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安德烈心得 > 地图 > 亲爱安德烈心得

亲爱安德烈心得

发布时间:2023-03-01 来源:互联网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汇总。

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和场景时。此时想必内心有所触动吧,是时候抒发出来了,感言可以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真实和真挚,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写好一篇感言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亲爱安德烈心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1)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目送》,在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很是感慨。当时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能够这样的交流。当龙应台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可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齐写了三年专栏,经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资料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经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能够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明白什么叫披萨不明白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十分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应台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进取的。我们能够节俭,能够不浪费,能够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可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进取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们是怎样很多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必须由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了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进取的道德之间不知如

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应台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我会一向平庸下去,而问他是否会失望,龙应台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能够带来欢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2)

安德烈提到的问题意识,我去搜索之后,发现答案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培养数学的问题意识。简而言之,问题意识就是凡事多个为什么。

有了问题之后才有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思维。问题意识的产生对自己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需要疑问会被解开。比如,人为什么要抽烟?有的人是因为放松,有的人因为压力,有的人因为习惯;那为什么压力、放松、习惯的因素存在人才会去抽烟?抽烟有害健康,尼古丁让人产生依赖性,问题意识的存在让人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思维的连贯性由此可以产生答案。

我发觉自己容易怀念过去,当下也是我以后的过去,但现在我并不觉得有多快乐,甚至产生一丝郁闷和对生活的不满,也许一年两年后我会怀念现在,会感慨这是一个很好的过去。通过问题意识的分析,就会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时的迷茫,忙碌的工作生活没有机会喘息;去了不少地方认识不少有趣的人;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对每一个清晨充满感激和感恩。看起来我现在的生活美好胜过不美好,至少不开心和快乐是暂时,有时间磨合即可消散。在这些美好的片段里不知不觉构成我以后回忆的一部分,因为到那时我已经克服困难,喜欢的事情已经完成没有留下遗憾,所以回忆是美好的,我不记得失魂落魄的午后,只记得温暖的阳光。

问题的意识性,细想起来无处不应用在生活的每一处里,用心去发现,问题无处不在却也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3)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36封家书信后,书中母亲龙应台带着怀疑的态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我们这些做父母有一种难以说出口的压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触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书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满了乐趣,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吃个早饭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家开始忙碌各门功课,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么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动的29封信《第二颗眼泪》,内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们的儿女,哪怕是一点点,能了解自己。当少年儿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样的电影感动,为什么样的老歌着迷时,两代之间可能又多了一点点体贴和容忍。还没机场,中年的父母已经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们又异常的安静,少年们古怪地回头,好像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也曾经年少过。

哈贝马斯的老师,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经说,Kitsch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假的感觉,把真的感觉稀释掉。昆德拉的说法更绝: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

我喜欢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发丝在阳光里一亮一亮。简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还好昆德拉说,那第一颗眼泪不是,第二颗才是Kitsch。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无私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4)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已经放了三年了。说来,它还是花儿老师送我的礼物。书打开了,又合上,断断续续,总是没能静下来认真读完。当然,对这本书里最经典的那段话,记忆尤深: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每一个妈妈,看到这样的一段话,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尤其当孩子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转瞬间即将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升学考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明白这段话的意义。于是,我再一次打开书细细品读。

十八岁的儿子和相差三十岁的妈妈,三十六封家书,两代人之间的笔尖感触,母子之间的心灵对话,无处不触动我的心。书里的儿子和妈妈是同龄人,我问宝儿:“要不要一起阅读这本书。”宝儿说,他更喜欢惊险刺激的书。好吧,十一岁的宝儿大概还不能够读懂这本书,妈妈先好好读一读,感受一下妈妈和孩子的双重角色。

随着书信中妈妈那细腻的文字,我一点点的寻找和思考属于自己的心灵感触。

爱·是什么

好像讲故事,总会说“很久很久以前”。就像我们小时候听故事,第一句听到的也是这句“很久很久以前”。我和宝儿的故事,是不是也要说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呢。两年了,细算一下,两年半了,确实是很久很久以前,我提笔记下一些故事。一句未完待续,一放,就是两年半。当儿子告诉我要写家长征文的时候,我才认真看了一下笔记。原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关注自己的孩子,没有和孩子深入内心的交流了。忽略了我的孩子,是对儿子的爱变淡了吗?不,家有二宝,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给予两个宝贝百分百的爱,我要用平等的爱去待他们。衣食住行,从不马虎;学习生活,未曾懈怠。可是,怎么就忽略了呢?当爱不再只是一个温柔的晚安吻,当爱不光是他谜之喜爱的挖掘机,当爱不再只是任由他放飞自我,爱是什么?

爱·温暖

三年级以前,我一心一意关注着儿子的学习生活。害羞内向的小男孩在三年的校园生活里渐渐长大了。从不愿上台的他,在老师的教导鼓励下,自己走上舞台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书本剧,从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从开始的不自信到后来的神采奕奕,看着他一点点进步,像一粒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我在一旁看着,倍感欣喜。在这份欣喜中,我接收到来自儿子的邀请,要我参加班级的家长征文活动。同样内向不善表达的我,根本不愿参加任何活动,于是我找各种理由想把这件事搪塞过去,即使儿子搬出老师来,我也没有答应。可是,在学期末的颁奖典礼上,台下的我看着领奖台上因为得奖而兴奋到通红的小脸蛋,我的内心有内疚有遗憾。我想,如果我同意儿子的请求,此刻和他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宝儿的眼里一定会有星星在发光。这大概是我思想的第一次变化。上一期的父母征文,宝儿带着任务请求我参加比赛,思来想去,终于答应参加比赛。宝儿开心、满意,带着点如释重负。我呢,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感觉。当我站在领奖台时,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当宝儿看到荣誉证书的时候,我看见一双美好的星星眼。如龙应台所说,至今她也不知道安德烈为什么会答应和他一起做为期三年的专栏。我想,这应该是因为爱,因为力量。十八岁的安德烈到二十一岁的安德烈,他的思想是我的宝儿还不能到达的高度。当第三十六封信佳音传来,安德烈已经是二十一岁的更加独立的青年了。十八岁对世界的新奇探究,二十一岁对妈妈的安慰调侃,小男孩的背影越来越远,然后温暖在时光里。假期的时候,还没有我高的宝儿,在新的开学季,已经长得比我还要高了,我竟然没有发现。还是在宝儿洗完澡,我帮他吹头发的时候,感觉两个胳膊怎么那么吃力呢?而叽里呱啦不停说话的宝儿对着镜子说:“妈妈,我长得比你高了!”背靠背的母子俩,两两相望,都笑了。爱是什么?那个背着你一口气上五楼的妈妈,那个你仰着头牵着手的妈妈,在看着你高过她的肩膀的时候,在背你上楼却发现你趴在她背上却怎么也不起来的时候,爱是这点点滴滴成长中没有言传却无声的温暖。当爱伴着彼此一路成长,曾经也是孩子的大人,对爱也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爱·接纳

喜爱阅读的儿子,看书认真甚至沉迷。可是,他不喜欢写作文,因此不大欢喜语文。每周的作业,我和他都害怕布置作文或者小练笔。每当这个时候,我不再是宝儿的“小妈妈”,宝儿也不是我的“小萌牛”了。细节不用多说,垂头丧气小心翼翼不知所措的他,郁闷暴躁焦虑的我,尝试着引导,范文赏析,收效甚微,宝儿总是不得要领,不着重点。情商低吗?不,他是一个温暖的男孩儿。每一次的作文大战之后,我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中。宝儿写作文时候的困顿,像极了我对小数点、对解方程的恐惧。是的,恐惧!我想到小学的自己,语文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作文是我情感流淌的佳境。学它,写它,读它,我是欢快的。可是,一到数学课,就像面临一场战斗,要拿出决杀的勇气。我们如此相像,我为什么要这么苛责他呢?他也曾对我说:“妈妈,我认真在写。妈妈,我努力了。”可是,被焦虑冲昏头脑的我,在那一刻,怎么能听进去这样的话呢?我偏执认为,他是偷懒,不愿动脑筋,不好好听课。直到有一天,宝儿写了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为优秀作文,我的欣喜和他的兴奋让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交谈,开心的宝儿眉眼弯弯:“妈妈,我觉得我的脑子好像慢慢开窍了!”说着这句话的宝儿,竟然略显羞涩。那一刻,我只想到两个字:接纳。安德烈对妈妈说要妈妈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实,他可能不会有妈妈那样的成就,龙应台回应并指引了他。同样的,我和宝儿是母亲是孩子,是妈妈是儿子。作为妈妈的我,思想的深度和高度是远不能和龙应台女士相提并论,学识见解更不能同日而语,可我有一样与她相同,那就是有一颗积极的、愿意倾听并与孩子交流的心,努力提高自己,认可孩子,舒缓彼此。接纳,是一种能力,是对彼此的尊重。接纳自己这个或懵懂听话,或调皮木讷,或积极学习,或慵懒懈怠、不时变化,却又独一无二的孩子,接纳自我,清楚自己的目标与落差,释放自己的焦虑。在宝儿的成长中,完成自我的成长,完成我们母子共同的成长。

爱·发现

我和儿子的书信交流很少。和宝儿之间的两封书信都是家长会上老师让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一封是三年级,一封是五年级。家长会上,坐在宝儿的座位上,打开那封极简书信——妈妈,我想对你说。字里行间,稚嫩、温暖。宝儿信里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对爸爸说的,一件事是对我说的。父子之间,我看到他对爸爸关爱方式的理解;母子之间,宝儿谢谢妈妈的爱。而在这一封信里,宝儿流露出一种情绪,“妈妈,你能不能比我慢一点点。就是,只慢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我写作业,努力提高速度,心里想要比昨天提高一点,我信心满满马上要写完的时候,你在身边说,赶快哦!哎,妈妈,你知道我多气馁吗?有时候,我都只差一个句号就完成啦!我想哪怕加快一分钟,让你看到我的努力,也想让你开心。有的事情,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要做的已经马上要和你说的一样啦!”不大整齐的书信,那一个个字就像调皮的安静不下来的他,我小声念叨了一句:这字怎么老是写不好呢。眼里,悄悄地升腾起雾气。书信是要求当堂回复的,说真的,回复信的那一刻,有点小紧张,感慨颇多。十多岁的小少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可我用心倾听这些心思的时候太少了。我总是用双重标准来看待他。一方面希望他成熟又懂事,两位数的年龄应该更加独立了,一方面又希望他还是那个黏着我的小男孩,恍若刚入校时眉眼弯弯,略带奶气小妈妈、小妈妈的叫着,凑在我身边。那一首牵着蜗牛散步的诗歌,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句一句念着,我要把它念到心里去,像一颗种子,去发现阳光。书桌前的宝儿对照检查学前作业,分门别类。似乎带着点急切的样子。我问他是因为要开学了心情激动吗?不,妈妈,你想多了,我只是想让你看看我自己整理的作业和书包很整齐吧!是的,当我的节奏稍微慢一点,我的心态平和一点,我们的对话大都是这样“其乐融融”。“其乐融融”这个词是宝儿下午和我一起漫步锻炼的时候说的。宝儿说:妈妈,开学这么久,我觉得自己比刚开始学得好一点了,作业也认真,速度也在加快。妈妈说:嗯,不错!棒棒!继续加油!宝儿说:嘿嘿!妈妈,我是不是挺棒的呀!妈妈说:当然,宝儿最棒了!那最近这段时间你感觉我们相处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我有什么想说的?我做的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改进?宝儿说:妈妈,我觉得挺好的。妈妈:用一个词描述一下。宝儿:其乐融融。脑子里的思绪正在飞,宝儿大惊小怪地叫我:“妈妈!”我抬头,侧身的宝儿挠着头:“我现在看自己的假期作业,这字怎么写得这么丑?”我眨了眨眼。宝儿撇着嘴:“妈妈,我现在都想把这作业重新写一遍,这字真有点看不下去!”瞧着阳光侧影里的宝藏男孩,早上还在为补假期的作文唉声叹气,此刻又信心满满反省自己的书写质量。我给了他一个眼神儿,自己体会,当然,我也细细体会。

寻找·热爱

《亲爱的安德烈》——厚厚一本书,在第三十六封信之后结束了。而生活没有结束,爱与交流没有结束。安德烈母子的爱在心灵交流的时候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是因为彼此心里那份久远的爱。两个有着不同思想的独立个体,即使观点会有所不同,意识会有所差别,又有什么关系呢?互相尊重,相互满足,大概是最好的相处状态。读着他们的故事,行走在自己的故事中,用一颗热爱的心追寻,探索属于自己的亲情密码,用一颗热爱的心,引导、感染自己的儿子感触属于自己的亲情密码。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5)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00字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代人之间都有隔阂,可这隔阂却又说不清是什么,导致我和爸爸交流时总有一层膜,怎么捅也捅不开。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后,我们的隔膜似乎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以前,我考试没考好,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想跟爸爸说,不知是出于我的自尊心,还是我已经长大了。爸爸也渐渐发现了,我心里的小秘密已经很少有他知道了。倒是老师、同学了解的我很透彻。爸爸和班主任联系后,班主任对我说:“孩子,爸爸妈妈才是你最亲的人啊!同学老师和你再好,也是外人,如果你对爸爸都敞不开心扉,那以后你们会形同陌路的`啊!”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的加锁打开了。可就算这心灵之墙可以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但我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这墙再坚不可摧也终会坍塌。

直到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后,我的心才完全打开,对爸爸能够坦诚相待,我知道,现在的我是一个崭新的我,我和爸爸还要重新认识,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发现爸爸与以前不同的地方。比如:他的脸千变万化,能够在一瞬间就变脸,可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这时,他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有时,我会独自坐在窗前,回想着和爸爸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爸爸做游戏时发出的“呵呵”笑声;对爸爸耍小脾气时的姿态;做错事被爸爸训斥时的场景……这些都是我童年里最珍贵的时光。

我知道,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但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这几年的快乐时光,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6)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7)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起床、匆匆忙忙上学、没完没了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借这本书。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在子女一点点长大,父母越来越老中,我们不难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沟通也就越来越少,但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心里都希望能沟通多一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绝大多数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父母和子女都可以试着去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关注点等等,然后多找一些双方都喜爱的地方去聊天。当然只有单方的努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主动沟通,不能有一方被动沟通。

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中国式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不是说他们不爱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太爱我们了,那种爱让我们快要窒息。而他们对我们的爱又表现在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盼望、渴望我们十分优秀上,而这种优秀在我们还在上学时期,往往取决于我们各学科的成绩是否优异、班级的排名时候在前列。他们总会对我们说,你要死现在不努力,你以后就完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期盼,我们有多累,压力又有多大。他们爱里面的那种重担,那种责任,把我们压得死死的,大气都不敢喘。我们知道你们很爱我们,但这种爱里夹杂着太多太多我们不敢承担的情感。在那种爱你,我们没有自由,没有尊重,没有犯错的空间。就因为你使我的父母,所以我要把你对我所有的期望,都尽力做到最好;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不敢去做选择,我也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选择了所有你认为好的,即使我不喜欢的。你知道吗,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

我们之间真的很少沟通,而且就算沟通,也会觉得好累、好烦诶。你们总要在你们是我的父母打着重符号,所以我们好难沟通。

我希望,有一天,你不用再为我作一堵厚实的墙,而是看着我翱翔,带着欣喜的目光,别那么多的要求哦。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9)

母子通信三年,两人重新变成朋友,在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母子。

在这本书里,只有36篇长长短短,絮絮叨叨的书信。然而,龙应台却将安德烈所遇到的问题不偏不倚,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我看来,再也没有什么话题比书中的话题更真实,再也没有什么沟通比龙应台与儿子的沟通更动人了。

“信迟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个星期……别埋怨,儿子18岁了还愿意和你写信,你应该得意了。”书中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总会为儿子和妈妈说话的语气感到惊讶。随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当龙应台兴致勃勃地点开儿子的电子邮件,刚看前两句,还松了口气,接着看就开始埋怨儿子不懂事让自己担心,当看到最后两句后就坐立不安了:“没错,我们在黄金时代里,生活的信条就是性、药、摇滚乐”。

这样的话儿子也敢说,而且是对着母亲说,外国真是这样开放?上次上生物讲到生殖系统时,老师都不出一言,只是让我们自学?更别说这么多的敏感字眼,简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栗,也要挨一顿训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形,龙应台慎重地选择了沟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们通信以来最短的信:“请你告诉我,你信中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还是隐喻?”在经过了几个胡思乱想的不眠之夜后,她收到了儿子充满讽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和我谈大知识分子的话题。这当然是隐喻,生活中有许多乐趣,药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让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达到了母子的沟通,避免了母子之间的情绪对立。

有一次,安德烈写了一堆关于摇滚和嘻哈的历史,然后得意地说:“你听不懂我的意思,对不对?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龙应台马上回信给儿子,恶补了一顿关于摇滚乐和嘻哈的知识来越过儿子所说的代沟。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那个已十八岁,冷冷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接纳他。以至于马上赢得了儿子心悦诚服的表态:“我和我的母亲有了连结。”

可很多时候,我那当老师的父母一点都不懂得这些,除了给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头苦读。当我说说LOL,听听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业来限制我。

进走孩子的生活,倾听我们的声音,才能顺利的沟通。

其实,青少年和父母总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代沟,为什么就不能像这对母子一样,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家长不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帮孩子做出一切的决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因为只有在尊重与沟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才会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羁”的时候先去尊重我们,与我们坐在一起耐心地沟通,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像龙教授一样该有多好。

尊重与沟通,这个最容易被养育的辛劳所掩盖的母亲的最重要的工作,龙应台在不断地努力实践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她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沟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读后感大全搜集了“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在生活中发生触动心灵的事情时。都会产生一些感悟心得,将这种表达出来的就是感言,感言对我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到底如何才能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1

告别了多情的雨季,告别了留恋的往昔,拨动七彩的琴弦,我们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却离开了父母这个温暖的港湾,与他们越走越远。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才明白,与母亲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够互相认识彼此。书中的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不仅仅是两代人,还是两国人。母子不能时常团聚,并且分隔千里,但他们却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来互相了解对方,龙应台女士在书上写道:“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而我呢,自从升上初中起,就作为一名住校生住在学校里,与妈妈见面的机会变少了,但我们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代沟,每个星期天回家到家后,我总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和她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我的学习情景,我的学校生活,甚至于我未来的志向,她经常给我鼓励,让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边,永不分离。

今年夏天,我怀着憧憬与不舍离开了初中,也离开了她,成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继续着我的住校学习生涯,由以前的一周回一次家变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我对妈妈的思念日日增加。读到龙应台女士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前热切的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么远,有多么长,怎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我便想起了妈妈送我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视着公交车,那是一个母亲爱与不舍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静静的看着,因为她明白,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只能选择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与龙应台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后,我开始和妈妈频繁的交流,但我们用的不是书信,而是微信。妈妈总在微信上给我发一些她认为重要的,对我有帮忙的学习方法,资料等。我每次都找借口和她聊一会天。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会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诉她我的欢乐。开学第一周的周测中,我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一向关心我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她没有责骂我,而是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让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后,她发微信给我说,要坚强,我永远是她的骄傲。就像安德烈的妈妈对安德烈说:“我也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就是被妈妈这样用鼓励来培养成长起来的。

书中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团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样面临过与伙伴的分离,我的妈妈也用同样的道理开导我,教育我,鼓励我,让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实妈妈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我一齐度过了欢乐的童年,紧张的初中,对于未来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将和我一齐度过。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个小镇,在我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2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题记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极度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的必然结果,却从未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在孤灯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编织成文,再用笔,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叙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终是抵达,也终是酿成了佳酿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两代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对话。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却带不走当年的心。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同的内容——自己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件抵达的日期。

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丝毫没有使她变得呆滞古板,反而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因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思想家。

他们之间的家书,内容并不是训话。他们其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友人,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爱,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从前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3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4

放假这几天在家一直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提起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这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这段话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疼点,我们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又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选择看这本书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为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用信来交流?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选择了先阅读龙应台的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为什么他们母子会写信,而一写就是36封?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用写信来了解她的儿子。

从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个幸运的,自由的人。书中的他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亲那样给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相反的她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母亲她也无权干涉。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正是我们学习之处。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都能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少一些责备和批判。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汇总


在我们经历一些心灵被触动的事情时。心中想必有不少感想和见解,就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中,感言可以抒发我们的真情实感,你是否在考虑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编辑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1)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十八岁那年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想了一想我十八岁年,成年那天也没有多特别,跟往常的日子一样。只是十八岁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孤独,害怕孤单,去洗手间的时候需要人陪,去买衣服的时候是要人陪。对于十八岁,孤单和争吵没有停止过,我对这个世界依旧一无所知。

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午后的阳光特别温暖,汤姆猫的机器人欢乐一整天;我想十八岁应该是一个人最好的时光,当下便是最好的回忆,可惜身处光阴时候,并非能懂得。

我十八岁那年,春运正式启动,为期40天;邓丽君逝世17周年;欧洲国家杯足球赛开幕;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

十八岁,只剩下沉重的书包、沉重的心理负担、断断续续的日记、日子被贴在墙上一天天被划掉;十八岁,拥有过温暖,懂得人情冷暖,只是不懂得珍惜。

十八岁,应该是美好的,只是我仍然无法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每当想起,我总记得午后的阳光特别温暖,那个炎热的夏天,竟让多年后的我记忆深刻。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2)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 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 做女儿,做母亲。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3)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龙应台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龙应台发现,四年间,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是啊,其实父母并不会在意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多有成就,多有名气的人。他们只是希望我们的生活每天过得开心,平安,拥有安排自己人生的权力。

书里在母子的对话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与母亲意见不合而争执的时候,但是龙应台并没有急火攻心,而是选择尊重,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中国有句古话叫“顺者为孝”,于是在生活中父母总是以自己“父母”的身份来压我们,什么事情都得顺从。稍微反驳一下就会被家长贴上“不尊重长辈”的名号。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方法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两代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4)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通用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有些看法是我们不能放弃的,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促进我们去反思。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1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龙应台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龙应台发现,四年间,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是啊,其实父母并不会在意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多有成就,多有名气的人。他们只是希望我们的生活每天过得开心,平安,拥有安排自己人生的权力。

书里在母子的对话中,安德烈也有叛逆,也有与母亲意见不合而争执的时候,但是龙应台并没有急火攻心,而是选择尊重,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中国有句古话叫“顺者为孝”,于是在生活中父母总是以自己“父母”的身份来压我们,什么事情都得顺从。稍微反驳一下就会被家长贴上“不尊重长辈”的名号。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方法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两代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从这本书中,让我知道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2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一本书,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甚至是与父母的一些矛盾。读了这本书让我能够完全抽离出来,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些成长问题。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龙应台那个年代的贫穷,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落后,就像我们现在父母以前的生活,是我无法想象的。也许,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这是另一个时代,一个新新的时代,这个是一个懂得快乐,玩耍和音乐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伟大理想。与龙应台那一代截然不同。当人们的生活,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提高时,往往会丢弃一些原始的东西,被金钱所束缚而变得残忍。而那被丢弃的东西,正是龙应台那时所普遍拥有的单纯与互助。现在的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友谊、亲情变得一文不值,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是否看清什么呢?还是在享受着贩卖心灵后得到的物质呢?也许,我们能期望某一天在我们享受物质时,回头想想逝去的心灵。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我们常常会厌烦父母,甚至会对父母发脾气,就像我们常说的代沟,对于父母的约束,我也会经常受不了。虽然我知道他们因为爱我才那样做,可是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我想去闯,去荡,哪怕是跌倒,受伤也是自愿的。但就在我刚踏出家门的时候,我的父母可能就会对我说不,也许,这就是孩子与父母的代沟。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怎样消除这些代沟?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

书中也提到了在人际关系方面,在权威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仿佛显得很重要,它可以将你从山峰摔到低谷,也许会让你一炮而红,所以,掌握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对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面对那样的英语老师我们大不用消极的方式去反抗,我们可以与那样的权威坐下来沟通,解决好所在问题,而不是将那无谓的反抗化作让自己受伤的一把剑。音乐,对于像我们这一代来说是爱好,是享受,是幸福。我每天总会抽出大部分的时间去听音乐,甚至写这篇读后感时也是听着音乐。歌曲的每个音符都会带动我的快乐或悲伤,从而引出我心底美好的回忆,带来许多感动与幸福。此外,对于歌词,我会因一首歌的歌词而喜欢那首歌。我认为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将来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曾经问过自己。我不知道我将来会做什么,又有多大的成就与名誉。我也不知道我父母对我的期望有多大,是要挣多少钱还是只要快乐就好。无论怎样,我只知道父母现在的辛苦是为了我的幸福。我必须努力地去学习,以后再用心工作,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好好生活,活出我的自信,活出我的快乐,活出我的幸福。因为这样,父母才能幸福。其实,将来做什么不重要。只要活出你的精彩,你的快乐,回报父母,就够了。失败,对于失败我也曾经感到茫然,我也曾经经历失败,我也曾经感到绝望而不知所措。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我同样因跑得不够快被淘汰,面对胜利者的嘲笑,我只有哭。当我和我的眼泪度过一整晚后,我才知道,没有人会怜惜你的眼泪,没有人会帮你。所以,只有靠自己,坚强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勤勤恳恳的努力学习,在人生的跑道上留下一抹胜利的微笑。面对困难,我也不再哭泣,我会付出努力去克服,就算失败,我也是成功的,因为我努力过,我不后悔。衰老,虽然现在对于我而言还是一件漫长的事,但是我也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当我身边的人一天一天衰老,变得满脸是皱纹,褐斑,甚至死亡时,我对衰老的看法不是恐惧也不是可怕,则是同安德烈原先想的那样,很优雅,很休闲。我可以舒适的坐在阳台上回想自己的人生,回想过去。尽管我自己快走完人生的道路,我也会坦然面对。尽管我身体不行了,我也不去在乎。尽管我可能快忘了所有的事,我也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衰老,不是我该惧怕的,也不是大家所惧怕的。老人,会有儿童般的童真;老人,会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老人,会回想曾经拥有的幸福。想象人生是一场游戏,而老年则是游戏后的喜悦。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困难、挫折、成功、失败等等,当你经历过这些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成长,就是因为这些成长,我们的人生甚至是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的五彩缤纷!生命因成长而美丽。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3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二本,从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来》到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再到《目送》,她在向我们诉说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而我比较青睐第二本书,可能对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会和安德烈与母亲的信更有共鸣吧。

可能说起龙应台,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痛点,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但是撇开龙应台对亲情的敏感和理解,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选择走进儿子的内心,了解作为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了解不仅跨越了年龄的代沟,还跨越了国度,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与儿子分隔多年的龙应台选择了以信的方式打开儿子封闭已久的内心。面对儿子来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也选择相信儿子;面对中西方两国不同文化,龙应台与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讨论着他们对政治,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强行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儿子的“落榜”、“失败”,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要敢于质疑。

“信”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它不仅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思念,它还是一种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难以启齿的想法和表达都可以通过写信去告诉[]对方。而通过写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书》一样。不得不说,龙应台是一位极具智慧的母亲,正如她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而她做到了。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怎么写


感言就是表达自己感想感触的文字语言,当我们在毕业典礼或者军训结束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些自己真诚的想法,感言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学会表达内心真实感受,你是否在考虑写一篇优秀的感言呢?经过搜索和整理,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呈上亲爱安德烈心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1)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借这本书。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在子女一点点长大,父母越来越老中,我们不难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沟通也就越来越少,但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心里都希望能沟通多一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绝大多数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父母和子女都可以试着去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关注点等等,然后多找一些双方都喜爱的地方去聊天。当然只有单方的努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主动沟通,不能有一方被动沟通。

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中国式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不是说他们不爱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太爱我们了,那种爱让我们快要窒息。而他们对我们的爱又表现在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盼望、渴望我们十分优秀上,而这种优秀在我们还在上学时期,往往取决于我们各学科的成绩是否优异、班级的排名时候在前列。他们总会对我们说,你要死现在不努力,你以后就完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期盼,我们有多累,压力又有多大。他们爱里面的那种重担,那种责任,把我们压得死死的,大气都不敢喘。我们知道你们很爱我们,但这种爱里夹杂着太多太多我们不敢承担的情感。在那种爱你,我们没有自由,没有尊重,没有犯错的空间。就因为你使我的父母,所以我要把你对我所有的期望,都尽力做到最好;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不敢去做选择,我也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选择了所有你认为好的,即使我不喜欢的。你知道吗,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

我们之间真的很少沟通,而且就算沟通,也会觉得好累、好烦诶。你们总要在你们是我的父母打着重符号,所以我们好难沟通。

我希望,有一天,你不用再为我作一堵厚实的墙,而是看着我翱翔,带着欣喜的目光,别那么多的要求哦。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2)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已经放了三年了。说来,它还是花儿老师送我的礼物。书打开了,又合上,断断续续,总是没能静下来认真读完。当然,对这本书里最经典的那段话,记忆尤深: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每一个妈妈,看到这样的一段话,都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尤其当孩子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转瞬间即将进入人生中的第一个升学考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明白这段话的意义。于是,我再一次打开书细细品读。

十八岁的儿子和相差三十岁的妈妈,三十六封家书,两代人之间的笔尖感触,母子之间的心灵对话,无处不触动我的心。书里的儿子和妈妈是同龄人,我问宝儿:“要不要一起阅读这本书。”宝儿说,他更喜欢惊险刺激的书。好吧,十一岁的宝儿大概还不能够读懂这本书,妈妈先好好读一读,感受一下妈妈和孩子的双重角色。

随着书信中妈妈那细腻的文字,我一点点的寻找和思考属于自己的心灵感触。

爱·是什么

好像讲故事,总会说“很久很久以前”。就像我们小时候听故事,第一句听到的也是这句“很久很久以前”。我和宝儿的故事,是不是也要说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呢。两年了,细算一下,两年半了,确实是很久很久以前,我提笔记下一些故事。一句未完待续,一放,就是两年半。当儿子告诉我要写家长征文的时候,我才认真看了一下笔记。原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关注自己的孩子,没有和孩子深入内心的交流了。忽略了我的孩子,是对儿子的爱变淡了吗?不,家有二宝,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给予两个宝贝百分百的爱,我要用平等的爱去待他们。衣食住行,从不马虎;学习生活,未曾懈怠。可是,怎么就忽略了呢?当爱不再只是一个温柔的晚安吻,当爱不光是他谜之喜爱的挖掘机,当爱不再只是任由他放飞自我,爱是什么?

爱·温暖

三年级以前,我一心一意关注着儿子的学习生活。害羞内向的小男孩在三年的校园生活里渐渐长大了。从不愿上台的他,在老师的教导鼓励下,自己走上舞台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书本剧,从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从开始的不自信到后来的神采奕奕,看着他一点点进步,像一粒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我在一旁看着,倍感欣喜。在这份欣喜中,我接收到来自儿子的邀请,要我参加班级的家长征文活动。同样内向不善表达的我,根本不愿参加任何活动,于是我找各种理由想把这件事搪塞过去,即使儿子搬出老师来,我也没有答应。可是,在学期末的颁奖典礼上,台下的我看着领奖台上因为得奖而兴奋到通红的小脸蛋,我的内心有内疚有遗憾。我想,如果我同意儿子的请求,此刻和他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宝儿的眼里一定会有星星在发光。这大概是我思想的第一次变化。上一期的父母征文,宝儿带着任务请求我参加比赛,思来想去,终于答应参加比赛。宝儿开心、满意,带着点如释重负。我呢,颇有些壮士断腕的感觉。当我站在领奖台时,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当宝儿看到荣誉证书的时候,我看见一双美好的星星眼。如龙应台所说,至今她也不知道安德烈为什么会答应和他一起做为期三年的专栏。我想,这应该是因为爱,因为力量。十八岁的安德烈到二十一岁的安德烈,他的思想是我的宝儿还不能到达的高度。当第三十六封信佳音传来,安德烈已经是二十一岁的更加独立的青年了。十八岁对世界的新奇探究,二十一岁对妈妈的安慰调侃,小男孩的背影越来越远,然后温暖在时光里。假期的时候,还没有我高的宝儿,在新的开学季,已经长得比我还要高了,我竟然没有发现。还是在宝儿洗完澡,我帮他吹头发的时候,感觉两个胳膊怎么那么吃力呢?而叽里呱啦不停说话的宝儿对着镜子说:“妈妈,我长得比你高了!”背靠背的母子俩,两两相望,都笑了。爱是什么?那个背着你一口气上五楼的妈妈,那个你仰着头牵着手的妈妈,在看着你高过她的肩膀的时候,在背你上楼却发现你趴在她背上却怎么也不起来的时候,爱是这点点滴滴成长中没有言传却无声的温暖。当爱伴着彼此一路成长,曾经也是孩子的大人,对爱也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爱·接纳

喜爱阅读的儿子,看书认真甚至沉迷。可是,他不喜欢写作文,因此不大欢喜语文。每周的作业,我和他都害怕布置作文或者小练笔。每当这个时候,我不再是宝儿的“小妈妈”,宝儿也不是我的“小萌牛”了。细节不用多说,垂头丧气小心翼翼不知所措的他,郁闷暴躁焦虑的我,尝试着引导,范文赏析,收效甚微,宝儿总是不得要领,不着重点。情商低吗?不,他是一个温暖的男孩儿。每一次的作文大战之后,我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焦虑中。宝儿写作文时候的困顿,像极了我对小数点、对解方程的恐惧。是的,恐惧!我想到小学的自己,语文是我最喜欢的学科,作文是我情感流淌的佳境。学它,写它,读它,我是欢快的。可是,一到数学课,就像面临一场战斗,要拿出决杀的勇气。我们如此相像,我为什么要这么苛责他呢?他也曾对我说:“妈妈,我认真在写。妈妈,我努力了。”可是,被焦虑冲昏头脑的我,在那一刻,怎么能听进去这样的话呢?我偏执认为,他是偷懒,不愿动脑筋,不好好听课。直到有一天,宝儿写了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为优秀作文,我的欣喜和他的兴奋让我们有了一次愉快的交谈,开心的宝儿眉眼弯弯:“妈妈,我觉得我的脑子好像慢慢开窍了!”说着这句话的宝儿,竟然略显羞涩。那一刻,我只想到两个字:接纳。安德烈对妈妈说要妈妈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实,他可能不会有妈妈那样的成就,龙应台回应并指引了他。同样的,我和宝儿是母亲是孩子,是妈妈是儿子。作为妈妈的我,思想的深度和高度是远不能和龙应台女士相提并论,学识见解更不能同日而语,可我有一样与她相同,那就是有一颗积极的、愿意倾听并与孩子交流的心,努力提高自己,认可孩子,舒缓彼此。接纳,是一种能力,是对彼此的尊重。接纳自己这个或懵懂听话,或调皮木讷,或积极学习,或慵懒懈怠、不时变化,却又独一无二的孩子,接纳自我,清楚自己的目标与落差,释放自己的焦虑。在宝儿的成长中,完成自我的成长,完成我们母子共同的成长。

爱·发现

我和儿子的书信交流很少。和宝儿之间的两封书信都是家长会上老师让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一封是三年级,一封是五年级。家长会上,坐在宝儿的座位上,打开那封极简书信——妈妈,我想对你说。字里行间,稚嫩、温暖。宝儿信里说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对爸爸说的,一件事是对我说的。父子之间,我看到他对爸爸关爱方式的理解;母子之间,宝儿谢谢妈妈的爱。而在这一封信里,宝儿流露出一种情绪,“妈妈,你能不能比我慢一点点。就是,只慢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我写作业,努力提高速度,心里想要比昨天提高一点,我信心满满马上要写完的时候,你在身边说,赶快哦!哎,妈妈,你知道我多气馁吗?有时候,我都只差一个句号就完成啦!我想哪怕加快一分钟,让你看到我的努力,也想让你开心。有的事情,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要做的已经马上要和你说的一样啦!”不大整齐的书信,那一个个字就像调皮的安静不下来的他,我小声念叨了一句:这字怎么老是写不好呢。眼里,悄悄地升腾起雾气。书信是要求当堂回复的,说真的,回复信的那一刻,有点小紧张,感慨颇多。十多岁的小少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可我用心倾听这些心思的时候太少了。我总是用双重标准来看待他。一方面希望他成熟又懂事,两位数的年龄应该更加独立了,一方面又希望他还是那个黏着我的小男孩,恍若刚入校时眉眼弯弯,略带奶气小妈妈、小妈妈的叫着,凑在我身边。那一首牵着蜗牛散步的诗歌,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一句一句念着,我要把它念到心里去,像一颗种子,去发现阳光。书桌前的宝儿对照检查学前作业,分门别类。似乎带着点急切的样子。我问他是因为要开学了心情激动吗?不,妈妈,你想多了,我只是想让你看看我自己整理的作业和书包很整齐吧!是的,当我的节奏稍微慢一点,我的心态平和一点,我们的对话大都是这样“其乐融融”。“其乐融融”这个词是宝儿下午和我一起漫步锻炼的时候说的。宝儿说:妈妈,开学这么久,我觉得自己比刚开始学得好一点了,作业也认真,速度也在加快。妈妈说:嗯,不错!棒棒!继续加油!宝儿说:嘿嘿!妈妈,我是不是挺棒的呀!妈妈说:当然,宝儿最棒了!那最近这段时间你感觉我们相处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对我有什么想说的?我做的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改进?宝儿说:妈妈,我觉得挺好的。妈妈:用一个词描述一下。宝儿:其乐融融。脑子里的思绪正在飞,宝儿大惊小怪地叫我:“妈妈!”我抬头,侧身的宝儿挠着头:“我现在看自己的假期作业,这字怎么写得这么丑?”我眨了眨眼。宝儿撇着嘴:“妈妈,我现在都想把这作业重新写一遍,这字真有点看不下去!”瞧着阳光侧影里的宝藏男孩,早上还在为补假期的作文唉声叹气,此刻又信心满满反省自己的书写质量。我给了他一个眼神儿,自己体会,当然,我也细细体会。

寻找·热爱

《亲爱的安德烈》——厚厚一本书,在第三十六封信之后结束了。而生活没有结束,爱与交流没有结束。安德烈母子的爱在心灵交流的时候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是因为彼此心里那份久远的爱。两个有着不同思想的独立个体,即使观点会有所不同,意识会有所差别,又有什么关系呢?互相尊重,相互满足,大概是最好的相处状态。读着他们的故事,行走在自己的故事中,用一颗热爱的心追寻,探索属于自己的亲情密码,用一颗热爱的心,引导、感染自己的儿子感触属于自己的亲情密码。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3)

龙应台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值得一看,虽然是她与儿子的36封书信往来,但字里行间不仅透露着母子之情,更关乎包容、自由。

书中,母亲与儿子因处在不同的地域,在离开彼此的四年里,儿子的心理已发生了改变,母子之间出现了隔阂。但母亲对儿子的爱一直没有改变,用书信的方式,以平等对话的口吻,打开儿子心中的墙,让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和心灵。

记得曾经在央视《朗读者》这个节目看到演员袁泉的成长故事,11岁时去中国戏剧学院附中求学,在那个电子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七年时光里,与父母写了近300封的书信。在一个人的北京,她与父母的书信往来,让她感到并不孤单。当她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时,父母并没有因为她没有达到的目标而指责,字里行间满满的爱与鼓励,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父母与孩子这两代人,可能价值观不同,或是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带着这些疑惑,我想在这本书就可以找到答案。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耐心地了解孩子,他们一方面严格地控制孩子,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可孩子何尝不是希望父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愿这本书中每一封书信背后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启发,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子女。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4)

安德烈提到的问题意识,我去搜索之后,发现答案最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培养数学的问题意识。简而言之,问题意识就是凡事多个为什么。

有了问题之后才有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思维。问题意识的产生对自己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需要疑问会被解开。比如,人为什么要抽烟?有的人是因为放松,有的人因为压力,有的人因为习惯;那为什么压力、放松、习惯的因素存在人才会去抽烟?抽烟有害健康,尼古丁让人产生依赖性,问题意识的存在让人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思维的连贯性由此可以产生答案。

我发觉自己容易怀念过去,当下也是我以后的过去,但现在我并不觉得有多快乐,甚至产生一丝郁闷和对生活的不满,也许一年两年后我会怀念现在,会感慨这是一个很好的过去。通过问题意识的分析,就会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时的迷茫,忙碌的工作生活没有机会喘息;去了不少地方认识不少有趣的人;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对每一个清晨充满感激和感恩。看起来我现在的生活美好胜过不美好,至少不开心和快乐是暂时,有时间磨合即可消散。在这些美好的片段里不知不觉构成我以后回忆的一部分,因为到那时我已经克服困难,喜欢的事情已经完成没有留下遗憾,所以回忆是美好的,我不记得失魂落魄的午后,只记得温暖的阳光。

问题的意识性,细想起来无处不应用在生活的每一处里,用心去发现,问题无处不在却也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5)

我很惭愧,自从离开学校上班后,很少这样安静的看完整本书了,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次亲子阅读,有幸读完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同为母亲感触颇多。这本书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在36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6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而作为读者,也在这36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两种文化在对话,很能引起共鸣的一本书。

不过很可惜,据我观察,儿子你并没有认真去看这书本,只为完成作业——摘抄。龙应台与儿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存在我俩之间。全书最触动我的是"独自宣言"那章,其中安德烈的一段话印象深刻:"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成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与’。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并不明白,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是的,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心声,你们渴望独立,你们也知道父母爱你,可是,却并不喜欢父母"太爱"你,你们觉得这种"爱"令你们透不过气来。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时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这个时候的任何关心和关怀,在你们来说都是唠叨,烦不胜烦。我自认为在养育你的过程中,还是采取的"放养"态度。像平时QQ空间你对也我们加密;跟同学网上聊的火热,满脸讨好地问你聊些什么,即使你别有深意的瞄我一眼一笑置之,搞的我像《小红帽》中的狼外婆似的,很尴尬,我也从来不深问,也不会去想方设法地探询,因为想想当年,妈妈我何尝不是对大人们敬而远之,和同伴儿却有说不完的小秘密。妈妈对你是开放的、尊重的,但是我又无法除去自身血液里中国传统的部分,希望你最好听我的,最好永远依赖着我。

还记得儿子你进入初中住校后,第一次不在妈妈身边了,回家后特别不习惯,跟你通完电话会哭,那个整天腻在我身边的孩子不见了,心情极度失落!我知道长大后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创世界,这来得太快了!初中、高中、大学,你真正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了,所以你只放假在家我很少独自出去玩,每年暑假我们也会抽时间全家出游,那些将是我回忆的最好时光!

龙应台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说:"父母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父母啊,只是子女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而已……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就是在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母亲读到这里是多么感伤呀!是啊,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子女年幼时给他以守护,长大后给他以守望,并且,这守护和守望,还都是一厢情愿、自愿付出,仅此而已,你未必会领情。

但作为东方人母亲,我不可能做到像西方人母亲那样放任孩子你自由发展。你现在对很多问题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对妈妈的话会有诸多反驳,甚至是不削、对抗。你常说我们之有代沟,可是我自认是讲理的,我不会将自已的价值观强加于你,你也不用觉得我们之间有多么格格不入,平心静气总是可以相互沟通的。有时父母对你一些不当行为的指出未必就是一种管束,青春期总是叛逆的,当你真正成熟时回看自己会觉得当时自己是多么幼稚,所以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的提醒总是有收益的,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认真地审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之于孩子是爱,但爱不是占有,是希望,我们希望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安分地做个拉拉队员,欣赏、鼓励、支持,而不是跳下去干预、指挥,让你去自由飞翔。我们永远爱你!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模板


 恳切的谈话是连接心灵的重要方式,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和场景时。心里都会有一些自己真诚的想法,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经历的证明。以下由我们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1)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

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将对这本书的感情写出来,将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传递给他人。为您提供以下文章“《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作为参考,希望这篇心得体会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2)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德烈是一个热爱书籍,喜爱看书的孩子,他在一次意大利的旅行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儿在那里,他和一群奇怪的动物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幸福的童年。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安德烈的小女孩儿安德烈的故事。当安德烈遇见一位叫安德烈的老婆婆时,她很生气,但是,她并没有生气过,她也很快乐!她还会和一个小女孩儿说话。在小女孩儿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乐于助人的精神。安德烈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变得有爱心,变得懂事,变得懂得做事,变得热爱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坚强,不怕困难。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就要勇敢面对,不要退缩,就要勇往直前。这就是我们要像安德烈一样,做困难的勇者,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要有一颗恒心。要有一颗爱心,要有恒心。这样一定会有很多人帮助你,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那儿子呢?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了:“儿子是妈妈的小火锅,又麻又辣又暖心,蘸料十足,涮的尽兴。”可见,养儿子是个技术活,有的人养成了小火锅,有的人养成了大猪蹄。《亲爱的安德烈》就是一本小火锅养成手册……才怪。

这本书始于安德烈18岁,儿子14岁的时候,龙应台返回台湾工作,仅仅四年的分别,就让龙应台和儿子相顾无言,是真的无言。于是又用了3年通信,重新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这本书。听起来像不像现在的微博热门话题,满分妈妈,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要求,或者是职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工作?

我当过孩子,却还没有当别人的妈妈,作为一个非丁克女性,不出意外的话,当妈是早晚的事。在一个可做妈还没做妈的微妙年纪里,像乘一条小舟飘荡在忘川河上,左边是做女儿的前世,叛逆懵懂,右边是做妈妈的来生,惶恐迷茫。我手里捧着热腾腾的孟婆汤,左右徘徊,不知所措,人格分裂。

世界上大多数父母,好像是在当父母的瞬间就喝过了孟婆汤,有了宝宝不久,就忘记自己做小孩时如何和家长斗智斗勇,只为多吃一块糖,撒泼打滚就为了一个玩具,忘记为了趁父母不在家偷看电视不被发现,是怎么小心复原电视罩的褶皱,遥控器的位置,算好散热时间的。也忘记少年时期是如何迷茫挣扎,对未来如何的好奇向往,忘记对父母的不理解与管束,感到心焦又烦躁,忘记自己又是如何的急于独立,渴望自由,期待有一天能做自己的主。

他们不记得以前的自己,也说不了解现在的子女。可明明,我们都曾18岁。

好像所有人都喜欢把这种无法沟通归咎于时代的变迁,成长环境的不同。可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环境下长大的人,就会互相了解吗?说是时代的原因,时代同意了么?

有一首歌,叫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讲前男友的,可我觉得,最熟悉的陌生人,难道不是父母嘛?从拉屎把尿,到穿衣学步,几乎你所有的过去都被父母记着,他们甚至看过你白白胖胖的裸体,而且大概率拍了照片。可是他们却很少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你也不知道他们的过往甚至现在,说熟悉,我们却从未好好介绍过彼此,讲自己的故事,说陌生,我们却同吃同住那么多年,还分享同一个户口本。至于前男友,已经不在的人有什么好提的。微笑。

龙应台一直努力把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倾听儿子的想法,试图去了解他。效果当然很可人,不然也不可能出书给你看。

我用“努力”这个词,是因为,她真的很努力。认真倾听安德烈的发言,真诚的分享自己的故事,也以过来人身份给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生建议。是一个很开明新潮的妈妈了。

有的时候,不自觉流露出一些妈妈的焦虑也是可爱得很了。比如,安德烈说,“在黄金岁月里,我们的生活信条就是俗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而龙应台立刻回复,“请你告诉我,你心中所说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请速回信。”隔着kindle我都能感受到一股和父母交流时候产生的浓浓的尴尬,却很想笑。不知道安德烈有没有翻白眼哦。

我有一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在地铁里,突然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好像在做梦哦”。我娘立刻发微信问我,怎么产生了幻觉,不要有压力……一句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被直接定性成了神经失常,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亲妈。微笑。

可每当我看向右边,在成为妈妈的幻想中,我想到的却是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小孩子被虐待被谋杀这样的社会新闻,还有一些影视作品,比如日本电影《告白》,比如韩国电影《诗》。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被害人,更担心他成为施害者。读后感·于是就能理解龙应台和我娘甚至所有娘的敏感,那些患得患失,那些大惊小怪。可是好笑的是,总是这样担心的家长,他们的小孩似乎很少会成为凶徒,反而不担心的家长……呵呵。

“恐怕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比他们的父母想象的要复杂,要深刻得多”。

变成什么样的棉袄,是加鹅式的羽绒大衣,还是飞行员夹克,煮成什么口味的火锅,是美颜清汤,还是牛油麻辣,已经不再是父母可以决定的了。

一个悲伤且永恒的事实就是,我们会在父母没有注意的时候,成为了自己。而成为自己的我们,几乎都超出了父母的想象,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或者惊吓。不过没关系,像安德烈说的,“问我,了解我,但是不要‘判’我”。我们说,你来听,听过以后,不要判,就很好了。

而我们的小孩,终有一天,也会成为他们自己。同时,也伴随着我们曾经有过的,一样的,对父母的疏离感,过分的时候,还带了点不耐烦。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兄弟姐妹们。

倒不如扔掉手上的孟婆汤,带着少年时代的自己,记住当年那些不被理解的委屈,去接受他们,去认识他们,给予他们我们也曾渴望的平等对话的权利,并且允许他成为他自己。

这本书作为小火锅品尝指南,还是不错的。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我想对我的小火锅说,你娘爱了一辈子漂亮,希望你离开的时候,也能一步一步走得好看,踏实,体面。当然,如果你长得像我,一定会好看,如果你不好看,一定是像你爹。

比起长大后还陪着妈妈,我更希望你有一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在不违法乱纪的基础上,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追求你想要的,毕竟你娘也想潇洒的过晚年,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还是有安排的,带着你还真挺不方便。

至于现在,我想还是先给你找个爹,不然你连做火锅底料的机会都没有。微笑。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4)

最近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本书的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龙应台和21岁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5)

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语句(亲爱的安德烈经典语句感悟)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爱的时候,不说也看得出来。

曾经的愤世嫉俗,鲜衣怒马,现如今却顾影自怜,指上烟花。

我想偷看一下,看你们是否幸福。但是,还是不要比较好。我将不敢看。

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

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挤挤的各人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

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压抑。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孤独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越走越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

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让自己站在那一条跑道上。

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老一代人也许相信苦尽甘来,可苦永远在,甘总不来。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我担心的不是你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给你多少自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只看见了。

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筛子,泥沙被淘汰,金块被留下,留下的就被叫做经典或古典。

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你面对老和死的态度了。

我知道,电视在操纵、玩弄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但是我继续坐在那里看电视;我也知道,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仍旧享受物质的满!

即使是旅行,够了也就够了。新鲜的地方,新奇的经验,也会让人疲倦。这时你就只想蜷在自己的房间里安安静静地看一张光盘,或者和一两个好朋友坐下来喝杯饮料,聊聊天!

那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夜晚,安德烈。多年以后,在我已经很老的时候,如果记忆还没有彻底离开我,我会记得这样的夜晚。无星无月,海面一片沉沉漆黑。可是海浪扑岸的声音,在黑暗里随着风袭来,一阵一阵的。猎猎的风,撩着玉兰的阔叶,哗哗作响。在清晨三点的时候,一只蟋蟀,天地间就那么一只孤独的蟋蟀,开始幽幽地唱起来。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6)

告别了多情的雨季,告别了留恋的往昔,拨动七彩的琴弦,我们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却离开了父母这个温暖的港湾,与他们越走越远。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才明白,与母亲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够互相认识彼此。书中的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不仅仅是两代人,还是两国人。母子不能时常团聚,并且分隔千里,但他们却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来互相了解对方,龙应台女士在书上写道:“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而我呢,自从升上初中起,就作为一名住校生住在学校里,与妈妈见面的机会变少了,但我们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代沟,每个星期天回家到家后,我总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和她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我的学习情景,我的学校生活,甚至于我未来的志向,她经常给我鼓励,让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边,永不分离。

今年夏天,我怀着憧憬与不舍离开了初中,也离开了她,成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继续着我的住校学习生涯,由以前的一周回一次家变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我对妈妈的思念日日增加。读到龙应台女士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前热切的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么远,有多么长,怎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我便想起了妈妈送我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视着公交车,那是一个母亲爱与不舍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静静的看着,因为她明白,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只能选择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与龙应台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后,我开始和妈妈频繁的交流,但我们用的不是书信,而是微信。妈妈总在微信上给我发一些她认为重要的,对我有帮忙的学习方法,资料等。我每次都找借口和她聊一会天。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会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诉她我的欢乐。开学第一周的周测中,我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一向关心我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她没有责骂我,而是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让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后,她发微信给我说,要坚强,我永远是她的骄傲。就像安德烈的妈妈对安德烈说:“我也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就是被妈妈这样用鼓励来培养成长起来的。

书中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团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样面临过与伙伴的分离,我的妈妈也用同样的道理开导我,教育我,鼓励我,让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实妈妈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我一齐度过了欢乐的童年,紧张的初中,对于未来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将和我一齐度过。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个小镇,在我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7)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8)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00字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代人之间都有隔阂,可这隔阂却又说不清是什么,导致我和爸爸交流时总有一层膜,怎么捅也捅不开。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后,我们的隔膜似乎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以前,我考试没考好,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不想跟爸爸说,不知是出于我的自尊心,还是我已经长大了。爸爸也渐渐发现了,我心里的小秘密已经很少有他知道了。倒是老师、同学了解的我很透彻。爸爸和班主任联系后,班主任对我说:“孩子,爸爸妈妈才是你最亲的人啊!同学老师和你再好,也是外人,如果你对爸爸都敞不开心扉,那以后你们会形同陌路的`啊!”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的加锁打开了。可就算这心灵之墙可以拆除,但山和水都是墙,天和地都是墙,时间和空间都是墙,命运是无穷的限制。但我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这墙再坚不可摧也终会坍塌。

直到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后,我的心才完全打开,对爸爸能够坦诚相待,我知道,现在的我是一个崭新的我,我和爸爸还要重新认识,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发现爸爸与以前不同的地方。比如:他的脸千变万化,能够在一瞬间就变脸,可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这时,他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有时,我会独自坐在窗前,回想着和爸爸发生的点点滴滴:和爸爸做游戏时发出的“呵呵”笑声;对爸爸耍小脾气时的姿态;做错事被爸爸训斥时的场景……这些都是我童年里最珍贵的时光。

我知道,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但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这几年的快乐时光,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9)

放假这几天在家一直在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提起龙应台,大家应该都会想起这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这段话说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疼点,我们这一生中,被父母目送着,我们又目送着我们的孩子!

选择看这本书的理由可能是出于好奇。因为在当今社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的时候,为什么还会有人用信来交流?也许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选择了先阅读龙应台的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为什么他们母子会写信,而一写就是36封?

原来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用写信来了解她的儿子。

从这么多封信中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个幸运的,自由的人。书中的他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她不像其他母亲那样给他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相反的她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母亲她也无权干涉。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来了解儿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正是我们学习之处。

希望天下的父母和孩子们之间都能多一些沟通和了解,少一些责备和批判。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10)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合集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有些感言需要用心去理解,当我们在面临一些特别的场合或者重要时刻。就可以下笔写篇感言,记录自己的感想和心得,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经历的证明。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1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2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起床、匆匆忙忙上学、没完没了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

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利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3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4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当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5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如何写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如何写,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1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当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2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3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4

暑假里,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此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5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读来耐人寻味。

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这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读了这本书,不经让我想到曾经班里的一个学生,她的成绩很优异,在班里也是名能干的班干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开厂很忙,平时一直要加班,所以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

所以我也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她,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孩子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这位学生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她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姑娘。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能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你的想法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立场多想想,不要紧扣“我是为你好”而“胡作非为”。同时,我们更要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同样的意思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我们也应该多学学,虽然没有龙博士那样的智慧,可我们有很多学习的途径和借鉴的方法可循。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5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亲爱安德烈心得


经历了一些事情,我们有一些体会,此时的我们不需要吝啬我们优美的文字。心得体会是感悟的阐述,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你有没有关于写心得体会方面的疑惑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1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36封家书信后,书中母亲龙应台带着怀疑的态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我们这些做父母有一种难以说出口的压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触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书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满了乐趣,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吃个早饭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家开始忙碌各门功课,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么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动的29封信《第二颗眼泪》,内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们的儿女,哪怕是一点点,能了解自己。当少年儿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样的电影感动,为什么样的老歌着迷时,两代之间可能又多了一点点体贴和容忍。还没机场,中年的父母已经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们又异常的安静,少年们古怪地回头,好像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也曾经年少过。

哈贝马斯的老师,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经说,Kitsch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假的感觉,把真的感觉稀释掉。昆德拉的说法更绝: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

我喜欢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发丝在阳光里一亮一亮。简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还好昆德拉说,那第一颗眼泪不是,第二颗才是Kitsch。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无私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2

爱是不存在隔阂的,别让亲情成遗憾。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最大的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做为儿子的安德烈慢慢随着岁月成长,自然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自己的思考,有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理解和抱负,他的生活圈——那也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进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渐渐平淡了。

做为母亲的龙应台显然慌了,因为她发现曾经和她无话不说的儿子,变得对她几乎无话可说。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 希望能借此走入十八岁儿子的内心世界,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她的18岁,住在一个偏僻、穷困、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对于她来说不存在。她的儿子80后,生活在德国。他的18岁,踢足球,在酒吧和朋友聊天、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只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然有对追求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网络给予其丰富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也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 比如:生活习惯、个性发展、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学习其中的是坦诚和爱。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

对于此我感到羞愧,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书本,课外习题等等充斥着我的生活,我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即使有接触也没什么话题。是啊,并且是两代人的差距,或许我们可以和同龄的人聊几个小时,但绝不会和父母谈心。

我明白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想要表达的意思,或许有很多的人觉得自己和母亲之间有着很大的代沟,觉得自己和父母无法沟通,可是相信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有人说距离可以抹掉一切,但我觉得距离抹不掉的是亲情,那份爱是不存在隔阂的,下一刻,请带着爱去理解你的家人。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3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年复一年中,儿子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平日里倒不觉得,偶尔在他熟睡时,看见床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体,心里不禁一惊,噢,儿子长大了!就这么长大了!声音变了,长青春痘了,毛茸茸的胡须己清晰可见,脚上得穿四十二码的鞋子了……莫说心理,单是外形上的变化己是足够大了,这一切变化似乎太快了,我极不适应,这正如龙应台见到十八岁的安德烈的感觉一样,是啊,那可爱的,让我拥抱让我亲吻,整天黏着我叫”妈妈”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一边读《亲爱的安德烈》,我一边想我的儿子,我和他现在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他会不会把心理话都说给我听?我的反复叮嘱他会不会厌烦?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在学校发生的事会不会愿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里是个怎样的人?龙应台和安德烈母子以书信的形式谈艺术,谈文化,谈生活,谈国家,谈政治,谈道德,谈烦恼,甚至谈爱情,他们通过沟通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彼此,更加理解和深爱对方,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处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过龙应台说给孩子的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把这些话也说给儿子听,希望他能明白,现在的用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心中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尊严,乐在其中。

虽然当父母没有“上岗证”,但是现在想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沟通,我还真要学习当父母。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关于这种感受,我有深刻的体会。儿子现在上初一啦,每天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伤。欣喜他能很快适应初中学校的生活,又悲伤于它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我了。真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实,当父母的责任非常大,既要让孩子吃好穿暖学习好,更要身体好,心理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更重要的是拥有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宠大的,听得了赞扬,受不得批评和挫折。时不时就能听到某个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跳楼了,某个孩子父母不让玩手机游戏自杀了。这是多么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少不了的,没有健康的心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办法立足的,更别说享受生活了。

和儿子一起看《亲爱的安德烈》,我们讨论对文中某些事情的观点,又讨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交换看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和儿子之间的话题多了,我试着尊重并重视他的看法,他也认真听我的意见和观点。相信“沟通”能使我们母子的关系良性发展,让我们享受亲情,乐在其中!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4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正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想到如何当父亲,而且指导我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遇到的12-15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15岁的人,我们该怎样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好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正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就应把80%的时刻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5

最近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本书的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龙应台和21岁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6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当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7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可是,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会不一样,看了《亲爱的安德烈》我被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关系所感动。他们用文字沟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许多周围的好朋友之间,都曾听到过这样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长大后不如小时候听话,我们则会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许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在父母看来却是不听话。龙应台在《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一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这样的心态在我看来是很难得的。许多人都认为,孩子长到八十岁,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而我们在渐渐成熟,开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够不再被当成孩子,盼望长大,想要拥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我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人。

安德烈写信的时候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龙应台觉得安德烈不够严谨,而我却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写作,什么都是一板一眼的,那会失去许多真实的东西。或许成年人认为做好一件事就是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完成,而不是成为自己的负担和束缚。书信成为了两人沟通感情的桥梁,可以畅所欲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呢。

父母与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他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许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知道和不了解,自然是比不上我们这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我们现在想要知道什么事,上网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为传播。曾经也听妈妈说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可是,远没有这样直观的感受。看了这些文字,我理解了妈妈,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我们拥有的高科技产物,是他们小时候无法想象的,细细想来,真是有一份感动。

在比赛中,为哪个队伍加油?是为自己国家加油还是为别国加油?这个问题,或许许多人包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自己的国家加油,因为这是一种荣誉。而龙应台则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会为弱者加油。在爱国的同时,龙应台看到了国家的另一面,并不完美的一面,这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时,我们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晓,此时,就需要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药”、“摇滚乐”,我想这只是一种比喻,而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却因此紧张。我明白这是一种爱,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希望爸妈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会选择深藏自己,因为我觉得很难过。信任,无论是在亲人还是朋友之间,都是重要的。

这点点滴滴的一切,正是说明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但是,能够把这些差异变得和谐,互相之间能够理解,真是很好。其实,我也很盼望这样的和谐。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8

母子通信三年,两人重新变成朋友,在龙应台先生的《亲爱的安德烈》中,我看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母子。

在这本书里,只有36篇长长短短,絮絮叨叨的书信。然而,龙应台却将安德烈所遇到的问题不偏不倚,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我看来,再也没有什么话题比书中的话题更真实,再也没有什么沟通比龙应台与儿子的沟通更动人了。

“信迟了,我和朋友去旅行了3个星期……别埋怨,儿子18岁了还愿意和你写信,你应该得意了。”书中这样的句子数不胜数,当我读到这样的句子时,总会为儿子和妈妈说话的语气感到惊讶。随即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当龙应台兴致勃勃地点开儿子的电子邮件,刚看前两句,还松了口气,接着看就开始埋怨儿子不懂事让自己担心,当看到最后两句后就坐立不安了:“没错,我们在黄金时代里,生活的信条就是性、药、摇滚乐”。

这样的话儿子也敢说,而且是对着母亲说,外国真是这样开放?上次上生物讲到生殖系统时,老师都不出一言,只是让我们自学?更别说这么多的敏感字眼,简直是大逆不道。不吃爆栗,也要挨一顿训吧?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形,龙应台慎重地选择了沟通,她立刻回了一封他们通信以来最短的信:“请你告诉我,你信中的“性、药、摇滚乐”是现实还是隐喻?”在经过了几个胡思乱想的不眠之夜后,她收到了儿子充满讽刺意味的回信:“能不能拜托你,不要只和我谈大知识分子的话题。这当然是隐喻,生活中有许多乐趣,药可以是酒精,也可以是足球或任何让你全心投入、尽情燃烧的东西。”。

尊重孩子,去理解孩子,才达到了母子的沟通,避免了母子之间的情绪对立。

有一次,安德烈写了一堆关于摇滚和嘻哈的历史,然后得意地说:“你听不懂我的意思,对不对?我们的代沟就在这里。”龙应台马上回信给儿子,恶补了一顿关于摇滚乐和嘻哈的知识来越过儿子所说的代沟。

真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那个已十八岁,冷冷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接纳他。以至于马上赢得了儿子心悦诚服的表态:“我和我的母亲有了连结。”

可很多时候,我那当老师的父母一点都不懂得这些,除了给了我吃穿,便硬逼着我埋头苦读。当我说说LOL,听听E神的歌,不是遭白眼,就是用更多的作业来限制我。

进走孩子的生活,倾听我们的声音,才能顺利的沟通。

其实,青少年和父母总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代沟,为什么就不能像这对母子一样,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呢?为何不可以像朋友一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家长不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帮孩子做出一切的决定;孩子不再是畏畏缩缩,而是畅所欲言,把自己所想的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因为只有在尊重与沟通中,孩子和父母才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才会有更融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在我们身边,许多家长信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较少看到父母在孩子“放浪不羁”的时候先去尊重我们,与我们坐在一起耐心地沟通,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如果我们的父母都能像龙教授一样该有多好。

尊重与沟通,这个最容易被养育的辛劳所掩盖的母亲的最重要的工作,龙应台在不断地努力实践中做到了。她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她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如何去尊重,如何去沟通。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9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联的描述,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资料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必须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正因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取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取权。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个性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就务必具备必须的竞争潜质,就务必发奋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这天务必用功读书。

亲爱安德烈心得 篇10

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安德烈写的第100个人物,他的《童年》里面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可悲。我想,我们要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好好地爱自己的父母。

《童年》里的主人公阿廖沙是个可悲的少年,一天,爸爸妈妈把他送到外婆家。外婆家的小染坊就是他的亲生父母亲。外公家的小染坊也比较小,那里的小染坊就比较小。阿廖沙xx岁丧父,两个舅舅和小母亲相继离家,而这里的老板外公家的生活十分的坎坷,因为他们的家里穷。但这并没有打垮阿廖沙,而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这种环境下,外公外婆也是十分的善良、可爱。

阿廖沙的外公,在黑暗的社会中,一直都是善良的,但他却没有一个能够阿廖沙,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外公的性格。

外婆家的小染坊是一个令人窒息的黑暗家,外婆生活十分艰辛,每天早晨妈都要赶去上班,晚上外公外婆要回家,外婆一天天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可她却不会想让别人帮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没有一位能够帮外公外婆做点小事,这些小事,却折一个人一生要面对的世界。

读了安德烈的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善、恶、美。

让我们一起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父母对儿女们放心,让自己快乐。

亲爱安德烈心得集锦


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为您献上亲爱安德烈心得,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为了更好的加强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经常写心得体会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条理化。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1)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2)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3)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一本书,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正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甚至是与父母的一些矛盾。读了这本书让我能够完全抽离出来,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些成长问题。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龙应台那个年代的贫穷,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环境,那样的落后,就像我们现在父母以前的生活,是我无法想象的。也许,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这是另一个时代,一个新新的时代,这个是一个懂得快乐,玩耍和音乐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伟大理想。与龙应台那一代截然不同。当人们的生活,文化随着时间逐渐提高时,往往会丢弃一些原始的东西,被金钱所束缚而变得残忍。而那被丢弃的东西,正是龙应台那时所普遍拥有的单纯与互助。现在的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友谊、亲情变得一文不值,而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又是否看清什么呢?还是在享受着贩卖心灵后得到的物质呢?也许,我们能期望某一天在我们享受物质时,回头想想逝去的心灵。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里面收入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说实话,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内容,我读不太懂,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我们常常会厌烦父母,甚至会对父母发脾气,就像我们常说的代沟,对于父母的约束,我也会经常受不了。虽然我知道他们因为爱我才那样做,可是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我想去闯,去荡,哪怕是跌倒,受伤也是自愿的。但就在我刚踏出家门的时候,我的父母可能就会对我说不,也许,这就是孩子与父母的代沟。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怎样消除这些代沟?龙应台的选择是,一方面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方面主动出击,通过书信与安德烈讨论问题、交流认识,寻求有效的沟通。

书中也提到了在人际关系方面,在权威的世界里,人际关系仿佛显得很重要,它可以将你从山峰摔到低谷,也许会让你一炮而红,所以,掌握好人际关系很重要。对每一个人都露出微笑,面对那样的英语老师我们大不用消极的方式去反抗,我们可以与那样的权威坐下来沟通,解决好所在问题,而不是将那无谓的反抗化作让自己受伤的一把剑。音乐,对于像我们这一代来说是爱好,是享受,是幸福。我每天总会抽出大部分的时间去听音乐,甚至写这篇读后感时也是听着音乐。歌曲的每个音符都会带动我的快乐或悲伤,从而引出我心底美好的回忆,带来许多感动与幸福。此外,对于歌词,我会因一首歌的歌词而喜欢那首歌。我认为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将来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曾经问过自己。我不知道我将来会做什么,又有多大的成就与名誉。我也不知道我父母对我的期望有多大,是要挣多少钱还是只要快乐就好。无论怎样,我只知道父母现在的辛苦是为了我的幸福。我必须努力地去学习,以后再用心工作,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好好生活,活出我的自信,活出我的快乐,活出我的幸福。因为这样,父母才能幸福。其实,将来做什么不重要。只要活出你的精彩,你的快乐,回报父母,就够了。失败,对于失败我也曾经感到茫然,我也曾经经历失败,我也曾经感到绝望而不知所措。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我同样因跑得不够快被淘汰,面对胜利者的嘲笑,我只有哭。当我和我的眼泪度过一整晚后,我才知道,没有人会怜惜你的眼泪,没有人会帮你。所以,只有靠自己,坚强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勤勤恳恳的努力学习,在人生的跑道上留下一抹胜利的微笑。面对困难,我也不再哭泣,我会付出努力去克服,就算失败,我也是成功的,因为我努力过,我不后悔。衰老,虽然现在对于我而言还是一件漫长的事,但是我也能察觉到它的存在。当我身边的人一天一天衰老,变得满脸是皱纹,褐斑,甚至死亡时,我对衰老的看法不是恐惧也不是可怕,则是同安德烈原先想的那样,很优雅,很休闲。我可以舒适的坐在阳台上回想自己的人生,回想过去。尽管我自己快走完人生的道路,我也会坦然面对。尽管我身体不行了,我也不去在乎。尽管我可能快忘了所有的事,我也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衰老,不是我该惧怕的,也不是大家所惧怕的。老人,会有儿童般的童真;老人,会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老人,会回想曾经拥有的幸福。想象人生是一场游戏,而老年则是游戏后的喜悦。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困难、挫折、成功、失败等等,当你经历过这些之后,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成长,就是因为这些成长,我们的人生甚至是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的五彩缤纷!生命因成长而美丽。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4)

这几个星期的阅读真的是收获惊人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如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所以我有话跟您说。

一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去读,可后来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对话里。

看着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妈妈龙应台说,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其中母爱就在里面,我其实也好烦妈妈的关心。我现在越来越叛逆,总是喜欢和妈妈对着干,有时候还乱发脾气,我也好想和妈妈有些交谈,可是一开口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候还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书信,我也想过,可是妈妈每天六点钟左右回来,一回来忙到七点多,吃完放八点多,做完家务睡觉,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次我试图和她交流,没一会又扯到学习上了,说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以后会怎样怎样。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反正唠叨一会就结束了,可是后来越来越烦,就和妈妈越来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羡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亲爱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给河马刷牙》这篇文章,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择,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还埋怨过她,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我以后生活能轻松点。

妈妈,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你每天都来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说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家,而你,会笑着听我说话,时不时插上两句。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书,你帮我准备午餐,餐桌上,又在计划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帮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个人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是空旷安静的客厅,你回来后,我和你说着我们班同学的事,你要不爱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学习上。

手指在计算机上飞快地动着,我安静了,你沉默了,整个客厅只响着计算机“噼里啪啦”的声音。

妈妈,我想进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对我说,你想进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怄气,不让你进来,我想说的是:妈妈,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总认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说出去。妈妈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忙,不要总是放在心上,看到你的白发一天天增多我也心疼,妈妈,为什么不把我当做你的倾诉对象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5)

最近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本书的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龙应台和21岁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心得系列


读后感大全专题“亲爱安德烈心得”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亲爱安德烈心得。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在变化的,我们最好将心得感悟用笔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就是每个人对某些事或人见仁见智的看法。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1】

20xx年我经常想给我的爸爸写信,很早就买了邮票和信封, 可无从下笔,他从不上网,拒绝电脑,拒绝手机,每天的工作是煮早饭买菜看报煮中饭睡午觉看报看电视煮晚饭看报看电视,周末雷打不动的麻将。虽然1980年我就在他的办公室学习用电脑玩吃豆子游戏,虽然儿时每个周末爸爸都带家人去云峰剧院看电影,虽然记得他喜欢教我写毛笔字画工笔画,虽然爸爸经常带我去上海动物园看熊猫,去外滩看和平饭店,他会说:看到那个绿色的金字塔顶吗?里面有我们设的监视系统。虽然爸爸对我的同学和蔼可亲让高中同学至今记得四个菜的早餐。可最近这15年,我们似乎已经没有交集,包括整个现代社会都和他没有交集。这些年,爸爸和我们唯一的交集是报纸杂志,买南方周末一期未落,看三联也很认真。 印象中他唯一和现代社会搭界的是他居然尝试过跳舞毯。然后,他生存于上海,放佛他是个局外人。他生存于地球,放佛是来自火星。于我和弟弟的思想,他从无过问,甚至无从流露任何一丁点儿关心,他封锁了自己的思想,也不原意了解我们的。

我努力回忆是怎么样的事件使以往那个年青的,虽然忠厚但快乐的父亲,变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顽固。我甚至用公公60岁学驾驶,练刻章,爱钓鱼等等来刺激爸爸,虽然事实上爸爸过得比公公更自在,可我骨子里不甘心失去和他的共同语言。

从大学毕业后自己选择工作开始,似乎我的家里,我拥有了话语权,这大概也是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的表现。无论我换什么工作,换哪个城市生活,爸爸都没有意见,唯有一次我因逃避而离开上海去南方时,爸爸给我写过一封信,信已经遗落在无数次搬迁中,可内容一直记得,他说他这么多年没尽过父亲的责任,所以也无权对我的生活发表意见,只是任何时候,我想回家的时候,他和妈妈都在家等我。

因为这封信,我坚持认为我和爸爸,是有种默契的,即使他不承认,我还是这么意念着,不同于和妈妈可以家长里短谈东论西的默契,就是心底头觉得我这个女儿,在他心底固执地占了个坑。现在因为我也为人母了,所以有种迫不及待地催促感,推动我想在坑里种出花儿来。

读《亲爱的安德烈》,无疑是个促进器。为什么当年我没有回信呢?我似乎错过了一次,现在更局促了。我反思自己,感到惭愧。我也同样为道德的积极消极困惑过,为处理自己的摔跤躲避过家人甚至整个城市。也为认识自己已经平庸而不忿。看到嘉绘,有时也会思虑,将来我和她的沟通会变成怎样。她日后的选择,包括对我的选择的质疑,我能否全盘接受呢?

我希望,能够一直学习, 做女儿,做母亲。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2】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明白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日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我的思想,想着走自我的路,选择自我的品味,在搞自我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我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我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明白,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样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我做决定,并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应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先作为母亲的她们,应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我,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我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我,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貌。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应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我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3】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年复一年中,儿子己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平日里倒不觉得,偶尔在他熟睡时,看见床上躺着的宛如成人的身体,心里不禁一惊,噢,儿子长大了!就这么长大了!声音变了,长青春痘了,毛茸茸的胡须己清晰可见,脚上得穿四十二码的鞋子了……莫说心理,单是外形上的变化己是足够大了,这一切变化似乎太快了,我极不适应,这正如龙应台见到十八岁的安德烈的感觉一样,是啊,那可爱的,让我拥抱让我亲吻,整天黏着我叫”妈妈”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一边读《亲爱的安德烈》,我一边想我的儿子,我和他现在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有没有问题?他会不会把心理话都说给我听?我的反复叮嘱他会不会厌烦?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在学校发生的事会不会愿意和我分享?我在他心里是个怎样的人?龙应台和安德烈母子以书信的形式谈艺术,谈文化,谈生活,谈国家,谈政治,谈道德,谈烦恼,甚至谈爱情,他们通过沟通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彼此,更加理解和深爱对方,这也正是我向往的母子相处模式。

很早以前在微信朋友圈就看过龙应台说给孩子的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把这些话也说给儿子听,希望他能明白,现在的用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心中有意义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尊严,乐在其中。

虽然当父母没有“上岗证”,但是现在想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有效的沟通,我还真要学习当父母。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关于这种感受,我有深刻的体会。儿子现在上初一啦,每天自己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看着他的背影,真是既欣喜又悲伤。欣喜他能很快适应初中学校的生活,又悲伤于它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我了。真希望儿子能好好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才。

其实,当父母的责任非常大,既要让孩子吃好穿暖学习好,更要身体好,心理健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更重要的是拥有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被宠大的,听得了赞扬,受不得批评和挫折。时不时就能听到某个孩子被老师当众批评跳楼了,某个孩子父母不让玩手机游戏自杀了。这是多么不健康的人格啊!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少不了的,没有健康的心智,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办法立足的,更别说享受生活了。

和儿子一起看《亲爱的安德烈》,我们讨论对文中某些事情的观点,又讨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交换看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和儿子之间的话题多了,我试着尊重并重视他的看法,他也认真听我的意见和观点。相信“沟通”能使我们母子的关系良性发展,让我们享受亲情,乐在其中!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4】

这个假期,我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这本书是由她与儿子安德烈在三年间每月一次写给对方的书信组成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属于龙应台孩子们的独立宣言,它带给了我许多启发与感悟。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独立宣言”——这是这本书中第三十五封信的标题。在这封信中,菲利普的一个结论引发了我的深思:”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用眼睛盯着你的爸或妈发问,由‘大人’代你回答。”看完这段话,我仔细想了想,好像每次见到爸妈的朋友,有关于我的问题,他们从来都是向爸妈发问,主语基本都是“她”或者“你家可丞”。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我们小孩的不尊重呢?是不是造成中国小孩不独立,或者说大多数独立的比西方的孩子晚的原因呢?

但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前文我对自己,甚至是这一代人的称呼是“我们小孩”。没错,按照辈分看待人的方式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根深蒂固。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传承的“长幼尊卑有别”的理念。

现在有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在呼吁将孩子尽早独立,学习西方对待孩子成长的方式与教育理念。可已经在心中扎了根的理念,又如何能被轻易改变呢?我并不认为两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哪一个全对,或者哪一个全错。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与理念其实是与两个地方的社会,及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意愿的教育方式。

二、关于母亲

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面对孩子追求独立而手足无措的母亲。在信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安德烈的关怀经常被安德烈吐槽,或者生硬地接受。我在龙应台的文字间,读出了一丝伤感与失落。我不禁深思:我们在追究独立的过程中,是否也伤害了自己的母亲呢?

正尝试着追求独立的我,有时对于妈妈的关怀,也是这般不理解与不耐烦。叛逆期的到来也让我有了反对父母意见的冲动。争吵已不可避免。

从龙应台的书中,我看见了一位母亲,面对自己孩子的反对与指责竟是这样无法应付。试着从妈妈的角度考虑,如果有一天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说话干脆,脾气暴躁,尝试追求独立,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还不愿与自己沟通,心里应该很难过吧。可能她们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让我们在独立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少摔跤碰壁,而我们却对这些建议拒之不听,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好意的母亲呢?

合上书本,我对妈妈又多了一份理解。

这本书给教会了正在尝试独立的我许多,我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出属于自己的独立宣言。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5】

在这本《亲爱的安德烈 》的书中,我知道了香港文化和德国的差别,但是安德烈,却不这么认为香港文化比德国文化的差,我是从菲力普给你的来信上知道的。

他说:香港是超级大城市,德国的克伦堡是美丽小镇,这当然差别够大,可是我觉得最大的差别还是人的态度,差异实在太大了。我看的这里就感到奇怪,为什么香港和德国的态度差别很大呢?我就抱着期待的心情, 继续往下看。原来是这样的,菲力普说:你去过深水湾吗?那里常有人烤肉,整个下午,整个晚上,香港人在那里烤肉、谈笑,笑得很开心。可是安德烈却说香港没有咖啡馆,MM说她买了一堆书,到处都找不到咖啡馆,很少。跟台北和欧洲城市差很多。我想反问:那在德国怎么样下午四点去找餐厅吃饭,吃得到吗?大多数德国餐厅,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不开门的。或者,你在德国晚上跟朋友去吃夜宵,包你自认倒霉,街上就像死了一样。

总体来说,菲力普喜欢香港,香港比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国人开朗。香港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他有完美的制度,而且个人价值被放在很尊贵的地位。

我喜欢读你和安德烈的来信,尤其是你们谈论香港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我想问各位,谁说香港没文化!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6】

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德烈是一个热爱书籍,喜爱看书的孩子,他在一次意大利的旅行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儿在那里,他和一群奇怪的动物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幸福的童年。

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安德烈的小女孩儿安德烈的故事。当安德烈遇见一位叫安德烈的老婆婆时,她很生气,但是,她并没有生气过,她也很快乐!她还会和一个小女孩儿说话。在小女孩儿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她身上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乐于助人的精神。安德烈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变得有爱心,变得懂事,变得懂得做事,变得热爱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坚强,不怕困难。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就要勇敢面对,不要退缩,就要勇往直前。这就是我们要像安德烈一样,做困难的勇者,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要有一颗恒心。要有一颗爱心,要有恒心。这样一定会有很多人帮助你,让我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7】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从《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开始。

龙应台说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要认识这个人。

这让我想起,所谓的亲子关系:母亲和孩子成长时候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关于沟通,关于理解。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过程,心里总会有些疙瘩在,所谓的幸不幸福只能抛开一边,只能从心理感受谈起。断断续续的十年间,有时候觉得幸福大抵如此,只要心存感恩,换位思考就足够,但是这远远不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关爱和理解。

童年的不幸多过确幸,18岁以后我越发觉自己是一个心思敏感,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时候活得患得患失。18岁以后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但或多或少总会给我留下心理炸弹,踏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我总会思考长远,关乎未来,关乎他人的感受,如果无法十全九美,那就宁愿不要开始了。

龙应台说得对: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

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开始,从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回忆自己的十八岁,重新回忆和认识当年的自己,试着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找到新的自己,原谅过去和原谅自己。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8】

告别了多情的雨季,告别了留恋的往昔,拨动七彩的琴弦,我们踏上了青春的界域,却离开了父母这个温暖的港湾,与他们越走越远。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才明白,与母亲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够互相认识彼此。书中的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不仅仅是两代人,还是两国人。母子不能时常团聚,并且分隔千里,但他们却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来互相了解对方,龙应台女士在书上写道:“我们原先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而我呢,自从升上初中起,就作为一名住校生住在学校里,与妈妈见面的机会变少了,但我们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代沟,每个星期天回家到家后,我总有千言万语要对她说,和她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我的学习情景,我的学校生活,甚至于我未来的志向,她经常给我鼓励,让我好想一向留在她身边,永不分离。

今年夏天,我怀着憧憬与不舍离开了初中,也离开了她,成为一名高一新生,依然继续着我的住校学习生涯,由以前的一周回一次家变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我对妈妈的思念日日增加。读到龙应台女士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在这个台北的清晨三点,我的窗外一片含情脉脉的灯火,在寒夜里细微地闪烁。然而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前热切的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么远,有多么长,怎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我便想起了妈妈送我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的情景,她的眼睛直视着公交车,那是一个母亲爱与不舍的眼神,可是她只能静静的看着,因为她明白,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只能选择放手。

明白了安德烈与龙应台女士的交流方式之后,我开始和妈妈频繁的交流,但我们用的不是书信,而是微信。妈妈总在微信上给我发一些她认为重要的,对我有帮忙的学习方法,资料等。我每次都找借口和她聊一会天。为了不让她担心,我会和她聊一些我最近的情景,告诉她我的欢乐。开学第一周的周测中,我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一向关心我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她没有责骂我,而是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让我下次努力。我在她的面前快要哭了出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到家后,她发微信给我说,要坚强,我永远是她的骄傲。就像安德烈的妈妈对安德烈说:“我也要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就是被妈妈这样用鼓励来培养成长起来的。

书中写道:“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走平原上同伴能够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团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仅有少年期有。”我也曾像安德烈一样面临过与伙伴的分离,我的妈妈也用同样的道理开导我,教育我,鼓励我,让我去交一些新的朋友。其实妈妈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陪我一齐度过了欢乐的童年,紧张的初中,对于未来的高中三年,我期望她也将和我一齐度过。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我看出了母亲对儿子那种深深的爱,也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要告述她,我“心中有一个小镇,在我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9】

给河马刷牙的主题,是龙应台和安德烈的第28封信,信里提到“平庸”。

爱画画的提摩,41岁没有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小孩,提摩过着自己的小孩生活,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这就是一个人的平庸,没有工作没有钱也没有家庭。

衡量一个人是否平庸:金钱和地位。工作和生活构成人的一生,而一生的平庸与否,我希望是用快乐衡量但看起来不大可能。就像龙应台所说,工作取决于意义。很多文摘里只提到你要用功读书,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利。当细细去读这第28封信的时候把“平庸”、“选择”、“意义”联系起来,归根起来,是意义赋予我们选择的权利,是意义让我们避免平庸,而平庸的定义只能用自我的心中的标尺去衡量。

关于平庸和生活的意义,是在认知后寻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的意义,有了意义就不会失去方向;同样,希望自己快乐,快乐背后的代价有能力去承受,那就是快乐。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生活中完成某些事情后,我们都会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把这些想法动笔记下来,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写心得体会,可以在某些适当的地方引用原文作例证。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1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却还是与父母争吵的我们,还是对待孩子百般无奈的父母,都会在争吵中肆意的怒骂,之后又在疲惫中无力地哀叹。我一直觉得,对于我们,这仿佛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而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日益长大的岁月里,这永远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深深的沟壑。

直到我看到龙应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这个十八岁的儿子,在这位母亲想要填补那深深的沟壑的同时,她用她与安德烈的36封家书,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地读者。

。我以前觉得,这本书真的很用心良苦,这是一位孩子与母亲感人肺腑的对话。直到后来,再次翻阅时,我才觉得龙应台真的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她对于孩子的不仅仅用爱来衡量,虽然语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诉说,但却有一种能从书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开了心一样热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对孩子说的,以一种淡淡地语气一点一点地讲出来。

看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心很静,从文中,我读出了一种深深地悲凉的感觉。作者处处袒露着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却无能为力,想要推开那堵墙却又无从下手。其实不只是她与安德烈。十五岁的我们,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却不如身边的朋友亲近。那种感觉就像一堵无形墙堵在我们的心口。我们依仗着父母的爱,肆无忌惮地沉默着,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们心口的火药。“啪”的关门声,是那么尖锐又刺痛人心。

书的开头写到:“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离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对了,这似乎就是我们平时与父母惯有的相处方式,龙应台说,那种感觉就像突然一个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过来,你却不知道往哪里躲。那种悲伤浓浓的笼罩着,像一股淡淡的菊香萦绕不去。

看完书后,我陷入了沉静。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渐渐学会把所有的话都藏在心里,而父母却恳切地希望与你打开心扉地交流。父亲节母亲节与父母说的那声“我爱你”却远远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把自己关进手机,与父母在一起却只是低头,原来这样,我们也是爱了。我们和父母之间,那句“我爱你”似乎那么敷衍,敷衍的让人心知肚明。转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复咀嚼着那句干燥无味的“我爱你”。

龙应台写下这些真挚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让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着化不开的愁与爱。我感到一阵酸楚。想想自己与父母的僵持,母亲那些想要说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话,我心里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亲和我说,你要相信我会永远为你好,可是我却没有,我们永远觉得我们的委屈比她们大,该诉苦的,是我们。

我们总是觉得母亲总是挑着所有我不爱听的字眼,所说的所有话似乎都能毁坏心情,可是,有错吗?我们在心里如此坚定地认为父母逼迫我们学习,没有他们,我们会更轻松。然而龙应台对她的儿子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们心里也许明白,可是想要承认却不那么容易,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可我们还是蒙住自己的耳朵,心里不断想着,我不想听你话,你说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以后就能有出息吗,我不想听,不想听。

这本书像是能够把我们的心放在漏斗上面过滤一遍,让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现在,你还可以挽救的。当你在阅读完这本书后,合上书的那一刻,仿佛心结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门也“刺啦”一声轻悄悄地开了。

《亲爱的安德烈》用一种平静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亲与孩子的心灵之旅,却在我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2

《亲爱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间虞老师推荐我看的一本书,是由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书信而改编成的书。对于这本书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早点阅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想我会更懂得妈妈的不容易和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到底是什么。书信中的内容包括了母子对文化、民主政治、独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与探讨。

龙应台因工作原因离开德国,回到台北工作,而安德烈则在德国上学,她一走就是四年。为了更好的了解安德烈她强烈要求与安德烈互通书信,征得了安德烈的同意,这一通就是三年。在来来回回36封书信中,母子会因为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安德烈会很深刻的去思索问题的根源,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不同的差异。东方人习惯集体思维模式,西方人则习惯个人思维模式,西方人在这种个人思维模式下越来越独立和自尊,而我们却随波逐流。安德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都会和母亲交流,而母亲给予他更多的帮助是鼓励和耐心的教导。

最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距离的遥远、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让代沟越拓越宽,更多的是在书信中母子彼此间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十八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就像龙应台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着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的第28封信"给河马刷牙"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课,她对安德烈说:"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到动物园里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感,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体验生活,你就会快乐。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们总是在追逐金钱和名声,树立错误的职业观,好高骛远。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义,我想使你快乐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读《亲爱的安德烈》给我很深的感触,尤其是在信中龙应台对安德烈的教导和鼓励,我不禁也会想起妈妈对我平日里的教导和鼓励,妈妈总是告诉我"无论身在何处,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所以每当我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我都会很乐观的去面对,因为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同时,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更多的应该是沟通,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就如同安德烈对母亲说的:"妈妈,您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您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二十岁的成人。您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吗?您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您的心态啊。也就是说,您到今天都没明白:您的儿子不是您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您的"别人"!"

最后,我想说,不管您是仍在纠结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的父母,还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沟通的孩子,我想你应该拿起《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借这本书。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在子女一点点长大,父母越来越老中,我们不难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沟通也就越来越少,但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心里都希望能沟通多一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绝大多数因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父母和子女都可以试着去了解对方的喜好和关注点等等,然后多找一些双方都喜爱的地方去聊天。当然只有单方的努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主动沟通,不能有一方被动沟通。

父母与子女之间难以沟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中国式父母把孩子管得太死。不是说他们不爱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太爱我们了,那种爱让我们快要窒息。而他们对我们的爱又表现在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盼望、渴望我们十分优秀上,而这种优秀在我们还在上学时期,往往取决于我们各学科的成绩是否优异、班级的排名时候在前列。他们总会对我们说,你要死现在不努力,你以后就完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期盼,我们有多累,压力又有多大。他们爱里面的那种重担,那种责任,把我们压得死死的,大气都不敢喘。我们知道你们很爱我们,但这种爱里夹杂着太多太多我们不敢承担的情感。在那种爱你,我们没有自由,没有尊重,没有犯错的空间。就因为你使我的父母,所以我要把你对我所有的期望,都尽力做到最好;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不敢去做选择,我也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所以我选择了所有你认为好的,即使我不喜欢的。你知道吗,就因为你是我的父母。

我们之间真的很少沟通,而且就算沟通,也会觉得好累、好烦诶。你们总要在你们是我的父母打着重符号,所以我们好难沟通。

我希望,有一天,你不用再为我作一堵厚实的墙,而是看着我翱翔,带着欣喜的目光,别那么多的要求哦。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4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中年女子与她的儿子之间三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让我感受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随着三年的通信不断变化着。其中我看到了一位想深入儿子内心,想打开儿子内心中那扇无形的大门的一位伟大的母亲。然而与这位母亲相对的是一位对母亲所做的一切不屑的儿子。但是伴随着母亲的不断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最后纯属想跟母亲谈心。

在书中有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许多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的那些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却永远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做唠叨。我只顾着自己,却不顾父母的逐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渴望着你回头看看她们。

龙应台用她那优美并带有色彩的语言向我讲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你……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给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家书,原本儿时的情深,却成了现在的冷冷淡淡。让我们来看看这位传奇母亲——“龙应台”,是则样和儿子“安德烈”恢复原本的纯真、幸福的亲情吧!

三年的不断通信简直是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文字让人感到一种痛切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一个是帅气、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在渐渐衰老,想与儿子一起找回往日亲情的母亲。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不断的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亲情这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反的是一个青年对母亲的不屑。可随着母亲努力的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只为了稿费而写的单纯,到想要和母亲真的交谈而改变。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内心,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新年、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流着,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会嫌饭菜难吃,水烫或太冷……再想想母亲的付出,又会有一丝抹不去的痛楚。

虽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亲、懂事、担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却永远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关心问候,会被我当成成年人的唠叨,拒之入耳。我只顾着我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背后,有着一双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待着渴望你回头看着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辈子!

其实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可能他们会在某一时刻忽然的离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顺放在嘴上,多多陪着他们。你所能给予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孝顺,让他们快乐一时,伤悲的无底深渊,是因为你不是为了孝顺而孝顺,来让自己心安;其实不久之后你会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坦诚相对。。所以趁现在不要把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为父母永远都在你的身边。龙应台温文尔雅、亲情流动的优美色彩文字与父母的辛酸与无奈;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人在家等着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尽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极限,他也会努力着不放弃的去做,记住他的好只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对你冷,只是他暖的时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让你去锻炼,学会照顾她,暖他一辈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远是你!——爸,妈,我爱你们!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 篇5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36封家书信后,书中母亲龙应台带着怀疑的态度,安德烈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我们这些做父母有一种难以说出口的压抑?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触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书中的安德烈在生活中充满了乐趣,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吃个早饭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家开始忙碌各门功课,周末还要上各种补习班……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那么的重要:其中最令我感动的29封信《第二颗眼泪》,内容是中年父母企盼他们的儿女,哪怕是一点点,能了解自己。当少年儿女知道父母被什么样的电影感动,为什么样的老歌着迷时,两代之间可能又多了一点点体贴和容忍。还没机场,中年的父母已经情不自禁哼起那熟悉的曲子,暮起的那一刻,他们又异常的安静,少年们古怪地回头,好像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也曾经年少过。

哈贝马斯的老师,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曾经说,Kitsch就是紧紧抓住一个假的感觉,把真的感觉稀释掉。昆德拉的说法更绝:Kitsch让两颗眼泪快速出场。第一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动了!第二颗眼泪说,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动的感觉实在太棒了,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尤其棒!

我喜欢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散起的发丝在阳光里一亮一亮。简直就是Kitsch的化身了,还好昆德拉说,那第一颗眼泪不是,第二颗才是Kitsch。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无私的母亲,正在努力与孩子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在我看来,龙应台的成功,就在她用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坦诚地面对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走进孩子的生活、心灵和世界,为孩子的成长减少一分迷茫。

关于亲爱安德烈心得


当我们在面对生活时有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用笔写下最想表达的情感。心得体会是随时都有可能产生的,以下是编辑为您准备的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1】

《亲爱的安德烈》救赎了那些年我的错。

龙应台是我一向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她用平凡朴实的笔风为我阐述属于她那个年代的生活情况;她用饱含悲凉的笔调为我描绘出目送的画面;她用纪实严谨的态度来评价过去和未来。她曾说:“所谓子女,不过就你目送着他们离开的身影仅此而已”。一句话道尽天下父母心,因为我未为人父母,可能不能体会《目送》的境界,但《亲爱的安德烈》却深深撼动了我的心。

《亲爱的安德烈》讲述的是母亲与分别十余年的儿子之间的对话,通过信件的方式表达出来,全书由短十余篇信件组成,却蕴意深刻。尖锐地反射出了当代新青年和父母们之间的矛盾。因为安德烈身受异国文化教育,从而致使这种矛盾的深化突出。

信件中母子二人探讨了有关世界文化、中外差异、香港文化、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尽管龙应台自述“这本书原意只是为了了解我的儿子而已”的单纯念头,但确实迎合了不少父母和子女的困惑。龙应台在自我简介栏中所写职业为母亲,所述经历是“在担任母亲这一职位中,一直表现不良,至今仍未毕业。”很难想象一个红透半边天的作家也会如此中肯地评价自己的定位,或许她真的只是想当好一个母亲而已。

书,是初二买的。当时的我年少轻狂,意气风发,自以为不可一世,感性地评定生活中的一切,一点点不顺心的事都可能碰触我的雷点,是一个叛逆期中的孩子。对于这样一个迷途的孩子,我不断与父母争吵,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直至拜读了这本书,她很好地把我拉出了泥泞的沼泽。

当我读到龙应台回忆儿时在渔村里破烂不堪的生活情境时,她的那些叙写无疑让我震惊;当我读到龙应台所推崇的极简穿衣风格时,我不禁想起我的母亲似乎也有此习性;当我读到龙应台的十八岁那一年甚至无法观看到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迈出人类历史上空白的一步时,我又想起母亲的儿时是否也活在如此单调的世界里,视野狭隘的只能看见周边事物,甚至于不知道这件人类史上的壮举。

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我所不清楚的父母的儿时,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惊的同时,也磨合了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在茶余饭后问起父母的儿时。起初,母亲还有些许的诧异,但是,尔后她又很耐心地为我描绘70~80年代的中国,我震惊,我在反思……

反思当我吃着KFC早餐时,父母儿时所啃的干巴巴馒头、稀薄的粥又是什么滋味;反思当我追逐名牌潮流时,父母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艰难度日的情形;反思我在盲目地厌恶学习时,父母又是把接受教育看成是多么美好的事……

沟通是消除隔阂的最好方法。我说我想完成母亲未完成的大学梦,我说我想为只身投入社会的父亲撑起一片天。我的父母也曾如此艰辛过,而我今日所抱怨的苦痛又岂非太过小儿科?

龙应台在回复读者的信中这样说“小草有小草的活法,大树有大树的活法,小草也会绽放出不一样的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跑道上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有的人是50米冲刺,也有的人是1000米长跑,还有的人也许是沿途观赏风景散步的人。”

给河马刷牙,不可能的事。讲述了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对待艺术品,或是人为制造的工艺品的不同看法。龙应台赋以史实配型,战后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分开的一国之民,却在交界处的中央广场上树起李小龙的金像,这正说明他们还是可以找到共同理念,崇尚正义的力量。而这种在于龙应台眼中的工艺品被赋予人文便俨然成为神圣的艺术品,安德烈也终在龙应台的教导下,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龙应台以七分认真,二分幽默,一分审视的笔调,安德烈以三分认真,七分玩性的笔调所创之书,当真为千万家庭带来了一盏明灯。尽管与初衷有些许不同,但结果还是很好的。

我很感谢《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将我从歧途引向正道,救赎了那些年我的错。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2】

这几天,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但我从他们的书信中看到的还有认识问题: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认识、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自己的十八岁、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对社会的左右看法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十八岁的他们会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他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是她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虽然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母亲面前,我还是觉得安德的自由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不知道外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子女的,但成长生长在中国,我只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我希望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3】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绩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一句话在脑海盘旋许久,许久。

在我们孩子看来,读书无用,而一些学生变相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成绩就是父母的脸面,而父母逼着我们学习,孩子会不停的厌倦,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甚至是亲情。

原来在平淡的日子里,父母早已用心,把未来打造得尽可能简单、舒适,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们早已经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缓缓的放下那双疲惫的饿瘦,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去度过后半生,他们可能也曾后悔,也曾在夜深人静是偷偷抹下眼泪,第二天依旧笑对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度的自责、嫌弃甚至是厌恶、憎恨。从现在起,爱上父母、爱上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谢!(张思行)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4】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可是,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和想法也会不一样,看了《亲爱的安德烈》我被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和谐的关系所感动。他们用文字沟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彼此,真好。

在我自身和许多周围的好朋友之间,都曾听到过这样的抱怨,父母抱怨子女长大后不如小时候听话,我们则会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许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在父母看来却是不听话。龙应台在《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一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这样的心态在我看来是很难得的。许多人都认为,孩子长到八十岁,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而我们在渐渐成熟,开始有不同的想法,渴望得到理解,希望能够不再被当成孩子,盼望长大,想要拥有自己的主见,因为我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人。

安德烈写信的时候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他的文字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龙应台觉得安德烈不够严谨,而我却觉得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写作,什么都是一板一眼的,那会失去许多真实的东西。或许成年人认为做好一件事就是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我更多的是想把一些事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完成,而不是成为自己的负担和束缚。书信成为了两人沟通感情的桥梁,可以畅所欲言,真是一个不错的沟通方式呢。

父母与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他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许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知道和不了解,自然是比不上我们这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我们现在想要知道什么事,上网一查就好了,可是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想要得到信息,只能靠人为传播。曾经也听妈妈说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可是,远没有这样直观的感受。看了这些文字,我理解了妈妈,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不一样的。我们拥有的高科技产物,是他们小时候无法想象的,细细想来,真是有一份感动。

在比赛中,为哪个队伍加油?是为自己国家加油还是为别国加油?这个问题,或许许多人包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为自己的国家加油,因为这是一种荣誉。而龙应台则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会为弱者加油。在爱国的同时,龙应台看到了国家的另一面,并不完美的一面,这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吧?

在少年时,我们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不想完全被父母知晓,此时,就需要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了。在安德烈的生活中,曾提到“性”、“药”、“摇滚乐”,我想这只是一种比喻,而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却因此紧张。我明白这是一种爱,可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希望爸妈相信自己。如果得不到信任,我便会选择深藏自己,因为我觉得很难过。信任,无论是在亲人还是朋友之间,都是重要的。

这点点滴滴的一切,正是说明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但是,能够把这些差异变得和谐,互相之间能够理解,真是很好。其实,我也很盼望这样的和谐。

亲爱安德烈心得【篇5】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我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此刻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我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当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必须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杯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当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期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汇总


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亲爱安德烈读后感"这样的内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随着在看作者写的作品体会到万千感慨之后。此时我们优先可以写好一份读后感,这样既可以保存想法,也可以加快知识的吸收。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篇1)

 又过了一段日子,又读了一段时间,又多了一些思考。

我觉得《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这本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羡慕他们这种真诚的没有丝豪障碍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想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说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什么,最后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觉得,其实用书信交流是一种非常棒的交流方式。书信中的交流没有当着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语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你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烦恼,也可以向他们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样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虑我们的感受,然后明向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烦恼,懂得我们之间存在的代沟,他们会给我们回一封带着他们爱意的信,我们也就更能时白他们的期望,良好的沟通就此建立,这真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父母,让他们也认真读一读。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篇2)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她18岁的儿子之间的36封书信的集子,内容涉及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性和恋爱。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本书划分成认同和归属、清狂等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同和归属。这是两个怎样的词汇呢?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于认同的定义仅仅局限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看法,或者说是一种感觉。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看法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我生活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很少发生自然灾害。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城市实在是太过安逸,以至于当我听说唐山大地震,5.12大地震等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是如此的麻木。我的反应让我感到极度的羞愧!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地方又发生了灾害,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次灾害发生之后都会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为什么只有在受灾之后才开始进行防范?为什么人性道德这种本就该存在的东西现在竟变成了奢侈品?在这里,人们生活都极其的安逸,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甚至不会烧饭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我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对自己明确的定义!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谁能准确而又自信的回答呢!

龙应台在这本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讲述了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以及处世态度。

“清狂”与“轻狂”,这是两个读音完全相同的词汇,但所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轻狂”的意思是轻佻,自傲;“清狂”的意思却是放荡不羁。一个贬义一个褒义。“清狂”在古人的诗词中早有明确的定义。在杜甫的《杜游》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清狂的人不会被家庭羁绊;不会为责任束缚;更不会为自己的野心左右……“清狂”与“自由”。自由是我们90后一直在追求的!我们一直都希望不会被家长管束,不会被老师管束,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

每当我们的家长要管束我们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对父母说:“老妈,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的!干嘛总是想管着我?给我点自由的空间好不好!”但是,我们从未想过,现在的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各种观念尚未成熟。我们这种希望是不被允许的!在我们长辈的心中,现在的放任自由就意味着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放弃角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如若放弃角逐就会被社会淘汰,淘汰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甚至是死亡!所以,体谅一下父母,体谅一下自己的将来吧。不要再叛逆了,这样做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道德,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词汇。正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古时候被定义为道德底线的东西在现在已然被抛弃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正在挨饿就将自己餐盘中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也不会因为有地方发生旱灾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停水一两个小时就令我们抱怨个不停。当然了,这些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没有道德,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古时候的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故事非常多。从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之本。百事孝为先,在古代,不孝是会被杀头的。不孝,不遵从父母之命即为不孝。而现在已经频繁发生。与父母顶嘴,欺骗长辈更是变成了家常便饭!但社会已然如此,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也不需要改变什么。

《亲爱得安德烈》,一本好书,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自己心里得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得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来说,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要,但也很痛!每一次的受伤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一本书,几行字,只是对生命的感悟。因为我阅读,我成长。

亲爱安德烈读后感(篇3)

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薄膜。大人们因为有他们的经验,总想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好,让孩子少走弯路,便老是絮絮叨叨地念个不停;而孩子仿佛都是不太领情,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将来的思考,有着一股对新事物的追求,哪听得父母那老旧的“经验”之谈。于是,两代人就被这道膜越隔越远,人们就管它叫“代沟”……

当我在读过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共著的《亲爱的安德烈》后,才发现,所谓的“代沟”只是人们不知道怎样沟通而已。

书中的安德烈住在德国,他妈妈则住在香港,两地有着强烈文化差异,他们也坚持进行着书信来往。在他们写的36封家信中,母亲毫不掩饰地给孩子谈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求学,自己曾有过的困惑……而儿子也以极大的热情回应了对长辈的质疑,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愤怒……

每一封信都充满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中也不乏有些想法的分歧,但这36封信,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对方,了解了两代人。最后,成果是显著的,一个54岁的母亲与她21岁的儿子,也能有共同的话语了。

龙应台曾写道,以前,与他儿子通电话时,只能这样:

你好吗?

好啊。

学校如何?

没问题。

……

仿佛与现在有些家庭的情况差不多,两代人之间也没声么话语,问问好,寒寒喧,就如普通人一般。大家都不愿透露自己的想法。但这样下去怎样沟通?有沟通,得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要是真正沟通起来,当你了解对方的想法后,或许会发现,对方可能与自己的印象判若两人。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孩子也清楚自己的父母,这样才不会有代沟啊!

龙应台在书后写到:

我努力了,他有回报以同样的努力。

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那我们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合集


 网络的普及使得感言变得极其容易传播,当我们经历一些事情或者面临某些场景的时候。若是被触动了内心,就可以写篇感言发表想法,感言可以传达我们的情感,如何才能将感言清晰而有条理呢?根据您的需求,小编为您搜集了一些内容: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1】

初中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合著的《亲爱的安德烈》。

与其说是课外书,我认为应该是隔代母子的心灵成长对话,35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进过三年漫漫长路的书信对话,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里面的内容包括了书信中进行着弭平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努力;探讨了母子对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的看法,体现了母子不同的世代价值观。里面的某些内容篇章让我觉得比较深奥,却又让我去每个字地反复琢磨,体会其中。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哪里是香格里拉》。

这篇文章讲了龙应台与菲利普来到香格里拉,却看见了与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香格里拉,反映了现在的自然环境被人类商业化的现象。文中,龙应台用许多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天堂香格里拉,对香格里拉充满了期待,比如在跟菲利普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中国西南,是满身长毛耗牛吃草的地方,是野花像地毯一样厚,铺满整个草原的地方,是冰河睡了醒不了的地方。”把香格里拉描绘得如梦似幻,让我也不禁向往。当龙应台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时,她是这样说的“到了中甸,我迫不及待想去看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那无边无际的草原。“当龙应台带着憧憬去看草原时,却看到了“难看的房子”——收费处。她那天一样大的草原,竟然就圈在那栅栏内!她就像一个用最高速度往前冲刺的运动员撞上一度突然竖起的墙“天一样大的草原,地一样老的湖泊,日月星辰一样长长久久的野花,青草怒长无边无际的山谷,也被围起来,收门票,——

哎,可真超过了我能忍受的限度!“龙应台对商业化的谴责全都在这里,却又十分形象,让我也不禁感叹:这世上还有最原始的地方吗?龙应台又见到了:”墨色的松林围着一泓透明的水,水草在微风里悠悠荡漾,像是一一年来连一只小鹿都没碰过,洪荒初始似的映着树影和山色。“如此美丽的湖水仿佛让我置身其中,但不仅是这些,这一片香格里拉的土地,听说都被纳入联合国的文化一场保护区了。龙应台想拍照,被喝止:先交钱!让我们都很是无奈,能怪他吗?

最后,“几个僧人坐在香油钱箱旁边,数钞票,钞票看起来油腻腻的。”油腻腻,商业化使得僧人都唾延三尺。为什么在第三世界,“开发“等于”破坏“?由国家的力量进行开发,就等于用国家的力量进行破坏,那种破坏,是巨大的。

它使我们经济发展,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

这就是商业化,一种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商业化。

且哪里才是一个真正的地方呢?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2】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

能遇到一本好书实属不易,将对这本书的感情写出来,将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传递给他人。为您提供以下文章“《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作为参考,希望这篇心得体会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范文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3】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正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想到如何当父亲,而且指导我如何应对每一天在学校遇到的12-15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就应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12-15岁的人,我们该怎样办呢?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现代传媒迅猛发展,而世界发展日趋多元,很多事物并非只有一个答案。因此不好带着标准答案与学生讨论,正因人人都不喜爱被说服。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就应把80%的时刻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好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联,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发奋。我想,只要我们发奋去改变,我们和父母、父子、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对方世界的桥梁。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安德烈心得感悟【篇4】

最近看了《亲爱的安德烈》一书,本书的作者龙应台。借这本书龙应台和21岁的安德烈共同找到一个透着天光的窗口。透过36封电子家书,两代人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有关亲爱安德烈心得汇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爱安德烈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