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金刚狼2观后感 > 地图 > 金刚狼2观后感

金刚狼2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5-17 来源:互联网

《诱狼》观后感。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诱狼》观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xxx,就在楼下的xxx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诱狼观后感模板


闲暇之际,我们都喜欢走进电影院观看精彩的电影,被故事情节吸引之后,心中总会有颇多感触。为了可以记住观看时的感动,我们应该选择写一份观后感,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你掌握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规范吗?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献上诱狼观后感,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诱狼观后感 篇1

再过一周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了,在这个红动中国,爱满潇湘的日子里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观看了这部极具抗战色彩的电影——《诱狼》。下面是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看完之后不禁感概万千,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诱狼观后感 篇2

这部电影总体可以打4至5分。(十分制)

片名很符合影片内容,一步步引诱敌人深入埋伏圈,也呼应了男主“狼诱子”的称呼。剧情前半段大多抗战片大同小异,没有吸引力。后半段高潮迭起,一次次的引诱,一次次的斗智斗勇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期间也有很创新的地方。例如阿部逼迫新兵杀八路军,新兵胆怯,被张英看在眼里,在之后,她本有机会杀了他,却选择了放弃。无论是为了表现阿部的凶狠,还是张英的善良,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包括汉奸在战乱中装死,将他贪生怕死的性格可谓诠释到了极点。

配乐有好有坏,从激烈的战斗声瞬间归于沉寂,又响起悲乐,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对于男主女的感情线也是如此,完全没有铺垫,先是男主没通知女主可以回分区,最后女主阵亡男主悲痛欲绝。观众很难带入情感,加上同种剧情的泛滥,缺乏新意,大大减分。

两军混战的场面除了用一个混乱来形容,完全找不到闪光点。甚至于几个八路军,凭着几个手榴弹,硬生生炸毁了日军的几辆坦克这种明显的夸张桥段。过分地宣扬了八路军的神勇。男主女主的演技也是一大败笔,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史实改编,最后片尾也引用了日军的报纸,毛泽东、蒋介石的贺电,倒叙的手法不算多好,也称不上多坏,但都改变不了它的浮夸风。同如今很多的抗片一样,大多是宣扬共产主义,却不从细节入手,很难让观众产生同感。

反思到这里,我对此的评分由6至7降到了4至5分,而豆瓣对此的评分是3.2,只能称作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平庸之作甚至是烂片。

诱狼观后感 篇3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xxx,就在楼下的xxx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诱狼观后感 篇4

一朵顽强的花——观电影《诱狼》有感

周五下午,我班在二楼多媒体观看了一部电影——《诱狼》。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战争片,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抗日之旅。曾雍雅、张英等人的抗日运动,看得我们激情澎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日女兵——张英。

张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牺牲了国外的工作,转投到国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开始张英以“毛手毛脚”的行动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泥做的马,惹得曾雍雅一顿说教。司令员介绍到“这是新调来的女指导员”,曾雍雅用一副看不起张英的表情。“她能行吗?”曾雍雅向司令员说到,司令员笑了笑。

这时,她是一朵野花,弱小而不起眼。

一开始,我也认为张英不可能打胜仗,可后来,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雁宿崖一战后,日军伤亡惨重,日军将领阿部规秀亲自迎战、指导。果然,我军的计谋被识破,阿部规秀正一步步远离我军的陷阱,向黄土岭进军。张英很快想到一计:利用黄土岭四面环山,天然的回音。而日本人又信鬼神,张英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夜幕降临,日军正在安葬战死的战士,突然,四面传来回声“亲爱的日本同胞,你们有没有想家,想远在海外的亲人……”张英用日语唱起了日本民谣,勾起了日本士兵的思乡情。“把这个声音炸了”阿部规秀命令炮兵开炮,歌声戛然而止……我军率先冲下山去,与敌人决一死战。看着一波一波的日本军被杀,阿部规秀慌了,而保护他的两员大将也受了伤……

这是,她像一枝玫瑰,虽芬芳,但有刺,刺向敌人的内心!

在这一激战中,虽然张英没有参与实际战斗,但她在敌人思想和心理上,给了敌人一些小触动,让我军胜利有多了一丝希望。

八年抗日,是屈辱,也是坚强。顽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使日军“三月占领整个中国”的话,变成了历史。这是因为有像张英这样从心理方面给敌人一击的女兵还有很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张英恰好利用了这一点,让日本兵在中国想起远方的家、远方的亲人。

这一仗彻底摧毁了日本兵的气势,而在曾雍雅心中,张英不再是一个女孩子,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兵,真正的英雄。

日本军因为这一仗而士气大挫,但在第二天,只有仅存的一名日本兵与张英周旋。“嘭”的一枪打过,张英敏捷的躲过,没有一丝慌张,镇定地追赶着这一小兵。可。好景不长,日本兵开的这一枪,张英没有躲过,也向敌人开了一枪,两人纷纷倒下。革命女将的生命,也在这一刻,悄然凋谢……

这是,她像一枝蜡梅,坚强无畏,绽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像一朵花,从绽放到凋谢,一刻没有停止过,一直为革命奉献。野花、玫瑰、蜡梅,这三种花反映了张英的“成长史”,一步步走向坚强,走向无畏。

诱狼观后感 篇5

《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狼诱子”是男主角曾雍雅的外号,这外号说的是诱惑敌方进入陷阱的人。引诱狡诈日本军队的任务艰巨又危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狼诱子”没有过人胆识、谋略是不行的,而曾雍雅就是这样一个胆略过人的八路军战士。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党军队以及八路军中的女性军人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在各方力量之间取得了影像平衡。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诱狼》可谓是良心之作。

在《诱狼》里,日本军官不傻、日本兵也不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作战专家,既熟读《孙子兵法》、精通中国文化,又有极高的西方战术修养,喜欢咖啡、也喜欢饮茶。阿部规秀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秋天调集军队,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成功包围了曾雍雅的部队,若非曾雍雅判断准确选对了突围方向,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在围剿八路军的同时,阿部规秀还下令屠杀无辜平民,执行枪决的日军中有一名新兵,面对行将被射杀的中国人瑟瑟发抖,阿部规秀将这名新兵连人带枪拖至被处决人跟前,握着他的手、逼着他将刺刀插入了中国人的胸膛,而这一切被张英(罗昱焜饰)看在眼里。

阿部规秀的形象正是历史上日军的真实面貌——既有超高的军事素养,又冷血残暴,但日本人也并非生性残忍、嗜杀,在射杀鲜活的生命时,也会有恻隐之心。一个战争机器的产生,需要反复的脑,泯灭其人性,所以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诱狼》里清晰的传达出了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影片的结尾处,日军溃败,新兵逃命,慌不择路,正好被八路军战士张英撞见,后者荷弹步枪在手,却给了日本新兵一条生路。正所谓恨有所起、恨有所终,不盲目仇恨、不扩大仇恨,才是完整的正义,才能永葆和平。

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事实证明是误会一场)。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描绘国党军队方面,《诱狼》同样做到了公正客观、尊重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党军队消极抗日,甚至充当伪军是事实,但《诱狼》没有将国党军队全盘否定。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与曾雍雅曾有联合抗日的兄弟誓约,前者虽不愿违背誓约,但又惧怕日本人,只能诈病不参与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不曾想被侄子夺了权力,部下成了伪军。待与曾雍雅再次会面时,不仅诚心悔过、坚决抗日,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汉奸侄子,在家国大义面前赎回了尊严。虽然国党在抗日问题上,有其反复性,但《诱狼》并没有将人物刻画脸谱化,如实描绘了国党人在人格与人性上的缺陷,肯定了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决断。

《诱狼》是一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有力地回击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的诬言。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能够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不再一味强调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而是将所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将反面人物也还原成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更明白今日和平的不易,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

诱狼观后感 篇6

枪声连天,炮火轰鸣,荧屏上飞散的尘埃,枯萎的树木,都将人们瞬间拉回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中华民族衰弱时的耻辱与悲哀,体会到了那些战士与群众的一腔热血与义愤填膺。

电影深刻地刻画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日本侵略军的军官,叛国求荣的汉奸,疯狂杀戮的鬼子兵……无不刻画出了一幅抗日战争波澜起伏的壮丽史诗!日本军队固然是强大的,军官会傲慢地炫耀其“世界第一”的三八式步枪,也能投入大量的兵力甚至坦克等重型武器参战。那些自以为是的鬼子兵们,也会举着他们那“光荣”而又耻辱,真实而又荒谬的旗帜耀武扬威!

可是,与我军无与伦比的英勇与忠诚相比,他们无疑是脆弱的。面对我方武功高强,英勇无畏的战士,敌人纷纷溃不成军,一个个所谓的“英勇、忠诚”的伪团长、伪军官们,临阵逃脱,甚至装成死人,妄图浑水摸鱼逃命。在观众的笑声里,不止是对懦夫的否定与嘲笑,更满载了对祖国军民英勇善战而感到的愉悦,是对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敬佩,是中国人民一腔热血的象征。

战争已经过去,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离我们已有两代人的距离。随着伟大的记忆逐渐消散,那充满力量的精神也在和平年代逐渐积满灰尘。可是,我们真的处于安全中了么?现实并非是这样的!在如今复杂的社会里,挑战无处不在,谁又能保证不受冲击呢?只有好好传承这种精神,用其武装我们的思想与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硝烟已经消散,炮弹也逐渐朽烂,战争已经过去了。希望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用我们的行动去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的朝阳下铿锵前行。

诱狼观后感 篇7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诱狼》把观众带回到76年前那一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本片聚焦黄土岭战役,这是我党抗战期间取得的一次辉煌大捷,20多岁的曾雍雅当狼诱子一口气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确振奋人心,让人解气。

不同于电视荧屏上颇受诟病的手撕鬼子、裤裆掏手榴弹等抗日神剧,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诱狼》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一定要严谨以待,不留下戏说历史的痕迹;而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可以在次要的细节上做合理的艺术加工。

该片在剧作上采用先抑后扬的三段式经典叙事结构,开篇“抑”的主要表现在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曾雍雅领导的支队处于全军覆没的危机之中,另有500名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日军残忍杀害,这个“因”导致了最后诱敌深入剿灭日军中将的“果”,知耻而后勇的曾雍雅接连通过雁宿崖之战“激狼”、黄土岭之战“诱狼”报了大仇。

导演安澜一直热衷于拍摄战争片,他执导的《曾克林出关》和《夜袭》等战争片都获得了不俗的口碑。《诱狼》跟安澜导演之前拍摄的战争片最大的突破在于,用移动镜头近距离特写坦克等正行进的重装武器,营造出一种写实的压迫感。这主要出现在影片的第二场战役雁宿崖之战上,英勇的八路军往正行进的敌军坦克上装炸药的那一幕可谓惊险非常,极具视觉冲击力,堪比国际一线战争大片。

激烈的战争场面大约占据该片的一半篇幅,除此之外,导演在细节上的编排也颇为用心。比如,日本中将阿部规秀是著名的山地战专家,有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冷静坚毅的指挥官,对中国兵法、日本茶道很有研究;完成黄土岭大捷的曾雍雅则有制造泥塑的爱好。这些细节化的展现让历史人物在银幕上更加生动、丰满,有利于观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缓和了紧张的战争场景,让影片做到张弛有度。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年的重点影片,《诱狼》的公映证实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影片的第一出品方,电影频道也借《诱狼》拉开了大银幕精品战略的序幕,希望电影频道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将精品战略贯彻到底,出品更多的优质国产大片。

诱狼观后感 篇8

电影《诱狼》自20xx年首映以来,我连续观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是倍感亲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每一次观看都是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与升华;每一次的观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辈们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杀敌的将士永远让我们缅怀;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父辈们崇敬与爱戴,为之我们军人后代骄傲与自豪!

电影《诱狼》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中宣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1939年年底,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刚刚晋升为中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两万多日寇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大扫荡,日军封其为“战神”“山地战专家”,企图吃掉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关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日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我抗日军民,堪称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领导下,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由担任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曾支队”担当“狼诱子”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率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采用战术,对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

结果,阿部规秀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深入之计,阿部规秀派出的先头部队,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第一大队由曾支队诱入雁宿崖预设伏击圈后,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辻村大佐以下530余人,几乎被全歼。吃了大亏的阿部规秀恼怒不已。

一个颇为自负的“名将之花”,而且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居然生生被围歼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将之花”的颜面,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分乘90余辆大卡车,携骑兵、炮兵和装甲部队,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猛扑过来,报复性扫荡,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进而攻占阜平。目的是摧毁晋察冀军区指挥部,取聂帅项上人头。

我八路军知道阿部规秀复仇心切,因此避其主力,采用游击战术,曾支队在曾雍雅指挥下首先接敌,以己为饵引诱豺狼,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若即若离,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紧紧地粘住敌人,使1500多日军即无法摆脱,又无法求战------,等待他疲敝之时,再彻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跟着绕了好几圈,都没能觅得八路军主力,阿部规秀更加恼羞成怒。疾行冒进的阿部规秀,再次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战术,陷入黄土岭一带我军布下的伏击圈。曾雍雅所率支队与参战各部队一道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雁宿崖与黄土岭战役共消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终止了日军阿部规秀的所谓“战神”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所谓的“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诱狼观后感 篇9

嗖嘭,随着一连串的声响,一颗炮弹从炮筒里呼啸着喷射而出,准确无误地打在了日军头领身上,我们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名为《诱狼》的抗日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军将领曾雍雅将军率领战士们用计谋成功击败日军的故事,反映了曾雍雅将军和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曾雍雅将军把日军头领炸飞的那个场面。当时,曾雍雅将军用最快的速度装好了大炮,大喊着:开炮!这一声,好似东方雄狮的怒吼,包含着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和对死去的亲人报仇时的激动。只见炮弹随着短暂的光飞了出去,在空中发出可怕的丝丝声。一瞬间,炮弹落到了日本头领居住的屋子里,他一下子被炸飞了,头重重地撞到了墙上,连他那心爱的茶杯,也象征性地摔成了粉碎。

在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句古语。在这里的善果,其实指的是共产主义那样一种高尚品质。

在战争年代,很早就有为国而死的勇士,就像黄继光,就像邱少云,就像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远大志向光荣牺牲的。

在这一部电影中,曾雍雅将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的战友,这种精神多么的高尚啊!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顿感汗颜。是啊,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发现不会做的题连想也不想就去问老师、问家长,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争得面红耳赤,还有时乱花钱买东西。与革命先辈所拥有的品质相比,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场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多么真实的效果,却用真实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团结集体、关爱同学,并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伴随着战争胜利的硝烟和大屏幕上剧终两个字,《诱狼》这场电影结束了,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正在交流着,从他们的动作和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爱国精神。虽然这场电影结束了,但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它的余波依然在心底荡漾

这一场电影让我受益终生。

诱狼电影观后感


以下是诱狼电影观后感,我们需要《诱狼》《血战湘江》《长征》等严肃的红色影片警醒国人,重温英雄事迹,让享受和平阳光的人知道这阳光来之不易,会努力去保障这阳光照得更长久乃至永远,一起共筑伟大中国。

夜不能寐,浮想联翩。《诱狼》在眼前,深入在思想,培根铸魂,感慨万千。

来自老百姓的八路军行装朴素,装备简陋,虽然仅有大刀加步枪,每支步枪仅配5发子弹,还得省枪用刀,以至被人称为三八路,后勤保障不足,但是他们还是凭着爱国的热情,在祖国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投身抗战最前线,而且战斗热情非常高,越战越勇,影片中,雁宿崖战斗刚结束,又再次投入充当极具危险的狼诱子,入狼窝、闯虎穴,策动伪军反正,巧用汉奸设套,把一个山地游击战专家硬是拖进了伏击圈,以生命之躯斗坦克:冒着炮毁人亡的危险用山炮打坦克,一个个八路军战士前仆后继用炸药包炸坦克。这些场景都充分展示了我八路军的勇敢机智,不怕牺牲,塑造了八路军的光辉的形象。作为正面讴歌的对象,这些在影片中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不必多论。

影片中日军参谋向阿部规秀汇报抓到一百多百姓时,他轻描淡写一句我不喜欢被活人憎恨,就将一百多名手无寸铁的百姓送入火海,影片中还特写了一个可爱的小孩被抛入火海,一只穿着大皮鞋的脚死死踩住一个挣扎的老人等镜头;以枪杀八路军俘虏训练新兵;将围住的共产军与鬼子帮凶治安军一同炮击;甚至对已无价值的汉奸翻译也一杀了之,这充分展示了在侵略者眼中,中国人,那怕是他的帮凶,生命就如草芥,一文不值。这也告诫我们千万不能当亡国奴,亡国奴就毫无人权,毫无尊严,面对敌寇的侵略只有奋起反抗,这一点就连当伪军的程步青也清楚,所以他才会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

影片中展现了我抗日军民用大刀对大炮,山炮、炸药包对坦克,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场景,导致我抗日军民的伤亡十分残重,此情此景看在眼里真为八路军因装备落后导致牺牲惨烈而心痛啊,尽管二次伏击战都以我方胜告终,但代价也是很大的,你看,为取得这两次战斗的胜利,回来抗战的侨属、美丽的皇亲张英等一大批英雄战死,是何其悲壮的胜利。其实纵观整个抗战又何尝不是如此,据相关统计,抗战中中方国共二党伤亡超过400万,包括百姓不少于5000万,而日军仅伤亡44万,所以落后的国防,百姓的命、军人的命都不值钱。看到影片中我军人一个个冲上去炸敌坦克,一个个牺牲的残烈场面,我就呼吁国家什么都可以少但国防不能少,那怕少吃点少用点也不能少了国防的开支,国防弱必挨打,国防强国家强,人民才安居乐业!

以上几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特别受教育。同时作为一个不懂电影艺术的普通观众,我不敢对艺术多言,但觉得这部影片还是拍得很吸引人的,影片开始就紧扣主题展现日方中将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及所率部队在抗战中被我方曾支队担任诱狼子智诱引入我军包围圈,被我炮弹炸死的重大历史事件,牢牢抓住了人们求知的心理,引人入胜,从而欲罢不能必然往下看;影片中阿部乘坐的飞机刚临太行山,就惊起了一群乌鸦,预示着一场血腥的厮杀也将拉开序幕;还有无意间展现的阿部下令将共产军和治安军一起炸死的场景;张英开枪打鬼子时闪现凶恶鬼子、心慈日本小兵的镜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所谓的名将之花凋零在太行山脚下。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艺术上是成功的。但如果影片整个氛围严肃些,不留丝毫抗日神剧那种痕迹,我认为会更好些。

目前,宫斗剧武打片满屏,抗日片也以搞笑形式的神剧出现,既被日本人耻笑,更是误导了一代人,假如说谈笑间就能取得抗战胜利,又何苦打了十四年,死了几千万人。那样的影片要把人们的思想导向何方?看了那样的影片,则会认为国防可有可无,当年那些抗日勇士都是智弱,今天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尽情地享受,这不就是沉浸在轻歌曼舞中吗?

电影诱狼观后感


电影诱狼观后感(一)

《诱狼》,不手撕鬼子,不裤裆藏雷,没有手榴弹炸飞机,讲了实有其事的伏击战,温暖人心的兄弟情义,催人泪下的战火情缘。因为是电影,面向大银幕观众,制作水准方面,比抗日神剧高太多。

这部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进入八路军包围圈,将其一举歼灭的故事 .

乍一看,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抗日故事嘛!其实远不止此,抗日只是表层故事,里面的兄弟情义、战火情缘才是让人动容的点。电影里面有对人性的刻画,有对友情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赞美,即使是坏人也有情,甚至会为了情不顾一切。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男主和女主斗嘴耍贫的桥段,温馨搞笑,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电影诱狼观后感(二)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

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电影诱狼观后感(三)

1939年11月,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晋察冀根据地首次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战役。

日前在京举行的首映式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介绍,1939年,八路军组织一系列反扫荡作战;在著名的黄土岭围歼战中,一举击毙日军6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意义重大。

"此战打出了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斗志,驳斥一些人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流言,保卫、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肖裕声说,不仅如此,此战还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动,因为之前阿部规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从武官。

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安澜介绍,影片《诱狼》表现此战役时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在集中体现八路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血性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诱子"的角色特征,呈现了一出"诱狼-激狼-毙狼"的好戏。

影片由巩峥、陆彭、罗昱焜、侯勇、高明、墨阳等主演,将于8月25日起在全国上映。

诱狼观后感9篇


人的一生中,会看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或者电影,难以忘怀的情节总是让我们感触颇多。观后感就是对所看过的作品概阔总结自己的感受,观后感也是我们个人情感的宣泄口,从中我们畅所欲言,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也许以下内容“诱狼观后感”合你需求,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诱狼观后感(篇1)

嗖嘭,随着一连串的声响,一颗炮弹从炮筒里呼啸着喷射而出,准确无误地打在了日军头领身上,我们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名为《诱狼》的抗日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军将领曾雍雅将军率领战士们用计谋成功击败日军的故事,反映了曾雍雅将军和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曾雍雅将军把日军头领炸飞的那个场面。当时,曾雍雅将军用最快的速度装好了大炮,大喊着:开炮!这一声,好似东方雄狮的怒吼,包含着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和对死去的亲人报仇时的激动。只见炮弹随着短暂的光飞了出去,在空中发出可怕的丝丝声。一瞬间,炮弹落到了日本头领居住的屋子里,他一下子被炸飞了,头重重地撞到了墙上,连他那心爱的茶杯,也象征性地摔成了粉碎。

在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句古语。在这里的善果,其实指的是共产主义那样一种高尚品质。

在战争年代,很早就有为国而死的勇士,就像黄继光,就像邱少云,就像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远大志向光荣牺牲的。

在这一部电影中,曾雍雅将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的战友,这种精神多么的高尚啊!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顿感汗颜。是啊,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发现不会做的题连想也不想就去问老师、问家长,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争得面红耳赤,还有时乱花钱买东西。与革命先辈所拥有的品质相比,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场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多么真实的效果,却用真实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团结集体、关爱同学,并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伴随着战争胜利的硝烟和大屏幕上剧终两个字,《诱狼》这场电影结束了,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正在交流着,从他们的动作和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爱国精神。虽然这场电影结束了,但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它的余波依然在心底荡漾

这一场电影让我受益终生。

诱狼观后感(篇2)

电影《诱狼》自20xx年首映以来,我连续观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是倍感亲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每一次观看都是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与升华;每一次的观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辈们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杀敌的将士永远让我们缅怀;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父辈们崇敬与爱戴,为之我们军人后代骄傲与自豪!

电影《诱狼》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中宣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1939年年底,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刚刚晋升为中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两万多日寇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大扫荡,日军封其为“战神”“山地战专家”,企图吃掉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关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日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我抗日军民,堪称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领导下,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由担任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曾支队”担当“狼诱子”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率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采用战术,对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

结果,阿部规秀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深入之计,阿部规秀派出的先头部队,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第一大队由曾支队诱入雁宿崖预设伏击圈后,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辻村大佐以下530余人,几乎被全歼。吃了大亏的阿部规秀恼怒不已。

一个颇为自负的“名将之花”,而且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居然生生被围歼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将之花”的颜面,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分乘90余辆大卡车,携骑兵、炮兵和装甲部队,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猛扑过来,报复性扫荡,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进而攻占阜平。目的是摧毁晋察冀军区指挥部,取聂帅项上人头。

我八路军知道阿部规秀复仇心切,因此避其主力,采用游击战术,曾支队在曾雍雅指挥下首先接敌,以己为饵引诱豺狼,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若即若离,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紧紧地粘住敌人,使1500多日军即无法摆脱,又无法求战------,等待他疲敝之时,再彻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跟着绕了好几圈,都没能觅得八路军主力,阿部规秀更加恼羞成怒。疾行冒进的阿部规秀,再次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战术,陷入黄土岭一带我军布下的伏击圈。曾雍雅所率支队与参战各部队一道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雁宿崖与黄土岭战役共消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终止了日军阿部规秀的所谓“战神”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所谓的“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诱狼观后感(篇3)

殷红的字,爱国的心——观《诱狼》有感

“诱狼”,殷红的字体,苍劲的行书,在偌大的屏幕上一下子吸住了我的眼球,那猛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影片雄壮激昂的配乐,直透我的心扉。

影片开始了,电影里的血雨腥风,战火硝烟的场景触动了我们班某位同学那根关联泪点的神经。她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刚开始还在嘲笑她的泪点太低,但回想起来,心中竟涌现了一些愧疚之情:相比较那个年代的百姓,我们是幸运的,而我们有责任同情关爱他们。而同学留下的泪水,是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我不但没有体会到,还在心中嘲笑她,这真是太惭愧了。

过了一会,主人公曾雍雅出现了。当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的眼睛吸引住了——那深邃的眸子里有着一种中华男儿的血气方刚!曾雍雅是我们伟大的抗日先烈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那份对祖国的热爱,自己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些革命烈士的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正是他们的满腔热血,才使我们鲜红的国旗高扬在天安门上空;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才为我们祖国贴上了坚韧不拔的标签……

影片最后,被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被八路军的迫击炮击毙,电影到这就落幕了。

而我又想起了那殷红的字体,而这时我明白了,那红色里包含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看完《诱狼》,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它证明了我国抗战英雄的骁勇善战,也证明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结。

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战争的恐怖,明白了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是人们百姓。现在的我们不仅要站在祖国的角度,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场战争。作为世界的公民,我们有义务保卫和平,不使几十年前发生在我们祖国的悲剧重演。

坐在电脑前,开始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时,我又想起了那殷红的字,不过此时的我,更坚定了一颗爱国的心!

诱狼观后感(篇4)

这部电影总体可以打4至5分。(十分制)

片名很符合影片内容,一步步引诱敌人深入埋伏圈,也呼应了男主“狼诱子”的称呼。剧情前半段大多抗战片大同小异,没有吸引力。后半段高潮迭起,一次次的引诱,一次次的斗智斗勇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期间也有很创新的地方。例如阿部逼迫新兵杀八路军,新兵胆怯,被张英看在眼里,在之后,她本有机会杀了他,却选择了放弃。无论是为了表现阿部的凶狠,还是张英的善良,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包括汉奸在战乱中装死,将他贪生怕死的性格可谓诠释到了极点。

配乐有好有坏,从激烈的战斗声瞬间归于沉寂,又响起悲乐,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对于男主女的感情线也是如此,完全没有铺垫,先是男主没通知女主可以回分区,最后女主阵亡男主悲痛欲绝。观众很难带入情感,加上同种剧情的泛滥,缺乏新意,大大减分。

两军混战的场面除了用一个混乱来形容,完全找不到闪光点。甚至于几个八路军,凭着几个手榴弹,硬生生炸毁了日军的几辆坦克这种明显的夸张桥段。过分地宣扬了八路军的神勇。男主女主的演技也是一大败笔,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史实改编,最后片尾也引用了日军的报纸,毛泽东、蒋介石的贺电,倒叙的手法不算多好,也称不上多坏,但都改变不了它的浮夸风。同如今很多的抗片一样,大多是宣扬共产主义,却不从细节入手,很难让观众产生同感。

反思到这里,我对此的评分由6至7降到了4至5分,而豆瓣对此的评分是3.2,只能称作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平庸之作甚至是烂片。

诱狼观后感(篇5)

一朵顽强的花——观电影《诱狼》有感

周五下午,我班在二楼多媒体观看了一部电影——《诱狼》。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战争片,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抗日之旅。曾雍雅、张英等人的抗日运动,看得我们激情澎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日女兵——张英。

张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牺牲了国外的工作,转投到国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开始张英以“毛手毛脚”的行动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泥做的马,惹得曾雍雅一顿说教。司令员介绍到“这是新调来的女指导员”,曾雍雅用一副看不起张英的表情。“她能行吗?”曾雍雅向司令员说到,司令员笑了笑。

这时,她是一朵野花,弱小而不起眼。

一开始,我也认为张英不可能打胜仗,可后来,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雁宿崖一战后,日军伤亡惨重,日军将领阿部规秀亲自迎战、指导。果然,我军的计谋被识破,阿部规秀正一步步远离我军的陷阱,向黄土岭进军。张英很快想到一计:利用黄土岭四面环山,天然的回音。而日本人又信鬼神,张英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夜幕降临,日军正在安葬战死的战士,突然,四面传来回声“亲爱的日本同胞,你们有没有想家,想远在海外的亲人……”张英用日语唱起了日本民谣,勾起了日本士兵的思乡情。“把这个声音炸了”阿部规秀命令炮兵开炮,歌声戛然而止……我军率先冲下山去,与敌人决一死战。看着一波一波的日本军被杀,阿部规秀慌了,而保护他的两员大将也受了伤……

这是,她像一枝玫瑰,虽芬芳,但有刺,刺向敌人的内心!

在这一激战中,虽然张英没有参与实际战斗,但她在敌人思想和心理上,给了敌人一些小触动,让我军胜利有多了一丝希望。

八年抗日,是屈辱,也是坚强。顽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使日军“三月占领整个中国”的话,变成了历史。这是因为有像张英这样从心理方面给敌人一击的女兵还有很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张英恰好利用了这一点,让日本兵在中国想起远方的家、远方的亲人。

这一仗彻底摧毁了日本兵的气势,而在曾雍雅心中,张英不再是一个女孩子,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兵,真正的英雄。

日本军因为这一仗而士气大挫,但在第二天,只有仅存的一名日本兵与张英周旋。“嘭”的一枪打过,张英敏捷的躲过,没有一丝慌张,镇定地追赶着这一小兵。可。好景不长,日本兵开的这一枪,张英没有躲过,也向敌人开了一枪,两人纷纷倒下。革命女将的生命,也在这一刻,悄然凋谢……

这是,她像一枝蜡梅,坚强无畏,绽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像一朵花,从绽放到凋谢,一刻没有停止过,一直为革命奉献。野花、玫瑰、蜡梅,这三种花反映了张英的“成长史”,一步步走向坚强,走向无畏。

诱狼观后感(篇6)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诱狼》把观众带回到76年前那一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本片聚焦黄土岭战役,这是我党抗战期间取得的一次辉煌大捷,20多岁的曾雍雅当狼诱子一口气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确振奋人心,让人解气。

不同于电视荧屏上颇受诟病的手撕鬼子、裤裆掏手榴弹等抗日神剧,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诱狼》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一定要严谨以待,不留下戏说历史的痕迹;而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可以在次要的细节上做合理的艺术加工。

该片在剧作上采用先抑后扬的三段式经典叙事结构,开篇“抑”的主要表现在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下,曾雍雅领导的支队处于全军覆没的危机之中,另有500名手无寸铁的百姓被日军残忍杀害,这个“因”导致了最后诱敌深入剿灭日军中将的“果”,知耻而后勇的曾雍雅接连通过雁宿崖之战“激狼”、黄土岭之战“诱狼”报了大仇。

导演安澜一直热衷于拍摄战争片,他执导的《曾克林出关》和《夜袭》等战争片都获得了不俗的口碑。《诱狼》跟安澜导演之前拍摄的战争片最大的突破在于,用移动镜头近距离特写坦克等正行进的重装武器,营造出一种写实的压迫感。这主要出现在影片的第二场战役雁宿崖之战上,英勇的八路军往正行进的敌军坦克上装炸药的那一幕可谓惊险非常,极具视觉冲击力,堪比国际一线战争大片。

激烈的战争场面大约占据该片的一半篇幅,除此之外,导演在细节上的编排也颇为用心。比如,日本中将阿部规秀是著名的山地战专家,有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冷静坚毅的指挥官,对中国兵法、日本茶道很有研究;完成黄土岭大捷的曾雍雅则有制造泥塑的爱好。这些细节化的展现让历史人物在银幕上更加生动、丰满,有利于观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缓和了紧张的战争场景,让影片做到张弛有度。

作为纪念抗战胜利70年的重点影片,《诱狼》的公映证实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影片的第一出品方,电影频道也借《诱狼》拉开了大银幕精品战略的序幕,希望电影频道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将精品战略贯彻到底,出品更多的优质国产大片。

诱狼观后感(篇7)

《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狼诱子”是男主角曾雍雅的外号,这外号说的是诱惑敌方进入陷阱的人。引诱狡诈日本军队的任务艰巨又危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狼诱子”没有过人胆识、谋略是不行的,而曾雍雅就是这样一个胆略过人的八路军战士。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党军队以及八路军中的女性军人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在各方力量之间取得了影像平衡。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诱狼》可谓是良心之作。

在《诱狼》里,日本军官不傻、日本兵也不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作战专家,既熟读《孙子兵法》、精通中国文化,又有极高的西方战术修养,喜欢咖啡、也喜欢饮茶。阿部规秀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秋天调集军队,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成功包围了曾雍雅的部队,若非曾雍雅判断准确选对了突围方向,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在围剿八路军的同时,阿部规秀还下令屠杀无辜平民,执行枪决的日军中有一名新兵,面对行将被射杀的中国人瑟瑟发抖,阿部规秀将这名新兵连人带枪拖至被处决人跟前,握着他的手、逼着他将刺刀插入了中国人的胸膛,而这一切被张英(罗昱焜饰)看在眼里。

阿部规秀的形象正是历史上日军的真实面貌——既有超高的军事素养,又冷血残暴,但日本人也并非生性残忍、嗜杀,在射杀鲜活的生命时,也会有恻隐之心。一个战争机器的产生,需要反复的脑,泯灭其人性,所以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诱狼》里清晰的传达出了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影片的结尾处,日军溃败,新兵逃命,慌不择路,正好被八路军战士张英撞见,后者荷弹步枪在手,却给了日本新兵一条生路。正所谓恨有所起、恨有所终,不盲目仇恨、不扩大仇恨,才是完整的正义,才能永葆和平。

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事实证明是误会一场)。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描绘国党军队方面,《诱狼》同样做到了公正客观、尊重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党军队消极抗日,甚至充当伪军是事实,但《诱狼》没有将国党军队全盘否定。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与曾雍雅曾有联合抗日的兄弟誓约,前者虽不愿违背誓约,但又惧怕日本人,只能诈病不参与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不曾想被侄子夺了权力,部下成了伪军。待与曾雍雅再次会面时,不仅诚心悔过、坚决抗日,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汉奸侄子,在家国大义面前赎回了尊严。虽然国党在抗日问题上,有其反复性,但《诱狼》并没有将人物刻画脸谱化,如实描绘了国党人在人格与人性上的缺陷,肯定了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决断。

《诱狼》是一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有力地回击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的诬言。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能够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不再一味强调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而是将所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将反面人物也还原成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更明白今日和平的不易,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

诱狼观后感(篇8)

电影《诱狼》开播后,连续看了两遍,每次看完都令人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很长时间以来难以见到的好剧,更因为他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还因为他是我们军一位老首长的亲身经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和千百万将士们,在同军阀、同国民党独裁者、同日本帝国主义、同美帝国主义等反动派长期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继古代《孙子兵法》后的又一颠峰,而其影响却是世界级的,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国,它确实是武装到牙齿了,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进行了一百六十多场战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但在它较大的五次败仗当中,有两次是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下,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是美军永远的伤痛、永远抹不去的阴影!所以美国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多次公开宣布不会到中国大陆作战,不是他不想与中国为敌,而是他们被打得束手无策,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陆战之神!他们认为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军队加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他为什么让敌人闻风丧胆?《诱狼》做了最好的诠释,堪称为教课书。首先,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正义之战。战争是武器间的较量、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是各种谋略的对比等等,但说道底是人心之间的搏斗。抗战中的我军,大都是农民、泥腿子,他们没想打仗、不会打仗,但在日本鬼子烧杀抢掠面前,为了给亲人报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得不起来做殊死的搏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诱狼》中不多的场景和画面,把这一真理表现的清清楚楚。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和美帝国主义者都不愿意正视这一基本的道理,所以他们永远也弄不清“毛泽东思想”伟大在何处。剧中一位受伤的干部以死掩护了我们的女战士,而女战士目睹战友的牺牲,我们从她的双眼中看到了复仇的怒火!这就是我军战士奋勇杀敌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战友情的真实含义!其次,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战争,这些人民是我们党用革命道理唤醒的,也是敌人用枪、炮、刺刀教育起来的。从兵力上来说,是敌众我寡,但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八路军掩护着群众,而一但打起来,又是群众在支援八路军,军力对比就不能简单地看是一个旅团,还是一个支队了。这个数学题,是最令西方军事家头痛的,他们怎么也算不明白这个力量对比。

还有,我们除了支队、旅、团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县大队、区小队,他们就像在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一样,在战斗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战争。此外,曾支队带人到敌人占据的县城,不是“混进去”的,也不是“潜入”的,就是大摇大摆走进去的,除了个人胆识外,因为他们不用化妆,本来就是农民中出来的,要说“演”地像,不如说本色就是。第三,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抗战一开始,经过全面的分析,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从战略高度把握住了抗战的全局,这部著作奠定了毛主席作为军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它也被西方军事专家们评为世界最杰出的十部军事著作之一(《孙子兵法》列十部之首)。之后,我党、我军又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摸索出开展敌后游击战、运动战等一系列十分有效的战略战术。而打伏击战就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平型关大战,我军设伏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消灭了多少敌人所体现的。而黄土岭设伏击毙日本名将之花,这给日本侵略者在心里上的打击也是极大的,它预示了所有日本侵略者的下场!你日本仅有的在德国培训的山地作战专家,而且是名将之花,却败在我们本不出名的曾支队手下,可见你的“花”的含金量之低。

令人费解的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总有一些敌手不服气,认为八路军、解放军是“土包子”、打仗不正规,被俘了还不服气,要拉出去“摆开架势”重打一次,这就是他们培养的书呆子,根本不懂“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道理,煮熟的鸭子,嘴还硬。可是我们现在也有些人对我党、我军的敌后游击战等,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产生疑问,这恐怕就是美国对我国进行网络攻击战的结果。但《诱狼》狠狠地搧了这种怪论一耳光!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第一个击毙日军的所谓“名将之花”!这就是最基本的事实!第四,黄土岭大捷,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们正确执行、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充分调动各种因素的结果。任何一个好主意、好办法都要有好的人去执行。

剧中对我军的内部关系做了真实、客观的.描写,深刻阐示了我军官兵一致、身先士卒、团结友爱、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精神,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女干部、“眼镜”等等都是曾支队的战友,也配当他的战友,他们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还有巧施连环计诱使鬼子就范、战中策反分化瓦解敌人、甚至置敌于“四面楚歌”的场景,都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第五,剧中的主人公、我们的老首长曾雍雅将军个人的人格魅力,也征服了观众。我的家人都说曾支队不仅人长地帅,而且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敢爱敢恨!我说我们的老首长确实是仪表堂堂、浓眉大眼的帅哥。但我从他总做沙盘、捏敌酋的泥人看出,他是能把战场形势研究透,把对手脾气秉性摸地准的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之所以成为“狼诱子”,而且出自共和国元帅之口,决非偶然;能把德国培养的“狼”诱杀成功,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经过参谋培训,使我能把平面的二维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等看到立体的三维效果,使我明白为什么许多军事将领那么爱看地图。曾支队不仅能看地图,而且能做沙盘,说明他记忆力好;长时间地看地图、沙盘,他是在做战场撕杀时的场景演变、推断,说明他逻辑思维能力强;而看图有立体感的人,其形象思维能力也很棒。这是一位智商很高的人,他又把阿部规秀性格“捏”到骨子里了,阿部规秀的死就是一种必然!过去,我第一次知道我军攻打锦州开始时,在锦北曾师长有个“渗透战”之说,我就十分感叹:把一个复杂的作战行动用这三个字即形象又透彻的概括出来,让大家都马上就理解我们的作战意图,太有想象力了!现在看起来,曾支队的想象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有深厚基础的。

过去,我还见到曾将军在任40军军长时,与后进战士谈心的照片,并以此拍摄了电影《哥俩好》。以一位将军为背景,拍出多部能跟上主旋律的作品,怕也是不多的。所以,曾将军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执行者,也是实践者,《诱狼》就是证明。

诱狼观后感(篇9)

1939年11月,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晋察冀根据地首次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战役。

日前在京举行的首映式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介绍,1939年,八路军组织一系列反扫荡作战;在著名的黄土岭围歼战中,一举击毙日军6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意义重大。

此战打出了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斗志,驳斥一些人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流言,保卫、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肖裕声说,不仅如此,此战还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动,因为之前阿部规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从武官。

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安澜介绍,影片《诱狼》表现此战役时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在集中体现八路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血性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诱子的角色特征,呈现了一出诱狼-激狼-毙狼的好戏。

影片由巩峥、陆彭、罗昱焜、侯勇、高明、墨阳等主演,将于8月25日起在全国上映。

诱狼观后感800字


诱狼观后感800字(一)

《诱狼》,殷红的字体,苍劲的行书,在偌大的屏幕上一下子吸住了我的眼球,那猛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影片雄壮激昂的配乐,直透我的心扉。这红色浸润着为国捐躯烈士的鲜血,这苍劲迸发着怒火,彰显着中华儿女抗战救国的豪情。

无论是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刻画,还是场面的渲染,《诱狼》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简捷、明快".紧凑的事件衔接,精炼的台词,纯粹的表演,单纯的场景……不同于以往抗战片的扭捏做作,无病呻吟,故弄玄虚,惺惺作态,一会儿飞檐走壁,一会儿手撕鬼子,而是一幕幕真情史实的再现、至纯至美。正因为这"简捷、明快"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的整体感,塑造了一部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优秀且出众的大片,我敢断言:《诱狼》必定火爆。

他,在思索着什么……谋略的智慧透着大将的风度隐现在他的面部。瞧,他犀利、刚毅而深邃的眼神,带着诱人的神秘似乎在告诉我们接下来的"精彩".就在这深邃的眸子中,一身着戎装战士的"不凡",完全笼罩在大无畏气概和海纳百川的坦荡里。"支队长,村南涌现大批鬼子,……我们被鬼子包围了……"险恶消息使他眉头紧锁,双眼迸射出军人的威猛。"三大队断后,往西面冲……"他干脆利落,果敢善断,战场统帅的风范也把我指挥进了银幕。面对东岭山上蜂拥而至的鬼子,他首当其冲,挺身而出,怀着救民族于危亡的烈士壮志,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突围于日军阿部规秀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所部3000多人包围之中。在这次战斗中,他的战友曹德本以及许多战士都英勇牺牲。

面对着侵略者的凶残,他发出了高昂的怒吼:"此仇必报"!誓死捍卫民族尊严,宁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全然升腾在他身上。他,就是本片的主人公,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而诠释这位英雄史诗的就是本片的领衔主演、著名青年演员巩峥。巩峥,充满英雄气概的完美表演,将曾雍雅将军演绎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一位革命先辈的鲜活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与其说这是影片的最大看点,不如直接说挑大梁的巩峥,他——就是英雄的化身。有谁能够知道,看似"奶油"的巩峥,骨子里还藏匿着辛辣与生猛。好像这部片子,就是为他而作。

影片中血雨腥风、战火硝烟的场景,触动了我关联泪点的那根神经,并深深地激起了我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不畏强敌、舍身救国、不屈不挠,这种精神时刻鼓舞着后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今的年轻人,更应心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以爱国爱党爱人民作为必须具备的价值取向不断自勉,以此才是真正的热爱我们来之不易的今天。我一直对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情有独钟,对"英雄"更是怀有无比崇敬。曾设想,做一位像他们一样的女英雄多好!

诱狼观后感800字(二)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17年,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他的表演总是带动着故事逐渐展开,真正的走心了,巨大的穿透力使他成为影片主人翁原型,丝毫没有为表演而表演、只会表面情绪化的虚假与空洞。正所谓"表演"为"戏"服务,我想,巩峥在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理清剧情发展脉络的时候,已逐渐将"诱狼"主人公化入心中,并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潜移默化地置身于当时的规定情境,变身为曾雍雅。这或许也离不开曾将军后人曾莹多次的现场指导吧。"好花还需绿叶衬",此片的"绿叶"非同凡响。老戏骨侯勇、高明这两片"绿叶"的表演当然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二人依旧不减"稳扎稳打"的风格,非常"实撑"、精湛,成为成功"诱狼"的"催化剂".他们的倾力加盟,给影片锦上添花。侯勇饰演的杨成武与高明饰演的程步青,人物性格鲜明,是此片不可或缺的、重量级的"绿叶".片中杨成武与曾雍雅的对话言简意赅,杨成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开国上将。其时是曾雍雅的上级司令员,二人大多数对话的场景,都会配有主题背景音乐。这音乐使人感动,心潮澎湃,烘托出了二人既是血脉相连的生死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程步青在曾雍雅的劝慰、感染下,击毙卖国求荣的程有利等人后,率部投诚。

此时,程步青与曾雍雅二人的戏,合作得天衣无缝。影片女主角张英的扮演者罗昱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对于她而言,饰演战争年代中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一定会因为"代沟"增加不少难度,但她却表现出了张英直率、灵气、机敏、坚强的人物性格,相信通过她的演绎,一定会激励更多90后的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的铭记。

影片对曾雍雅张英爱情的处理,没有旗张鼓噪的烘托,以小见大,于细微中见真情。曾张二人的爱情就像战地里的一湾清泉,纯洁、透明。在这清泉之中,微风涟漪,荡漾着心灵碰撞的同时,却升腾满腔的火热。曾雍雅有着爱情的"温柔",当他问到送给张英的礼物是否喜欢时,那简单的、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吗"四个字,透示着侠骨柔情。当曾雍雅抱起牺牲的张英时,没有一般影剧中的肆意嘶吼、痛哭流涕,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种"忍"有胸怀千钧的厚重,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

影片通过画面的切换和特写定格,一曲悲壮的融同志、战友、爱情为一体的交响曲响彻在战火中。巩峥对这段戏的处理,深入人心。陆彭是出色的老演员,在影片中扮演凶残狡佞的阿部规秀,把刚愎自用的"大鬼子"演得活龙活现。影片自始至终都是曾雍雅和阿部规秀"隔空对话",暗中较劲,巧妙周旋,一边是侵略者凶残的刚愎自用,一边是八路军首长坚决抗倭的足智多谋诱敌深入,更显示出每人的个性。演员之间的默契,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巩峥作为领衔主演,能使整个戏"抱成一团","戏足且不过火",以及影片的紧凑节奏和细节表现到位,这都给影片的艺术性增加了含金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诱狼"的成功。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诱狼》亦然。影片有点特效会增加观众的观感效果。但是,用多了或是不切实际,那就会适得其反。影片中子弹飞奔直击目标的特效镜头,这些年来已屡见不鲜于影视,无疑给《诱狼》的"真实"增添了"不和谐音符".原本杀敌激战,吊人心弦的场面,好似一下子放松下来,有娱乐之嫌。但无论如何,些微瑕疵是遮掩不了《诱狼》"英武"全貌的。

诱狼观后感800字(三)

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抗战史诗战争片《诱狼》正式上映,重温1939年前那场惊心动魄、浴血奋战的战役。电影在"主旋律"的同时也拍出了新意,《诱狼》以真实还原历史,烽火儿女情也非常动人。

该片导演安澜,曾执导《夜袭》《曾克林出关》等多部优秀战争题材影片,在拍摄抗战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作品不仅创下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最高收视记录,并且荣获了华表奖、金鸡奖、百合奖、金星奖等国内著名的电影奖项。

演员方面,不仅有巩峥、罗昱焜等青年演员担当主演,更是请来了侯勇、高明、陆彭等老戏骨前来助阵。《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巩峥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民党军队的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

《诱狼》用当代年轻人易懂的语言和方法讲述战争,也塑造了战火中的真挚情感,其最独特之处还是女性元素的运用。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诱狼》是由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扶持,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等单位出品、摄制,深圳前海普惠众筹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河北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杭州道玄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发行。目前,该片正在全国热映。

电影诱狼观后感影评


《诱狼》这部电影由安澜执导,巩峥、侯勇、陆彭等主演,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八路军的英勇事迹,把自己当做诱饵,来诱敌深入,最终消灭敌人。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电影诱狼观后感影评。

电影《诱狼》自2015年首映以来,我连续观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是倍感亲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每一次观看都是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与升华;每一次的观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辈们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杀敌的将士永远让我们缅怀;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父辈们崇敬与爱戴,为之我们军人后代骄傲与自豪!

电影《诱狼》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中宣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1939年年底,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刚刚晋升为中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两万多日寇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大扫荡,日军封其为战神山地战专家,企图吃掉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关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日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我抗日军民,堪称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领导下,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由担任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曾支队担当狼诱子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率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采用战术,对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

结果,阿部规秀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深入之计,阿部规秀派出的先头部队,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第一大队由曾支队诱入雁宿崖预设伏击圈后,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辻村大佐以下530余人,几乎被全歼。吃了大亏的阿部规秀恼怒不已。

一个颇为自负的名将之花,而且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居然生生被围歼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将之花的颜面,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分乘90余辆大卡车,携骑兵、炮兵和装甲部队,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猛扑过来,报复性扫荡,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进而攻占阜平。目的是摧毁晋察冀军区指挥部,取聂帅项上人头。

我八路军知道阿部规秀复仇心切,因此避其主力,采用游击战术,曾支队在曾雍雅指挥下首先接敌,以己为饵引诱豺狼,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若即若离,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紧紧地粘住敌人,使1500多日军即无法摆脱,又无法求战------,等待他疲敝之时,再彻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跟着绕了好几圈,都没能觅得八路军主力,阿部规秀更加恼羞成怒。疾行冒进的阿部规秀,再次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战术,陷入黄土岭一带我军布下的伏击圈。曾雍雅所率支队与参战各部队一道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雁宿崖与黄土岭战役共消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终止了日军阿部规秀的所谓战神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所谓的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要特别叙述一下1939年秋末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歼战,这是我们在敌后进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非常成功的一个例子。这个胜利震惊了敌人,震动了全国,因为击毙日军中将,这在全国抗战历史上是件独一无二的事例!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与必胜的信心。

今悉CCTV-6频道三月七日(本周四)00:32重播电影《诱狼》,引发我的遐想,在平台刊发的《我们的风采》中;开篇以曾雍雅将军之女曾莹女士曾经就影片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电影《诱狼》素材来源于曾雍雅将军戎马一生中的战绩之一。

该片为中宣部、广电总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真实再现了曾雍雅率领曾支队在著名的黄土岭战役中,将日军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诱入八路军伏击圈被炸死的辉煌胜利。影片荣获中国电影百合奖《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奖,及青年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该片宣传了那一代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千百万中华好儿女及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的八路军将士们。目的是警示子孙万代勿忘国耻,万众一心,强军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重温电影《诱狼》,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军人后代更应该学好我们前辈的光荣历史。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向曾雍雅将军致敬!

向46军老前辈们致敬!

向无数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致敬!

诱狼观后感11篇


读后感大全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诱狼观后感”,你知道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吗?在生活中人们都有看电影的时候,但是在观看作品时我们内心都会有很多感触。观后感就像一个窗口让我们进入作品所呈现的世界,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诱狼观后感【篇1】

嗖嘭,随着一连串的声响,一颗炮弹从炮筒里呼啸着喷射而出,准确无误地打在了日军头领身上,我们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名为《诱狼》的抗日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军将领曾雍雅将军率领战士们用计谋成功击败日军的故事,反映了曾雍雅将军和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曾雍雅将军把日军头领炸飞的那个场面。当时,曾雍雅将军用最快的速度装好了大炮,大喊着:开炮!这一声,好似东方雄狮的怒吼,包含着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和对死去的亲人报仇时的激动。只见炮弹随着短暂的光飞了出去,在空中发出可怕的丝丝声。一瞬间,炮弹落到了日本头领居住的屋子里,他一下子被炸飞了,头重重地撞到了墙上,连他那心爱的茶杯,也象征性地摔成了粉碎。

在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句古语。在这里的善果,其实指的是共产主义那样一种高尚品质。

在战争年代,很早就有为国而死的勇士,就像黄继光,就像邱少云,就像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远大志向光荣牺牲的。

在这一部电影中,曾雍雅将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的战友,这种精神多么的高尚啊!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顿感汗颜。是啊,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发现不会做的题连想也不想就去问老师、问家长,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争得面红耳赤,还有时乱花钱买东西。与革命先辈所拥有的品质相比,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场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多么真实的效果,却用真实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团结集体、关爱同学,并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伴随着战争胜利的硝烟和大屏幕上剧终两个字,《诱狼》这场电影结束了,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正在交流着,从他们的动作和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爱国精神。虽然这场电影结束了,但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它的余波依然在心底荡漾

这一场电影让我受益终生。

诱狼观后感【篇2】

这部电影总体可以打4至5分。(十分制)

片名很符合影片内容,一步步引诱敌人深入埋伏圈,也呼应了男主“狼诱子”的称呼。剧情前半段大多抗战片大同小异,没有吸引力。后半段高潮迭起,一次次的引诱,一次次的斗智斗勇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期间也有很创新的地方。例如阿部逼迫新兵杀八路军,新兵胆怯,被张英看在眼里,在之后,她本有机会杀了他,却选择了放弃。无论是为了表现阿部的凶狠,还是张英的善良,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包括汉奸在战乱中装死,将他贪生怕死的性格可谓诠释到了极点。

配乐有好有坏,从激烈的战斗声瞬间归于沉寂,又响起悲乐,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对于男主女的感情线也是如此,完全没有铺垫,先是男主没通知女主可以回分区,最后女主阵亡男主悲痛欲绝。观众很难带入情感,加上同种剧情的泛滥,缺乏新意,大大减分。

两军混战的场面除了用一个混乱来形容,完全找不到闪光点。甚至于几个八路军,凭着几个手榴弹,硬生生炸毁了日军的几辆坦克这种明显的夸张桥段。过分地宣扬了八路军的神勇。男主女主的演技也是一大败笔,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史实改编,最后片尾也引用了日军的报纸,毛泽东、蒋介石的贺电,倒叙的手法不算多好,也称不上多坏,但都改变不了它的浮夸风。同如今很多的抗片一样,大多是宣扬共产主义,却不从细节入手,很难让观众产生同感。

反思到这里,我对此的评分由6至7降到了4至5分,而豆瓣对此的评分是3.2,只能称作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平庸之作甚至是烂片。

诱狼观后感【篇3】

一朵顽强的花——观电影《诱狼》有感

周五下午,我班在二楼多媒体观看了一部电影——《诱狼》。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战争片,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抗日之旅。曾雍雅、张英等人的抗日运动,看得我们激情澎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日女兵——张英。

张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牺牲了国外的工作,转投到国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开始张英以“毛手毛脚”的行动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泥做的马,惹得曾雍雅一顿说教。司令员介绍到“这是新调来的女指导员”,曾雍雅用一副看不起张英的表情。“她能行吗?”曾雍雅向司令员说到,司令员笑了笑。

这时,她是一朵野花,弱小而不起眼。

一开始,我也认为张英不可能打胜仗,可后来,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雁宿崖一战后,日军伤亡惨重,日军将领阿部规秀亲自迎战、指导。果然,我军的计谋被识破,阿部规秀正一步步远离我军的陷阱,向黄土岭进军。张英很快想到一计:利用黄土岭四面环山,天然的回音。而日本人又信鬼神,张英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夜幕降临,日军正在安葬战死的战士,突然,四面传来回声“亲爱的日本同胞,你们有没有想家,想远在海外的亲人……”张英用日语唱起了日本民谣,勾起了日本士兵的思乡情。“把这个声音炸了”阿部规秀命令炮兵开炮,歌声戛然而止……我军率先冲下山去,与敌人决一死战。看着一波一波的日本军被杀,阿部规秀慌了,而保护他的两员大将也受了伤……

这是,她像一枝玫瑰,虽芬芳,但有刺,刺向敌人的内心!

在这一激战中,虽然张英没有参与实际战斗,但她在敌人思想和心理上,给了敌人一些小触动,让我军胜利有多了一丝希望。

八年抗日,是屈辱,也是坚强。顽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使日军“三月占领整个中国”的话,变成了历史。这是因为有像张英这样从心理方面给敌人一击的女兵还有很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张英恰好利用了这一点,让日本兵在中国想起远方的家、远方的亲人。

这一仗彻底摧毁了日本兵的气势,而在曾雍雅心中,张英不再是一个女孩子,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兵,真正的英雄。

日本军因为这一仗而士气大挫,但在第二天,只有仅存的一名日本兵与张英周旋。“嘭”的一枪打过,张英敏捷的躲过,没有一丝慌张,镇定地追赶着这一小兵。可。好景不长,日本兵开的这一枪,张英没有躲过,也向敌人开了一枪,两人纷纷倒下。革命女将的生命,也在这一刻,悄然凋谢……

这是,她像一枝蜡梅,坚强无畏,绽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像一朵花,从绽放到凋谢,一刻没有停止过,一直为革命奉献。野花、玫瑰、蜡梅,这三种花反映了张英的“成长史”,一步步走向坚强,走向无畏。

诱狼观后感【篇4】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

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20--年,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他的表演总是带动着>故事逐渐展开,真正的走心了,巨大的穿透力使他成为影片主人翁原型,丝毫没有为表演而表演、只会表面情绪化的虚假与空洞。正所谓'表演'为'戏'服务,我想,巩峥在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理清剧情发展脉络的时候,已逐渐将'诱狼'主人公化入心中,并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潜移默化地置身于当时的规定情境,变身为曾雍雅。这或许也离不开曾将军后人曾莹多次的现场指导吧。'好花还需绿叶衬',此片的'绿叶'非同凡响。老戏骨侯勇、高明这两片'绿叶'的表演当然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二人依旧不减'稳扎稳打'的风格,非常'实撑'、精湛,成为成功'诱狼'的'催化剂'.他们的倾力加盟,给影片锦上添花。侯勇饰演的杨成武与高明饰演的程步青,人物性格鲜明,是此片不可或缺的、重量级的'绿叶'.片中杨成武与曾雍雅的对话言简意赅,杨成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开国上将。其时是曾雍雅的上级司令员,二人大多数对话的场景,都会配有主题背景音乐。这音乐使人感动,心潮澎湃,烘托出了二人既是血脉相连的生死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程步青在曾雍雅的劝慰、感染下,击毙卖国求荣的程有利等人后,率部投诚。

此时,程步青与曾雍雅二人的戏,合作得天衣无缝。影片女主角张英的扮演者罗昱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对于她而言,饰演战争年代中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一定会因为'代沟'增加不少难度,但她却表现出了张英直率、灵气、机敏、坚强的人物性格,相信通过她的演绎,一定会激励更多90后的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的铭记。

影片对曾雍雅张英爱情的处理,没有旗张鼓噪的烘托,以小见大,于细微中见真情。曾张二人的爱情就像战地里的一湾清泉,纯洁、透明。在这清泉之中,微风涟漪,荡漾着心灵碰撞的同时,却升腾满腔的火热。曾雍雅有着爱情的'温柔',当他问到送给张英的礼物是否喜欢时,那简单的、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吗'四个字,透示着侠骨柔情。当曾雍雅抱起牺牲的张英时,没有一般影剧中的肆意嘶吼、痛哭流涕,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种'忍'有胸怀千钧的厚重,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

影片通过画面的切换和特写定格,一曲悲壮的融同志、战友、爱情为一体的交响曲响彻在战火中。巩峥对这段戏的处理,深入人心。陆彭是出色的老演员,在影片中扮演凶残狡佞的阿部规秀,把刚愎自用的'大鬼子'演得活龙活现。影片自始至终都是曾雍雅和阿部规秀'隔空对话',暗中较劲,巧妙周旋,一边是侵略者凶残的刚愎自用,一边是

八路军首长坚决抗倭的足智多谋诱敌深入,更显示出每人的个性。演员之间的默契,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巩峥作为领衔主演,能使整个戏'抱成一团','戏足且不过火',以及影片的紧凑节奏和细节表现到位,这都给影片的艺术性增加了含金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诱狼'的成功。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诱狼》亦然。影片有点特效会增加观众的观感效果。但是,用多了或是不切实际,那就会适得其反。影片中子弹飞奔直击目标的特效镜头,这些年来已屡见不鲜于影视,无疑给《诱狼》的'真实'增添了'不和谐音符'.原本杀敌激战,吊人心弦的场面,好似一下子放松下来,有娱乐之嫌。但无论如何,些微瑕疵是遮掩不了《诱狼》'英武'全貌的。

诱狼观后感【篇5】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部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和英勇顽强精神的电影《诱狼》。

日军号称"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当年被我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举歼灭的故事我小时就听父辈们讲过,儿时记忆中阿部规秀是侵华日军中被击毙的最大的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势气!通过观看电影《诱狼》,使我对黄土岭战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电影以真实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黄土岭战役这一经典战例为故事背景,以曾雍雅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讲述了“狼诱子”曾雍雅如何完成引诱狡诈的阿部规秀一步步进入我军伏击圈这一艰巨又危险的任务。电影再现了“狼诱子”机智勇敢和过人的胆识。影片塑造杨成武、张英、眼镜等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让真实的历史告诉未来!


 

诱狼观后感【篇6】

电影《诱狼》开播后,连续看了两遍,每次看完都令人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很长时间以来难以见到的好剧,更因为他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还因为他是我们军一位老首长的亲身经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和千百万将士们,在同军阀、同国民党独裁者、同日本帝国主义、同美帝国主义等反动派长期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继古代《孙子兵法》后的又一颠峰,而其影响却是世界级的,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国,它确实是武装到牙齿了,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进行了一百六十多场战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但在它较大的五次败仗当中,有两次是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下,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是美军永远的伤痛、永远抹不去的阴影!所以美国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多次公开宣布不会到中国大陆作战,不是他不想与中国为敌,而是他们被打得束手无策,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陆战之神!他们认为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军队加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他为什么让敌人闻风丧胆?《诱狼》做了最好的诠释,堪称为教课书。首先,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正义之战。战争是武器间的较量、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是各种谋略的对比等等,但说道底是人心之间的搏斗。抗战中的我军,大都是农民、泥腿子,他们没想打仗、不会打仗,但在日本鬼子烧杀抢掠面前,为了给亲人报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得不起来做殊死的搏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诱狼》中不多的场景和画面,把这一真理表现的清清楚楚。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和美帝国主义者都不愿意正视这一基本的道理,所以他们永远也弄不清“毛泽东思想”伟大在何处。剧中一位受伤的干部以死掩护了我们的女战士,而女战士目睹战友的牺牲,我们从她的双眼中看到了复仇的怒火!这就是我军战士奋勇杀敌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战友情的真实含义!其次,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战争,这些人民是我们党用革命道理唤醒的,也是敌人用枪、炮、刺刀教育起来的。从兵力上来说,是敌众我寡,但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八路军掩护着群众,而一但打起来,又是群众在支援八路军,军力对比就不能简单地看是一个旅团,还是一个支队了。这个数学题,是最令西方军事家头痛的,他们怎么也算不明白这个力量对比。

还有,我们除了支队、旅、团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县大队、区小队,他们就像在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一样,在战斗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战争。此外,曾支队带人到敌人占据的县城,不是“混进去”的,也不是“潜入”的,就是大摇大摆走进去的,除了个人胆识外,因为他们不用化妆,本来就是农民中出来的,要说“演”地像,不如说本色就是。第三,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抗战一开始,经过全面的分析,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从战略高度把握住了抗战的全局,这部著作奠定了毛主席作为军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它也被西方军事专家们评为世界最杰出的十部军事著作之一(《孙子兵法》列十部之首)。之后,我党、我军又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摸索出开展敌后游击战、运动战等一系列十分有效的战略战术。而打伏击战就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平型关大战,我军设伏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消灭了多少敌人所体现的。而黄土岭设伏击毙日本名将之花,这给日本侵略者在心里上的打击也是极大的,它预示了所有日本侵略者的下场!你日本仅有的在德国培训的山地作战专家,而且是名将之花,却败在我们本不出名的曾支队手下,可见你的“花”的含金量之低。

令人费解的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总有一些敌手不服气,认为八路军、解放军是“土包子”、打仗不正规,被俘了还不服气,要拉出去“摆开架势”重打一次,这就是他们培养的书呆子,根本不懂“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道理,煮熟的鸭子,嘴还硬。可是我们现在也有些人对我党、我军的敌后游击战等,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产生疑问,这恐怕就是美国对我国进行网络攻击战的结果。但《诱狼》狠狠地搧了这种怪论一耳光!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第一个击毙日军的所谓“名将之花”!这就是最基本的事实!第四,黄土岭大捷,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们正确执行、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充分调动各种因素的结果。任何一个好主意、好办法都要有好的人去执行。

剧中对我军的内部关系做了真实、客观的.描写,深刻阐示了我军官兵一致、身先士卒、团结友爱、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精神,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女干部、“眼镜”等等都是曾支队的战友,也配当他的战友,他们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还有巧施连环计诱使鬼子就范、战中策反分化瓦解敌人、甚至置敌于“四面楚歌”的场景,都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第五,剧中的主人公、我们的老首长曾雍雅将军个人的人格魅力,也征服了观众。我的家人都说曾支队不仅人长地帅,而且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敢爱敢恨!我说我们的老首长确实是仪表堂堂、浓眉大眼的帅哥。但我从他总做沙盘、捏敌酋的泥人看出,他是能把战场形势研究透,把对手脾气秉性摸地准的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之所以成为“狼诱子”,而且出自共和国元帅之口,决非偶然;能把德国培养的“狼”诱杀成功,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经过参谋培训,使我能把平面的二维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等看到立体的三维效果,使我明白为什么许多军事将领那么爱看地图。曾支队不仅能看地图,而且能做沙盘,说明他记忆力好;长时间地看地图、沙盘,他是在做战场撕杀时的场景演变、推断,说明他逻辑思维能力强;而看图有立体感的人,其形象思维能力也很棒。这是一位智商很高的人,他又把阿部规秀性格“捏”到骨子里了,阿部规秀的死就是一种必然!过去,我第一次知道我军攻打锦州开始时,在锦北曾师长有个“渗透战”之说,我就十分感叹:把一个复杂的作战行动用这三个字即形象又透彻的概括出来,让大家都马上就理解我们的作战意图,太有想象力了!现在看起来,曾支队的想象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有深厚基础的。

过去,我还见到曾将军在任40军军长时,与后进战士谈心的照片,并以此拍摄了电影《哥俩好》。以一位将军为背景,拍出多部能跟上主旋律的作品,怕也是不多的。所以,曾将军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执行者,也是实践者,《诱狼》就是证明。

诱狼观后感【篇7】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诱狼观后感【篇8】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xxx,就在楼下的xxx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诱狼观后感【篇9】

电影《诱狼》自20xx年首映以来,我连续观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是倍感亲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每一次观看都是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与升华;每一次的观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辈们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杀敌的将士永远让我们缅怀;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父辈们崇敬与爱戴,为之我们军人后代骄傲与自豪!

电影《诱狼》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中宣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1939年年底,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刚刚晋升为中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两万多日寇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大扫荡,日军封其为“战神”“山地战专家”,企图吃掉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关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日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我抗日军民,堪称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领导下,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由担任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曾支队”担当“狼诱子”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率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采用战术,对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

结果,阿部规秀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深入之计,阿部规秀派出的先头部队,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第一大队由曾支队诱入雁宿崖预设伏击圈后,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辻村大佐以下530余人,几乎被全歼。吃了大亏的阿部规秀恼怒不已。

一个颇为自负的“名将之花”,而且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居然生生被围歼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将之花”的颜面,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分乘90余辆大卡车,携骑兵、炮兵和装甲部队,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猛扑过来,报复性扫荡,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进而攻占阜平。目的是摧毁晋察冀军区指挥部,取聂帅项上人头。

我八路军知道阿部规秀复仇心切,因此避其主力,采用游击战术,曾支队在曾雍雅指挥下首先接敌,以己为饵引诱豺狼,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若即若离,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紧紧地粘住敌人,使1500多日军即无法摆脱,又无法求战------,等待他疲敝之时,再彻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跟着绕了好几圈,都没能觅得八路军主力,阿部规秀更加恼羞成怒。疾行冒进的阿部规秀,再次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战术,陷入黄土岭一带我军布下的伏击圈。曾雍雅所率支队与参战各部队一道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雁宿崖与黄土岭战役共消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终止了日军阿部规秀的所谓“战神”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所谓的“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诱狼观后感【篇10】

1939年11月,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晋察冀根据地首次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战役。

日前在京举行的首映式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介绍,1939年,八路军组织一系列反扫荡作战;在著名的黄土岭围歼战中,一举击毙日军6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意义重大。

此战打出了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斗志,驳斥一些人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流言,保卫、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肖裕声说,不仅如此,此战还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动,因为之前阿部规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从武官。

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安澜介绍,影片《诱狼》表现此战役时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在集中体现八路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血性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诱子的角色特征,呈现了一出诱狼-激狼-毙狼的好戏。

影片由巩峥、陆彭、罗昱焜、侯勇、高明、墨阳等主演,将于8月25日起在全国上映。

诱狼观后感【篇11】

枪声连天,炮火轰鸣,荧屏上飞散的尘埃,枯萎的树木,都将人们瞬间拉回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中华民族衰弱时的耻辱与悲哀,体会到了那些战士与群众的一腔热血与义愤填膺。

电影深刻地刻画了许多特点鲜明的人物,日本侵略军的军官,叛国求荣的汉奸,疯狂杀戮的鬼子兵……无不刻画出了一幅抗日战争波澜起伏的壮丽史诗!日本军队固然是强大的,军官会傲慢地炫耀其“世界第一”的三八式步枪,也能投入大量的兵力甚至坦克等重型武器参战。那些自以为是的鬼子兵们,也会举着他们那“光荣”而又耻辱,真实而又荒谬的旗帜耀武扬威!

可是,与我军无与伦比的英勇与忠诚相比,他们无疑是脆弱的。面对我方武功高强,英勇无畏的战士,敌人纷纷溃不成军,一个个所谓的“英勇、忠诚”的伪团长、伪军官们,临阵逃脱,甚至装成死人,妄图浑水摸鱼逃命。在观众的笑声里,不止是对懦夫的否定与嘲笑,更满载了对祖国军民英勇善战而感到的愉悦,是对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敬佩,是中国人民一腔热血的象征。

战争已经过去,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离我们已有两代人的距离。随着伟大的记忆逐渐消散,那充满力量的精神也在和平年代逐渐积满灰尘。可是,我们真的处于安全中了么?现实并非是这样的!在如今复杂的社会里,挑战无处不在,谁又能保证不受冲击呢?只有好好传承这种精神,用其武装我们的思想与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

硝烟已经消散,炮弹也逐渐朽烂,战争已经过去了。希望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用我们的行动去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更美好。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的朝阳下铿锵前行。

诱狼观后感精选14篇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诱狼观后感精选14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诱狼观后感 篇1

一片漆黑,诺大的屏幕上蹦出两个殷红而又苍劲的大字,带给我强大的视觉冲击。“诱狼”?!

一位是日本的“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官至中将。另一位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第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抗战英雄曾雍雅。可以说两人都有勇有谋。但怎么说呢!因为正义力量之强大,最后我方还是战胜了敌方。

其实,我认为所有的革命电影结局都差不多。无非是别的国家来侵略我们中国,经过“我们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奋力抵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如果真像我所说的一样,那为什么国家、父母、老师还要让我们看这种“无意义”的影片呢?答案毫无例外,当然是希望能让我们记住“血的耻辱”,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缅怀先烈,祭奠先烈。

从古至今,我们华夏民族从来没缺过烈士,不论男女。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妈妈”你去帮我拿一下东西,我忙。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我就想要。

“奶奶”你帮我削个苹果。

“爷爷”你去帮我买点东西,就是xxx,就在楼下的xxx便利店。

“外婆”我肚子饿了。

“外公”我小汽车坏了,你帮我修一下吧。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就像莲花中的莲子,被一层一层保护起来。而所谓的结果,大部分孩子因为过度玩手机、电脑,早早戴上了眼镜。

下雨天连路都看不淸,保护不了自己,何谈那些大话想成为保卫国家的“英雄”。

曾经有一次,看见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小男生,由他奶奶骑着三轮车带到了学校。学校里有专门提供学生吃饭的地方,小男生就由他奶奶领着到座位上,奶奶帮他放好书包,自己又匆忙出校门对面的早餐店帮他买早餐,过了几分钟又急匆匆地拎回来了早餐,还挺丰盛的。然后,把装有馄饨的一次性餐盒打开,吹凉,放入小男孩口中。而那个小男生只需要坐在那张着口就行了,一边还在无聊地玩弄着奶奶的衣服。呵???这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中国式教育?

小时候倒还是挺羡慕他们的,经常责怪母亲为什么总不帮我,有些事总让我自己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懂了,母亲要我独立,要我自理,要我能在没有她的情况下也能独立生活。

这不是在体验过去的生活,因为以前生活更艰难,母亲只是在磨砺我,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当然,我肯定也会有过抱怨,可当母亲说起她以前的往事时,我沉默了。很早以前,也与母亲有过争论,经常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当然比你那个时候好。

而母亲总只有一句话就驳回我的所有: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我们才更应该记住以前,常回忆以前,来勉励自己,不应当就因此松懈,不求上进。

诱狼观后感 篇2

殷红的字,爱国的心——观《诱狼》有感

“诱狼”,殷红的字体,苍劲的行书,在偌大的屏幕上一下子吸住了我的眼球,那猛烈的视觉冲击,伴随着影片雄壮激昂的配乐,直透我的心扉。

影片开始了,电影里的血雨腥风,战火硝烟的场景触动了我们班某位同学那根关联泪点的神经。她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刚开始还在嘲笑她的泪点太低,但回想起来,心中竟涌现了一些愧疚之情:相比较那个年代的百姓,我们是幸运的,而我们有责任同情关爱他们。而同学留下的泪水,是幸运的人对于不幸者的愧怍。我不但没有体会到,还在心中嘲笑她,这真是太惭愧了。

过了一会,主人公曾雍雅出现了。当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的眼睛吸引住了——那深邃的眸子里有着一种中华男儿的血气方刚!曾雍雅是我们伟大的抗日先烈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那份对祖国的热爱,自己那份不屈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些革命烈士的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定;正是他们的满腔热血,才使我们鲜红的国旗高扬在天安门上空;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才为我们祖国贴上了坚韧不拔的标签……

影片最后,被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被八路军的迫击炮击毙,电影到这就落幕了。

而我又想起了那殷红的字体,而这时我明白了,那红色里包含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看完《诱狼》,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它证明了我国抗战英雄的骁勇善战,也证明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结。

这部电影也让我明白了战争的恐怖,明白了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是人们百姓。现在的我们不仅要站在祖国的角度,也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场战争。作为世界的公民,我们有义务保卫和平,不使几十年前发生在我们祖国的悲剧重演。

坐在电脑前,开始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时,我又想起了那殷红的字,不过此时的我,更坚定了一颗爱国的心!

诱狼观后感 篇3

一提到抗战影视剧,人们都会想到“雷剧”“神剧”标签,都会想到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雷死人不偿命的桥段,这样的刻板印象害苦了一些制作精良、剧情耐看的良心抗战片。

下面,给大家介绍暑期值得期待的抗战片――诱狼,不手撕鬼子,不裤裆藏雷,没有手榴弹炸飞机,讲了实有其事的伏击战,温暖人心的兄弟情义,催人泪下的战火情缘。因为是电影,面向大银幕观众,制作水准方面,比抗日神剧高太多。

这部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进入八路军包围圈,将其一举歼灭的故事。

乍一看,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抗日故事嘛!其实远不止此,抗日只是表层故事,里面的兄弟情义、战火情缘才是让人动容的点。电影里面有对人性的刻画,有对友情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赞美,即使是坏人也有情,甚至会为了情不顾一切。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男主和女主斗嘴耍贫的桥段,温馨搞笑,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这片不同于雷死人不偿命的抗日神剧,值得一看。影片8月25日上映,大家不妨去影院检测成色。

诱狼观后感 篇4

电影《诱狼》自20xx年首映以来,我连续观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是倍感亲切,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每一次观看都是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与升华;每一次的观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辈们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杀敌的将士永远让我们缅怀;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父辈们崇敬与爱戴,为之我们军人后代骄傲与自豪!

电影《诱狼》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中宣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1939年年底,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刚刚晋升为中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两万多日寇对八路军晋察冀军区进行大扫荡,日军封其为“战神”“山地战专家”,企图吃掉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阿部规秀是当时横亘在我军面前的一道关坎,他以残忍的作战风格震慑着日军中的将士,更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付我抗日军民,堪称是日军用以对付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坚强而残酷的战略武器。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领导下,制定出完整的作战计划,由担任第一军分区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曾支队”担当“狼诱子”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率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采用战术,对之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

结果,阿部规秀出师不利,第一回合就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深入之计,阿部规秀派出的先头部队,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第一大队由曾支队诱入雁宿崖预设伏击圈后,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辻村大佐以下530余人,几乎被全歼。吃了大亏的阿部规秀恼怒不已。

一个颇为自负的“名将之花”,而且是刚刚晋升为中将,居然生生被围歼了一个大队,阿部规秀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将之花”的颜面,亲率两个大队1500余人,分乘90余辆大卡车,携骑兵、炮兵和装甲部队,由涞源向雁宿崖方向猛扑过来,报复性扫荡,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一死战,进而攻占阜平。目的是摧毁晋察冀军区指挥部,取聂帅项上人头。

我八路军知道阿部规秀复仇心切,因此避其主力,采用游击战术,曾支队在曾雍雅指挥下首先接敌,以己为饵引诱豺狼,动作飘忽,行踪不定,忽而堵击,忽而后撤,若即若离,既巧妙地缠住敌人,又不硬抗,紧紧地粘住敌人,使1500多日军即无法摆脱,又无法求战------,等待他疲敝之时,再彻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日军跟着绕了好几圈,都没能觅得八路军主力,阿部规秀更加恼羞成怒。疾行冒进的阿部规秀,再次中了八路军的诱敌战术,陷入黄土岭一带我军布下的伏击圈。曾雍雅所率支队与参战各部队一道一举歼灭日军9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雁宿崖与黄土岭战役共消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终止了日军阿部规秀的所谓“战神”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个所谓的“名将之花”凋谢于太行山上!

诱狼观后感 篇5

这部电影总体可以打4至5分。(十分制)

片名很符合影片内容,一步步引诱敌人深入埋伏圈,也呼应了男主“狼诱子”的称呼。剧情前半段大多抗战片大同小异,没有吸引力。后半段高潮迭起,一次次的引诱,一次次的斗智斗勇很好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

期间也有很创新的地方。例如阿部逼迫新兵杀八路军,新兵胆怯,被张英看在眼里,在之后,她本有机会杀了他,却选择了放弃。无论是为了表现阿部的凶狠,还是张英的善良,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包括汉奸在战乱中装死,将他贪生怕死的性格可谓诠释到了极点。

配乐有好有坏,从激烈的战斗声瞬间归于沉寂,又响起悲乐,实在令人莫名其妙,对于男主女的感情线也是如此,完全没有铺垫,先是男主没通知女主可以回分区,最后女主阵亡男主悲痛欲绝。观众很难带入情感,加上同种剧情的泛滥,缺乏新意,大大减分。

两军混战的场面除了用一个混乱来形容,完全找不到闪光点。甚至于几个八路军,凭着几个手榴弹,硬生生炸毁了日军的几辆坦克这种明显的夸张桥段。过分地宣扬了八路军的神勇。男主女主的演技也是一大败笔,虽然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史实改编,最后片尾也引用了日军的报纸,毛泽东、蒋介石的贺电,倒叙的手法不算多好,也称不上多坏,但都改变不了它的浮夸风。同如今很多的抗片一样,大多是宣扬共产主义,却不从细节入手,很难让观众产生同感。

反思到这里,我对此的评分由6至7降到了4至5分,而豆瓣对此的评分是3.2,只能称作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平庸之作甚至是烂片。

诱狼观后感 篇6

一朵顽强的花——观电影《诱狼》有感

周五下午,我班在二楼多媒体观看了一部电影——《诱狼》。

这是一部关于抗日的战争片,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启了一段抗日之旅。曾雍雅、张英等人的抗日运动,看得我们激情澎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抗日女兵——张英。

张英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牺牲了国外的工作,转投到国内的抗日战争中来。一开始张英以“毛手毛脚”的行动出现在我的眼前——她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泥做的马,惹得曾雍雅一顿说教。司令员介绍到“这是新调来的女指导员”,曾雍雅用一副看不起张英的表情。“她能行吗?”曾雍雅向司令员说到,司令员笑了笑。

这时,她是一朵野花,弱小而不起眼。

一开始,我也认为张英不可能打胜仗,可后来,一件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

雁宿崖一战后,日军伤亡惨重,日军将领阿部规秀亲自迎战、指导。果然,我军的计谋被识破,阿部规秀正一步步远离我军的陷阱,向黄土岭进军。张英很快想到一计:利用黄土岭四面环山,天然的回音。而日本人又信鬼神,张英来了一个瓮中捉鳖。

夜幕降临,日军正在安葬战死的战士,突然,四面传来回声“亲爱的日本同胞,你们有没有想家,想远在海外的亲人……”张英用日语唱起了日本民谣,勾起了日本士兵的思乡情。“把这个声音炸了”阿部规秀命令炮兵开炮,歌声戛然而止……我军率先冲下山去,与敌人决一死战。看着一波一波的日本军被杀,阿部规秀慌了,而保护他的两员大将也受了伤……

这是,她像一枝玫瑰,虽芬芳,但有刺,刺向敌人的内心!

在这一激战中,虽然张英没有参与实际战斗,但她在敌人思想和心理上,给了敌人一些小触动,让我军胜利有多了一丝希望。

八年抗日,是屈辱,也是坚强。顽强的中国人民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使日军“三月占领整个中国”的话,变成了历史。这是因为有像张英这样从心理方面给敌人一击的女兵还有很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胜”张英恰好利用了这一点,让日本兵在中国想起远方的家、远方的亲人。

这一仗彻底摧毁了日本兵的气势,而在曾雍雅心中,张英不再是一个女孩子,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兵,真正的英雄。

日本军因为这一仗而士气大挫,但在第二天,只有仅存的一名日本兵与张英周旋。“嘭”的一枪打过,张英敏捷的躲过,没有一丝慌张,镇定地追赶着这一小兵。可。好景不长,日本兵开的这一枪,张英没有躲过,也向敌人开了一枪,两人纷纷倒下。革命女将的生命,也在这一刻,悄然凋谢……

这是,她像一枝蜡梅,坚强无畏,绽放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像一朵花,从绽放到凋谢,一刻没有停止过,一直为革命奉献。野花、玫瑰、蜡梅,这三种花反映了张英的“成长史”,一步步走向坚强,走向无畏。

诱狼观后感 篇7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盛大活动中,受邀参加献礼电影《诱狼》3D版在京首映式。这部回顾晋察冀军区抗战纪实的电影剧作,真实地描述了抗日军民浴血奋战两次伏击侵华日军精锐旅团的战斗历程。黄土岭一役击毙日军山地作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极大地振奋了全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笔者曾在军史组有幸拜访过黄土岭战斗的亲历者杨成武、陈正湘、曾雍雅等百十名著名的抗日将领。抗战献礼电影《诱狼》,以剧作形式重现了这一血脉偾张的战争场景,用历史事实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与核心力量。

《诱狼》是一部抗日伏击战的军事战争片。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是1937年8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改为八路军的编外独立团沿革而来,当时没有国民党军队供给的武器军饷,没有国民政府组织的征兵补员,没有抗战国军协防的生存空间。正如《诱狼》影片主角曾雍雅那样兼任中共广灵县委书记,发展建立抗日武装支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里,有曾雍雅这样的一大批血性男儿坚持敌后奋战,给予侵华日寇以毁灭性的重击。

《诱狼》是一部抗日伏击战的经典教学片。伏击战取胜极其不易,要求达成各种有利的作战条件。面对日军陆空炮合成旅团长阿部规秀这样的山地作战专家,围剿扫荡抗日根据地采取步步为营战术,撇开两厢直捣目标。《诱狼》把伏击战的全局部署、情报收集、逼近引诱、敌驻我扰、心理攻防等等作战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表现的淋漓尽至。这部影片尽情地赞颂了曾雍雅这样一大批抗日将领,他们才是反侵略正义之战的作战精英。

《诱狼》是一部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纪念大片。曾雍雅支队所在第一军分区的继承部队是第65集团军第193师(现改为摩托化作战旅),响当当的“红一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由现任军长领队走在抗日英模方队的第一方阵。这支由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发展沿革至今的英雄部队,在抗战年代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模。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狼牙山五壮士》是第一部反映这支部队抗日战争的黑白故事影片,《诱狼》是又一部反映这支部队抗日英模的3D版故事大片。《诱狼》让第一军分区黄土岭战斗击毙阿部规秀的辉煌战绩,从“红一师”师史馆走上3D大银幕,从战争史册走向全国观众的视野。

抗战大片《诱狼》必定会激发人们振奋精神,战胜困难,团结一致,建设一个立足世界的强大中国!

诱狼观后感 篇8

电影《诱狼》开播后,连续看了两遍,每次看完都令人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很长时间以来难以见到的好剧,更因为他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还因为他是我们军一位老首长的亲身经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和千百万将士们,在同军阀、同国民党独裁者、同日本帝国主义、同美帝国主义等反动派长期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继古代《孙子兵法》后的又一颠峰,而其影响却是世界级的,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国,它确实是武装到牙齿了,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进行了一百六十多场战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但在它较大的五次败仗当中,有两次是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下,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是美军永远的伤痛、永远抹不去的阴影!所以美国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多次公开宣布不会到中国大陆作战,不是他不想与中国为敌,而是他们被打得束手无策,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陆战之神!他们认为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军队加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他为什么让敌人闻风丧胆?《诱狼》做了最好的诠释,堪称为教课书。首先,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正义之战。战争是武器间的较量、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是各种谋略的对比等等,但说道底是人心之间的搏斗。抗战中的我军,大都是农民、泥腿子,他们没想打仗、不会打仗,但在日本鬼子烧杀抢掠面前,为了给亲人报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得不起来做殊死的搏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诱狼》中不多的场景和画面,把这一真理表现的清清楚楚。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者和美帝国主义者都不愿意正视这一基本的道理,所以他们永远也弄不清“毛泽东思想”伟大在何处。剧中一位受伤的干部以死掩护了我们的女战士,而女战士目睹战友的牺牲,我们从她的双眼中看到了复仇的怒火!这就是我军战士奋勇杀敌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战友情的真实含义!其次,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战争,这些人民是我们党用革命道理唤醒的,也是敌人用枪、炮、刺刀教育起来的。从兵力上来说,是敌众我寡,但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八路军掩护着群众,而一但打起来,又是群众在支援八路军,军力对比就不能简单地看是一个旅团,还是一个支队了。这个数学题,是最令西方军事家头痛的,他们怎么也算不明白这个力量对比。

还有,我们除了支队、旅、团外,还有多如牛毛的县大队、区小队,他们就像在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一样,在战斗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战争。此外,曾支队带人到敌人占据的县城,不是“混进去”的,也不是“潜入”的,就是大摇大摆走进去的,除了个人胆识外,因为他们不用化妆,本来就是农民中出来的,要说“演”地像,不如说本色就是。第三,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抗战一开始,经过全面的分析,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从战略高度把握住了抗战的全局,这部著作奠定了毛主席作为军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它也被西方军事专家们评为世界最杰出的十部军事著作之一(《孙子兵法》列十部之首)。之后,我党、我军又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摸索出开展敌后游击战、运动战等一系列十分有效的战略战术。而打伏击战就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平型关大战,我军设伏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士气,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消灭了多少敌人所体现的。而黄土岭设伏击毙日本名将之花,这给日本侵略者在心里上的打击也是极大的,它预示了所有日本侵略者的下场!你日本仅有的在德国培训的山地作战专家,而且是名将之花,却败在我们本不出名的曾支队手下,可见你的“花”的含金量之低。

令人费解的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总有一些敌手不服气,认为八路军、解放军是“土包子”、打仗不正规,被俘了还不服气,要拉出去“摆开架势”重打一次,这就是他们培养的书呆子,根本不懂“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道理,煮熟的鸭子,嘴还硬。可是我们现在也有些人对我党、我军的敌后游击战等,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产生疑问,这恐怕就是美国对我国进行网络攻击战的结果。但《诱狼》狠狠地搧了这种怪论一耳光!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第一个击毙日军的所谓“名将之花”!这就是最基本的事实!第四,黄土岭大捷,是曾支队和他的战友们正确执行、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充分调动各种因素的结果。任何一个好主意、好办法都要有好的人去执行。

剧中对我军的内部关系做了真实、客观的.描写,深刻阐示了我军官兵一致、身先士卒、团结友爱、互相配合、齐心协力与敌人殊死搏斗的精神,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女干部、“眼镜”等等都是曾支队的战友,也配当他的战友,他们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还有巧施连环计诱使鬼子就范、战中策反分化瓦解敌人、甚至置敌于“四面楚歌”的场景,都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第五,剧中的主人公、我们的老首长曾雍雅将军个人的人格魅力,也征服了观众。我的家人都说曾支队不仅人长地帅,而且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敢爱敢恨!我说我们的老首长确实是仪表堂堂、浓眉大眼的帅哥。但我从他总做沙盘、捏敌酋的泥人看出,他是能把战场形势研究透,把对手脾气秉性摸地准的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之所以成为“狼诱子”,而且出自共和国元帅之口,决非偶然;能把德国培养的“狼”诱杀成功,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经过参谋培训,使我能把平面的二维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等看到立体的三维效果,使我明白为什么许多军事将领那么爱看地图。曾支队不仅能看地图,而且能做沙盘,说明他记忆力好;长时间地看地图、沙盘,他是在做战场撕杀时的场景演变、推断,说明他逻辑思维能力强;而看图有立体感的人,其形象思维能力也很棒。这是一位智商很高的人,他又把阿部规秀性格“捏”到骨子里了,阿部规秀的死就是一种必然!过去,我第一次知道我军攻打锦州开始时,在锦北曾师长有个“渗透战”之说,我就十分感叹:把一个复杂的作战行动用这三个字即形象又透彻的概括出来,让大家都马上就理解我们的作战意图,太有想象力了!现在看起来,曾支队的想象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有深厚基础的。

过去,我还见到曾将军在任40军军长时,与后进战士谈心的照片,并以此拍摄了电影《哥俩好》。以一位将军为背景,拍出多部能跟上主旋律的作品,怕也是不多的。所以,曾将军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执行者,也是实践者,《诱狼》就是证明。

诱狼观后感 篇9

1939年11月,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独立混成旅激战太行山脉黄土岭,在日本军界被誉为名将之花的中将阿部规秀命丧于此。这是抗战以来晋察冀根据地首次击毙的日军高级将领,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电影《诱狼》艺术再现了这一战役。

日前在京举行的首映式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肖裕声介绍,1939年,八路军组织一系列反扫荡作战;在著名的黄土岭围歼战中,一举击毙日军600多人,炸死日军所谓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中将,意义重大。

此战打出了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决心与斗志,驳斥一些人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流言,保卫、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肖裕声说,不仅如此,此战还在日本朝野引起震动,因为之前阿部规秀已接到命令,升任天皇侍从武官。

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安澜介绍,影片《诱狼》表现此战役时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刻画了以曾雍雅、杨成武、张英等为代表的有勇有谋、军事素质极高的军人形象;在集中体现八路军将士不屈不挠的民族血性基础上,重点描写了男主角曾雍雅狼诱子的角色特征,呈现了一出诱狼-激狼-毙狼的好戏。

影片由巩峥、陆彭、罗昱焜、侯勇、高明、墨阳等主演,将于8月25日起在全国上映。

诱狼观后感 篇10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

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20--年,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他的表演总是带动着>故事逐渐展开,真正的走心了,巨大的穿透力使他成为影片主人翁原型,丝毫没有为表演而表演、只会表面情绪化的虚假与空洞。正所谓'表演'为'戏'服务,我想,巩峥在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理清剧情发展脉络的时候,已逐渐将'诱狼'主人公化入心中,并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来,潜移默化地置身于当时的规定情境,变身为曾雍雅。这或许也离不开曾将军后人曾莹多次的现场指导吧。'好花还需绿叶衬',此片的'绿叶'非同凡响。老戏骨侯勇、高明这两片'绿叶'的表演当然是可圈可点。 影片中,二人依旧不减'稳扎稳打'的风格,非常'实撑'、精湛,成为成功'诱狼'的'催化剂'.他们的倾力加盟,给影片锦上添花。侯勇饰演的杨成武与高明饰演的程步青,人物性格鲜明,是此片不可或缺的、重量级的'绿叶'.片中杨成武与曾雍雅的对话言简意赅,杨成武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开国上将。其时是曾雍雅的上级司令员,二人大多数对话的场景,都会配有主题背景音乐。这音乐使人感动,心潮澎湃,烘托出了二人既是血脉相连的生死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程步青在曾雍雅的劝慰、感染下,击毙卖国求荣的程有利等人后,率部投诚。

此时,程步青与曾雍雅二人的戏,合作得天衣无缝。影片女主角张英的扮演者罗昱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90后,对于她而言,饰演战争年代中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一定会因为'代沟'增加不少难度,但她却表现出了张英直率、灵气、机敏、坚强的人物性格,相信通过她的演绎,一定会激励更多90后的年轻人对于这段历史的铭记。

影片对曾雍雅张英爱情的处理,没有旗张鼓噪的烘托,以小见大,于细微中见真情。曾张二人的爱情就像战地里的一湾清泉,纯洁、透明。在这清泉之中,微风涟漪,荡漾着心灵碰撞的同时,却升腾满腔的火热。曾雍雅有着爱情的'温柔',当他问到送给张英的礼物是否喜欢时,那简单的、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吗'四个字,透示着侠骨柔情。当曾雍雅抱起牺牲的张英时,没有一般影剧中的肆意嘶吼、痛哭流涕,只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种'忍'有胸怀千钧的厚重,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

影片通过画面的切换和特写定格,一曲悲壮的融同志、战友、爱情为一体的交响曲响彻在战火中。巩峥对这段戏的处理,深入人心。陆彭是出色的老演员,在影片中扮演凶残狡佞的阿部规秀,把刚愎自用的'大鬼子'演得活龙活现。影片自始至终都是曾雍雅和阿部规秀'隔空对话',暗中较劲,巧妙周旋,一边是侵略者凶残的刚愎自用,一边是

八路军首长坚决抗倭的足智多谋诱敌深入,更显示出每人的个性。演员之间的默契,也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巩峥作为领衔主演,能使整个戏'抱成一团','戏足且不过火',以及影片的紧凑节奏和细节表现到位,这都给影片的艺术性增加了含金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诱狼'的成功。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诱狼》亦然。影片有点特效会增加观众的观感效果。但是,用多了或是不切实际,那就会适得其反。影片中子弹飞奔直击目标的特效镜头,这些年来已屡见不鲜于影视,无疑给《诱狼》的'真实'增添了'不和谐音符'.原本杀敌激战,吊人心弦的场面,好似一下子放松下来,有娱乐之嫌。但无论如何,些微瑕疵是遮掩不了《诱狼》'英武'全貌的。

诱狼观后感 篇11

嗖嘭,随着一连串的声响,一颗炮弹从炮筒里呼啸着喷射而出,准确无误地打在了日军头领身上,我们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星期五的晚上,我们正在观看一部名为《诱狼》的抗日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我军将领曾雍雅将军率领战士们用计谋成功击败日军的故事,反映了曾雍雅将军和战士们那种不怕牺牲、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在这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曾雍雅将军把日军头领炸飞的那个场面。当时,曾雍雅将军用最快的速度装好了大炮,大喊着:开炮!这一声,好似东方雄狮的怒吼,包含着对侵略者的无限愤怒和对死去的亲人报仇时的激动。只见炮弹随着短暂的光飞了出去,在空中发出可怕的丝丝声。一瞬间,炮弹落到了日本头领居住的屋子里,他一下子被炸飞了,头重重地撞到了墙上,连他那心爱的茶杯,也象征性地摔成了粉碎。

在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一句古语。在这里的善果,其实指的是共产主义那样一种高尚品质。

在战争年代,很早就有为国而死的勇士,就像黄继光,就像邱少云,就像那些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这一远大志向光荣牺牲的。

在这一部电影中,曾雍雅将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自己的战友,这种精神多么的高尚啊!由此,我联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顿感汗颜。是啊,我总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发现不会做的题连想也不想就去问老师、问家长,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矛盾争得面红耳赤,还有时乱花钱买东西。与革命先辈所拥有的品质相比,这真的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场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多么真实的效果,却用真实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团结集体、关爱同学,并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伴随着战争胜利的硝烟和大屏幕上剧终两个字,《诱狼》这场电影结束了,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正在交流着,从他们的动作和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激动的心情和无法抑制的爱国精神。虽然这场电影结束了,但是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它的余波依然在心底荡漾

这一场电影让我受益终生。

诱狼观后感 篇12

再过一周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了,在这个红动中国,爱满潇湘的日子里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观看了这部极具抗战色彩的电影——《诱狼》。下面是个人的一些观影感受: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看完之后不禁感概万千,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诱狼观后感 篇13

《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狼诱子”是男主角曾雍雅的外号,这外号说的是诱惑敌方进入陷阱的人。引诱狡诈日本军队的任务艰巨又危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狼诱子”没有过人胆识、谋略是不行的,而曾雍雅就是这样一个胆略过人的八路军战士。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党军队以及八路军中的女性军人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在各方力量之间取得了影像平衡。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诱狼》可谓是良心之作。

在《诱狼》里,日本军官不傻、日本兵也不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作战专家,既熟读《孙子兵法》、精通中国文化,又有极高的西方战术修养,喜欢咖啡、也喜欢饮茶。阿部规秀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秋天调集军队,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成功包围了曾雍雅的部队,若非曾雍雅判断准确选对了突围方向,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在围剿八路军的同时,阿部规秀还下令屠杀无辜平民,执行枪决的日军中有一名新兵,面对行将被射杀的中国人瑟瑟发抖,阿部规秀将这名新兵连人带枪拖至被处决人跟前,握着他的手、逼着他将刺刀插入了中国人的胸膛,而这一切被张英(罗昱焜饰)看在眼里。

阿部规秀的形象正是历史上日军的真实面貌——既有超高的军事素养,又冷血残暴,但日本人也并非生性残忍、嗜杀,在射杀鲜活的生命时,也会有恻隐之心。一个战争机器的产生,需要反复的脑,泯灭其人性,所以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诱狼》里清晰的传达出了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影片的结尾处,日军溃败,新兵逃命,慌不择路,正好被八路军战士张英撞见,后者荷弹步枪在手,却给了日本新兵一条生路。正所谓恨有所起、恨有所终,不盲目仇恨、不扩大仇恨,才是完整的正义,才能永葆和平。

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事实证明是误会一场)。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描绘国党军队方面,《诱狼》同样做到了公正客观、尊重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党军队消极抗日,甚至充当伪军是事实,但《诱狼》没有将国党军队全盘否定。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与曾雍雅曾有联合抗日的兄弟誓约,前者虽不愿违背誓约,但又惧怕日本人,只能诈病不参与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不曾想被侄子夺了权力,部下成了伪军。待与曾雍雅再次会面时,不仅诚心悔过、坚决抗日,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汉奸侄子,在家国大义面前赎回了尊严。虽然国党在抗日问题上,有其反复性,但《诱狼》并没有将人物刻画脸谱化,如实描绘了国党人在人格与人性上的缺陷,肯定了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决断。

《诱狼》是一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有力地回击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的诬言。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能够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不再一味强调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而是将所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将反面人物也还原成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更明白今日和平的不易,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

诱狼观后感 篇14

影片《诱狼》作为献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鼎力之作,抗战巨制,给人带来了强大的震撼与正气。导演由执导过多部军旅、战争题材的老将安澜担纲。影片讲述了1939年东岭山、雁宿崖、黄土岭生死之战中,八路军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荣事迹。回顾历史,以曾雍雅为代表的八路军将士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与被称为“名将之花、山地战专家”、狂妄自大的阿部规秀斗智斗勇的顽强抗击,最终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诱入黄土岭,一举歼灭的英雄壮举。黄土岭战役的胜利,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抗日战场的又一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当时全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信心,激发了斗志,坚定了把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整部影片采用实拍与特效结合,将气势恢宏、无比惨烈的战争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亢奋,甚至跃跃欲试的“震撼之感”,完全来源于片子创作的真实性,而绝非因特效的渲染而成。这在很多抗战片中,属于鲜例,恰恰是这样的影片才会激起人们心底那份最真挚、最炙热、最淳朴的民族爱国之情。

影视是门艺术,并非单纯看娱乐,更何况这样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看待一部作品的创作水平高低,必须站在艺术的高度,从艺术角度出发,去欣赏去体会。对于片中演员的表演是否得到肯定同样如此。演员的表演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心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演员在“未知”的情况下,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演员是影片的心脏,演员心脏所吸纳的作品主旨是影片中的灵魂,以演员的表演水平决定了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看剧情,无疑看的是演员的.表演。

剧情氛围渲染的再好,若演员的表演逊色了,那会使影片的制作功亏一篑。演员演绎角色,演的不仅是“形”,更重要的是演“神”.“神”到,“形”无疑就不由自主地表演出来。“神”凭“形”来表现,“形”是 “神”的外观。曾雍雅将军生于19,是从江西走出来的革命将领,曾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黄土岭战役那年,他才22岁。巩峥将这样一位英雄的历史人物的神与形表现的一览无余。“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巩峥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和“穿透力”,直射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不忠诱罪》电影观后感


《不忠诱罪》电影观后感

《不忠诱罪》又名《不忠》、《出轨》,是部讲述一个美国家庭妇女红杏出墙的故事。女主角康妮很成功的把女人出轨前的忐忑不安、出轨后的谎话连篇和最后对丈夫、孩子的愧疚以及想结束这场出轨游戏的心痛和决绝都表现得十分细腻、逼真、感人。每个小小的细节,不安而又迷惑的眼神都让观众始终抱着错综复杂的情感在欣赏着。

结婚11年,已有一个6岁儿子,刚过而立之年的女人应该早已把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都抵押给了家庭和责任。总以为家庭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却淡化了自身的存在,琐碎的家务活,脸上不断增加的皱纹和日渐苍老的容颜,一切都在悄无声息的、随着年华逝去而慢慢改变。有时会厌倦丈夫和孩子,有时会抱怨日复一日,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其实,她真正厌倦的是再没有任何激情的生活本身。

那场街上的狂风让他们不期而遇,风韵依然的康妮招致了好色男的注目,并得到贴心关怀。她被帅哥的气质征服,她以为那是上天赐予的爱情,她投怀送抱,频频幽会,疯狂做爱。坐在地铁里,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和情人幽会的一个个场景,耳热脸红、带着几分羞涩的傻笑,就像一个初恋的小女生一样无法自控。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女人本身就接近于小孩,她们的思想是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间。虽然叔本华很讨厌女性,但这句话说的倒也中肯。每个女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关于爱情和童话的美梦,时机一旦出现,就会紧紧抓住不放,试图在生活中圆梦。

可是康妮错了,她的那份诗意般的出轨浪漫彻底绑架了她的生活,同时也出卖了她的生活。编造成堆谎话,一而再、再而三推却老公共进午餐的相邀;频频购买名贵衣服、鞋子打扮自己,出于男人本能的敏感反应,丈夫爱德华还是看出了妻子不寻常举止的端倪。正陷入疯狂游戏的康妮此刻忘记了一个重要道理:能改变生活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带给她所谓爱情的人。婚姻生活的高墙之外景色诱人,可它仅仅是景色而已,随着四季更迭而变换,物是人非时,跳出围城之外的女人,还能享有在高墙内眺望的悸动和欣喜吗?

当康妮又一次正准备赴情人之约时,却偶遇了昔日女友崔西。在咖啡屋里,崔西坦承曾为出轨付出了代价,她郑重其事告诫眼前的女人说出轨注定是场悲剧时眼底里流露出的无尽忧伤。可这过来人的教训,并没能让已深陷刺激出轨游戏中的康妮惊醒自拔。是侥幸心理作怪,还是及时行乐的自私欲念膨胀使然,又或是正处于如坐过山车般疯狂状态而变得充耳不闻、毫无触动呢?

其实,电影中康妮的情人并不爱她,从康妮偶见其还和别的女人交往,足见这个男人是花心萝卜,是玩弄女性的情场高手,只当康妮是其中一个泄欲工具而已。此刻的康妮,幡然醒悟,明白了这只是一场情感欺骗游戏,心中充满了对丈夫和孩子的深深愧疚,欲望戈然而止,理智战胜激情,可就在她决定放弃这场游戏的时候,悲剧也随着上演了。

丈夫爱德华被下属的一句劝导提醒,不甘心戴绿帽的他,立即请人跟踪妻子行踪。一张张康妮与情人幽会的照片,就像一把把利剑深深刺痛着爱德华的心。也许是男人的尊严使然,也许是为了捉奸在床,也许是为了探究是什么样的优秀男人令妻子如此深陷其中、神魂颠倒。爱德华最终走进情敌家中,出于嫉妒和愤怒他杀死了妻子的情人,一场致命的不忠诱惑似乎也画上了句号,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还是逃命他乡隐居,故事没有给出肯定答案。

我想,电影故事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已婚的女人们,在确定要冲出婚姻的高墙,到外面享受出轨的刺激前,请先审慎权衡是否值得去为那可能是场飘渺的爱情游戏冒险。因为在这场游戏里,你的筹码是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分分钟有可能是既输掉家庭又输掉情人的双输游戏,就算你赢得了所谓的新爱情,但你的丈夫和孩子肯定是这场游戏的受害者。试问,你能不被良心谴责,坦然接受吗?

《不忠诱罪》观后感400字


《不忠诱罪》观后感

本片是一部很好的婚外情教育题材片,揭示女人的情感虽然是细腻敏感的,但是一旦走入婚姻和家庭后,就不应该仍然保有过分敏感的外源情感和向往有意思而特别的婚外激情;

更多的时候在与外界社交过程中,要注意首先想到事态可能的发展和可不可能有结果,以及对这个家庭有着怎样的责任,是否会伤害到家人及自己,尤其是在对家人欺骗和说谎这一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这样的经受自己是否能够承受。

对于结婚的人而言,在中国讲叫:道德自律,也就是礼仪廉耻的耻;婚后的个人对于家庭与异性相处得有情感底线以不破坏自己家庭和谐为准则。
古圣先贤真的很智慧,两句话就能够说出底线:
观人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观势态:发乎情,止乎理。

片中基本的故事给我个人的感觉是:丈夫因为太爱妻子而把妻子的错误变成一个更大的错误,而这个引诱妻子犯错的人所得到的下场更像是自找的;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极其严重的;而与此同时,妻子因为犯了这个错误的开头,丈夫在这个因果中再一次出错,最后妻子是在明白了责任后的每日良心谴责中度过,相比之下,给人的感受是:走错一步,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更痛苦,但这是虽然知道应该要珍惜之前所拥有的家庭关系时,一切都已经太晚,因为夫妻二人都背上了沉重的良心债。

观后感《《诱狼》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金刚狼2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