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 > 地图 >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2024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范文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相关栏目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热门栏目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推荐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

(共 7914 篇)

  •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也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一)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那恶名昭著的王熙凤,也将她写得在可恶之中交织着些可爱,从而表现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三)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四)

    今天,我读完了红楼梦,不禁有许多感受。

    红楼梦讲的是贾府的兴衰,其中,贾宝玉是贯穿全线的人物,贾雨村虽然是通过贾家才当上官的,却在贾府最危难的时刻不但不出手相助,还落井下石,害得贾家破人亡,刘姥姥是个穷人却在贾家最危难的时刻出手相助,救出了巧姐和平儿,和贾雨村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楼梦里,我最喜欢贾宝玉。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五)

    在这本书中,林黛玉、

  • 2、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

    篇一

    在《红楼梦》第十三章《秋爽斋结海棠诗社》中,我知道了大观园中各姐妹平日里都喜欢写诗作乐,看见一些新奇的东西就忍不住吟诗。但是从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这三首诗中,我又可以知道林黛玉并不只是一个喜欢哭泣的女孩,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这使我有点佩服她聪明过人。

    在本书第十六章《慧紫鹃试探宝玉情》中我知道了聪明的紫鹃想让黛玉和宝玉的这门婚事早办成,就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用一句假话去试探宝玉。宝玉却将假话信以为真,就很伤心。看来,我预料的没错宝玉对黛玉的情是真心的,没有半点假意。

    宝玉这种纯真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看了后,我非常激动,不知不觉热泪盈眶,久久不能忘怀。

    篇二

    贾政的行为与现在的一些父亲十分相似。他们对自己的儿女总抱着极高的期望,刻意保持着距离。若儿女行为更好些,他们不用直接的赞赏,而是用倾向于讽刺的表扬,让人听了也不舒服。也许他们是为了让儿女不致松懈,却浑然不知已伤人心。其次,也许是被家人肯定吧,他们摆出的是类似于上位者的姿态,做事喜欢独断专横,决定的事不容更改,仿佛如此即可体现自己的威严。我不知这有什么意义,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有一种支撑家庭的能力?即便如此,这种为父的态度和行为都难以让孩子接受。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父亲都可以放下自己的架子,直接坦白地与儿女交流。高高在上的严肃并不会增进情感,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只有亲切和蔼的父亲形象才是更为深入人心的。

    篇三

    诗人卢仝好茶成痴,诗风浪漫;白居易是一位品茗行家,他对自己的爱茶、烹茶十分自信;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成为千古绝唱;苏轼也是一样爱茶至极的人,诗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郑板桥清廉刚正,对茶情有独钟,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白菜青盐米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在我看来曹雪芹不愧是一位见多识广,才气纵横,琴棋书画件件皆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的小说家、诗人和画家。他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就以茶与酒而言,小说中言及到竟有几百处,咏及茶酒的诗词有几十来首;小说所载形形色色的饮茶喝酒方式、珍奇精美的茶具酒具及丰富多采讲究非凡的名茶名酒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述与描绘得最全的。由此可见曹雪芹是酒茶的千古知音。

    篇四

    我看了《红楼梦》这本书之后有很多感想,今天就让君与你谈谈吧。

    《红楼梦》主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

  • 3、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左右

    不知道谁说过:悲剧的魅力在于把美好的事物捧到你面前,然后一点点摔碎给你看。

    每个阶段读红楼都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看红楼总有一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式惆怅落寞的感觉。总是在金陵十二衩的身上看别人故事,对于人物的看法也是人云亦云。

    我的老师经常跟我说,在我这个年纪是很难把红楼梦读出深度的。她说红楼包罗万象,你的经验和眼界决定了你看能出多少境界,境界一直在那里,世人井底之蛙难登大堂,反倒埋汰起书的不是来。

    我不是诸如她之类的红迷。

    但正如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红楼梦的人心里的红楼自然也是不同的。我很感谢这些年的这些成长,现在我看红楼不再是只关注宝黛之间的爱情或者贾府里谁对谁好,谁对谁不好,哪个人的遭遇是罪有应得,哪个人是死不足惜,哪个人是原应叹息。

    大观园本来就是一场梦,梦里的很多东西是警醒现实的,拘泥于梦中就是作茧自缚了。小时候,我们总会为这样那样的故事可惜。黛玉死了会哭,简单地认为那些拆散宝黛的都是坏人;王熙凤尤其是个毒妇,活生生逼死了尤二姐;薛宝钗是个坏女人,简直伪善后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王熙凤其实很可怜,她是受压迫之后转变成为了压迫别人的工具,薛宝钗其实很聪明能干,才情也不输林黛玉,贾宝玉辜负更多的人是她分析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都是社会的问题。

    我发现从小到大好多课本的文章主旨分析到最后都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怎么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怎么样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确是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但是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社会上吧?即使都归结到社会层面上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好像现在有很多人会在一些不良的社会事件报道出来后大肆渲染,大肆抨击,文章评论分析到最后,得出一个是体制问题的结论。这并不具有异议,但与其如此大张旗鼓地得出这么简单粗暴的结论还不如真的做点实事去改变体制问题。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但坚持下去,量变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质变的。有时候,我们缺的只是一颗纯真坚持的心。

    社会背景固然是扼杀红楼一梦的凶手,但却不是充分条件。事物的衰败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没有谁是不会老不会死的,区别是怎么死,而这个死法往往是自己选择的。我小时候总觉得林黛玉是被大观园的那群七大姑八大姨逼死的,后来我才知道外部环境从不会在心里就把人逼死。因为外部环境到你的内心世界有着一座桥

  • 4、 400字左右《红楼梦》读后感

    篇一:

    说实话,我虽是个小女孩,但四大名著中我最不喜欢看的就是《红楼梦》。而今天,我再次打开这本书,却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一直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学小说不可逾越的巅峰,连《大英百科》都评价说,《红楼梦》等于一整个欧洲,可见,这一本书是多么伟大!

    这整一本书通过一个绕口令所展开: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官,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使。

    东海缺少白玉船,龙王请来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在这本书中,我最不喜欢的便是王熙凤了。表面上她忙里忙外,八面玲珑,做事干净利索。实际上她威风八面,阴险恶毒,嘴角尖利,见风使舵,在铁栏寺弄权,逼死尤二姐,都是她的所做所为。如果她不那么作恶多端的话,在书中也算是一个富有才干的人上宠得贾母宠爱,下治得丫环佩服,左右更是把叔侄,兄妹等弄的服服帖帖,但是最后还是得了个疾病缠身,无力回天的下场。

    说到王熙凤,我便想到在21世纪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是靠阿谀奉承而升官发财,又有多少人是靠自己工作,让自己,父母丰衣足食呢?这样的人又有都少个呢?

    再读这本书,它给了我许多启发。我合上了书,倚在窗户上上沉思起来

    篇二:

    《红楼梦》是我四大名著之一。听妈妈说一生中至少要读3遍《红楼梦》,我的第一遍已经读完了。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主人公。他出生时含着一块宝玉,所以大家就叫他贾宝玉。因为他出生在女孩子中间,所以他很喜欢跟女孩子一起玩,缺少阳刚之气。因此他的爸爸贾政非常头痛。我觉得,贾宝玉是个既幸福又可怜的人,幸福的是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怜的是他喜欢林黛玉,可是,贾母偏偏让薛宝钗和他结婚。入了洞房他才发现被骗了,他又发现林黛玉已经死了,他悲痛欲绝,于是,他旧病复发,结局很悲惨!

    再说说林黛玉吧,她虽然是忧愁善感的人。但是,她是她才华出众,写诗。写作,都是她的特长。贾府里,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是是最要好的,他们一起看书,一起下棋,十分快乐。宝玉很喜欢她,想和她结婚。可是,贾母不同意。最后,她孤独的死了。

    还有王熙凤,她虽然叫王熙凤但是,人家不叫她是本名,而叫她凤辣子。这是因为她是个女汉子。贾母是大观园里最大的,别人都得听她的,所以她险的威风凛凛。

    虽然,《红楼梦》结局有点气人,但是,我觉得它写得很好,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值得一看。

  • 5、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左右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则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

    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

    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

    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 6、 红楼梦800字左右读后感

    一袭道袍,飘飘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洁而不沾染一死凡尘,她就像那年盛开在她庵外的红梅,美丽而孤傲,妙玉的美丽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却是命运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双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却被误投于深海之中,贾府的放荡风气与藏圬纳垢,让她不得不因为保护自己而对别人冷目三分,甚而让别人觉得她可厌!无非就是因为她的无权无势与身份低微。

    也许如果没有让她遇到玉贾宝,也许她没有爱上他,甚而为他走火入魔,也许她便会拥有一个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辈子面对清灯古佛,独自老去,她也不会觉得有一丝一毫的空虚,但她见到了他,这个第一个待她平等之人,第一个值得她为之倾心之人,第一个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特别之人。

    从受到宝玉称赞时的故作正经到一时真情流露时的面红耳赤,她难道真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道姑吗?不,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十八岁的少女,仅仅是被封建礼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气爱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却没有勇气去冲破那层束缚,她清楚的知道,一但自己不循规蹈矩地做尼姑,她便会与宝玉见面机会也没有,凭借了贾府的势力,岂能容忍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出现!她只能小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绪,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洁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过余生?

    虽然红楼梦中有暗示,妙玉会这里获得幸福,但我觉得高鄂的续书不无道理,在续书中,妙玉被强盗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惨,但我觉得,让她在贾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辈子是更残忍之事,也许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转机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给宝玉的帖子中写到:槛外人妙玉遥祝芳辰,槛外人三个字大有深意,妙玉无疑是聪慧的,她用三个字向宝玉表明心迹,体现她不愿让自己涉足于这纷扰的尘世间,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所爱之人,人人都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千古悲歌,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妙玉对贾宝玉苦苦思恋,黛玉无疑是幸福的,她毕竟还有一段美好的憧憬与爱情,但妙玉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局。

  • 7、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左右

    红楼梦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下面小编整理了红楼梦读后感400字左右,欢迎阅读!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左右(一)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前面说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认为恰恰相反。从中有许多的破绽,例如贾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经暗示到其是一悲剧人物,而到高鄂的笔下它又成了一个乐于学习又参加考试而考取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丢下已经怀孕的宝钗出家为僧。而且据说高鄂是因为一个上任的资助,取续写红楼的,我认为一个初衷就不那么纯洁的人,并且也没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写的《红楼梦》。是无法写好的。再说想象曹雪芹一样的来刻画人物是非常难的,不是容易达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这四十回不写,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还是听美好的。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左右(二)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

  • 8、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

    红楼梦是一本必读的书,下面小编整理了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欢迎阅读!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一

    我今天把《红楼梦》读完。上面写:女娲补天时有一块石头没用,这块石头通了灵性投胎到人间。主要写它在人间的事。

    这本书很有意思。其中我觉得最离奇的是:文中人物宝钗出生时嘴中竟叼着一颗通灵宝玉。这颗宝玉上还有一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我看出文中黛玉很小气。我还在凤姐协理宁国府一会中我看出凤姐非常有管理才能,不仅把荣国府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把宁国府管理的井然有序。

    湘云这个人心直口快。做人最好不要太直接,它在第十回说,戏子像一个人,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敢说出来,只有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从而得罪了黛玉。

    我喜欢《红楼梦》不仅让我们增长知识还教我们怎么做人。红楼梦读后感20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三

    初读《红楼梦》,我觉得贾府上上下下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没有任何亮点,我都不想再读了,可是想起人们都说《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我只好耐着性子往下读。

    慢慢的,我发现越往后越精彩。

    随着宁、荣二府渐渐衰落,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也随之而来,林黛玉悲伤而死,晴雯因诽谤而死,鸳鸯上吊,惜春,妙玉被掳……我的心也随着一点一点的下沉,我就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的情节深深的吸引我读下去。

    第一次读完《红楼梦》那天晚上,我躺在被子里很晚才睡,贾府的兴衰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兴衰、腐朽。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左右四

    周瑞家的回王夫人的话才领得了送宫花的差事,宫花第一个送给了迎春和探春,她俩在下围棋见花送来都欠身道谢,然后给惜春送去惜春正与智能儿开玩笑,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做姑子去呢。黛玉正在宝玉处解九连环。

    作者为写黛玉的脾气故放到最后,黛玉易发脾气宝玉便找借口改了去看宝钗的日期,在宝玉面前黛玉注意的不是宫花的精巧而是看到仅剩两只,是否是

  • 9、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左右

    红楼梦的价值远远超过其他三本名著,其中有建筑方面的学问,有医学方面的学问,有美食方面的学问。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全书对于环境描写细腻,就如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的描写细腻。

    《红楼梦》读后感-篇一

    中国有四大名着《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篇二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又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

  • 10、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左右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

  • 2021-04-10

  • 2019-09-19

  • 2021-04-05

  • 2021-04-01

  • 2019-09-19

  • 2019-09-26

  • 2019-09-19

  • 2019-10-09

  • 2022-12-21

  • 2019-09-19

  • 2019-11-12

  • 2019-09-22

  • 2019-11-12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0-09

  • 2021-08-06

  • 2022-11-22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09-26

  • 2019-09-26

  • 2022-12-17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10-28

  • 2023-01-28

  • 2022-12-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
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2024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教您怎么写红楼梦读后感250字左右,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