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蛙读后感 > 地图 > 蛙读后感

蛙读书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来源:互联网

蛙读书心得范文大全5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心境,读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变得自由。如何写才能将这无法言语的震撼写出来呢?有关“蛙读书心得范文”的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

蛙读书心得范文(篇1)

莫言《蛙》是这个月读完的第一本书,因为我原本选的第一本书看了很多天也没看完,我顺便看莫言。

但其实这本书也不好读,背景是中国近六十年的农村生育史,开篇就物资匮乏到啃煤的画面我着实无法想象。作者写得很生动,一个个人物都跃然纸上,合上书本,我都还记得,用了半辈子在追逐爱情的王肝,侏儒妹妹王胆,雷厉风行还有些胡搅蛮缠的王脚,令人暗淡垂泪的陈眉,是个冰清玉洁却被命运戏弄的女人……当然还有我们的主角,蝌蚪的姑姑。对党忠心耿耿又伤痕累累的姑姑,她的父亲是白求恩的学生,她从成为医生的那一刻就是自带光环。从打破老娘婆传统的年轻女孩,到接生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送子娘娘,再到计划生育里手段雷霆的代表人物。村民们从敬爱到恨之入骨,也不过就一瞬间。他们打她骂她的时候从未记着家里孩子还是人家接生的呢。

当时我就在想,人性是丑陋的吧。因为丑陋才会在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便变得忘恩负义,粗鄙不堪。这人性,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可消极终究不是我的风格啊,琢磨着反过来一看,嘿!因为人性是丑陋的,所以我们在遇到善良的时候,得觉得这是弥足珍贵的礼物,这是光,这是彩虹,这是难得可贵的东西。

蛙读书心得范文(篇2)

《青蛙和蟾蜍》这本书讲述了青蛙和蟾蜍这一对好朋友的生活趣事,故事情节简单,但却处处透露着这对好朋友的默契。

青蛙成熟、体贴,他以心中那份不变的美好及快乐来面对他的生活及好朋友。蟾蜍带点傻劲,又有点任性,但却是个至真至情的人。青蛙和蟾蜍的特质迥然不同,但他们对待对方的关怀却超越了个性上的限制,演绎出一段温暖动人的友谊。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缺少金钱,也可以缺少食物,但是友谊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朋友,人生就会非常孤单、无味,在困难的时候也不会得到朋友的扶持。当人人都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时候,我们才能克服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磨难和挫折,才能燃起我们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五彩斑澜。

在我成长的十一年岁月里,我结交了许多的朋友,他们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比如我的朋友黄纬,他不仅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小歌星,还是一个电脑高手。他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的另一个朋友叫杨耀,他是一个聪明、热情和好动的男孩。自从和他交上了朋友,我内向胆小的性格就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了,还能和同学们愉快地交流和相处。还有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吴鑫泽,我们非常要好。虽然我们也有脸红吵架的时候,但是我们的友情十年来都是那么纯朴、那么深厚。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学习,也不在同一个小区居住和生活,但是我们经常相聚,一块去游泳,一起去打球……还有卢思宏、陈涛等许多要好的朋友和同学,他们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贵和温馨,让我的生活过得非常惬意和开心。

友谊,是多么的崇高和美好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像青蛙和蟾蜍一样,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时光吧!

蛙读书心得范文(篇3)

《蛙》,一部简短而直面现实的小说。读罢该书,就像走过了国人的心灵长廊,不由自主的重新探寻了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历程。

该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实捍卫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我的“姑姑”。她不惜一切代价,费尽心机,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超生的孩子出生。她宁可血流成河,也坚决不会让超生一个。在她强大的攻势下,上千的孩子在她手上流掉。而这些,只是故事的一半而已。也许,我们会禁不住的厌恶计划生育政策,对“姑姑”也会产生憎恨之感。但是,作者——莫言并没有就此停笔,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姑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的超生却只是睁只眼闭只眼。

读完这部书,留下的不只是对心灵的震撼,还有是对现实的无奈。计划生育始终是国人内心的伤痛,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像“姑姑”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而现实往往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残酷很多。

我们有活着的权力,但未必有有出生的权力,这就是人性要服从社会。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人的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任何借口都无法剥夺人生存的权力。

蛙读书心得范文(篇4)

今天,我读了伍美珍写的一本书,名字叫做《青蛙王子副班长》,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秦超逸。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主角档案。

姓名:秦超逸性别:男年龄:十二岁职务:副班长爱好:电脑感兴趣的事:社会新闻最好的朋友:华汪德最崇拜的人:老爸博客:胖青蛙的池塘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秦超逸长得很胖,所以同学都叫他“胖青蛙”。秦超逸最喜欢玩电脑,他玩电脑没有不会的。有一次班里选副班长,胖青蛙学习不是很好,他也没有胆量去当这个职务。在好朋友的捉弄下,他站上讲台,好不容易说出来,我想当副班长。请大家支持我,投我一票。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真的当上了副班长。

胖青蛙喜欢写博客,写的文章也不错。有一天,校长给他们说了一件事情,他们学校二年级的一个小妹妹名字叫紫杉,得了一种病叫植物脑细胞癌。她的眼睛就要失明了,但是她有一个愿望,就是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一看升国旗的仪式。可是她家是农村的很穷,希望全校师生都捐款给她,满足她的愿望。胖青蛙一边组织同学们捐款,一边又想办法,他在博客上写了小妹妹的事情,写了学校的地址。很多人看到之后非常的感动,纷纷捐款给她。

读完这本书后,我也非常的感动,胖青蛙很有爱心,学会了关心他人。希望大家都能像秦超逸一样的有爱心。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心,将会汇成爱的海洋。

蛙读书心得范文(篇5)

《青蛙王子》故事中讲:小公主的金球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从池塘里游上来了一只青蛙,青蛙要帮公主找回金球,但是青蛙要公主晚上请他到家里吃饭,公主答应了。然后青蛙就将公主的金球捞了上来递给小公主,小公主高兴的头也不回的跑了。晚上,公主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敲门,她开门一看,是那只青蛙,公主觉得青蛙难看,不想理它。公主急忙把门关上了。小公主的爸爸问她怎么回事,她只好告诉了她的爸爸,爸爸批评了她,并让她开门,告诫她:“不要轻视在困难中帮助过你的人。”公主听从了她爸爸的话,让青蛙分享她的东西,青蛙跳到了餐桌上,吃着公主盘里的菜,公主恶心的都不想吃饭了。青蛙吃饱了就让公主带他到公主的房里,公主很不情愿的带他去了。但他要到公主的床上睡觉,气的公主把他往墙上扔去,当青蛙撞到墙上后就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青蛙终于变回了王子的模样,最后他俩结婚了,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跟别人说过的事,不能不遵守诺言,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帮助别人,不轻视任何人。要对别人友好,更要信守自己说过的话,不轻视在困难中帮助过我的人,这样别人才会对你更好,你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600字延伸读

蛙读后感作文5篇


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完成了作品的阅读,我们内心的感慨一定会如喷泉般涌出。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整理了蛙读后感作文,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蛙读后感作文 篇1

最近,我看了《两只青蛙》这篇童话,觉得它十分有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家想不想听?让我告诉你吧!

在一个池塘里住着两只小青蛙。炎热的夏天池水干了,它们就去找别的住处。走啊走,碰巧遇到了口深井,一只青蛙马上跳到里面去了;另一只青蛙想:万一这儿的水也干了,那我怎么上来呢?于是它摇摇头走了。一年后,深井里水干了,那只青蛙怎么也上不去,又没东西吃,只好等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必须考虑好做这件事的结果。别像童话中的第一只青蛙,没考虑以后的结果就下去了,最终只能等死。其实下棋也是这样,每下一步都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好处,对别人又会有什么杀伤力。如果隨便胡乱地下,结局不用说,一定是输。

这又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和郑眯佳趁同学们还没回来,在一个同学的草稿上写了很多脏话,还在旁边画了许多大便。我们还故意用连笔字写的,想不被别人认出。本来我们只想逗逗那同学,跟她开个玩笑而已。在全班同学回来时,我们俩已逃之夭夭,无影无踪。当那同学看到时,觉得那是对她的侮辱,并把本子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说,要?出真凶,给她道歉。这时我俩十分后悔,我们知道已经伤了同学的心,而且让老师知道我们俩个副班长做的,我们的一世英名也毁了。但是既然发生了,总得解决。于是我们连忙向同学老师道了歉。

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大家一定要三思,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蛙读后感作文 篇2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2009年1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与他的其他重要长篇作品,如《酒国》等相比,《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艺术水准,也是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力作之一。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当中也加入了蝌蚪本人的生活故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揉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蛙读后感作文 篇3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莫言的著作总是颇有深意。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是要通过“蛙——娃——娲追溯”,才能显出此中真意的。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读后感《《蛙》读书笔记800字》。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在此只想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xx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劝说不成,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是和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融入我们国人的血液里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可叹,一场急躁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行动带着火山爆发的宏大气势,吞没了整个中国,分不清这火山的岩浆里,到底混合着多少中国家庭的血与泪。

蛙读后感作文 篇4

第一次听说《蛙》这本书是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那时候就感觉莫言这种有乡土气息的作家很合我的胃口,想多看一点他的书,但当时上中学,没那么多时间。就找了一些他的短篇小说看,都很有味道。前些时候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这本《蛙》,就立即借走看完了。说实话,看完这本书的感触很大的。

文章主要讲了有个八路军父亲的姑姑,医术高明,在农村推广新法接生,于是在胶东一带很有名气,虽然从“姑姑”手中接生的还在有几千名之多。但是丧生在“姑姑”手中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乡。她一边接生,一边带领她的徒弟们实行计划生育,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年轻时的姑姑强悍,有干劲儿,很有能力,根正苗红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那时的她嗓门大,胆子大,仿佛全世界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村民们爱戴她,只要是她接生,产妇及她的家人就心里有底。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她动员村民们去做节育手术,逼迫那些怀孕超生的去做流产,有无数的婴儿夭折在她手里,甚至还有许多母亲也命丧于此。村民们开始怨恨她、诅咒她。但她一直立场坚定,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视同仁。甚至,自己的亲侄媳妇儿都是死在她的手里。她有过后悔,有过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吗?我想肯定是有的。我相信一些没经历过计划生育,或没有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的人是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人会冒着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代价去超生。其实我到现在也还是不太理解。我们都看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过的《超生游击队》那些令人匪夷所思,令观众开怀大笑的段子,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

我妈说孩儿就是宝,不嫌多。她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思想。

再来说说姑姑这个人物设定吧。作者采用前后对照,把姑姑这一人物形象写的非常饱满。我就是个学生,也不了解啥写作手法,我就来说一下对姑姑这个人物形象内心的理解吧。首先,姑姑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为了自己的工作,亲手杀死的自己的亲侄儿媳妇儿。当然这只是个意外,就是因为这件事,所有的矛盾都在姑姑身上爆发了。为计划生育工作奉献了整个青春的姑姑,直到中年才找了一个手艺人结婚。姑姑的晚年是在忏悔中度过的。

通过这本书,帮我们了解到了那个年代计划生育政策黑暗的一面,但如果不是那些计划生育工作者们的腕铁手段,是知道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百姓的思想转变了,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政府也开放了二孩儿,但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就此忘记。

蛙读后感作文 篇5

作为文学院的学生,我不得不拜读一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小说《蛙》。当我读《红高粱家族》、《蛙》、《食草家族》、《十三步》等作品的时候,我为其充满速度的叙述、斑斓的意味、锋利的究诘和卓越的语言才华而兴奋不已。

小说的名字叫《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听说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而主人公“姑姑”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计划生育实施后,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说到底,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这是部直面中国近几十年来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小说。说起计划生育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们不得不感慨一下。

以前有个澳大利亚网友,他说,每10个加他的好友,就有4个中国人。我说,大概你特别受中国人欢迎吧。他说,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当时,我几乎忘了中国人几十年来为计划生育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动物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种族和后代而生存。繁殖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身为高级动物的人类的本能。当人类的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发生矛盾,我们该做怎样的选择?中国政府选择了计划生育,于是,几亿成型的和没成型的胎儿成了牺牲品,又有多少孕产妇由于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丧生。当我们为今天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可曾想到过他们?

读罢该书,犹如在中国人的心灵长廊进行了一番巡礼,禁不住重新探寻一下人类的孕育到出生的生命旅程。正如书中所说,历史是只看结果而忽略手段的,就像人们只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许多伟大建筑,而看不到这些建筑下面的累累白骨。

小说中一个最典型的人物。这个人是全书的主人公——姑姑,名字叫做万心。万心卫校毕业,一辈子跟妇女打交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她是接生员,无论多么困难的分娩,只要经她接手,就会转危为安,就连母牛难产,大家都请万心出马,那时候,她是四里八村妇女的大救星,活菩萨。到了八十年代,她一下子由天使变成了魔鬼。张拳的老婆因她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万心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以至于厌恶到要放弃读下去的地步。万心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表演呢?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这也许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万心,愿你来生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小说中一段纠结的感情。这段情不是秦河对万心的忠诚,不是陈鼻对王胆的呵护,不是万足对王仁美的愧疚,而是王肝对小狮子的单恋。十二年的时间,王肝给小狮子写了五百多封情书,可以想象,王肝是怎么把一颗惴惴不安的心装进信封,等待小狮子的回信,可是,没有,直到小狮子嫁给万足,也没有给王肝回过只言片语,因为王肝的信小狮子一封也没看到,信全被万心扣下了。没有回信,王肝依然痴痴地写下去,从第一封到第五百多封,这是怎样的痴情啊!令人费解的是,头发蓬松,塌鼻方口,满脸粉刺的小狮子,在王肝的眼里竟然是“小狮子真美啊!”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灰姑娘,让王肝远远地看见就激动地眼含泪花浑身颤抖,让王肝情愿跪在地上亲吻小狮子留下的脚印,当他得知小狮子嫁给万足之后,他没有痛不欲生,反倒很冷静地说:“爱情就是生一场重病,现在病好了!”看来,爱情是不拘于形式的,比如婚姻。

小说中一场无法忘却的过往。这部作品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密东北乡写起的,农村的落后贫穷,虽然我生在90年代,没有亲身经历那时艰辛的种种,但从长辈的口中我也了解很多。比如吃,爷爷奶奶说他们那时候几乎顿顿吃煎饼,能抹点猪油或者卷点红糖白糖,就算是十分奢侈了,至于钙奶饼干,那更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了。如果能捡到飞机上投下来的压缩饼干,真是好运气了,更多的时候,见到的是印刷十分精美的传单,飞行员降落伞,还有在手腕上画手表,每家每户发布票。还有那个时代村里的一个接生婆,会安胎,会接生,会打针,还会算卦,巫婆一样神乎其神。

蛙读后感受合集5篇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蛙读后感受”,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一直不停的冒出新的想法。读后感可以很好的记录我们读书的感情,把我们和书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写好作品读后感有什么技巧呢?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蛙读后感受 篇1

今年暑假,我读完了一整套杨红缨的《笑猫日记》,这套书以发生在一只会笑的猫身上的各种故事编成日记。其中我最喜欢《青蛙合唱团》这部分,它精彩的故事内容,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书里描写的是:在一个没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夜晚,几千只青蛙来到笑猫居住的翠湖公园,原来这是一个青蛙合唱团,因为乡下污染十分严重,他们活不下去了。流落他乡的青蛙来到城市,帮助人类消灭苍蝇蚊子,可是有些人却恩将仇报,抓青蛙做美食,抓住“蛙坚强”赚钱,最后在笑猫的帮助下,青蛙们才逃脱坏人的魔掌。因为有青蛙帮忙吃蚊子、苍蝇,城市成为了世界卫生城市,青蛙们却悄悄地离开了翠湖公园,回到家乡寻找新的家园。

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人类是愧对青蛙的,做了那么多对不起青蛙的事情。在乡下建工厂,把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了环境让青蛙失去了家园;读后感·在田里喷撒农药杀虫灭虫,青蛙找不到食物,不得不逃到城里。而青蛙们为了城里人的健康,一心一意帮助人们吃蚊子和苍蝇。可是有些人总是打青蛙的歪主意,我真是不能理解!

希望人类可以早点觉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青蛙甚至地球的影响有多大,及早整治,拯救地球。而我也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虐杀益虫,不乱扔垃圾废物,做环保小先锋!

点评:坚持写作,精神可嘉!读后感主题不错,环保是个永恒的话题,愿我们大家都能在读书中得到启示,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提升语言的生动性。

蛙读后感受 篇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像青蛙一样慢慢长大》的散文名篇,里面精选了许多的名家名作,读了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的一些文章更颇含哲理,意味深长,让人深思。其中,我最喜欢一篇《一觉醒来是早晨》的文章,他使我思如泉涌,有千言万语似要诉说。

我最喜欢文中这样一段话,“人生难免低潮与黑暗,人生难免苦于痛,不要悲观,更不要沉沦,相信命运会有转机,相信黎明的曙光会在前头迎候着你。”是的,正如作者所说,人生难免苦与痛,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困难与挫折,坎坷的道路会让你一次又一次跌倒,痛苦和绝望会缠绕在你心头,挥之不去,在这个定要做出选择的双岔路口中,你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前行,就在于一念之差,如果你选择了勇往直前,那就放下巨大的精神包袱,一觉醒来是早晨!

一觉醒来是早晨,这一句多么简单的话,虽只7个字,但它却包含了多么深刻的哲理啊!它不仅是指时间的轮回,更是指人心灵的更新。人生道路上,我们多少次身不由己的陷入谗言的沼泽,多少次会被卷进是非曲直的漩涡,多少次会面临人生的绝境,但是请记住一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相信命运由我不由天,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振作起来,舔舔伤口继续与命运拼搏,走出沼泽,走出漩涡,战胜绝境,奇迹无处不在,前方胜利的光辉在等待着你,期盼着你。

生活与学习,自来是相关联的,学习正如生活,一个个问题如同一只只拦路虎,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宛如一块块尖利的绊脚石,让我们跌得伤痕累累,但是,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只要你努力钻研,力求上进,你就可以打败拦路虎,跌倒了,再站起来,“有志者事竟成”,你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悲观,不要沉沦,命运定会有所转机。一觉醒来是早晨这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会永远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蛙读后感受 篇3

刚刚看完,现在还无法描述看后的感受,就像莫言的写作速度一贯很快一样,我读书的速度也丝毫不逊色,这本书大概用了三天时间吧,在这三天里我每天只抽出不到半天左右时间来读,我觉得这样的速度应该算是快的了。

在这之前和刚才这短暂的时间空隙里我看到过许多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原谅我可能看得太快还没有来的及消化或者有些消化不良,我还想不出那么精妙绝伦或褒或贬旁敲侧击冷嘲热讽的让人读了肃然起敬的话来写一篇评论。

但是我要说的是,我读得很愉快,非常愉快,而且是欲罢不能。怎么说呢,简直就像吃了一顿美食,大快朵颐啊。

这就足够了。至少我觉得是足够了。我向来不认为小说甚至于其他任何文学形式应该背负上沉重的历史的道德的甚至是政治的枷锁,也不认为文以载道是最高的境界。当然文章也不能只是文章,它应该有它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我认为都应该是一件艺术品的附庸,我觉得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和一切其他艺术一样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如果它让人愉悦,让人感受到欣赏到美的满足就已经足以成为一件传世精品,至于其他道德,批判,还有什么灵魂,那是附加价值,如果有那是锦上添花,没有那也无关大雅。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想和大家探讨文学到底是不是艺术这个命题,也不想研究什么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开始也是一切艺术的终结之类的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命题。

还有一些人跳出来说莫言就是一讲故事的。那些人看不起讲故事的,他们觉得讲故事的就好像旧社会里的戏子,或者说评书的,说相声的,是下九流,不入流,上不了台面,无法跟他们心中那些伟岸的大师什么乔伊斯啦,什么博尔赫斯拉,什么卡夫卡拉相比。我承认,他们没有错,他们都是有着很高鉴赏力的上等人,而我们这样的下等人自然只耽溺于故事的波澜起伏,就好像我们听评书的时候跟着说书的人一起嬉笑怒骂,一起臧否人物,为了评书里那些莫须有的英雄或者小人物贩夫走卒们的苦难而感到难过,为了他们的喜事而欢欣鼓舞一样。我知道这样的上等人同样是看不起《故事会》的,他们也看不起《读者》,那是他们眼中的垃圾,是废品,毫无价值。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些书让好多人在蒙昧之初知道了善与恶,美与丑,良心与道义,责任与担当,同样是这些书最广泛的影响着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然后这些小人物们联手创造着历史,展示着人类社会的良心。我当然不敢不承认《尤利西斯》的经典性与其无与伦比的价值,也不敢对《等待戈多》妄加菲薄,因为我承认我的无知,我的浅陋,我的粗俗,我读不懂他们,我所拥有的那些如果算得上是教养和道德的美好品质,没有一点来自于他们,而我也没有从他们身上感受过丝毫的美,汲取到哪怕一丝丝的营养,我只是像供奉价值连城的青花瓷一样将他们束之高阁,顶礼膜拜,只因为那么多人都崇拜他们,那些我崇拜的大人物说他们是经典,我永远读不懂得经典。但是我知道,我读不懂他们也没有耐心读完他们因此他们也从未影响过我。

我想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我们的道德与良知,我们的知识就是来自于类似于莫言这样的作家,来自于他们的故事,那些被别人嗤之以鼻的“只会讲故事”的故事。但是我就是喜欢这些故事,就像我喜欢《故事会》一样,我还要用《故事会》去教育我未来的小孩,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顶天立地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活着,与那些馆阁里打着饱嗝衣着优雅无所事事的批评大师们一起活着,并且比他们更多的为这个社会的前进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里其实涉及到了我一个粗鄙的认识,我觉得曲高和寡的大雅不是好东西,也丝毫不值得人们尊敬,当然那些下里巴人的大俗也并非好东西,甚至是毫无可取之处。我心目中认为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乃是雅俗共赏。而我觉得在雅俗共赏这一点上《蛙》完全做到了,俗人取其故事,那些惨烈的生死虚幻莫测的人生,雅人研究他的语言结构文学探索甚至书写形式属于什么主义,因此我觉得完全应该给五颗星。

莫言在这本书里讲到了一个故事,关于铁拐李的故事,他说面对神迹,我们应该沉默,不要大惊小怪,所以我觉得我应该闭嘴,不要说话,该用这张嘴去吃饭了。

蛙读后感受 篇4

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是《青蛙王子副班长》。我记得上次《永远的超级四班》非常好看,就买下了这本书。回家后,我水也不喝,饭也不吃,就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秦超逸,由于秦超逸长得很像青蛙,有一天,班会课上秦逸超讲了一个青蛙王子的故事,加上关心社会大事和上课的一番发言,得了青蛙王子的好名。不过,他也挺喜欢这个外号的。

秦超逸十分热爱网络,学习的成绩在班里也是保持在中等。之前,他们这个六年级四班,是陆老师教的,可是由于陆老师生病了,改为了胡老师教。不过在之前陆老师也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好而不喜欢他。不过新上任的胡老师就不一样,胡老师看同学不看成绩,而对每个同学的是公平公正的,不给优秀学生一点特殊权。其中秦逸超一家为这个副班长职位可闹了不少事。胡老师让同学竞选班干部时,经过同学选票,秦超逸他竟当上了副班长,可是,在他之上的班长黄小月却处处瞧不起他。就认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不配做副班长。

不过他的电脑技术可真是十分高,还帮胡老师开通了博客,还在有余的时间也给自己开了个博客。他自己的博客名叫:“胖青蛙的池塘”,在他的博客上。他介绍了他演讲的火车站的设计问题,记录了神奇的科学小实验,还有二年级小妹妹陈紫杉的感人故事……陈紫杉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社会中如果真有像紫杉妹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他们!

其实,秦超逸的心眼非常的好,他在博客上发表了对陈紫杉的文章和照片,他相信,总会有好心人去帮助他的。现在,秦超逸的“胖青蛙的池塘”已经上了教育在线的首页,我真替他高兴!因为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关注他的博客,更多的人去看他写的文章,更多的人会帮助陈紫杉!

秦超逸,我祝他的博客越办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帮助陈紫杉!

蛙读后感受 篇5

这个暑假,我读了《青蛙和蟾蜍》这套书,书里描写了青蛙和蟾蜍这对好朋友的故事。他们一个长着绿色的长腿,一个长着棕色的短腿;一个高高瘦瘦的很漂亮,一个矮矮胖胖的很可爱。只要他们在一起,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变得开心了。他们在一起享受颤抖的滋味,在一起吃着巧克力口味的奶油蛋卷冰激凌,在一起到转角处寻找春天,在一起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虽然他们两个性格不同,但是在一起却总是很开心。

青蛙蟾蜍在一起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有的让我哈哈大笑,有的让我心里非常感动。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圣诞夜》。这个故事讲的是:圣诞夜,蟾蜍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也装饰了圣诞树等待青蛙的到来。可是,青蛙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来。蟾蜍非常担心,就开始胡思乱想。他想:“青蛙是掉进深洞?还是迷路了?要不就是被大野兽追赶?”想到这里,蟾蜍决定去救他。于是,蟾蜍找出一条绳子、一个灯笼、一口平底锅跑出屋外。结果与青蛙碰了个正着。原来,青蛙因为精心为蟾蜍包圣诞礼物迟到了。

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就是在最需要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总把彼此放在心里,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温暖。虽然和小伙伴在一起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珍惜彼此的友谊,对朋友多一份理解,多站在朋友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

蛙读后感与收获大全(4篇)


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蛙读后感与收获"这样的内容,在阅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才能发现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涵。写完该书籍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些美好的情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蛙读后感与收获【篇1】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在人群中被推着走,眼睛、耳朵仿佛都不够用了,因为那嘈杂声、那琳琅满目的货品,密集地直朝你袭来。我本身是不太喜好这样的文字的,因为我很可能在这文字环境的感染下渐渐地就生出满心的浮躁,最后只好把它弃之不顾了;也可能在精彩热闹了一番过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中意的玩意儿都没买到,刚才全是兴奋着别人的兴奋。

《蛙》,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蛙——娃——娲”,这么一追溯,便显出此中真意了。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劝说不成,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看看,这举动是多么的野蛮。中国人向来推崇火与剑,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自己的“敌人”,倒把个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到脑后。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是和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融入我们国人的血液里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可叹,一场急躁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行动带着火山爆发的宏大气势,吞没了整个中国,分不清这火山的岩浆里,到底混合着多少中国家庭的血与泪。

蛙读后感与收获【篇2】

暑假里本人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本书《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有三点:

第一、语言平实有趣,个人语言口味浓重而又通俗易懂,很有个人特色。比如:“王肝与王胆是一卵双胎。王肝身体高大,但王胆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袖珍姑娘——说得难听点吧,是个侏儒。大家都说,在娘肚子里时,王肝把营养霸光了,所以王胆长得小。”这里把双胞胎说成一卵双胎,虽然不是很雅致,但听起来即通俗又可笑。就算是刚懂事的小孩子一听都明白四五成了。

第二、故事真实性强,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真实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总是无赖可击,描绘起来是那么地贴近生活,是那么是自然流畅。比如“譬如我曾讲过的吃煤的故事。许多人以为是我胡乱编造,我以我姑姑的名义起誓:这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确凿的事实。第二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边听于老师讲课一边吃煤。我们满嘴乌黑,嘴角上沾着煤末子。”以前生活穷苦,孩子都是饿着肚子上课的,连煤都吃。但在莫言平实的描绘下就显得很真实,很有童趣。

第三、人文关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但小说里面没有提出更有思想性的个人看法,未能领引读者向更高更宽的方面去思考。比如文章最后,只提到姑姑末落的尾声,但没有在更高更深远地去看待计划生育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莫言的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对计划生育好坏参半那样,显得平淡奇。

蛙读后感与收获【篇3】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名叫《百万英镑》的书。我看的是其中一个章节,那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卡县名蛙。

在法国,有一个名叫斯迈利的人。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别人打赌。甚至连电线杆上停着两只小鸟,他都会跟你赌,看看啊只小鸟会先飞走。他家里养了许多的小动物,他经常用它们来进行赌注。

有一回,他抓住了一只青蛙。并决定,要教育它。果真,他三个月内,什么都没做。就在自己家的后院,教育那只青蛙。不久之后,那只青蛙就学会了,在空中进行360度的旋转。还学会在跳起来的时候捉住苍蝇。那个人就开始拿着那只青蛙去赌博。他找了一个人,想那个人介绍自己的青蛙。说他的青蛙是卡县最棒的青蛙。那个人不相信。斯迈利就用他的青蛙,跟他赌博。可是那个人没有青蛙。司马烈就让他拿着自己的青蛙,去帮那个人捉一只青蛙。那个人趁他走的时候,就把打鹌鹑的铁砂往青蛙嘴里灌。等斯迈利回来的时候,把那只青蛙递给他。他们两个同学碰了一下青蛙的背。新补来的青蛙跳了出去,而那只被称为卡县名蛙的青蛙,却在原地一动不动。那个人二话不说,拿着钱就走了。斯迈利拿起他的青蛙。他意想不到的是,那只青蛙十分重。他把青蛙倒过来,青蛙竟然吐出了约两捧铁砂。那个人十分生气,转头一看,那个人已经走远了。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这个人因为赌博,就是自己吃了亏。我们一定不要养成这种坏习惯。不过,他那坚强的毅力,使人称赞。

看书可真有趣啊,我爱看书。

蛙读后感与收获【篇4】

你是否觉得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该做完的事?这是每个人的困惑的问题,而《吃掉那只青蛙》一书,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豁然开朗了。生活中的我们都会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给缠绕着。我们也总会听到一个声音“我很忙,没时间。”“唉,最近很多事,忙。”“忙”这一字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了,或许是出于习惯,也或许是因为真忙?但是真正有几个人能知道自己忙到最后有多少成果呢?博恩·崔西的这篇《吃掉那只青蛙》却教会了我们如果能正确的把握时间,如何充分利用时间。

常常会有些人会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来的快,有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是这也是一些懒惰的人给自己找的各种理由罢了。如果没有计划,那就更别说什么变化了。如果你都能计划好了,那再大的变化也只是在计划之中的。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天又一天慢慢积累起来的。一天24小时,一月30天,一年365天。人生也就是由这些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做好计划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你只要计划好每个时间段做些什么事情,你就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假使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在思考你应该做什么,那么时间就在你的思索中流逝了。每天1小时一个月就30小时,一年就是365小时,而如果按是一个人活七十年算下来,人的一生也要浪费掉25550个小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并不至浪费掉这么一点点时间。算起来人生真是经不起计算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也深思很久,一直以来都以忙为“借口”的我是否有好好的计划过我的生活呢?以上的这些数字不正是给我的警钟吗?

关于蛙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特别为你收集的“关于蛙读后感”。同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我读了一本作品。读完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书本的内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蛙读后感 篇1

最近,我看了《两只青蛙》这篇童话,觉得它十分有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家想不想听?让我告诉你吧!

在一个池塘里住着两只小青蛙。炎热的夏天池水干了,它们就去找别的住处。走啊走,碰巧遇到了口深井,一只青蛙马上跳到里面去了;另一只青蛙想:万一这儿的水也干了,那我怎么上来呢?于是它摇摇头走了。一年后,深井里水干了,那只青蛙怎么也上不去,又没东西吃,只好等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必须考虑好做这件事的结果。别像童话中的第一只青蛙,没考虑以后的结果就下去了,最终只能等死。其实下棋也是这样,每下一步都要想想自己有什么好处,对别人又会有什么杀伤力。如果隨便胡乱地下,结局不用说,一定是输。

这又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和郑眯佳趁同学们还没回来,在一个同学的草稿上写了很多脏话,还在旁边画了许多大便。我们还故意用连笔字写的,想不被别人认出。本来我们只想逗逗那同学,跟她开个玩笑而已。在全班同学回来时,我们俩已逃之夭夭,无影无踪。当那同学看到时,觉得那是对她的侮辱,并把本子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说,要?出真凶,给她道歉。这时我俩十分后悔,我们知道已经伤了同学的心,而且让老师知道我们俩个副班长做的,我们的一世英名也毁了。但是既然发生了,总得解决。于是我们连忙向同学老师道了歉。

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大家一定要三思,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关于蛙读后感 篇2

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是《青蛙王子副班长》。我记得上次《永远的超级四班》非常好看,就买下了这本书。回家后,我水也不喝,饭也不吃,就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秦超逸,由于秦超逸长得很像青蛙,有一天,班会课上秦逸超讲了一个青蛙王子的故事,加上关心社会大事和上课的一番发言,得了青蛙王子的好名。不过,他也挺喜欢这个外号的。

秦超逸十分热爱网络,学习的成绩在班里也是保持在中等。之前,他们这个六年级四班,是陆老师教的,可是由于陆老师生病了,改为了胡老师教。不过在之前陆老师也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好而不喜欢他。不过新上任的胡老师就不一样,胡老师看同学不看成绩,而对每个同学的是公平公正的,不给优秀学生一点特殊权。其中秦逸超一家为这个副班长职位可闹了不少事。胡老师让同学竞选班干部时,经过同学选票,秦超逸他竟当上了副班长,可是,在他之上的班长黄小月却处处瞧不起他。就认为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不配做副班长。

不过他的电脑技术可真是十分高,还帮胡老师开通了博客,还在有余的时间也给自己开了个博客。他自己的博客名叫:“胖青蛙的池塘”,在他的博客上。他介绍了他演讲的火车站的设计问题,记录了神奇的科学小实验,还有二年级小妹妹陈紫杉的感人故事……陈紫杉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社会中如果真有像紫杉妹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他们!

其实,秦超逸的心眼非常的好,他在博客上发表了对陈紫杉的文章和照片,他相信,总会有好心人去帮助他的。现在,秦超逸的“胖青蛙的池塘”已经上了教育在线的首页,我真替他高兴!因为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关注他的博客,更多的人去看他写的文章,更多的人会帮助陈紫杉!

秦超逸,我祝他的博客越办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帮助陈紫杉!

关于蛙读后感 篇3

这本书是伍美珍写的,主角是秦超逸 性别:男 年龄:12岁 外号:胖青蛙 职位:副班长 爱好:电脑知识 感兴趣的事:社会新闻 最好的朋友:华汪德;最崇拜的人:老爸。

黄小月、宁佳心、卢竞和张小伟是丸子军团(黄小月不仅是班长还是丸子军团的领头)他们分别是:泡泡鱼丸卢竞、六黄地鱼丸张小伟...... 之所以胖青蛙是副班长,有一次,班主任胡老师让愿意当副班长的举手,可是谁都没举手,突然华汪德说:“胡老师,秦超逸要当副班长!”大家都看着胖青蛙,胖青蛙害羞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当......副,副班长!”下课时,大家都围着胖青蛙,所以胖青蛙秦超逸就成了副班长。

后来胡老师给秦超逸吃糖,并让秦超逸帮她开个微博,再把她宝宝的照片放在微博上。放学后到家,也开了个微博。但是烦恼也发生了,胖青蛙的微博叫什么,华汪德说:叫“胖青蛙的池塘”胖青蛙没想到自己成了班级的红人,因此“胖青蛙的池塘"也受人欢迎。还有一次胡老师让秦超逸来收集钱来捐掉,还说要是那位同学愿意的话可以把钱给秦超逸。下课了根本没有人把钱给胖青蛙,只有华汪德愿意帮胖青蛙,他们付出了努力,最终他们成功了。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人要低调、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学习认真的人,还要和学习很好很好的人前进,不能和学习不好的人比谁的学习好、不能打架.....这本书非常好看,你们也看看吧。

关于蛙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青蛙和蟾蜍》这套书,书里描写了青蛙和蟾蜍这对好朋友的故事。他们一个长着绿色的长腿,一个长着棕色的短腿;一个高高瘦瘦的很漂亮,一个矮矮胖胖的很可爱。只要他们在一起,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变得开心了。他们在一起享受颤抖的滋味,在一起吃着巧克力口味的奶油蛋卷冰激凌,在一起到转角处寻找春天,在一起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虽然他们两个性格不同,但是在一起却总是很开心。

青蛙蟾蜍在一起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有的让我哈哈大笑,有的让我心里非常感动。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圣诞夜》。这个故事讲的是:圣诞夜,蟾蜍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也装饰了圣诞树等待青蛙的到来。可是,青蛙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来。蟾蜍非常担心,就开始胡思乱想。他想:“青蛙是掉进深洞?还是迷路了?要不就是被大野兽追赶?”想到这里,蟾蜍决定去救他。于是,蟾蜍找出一条绳子、一个灯笼、一口平底锅跑出屋外。结果与青蛙碰了个正着。原来,青蛙因为精心为蟾蜍包圣诞礼物迟到了。

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就是在最需要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总把彼此放在心里,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温暖。虽然和小伙伴在一起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珍惜彼此的友谊,对朋友多一份理解,多站在朋友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

关于蛙读后感 篇5

自古以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就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寒假中,我又读了一本对我触动挺大的童话书——《青蛙的攀爬比赛》。

书中讲述了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铁塔的比赛,可是在蛙群中没有青蛙相信会有参赛者能够达到终点。在众青蛙议论中,参赛者们纷纷放弃向终点攀爬,只有一只聋子青蛙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一次次失败中爬起,终于爬向终点。读了这则书,对我触动比较大。

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其实在每个人奋斗努力过程中,往往或多或少遇到过旁人的冷嘲热讽,只有排除外部干扰,坚持自己奋斗目标,这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书中为什么一只身体不健全,耳聋有残疾的青蛙能在众多参赛中脱颖而出呢?原因就是它听不见同伴们背后的议论,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坚信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的攀爬,最终成为众多参赛者中唯一获胜的冠军。

如果你在别人的嘲讽下犹豫不决,那么请记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小时候,妈妈见我字写得不好,便给我报了书法班。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可我所写的字仍然很难看。爸爸妈妈都说我没有写字的天赋,再学也没有用。我听了他们的话,渐渐地失去了把字继续练下去的信心……直到现在,我的字越写越差。回顾当初,要是我不理会他人的消极的态度,坚持练字,也许今天的我也能写上一手好字呢!

就让我们学会做生活的“聋子”,对那些伤害自己的冷嘲热讽不必放在心中,只需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

做生活的“聋子”,当别人眼中的“疯子”,也许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合集5篇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收获了真理。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在书中收获的知识,我们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作品的读后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以下主题为人鸦读书心得范文,为栏目小编特意向您推荐的,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篇1】

人鸦,大家可能对这个名词很陌生。它讲述了硕大的乌鸦念动咒语,和小男孩瑞思德互换角色,因此人变鸦,鸦变人的事。作为鸦中的人、人中的鸦,人鸦不断变换视角观察世界,在经历无数次的冒险之后,他又走上了一条回归自我的道路……

这本书很短,只有94页,但我还是深深地为瑞夏德的改过自新所感动。他从讨厌上学,要和乌鸦换角色,到想方设法找白乌鸦解开难题,想和乌鸦换回角色。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明白了动物眼中的人类。他被宠物店诊所的女医生认为是一只被施了魔法的乌鸦;他被小矮人认为是救命恩人;他被好朋友洛阿看来是讲故事大王……

读了这本书,我常常想,假如自己就是瑞夏德,也许,我也会渴望蓝天,想像鸟儿那样在蓝天飞翔,可是,我会想到回家吗?我会想重回人类吗?我会想方设法和别的鸟儿沟通吗?我常常问自己。

我想,《人鸦》一定会一直呆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我需要它。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篇2】

《人鸦》是我花了1天的时间看完的。是埃迪特。施菜伯尔写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孩子变成乌鸦的故事,比如:小男孩和一个乌鸦交换了角色,乌鸦把小男孩变成乌鸦,把自己变成男孩。我觉得:你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交换了。比如:小男孩没变成乌鸦之前他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比如:他变成了乌鸦,享受了大自然,他还交上了朋友。不过他还是忘不了以前的生活。我觉得他自己到处乱飞,不需要妈妈在,他能体验到独立生活。这本书我觉得是我看的最让我惊奇的书,因为这个男孩忽然变成了乌鸦。多么好玩!

总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小男孩和乌鸦的故事。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篇3】

彩乌鸦系列之一的《人鸦》,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书中讲了一个叫瑞夏德的男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一只乌鸦交换了角色。变成乌鸦后的瑞夏德在一个乌鸦群里,开始了一次有趣的冒险。乌鸦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乌鸦需要群体生活,有严格的制度,天天要为食物去冒险,为防备天敌而提心吊胆……更糟糕的是乌鸦的记忆力远远不如人类,瑞夏德发现自己对以前做人时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他告诉自己决不能忘记过去,因为它还要变回自己。于是它找到占星问卜的夏娜帮他把记忆寄托在云彩上。

后来瑞夏德发挥自己讲故事的特长,赢得了鸦群的喜爱;用诚实和热情结交了三个要好的朋友;又凭借他的勇敢和善良,请动物医生救了负伤的头领罗高,化解了乌鸦们对人类的敌视……瑞夏德帮助了鸦群,也帮助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感到很快乐!终于他明白了自己不是普通的乌鸦,是有智慧的人,他要变回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瑞夏德找到了回家的路,和那只乌鸦换了回来。到家后的瑞夏德觉得做自己的感觉太好了,他再也不想变成乌鸦了。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愿意做自己,羡慕别人,想换个角色,你可能会忘记自己叫什么,忘记自己爱的人,忘记自己该做的事,会失去许多快乐,会很后悔。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自己,不做别人!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篇4】

我读了一本叫《人鸦》的书,有一个叫瑞夏德的`小男孩。瑞夏德长着一头金发,鼻子上有几粒雀斑,自从和乌鸦交换了身份后,在鸦群里的地位很低,还一直有人在监视他。自从帮乌鸦边人稻草人之后,就没了乌鸦的监视,现在的瑞夏德,开始想家了。之后又当上了乌鸦群里的讲故事能手。他在鸦群中看到了传说中的UFO,接着又冒险救了鸦群的头领高飞,他向高飞询问该怎样找到白乌鸦,白乌鸦告诉他把这根羽毛触碰一下朗多尔夫,让后念出咒语就行了。最终他变回了自己。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瑞夏德为了能拥有飞行的能力就和乌鸦交换,有点太不值得了。他放弃了好吃的意大利面……为了不作数学题,放弃了学习知识。

其实做人类比什么都好,想想现在的生活,可以躲过猎人的捕杀,可以吃好吃的东西,不用苦苦的寻找食物,生病后可以看医生,而乌鸦呢?哎!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吧!不要让时光白白浪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人鸦读书心得范文【篇5】

《人鸦》这本书讲的是:有一天,一只乌鸦飞到一个叫瑞夏德的男孩面前,张嘴呱呱叫到:“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然后念了一段奇怪的咒语诗,与瑞夏德互换了身份。变成了乌鸦的瑞夏德被带入鸦群后,开始了一段奇特的历险:见到鸟人、小矮人……最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变了回来。

我觉得瑞夏德在没有变成乌鸦前,是一个不爱学习,整天无所事事的小男孩。但他进入鸦群后,在鸦群的严格管理下,经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成为了一个富有爱心、坚强、责任心和为朋友而不顾一切的人。他在森林里救了一只蝴蝶,可蝴蝶却连一声谢谢也没说,他的朋友很生气,他却觉得没关系……,这说明瑞夏德还是一个帮助他人,不索回报的人。有一次大头领被猎人打中,瑞夏德不顾自己的危险,冲上去用草盖住了大头领,还把他送到了宠物医院,而且在首领康复的7天里,他却背上了将头领出卖给人类的罪名。并且在头领回到鸦群的`时候,也没有把乌鸦们冤枉他的事告诉它,这又说明瑞夏德十分的宽宏大量。

《人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为瑞夏德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蛙读后感500字大全


有关“蛙读后感500字”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书籍具有引导作用,帮助我们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读后感书名是一部让人无法忘怀的优秀作品,它是由著名的{作者人名}编写的。领悟到书中的道理,我们应把它记录下来。敬请参阅本文!

蛙读后感500字(篇1)

最近读了莫言的长篇小说《蛙》,这篇小说是一部彻彻底底以“人”为主题的小说,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初读《蛙》,如果没有看过书,光看这个题目,想必是怎么也不会和妇产科医生联系到一块儿去的。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莫言取这么个貌似奇怪的题目显然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在作品中也作了充分的阐释:首先,蛙和“娃”读音相同,其次,青蛙和叫声和孩子的哭声狠相似,都是“哇哇”的声音,写蛙实际上是写娃。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世纪,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马寅初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高达22%。他测算,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50年以后,也就是2007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将会达到50亿!一直生到了7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的膨胀已经无可收拾了,到了70年代末期,中央才下了狠心,决定城市育龄夫妇只能生一胎,农村一胎是女孩子的可以间隔5年生第二胎。这就是计划生育政策。

从鼓励生育到计划生育,这样的政策就像是是一剂猛药,突然下来,很多人接受不了,尤其是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中国,尤其农村人接受不了,必须靠强制执行,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像小说中的“姑姑”那样的人,他们热爱党,热爱国家,是优秀的党员,为了执行国家政策从一个受人敬重、人见人爱的“送子娘娘”到被无数人唾骂和诅咒的“杀人魔头”,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

她是一名光荣的党员,她果敢地执行着国家政策,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姑姑”强行让张拳的老婆、让蝌蚪的妻子王仁美,让陈鼻的妻子王胆强行去做人流的一幕幕,至今时刻在我的脑海浮现,但“姑姑”显然不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她爱孩子,喜欢自己的事业,事实上,她做这项残酷的工作,受到的折磨肯定要比寻常人去做多得多。从迎接新生命到扼杀新生命,“姑姑”内心实有不忍,但坚决执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却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这让后期的“姑姑”一听到蛙声,想起那些还未出生就被自己扼杀在子宫里孩子,立刻变得毛骨悚然,神神叨叨,备受煎熬。就像“姑姑”独白说的那样: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像“姑姑”一样,坚决彻底地执行国家政策,牢牢地站在党的立场上,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跟党走,在执行政策的时候可以灵活一点,人性一点。

蛙读后感500字(篇2)

昨天听闻姑家妹妹添丁大喜,兴冲冲地带妙妙去看宝宝,一进产房,迎面撞上姑姑复杂的眼神,糅合着母女平安的释然、没生个小子的遗憾还有忙活了一天的疲惫,哎,咱家里祖传的阴盛阳衰…,是个闺女,为了缓解现场略显低沉的'气氛,我一改往日沉默谨慎的做派,开始夸夸其谈,姑,到年底,三胎放开生了,计生这个词是越来越淡化了,聪聪妹妹这才是一胎,再生上俩儿子,你可不许嫌多。姑姑脸上舒展开来,忽又激动起来,嗨,你说这个政策说变就变,想当年,一听计划生育组要来检查,你妈挺着六个月的孕肚跑到柳家亲戚家躲了起来,你奶奶被叫去问话,计生主任一声呵斥,你奶奶吓得尿了裤子……哎,也不能光怪政策,咱祖辈上就封建思想就重,不是自己非生不行也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在妹妹大喜的日子里,还是轻描淡写地截断了姑姑的话头,不然她就这些个事能唠叨上半宿,还有一个原因对于不太好的过去,人总是倾向于选择性地遗忘。

晚上回去一口气读完莫言的《蛙》,这是莫言的诺贝尔奖之作,大体记得颁奖词是因为《蛙》的写法荒诞奇妙,在国外看似荒诞,但在一个与东北乡共享胶莱河的昌邑人眼中,在一个被计划生育影响了三十多年的人来说,看到的都是熟悉的影像,地道的方言俚语,就像乡里乡亲一样。看完《蛙》,被我的姑姑整天念叨的那些影像又浮上心头。

“藏”是贯穿一个“超生游击队”家庭的关键词。没生之前要藏,母亲作为一个新媳妇,开启了生儿子之路后,几乎就不在人前露脸了,反应了、显怀了都怕别人看出来,只要不太热,她都裹着厚厚的长袍大褂;生孩子要藏,万一邻居听到动静,被举报了就坏了,就像《蛙》里面说的,只要没出“锅门”的,被举报了一律刮宫流产,但只要出了“锅门”,好歹是一条生命,就等着罚款好了。除了大姐是在家堂堂正正地出生之外,我和妹妹弟弟都是躲躲藏藏出生的。说的这里,想起了之前一个同事的对象叫王小丁,他上面有两个姐姐,也是超生的,躲在一个姓丁的亲戚家出生的,直接取名小丁。生出来的孩子更是要藏,怎么藏,我家老屋设计地就像抗日时期游击队住过的似的,炕东头常年贴着一张年画,一有外人来家,年画一掀里面还有一个炕头,刚出生的孩子就躲进里面。妹妹四岁之前就没出过大门,更没有见过除了爸爸妈妈姐姐奶奶姑姑之外的人,偶然出门都是沿着墙根走,都不敢走路中间。这个事情直接导致现在的我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的嗤之以鼻,妹妹四岁都没有和人正常沟通过,最后也还是考上了上海第二军医大的研究生,发展的也还不错,不用太焦虑孩子的起跑线嘛。对啊,我呢,我藏在哪里?我藏在姥姥家,出生六个月,我就躲在一个纸箱子里面由姑姑载着去了姥姥家,开启了漫长的寄养生活。姑姑引以为豪的是,穿过大街小巷时,我一点也没有哭,没有引起乡亲们的丁点注意。期间,我一次差点被送给舅母作女儿(她只有一个儿子),只是我三四岁了已经有些自我意识了,对于舅母的盛情表现的非常抗拒只能作罢,又一次是五年级时,在东北的一个不能生育的亲戚回来探亲,想带走我,那时正是做着各种瑰丽五彩梦渴望外边的世界的年纪,我同意了,姥姥同意了,沉默寡言的姥爷竟然反对,又作罢。我=妹妹的命运也是如此,刚出生时,父亲已经有三个儿子的单位领导就兴冲冲地来领养她,小车开到了家门口,像愤怒的狮子一样的爷爷拿着叉子要和父亲拼命,怒斥到,逆子,你要生儿子,我们不反对,往外拾孩子,这个不能行,这是作孽,祖上咱也是读书的人家,这样做岂不让乡里乡亲戳脊梁骨。留下妹妹后,爷爷去九干上开了一块荒,回来和奶奶说,放心了,孩子是黑户没地,我自己开了二分地的荒,够孩子吃饭的了。在我之前还有一个姐姐,被拾了出去,到现在也没有联系上。母亲作为一个旧式思想的妇女,没有对此表示出丁点抗议,随着父亲,一次次地想把这些多余的女儿拾出去,一次次期待着生下的是男孩,都有些魔怔了,怀妹妹的时候,在生儿子意念的强化下,这个可怜的妇人一直坚信肚子里怀的肯定是男孩,胎动和之前的三个女儿都不一样,结果还是一个女孩,听大姐说,为此,失望的父亲还给了母亲一鞋底,夜深了,这个脑子已经走火入魔的妇人竟然怀疑自己看错了性别,一次次掀开妹妹的小被子,念叨着不会是看错了吧,明明应该是个儿子啊。中间还流产一次之后,曲曲折折终于生了儿子。这次母亲总算是扬眉吐气了,记得有张照片,还在坐月子的母亲抱着弟弟开心地笑着,那笑容真地是从心底溢出来的呵,这年她已经36岁了,这些年她一直奋斗在生儿子的路上。她36岁之前,每次父亲喝醉了酒吵架的由头就是没有儿子,和别人不一样,心里难受。生育机器,这是我长大后对母亲的评价,母亲可不这么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一个对生儿子有执念的男人,自然得生生生。

儿子有了,但是拉警报一样的躲计划生育生涯也正式开始了,计划生育检查常常有,每次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做好迎接计划生育检查”时,爷爷带着妹妹弟弟到九干的荒坡里边劳作边躲避检查,后来,爷爷锄完一趟回到地头发现,两个娃都被晒坏了躺着长长的鼻血后,躲避的地点又转移到看果园的小屋里,小屋里放着秫秸,掰开秫秸钻到里面躲起来,爷爷肚子里有的是故事,一个一个讲下来,有时候都能躲上一天。惊险的时候也有,妹妹在家睡觉,计划生育检查突袭,姑姑着急地来到我家,把门一关,抱着妹妹躲在炕底下,计划生育组把窗户都推开了,往里瞅了瞅没啥异样就走了,往常唧唧歪歪的妹妹竟然一声不吭,姑姑一个劲夸她有眼力界。1997年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人口普查后我们这几个黑孩子有了户口,一家人欣喜若狂。除了躲在姥姥姥爷的我之外,她们似乎都活得正大光明了,只有我还是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在姥姥家我是个外户子,偶尔偷偷摸摸回趟自己家,恨不能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偏偏碰到没事总坐在胡同口上的妇人们,总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姥姥总是机智的说,这是儿子家孩子,来走姑姑家。我到底是谁,自己也不知道了,狡兔三窟,我是有好多身份,我的母亲一会是我姑姑,一会又是我的母亲。在家吃着饭,大门一响,我条件反射般地放下饭碗,跑到姐姐的卧室里面躲起来,一次,我一个人在家,竟然来人了,跑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强作镇定的迎上去,心里已经编好了台词,我是来姑姑家做客的,姑姑姑父都不在家。来人走到跟前,原来是我的亲姑姑,编好的台词用不上了。一个周末,我奉姥姥之命带着十几斤猪头肉骑着自行车气喘嘘嘘的回到家,正等着母亲夸赞我呢,母亲却冷着脸慌慌张张地问,谁让你回来的,各小组长都在道上开会量地呢,看到你万一问起来咋办,听罢,我扔下猪头肉连家门也没进,掉头又往姥姥家骑去,边走边流泪,失落到极点。有一次,我正色和母亲谈起此事说,既然这么多余,真地希望当时没有生我,那段时间或许有点抑郁,总觉得被迫活着,如果能自己选择的话,真希望从来没有来过这世界。母亲却是大宽心的人,孩子,你得感谢我们把你带到世界上,如果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一个劲的想生儿子,哪有你,那时候还号召只生一个好,就大姐自己了呢。咯咯咯。这些在心大的母亲眼里都不是个事,却是我的纠结。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直到上大学,我才知道,我属于最早的一批留守儿童,留守的症状我一个也不少。在姥姥村的学校读书,其余小孩都清一色的姓李,就我一个人姓郑,为了不突显出去,我默默地在作业本上写了几年李亚飞,后来老师发现了问题,硬是给纠正了过来。家长会别家的小孩都是清一色的爸妈,我的是姥爷去开,卫生永远讲不好,脖子底下一圈黑,鼻子似乎总也流不完,作业不做,总能把姥姥姥爷蒙骗了。隔壁家的怪爷爷对我热情的不得了,不知道为什么傻里傻气的我突然变地敏感起来,坚决的明白这个总给我糖块吃的怪爷爷别有意图,于是再也不单独去他家,见了他绕着走,姥姥很奇怪我突然变地这么没有礼貌。我还悄悄地准备了一把小刀藏在身上用于防身,幸好直到我考上高中离开这里也没有用上过,却养成了外面阳光灿烂内心狐疑度极高的性格。现在成为母亲的我坚信,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庇护者。

又啰嗦了好多。当时我们村里还有好多这样计划生育户,我姑姑也是当村的,因为抢生,家里被搬走了电视机,疼钱的婆婆主动带着姑姑去计生站流掉了七个月的儿子,谁知接下来接连生了两个女儿,生小妹妹时,我奶奶和姑姑抱头痛哭,难道要成为绝户了。在农村,绝户是一个很毒的词,被骂绝户简直是直戳痛点。这也成为姑姑的心病,直到聪聪妹妹结婚怀孕,她又转移到了盼望女儿生儿子上,结果女儿生的还是女儿,姑姑有些伤心。

我的同学晓青,她有一个姐姐晓玲和妹妹晓晓,也是超生户,她英勇的母亲的壮举至今在村里流传着,怀着晓晓的她母亲坚信自己怀的是儿子,一次计划生育组突击检查,她母亲挣脱了计生主任的手,爬上后窗,跳入了后邻居厕所,臭气熏天,计生检查的实在无法靠前,趁这个空挡,她跑了。结果,生出来,还是个闺女,失望之极不再拼四胎了。还有一个和亚妮同学的名叫老五的小曼子,上面有四个姐姐,除了老大和老二,后面都没有取名字,直接叫三儿、四儿、老五。计生执行政策有时候时候粗暴无理,可是面对群众不管几胎非生儿子不可的畸形心态又有什么好法子呢?现在我在基层工作也深切体会到了做群众工作的难处,是真地难。对于父亲非生儿子不可的心态我也推测过,估计无非是怕被人骂绝户,好面子,有男丁家里不受欺负,还有父亲是长子长孙,受到了爷爷父亲的偏爱,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肯定要坚定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或许都有之吧。

小时候,我和姥姥说,长大后如果有了女儿,肯定不和我父母一样,搞着我觉得自己好像出生都是个错误,我要珍贵她,以她为荣。姥姥听了颇为震惊,你自己还没脱孩子皮呢,说什么生孩子的傻话。2014年,我生了女儿心里却惶恐了,担心父亲会不会不开心,会不会冷脸对之,婆婆会怎么想,慢慢长大的女儿用一张一小甜嘴哄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团团转,成为家里的开心果。去年,叔叔得知我又买了一处房子,估计怕我手紧关心的问:“你就一个女儿,又买房子,以后女儿嫁了你留给谁?”打一个哈哈过去后,我心里明白,我没有把女儿当作一个好似活着的目标就是为了嫁人的妇人,她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丰富的人,其次再是女人,她有全部的权利和义务,无关性别。

蛙读后感500字(篇3)

看完了莫言的《蛙》,不愧是获奖作品,写的很好,对人物、事件的描述,生动、逼真,像是把现实的场景做了特写放在了你的面前。这个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中国计划生育在群众生活中、在历史中做了真实的记录。

因为我了解到一些计划生育的实际情况,这部小说并没有夸张,而现实情况其实更加夸张。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很难进行褒贬,对个人绝对是惨无人道,但是对国家看起来像是好的,事实上究竟是不是好的,历史与未来也难以评判。但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对根的延续这种情节,又那么特殊,它并不是愚昧或者封建,而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图腾。通过计划生育这个主线,又描述了人物心理,以及相关的社会变化。在平实的文字下,却充满了各种讽刺。

尤其是老同学见面的寒暄与对白,太常见了,平时里,人们真的就是这样说话,但是在这本书里,看起来却是那么讽刺,感觉人与人之间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后面的话剧,一幕一幕,显得更加怪诞与意识流,也扣住了主题“蛙”,这个粘腻与怪诞东西,与计划生育之间莫名其妙的关系,让人感觉计划生育像蛙一样奇怪、粘腻、甚至恶心,可能这个是对计划生育这件事情无法诉说的形容。

姑姑这个形象,是那个年代很多正面人物的理想代表,人们那时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她这样的人,作品表达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人的命运,人的思想意识又来自外界对她的灌输?这个就是人物的悲剧人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即便有一些独立思考能力,这个能力也是微弱的,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和左右。真是个奇怪的世界,时代与人物彼此构造对方,人物有时厌恶这个时代,想摆脱这个时代,又依赖这个时代,又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终实际上还是最喜欢自己的这个时代。

总之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越想,就越觉得,好棒。

蛙读后感500字(篇4)

莫言这本书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放在二十年前,这的确是个社会敏感问题,但现在已经算不上了。

我是经历过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年代的人,上世纪九十代,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广大农村得到完全彻底的贯彻,计划生育的标标语到处刷“计划生育,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这种类似的标语被我们小孩当歌唱,意思就是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只跟你讲道理三分钟,讲不通,就像龙卷风袭击,把家里洗劫一空。当时院子里就有一户人家的屋子被拆了一半,后面家人告诉我说是这栋房子是兄弟二人修建的,因为哥哥违反计划生育超生了就把哥哥家的房子拆了,就只剩下另一半光秃秃的红砖房,真的是说到做到呀!另外听说跟计划生育相关的事,在农村叫做躲计划生育,哪家要是因违反计划生育怀孕了,时时刻刻就提心吊胆计划生育人员上门,计划生育的人都是晚上进家门,抓到孕妇后直接引流,不管你怀孕几个月,听说一个远方姑姑在家躲计划生育,跑到深山老林躲了两三天,有的直接跑到外省躲,生下来后才敢回老家。

莫言写的这些计划生育的情节我相信都不是捏造的,都是源于生活,看完后令人反思。

蛙读后感500字(篇5)

莫言的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阵热闹欢乐气息。就像你恰巧碰上了一个村庄的集市,你游走在人山人海中,即便没有人与你搭话,你也不寂寞。看小说《蛙》,就像在逛着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一段段情节像一个个摊位,你在人群中被推着走,眼睛、耳朵仿佛都不够用了,因为那嘈杂声、那琳琅满目的货品,密集地直朝你袭来。我本身是不太喜好这样的文字的,因为我很可能在这文字环境的感染下渐渐地就生出满心的浮躁,最后只好把它弃之不顾了;也可能在精彩热闹了一番过后,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中意的玩意儿都没买到,刚才全是兴奋着别人的兴奋。

《蛙》,首先是这个题目吸引我,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作家,仅仅是题目这一招似乎已经胜出很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家们。读了全文才知道《蛙》这个题目倒不是向我一开始想的纯粹是为了卖座那么肤浅。“蛙——娃——娲”,这么一追溯,便显出此中真意了。原来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我不知道莫言写这篇小说的本意是为了赞扬还是批判,或是酝酿着什么更深刻的内涵。在此只想谈谈我自己看了小说之后的感受。

我以前一直觉得计划生育是一项再正常不过、明智不过的`政策了。中国的人口那么多,造成了诸如资源匮乏、生存质量下降诸如此类的问题,再不限制人口,那还了得?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女,我身边的亲戚朋友基本也是独生子女,偶尔有几个不是独生子女的,我多少忍不住在心理嗤笑他们家庭思想观念的落后。我一直以为计划生育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就实现的事情,哪里会想到原来推行这项政策的过程是那么艰难?在小说中,在落后的中国里落后的小村庄,“姑姑”为了落实计划生育的政策,亲手杀死了2000多个胎儿,更间接残害了多少妇女的生命?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姑姑”为了忠诚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在“我”妻子家的门外对内喊话,劝说我怀孕七个月的妻子不要心存侥幸,乖乖的流产。劝说不成,姑姑便推倒邻居家的树、邻居家的墙,用这种方式威逼“我”的妻子。看看,这举动是多么的野蛮。中国人向来推崇火与剑,要秋风扫落叶般地对待自己的“敌人”,倒把个礼义廉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全部抛到脑后。这使我联想到现在社会很多政府拆迁,对于不愿意搬走的人家,就断水断电,更有甚者直接用机器推倒人家的房屋。种种行为,只要是打着国家的名义、打着为了人民利益的旗号,便都是合情合法、正义之举了。凡是与之对抗的,便都是历史的敌人,是不值得同情的顽固分子,是必然要“逆之者亡”的。

若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正确的,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手段是否正确,恐怕要大大的打一个问号。操之过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中国人多子多福的思想是和我们历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融入我们国人的血液里的,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可叹,一场急躁的、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行动带着火山爆发的宏大气势,吞没了整个中国,分不清这火山的岩浆里,到底混合着多少中国家庭的血与泪。

喜欢《蛙读书心得范文大全5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蛙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