这个国度里,女性可走出深宅后院,串街走巷,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学习、掌握适应社会的技艺,当国家遭遇水患侵扰,需要人才储备资源的时候,她们表现出胜于男性的灵巧与聪颖。故事的最后,在女儿国国王即将去世,王位无人的情况下,世子阴若花继接宗支,其好姐妹枝兰音、黎红薇、卢紫萱不愿庸庸碌碌,虚度一生,三人立下宏远,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侫,或敬慎邢名,或留心案牍,辅佐她为一国贤君,自己也落个女名臣的美号,日后史册流芳。在这里,女性不再仅仅被认定为是传宗接代的机器,亦或是家庭政治联姻的工具,她们的自我意识被无限放大,在这一契机之下,她们与男子一样竭尽所能的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渴望着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功业,从而得到社会的肯定,实现人格的独立。

    粉面郎缠足受困,长须女玩股垂情一回可谓是令人可笑又可叹啊。进宫卖货的林之洋有幸被女儿国国王阴奇看中,封为王妃,而在这有幸中却也藏着深深的不

  • 4、 镜花缘读后感

    镜花缘读后感(一)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2020。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2020区分开。每色中的字2020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2020、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读后感(二)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镜花缘》。

    《镜花缘》是清朝的李汝珍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它甚至可以与《西游记》媲美。

    《镜花缘》以一段天庭上的故事开头:冬日的一天,百花仙子与麻姑下棋,由于风雪太大,未及时赶回洞中,洞里的花仙们听从了人间帝王武则天的旨意,在冰雪中将百花齐放。她们殊不知,几百年前,百花仙子曾承诺,若听

  • 5、 《镜花缘》的读书心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镜花缘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富足。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你所见过的镜花缘读后感是哪些方面的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镜花缘》的读书心得,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镜花缘》的读书心得 篇1

    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镜花缘》这本书,我在寒假的一天里基本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花上1至2个小时来看这本《镜花缘》,我看的这本《镜花缘》是由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了李汝珍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书中对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

    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人与禽兽之别,全在顶上灵光。人之天良不眛,顶上必有灵光,虎豹看见,即远远回避。倘天良丧尽,消尽灵光,虎豹看见与禽兽无异”此话说的虽极不科学,虽然也许的确有我们今人已无法了解的某种玄妙的地方,野兽却不会因为这个而不伤害人的,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于,人也许会因为善良而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整个人的磁场,气质,气场这种东西,今人,究竟是离真正的人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关于人的修为因果报应,《镜花缘》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吓世人,只让人顺从,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鲁迅,胡适等许多前辈们曾说过,我国的古书都不能读,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比如本书,是一部打着浓郁的旧时代烙印的书籍,充斥的古时候帝王,权威对人的压力,我国自从有了奴隶,封建帝王以来也许便再无或极少真正的贵族了。真正的贵族、贵人,身上衣服虽然褴褛,举止甚是大雅。书中的神仙们也极具民间普通人的世俗气息,以及阶级地位,仙女们互相讥诮,使绊子,大约就像宫斗剧集一样,今天也有许多那样的人,这是一部分人带有的民族特性还是长期受苦受难人的恶的一面?

    他们对待那种猪

  • 6、 镜花缘的读后感范文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本文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镜花缘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镜花缘的读后感范文(一)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镜花缘的读后感范文(二)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镜花缘》。

    《镜花缘》是清朝的李汝珍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它甚至可以与《西游

  • 7、 镜花缘读后感汇总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镜花缘读后感汇总,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镜花缘读后感 篇1

    这几天,我接触到了一本名叫《镜花缘》的课外书,书中情趣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镜花缘是清朝作家李汝珍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李汝珍,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市),号松石道人。

    书中所写的前四十回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一行人游历海外诸国的故事。而后来的四十六会写的是才女们参加女子科举考试的故事。最后四回写的是起义军如何攻破武则天,把江山还给大唐的故事。

    起初,王母娘娘生日时,嫦娥和百花仙子打赌人间的百花是否会同时开放。后来嫦娥略施小计——让武则天令百花开放。世界百花因受到人间帝王的指令,掌管各种鲜花的仙子不得不开放百花。于是,百花仙子被贬下凡间。

    百花仙子被贬后,投胎到唐敖一家。这唐敖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了探花却又因为和起军反抗的徐敬业有交情,又被贬为秀才。之后,唐敖心灰意冷,也无心再考试了。于是,他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历海外,漂泊各国。

    书中有几处细节最使我难忘。一是路过黑齿国时,几位女孩与多九公论书。多九公见对方只是孩子且都是女性,便开始掉以轻心。结果被女孩侮辱“问道于盲”。从这一节中,我觉得一个人不论怎么样有才华,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像多九公一样,被人“问道于盲”了。

    二是林之洋路过女儿国时被耳缠足,险些被女儿国国王招为“皇后”。多亏唐敖治河有功,女儿国国王才勉强同意唐敖将林之洋带走。

    在书中,我喜欢为人善良而重情义的唐敖;喜欢知错能改的多九公;喜欢重情重义但并不唯利是图的商人——林之洋。

    《镜花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长篇小说,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读一下。

    镜花缘读后感 篇2

    自古以来,历史上就出现了许多才女。可在这本书中,却是百名才女一同欢聚,一片盛世景象。

    这本神怪的《镜花缘》主要讲了一百位花神被贬红尘,成为才女的事。却先写了唐敖、林之祥与多九公出海游览的故事,在海外各式各样奇艺的国度中游玩。作者却运用讽刺手法,将白民国教书先生口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改成“切吾

  • 8、 《镜花缘》的读后感通用

    下面是栏目小编为你推荐的“《镜花缘》的读后感”。读书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读后感里,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内心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想法。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镜花缘》的读后感 篇1

    本书作者李汝珍,清代小说家。中年以后谋官无望,潜心学问,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可与《封神榜》媲美的《镜花缘》。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霸气的告示命令百花在冬季齐放。这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若要发生,百花仙子将违背誓言被贬凡间,不巧的是,在仙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百花不敢违背武后,竟在冬天群芳争艳,但是百花仙子没有辩解和抱怨,勇于承担,甘愿被贬,转世为人。此时故事正式揭开序幕。

    唐敖本是探花郎,因政治斗争被降为秀才,已年过半百,遂看破红尘,开始寻仙问道,经梦神点化,海外出游救助散落在外的各位仙子。书中着重描写了唐敖与多九公一行人乘船在君子国、女儿国、淑士国、两面国等地的奇妙经历,君子国的人谦让不争,每个人都老实厚道,国家一片祥和;女儿国女尊男卑,与我们当时的社会制度正好相反,男人需要裹小脚打耳洞,被女王封妃;淑士国人人举止斯文,满口“之乎者也”,行事却斤斤计较,十分吝啬,假斯文的酸腐气暴露无遗;两面国就顾名思义了,他们都戴着浩然巾,然而将浩然巾揭开却看到一张鼠眼鹰鼻,极为凶狠的脸。他们巡游海外各国,各种奇花异草,各种奇装异服,各种奇风异俗,有值得赞赏的,也有需要讽刺的。更重要的是,唐敖不惜代价,救助了很多名字带“花”的女子,而这些女子正是随百花仙子下凡的小仙们。唐敖一番游历,所见所闻,无奇不有,自己也抱着一颗向善之心,终于功德圆满,抛却俗念,修道成仙,留在了“小蓬莱”仙山。

    一路上,唐敖一心行善,解救了数位下凡的仙子,众位女子各个才华横溢,齐聚一堂,和百花仙子即唐敖之女唐闺臣一起参加女试,全部榜上有名,列名超等。谁说女子不如男,无才便是德?

    《镜花缘》的读后感 篇2

    因为直看到第七十二回才想起写此笔记,故之前皆是记忆片段,零散记之。

    唐敖,多九公,林子祥三人出海,所见诸国甚有趣,有读书明理的君子国,有人人好学的黑齿国,有女儿国,凤凰国,大人国,双面国,各种各样的国家,极尽想象,凤凰乱飞,精卫填海,等等等等,真有西游记的感觉,这本书前面部分

  • 9、 《镜花缘》读书笔记_镜花缘读书笔记700字

    读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我非常有感触。

    作者李汝珍对疆域沿革感兴趣,对八股文十分不屑,学识渊博精通音韵。可清代并不是有才华就能当官。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李汝珍通过丰富的想象,创作了这部名著《镜花缘》。

    文中的前五十回写的是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出海,还有唐小山寻父的经过。后五十回写的则是众女子应考。

    全文中,我认为最有尊严最值得我崇拜的人,便是唐小山。

    唐小山原是天上的百花仙子,因为在王母娘娘的寿宴上与嫦娥发生争执,便发誓百花都会有该开之时盛开。可新月狐转世成武则天的一冬日,醉酒下旨百花齐放。可百花仙子正在与麻姑喝酒下棋,不知此事。其余九十九位仙子只好听旨,开花。事后,百花仙子按照赌约下人间,却不肯给嫦娥扫地,只好转生为秀才唐敖之女。

    唐小山原本可以为广寒宫扫落花三年,可是她却认为这不是她干的事,有损脸面,便下凡去了。

    最让我吃惊的便是嫦娥了。原本嫦娥在我的印象里是为救长生不老而吃药的可怜女子,孤独寂寞地待在广寒宫。而当我看到嫦娥告诉要下凡的新月狐:要让百花齐放,以显威名时,她便不是那可怜的嫦娥了。每个人都有两面,善与恶。在本书中,嫦娥阴险、狡诈,与聪明正义的唐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因为对比,使唐小山更加成为了本书的正面人物。

    这本书通过了唐敖在外几十个国家的游历,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不良现象,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批判了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

    虽然这本书是作者是想象出来的,但是没有一个世界是一个人凭空,毫无依据幻想出来的。这本书讽刺的东西,也正是这个社会所讽刺的东西。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她可以美,但不能完,不能纯善或纯恶。如嫦娥与唐小山。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个世界是善恶的。

  • 10、 《镜花缘》(读后感范文)

    《镜花缘》读后感初一(31)班张玉在这个寒假里,我看了《镜花缘》这本书,我在寒假的一天里基本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花上1至2个小时来看这本《镜花缘》,我看的这本《镜花缘》是由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所作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在《镜花缘》这部作品中,李汝珍在表现特定的讽刺内容时,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将某种需要表现的性格或现象有意放大,让作品中喜剧人物主观上的假定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逻辑相错位,从而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深化了李汝珍想要表达的讽刺性内容,在书中对夸张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人与禽兽之别,全在顶上灵光。人之天良不眛,顶上必有灵光,虎豹看见,即远远回避。倘天良丧尽,消尽灵光,虎豹看见与禽兽无异”此话说的虽极不科学,虽然也许的确有我们今人已无法了解的某种玄妙的地方,野兽却不会因为这个而不伤害人的,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其有道理的地方在于,人也许会因为善良而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整个人的磁场,气质,气场这种东西,今人,究竟是离真正的人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关于人的修为因果报应,《镜花缘》以老虎食人,有其追求美好教人向善的面,也有以愚昧恫吓世人,只让人顺从,愚孝,愚善的一面,所以鲁迅,胡适等许多前辈们曾说过,我国的古书都不能读,全是人吃人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比如本书,是一部打着浓郁的旧时代烙印的书籍,充斥的古时候帝王,权威对人的压力,我国自从有了奴隶,封建帝王以来也许便再无或极少真正的贵族了。真正的贵族、贵人,身上衣服虽然褴褛,举止甚是大雅。书中的神仙们也极具民间普通人的世俗气息,以及阶级地位,仙女们互相讥诮,使绊子,大约就像宫斗剧集一样,今天也有许多那样的人,这是一部分人带有的民族特性还是长期受苦受难人的恶的一面?他们对待那种猪头怪鸟,以其是因为不孝顺遭报应为由,给自己行恶,杀死这种鸟,给自己得到利益,这是极大的不善,大约便是鲁迅说的封建旧书满纸不过人吃人罢,大约类似此类的古典书籍的确不应该早读,应该有了一定分辨是非的能力之后,便可以有所取舍与承担了。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03-2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4-23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11

  • 2021-04-02

  • 2022-08-25

  • 2019-11-11

  • 2019-09-28

  • 2022-05-14

  • 2019-11-06

  • 2022-12-07

  • 2022-12-29

  • 2022-08-26

  • 2021-10-09

  • 2022-12-12

  • 2022-03-08

  • 2019-09-20

  • 2023-04-15

  • 2023-03-21

  • 2022-12-19

  • 2023-06-11

  • 2022-12-09

  • 2022-08-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17

  • 2023-03-17

  • 2023-03-22

  • 2022-03-16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
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优质的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范文,2024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等,为大家撰写镜花缘的读后感600字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