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 地图 >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发布时间:2022-06-25 来源:互联网

优文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一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是记录人们对于一本书的阅读见解和心得。写读后感应该抓住书籍的哪些精髓来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优文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收藏5篇


读过一本好书就相当于交了一个好朋友。每个人对于亲爱的安德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时候就可以把心中所想诉诸与笔墨。你读过多少篇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呢?下面,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中国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龙应台与儿子的书信集,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要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我们有自己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只是世界上2000多个独立的国家之一,所谓外国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N个国家的统称,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要学会放眼世界,学会认识我们大家共同的地球。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4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彻悟,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多么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们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把你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把你们古板的关怀变得更加亲切一点,给我们一点柔美的微笑,给我们一点应有的尊重,那样,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一定会变得比现在灿烂很多,很多!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5

在我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收获最大的是《小故事大道理》。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我从中体会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们也不要泄气,不要因为自己的穷相自认倒霉。其实,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中有个小故事叫《成功只与努力有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写了一个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贫穷的环境里,很羡慕来自美国的商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们才能吃得起比萨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见他勤劳善良,便邀请施瓦辛格去美国豪宅一游,在游完豪宅后,施瓦辛格赞叹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却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够拥有我现在有的一切。”“这不可能吧!我家这么穷,还没有美国国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说。“努力与这些都无关,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听了这句话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很好的事业,家财万贯。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努力不会白费,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刻;虽然有时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会一无所获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学习其中的道理,并用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之门将会为你打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其实最好的阅读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读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但是我想我们身为老师,那些可爱的学生不正相当于我们的孩子么,拿出一颗对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们会健康成长,我们也会一点点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我有开明的父母,生活,学习,社会,国家,世界,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像是中国传统的子女父母之间的关系。倒更像是朋友。但是如今的朋友关系也是有代价的。他们从未干涉过我,但在对保送、高考与否;选择哪所大学这件事情上,他们完全把我的意愿否定,将我的梦想束之高阁,让我面对现实。然而在我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和梦想背离的痛苦的现实。如今的我仍然奔着梦想前进,并且因为大学父母为我做的选择,让我的追梦之路更加曲折,漫长。看到现在的我,我的父母应该是有遗憾和愧疚吧。所以现在他们对我的选择并不一味干涉。他们只要我对现实有清醒认识,对未来有明确规划,并且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我父母的转变,是以我的妥协和痛苦为代价的。我有过埋怨。然而在看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后,我才明白其实大多数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对孩子不信任,想让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的阶段。而这样强权的方式,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放缓孩子成长的速度,甚至让孩子处于痛苦之中。

“认为自己年长,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都多,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都多”的心态不只是父母专有的。身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会不经意间陷入这样的思想状态。我们常常跟孩子讲应该怎么怎么做。然后用我们亲身的经验当例子说服他们,期待把他们引导我们认为的正道上来。但是孩子听的时候就算觉得万般正确,听了之后仍然走自己的老路子。

我有一个要参加保送考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听不错,就是做听力的时候没有读题目、预测问题的习惯,导致听力完成情况和她实际能力很是不符。我不知道讲了多少次:“一定要拿到听力题目之后,审选项。再通过选项对问题进行预测,这样听的时候才有指向性。即便是听力一开始就开始做笔记,效果仍然是不好的。这是考听力不是考速记,并且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字都记下来.”这样的话,讲到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都快成祥林嫂了。这孩子习惯还是没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在所有信件中,我最喜欢《给河马刷牙》这一篇,针对儿子未来的工作选择,龙应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因为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你喜欢的是动物研究而不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那么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也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样的择业观是很正确的,可是很多人却被世俗的标签迷失了双眼,选择外表风光,实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工作,为了让别人艳羡,实则苦了自己。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认为,这是全世界鼓励孩子认真读书最好的理由!儿子安德烈对母亲说了许多人生的困惑,母亲龙应台也做出了解答。安德烈说,在这么多邪恶,这么多痛苦的世界里,还能保持同情的纯度,那可是一种天分;在中国,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很多年轻人的心思是保障自己,而无时间想根本问题……

龙应台跟儿子说,面对失恋,面对当下的痛苦,学会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就不那么绝对了;“愚昧无知”的渔村,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人生是从平原走向森林的过程,大家各自分散,素面修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终身奉读的经;人生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希望儿子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

龙应台还说,她不希望儿子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也许那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希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变得比较[]深刻。这段话,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大师级人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快快乐乐的普通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写了这么多读后感,我发现《亲爱的安德烈》是最难写的,里面的思想太丰富,差异性太大,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什么样的主题都有。

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站在母亲龙应台这一边,还是站在安德烈一边,同一个问题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同为20多岁的年轻人,我很多时候跟安德烈的想法是一样的,却也知道母亲龙应台此时的成熟想法只能是我日后可以理解的。

写到最后,我好像从复杂的主题中找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其中《亲爱的安德烈》反映了母子之间交流的方式和生活,我觉得它确切的反映出我们这个年龄段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

这本书是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两人之间的36封家书,三年时间,她与她儿子重新认识。就如同龙应台所说的:“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本书,让我从龙应台的角度,也就是从母亲的角度去了解母子之间的沟通。我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时常会内疚。

书中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色彩,自由和乐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放几首音乐。放学后,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几个哥们去咖啡馆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闲暇时光里,他还会和好友开派对或者去旅行……这些都好像是电影中的生活,自由、欢乐和不受拘束。而像我们这样,上课、吃饭、睡觉、起床……无限循环。在周末,则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即使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但时间太短不够尽兴。如同蜻蜓点水一般,转瞬即逝。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直到遇到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中西方生活观念差异那么大?后来,我才明白,是对生活的态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写道,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们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为学习为工作,四处奔波,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生活,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和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每当父母说起这段话时,我也就明白了读书的意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仓央嘉措一诗道出了我的向往。诗和远方,努力向前。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在我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收获最大的是《小故事大道理》。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我从中体会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贫如洗的家庭里,即使是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们也不要泄气,不要因为自己的穷相自认倒霉。其实,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这本书中有个小故事叫《成功只与努力有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写了一个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贫穷的环境里,很羡慕来自美国的商人,因为他知道只有他们才能吃得起比萨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见他勤劳善良,便邀请施瓦辛格去美国豪宅一游,在游完豪宅后,施瓦辛格赞叹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却说:“这没什么,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够拥有我现在有的一切。”“这不可能吧!我家这么穷,还没有美国国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说。“努力与这些都无关,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听了这句话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后来他终于成功了,有很好的事业,家财万贯。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当然,学习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努力不会白费,终有苦尽甘来的一刻;虽然有时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会一无所获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学习其中的道理,并用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之门将会为你打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以下是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收藏(5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读后感也是与作者在对话。你的心得体会能否在读后感书写当中明确表达出来呢?为此,我们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 篇1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龙应台的儿子,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文化。等龙应台回到小男孩安安身边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所以龙应台一定要认识这位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开始使用书信进行沟通,这一写就是用了三年时间。三年的结果是就像书里说的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品味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就像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的故事一样,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代沟、阻隔甚至情感冲突,但两代人之间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坦诚交流,互相了解包容。父母辈不要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去看世界评社会,孩子们也不应把自己内心的小宇宙隐藏起来,不要总以为自己的世界与父辈们格格不入。

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中最精彩的东西之一就是这教育的参与者进行灵魂精神的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问我有没有遭受过挫折,又是如何走出来的。我想了想,挫折这个东西我觉的不算什么,关键是人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才是可怕的,怎么走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把内心变的温暖起来吧。

我告诉学生人最先爱的一定要是自己,自己都不爱自己,那没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珍惜我们的朋友。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 篇2

说一句“我爱你”或是“我想你了”到底难不难?

对深爱的人说“我爱你”,对分别已久的朋友说“我想你了”,大多数人都应该做得到。那么对父母呢?对父母说“我爱你”“我想你了”也这么容易吗?

小时候爸爸出差回来的时候总是会问我:“想不想爸爸?”

然后我就会说:“想啊。”

“真想还是假想?”

“真想。”

这样类似的对话在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应该出现过。但似乎孩子越长大,就越不会向父母表达爱和思念了。不会表达并不是不爱,而是像龙应台感觉到的一样,“爱”,却不一定“喜欢”。

有些时候特别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这样爸爸就不会变老,妈妈也不会变老,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拉远了。虽然我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一直都挺融洽,也会经常的沟通,但在有些方面还是会有隔阂。

我长大了,所有和我一样的孩子都长大了。虽长大了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还是孩子,但这些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朋友圈,这些都是父母无法跨越无法进入的。甚至当他们摔倒的时候,都不再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搀扶。

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一点一点趋于平淡。加上孩子和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人,看待问题的眼光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必定会更加疏远。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是台湾和德国混血的80后,生活在德国。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贯穿其中的是关怀和爱。

从他们的信件里,我看到龙应台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当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的时候,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的是互相的沟通和理解。但是还有很多的父母并不愿意和孩子沟通,也没有想要体贴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欲望,只是一味的拿着大人的架子。也有很多的孩子对父母不尊敬,凡事也不会去体贴父母的想法。不论是交流,是沟通,还是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都是互相的,是双向的。我们不可以一味的要求父母来理解我们,要求父母来关心我们,来爱我们,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去了解他们,体贴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不再是小孩子,我们不应该任性,而应该理性的思考问题。或许长大了的孩子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向父母表达出自己的爱和想念,但是我们可以用互相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来表达。

不管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父母永远会给予孩子最不求回报的爱。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最忠诚的朋友。这种无私的爱只有父母才可以给。

我永远的朋友,一辈子的支持和依靠,我希望你们能够一切安好。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 篇3

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一样的尝试——我发奋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发奋。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飘萍离散——人生哪里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礼貌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好处;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中国文坛的一笔损失和中国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爱,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爱,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正因有爱,因此正常的沟通能够不必了。”

老师对学生似乎也永远有一种这样的以爱作借口的不爱,比如说我们常听常说的“这是为你好”,因此而不沟通不解释的种种,并没有把学生当成能思考,有主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 篇4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 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 篇5

再次打开龙应台女士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突然多了些许滋味,这不同于以往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我年龄增大的原因呢?还是家有小升初孩子的关系?

这些天疲于奔波在孩子小升初的途中,想尽设法地想为她争取尽可能适合她的又相对师资比较好的学校。可是谈何容易,一次次的失败与纠结之中,突然读到龙女士给安德烈的信中“给河马刷牙”的章节,有种释然的感觉。

文中,安德烈告诉妈妈,他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安德烈认为自己平庸,是较之于自己的父母。他觉得自己很难有父母的成就,又担心平庸的自己让父母失望。他的内心应该是无奈的,甚至是有些沮丧的。可以说,没有一对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平庸的,包括我,也是!至少,我觉得我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优秀于别的孩子的。但是,升学是个严峻的现实,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并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升学需要权衡综合,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接受事实。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孩子在既定的环境中接受平庸,但又不甘于平庸,人最怕的是给自己框框子,我们要勇于去突破。

“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不容易啊。”这是龙应台女士的原话,我读着却觉得是那样的酸爽,这也确实是身为人母的我的内心写照。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在慢慢地转身,在慢慢地离我们远去,学会放手,幽雅地转身。他们有他们的世界,两代人之间,隔着近三十年的距离,这差距或许不亚于隔着牛郎织女的银河吧!

龙应台还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确,孩子的成就与否,并不是作为父母追求的最终目标。身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快乐的,是幸福感满满的。在若干年以后,她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能游刃有余地解决碰到的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真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我们在敢于接受孩子平庸的同时,也不忘继续发展她的优势,扬长而避短,让她不断地去历练。成长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肯努力,总会有进步。

孩子的路还很长,我只愿是那个幸福的守望者,静等花开。孩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母子俩分隔两地,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文化的差异、时空距离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日益陌生。母亲渴望关心孩子,了解孩子,但孩子长大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与思考,使得母子间隔阂越来越大,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她邀请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通信内容涉及两人对历史的看法,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社会的思考等等一系列反映两代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读来耐人寻味。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而龙应台回答: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我们所有做父母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的长大成人,心中都是由衷的高兴的,但说真的对他们的忧虑也是在慢慢增加的,因为他们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非常的自尊、敏感和叛逆,对父母语重心长的建议和忠告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这些都会让父母感到担忧和痛苦,不可否认,年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社会价值观变化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青春期出现的叛逆性也是正常的。多么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快乐的生活,学学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优文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一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