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青春派观后感 > 地图 > 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派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4-29 来源:互联网

影片青春派观后感。

看电影或者看视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影片青春派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青春派》观后感

2013年迄今为止,《青春派》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零差评的国产片了吧,不仅之前在上海电影节的电影频道传媒大奖上大获好评,斩获了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如今上映更是让人看到了影片非同凡响的魅力所在。青春校园片一直是内地影视剧比较稀缺的类型,更要命的是,此类作品往往充满了主旋律式的说教以及美化现实的虚伪,让人一眼看上去心里马上会说:我们的青春不是这样子的!而《青春派》恰恰在真实的高考生活以及真实的学生情感这两方面注入了强大的能量,用青春的激情、叛逆、迷茫、无奈、欢乐与痛苦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扉,很容易引起每一个有过高考经历的青年人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影片在真实展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高考时,自然而然地就带出了一种扭曲和荒诞的感觉,让人无法不对高考制度和我们这个社会产生某种思索和感慨。

在我的印象中,《青春派》应该是青春校园类型的作品中,第一个如此直白、大胆、强烈、大篇幅地表现中学生恋情的国产电影。影片一开始,男主角居然就用一句泰戈尔的爱情名言当着全班师生的面,对心中的女神黄晶晶表白。在高考前他为了去见女神翻窗离家结果坠楼摔伤,在高考考场上因为恋情而心绪难平而彻底考砸,导致女神考上了复旦,而他只能复读的结局。虽然注定面临分离,但居然心中对女神的爱火不灭,玩出了动车相送的浪漫桥段。即便此后女神对他逐渐冷淡,班上的另一位女生孙晓凡对他表现出明显的好感,他的心里依然只有女神。直到有一天,女神当面对他说出我是有点喜欢你,但这跟男女朋友不一样我求求你了,能不能别理我了,他才算彻底坠入失恋的深渊,用各种方式进行发泄除了男主角这条爱情主线,其他配角也有爱情戏的展现。富二代贾迪喜欢孙晓凡,摆出心形蜡烛的图案,手捧鲜花站在楼下准备大声表白,结果被路过的教导主任搞砸。齐明智暗恋女同学秦慈,在她生日那天,在校园楼梯的每一阶上都写上了秦慈生日快乐,结果被班主任训斥一番。除了爱情之外,居然、贾迪、李飞、齐明智等同宿舍的几位死党的友情在片中也有展现。爱情戏和友情戏虽然在本片中被处理得五味杂陈,但主调是轻松活泼的,集中了大量的搞笑桥段,时刻迸射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对心爱女生的暗恋与追求、遭遇失恋打击的痛苦与迷惘、群殴欺负兄弟的坏人,无不透着真实质感,很容易勾起观众对高中岁月的情感共鸣。

如果说情感戏是本片的一抹亮色的话,那么跟高考有关的学习生活的展现,就基本上透着荒诞、压抑、扭曲的无边黑暗了。让作为过来人的观众不禁感慨,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残酷的高中生活似乎从未改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高中生的爱情依然以影响成绩为由被家长和老师所不容,高考定人生的压力也越发显得沉重,把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统统逼到崩溃的边缘。在片中,作为学生,那群苦命的孩子们在春节假期依然要参加补课,模拟考试一本上线率不到70%就会遭到班主任的训斥,考得最差的学生甚至被班主任大骂滚出去,学生在发泄压力的时候会大喊:我去他的一本线,去他的高考!。作为家长,居然的母亲在学校附近专门租了一套房子跟儿子一起陪读,总不回郊区的家导致跟丈夫几乎爆发婚姻危机,儿子考得不好就痛心疾首,仿佛万念俱灰。作为老师,班主任撒老师可谓全副身心都地铺在班级上,身上背负的100%一本升学率的压力,使得她脸上的阴晴全因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定。她的一些口号式的经典台词,都让人感觉既可气又好笑,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博,等于白活,就算拼个头破血流,也要给我冲进一本的大楼,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你们要记住,累死你一个,幸福你一家,破釜沉舟,拼他个日出日落,背水一战,干他个无怨无悔。而她面对学生家长说的一番话,更是将高考的扭曲和荒诞展露无遗。高考不仅仅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在这里我要给家长提一个要求,现在没有什么比你的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了,所以你们有要破产的,先坚持坚持,好好熬过这158天;有要离婚的,也请先凑合凑合,等过了这半年再说。现在你们的最高使命就是高考,跟我高呼:奋战158天,为了孩子美好明天!

个人认为,本片最值得称赞之处,不仅仅在于通过让观众感同身受、百味杂陈的强烈真实感,描绘了高考生活的残酷,更在于展现了这种残酷背后深深的无奈和复杂性,从而揭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本质和真相。高考的重重压力确实显得残酷、非人性,但不这样又能如何呢?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几乎全是被动的、毫无兴趣可言的,老师只有不断施压,才能推动学生向前。否则就像本片所表现的那样,班主任撒老师车祸住院,换了一个不那么严厉的代班主任,班级的成绩立刻就下来了。片中还有一个来自贫苦农村、刻苦读书的学生周强,高考对于他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撒老师训斥齐明智的一番话,更是不经意地说明了高考的残酷根源于现实社会的残酷。你说你,拼爹拼不过,你还不拼你自己?你一个三无人员,无钱无权无势的,上个像样的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要不然你将来怎么办啊你?虽然撒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严厉、荒诞与扭曲的,但这些并非她的真实人性,而是残酷高考和升学压力让她不得不带上的面具,影片结尾她对学生们的真情表白,表明她最终的目的也只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而居然对撒老师说出的我们忘不了你,因为我们真的恨你,但我们也爱你,也代表了全班同学对撒老师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本片对观众强大的感染力,一方面来自导演对娱乐性与艺术性的有效平衡与把握,既能通过生动的角色和台词极大程度地娱乐观众,又能通过真情实感和社会现实让观众陷入感慨与思考。另一方面,演员们生动鲜活、张弛有度的表演,成为影片直抵观众心灵的桥梁。男主角居然的扮演者董子健,将角色聪明自傲、叛逆不羁、痴情懵懂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身上时刻能看到青春激情在涌动。而扮演的撒老师的秦海璐更是值得上影后或者最佳女配角的头衔,她准确地把握了撒老师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给学生施加压力时的严厉、嘲讽与疯狂,另一方面则是与学生即将分别时的柔情、关爱与真挚,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十分真实与合理地统一在角色身上,从而让人倍感真实,从她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老师的影子。(文/列文)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派》观后感

文/马庆云

几日前,受崔瑜琢老师邀请,在金棕榈的懊怡影城提前观看了电影《青春派》。观影结束后,崔老师问我,怎么回?我说,坐公交。但下楼之后,我便决定走着回去。这部电影,是有让人走路去思考的冲动的。从观影到今天我写文章分析这部电影,已经过去几天,这几日的沉静,让我更能理性而非感性地去赞誉该片了。

我在最近的一期一周酣的解说词里边说,当下的青年,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电影,《阳关灿烂的日子》是上世纪北京大院的,《那些年》是台湾青年的,《致青春》是70后的,《小时代》是闭目塞听自我意淫的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电影呢?因为高考这个带着血痕的明刀在暗地里抹杀我们的青春。如果青春电影对这种刀光剑影避而不谈的话,那电影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小时代的自慰。

当然,在院线可以看到的电影中,也曾出现过一部反映高中生高考事情的电影,叫《全城高考》,也有恋爱,也有一点青春叛逆,当然,少不了一些孩子的问题家庭,少不了一个一心一意的班主任等等。但该部电影,将我们的高考青春写的过于轻松,把真实的蹂躏感弱化了,因此,于观众的审美评断中,失去现实性,属于意淫作品。不可以弱化高考对我们高考一代的蹂躏感,是该类型电影必须要面对的。《青春派》正好直面了这种要求。

该部电影之所以能感染我们,应该有以下几个情感优势。

撩拨初恋

《青春派》与《那些年》近似,塑造一个初恋的人物形象,作为观影者的感情寄托,从而造成一种既定事实我们在观看剧中的主人公羞涩恋爱经历,同时怀旧自己的曾经美好。这种移情效果,于干干净净的恋爱方式上,最为有效。当然,我并不认为发生肉体关系的恋爱便是不干净的。只是从人的审美角度上讲,意淫的羞涩总是美好于真刀真枪的战斗。抓住了影迷的这种心理诉求,《青春派》通过展示一段高四悲催恋爱经历的方式,来完成了让观影者去自觉体验的艺术展现方式。

这种对初恋的撩拨,又是现实主义的。男一号与女神的神交,首先面对高考二字的折磨老师给母亲打小报告;母亲当面讽刺女神姐弟恋;男一号神魂颠倒,致使考场失利,重新回归到一种恶魔般的复读中去经历高考的一代都很清楚,我们一边渴望恋爱,一边又对恋爱这两个字惧怕的要死。因为我们总觉得,恋爱简直是高考的死对头了。当然,我们这种感觉,是高压的环境强加给我们的。

在高考高压下的恋爱,哪怕是失恋,单相思,于大陆学生看来,都是既带着叛逆气质又有着唯美精神的。所以,在这种坏境下,撩拨初恋,无疑可以撩拨到每个有高考经历的人心尖子上去的。

直逼高考

在高考这个主题面前说真话、讲真故事,才算是及格作品,不然,便是创作者的自我意淫。高考是每个经历者的情感G点,害怕被提及,但又潜意识中期望被提及这是一种有伤的快感。《青春派》无疑能够带给过来人这种快感。它没有弱化高考对参与者造成的精神伤害,也没有美化任何的努力学习,与之相对的,更没有丑化高考,否定高考有可能(我说的是有可能)带来的命运的改变。这种一碗水端平的叙述方式,是现实主义的优秀技法。

现实主义,带来了事件还原的真实感。恋爱的冲动、叛逆的躁热,与高考这个活动要求正好针锋相对,一个巨大的故事矛盾摆在面前,且这个矛盾,每个参与过的人都直面过基于此,《青春派》取得了题材上的亲近性,与观影者有关。

但是,《青春派》的叙事角度,又最终超越了高考,没有让这两个字一直重压在主人公的故事起伏之上。走出高考,一片豁然。其实,人生除了高考两个字的重压之外,我们会发现还有各种各样的两个字重压我们,让我们丧失爱情、丧失青春但是,在重压之下的超越,无疑是很重要的。不能着急否定什么,但一定要试图去超越什么。这便是该部电影的好处。

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派》是一部由董子健、秦海璐和咏梅等主演的爱情电影(),影片剧情丰富,画面清新,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终于有一部属于我们的青春片了,曾经一直觉得高考只能拍成纪录片,因为念的书很多,但是发生的故事很少。像《那些年》《我的少女时代》《六弄咖啡馆》,都是台湾很成熟的青春片,然而终究不是我们的青春,没有那么漂亮的校服,没有胸口绣上的名字,没有那一口糯糯的台湾腔。这三部都是以高中作为美好的前半段来描写的,高考后的事情都发展向了不同的方向。

《青春派》以高考的过程,作为全片,这个也真的是很少见,Chinese Gaokao已经成为了一个专用语,描述的是那样一场每年一届的全国性重要考试,我应该算是高考的受益者,至少通过高考上了个985,虽然排的不是那么靠前,也算个好学校吧。本片的导演终于可以看的出来是个正常经历过高考出来的,或者说至少他做足了功课,比那些流于表面的,什么都不懂的文艺导演强的太多,真的怀疑他们上没上过高中,参加没参加过高考。全片以高考倒计时作为时钟真的是符合高考的节奏。让我们这些人深有体会。居然的当众表白也很有意思,看来导演也当过备胎,这是一种逼宫的感觉,有情商的女生都会先答应下来的方式,也是备胎们的首选表白方式。很幸运的,在高中谈过两个女友,都没有被班主任棒打鸳鸯,其实我们不是小孩了,我们也懂,学习很重要,但是当爱情来了,总觉得遇到的就是对的人,高考不能错过,那么爱情呢?我清楚的知道,如果当年被棒打鸳鸯了,不一定会考的更好,但是一定会花一生去追忆那段夭折的爱情。这辈子大概都不会有那么单纯的爱情,那么一致的目标了,心最近的时候绝对是高中的时候。就跟《六弄咖啡馆》里演的一样,上了大学,差距会尽显,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心里是五岳三江。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只有一个,你只有一个,但是路却有千条,哪一条是能跟你一直走下去的路呢?

感谢有这么一位导演能够尊重高考,尊重我们的青春,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部精彩,真实,真正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电影。希望写实的电影可以更多一些,只有扎根泥土的花才是真花,即使它是有残缺的,有虫眼的,我们也更喜欢真花,而不是看起来好看,没有芬芳的塑料花。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会流血,但注定会有人倒下。

高三那一年,真的是最充实忙碌的一段时光,早上5点起床,晚上熬夜到第二天,没有淹没在试卷和知识点里,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一路前行。

有时候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勇敢无比,可以一路顺利抵达终点,有时候却又因为一道错题就联想到高考失利,觉得自己很失败,不知道怎么走下去。

有每天打打闹闹的同桌及前后桌,也有暗恋的对象,想告白却又怕影响彼此的未来,有时候还会怼老师。

高三的时候真的是很美好的一段时光,只为了高考这一个目标,努力前行,即使有时候会迷茫,但依然坚定信念,将自己的梦想付诸于行动。

青春不留白,涂满张扬的色彩。

居然疯狂吗?疯狂。居然勇敢吗?不勇敢。他在妈妈面前没有勇气维护自己喜欢的女孩儿,他也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人生而在高考之后选择逃避,自我沉浸在荷尔蒙带来的绮丽幻想和所谓伟大的爱情中。居然幼稚吗?幼稚。而这部电影就是在描绘这样一段真实的青春,由老师和家长充满忧虑的教导和督促营造出的现实人生以焦虑的形式压抑着不成熟尚且敏感脆弱的心灵,而我们逐渐强烈的个人意志和无处发泄的精力却也在膨胀着想找到存在的方式。

那个年纪,看似疯狂和坚定,眼中的世界却是混沌的,内心是迷茫的。而内心迷茫会让我们更加用力地投身在最触手可及的青春冲动和爱情中。

什么时候艰难长大,眼中不肯放过的老师终于成了负责人的老师,也愿意承担起妈妈粗鲁强制背后的梦想和亲情。

真实的青春也许是苦涩而艰难,迷茫和痛苦的。

首先,这不能算是一部好片,但放在2013,还有那个时代,的确可以借此了解他们那年代.

优点表达的观点正确,人设符合,选角恰当,有笑点,且没有用网络的段子和鸡汤.

缺点,剧情很明显是为了表达观点而写的剧情,十分生硬尴尬,而且想表达的太多以至于主题不明显.人设过于浮夸,演技能看得下去的只有吴迪,和男主他妈.演员的内心旁白生硬,没有情感.最主要的是,天哪,这什么校服,那么逼高级?什么高中生,说的话和做的事竟然如此幼稚?我觉得,这部片可以放入初中,真的,不不不,我弟弟上初中都没有这么尴尬.而且,我觉得男主有点中二,装成大人的样子,但无论怎样看,都巨幼稚.被那个暗恋他的人骂幼稚,之后发生冲突那段,我特么的,想问问:你们在演小学生之-回头是岸吗?

参杂太多个人情绪的电影,不仅中二,而且还完成了自我救赎,omg,想看的可以去看的,如果像我一样想看看国产片为什么这么高分,想探究一下有什么优点的话,还是算了..

第一次看青春派是在高二,那个时候生活在重重作业之下,老师想让我们缓解压力,所以放了电影。

①勇气 居然在同学老师的面前向心爱的女孩表白,很有勇气,从高高的楼上跳下摔坏尾椎骨,很有勇气,高考试卷只写了女孩的名字,重新面对高考,很有勇气,在高三去踢足球,很有勇气,和朋友喝酒打架,很有勇气,帮着同学告白,很有勇气

②软弱 在妈妈面前,居然怂了放开了女孩的手,也许看过许多言情剧的我们觉得他应该为了爱情反抗父母,可是说到底,居然只是一个高中生,在女孩告知真相后,放弃了自己,放弃了曾经努力的自己

③励志 为了和喜欢的女孩在同一所大学,拼了命地努力学习,日复一日,甚至比有些高三党更有毅力

④情思懵懂 居然喜欢着黄晶晶,晓凡喜欢着居然,贾迪喜欢着晓凡,齐明智喜欢着秦慈,就像年少时期心里的那个暗恋对象,也许连话都没说过,可是那个人就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可能是好成绩,可能是体育很好,可能是某一刻灿烂的笑容,就让他/她住进了心里

⑤差距 每个人的身份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三观的不同,有钱有势的对高考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而盼望着知识改变的人不惜一切地奋斗,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

⑥同样的老师 每个人都该有过一个严厉的班主任,每天督促着你学习,恨不得一天能多有几个小时,他们也陪伴着我们早起晚睡,顶着太阳风雪匆忙赶到学校备课,午休时间拿出来解疑答惑,没完没了地复印资料、试卷,有些有身孕的女老师尽量地坚持下去,能多上一天是一天,有些为了学生先不要孩子,即使年龄不小了,这样的老师令我们又爱又恨,难以忘怀

青春派的观后感


青春派的观后感

今年,关于『青春』的电影实在是多,多到让『青春』变成了一个话题,然而在今天上映的《青春派》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青春,这才是我们真真正正的青春。没有那些粉嫩精致的台词,也没有明星大腕的云集,有的只是我们熟悉和值得回忆的故事,以及对于青春最直接的呐喊!对于影片来说,可能是九零后的青春,但是,我们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青春,为了高考,我们曾付出,曾幽怨,曾拼搏,带着梦想起航,如电影中撒老师说的那样,『拼他个日出日落,只求个无怨无悔!』

《青春派》跟之前《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小时代》不同,这里的青春远离世俗的纷杂,没有那些情感的纠结,有的只是我们曾经回忆的点点滴滴,这部电影就像男主角居然脸上那几个连粉底也盖不住的青春痘一般自然而又纯真,虽然看上去好像有些稚嫩,但却自然大方,没有矫揉造作,坦诚而又真实的去面对这个电影市场,或许让这部电影更加的淡定从容!至少,在我看来,它是最近电影院里看到的最真实的故事了,带给我们的何止是对于成长过程的追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的许多地方找到这四个字感同身受!在关于那本青春纪念册里,写满了暗恋、表白、叛逆、竞争,回过头想想,这些都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才是属于我们的青春,纯真、质朴、青涩、有点固执、表面上很坚强,其实骨子里却很被动,我们在冲动中跌跌撞撞,我们在迷失中渐渐的成长!这部电影没有那些精彩浮夸的剧情,没有跌宕起伏的过程,但却有着电影人对于青春回忆的惦念,以及足够日后回味的场景。青春无敌,青春万岁!

去年上映的一部《全城高考》可以说是让我完成一次对高考的记忆,但是这部《青春派》更真实完整的表达了高三学生那一年来为了梦想和家人的嘱托而付出的辛酸,我们的肩膀上扛着太多期望,甚至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有时甚至觉得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秦海璐在里面饰演了一位恨铁不成钢的优秀教师,她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变化都让我看到了质朴的感觉,『不矫情』用在她身上太适合不过了!其实,中国真应该多些这种励志类的影片,演员其实不需要演的如何精妙,更重要的在于质朴的纯真,最后是真的打动了我,在这里也不想剧透,我甚至想再度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真的是太好了!主题曲霸气的很有power!影院中不断的笑声,欢乐中带着的那些温情,也许真的应该去看一遍,找找我们从前的影子,相信一定会找到跟你产生共鸣的笑点,也能找到戳中你内心的泪点......

泰戈尔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开放!致敬我们痛并快乐着的高三记忆!

电影《青春派》观后感


电影《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是稀里糊涂的,横冲直撞的,口号的,口号的,口号的,经历过高考的青春更是。那时候总懵懂却觉得前路很清晰,那时候总迷茫却觉得有梦想就有无限可能,那时候还是暗恋不敢说出口却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单纯,那时候高三,残酷,高压,沉闷,却在愣头愣脑的青春面孔中透露着一股子鲜活。这样多美好,可惜没有这样美好的电影,拍过的几部关于高考的青春片,实在不敢恭维。直到《青春派》这实在不是一个讨巧的片名。

《青春派》之所以成为第一部高考青春的美好影片,完全因为它建立在童话的云端上,尽量少地去描写那些压抑的存在,将更多视角放在了青春的情感上,并且这种情感美好而剔透,完全不像在中国高三所想象的那般,所以,美好出现了。当一种你想象中的美好突然袭击到你,而你潜意识中一直期待这种美好,那么火花就这么倏忽而至。

今天夏天北京很热,全国也很热,青春片也跟着热。我是盼着像《青春派》这样的小成本影片走红的,不仅是因为它这样如童话一样美好,还因为它是中小成本影片的典范。如果走打斗路线,中等成本的电影《激战》应该是一个标本。但小清新的,唯《青春派》。这部片子的档期不咋地,前有狼后有虎,对于中国院线经理而言,没有大明星的《青春派》不会讨他们的喜欢。但我说的正是明星这块。该片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角成功。虽然秦海璐贡献了这两年她最棒的配角演出,但男一号董子健才是亮点。这个据说是某大牌经纪人公子的90后演员,一出道就风华正茂。客观地说,很不错。无论是那股子青涩劲儿还是生猛的眼神,甚至有时候你都会想,这样的沉稳,像一个93年生的孩子嘛。前途无量。片中的几个女学生选得特别像高三生,很有代入感,而男一号周边的几个小伙伴,则各有性格,很好的调动了观众情绪,让人坠入其中,重回高三。嗯,多美好的高三啊。

青春电影能让人回到自己的青春,那便是最基本的成功了。《青春派》做到了。想起我高三时,跟同学在宿舍说着脏话说着理想,在课间休息时对着走过的女生吹口哨,跟同桌看到喜欢的女孩经过,她的小腿像葱白一样干净,想起那年4月1日逝去的张国荣,想起自己的爱情和友情,眼泪飘洒而至。看之前并没有对这部影片抱多少期待,拭去眼角泪的刹那扭头看了下四周,正有与我一样的动作在想念着各自的青春。

影片《致青春》观后感


《致青春》电影观后感

对于《致青春》最早的记忆是源于小说,虽然上大学以前也读过很多很多的小说,但这是我进大学看完的最后一本小说,所以印象极其深刻,也就是因为这本小说后来把当时作者辛夷坞的所有相关作品都看全了,再次佩服作者强大的暗线功力,不过这是后话。

前段时间听说《致青春》拍成了电影,极其兴奋,都后来由听说导演是赵薇,好吧,我犹豫了,毕竟这算是她处女导演作品,不过小说已经把框架都设定好了,相信只要不拍得极其走偏,还是会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确实在票房上她成功了。

影片前半部分可以说是照搬小说,不过有很多细节方面都没有拍进去,这一点可以理解,毕竟电影篇幅有限(所以我一直觉得像《致青春》、《原来》这些小说要全部细拍只能拍成电视,像《马路天使》、《晨昏》才更加适合拍电影),小说中大学生活是只占一半,但电影却占了大部分,以至于后面有些内容看的时候觉得很突兀。

小飞龙青梅竹马的林静因为父母原因不得不离开她(这是电影改编很突兀的一点,小说里上一代人的感情其实很感人的,看了以后也更能明白为什么林静最后不得不选择不告而别),后来小飞龙在学校里认识了陈孝正,在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势,最后成功博取美男芳心,两人幸福地过着大学生活。基本上这就是前半段的内容,可以说在现在的大学当中有很多情侣都经历过,只不过是男追女、女追男的不同,所以影片一上映能取得巨大的反响最重要一点是里面所描述出来的大学生活跟自己很像很像。

后来陈孝正为了自己的前途不得不忍痛放弃爱情,选择了出国,小飞龙则奋发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一系列的工作锻炼把自己锤炼成了郑秘书(电影的中间跨度其实很大,但导演一笔带过,要知道能从一个刚毕业的菜鸟成为某企业的秘书,这中间的过程哪能那么简单)。

电影从后半段开始就太急躁了,小说当中后来她先后遇见了陈孝正和林静,但这两人再次给她的感觉完全不同,虽然陈孝正想跟她再续前缘,但却说要她等他三年,原因是他必须要跟一个爱女人的女人结婚以换取前途,这一点可以说是小飞龙最不能容忍了,就像在番外里她对陈孝正所说的这和一个男人是否成功无关。我等他一辈子,但我知道我是他的一部分,但对于窝囊废而言,我等他一个三年又一个三年,也永远只是他蓝图上可以修改的误差,于是乎她选择了愿赌服输,选择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选择了林静。

但以上这些在电影里统统都没有,所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在美国利用结婚生子换取绿卡再离婚后回来打算跟郑微再在一起的陈孝正,也许也正因为把这些都简化掉了,而林静身边还多了一个为情要死要活的施洁,这样的施洁让郑微犹豫、让郑微汗颜,所以郑微还是摇摆不定,于是就出现了最后一幕在海洋馆里的场景,给了我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这只是电影,跟小说完全没关系,但还是免不了要跟小说做对比,特别是结局,这样开放式的结局虽然让群众能够回味,但是却感觉不符合郑微的性格,毕竟小飞龙是那样的敢爱敢恨,是那样地愿赌服输,虽然后期成为了郑秘书,但相信骨子里的这股劲头还是有的。而我最爱的林静在里面简直成了打酱油的,他的出现貌似只是为了提醒郑微她爱自己胜过爱爱情,提醒陈孝正在郑微身边还有一个强手,提醒每个观众都应该注意到自己身边被忽视掉花园。(观后感 )个人觉得这样的结局与原著差了很多,青春不应该是不确定的,应该是有一个结局,无论好坏都应该有一个句号,除非像阮莞那样离开了人世,那她的青春就固定在了一个地方,永垂不朽,否则的话青春岂不成了一个玩笑,一个虚幻?

其实在原著中出现了很多的暗线人物《原来》中的程铮,《许我》中的韩述,《回忆》里的司徒玦、姚起云、吴江,《山月》里的向远等等等等,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也期待能够出现,结果只看见了曾毓和吴江(吴江里面还没有姓名,只是出现了两次),也许赵薇是想把这些都简化掉,不想让我们想起原著,或者说想让我们把它跟原著分离开来看。但我还是想说一句如果没有原著中那么完整的框架,那么详尽的描写,赵薇自己能把握好吗?所以当《致青春》的票房风风火火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原著作者辛夷坞,感谢她为带来那么好的故事!

观后感《影片青春派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青春派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