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最后一份晚报读后感 > 地图 > 最后一份晚报读后感

最后一份晚报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互联网

读《最后一份晚报》有感范文350字。

古语有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阅读相关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读《最后一份晚报》有感范文350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今天,我读了同步拓展阅读上的一篇小短文---《最后一份晚报》,使我感慨万千。

我被文中的小女孩对她母亲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小女孩给母亲送晚饭时,看到还剩最后一份报纸,母亲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小女孩为了让母亲早些卖掉最后一份晚报,想让母亲早点回家休息,借着微弱的灯光,站在路旁,央求过路的一位叔叔用自己平时节约的1元钱到报亭买下母亲手中的报纸。尽管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她为母亲消除了烦恼,抹去了忧愁。一个十来岁的的孩子竟是那么懂事,竟懂得用爱来回报母亲。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却不懂得爱,不懂得回报,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已是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了,却没有十来岁的小女孩懂事,有礼貌,有爱心。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有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呵护;爷爷、奶奶的照顾;老师、同学的帮助,我却养成了只会索取,不肯回报;只懂浪费,不懂节约;只想玩耍,不思求知;只会想到自己,不会顾及别人……

我是一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多么耀眼、鲜艳,我应该和小女孩那样做一名有爱心、体贴别人、懂礼貌、替别人排忧解难的少先队员。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精选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阅读完相关作品以后,相信心中会有不少的心得,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你知道读书笔记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1

前不久,笔者看到中组部《组工通讯》刊登的一篇评论——《领导干部对工作要有激情》,不禁为之一振。这使我想起时下个别机关单位中出现的一种怪象:就是做事氛围不浓,抱怨之声不断。工作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激情,就是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有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工作追求。

激情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

追求。不可否认,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缺乏激情,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宗旨观念谈化。这类领导干部为民办事的激情不够,而“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耍“官威”的手段很多。温州电视台“谦言万语”栏目曾报道,陕西榆林子洲二中女生遭同班男同学施虐两月余,只是倚仗着他们“家里有大官”,事后其“家里的大官”还扬言要区分受害人身上之伤来承担部分责任,其荒诞言行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试想,这种“牛”官还有什么激情来为民办事呢?二是工作责任心衰退。一些领导干部,对待个人功利心浮气躁,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当“出头鸟”,乐做太平官。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记载:某县官死后去见阎王,自称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不料,阎王却训斥:不要钱就是好官吗,那不如在堂上放个木偶,杯水不饮,岂不是比你更好?三是自我定位不准。一些领导干部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定位为“准提拔对象”,凡事从自身考虑,对个人的进退得失斤斤计较,稍有不顺就怨天尤人,怨气大于工作激情。如重庆黑帮幕后老大文强把自己的腐败归咎于组织上多年不提拔,岂不令人耻笑?

如何做到“多一份激情,少一份抱怨”,笔者认为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要形成良好的心态。“地低为海,人低为王”,身为人民公仆,必须要摆正位置,把人民看作真正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脚踏实地做事。不需要远,不需要高,能飞就是鸟;不需要快,不需要深,能游就是鱼。要甘于平凡,善于做无名英雄。“圣者无名,大者无形”,埋头苦干,多做少说,要学会做毛泽东诗句“遍地英雄下夕烟” 中的无名英雄。三是要有满腔的热情。头要冷,心要热,步子要稳。用热情、信念和意志去迎接挑战,排除各种名利的干扰,不断超越自我,争做冲锋陷阵的模范,做运筹帷幄的模范,做大干快上的模范。四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追求。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曾为毛泽东写过一幅前人名联:“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这幅对联写得很精辟,喻意深刻。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但这种追求不是肤浅的,不是庸俗的,更不是随波逐流的,而是要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孜孜以求。相信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而“萤火”却始终禁不起时间考验!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2

近日闲暇,得阅此书,作此文章,聊以纪念。

头一次见到汪曾祺老先生的名字,是在一篇课文上——“候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从连万顺买来的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一封书’样式的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时便觉得,读汪先生的文章,就像是站在一池湖水边,水中有映月,一枚石子掷入水中慢慢荡起涟漪渐至平静。是带不得功利性去看的,汪先生只想告诉我们,而我们能够明白,生活很美,然后好好热爱生活就够了。

直至近日有时间去看汪先生的《人间草木》,这种生活遍地是诗意的感慨又扑面而来。

据汪先生说,他不爱逛商场,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果,就会令人心生喜悦。想来也是极对的,那些挂着水珠的青菜,带刺的黄瓜,活蹦乱跳的鱼,自然原本的活力扑面而来。听着摊主的大声喧卖,熟络的顾客边挑挑拣拣边唠嗑几句,再顺便杀杀价。这喧闹市井的生活气息饱含着温情,我也不大去菜市场,却常被这样的和谐所感染,许多年后的一天,我也会加入其中,成为其中一员,忙忙碌碌的生活,挽着头发,挑挑拣拣,话着家长里短。

嗨,扯远了,还是继续来谈汪先生的《人间草木》。想起曾经有人调侃过,汪先生如果活到现在,那一定是微博,朋友圈晒美食的一把好手。汪先生可谓是美食博主(当然,咱们还是得暂时抛却某些古代大家们),而且是一位颇有文化气质的美食博主。他独爱平民美食,笔下无甚山珍海味。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诸如此类的,还能从中找到许多,这都是些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食材,但恰恰是这些几到十几不等的食材,才最能代表生活,聚起四方食事,熬出一碗人间烟火。

再多些黄豆酸豆之类的,我想也没有举例的必要了,具体如何,书中自见分晓,有些事情,存于心足矣。

人们常说,食物满足了我们的味蕾和胃,但我却觉得应不止于此,食物也是一位又一位陪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在肉香中写着磨人的数学作业,咂着红糖在和伙伴玩躲猫猫,枕着白粥咕咕入睡......食物无声,不会表达,但它却陪着我们从年少到年长,看着手中的苇草变成了上万的手表,肩上没有几本书的书包变成了沉沉的公文包,我们渐渐褪去稚嫩,蒙上一层成熟的意味。

所以,那些将食物仅仅当作是满足饥饿的认知,我是不敢苟同的,食物带给我们的也远不止美妙的体验,因为奔波来奔波去,到头来,我们还是甘愿沉沦在一句“回家了,吃饭吧,今天做了你喜欢的菜”中。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我也许并不能一一体会,但我仍向往那种半夜回到家,锅里还热着菜,有人惦念着你的感觉,俗常却温暖,渺小却伟大。

一蔬一果,均是生活的馈赠,自然是值得感念的。其中生趣,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会。

众多似汪先生的人,蛰伏在人间烟火里,不争朝夕争美食。

另,摘录一些取自《人间草木》的句子: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是谁说生活百无聊赖,明明只食物一样,人生就已经很有趣了。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3

星期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忍住一份甜》。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在几个孩子身上做过一个实验,他给每个孩子发一粒糖,并说要在20分钟后给没有吃掉糖的孩子再发两颗糖。20分钟后,他回来了,现在他来兑现他的诺言。这个实验到此还没有结束,他还要继续跟踪那些没能完成实验的孩子。最后他实验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没有忍住一份甜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KyDM。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一个道理:吞下一份苦,需要的是勇敢与坚强,而忍住一份甜,需要的却是信念与毅力。我们对待学习也一样,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否则你就学不到知识CpZ。

我还要与大家分享的是:

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大的人。

忍住一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4

前些日子,我怀着好奇心打开了姐姐的文具盒,发现里面夹层中有一份叠着的纸片。展开后我发现这是一份检讨书,写给班主任的,写检讨的原因竟然是上课后跟后桌说了一句话。

检讨书字迹清楚,工整美观,令我耳目一新。面对这份有些小题大做的检讨书,我不禁想起那一次在假期里姐姐的作业写不完让我帮她,当然我愉快的答应了姐姐的要求。帮姐姐抄那份作文的时候,我努力的一笔一画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好每个字,万一没想到写完一自然段后,姐姐看了一眼,便大喊起来:啊!你写的这是什么字啊!然后冲我我妈说:妈,你看你儿子这字,太不像样了,还是你帮我写吧。我妈愉快的答应了。说完姐姐便毫不可惜地把我写的那张纸从本上撕了下来。我心灰意冷的拿起这张自己煞费苦心但没有得到姐姐认可的字,心中的失落感瞬间升了上来。我拿起这张纸,看着自己最认真一笔一画的字,跟姐姐用飞快的速度写的字相比较,确实逊色了不少。我真不敢相信这个仅仅比我大四岁的姐姐竟能写得如此迅速又如此神采飞扬。

那次写字事件,确实给了我挺大的刺激,但时间一长就慢慢地忘下了。长期形成的习惯的力量占了上风,我渐渐恢复了原样。这份小学作文检讨书再此将我唤醒,让我看到差距,我自愧不如,也要尽量努力迎头追上。知耻为勇,我单元作文一定不断提高,尽量缩小跟姐姐各方面的差距。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5

最近,我在无意间看一篇让我非常感动的文章——《最后一份晚报》。

《最后一份晚报》写了一个女孩子十分的孝顺,她为了不让母亲守夜卖报纸,竟然拿出钱来叫一个叔叔去买,而且这位叔叔也十分好心,不仅帮她去买,而且以飞快的速度跑去……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那个女孩子十分孝顺,她不想让妈妈守夜卖报纸,所以她自己出钱叫一个叔叔去买,叔叔也被她那担心母亲孝顺母亲的精神给感动了,再说,那么一个大人为一个10岁的女孩子干一件事,是非常正常的。

在生活中,有许多像小女孩一样孝顺的人,有的为劳累的母亲洗脚,做饭,捶背~~~也有许多像叔叔一样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向灾区,农村,伸出了帮助之手,这个时候,别人感到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也达到了“助人为乐”这个词的本意。

《最后一份晚报》里面小女孩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6

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参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师要经常自省: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

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局面。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与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教师必须树立平等对待观:

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学生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生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阻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学生的潜能,不利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

〖内容简介〗-一份特别教案-李玉萍

常言说“言为心声”,那以心声源于何处?源于情感的倾泻!学生是充满情感、灵动的个体,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在他们心灵的池水中击起层层涟漪。教师用自己发自肺腑的真情去拔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必然会心动而情发,师生间情感交融,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了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是献给我们教育者的一份特别的教案,是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本书收集了近百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从鼓励的艺术、关爱的艺术、呵护的艺术、宽容的艺术等十三个方面,运用案例分析的手法,指导老师如何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是为人师者的必读之书。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有时比惩罚更强烈。教育——道德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那幼小的心灵。爱抚,这不是迁就高皮的孩子,不是不加思考地满足闲得发慌的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要求。纵容、姑息孩子的顽皮淘气和刁钻古怪的要求会把孩子引入岐途,使孩子的心变得粗鲁、冷酷无情。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7

大家都知道,没有高尚的德就没有纯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如果教育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时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时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不良后果产生。学生不会喜欢老师批评时的挖苦、损伤。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学校和社会更应鼓励教师明德惟馨。从参加众多的教研活动中,我感触最大的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8

今天,我读了同步拓展阅读上的一篇小短文---《最后一份晚报》,使我感慨万千。

我被文中的小女孩对她母亲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小女孩给母亲送晚饭时,看到还剩最后一份报纸,母亲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小女孩为了让母亲早些卖掉最后一份晚报,想让母亲早点回家休息,借着微弱的灯光,站在路旁,央求过路的一位叔叔用自己平时节约的1元钱到报亭买下母亲手中的报纸。尽管这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但她为母亲消除了烦恼,抹去了忧愁。一个十来岁的的孩子竟是那么懂事,竟懂得用爱来回报母亲。

读着读着,我想到了自己——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却不懂得爱,不懂得回报,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已是一位高年级的学生了,却没有十来岁的小女孩懂事,有礼貌,有爱心。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有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呵护;爷爷、奶奶的照顾;老师、同学的帮助,我却养成了只会索取,不肯回报;只懂浪费,不懂节约;只想玩耍,不思求知;只会想到自己,不会顾及别人……

我是一位少先队员,胸前的红领巾多么耀眼、鲜艳,我应该和小女孩那样做一名有爱心、体贴别人、懂礼貌、替别人排忧解难的少先队员。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9

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10

《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读后感1000字!

庚子年的这个寒假有点特殊——“超长寒假”,当这一美好的福利遇见全国冠状病毒的防疫时,老师们继续“宅”在家里,上网课,关注学生健康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等等是每天的必要工作。闲暇之余,拿起了青年学者郑锦杭的专著《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纯净的文字,细腻的情感,对教育故事的娓娓道来,再加上新闻中冠状病毒的种种报道,让我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郑锦杭在其书中说:“我从自己,明白了,最初的爱是最原始的。人存于世,到最后,所有的,都会回到自己,回到初衷”,为什么选择做老师?这是一个逻辑起点。“从前/所有的甜蜜与哀愁/所有的痛苦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于歇息/原来/都是在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征程/这样遥远/这样亲近/人生/始/终这样奇妙/无与伦比”,生命真的是这样,谁都没有想到今年这场疫情的蔓延,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啊!那在生命历程中,老师的这一职业选择又该如何坚守初来的自己呢?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是有限的,那什么是无限的?活着的价值是什么?生命该如何度过每一天?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立业成家,子嗣兴旺……人活在世俗中又不能太世故。怎样过一天,就会怎样过一生,我愿意这样一寸寸过一生,不是虚度,是用最美妙最雅趣最丰富,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选择做老师,就是为生命增添了那份美好,坚守起初的那份爱与初心,始终如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回答。初心让我心怀热爱,若只如初见般的美好对待一切。

那么,在全国抗击疫情的浪潮中,我虽不能深入一线发挥作用,但作为老师我“宅”在家中,面对“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该给学生带去什么呢?我想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应属于教学的启发、爱的传递、生命的启迪。

郑锦杭在《始终》一书中,是这样描述教学的“教学本身,就好比一个老师的作品,也是一个老师全部人格的总和。你关切什么,你追求什么,你重视什么,你的课堂就会呈现出什么。你不用说话,你的课堂已经说出了你的全部。所以,对一个老师而言,更重要的是应该常常问自己,你知不知道,你自己的课堂,说出了什么?或者说,你还想让你的课堂,能够再说些什么?”课堂包罗时空中的一切,面对此次冠状病毒,我让我的学生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增强抗击病毒的力量,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生命的关联,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要为人民和社会服务,以艺抗疫,激发生命的力量,让更多的学生积极拥抱生命。

作为美术老师,我始终追求艺术的三个层次,求真:事之法天——演绎芸芸众生千姿百态;求善:定之胜天——从道德的角度去评判一项艺术;求美——心之通天——通融无碍撼动人心。因为我要为学生传播“真善美”。

宅家办公过程中,家里的亲戚小孩向我咨询抗疫绘画作品的创作,我在思考:特殊时期,学生的作品应该呈现什么呢?我回复的信息中除了基本的绘画本身的技巧外,更突出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伦理的关系、艺术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很多学生和小孩的作品创作的内容有新冠病毒的科普知识、新冠病毒的预防、抗疫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我想这么多的绘画作品,不管是哪个内容,他的核心都是将艺术与真善美关联了。艺术也可以为我们的抗击病毒贡献力量,只有心存真善美,传递真善美,那么整个世界将是温暖的。

我将始终如此。

万物都在生长,万物都在欢喜,生命都很美好,愿意怀着精神的明亮和赤子之心,一笔一画写到老。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 篇11

指导教师邹红霞

“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它永远不愁找不到爱它的人。一道秋波,一句蜜语,一席佳肴,一樽醇醪……这些我们可能都想去感受。但这些虽好,可也有它不足的一面,那就是将你在心中塑造的完美自我掠走。所以我们要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大的人,忍住那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文中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在一群幼儿身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孩子们发了一些糖,一小时后,孩子们先后吃掉了糖,而能忍住不吃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糖。通过跟踪调查,这位心理学家惊奇地发现,不愿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而日后创出一番辉煌业绩的人则是当年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

吞下一份苦,需要的是勇敢与坚强;忍住一份甜,需要的是信念与毅力。但是,真的不是所有可以舍生的人都能“舍甜”。为什么我们不能“忍住一份甜,收获更多甜”呢?有时候,我们若能忍住痛苦与伤心,继续努力工作,那么,迎面而来的将是更多的惊喜和回报。“甜”是 诱惑我们的工具,在“甜”面前不屈服就能获得更多的甜。在近处的甜与远处的甜之间,很多人会发现近处的甜而忽视远处的甜。在生活中,不能得到了一点甜——好处,就听从别人的指挥,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甜”将会断送你的一生!

甜在生活中变幻成种种美丽的假像来诱惑我们。在甜的允诺中我们不能有一点恍惚。在娱身的痛快和娱心的痛快面前,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的抉择。甜是那么黏,一但粘在凡辈的身体上就不肯脱离。因为甜知道人会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弱点,那就是容易对幸福上瘾。

——克服一些甜,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大的人。

——忍住一份甜,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系列


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该包含哪些视角呢?每个人品位完作品,心中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悟。我们只有读的认真,写的认真才能感受的认真,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篇1)

拿到这本书,我就很兴奋。不久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我最喜欢的一课是“中华之光”朱亚光,它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非常热爱祖国。他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我也这么认为。“飞人”刘翔从小经过刻苦的训练,经历无数次的比赛磨练,终于在20xx年7月12日以12秒88的成绩,取得了男子110米栏冠军,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有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刘翔的努力付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孟佩杰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母早亡,还要照顾瘫痪的养母。直到20xx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三分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做了让众人吃惊的决定——“带养母上大学”。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不离不弃。孟佩杰获选“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面对媒体,这个朴实的女孩笑得很羞涩,他说:“‘百善孝为先’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每一个女孩都会这样做。”

复兴中华,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现在的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把复兴中华的理想抱负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在家做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关心身边的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做雷锋一样的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有在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我校三班的一位同学不幸得了白血病,学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我们班同学争先恐后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交到老师手中。不到几天就捐了几千多元,为小朋友

的治疗献出一份爱心。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报效祖国,成为栋梁之才。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篇2)

《一份特别的教案》是适合我们教师看,值得我们教师看,也是我们教师必看的一本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篇3)

内容:

靖宇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在海外第一家分公司成立的庆祝酒会上,他说了个故事。几十年前,当靖宇还在娘胎里时,父亲就下定决心,等孩子生出来,得从小就训练她生活的能力,于是,父亲便开始执行这项计划。靖宇十六岁那年,父亲要他去赚钱养自己,第二天,靖宇拿了一百份报纸去卖。可是他不好意思大声吆喝,所以都没人来买它的报纸。后来,突然又很多人来和他买报纸,报纸很快一扫而空。一位男孩买走了最后一份报纸,这时靖宇问:小朋友,你是帮你爸爸买的吗?是伯伯叫我买的。男孩指指转角,他还叫我别告诉你。靖宇悄悄走到转角,见到父亲靠墙而泣,脚下却放了一大叠报纸,看见此景,靖宇不禁感动的哭了。

心得:

虽然故事中的父亲表面上对靖宇很严厉,但他其实只是希望靖宇能活得比他更精采、更平顺。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活下去呢?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篇4)

近日闲暇,得阅此书,作此文章,聊以纪念。

头一次见到汪曾祺老先生的名字,是在一篇课文上——“候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从连万顺买来的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一封书’样式的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时便觉得,读汪先生的文章,就像是站在一池湖水边,水中有映月,一枚石子掷入水中慢慢荡起涟漪渐至平静。是带不得功利性去看的,汪先生只想告诉我们,而我们能够明白,生活很美,然后好好热爱生活就够了。

直至近日有时间去看汪先生的《人间草木》,这种生活遍地是诗意的感慨又扑面而来。

据汪先生说,他不爱逛商场,爱逛菜场,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果,就会令人心生喜悦。想来也是极对的,那些挂着水珠的青菜,带刺的黄瓜,活蹦乱跳的鱼,自然原本的活力扑面而来。听着摊主的大声喧卖,熟络的顾客边挑挑拣拣边唠嗑几句,再顺便杀杀价。这喧闹市井的生活气息饱含着温情,我也不大去菜市场,却常被这样的和谐所感染,许多年后的一天,我也会加入其中,成为其中一员,忙忙碌碌的生活,挽着头发,挑挑拣拣,话着家长里短。

嗨,扯远了,还是继续来谈汪先生的《人间草木》。想起曾经有人调侃过,汪先生如果活到现在,那一定是微博,朋友圈晒美食的一把好手。汪先生可谓是美食博主(当然,咱们还是得暂时抛却某些古代大家们),而且是一位颇有文化气质的美食博主。他独爱平民美食,笔下无甚山珍海味。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为豆腐脑。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东北叫干豆腐。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诸如此类的,还能从中找到许多,这都是些随处可见,唾手可得的食材,但恰恰是这些几到十几不等的食材,才最能代表生活,聚起四方食事,熬出一碗人间烟火。

再多些黄豆酸豆之类的,我想也没有举例的必要了,具体如何,书中自见分晓,有些事情,存于心足矣。

人们常说,食物满足了我们的味蕾和胃,但我却觉得应不止于此,食物也是一位又一位陪在我们身边的朋友。在肉香中写着磨人的数学作业,咂着红糖在和伙伴玩躲猫猫,枕着白粥咕咕入睡......食物无声,不会表达,但它却陪着我们从年少到年长,看着手中的苇草变成了上万的手表,肩上没有几本书的书包变成了沉沉的公文包,我们渐渐褪去稚嫩,蒙上一层成熟的意味。

所以,那些将食物仅仅当作是满足饥饿的认知,我是不敢苟同的,食物带给我们的也远不止美妙的体验,因为奔波来奔波去,到头来,我们还是甘愿沉沦在一句“回家了,吃饭吧,今天做了你喜欢的菜”中。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我也许并不能一一体会,但我仍向往那种半夜回到家,锅里还热着菜,有人惦念着你的感觉,俗常却温暖,渺小却伟大。

一蔬一果,均是生活的馈赠,自然是值得感念的。其中生趣,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会。

众多似汪先生的人,蛰伏在人间烟火里,不争朝夕争美食。

另,摘录一些取自《人间草木》的句子: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

是谁说生活百无聊赖,明明只食物一样,人生就已经很有趣了。

我的一份呢读书笔记(篇5)

大家都知道,没有高尚的德就没有纯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如果教育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时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时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不良后果产生。学生不会喜欢老师批评时的挖苦、损伤。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学校和社会更应鼓励教师明德惟馨。从参加众多的教研活动中,我感触最大的是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师。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范文范文400字


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更多读后感尽在美文阅读网。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400字

这是我们的小本语文课上面的课文,但是它还有我更深一层去读的地方,课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很重要。

战象嘎羧是唯一在抗日战中幸存的那一头战象,当他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将至时,带上了自己曾经一起战斗的象鞍,和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然后自己静悄悄的死去。

这种感觉我不是不知道,在我舅舅去世的那一年,我虽然没有去,但是我从我妈妈的口中得知,舅舅一直不闭眼就是为了等我妈妈到来,看着自己的家人,外公、外婆、阿姨、妈妈、磊磊哥哥和舅母,这些都是他最亲的亲人,他看到这些人幸福健康的活着,很知足了,于是就去世了。

这和嘎羧的感觉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亲人已经全部死去了,它只想回到自己留恋的地方,还有自己以前战斗过的地方去。

就像一些老人当他意识到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会去看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或者自己创业公作的地方,去感受回忆自己年轻时候所做的一切,这不知是回忆,而是感叹时光的飞逝是有多么的快,人生有很多你想做的事情,可是这些事不能一一做完,你就得死去。这是非常遗憾的。然后老人会回到自己的家,落叶归根,静静的回忆,等待死亡的到来。

战象噶羧用自己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人生该珍惜的东西太多了,不要等失去的时候再来感叹,我就是这样,跟舅舅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所以非常的悲伤,想要再见舅舅一面。

标签:读后感400字、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范文500字


【第1篇】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 在读了这本书《最后一头战象》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这是一头“纯洁”的战象。嘎羧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的确,没有什么可以做到永恒,但是,我们必须要守护自己最珍惜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心灵的净土.嘎羧比我们更早懂得这一点,因此,它二十六年来一直怀有纯洁的心.在它那为所有人动容的壮举面前,我们都是那么渺小.

这也是一头 “忠诚”的战象。“忠诚”是因为它临死时重披象鞍,它希望自己是最后一头战象,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当我读到课文中的这句话,“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从中我读懂了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忠诚,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

读了这篇课文,令人回味无穷,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如此的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有更深的感悟呢?

【第2篇】

嘎羧来到江边,二十六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敌人带着刺刀来了,嘎羧和战友奋力抗敌,敌人的机枪朝象群扫射,嘎羧在队伍中看到一匹匹战象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它们背上的人拿着火枪却如同摆设被敌人压得抬不起头,可恶的机枪,嘎羧想。“呕”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那只大公象罗罗虽然身中数枪,却顽强地冲向敌人的机枪阵地。嘎羧看清了它的目标—炸药桶,它发出悲壮的吼叫声。轰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阵地灰飞烟灭。象群朝敌人扑来,失去了最好伙伴的嘎羧几乎疯狂了,它奋勇杀敌,象牙一下就穿透了三个敌人的胸膛,它背上的人也用机枪杀了好几个敌人。这时,嘎羧看到了一个用沙袋筑成的屏障,上面架着好几挺重机枪,只听见“嗒嗒嗒”几声,一排排战象倒地了。背上的人们并不慌张,拿起几颗手榴弹扔了出去,几声巨响过后战象们冲破浓烟一直把敌人赶到了打洛江畔。它们中了埋伏,敌人的手榴弹像流星雨一样朝它们砸过来,八十多头战象现在只剩不到十头了。嘎羧正要冲向敌人,却被一头战象撞开了 ,它刚想发怒,发现身边躺着三颗手雷。手雷爆炸了,嘎羧被一块龟形礁石挡了一下才幸免于难,但它失去了知觉,当它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了波农丁那张焦急的脸。

嘎羧从回忆中惊醒,再次踏上征途。它在百象冢旁挖了一个浅坑,自己跳了进去,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范文300字 -


这一个月,我看了一本《最后一头战象》。

西双版纳的象可以用来作战,在一次血雨腥风的战斗中,有八十多头战象倒地。在埋葬大象时,发现一头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多年后,象不行了,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主人公悄悄跟在后面,万万没想到,它在曾经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大龟石上亲了又亲。它没到象冢去,它到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跟战友躺在了一起。

我喜欢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可能觉得,它当时跟同伴一起作战,多么勇猛,它是有幸被救,要不然,它也将葬身与此。然而,同伴牺牲了,它有幸获救了。它此刻又回想起了那场残忍的斗争。

使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心永远是和亲人,同学,老师,在一起的。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范文300字


【第1篇】

《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讲的是:作者沈石溪在西双版纳打仗时,是当象骑兵(骑象打仗的兵),当时全部象骑兵全体阵亡,只剩下他与他的象,他们离开战场,他的象是他最知心的朋友。找到了一座村寨,在里面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有时关乎生命,也有时只关乎自己的脾气,但最后战象死了。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我知道能交一个知心朋友,多么不容易,这个朋友与他出生入死,一起过了许多磨难,才终究在一起。我明白了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一定要珍惜。我还明白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管什么人,什么东西,也是终究要离开你的。

《最后一头战象》更让我知道了动物虽然不会说人话,但他们却是是有感情的东西,从这本书中我对动物的看法也有些改变,特别是象,我对象的感觉是,它有思维,特别聪明,所以我现在开始喜欢象了。

【第2篇】

《最后一头战象》是我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那种浓厚的感情,还有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大象拔刺》了。讲的是一头母象和一头公象“绑架”了“我”。强迫我救助小象,我不得不拿出药箱开始手术了。我小心翼翼地为小象消毒、拔刺、包扎,不该怠慢,要是把小象弄疼了,两头大象随时会送“我”上西天。小象要是疼了,大象就会用鼻子缠住“我”,阻止“我”的手术。手术的后期,小象叫的厉害,它哭,我也跟着哭,就这样手术结束了。小象脚上的刺被拔了出来,小象和大象都一直感谢着“我”。

从中我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谊,我们应该和睦相处。我还感受到了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谊,更何况我们人呢?

【第3篇】

写《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的作者是沈石溪,原名叫声一鸣,1952年出生于上海,他在云南生活了十八年。

《最后一头战象》的主要内容是:解放前的西双版纳,傣族的领主一只象兵,象兵就是人骑在大象上打仗。

一九四三年,日寇在西双版纳和象兵打了起来,八十多头战象死亡,他们要把大象的尸体埋葬时,发现还有一头公象活着,于是用马车把大象拉了回来,村民们把大象养了起来,几十年后,这只大象嘎羧,已经老了,一天早上,我看到了大象用鼻子指着阁楼,我上去看了看,我把象鞍扔下去,原来嘎羧就是要象鞍,它披上象鞍,准备去象冢了,大家都送行嘎羧,我正在伤心时,一个小伙子让我跟着他去捡象牙,我跟着嘎羧来到了百象冢,第二天我们发现嘎羧已经死了,我们放弃了捡 牙。

嘎羧要象鞍是因为自己是一头战象,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也没有忘记自己的队友,这种团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范文350字


前天,我们学了《难忘的一课》一文,学完后我深有体会。

大家都知道台湾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土。可是由于清政府无能,导致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台湾才回归祖国。但台湾人民并没有忘记我们。在文中的老师和孩子们身上就能感受到。他们不仅大声的朗读国语,还认真的学习国语,并且还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并没有被日本人所奴化,而是坚信自己是中国人。

其实,台湾和大陆一脉相承,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光复后台湾同胞的心声,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祝愿。透过那质朴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台湾人民浓厚的爱国之情。

展望明天,现在台湾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老百姓不仅可以安心的过日子了,更高兴的是不会在受外国认得辱骂了。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已经从原来的“东亚病夫”,变成了现在的一条巨龙。但我们还是忘不了原来的侵略者多么可恶,原来的中国多么腐败,所以我们要铭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范文350字


不久以前,我读了《只有-个地球》一课,让我感触非常深。

地球的样子虽然很漂亮,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却显得很渺小,所以它蕴含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清澈的溪流已不多了,都成了黄沙滚滚的浊水,因为人们经常向河流里投放一些垃圾,有些小孩还会到河里捉鱼捕虾,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还破坏生态环境,让小鱼们没了温暖的家了。

黄沙滚滚的河水最终还是流向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一旦流进了黄河,终究不能饮用了。所从我们要保护珍贵的水源,不能让人类随意浪费水源,更不能让地球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最后一滴泪。

水龙头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知去向,让每一滴水都浪费了,这珍贵的一滴水就能让那些干旱的地方得到一丝丝的滋润,好比浪费有意义多了。

茂密的树林已没有了,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人类们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却不想想别人的感受,而去砍伐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珍贵的物资,让小鸟们没有了家。我们应该保护森林资源。

即使砍伐树木可以,但是必须砍伐一棵种一颗,砍伐两棵种两棵,所以这样的森林资源就不会消失不见了。树林也会释放一些清新的空气,如果没有了树林,人根本生存不下去。

水龙头不停地流出清澈的水,开着电灯、电视、空调却空无一人,笔记本被随手抛到垃圾桶里,只用过仅仅的几页;树木的资源被人类掏空,却不懂得珍惜。人类终究会为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后悔的。

所以为了我们家园美好的朋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拯救这个美丽但脆强的地球吧!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读《最后一份晚报》有感范文350字》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最后一份晚报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