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 地图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21 来源:互联网

「必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下面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内容主题,是由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的,应该怎么写观后感呢?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

今晚看央视一频道:典籍里的中国。说的是《本草纲目》的写作和刊印的故事。

明朝李时珍本是医药后代,儿孙亦行医。他边行医边著书,花三十余年编写中国医药这本巨著,1500余万字,且分门别类,很科学有理。“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故事讲到李时珍修正前人关于医药材料的种种谬误,亲力亲为,付诸实践,写完书,却难刊印——太大部头了,书商不敢承接。要有名人王世贞作序,书才可卖,书商才敢刊印。于是,李时珍不远千里前往,求诸于王世贞。王是名家,不知李为何人,不见。“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终于通过王的书童,将书稿送到王面前,感动了王世贞,王要求李精心修订,又历十年,使《本草纲目》更为完备,王方予作序。待书印好,李时珍已经过世。

此遗作是中国中医典籍,现在为联合国世界遗产。李时珍这位中国古代科学家(1518年——1593),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齐名。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已于9月20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十期《周易》。

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节目中高爽饰演的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即后来灭商建周的周武王姬发。高爽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专业出身的他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过目不忘,后世记载周文王以仁德治国,遍寻天下遗贤。节目以《史记》《墨子》等古代典籍中的记载为依托,设计出了周文王带着伯邑考、姬发、姬旦三子邀请闳夭、太颠、南宫括、散宜生、姜子牙等贤者出山,共治周国的过程,生动再现了渭水访贤的历史典故。

演员高爽除了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影视剧中同样也大放光彩。高爽的戏路很宽,曾出演过电影《八佰》中的88师军医汤聘辛,与张译、姜武、王千源等戏骨同台演绎;在2021年初的热播剧《紧急公关》中,饰演了沉稳机智的秘书李岩,在《美人鱼》、《白发》等影视剧中也有高爽的身影,今年白玉兰奖最大赢家《觉醒年代》中,高爽饰演了一名北大学子,爱国青年郭心刚,因担忧国家危亡而一夜白头,生命的最后他躺在病床上哭求李大钊、陈独秀救救这个国家、救救这个民族的戏份看哭了无数观众。

私下的高爽是一个十分热爱运动的大男孩,社交平台中高爽经常分享自己打篮球的照片,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也让他收获不少观众缘。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3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国》的电视,它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

首先,会播放一个由中国国家戏剧院院长田沁鑫组织的典读会,以此来知道演员们吃饭于这本书的理解。典读会过后,便是话剧正式开演,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与古人相见,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其中,有英勇无畏、“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大禹、满腹经纶、周游列国的司马懿,中间,还会穿插着专家们的讲解,节目最后,还会对此做出总结,《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穿越的形式表达了当代读书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个人观看时,心中都会有一股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许是对祖国的骄傲,或许是古人远大理想而自豪,总之,都是因为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特别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尊重,既让我们觉得庄重无比,又并非严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4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5

屈原大人:儿时对您的印象是您给我们带来了三天假期和粽子,对您感激有加;少时只觉《离骚》艰深,背诵困难,痛苦不堪;高中我对您的印象是披发行吟,形容枯槁而今重读《离骚》《橘颂》《怀沙》《山鬼》,才发现您不仅有忧国忧民的愁思,更有与天地共舞、配香草幽兰的浪漫情怀,您不仅是个忠而被谗的政治家,更是更是开浪漫先河的伟大诗人。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您就像这淮南橘树,守候着自己的南国。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您心中有那美丽的山鬼姑娘,思念着伟岸的情人。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您向天发出响彻九霄之问。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是您的铁骨,恐美人之迟暮是您的柔情。

终于,您投入了汨罗江,高洁的灵魂与沧浪之水融合一体,获得纯粹的永恒。(以前我只知道您沉江是悲愤的无奈,而今更觉得您是对纯洁灵魂的证明与升华)

汨罗江泊泊流淌,因为您长眠在它怀中,它也因此变得不朽。夕阳下您看着滔滔江水,会想些什么呢?是楚国受苦的人民?还是客死他国的怀王?或者自己的美政?还是阴阳变化的灵妙?

看!这初秋的蛐蛐声伴随着满天的星河,这是我们两千多年,共同倾听过的秋鸣,共同仰望过的星空。灵均先生,楚地的人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楚地的橘子又一次熟了。快来!再吃一瓣家乡的橘,看看儿时的愿望:此时,山河无恙!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天工开物》这本书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我看了书,感到涉及面广,虽然是文言文,但有译文,注解,并配有图,图文并茂,虽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传承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是被广大知识分子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铁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会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

三百多年前的宋应星刚开始也是如此。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来连续五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对当时还一心追求功名的他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后来他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立志有所建树。

当宋应星把志向从科考转向实学后,他便开始了不懈的实践和奋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种,向各类人员请教,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记录,终于完成《天工开物》的书写作。

宋应星这种永不言弃失败,努力奋斗直到成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发扬的。

贝多芬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会有成功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你才会成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7

春节期间,我听说央视新推出了一档爆款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传言它既形式新颖,又以详实考证为基础。对学术作品,我尚且惯于鸡蛋里面挑骨头,对于电视节目,则更是多抱有批评态度,因此早有挑刺之后冷嘲热讽,继而在朋友圈怒刷一波存在感之准备。但没想到的是,仅仅观看第一期节目几分钟后,我脑海中浮现出块头最大的一个词,就是触动,因而立刻对家人说,这是个好节目,我不能骂。

3月7日,《典籍里的中国》第2期姗姗来迟,这次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一期《尚书》之后,介绍的是明代科技巨子宋应星及其《天工开物》,这几乎是科技典籍在综合文化类节目中出场顺序最早的一次。作为一名研读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学者,我眼前闪现过的是为整理科技典籍做出卓越贡献的历代学界前辈和亲爱同事们的身影。而且《天工开物》与我本人还有一层缘分,就是考博士时,专业考卷第一题考的就是这个书名有什么含义(也是节目里主持人向专家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后来读书做研究,在遇到各类技术史问题时,也时常需要回头去细读《天工开物》,时时惊叹于此书记载之宏富细致,不愧享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之盛名。可以说《天工开物》是一部伴随我们学习成长的经典,可惜的是由于科技史专业在学科体系中属于是冷门中的冷门,针对《天工开物》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迄今仍不超过五部,这还算上了日本、德国等外国学者的工作。可以说,我们学界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央视帮助我们向公众引介传播这部无价经典,当然是一件值得逢人说项的美事。

这一期节目以《天工开物》中与农业有关的第一篇《乃粒》入手,设计了宋应星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跨时空相遇的情节。这种手法对于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说,实际上并不陌生,我们如要论述宋应星在科技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不把他和来自欧洲、阿拉伯等文化的学者,以及把《天工开物》所含认识与近代更加成型的科技思想作比较,就无法得到适当认识。如何评价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会随着我们对他本人,以及所比较对象了解的逐渐深入而更加准确,这将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进展的过程。节目制作者选择《乃粒》,或许也有从第一篇入手,引导观众领略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编纂观念,以此为起点,去畅游《天工开物》全书更加浩瀚的知识海洋之意,如何煮盐、制陶、冶铸、造车这值得有识者制作一整套纪录片,但却不是短短一期节目的任务。

另外,谈农业,不但观众对其相对熟悉易于接受,从学风角度来说也更容易脚踏实地。农学与天文学、医学和算学一道,属于中国传统科技知识里历史悠久、成就突出的一个领域。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作物、农艺、农具,学者们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研究基础,而《天工开物》被公认为反映了中国17世纪农学的实况,对它进行简介,涉及的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宝贵文化遗产。相比之下,一些论述把《天工开物》中某些模糊理念与近代科技思想相类比,来论证中国古代某类理念的领先性。我们倒没必要一定以这些模糊的领先性作为做节目的出发点。至于原因,一方面像前面所说,如果我们对其它文化有充足了解,就会发现这种模糊理念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常会出现,另一方面,要赞扬《天工开物》伟大,用书里确定无疑的表述就已经足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8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9

新一期《典籍里的中国》播出,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也被刷上热搜。

节目中提到的《天工开物》,是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则拥有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此语出自《天工开物》正文首卷《乃粒》,大意说,人类自身并不能长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为人能依靠五谷养活自己;可是五谷并不能自己生长,而需要靠人类去种植。

《典籍里的中国》将时光的指针回拨,在明朝万历年间,年轻的宋应星一头扎进稻田忙碌着,期待五谷丰登,物阜民康,他立志要写成《天工开物》,总结实用之学,使之流传后世。

在屡次科考不中的逆境里,宋应星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记载下来,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晚年,他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福泽百姓。

在《典籍里的中国》里,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院士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

故事临近结尾,年逾古稀的宋应星看到了袁隆平研究出来的高产杂交水稻,激动不已;而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观众潸然泪下。

节目播出后,许多人重新认识了宋应星这位科学家。他天性豁达,但人生特别跌宕起伏。

因为聪明,他很小就与哥哥在家塾中就读,后来拜在一位举人门下做学生,颇得老师及长辈的喜爱。年纪稍大一些,顺利考入县学,熟读经史典籍,尤其推崇张载的关学。

从阅读内容来看,宋应星真正做到了杂学旁收,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甚至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科学类的书籍也很感兴趣。

虽然很喜欢安静地读书,但他在生活中基本能做到诗与远方兼顾,喜欢音乐、写文章,空闲之余会与好友出游,饱览风景名胜,一边赋诗留念,一边纵论天下事。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应星的少年时代,那大概是顺风顺水。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跟随兄长,来到省城南昌参加当年的乡试。

这次考试,有考生一万多。他的考试成绩也不错:全省第三名。其兄名列第六。

但这之后,他参加了6次科考,均以失败而告终。大概是心太累了,宋应星不再惦记着参加科举考试,选择成为彼时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

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典籍

算起来,宋应星这次的任教时间不过短短三四年,但却是他重要的人生阶段,他的很多重要作品都发表于此期间。

闲暇之余,他决定写本书,捡起当年的梦想。

宋应星整理昔日科考路上的见闻,又查阅本县所有的文献记载,还去外地考察各行业的技术。除了整理收集资料以外,他还画出了很多设备的操作图。

花了数年时间,这部书才完成,取名《天工开物》。该书最终在宋应星好友涂绍煃的支持下,得以出版。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兵器、火药、纺织、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宋应星对上述技术经验进行梳理和概括,令它们成系统、有条理,更易于流传。

比如,书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亦有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

难能可贵的是,他坚决驳斥鬼怪迷信之说,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科学方法。对未经亲自检验的事物和现象,也不会随便下断言,十分严谨客观。

这种对待学术的严格态度,一直持续到《天工开物》正式刊行。据说,初稿中,原本有观象和乐律二卷,但他后来认为这两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它是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典籍,对这个评价,《天工开物》当之无愧。

科学精神,传承不息

《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还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经历科考落榜的失意,宋应星没有消沉,他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追求的路。

从这个角度说,正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所言:每一次都落第而返,但对宋应星而言又是满载而归。

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节目中的一个细节: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里看到心心念念的乃粒,宋应星既惊讶又欣慰,连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

天工,人其代之,三百多年后的我们,仍然在读《天工开物》,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创新基因依然传承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0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汇总(1330字)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倪大红扮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对谈,让观众朋友们穿越千年去到《尚书》里的中国,凭借其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迅速引发现象级传播。《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很多名句广为流传,更有一些佳句所含哲理与组工之道不谋而合。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这告诉组工人要贴近百姓,实事求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组工干部不能握着笔杆“抓落实”,拿着鼠标“搞调查”。要“一竿子插到底”,迈开大步到最艰苦、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干部动态、用最鲜活的一手资料为组织工作提供最真实、最科学的决策依据。要“一颗心为人民”,沉下去接地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真正扎根到基层群众生活中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解群众之所困,干群众之所盼。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语出《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这告诉组工人要廉洁自律,用过硬的作风创造过硬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像“青花瓷”一样坚持“实”字当头、“素”字为先,要多在“素”字上下功夫,牢记:“一丝一线,我之名节,一分一厘,民为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要办事清廉,过得了人情关、说情关、招呼关,宁愿别人说无情,也不拿原则作交易,永葆组工干部清正廉明、清廉如水的政治本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身体力行、严以律己,当好“榜样”,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廉政新“浪潮”;要带头树立团结协作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真抓实干的作风、公道正派的作风和廉洁守纪的作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出《尚书·旅獒》。意思是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这告诉组工人要慎终如始,一以贯之。组工事业十分艰巨,如果不谨慎处之,笃心为之,很容易功亏一篑。组工事业马虎不得,要慎终如始,扎实推进。前进的路上充满着酸甜苦辣,正因为迎接一次次的挑战,经受重重磨砺,组工人的形象在打磨中愈加高大伟岸,不仅磨了性子、炼了素质,千磨万击也让组工干部愈挫愈勇。一次次地修改文稿,一遍遍地审核,相同的事情重复着做,会有些枯燥有些无趣,但是组工干部要在这样的工作写照中逐渐成长,要硬着头皮啃硬骨头,更要静下性子查漏补缺,在重复和琐碎中提高我们锲而不舍的毅力。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遇事多问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组工人应不断学思践悟,在积累中成长。要坚信这样一个道理: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其不含杂质,而是懂得沉淀。沉淀来自于日常工作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正好比古代圣贤用诗文来点缀自身气质。一篇篇新颖独特的党建文章、一份份直击痛点的调研报告、一篇篇情真意切的工作汇报,更能彰显组工干部笔耕不辍、学以致用的新气质。组工干部应含英咀华,撰写思想深邃的新篇章;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抽丝剥茧,丰富党日活动的新内涵;在不断的思索沉淀中,条分缕析,树立科学用人的新导向。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关于《尚书》的编纂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话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况,对土壤的记述尤详。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20余座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

导水以叙述9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的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规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

后世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都将《禹贡》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录了过来。

今天的我们再来看《禹贡》,会发现两问题,第一它太简略;第二它所描绘的地理分布非常规整,总体感觉就是不那么靠谱。但是这在古代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特别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汉,对于我们这个世界认知几乎又回归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现一份地图,就算画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没有好,特别是针对水患而言,《尚书》刚重见天日那段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哪里发生了水灾?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全凭一篇《禹贡》作为指导。

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收藏]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大全4篇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每次欣赏完一部作品之后,脑海中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如果我们对于作品有过多的感悟,不妨写一篇观后感。值得推荐的优秀观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收藏]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大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视的一档文化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本期选取的典籍是《尚书》。《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祖,的确堪称典籍。这个节目采用了让现代读书人穿越的方式,实现了现代人与西汉时《尚书》护书人讲书人伏生对话,以此来诠释《尚书》里边的经典要义。其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通过王维的画作《伏生授经图》,引出项羽放火烧咸阳,使得许多珍贵的书籍被焚毁,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内,若干年后已经有部分竹简被毁导致内容散佚,又恰幸汉文帝重视文化,派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要义,也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话说回来,《尚书》何以会成为经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义深远。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相同的,都在强调人民在一个国家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主旨的表现是通过对《尚书》里边的《牧誓》演绎诠释的。商周之间的“牧野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其中突出了以民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个内容的展示是《禹贡》,这个故事是通过大禹治水来告诉后人划分九州的史实及意义。那是我们中国最初的疆域划分,在此基础上,我们中国经历了千年的疆域演变,分分合合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大中国。

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通过对典籍的诠释,来告诉今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沉淀出的民族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但同时,我也觉得,观赏这样纯文化节目的观众还很有限,毕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极不到位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对《尚书》进行独立阅读的人,恐怕在学历上至少要高中学历,能够理解精髓就需要专业能力较强的知识分子甚至专家教授了,所以《典籍里的中国》能够像《百家讲坛》那样,使历史文学在一个节目里获得普及和推广,这是比较有意义的。尤其在娱乐泛滥的今天,我还是比较希望主流媒体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节目,努力扭转一下青少年过于关注娱乐八卦的不良形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关于《尚书》的编纂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话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况,对土壤的记述尤详。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20余座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

导水以叙述9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的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规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

后世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都将《禹贡》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录了过来。

今天的我们再来看《禹贡》,会发现两问题,第一它太简略;第二它所描绘的地理分布非常规整,总体感觉就是不那么靠谱。但是这在古代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特别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汉,对于我们这个世界认知几乎又回归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现一份地图,就算画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没有好,特别是针对水患而言,《尚书》刚重见天日那段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哪里发生了水灾?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全凭一篇《禹贡》作为指导。

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范文参考: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汇集


我们将观赏一部影片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在看完作品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在如此丰富的世界里,我们在一部作品中联系起来了,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观后感。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文参考: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汇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篇一】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篇二】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篇四】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王阳明【篇五】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推荐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怎么写(6篇)


静下心欣赏一个作品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一部影片中互相碰撞,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荐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怎么写(6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一)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二)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三)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四)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出色的选角,独特的演绎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的滋养。在第一期,节目以古今对话、时空转换的方式,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

从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个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知他还划定了九州。

从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纣建立夏朝,却不知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不知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从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中国,却不知“中国”这个词是从《尚书》中来,不知伏生一生护书传书,以不负先人。

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我不禁泪目,是啊,华夏自古就是一体。中国的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早已紧密的结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来的模样,而有着历史的意蕴和先人的.足迹。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于“根”的追寻都不会改变,它们牢牢地刻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中,不会改变。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节目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使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使典籍人人可读,使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囵吞枣。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五)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篇六)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必备」典籍中国观后感1000字汇总10篇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这些情节会引发我们进行深思,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我们观赏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观看电影写观后感也可以促进人的成长。究竟如何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你也许需要"典籍中国观后感"这样的内容,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我一翻开这本书便再也放不下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让我回味着华夏文明的精华,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吸引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赢政心机复杂;“荆轲刺秦,图穷匕现”中的荆轲并未完成燕国太子丹的任务被赢政杀死;项羽自刎乌江,一代能将竟落得如此下场。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词藻让我不禁对司马迁这位奇才肃然起敬。

之前虽也听王老师讲过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史记》的片断,但是仍然被震撼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太多太多,不仅仅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就连刺客的身世也是那么动人。说到刺客,我的心里就会出现一个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错,他就是荆轲,当年那个奉燕国太子燕丹之命前去刺杀秦始皇嬴政而离奇死亡的荆轲。他的倔强与孤僻的性格让我十分好奇,便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结果才知道到了他的身世是那么奇特与悲惨。我欣赏他,欣赏他的重情义,欣赏他的才华更欣赏他的略谋,尽管失败了,但是我仍然欣赏他,他的一切都让我为之震撼。

国学经典,华夏之明,书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我相信历史不会完,还有许许多多的谜没有解开,这本书展现了国学的精粹,希望有更多人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2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3

历史长河未息,时间长流不止,中华文明伊始的文化宝藏却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就由中国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时空对话的舞台剧形式,带领我们跨越上千年历史,溯源华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体会其中绵续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讲述的是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尚书》。《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后世代代传诵,离不开一个人伏生。

从小读《书》的他深知其中好处,秦起焚书之火,伏生家藏一本《书》。不久战乱,他携妻子带着满满一车书简逃难。路遇兵劫,爱子舍命护书被乱兵杀死;天寒地冻,妻子嚎哭哀求,宁愿受冻也不愿烧《书》取暖。几经辗转,来到家乡的伏生不得已将负载着妻儿性命的《尚书》藏于古宅壁中。颠沛二十年,再寻书时却已残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开始讲学传授,被晁错记录下来,才逐渐成为现在的《尚书》。

为什么《尚书》值得伏生一辈子守护?为什么典籍值得我们传承?从《尚书》中,我们看到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豪情壮志;也能体味民意即天意,顺民心者得天下这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我们汲取满招损,谦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样永不随时间流逝褪色的治国之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能从中找到的连接着每一个人的文化纽带,牵动着每一颗心的民族认同。就如钱宗武所说,读《书》,知先贤之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师所言:什么是中国?中国不仅是孔子、伏生,还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

典即规范、典范,传承这种规范才能照亮未来。余秋雨曾说过,一个民族的终极目的。不是军事的国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现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它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激发蕴藏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文化溯源。我们只从何而来;典籍研读,我们知未而来;投注当下,我们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们必须要挑起承载中华文明的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传其书、明其义。除此之外,还要守正创新,守护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看穿历史的智慧和创新求变的勇气,让典籍的内核以现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进而传承。这也许就是《典籍里的中国》之意义所在。

让我们怀揣着对先贤圣人的崇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践行君子之道,携一缕古典芬芳驾文化之舟驶向未来!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篇》,它是一个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了解与尊重。

节目的编排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的形式,主持人穿越到古代与古人相见,面对面地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徐爱记录整理完成。成书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论语。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

“传习”两字源自《论语》中“传不习乎”一语。

传一一老师传授的学业,包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及事件处理的方式、行为以及态度,即言传身教。

习一一复习、实践,即实践行动。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要时时地实践运用。

传习一一作为书名,是弟子想将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并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所有读过《传习录》的人都可以算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并知道王阳明先生,都应该读《传习录》以学习其理论,都应该践行《传习录》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和妈妈观看时,心中那份骄傲自豪的情感一直在撞击着我的心灵,希望同学们也来观看这个节目哦!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5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6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02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03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7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最后,孙武想将伍子胥的佩剑铸成犁,“以剑铸犁,将暴虐之剑铸成太平之犁。”剑为兵器,生而暴虐,犁为农具,寓意和平。战争不过是谋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剑来换取天下和平,这不就是战争的目的吗?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8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9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时雍”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典籍中国观后感 篇10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观后感800字精选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典籍里观后感”。

如今我们能很方便地观看各类优秀影视作品,看完电影后我们学到许多人生智慧。对作品第一时间的震撼用观后感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典籍里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典籍里观后感 篇1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观后感 篇2

屈原大人:儿时对您的印象是您给我们带来了三天假期和粽子,对您感激有加;少时只觉《离骚》艰深,背诵困难,痛苦不堪;高中我对您的印象是披发行吟,形容枯槁而今重读《离骚》《橘颂》《怀沙》《山鬼》,才发现您不仅有忧国忧民的愁思,更有与天地共舞、配香草幽兰的浪漫情怀,您不仅是个忠而被谗的政治家,更是更是开浪漫先河的伟大诗人。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您就像这淮南橘树,守候着自己的南国。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您心中有那美丽的山鬼姑娘,思念着伟岸的情人。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您向天发出响彻九霄之问。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是您的铁骨,恐美人之迟暮是您的柔情。

终于,您投入了汨罗江,高洁的灵魂与沧浪之水融合一体,获得纯粹的永恒。(以前我只知道您沉江是悲愤的无奈,而今更觉得您是对纯洁灵魂的证明与升华)

汨罗江泊泊流淌,因为您长眠在它怀中,它也因此变得不朽。夕阳下您看着滔滔江水,会想些什么呢?是楚国受苦的人民?还是客死他国的怀王?或者自己的美政?还是阴阳变化的灵妙?

看!这初秋的蛐蛐声伴随着满天的星河,这是我们两千多年,共同倾听过的秋鸣,共同仰望过的星空。灵均先生,楚地的人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楚地的橘子又一次熟了。快来!再吃一瓣家乡的橘,看看儿时的愿望:此时,山河无恙!

典籍里观后感 篇3

当我从远处缓缓走近浮生时,我看清了这位年逾九十的老先生,须发皆白,双目混沌,风烛残年,人已老。

我向先生作揖,言明是千年之后的读书人。先生明显十分惊诧,但开口第一句的激动,我永远忘不掉。他问:两千年后,你们还读《书》吗?得到肯定回答后,他苍老的脸上绽放的快活意气,仿若少年。我又一揖:先生,晚辈特向您请教《书》好在哪里。先生同意了,他缓缓动身,与我一起走近《书》。

圣旨到。高亢的号声与长者免礼一同响起。是晁错来学《书》了。我退在一旁,眼看先生慢慢慢慢垂首,颤声恭送晁掌故。先生久久地停在那一处,九十年的残烛在这一刻被重新点燃,火光灼灼,是热爱在闪耀。我不禁热泪盈眶。《书》的传承火把已在二位手中交接,从伏生传经一直燃烧至今,从未熄灭。

先生带我走近《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敷土,随山刊木先生一直喃喃着。华夏有九州,九州之广,在禹时期,可谓无敌。禹以疏通之法治黄河,后定九州,芒芒禹迹,化为九州,禹之贡献历数三天三夜也无尽之华夏何为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泱泱我大华夏,从禹之九州繁衍至今,历千年不衰之由,从《书》中,从先生这等读书人身上,可窥一隅。

先生与我走近《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的豪言犹响在耳。武王正要伐纣,忽天降暴雨,又逢龟甲言凶,人心惶惶。此时却有商朝人民来见,一人言:纣王听说圣人心有七窍,故剖比干,取其心。剖比干,取其心!纣王非人哉!万军一心自强于七十万条各异之心。武王无疑必胜。惟民邦本,本固邦宁唯以民为本,才能真正王也。

先生自言愧于妻、子、女。子以命相搏于劫匪,死于乱军之手,换回《书》一车安然;女儿险些饿死;逃荒之人悲苦,在极冷之天,人们甚至想烧《书》取暖,身患重病的妻声嘶力竭地阻止人们,那一车《书》不再仅仅是书,而是儿子的命,重逾自己的命。二十年流离在外,二十年远离故土,先生一回故乡,仍一心找书,哪怕仅余二十八篇。

先生与我一起漫步于现代图书馆,望着吟诵禹敷土的孩子们,先生只顾呆呆依杖而跪,欣然泪眼殷殷望着这簇新火。孩子们已走,先生却久久不动,我望着失神的先生,失语。

所以我能不舍命护尚书?不能。

尔等能忘九州乎?不能。

华夏能不伟大如斯?不能。

读《尚书》,知先贤执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学伏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承华夏之筋骨。

典籍里观后感 篇4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国》的电视,它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

首先,会播放一个由中国国家戏剧院院长田沁鑫组织的典读会,以此来知道演员们吃饭于这本书的理解。典读会过后,便是话剧正式开演,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与古人相见,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其中,有英勇无畏、“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大禹、满腹经纶、周游列国的司马懿,中间,还会穿插着专家们的讲解,节目最后,还会对此做出总结,《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穿越的形式表达了当代读书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个人观看时,心中都会有一股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许是对祖国的骄傲,或许是古人远大理想而自豪,总之,都是因为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特别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尊重,既让我们觉得庄重无比,又并非严格。

典籍里观后感 篇5

世人皆醉我独醒,

后生不可学屈平。

屈原不光清醒,还非要说出来,所以讨人嫌,最后得抑郁症,跳江自杀。亲信他人,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狠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所谓的薄来厚往。楚怀王芈槐拧着要去秦国找死,你芈原知道就好,非要表现我懂我忠,说些王不喜欢听的话,结果为王不容,你等他去,死了又不要你埋,你扶立继承人还可搞成立国功臣,你着急啥?你看后世郭沫若,胡适之流表面清高,谦谦君子,背里变节丧德失礼麻肉样样来,反被立为楷模,吃香喝辣,为当世追求,为后世景仰。小屈太年轻了,跳个江只成了后人放假吃粽子的借口,不值。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楚辞观后感

屈原看《楚辞》在后世的流传这一部分令人泪目。

古今交汇,动人心弦。这些文化英雄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力量,千百年来持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一个有着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而言,振兴中华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业,而是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谱写辉煌,不仅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更是为了不负前辈的期望。

想要表达、想要诉说,想要亲眼一睹先辈的风采,想要亲耳聆听先辈们的教诲,想要亲自带领先辈们看一看今天的世界,想要亲口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入党志愿书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范文网站《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典籍里观后感 篇6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典籍里观后感 篇7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出色的选角,独特的演绎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的滋养。在第一期,节目以古今对话、时空转换的方式,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

从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个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知他还划定了九州。

从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纣建立夏朝,却不知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不知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从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中国,却不知“中国”这个词是从《尚书》中来,不知伏生一生护书传书,以不负先人。

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我不禁泪目,是啊,华夏自古就是一体。中国的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早已紧密的结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来的模样,而有着历史的意蕴和先人的.足迹。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于“根”的追寻都不会改变,它们牢牢地刻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中,不会改变。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节目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使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使典籍人人可读,使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囵吞枣。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典籍里观后感 篇8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已于9月20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十期《周易》。

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节目中高爽饰演的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即后来灭商建周的周武王姬发。高爽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专业出身的他在舞台上的表现令人过目不忘,后世记载周文王以仁德治国,遍寻天下遗贤。节目以《史记》《墨子》等古代典籍中的记载为依托,设计出了周文王带着伯邑考、姬发、姬旦三子邀请闳夭、太颠、南宫括、散宜生、姜子牙等贤者出山,共治周国的过程,生动再现了渭水访贤的历史典故。

演员高爽除了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影视剧中同样也大放光彩。高爽的戏路很宽,曾出演过电影《八佰》中的88师军医汤聘辛,与张译、姜武、王千源等戏骨同台演绎;在2021年初的热播剧《紧急公关》中,饰演了沉稳机智的秘书李岩,在《美人鱼》、《白发》等影视剧中也有高爽的身影,今年白玉兰奖最大赢家《觉醒年代》中,高爽饰演了一名北大学子,爱国青年郭心刚,因担忧国家危亡而一夜白头,生命的最后他躺在病床上哭求李大钊、陈独秀救救这个国家、救救这个民族的戏份看哭了无数观众。

私下的高爽是一个十分热爱运动的大男孩,社交平台中高爽经常分享自己打篮球的照片,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也让他收获不少观众缘。

典籍里观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典籍里观后感”推荐内容。

看电影是一种心灵启迪的过程,观看了一个作品之后总是会有满满的内心感悟。写观后感需要我们和作品之间产生共鸣,写观后感可以提高对你所看到的事情的认知。以下内容标题为《典籍里观后感》,是小编为您特意收集,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典籍里观后感【篇1】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话很有戏剧冲突,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要靠我们年轻人,从今天起多读书,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而最让观众动容的,是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薪火相传的片段。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匿藏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书》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让华夏文明在微小个体上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蒙曼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典籍里观后感【篇2】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观后感【篇3】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典籍里观后感【篇4】

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更需要读懂中国。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成为新闻宣传战线的重要使命。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主流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不断创新叙述策略,持续提升国家叙事能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创新性探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形式重构和风格校正,运用古今对话的“跨层叙述”设计彰显中华古籍的当代价值,以大众文化的叙述编码方式激活了中华经典古籍。节目整体的沉浸式叙述方式建构了“文化中国”昂扬向上的宏大境界,通过人物故事的生动讲述展现了中华古籍的独特魅力,创新了中华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为当下“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增添了新的样板。通过大众传媒促进中华古籍的传播,其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电视文艺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播与文化教化功能探索了叙事传播的新路;另一方面,则将中华古籍转化为叙事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中华文化“叙事共同体”建构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典籍里观后感【篇5】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观后感【篇6】

我十分喜欢旅游,我的偶像就是徐霞客,但是我对于他的了解并不多,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他忍着病痛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中国典籍观后感集锦


《中国典籍观后感》是由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一篇优秀作品名观后感怎么写呢?观看完一部作品之后,优秀的电视节目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这时我们应该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我们新的感悟,写观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1】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2】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3】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4】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5】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6】

《天工开物》这本书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我看了书,感到涉及面广,虽然是文言文,但有译文,注解,并配有图,图文并茂,虽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但传承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是被广大知识分子普遍认可和遵循的“铁律”,凡是稍有志向之人,都会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希望仕途亨通、光宗耀祖。

三百多年前的宋应星刚开始也是如此。29岁的宋应星考取了全省第三名举人后,自己倍受鼓舞,然而接下来连续五次会试都名落孙山。这对当时还一心追求功名的他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后来他转向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立志有所建树。

当宋应星把志向从科考转向实学后,他便开始了不懈的实践和奋斗。他走遍南北,勤耕播种,向各类人员请教,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记录,终于完成《天工开物》的书写作。

宋应星这种永不言弃失败,努力奋斗直到成功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发扬的。

贝多芬言:"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会有成功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你才会成功。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7】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出色的选角,独特的演绎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的滋养。在第一期,节目以古今对话、时空转换的方式,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

从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个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知他还划定了九州。

从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纣建立夏朝,却不知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不知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从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中国,却不知“中国”这个词是从《尚书》中来,不知伏生一生护书传书,以不负先人。

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我不禁泪目,是啊,华夏自古就是一体。中国的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早已紧密的结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来的模样,而有着历史的意蕴和先人的.足迹。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于“根”的追寻都不会改变,它们牢牢地刻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中,不会改变。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节目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使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使典籍人人可读,使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囵吞枣。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8】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9】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10】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中国典籍观后感【篇11】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关于典籍中国观后感7篇


电影和书籍一样,都有着启迪心灵的作用,优秀的作品里往往会出现让自己颇有感触的情节,因为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可以写成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时“感”的内容要达到“观”的内容的四倍以上,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观后感印象深刻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典籍中国观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1)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2)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3)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4)

不读典籍,愧对先人——《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02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03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5)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最后,孙武想将伍子胥的佩剑铸成犁,“以剑铸犁,将暴虐之剑铸成太平之犁。”剑为兵器,生而暴虐,犁为农具,寓意和平。战争不过是谋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剑来换取天下和平,这不就是战争的目的吗?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6)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

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

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

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典籍中国观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中国典籍观后感(集锦5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中国典籍观后感”。

中国典籍观后感 篇1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中国典籍观后感 篇2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中国典籍观后感 篇3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中国典籍观后感 篇4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国》的电视,它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

首先,会播放一个由中国国家戏剧院院长田沁鑫组织的典读会,以此来知道演员们吃饭于这本书的理解。典读会过后,便是话剧正式开演,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与古人相见,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其中,有英勇无畏、“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大禹、满腹经纶、周游列国的司马懿,中间,还会穿插着专家们的讲解,节目最后,还会对此做出总结,《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穿越的形式表达了当代读书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个人观看时,心中都会有一股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许是对祖国的骄傲,或许是古人远大理想而自豪,总之,都是因为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特别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尊重,既让我们觉得庄重无比,又并非严格。

中国典籍观后感 篇5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必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