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500字。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那么观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500字,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也许邓超和俞白眉都不会想到,随着电影《八佰》、《少年的你》和《小小的愿望》接连撤档,他们执导的《银河补习班》在无改名、过审查、被提档的情况下,竟然就这样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国产片独苗。

虽然,以往邓超和俞白眉这个组合在观众心目中确实不咋地,毕竟《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给太多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然而,《银河补习班》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之后,得到的却大多是正面评价甚至是夸赞,颇有逆风翻盘的意思。其实大家都知道,亲情和教育是永不过时的电影主题,但是依然被感动落泪,至少说明这部电影是真的有用心在拍,而不是敷衍观众。

从制作班底来看,邓超真的是下了血本:主题曲《相信你的人》请来了陈奕迅演唱;配乐则是请来了寂寞大神汉斯季默(《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和《狮子王》等);航天部分请的是俄罗斯团队打造跟训练的重力效果。演员阵容除了邓超本人,还有任素汐、吴京以及两个特别可爱的小朋友加盟,还有一位,也就是我喜欢的演员白宇哥哥啦!

《银河补习班》讲述了邓超饰演的工程师马皓文在陪伴儿子马飞成长、给予他无私的爱的同时,用独特的教育观将马飞培养成一名优秀的航天员的故事。电影以父子情深为主线,将素质教育问题、航天救援和中国近三十年的社会变迁描绘出来。

遥想上次在电影院看同样是亲情题材的《寻梦环游记》,整个人哭得稀里哗啦的,这次看《银河补习班》也哭了,不过是分了好几段的默默落泪,不属于爆发性哭泣,我想这也和剧情设计有关系。中国传统家庭里的父亲大多是扮演一种严肃内敛,不善言辞的角色,不是不爱,而是这种父爱往往是严厉而克制的。《银河补习班》摆脱了这种套路,它就是明摆着告诉你马皓文爱马飞,非常非常地爱,而且将这种爱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电影没有花费大量篇幅制造压抑隐晦的氛围然后在最紧要关头进行情感冲击,而是选择了将马皓文对马飞的父爱注入在每一个细节,贯彻到底的方式,于是作为观众的我可以体会到无处不在的温馨,感动于这份平凡又伟大的父爱。

凭心而论,影片前半小时追溯过往的情节,是交代背景、剧情铺垫的必然,也是格局展开的需要,但是一些设计还是显得心急。近年来怀旧复古风盛行,电影里插入时代金曲的情况也很多见,例如《唐人街探案》中的《往事只能回味》,动画片《白蛇缘起》里则是用了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名插曲《前世今生》,《银河补习班》里也运用了很多很多耳熟能详的老歌来渲染气氛,打情怀牌没问题,但是植入过多就显得刻意和用力过度了,私以为电影里运用地最妙的是小高老师吟唱的《晚秋》和父子俩逃课去游玩的时候播放的《快乐老家》,洋溢着一种真实的、欢快的感觉。

打破这种略微生硬的场面的是电影的第一个剧情小高潮,马飞遭遇洪灾自救的桥段。暴雨倾盆父子走散确实是很俗套的剧情,但借助这个生离死别的情节表达出了马皓文对马飞的不放弃,就像之前马飞成绩不理想而马皓文没有放弃对马飞的教育一样,在洪灾来临而马飞基本不能生还的情况下,他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孩子的机会。此外,马飞将课外知识应用在自救中也很激励人心,孩子靠着自己挽救自己的生命,这是很戳我的一个点。撑起这一段的自然是大小演员的表演,非常自然朴实,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为其也展现了民族感和历史感,导演调度也不错。电影的节奏在这里变得更好,剧情也褪去了尴尬的一面,走向更加明朗。

但是,逻辑上开始出现了漏洞。洪灾过后,马飞的母亲和继父几乎缺席他以后的人生,此前毫无预兆;用养子从学霸变成疯子的情节,来批评主任教育失败,但其实本质上应该是体制的锅;以及,马皓文入过狱,这就决定了马飞做不了航天员。虽然艺术与生活毕竟有别,但还是希望编剧处理情节的时候逻辑自洽,有基本常识。

马飞当上航天员后希望父亲为了马飞的前途放下过往,放弃对名誉的诉求。说实话,我是蛮惊讶马飞说出这种话的,甚至想打爆他的头。但转念一想其实也很正常,马飞这个人物的塑造在这里更加丰满立体了,因为马皓文总是对马飞说你是最棒的,这种以马飞为中心的教育态度,是不是也造就了马飞性格中相对自私和共情力较弱的一面呢?所以,马皓文的教育到底算不算成功呢,我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们,也许人的劣根性总不能都归在教育上吧。最后马飞醒悟,父子和解的一幕还是很感人,漫天黄沙,互诉衷肠,影片也就在这里落下了帷幕。

最后谈谈演员,表演是本片一大出彩的地方。

邓超在《银河补习班》里饰演的是一个父亲,现实中的他已为人父,我想马皓文这个人物身上也投射了邓超心目中理想父亲的形象,这也使得他的表演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抛去以往在恶俗喜剧片中夸张刻意的表演,邓超此次走的是自然朴实风,于细微处见真情。马皓文这个人物命运多舛,年龄跨度较大,总体来说邓超把握地还是很不错,看出来真的走心了。

白宇戏份虽然不多,但是表现颇具亮点。首先,作为成年马飞的扮演者,白宇的旁白贯穿影片始末,他的声音有磁性,台词功底也好,娓娓道来让观众很有代入感;他的表演也比较有层次感,穿校服刚亮相的时候意气风发又有别于他以往作品中的学生形象,后期成为航天员后在外貌上虽有一定的丑化和老化,但却彰显了人物心境变化,白宇还在一些场景里加入了自己的临场发挥,很妙。

李建义老师饰演的闫主任,是支持应试教育的代表人物,在片中算是反派代表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还是比较脸谱化一点,但是李建义老师的演技没得讲,真的是有教育主任的恐怖气息,一句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的口头禅也很洗脑。

饰演童年和少年马飞的两个小演员也很棒,可爱又有灵气;梁超饰演的继父很有意思,蠢萌蠢萌的,堪称本片笑点担当;吴京的特别出演给本片增色不少,太空战狼刘培强此次在片中饰演马飞的上级领导,将坚韧无畏的精神传承给马飞,大概也颇有演艺界前辈将接力棒传递给年轻人,鼓舞后辈展望未来的意思吧。

如果我们对片中发生的故事距离并不遥远,如果我们对马皓文父子的感情并不陌生,我想是很容易被感动到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有着对平凡的亲情最敏锐的直觉,最汹涌的情绪。在看到导演端正了创作态度后还是比较欣慰的,就是有个小提议,如果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请不要一股脑地丢在片子中变成大杂烩,不妨慢慢来,先努力讲好一个故事就可以了。总之,《银河补习班》并不完美,甚至缺陷不少,但它胜在老少咸宜,以及它的温馨和真诚。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那天去看了《银河补习班》。

影片中邓超演的爸爸,是一位桥梁设计师,有妻有子。因为设计了城市大桥,爸爸成为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就在距离火炬传递五分钟,爸爸还在给儿子用足球改做地球仪。父爱,从开始就在蔓延。

爸爸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拿着火炬,自豪感洋溢在脸上。突然,大桥坍塌了!爸爸的设计出了问题,他从城市英雄成为过街老鼠。

爸爸进了监狱,妈妈跟爸爸在狱中办理离婚手续。儿子跟妈妈和继父生活,进了寄宿学校。七年后爸爸出狱,得知儿子要被学校开除,他跟校长打赌,不让儿子住宿,自己给儿子补习,如果儿子成绩成为级部第十名,学校就答应不开除儿子学籍。

像所有单身带孩子的父母一样,爸爸付出的艰辛有目共睹。只是作为一个出狱人员,生活更多了一些不易。他为了和儿子的生活,去工地做民工,去卖血。甚至,为了保护儿子被不良青年打伤。儿子看到爸爸那么勇敢,用纸条写下:爸爸,像你一样勇敢!不放弃

儿子爱上航天,想去看一场航模展。他不顾教导主任反对,从学校偷偷带出儿子,一边旅游,一边给儿子补课。航展的最后一天到达现场,却没票不能进入。爸爸找了附近山头,让儿子从最佳角度看了航展。那一刻,飞机模型呼啸而过,父子俩欢呼雀跃,满足幸福。

回来时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爸爸累了,睡在车上。儿子懂得父亲累了,下车泡面时上错车,父子失散。洪水紧逼,所有人撤退。爸爸哀求武警部队人员,借用喇叭在风雨中呼喊:儿子,如果你能听见,请你看看身边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动动脑子,爸爸相信你会出来的!爸爸相信你!

儿子听到了,并且按照爸爸说的做。终于脱险,父子团圆。

爸爸跟主任的打赌赢了,虽然中间有些周折:儿子的作文被主任打了零分,爸爸去跟校领导理论,为儿子争得分数。儿子成绩进了前十名。

儿子顺利考上热爱的航天专业。在参加重要项目时被领导提醒不要再有他爸爸上报纸的新闻了。

原来,这些年爸爸一直在为自己的事奔走。当年他的设计没有问题。是有人偷梁换柱,才出现重大事故。爸爸说过:桥可以坍塌爸爸不能。他几十次跑法院,被人冷脸冷遇,依然没有放弃。在儿子入选可以完成航天任务时,他也收到法院的消息,自己的案子有了明路。他一脸的喜悦想跟儿子分享,没想到儿子却冷冷地说了一句:爸爸,你的事就那么重要吗?这么多年了,还有几个人记得那件事?咱们可以不折腾了吗?

爸爸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说了一句话,刺痛我的心。他说:这么多年,我的教育是失败的。他默默收好行李离开。边走边跟儿子说:以后你跟别人说起,就说我从进监狱你就跟我没有关系了。

我想,影院里也许有人听到这句话,也许没人在意。也许有人听到有感觉,也许听了心里没留下什么痕迹。我却为这句话心痛不已。父母与孩子,一路走来的付出总以为孩子能懂,父母倾尽所有为孩子圆梦,可有几个孩子知道父母的梦想是什么?父母还有哪些没有实现的愿望?或者,父母还有哪些梦想自己实现不了或许你可以帮他们实现?

所谓的孝顺是什么?只是问寒问暖吗?只是有心无心地陪伴吗?

爸爸一生背负罪名,想方设法为自己洗脱。儿子大了,却把爸爸的心病那么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个不理解更悲凉的事呢?

什么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真正的陪伴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你的烦恼也是我的烦恼。你的愿望我帮你实现,我的肩膀,你一样可以依靠!

儿子乘火箭出发时,爸爸没出现。家属席位空缺。爸爸不愿意打扰儿子,怕儿子受影响。飞行中出现意外,太空舱出现问题。儿子随身带去爸爸当年为他改制的地球仪。里面有一张他当年写给爸爸的纸条:爸爸:像你一样勇敢,不放弃。他勇敢出舱,排除故障,顺利返航。

回来时,爸爸来了。他的头发白了,背也有些驼。爸爸用一句玩笑冰释前嫌,父子拥抱。

不好意思,还是剧透了。虽然国产剧有太多诟病,这部电影也同样褒贬不一。挑毛病的事我不喜欢,我只是看出一个故事里极力表达的父爱。对我来讲,父爱母爱都是如此。只要有一点能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止有父亲,也有母亲。一切为了孩子,几乎是为人父母以后大部分父母的座右铭。只是,只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被理解,都被善待。都能有人帮着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像当年父母们为了帮孩子实现梦想不惜一切那样。

愿世间所有真爱,都被温柔以待!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终于有机会去观看这部影片,之前已经看过有关新闻,还看了一篇武志红关于银河补习班的公号文章,两个孩子看了以后说很不错,建议我去看,我也有些期待,于是再次邀请他们一起去看,竟然也同意了,孩子们有时候喜欢重复看一部电影,比如印度艾米儿尔汗的好几部电影。

发了朋友圈说,我要写观后感,好吧,被孩子知道了,刚刚在家,问我什么时候写,我确实在思考什么时候写,晚上还是明天?

我不知道怎么去写,我的朋友圈是写:邓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一部电影往往试图去表达点什么?所以邓超想给观众传达什么呢?

首先说,我有感动,有几处有泪点,当爸爸用喇叭喊叫救马飞的时候,还有,邓超出狱以后,和孩子的一段学习工作生活时光,父亲身上那种始终的自信,信任,在父与子之间传递,我当时想,父母对孩子的自信,父母对自己的自信,真的会传染的,信任是会传染的,像传染病一样会传给子女,父母对子女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无论孩子成绩考试怎么样,始终相信孩子。

眼泪终究是没有下来,说明细节和音乐,感情戏还需要细腻的处理,更长时间的渲染,用更深的深情去打动观众。

我一直在想,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我大概觉得有两点存在,第一个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父亲和儿子的情感生活。第二个是邓超借电影,表达自己曾经的童年,同时表达了一些对目前社会教育严重问题的关切,这点相关信息提示邓超自己中学是一个问题少年,和电影马飞一样差一点被开除,据传电影导演现场,邓超哭了很多次,所以邓超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这在电影界很普遍,功成名就的演员或者导演,会拍一些私人成长历程中感受比较深的东西。

看了电影才知道银河补习班是什么?还以为是一个补习班名称呢?原来意思是在田野游玩,在户外撒野,叫银河补习班。

父子之间表现的感情非常理想化,从马飞幼儿园的表现来看,也缺少父母陪伴很多,不是很灵活的孩子,当时父亲应该忙在工地上,也没有陪伴儿子吧,整个小学阶段,邓超坐牢,妈妈改嫁和老公做生意,小马飞也相当缺乏父母的关爱,缺爱的孩子很正常的成为一个问题少年,打架闹事,成绩垫底,都是很普及的事情,邓超出狱,孩子咬一口,闹一次,就原谅父母的可能性很小,初中生已经到了叛逆期,现实生活中,如果之前父母缺少了陪伴,父母后悔反思了,想和孩子改变恶劣的关系,父母没有相当诚意的付出,时间和努力,通常孩子不会改变接纳父母的,人生绝对没有反悔药可以吃。

邓超唯一的一次朝孩子发火,能不能争气一些考了好分数,能不能把成绩搞好,看什么航空展,成人在生活工作压力面前,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是非常正常的,正在郁闷的过程中,孩子撞到了枪口上,大家想吧,有没有。我想,这是邓超父母当年说的话,邓超把这话说出来了,也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关心的是成绩,是考试,不是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想法和未来打算。

邓超为自己道歉,有反思的父母是极少的,向孩子道歉,第一次做父亲,请求原谅,自己犯错了,孩子再次接纳了父亲,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就是这样,当父母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只要父母道歉,孩子都会百分百的接纳父母,父母在孩子眼里,永远是最伟大最可敬的人,这种关系到青春期就不一定会原谅了。

当都是已经是两个男人的时候,马飞要上天之前,父亲难得去看望他,恳请父亲不要在法律申诉自己的冤情时,邓超非常失望,说出了自己教育的失败,马飞是邓超一手培养的,但是是失败的,这里面理解其实有一定难度,航天员是需要荣誉的,家庭是需要符合社会和谐的,对于邓超而已,洗刷冤情是人生需要修的桥,是为什么这么辛苦带马飞成长起来的动力,一直在坚守做人的基本信念。父亲说,知道了,不会破坏你的好事。

这样的儿子已经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目前所有培养精英的目标。

邓超没有出席航天出征仪式,后来据说马飞根本没有通知,这个时候的父子关系已经进入冰谷,但是在天上的马飞在讲给同事父亲的故事,地下的父亲在用手电筒招呼儿子,终于安全到达地面的时候,父亲去接待儿子。

而儿子在天上的历险和对生命新的感悟,说出那么一句:我也是第一次做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做。

父亲和儿子之间恩怨又破解了,彼此再一次理解了对方了。

我们发现,无论是父亲误解儿子,还是儿子误解父亲,有了冲突之后,依然能够和解,这是很理想的,特别是成人之后,对于三四十岁以上的男人,和五六十岁以上的男人,之间有矛盾之后,是及其难以再次相互理解的,人是经历的磨难历练的观念动物,对自己根深蒂固的想法是不会改变的,所以电影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情感故事相当的理想。

所以父亲是对邓超影响最大的人,父子之间那种信任,能够原谅,犯错也能够道歉,能够反省自己,这些在中国父权,面子,尊严,地位截然不同的父子关系里面,是很稀缺的,能够交流真心话,不再冠以种种伟光正的空洞的教条式沟通,即使父与子,有了和好的想法,也极少能够主动面谈,主动请求原谅,中国的文化,家庭熏陶,非常委婉,通常用非常曲折的道路在表达自己,而对方一旦没有领悟到,立刻又变成怨恨,在中国,父子之间想要改变关系,先从父亲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像邓超那样成为一个孩子的思想引导者。

男人是建设社会的中坚力量,如今社会家庭生活父亲的缺席,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男人身上的那种自信,力量,信任给的力量,勇气,没有很好的影响到子女,特别儿子的情感需要,电影中教育是一条主线,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网上评论出现两极化,有人赞成这种引导启发式教育,有人特别反对,认为没有大量练习和考试,根本没有好成绩,电影只是戏剧效果而已,完全脱离现实。

电影是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的,就是反对应试教育,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始终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情,不能把所有的成长机会全部用来应付考试的学习,这样的人已经垮了,最后出现的疯子就是一个比喻,只会考试的刚刚长大的人,人生道路上经不起什么考验。

由于众所周知的审查问题,在中国表现负面内容是很难搬上屏幕的,而且即使搬上去了,表达也需要很多思考,因此需要我们观众很大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电影有很多正能量的镜头,符合电影主旋律的镜头,所有的镜头我们都不能浪费思考的。

宇航员代表一个人需要有梦想,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启发一个拥有追求梦想的人,一个学生有了自己的梦想,学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属于公开表演的镜头,在熟悉的镜头下面,我们看见了一点点人性,每每我们在谈及家人,谈及个人,谈及妻子和孩子,这是我们真实的人性部分,无论我们做多么伟大的事情,我们第一个真正想到的,关心的,让我们幸福的,是我们的家人感受。所以全程属于公开采访和大场面的镜头,我们没有看见感谢领导,感谢国家的言语。我们看见,没有个体的幸福,根本就没有集体的幸福,电影后期邓超说马飞是他教育的失败,就是因为马飞这个时候只有集体荣誉,而失去个人,牺牲个人,牺牲家庭,为了那些伟光正,这是历来鼓吹的方向。

电影演员当超过三句话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我们发现,这些人不是自己在说话,而是代表着一群人,这种语言的表现非常明显,电影在借这些人的口在诉说社会教育的问题。

年轻的女班主任,教导主任,母亲,后爸,老校长,邓超,每个人都代表一个社会上的群体,很多镜头也代表社会的镜头,也有真实的事件镜头,比如亚运会,比如抗洪,校园欺凌,高三学生的撕毁书本。

我自己对教育有很多思考,并且由于孩子在小学的教育问题,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我也自己认为,这是一条让自己可以幸福的方向,所以,我在这里,也要感谢我的女儿,电影中所表达的种种教育镜头,体现出的思想,邓超在一段长时间和孩子陪伴生活,学习,工作的镜头,言论,我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这些东西,我已经实践体验了三四年。

教育,是一条电影的主线,我在这里不想谈论太多教育的内容,邓超减少孩子的作业量,我已经做过,我分析作业的量,过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量足够,同样类型的题目,现在学校布置的作业重复的太多,一门功课多达两本到三本练习册,我们当年学习只是老师每天布置一些题目,没有练习册,也能够掌握知识,一部分是老师认为多多益善,现在社会的黑暗教辅材料背后有利益的勾当,而且这不是学校的事情,很上面的事情,任何领域,都有很多有背景的人在参与。

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每每看见孩子做作业到很晚,我都很难过,大好的童年时光,睡眠缺乏,户外活动缺乏,生在这里,我只能和孩子好好商量,怎么让自己更加健康成长,难,真的很难,因为环境会塑造人,不一定父母能够影响。

邓超谈到作文,需要户外生活体验,社会活动和独立思考,需要写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我和自己的孩子说过同样的话,她说拿高分的孩子都是有漂亮有文采的作文。我说,你不要管,你写你自己的。

普通家长掌握教育的真谛是很困难的,这需要学习,需要阅读,需要和专家交流,而我们作为家长有自己繁重的工作,和自己的负担,很难抽出时间去了解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怎么去引导孩子。

我想,电影表达的一个主题非常好,而这正是孩子最需要的,我觉得,父母尽量还是都能够做到的,就是陪伴,孩子的放学放假时间,正是陪伴到大自然活动,旅游,参观博物馆,体育活动,阅读,这些都是家长自身也是需要的,而这是核心,情感满足的孩子,情绪特别稳定,大脑思维层才能够处在愉悦的学习状态,关心是经常讨论下生活,学习感受,这就足够了,不需要父母评论,评判,孩子需要的是真正的关心,而不是满足父母对待成绩的期待,心理学上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需求,努力学习的需求,追求优越的需求,在当下的时刻,孩子们其实都已经非常尽力的学习,已经是非常努力的,包括考不及格的孩子,何况很多孩子八九十能够考的,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不是教育科学文化学习,教育人格当然是应该的,如果是想教育学校的知识学习,那么就要花时间去研究这门学问,否则,真不要跟着社会的人云亦云,不停的要求孩子。

所以,无论是迎合支持学校教育模式的,还是批评应试教育的,用真心陪伴孩子成长,让出父母自己的人生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活动,沟通真正的学习和生活感受,想法,这些适合每一个不同类型的家长。

教育问题就谈这么多吧,这是一个可以谈三天三夜的话题,关于教育,我再表达最后一个观点,除非在升学考试,比如初三或者高三,其他的学习阶段,有50%的时间和脑力,花在学习上面已经非常足够的,并不需要太多重复练习,人的大脑非常发达,对于学习课本这点知识,本身真不是什么问题,剩下50%时间和脑力(没有科学考证),还有全面的人的生活,属于家庭,属于自己个人,属于社交等等,而这些活动往往会反哺到学习上面,促进学习的卓越表现,100%学习的学生往往是非常不健康的,无论从思想,到性格,还是掌握的知识,生活能力还是社会能力,等等。

最后谈一点电影的不成熟,据说邓超刚刚转型导演,说教观众和透过人物表达社会教育观点,太过严重,还远远没有做到个人演员在表述他自己,真情投入还不够,不是在演绎故事,火候还是很欠缺。

不过,能够在我们这里,拍这么一部电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表现,祝愿邓超有更好的电影出品。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银河补习班》值得一看


昨晚,胡子妈一回家,胡子同学就问:
电影怎么样?
胡子妈说:不错。
胡子同学接着问:不写篇影评?
胡子妈说:还没想好。
然后,胡子妈评论了一句:
那样的爸爸很少见。
胡子同学说:那样的爸爸没有。
胡子同学周六晚上看了部电影,回来就力荐胡子妈去看,而且越快越好。
于是,在胡子同学的敦促下,胡子妈于昨天下午和胡子同学的姐姐一起去看了那部《银河补习班》。
之前,胡子同学说,他在看的过程中有好几次掉眼泪,胡子妈亦如此。
只是不知道引起娘俩泪奔的镜头片段是不是相同。
《银河补习班》讲了一个爸爸和儿子的故事:
爸爸是个工程师,人品好业务棒。某天,爸爸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了最毁灭的厄运:设计的大桥塌了。
然后,爸爸坐牢了,替单位背了黑锅。
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又再婚,儿子上初中被送往贵族寄宿学校,开始了叛逆期。
爸爸出狱了,开始了独自带孩子的艰难日子,并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儿子的尊重,最终把儿子培养成材送上了太空。
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集中在爸爸与叛逆期的儿子如何相处,及如何帮助儿子爱上学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一直努力不放弃上。
这过程,是亲子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斗争的过程。
昨晚,胡子妈在跟俩个陪爸陪妈及一个高中生一个准大学生吃饭的过程中,又把这部影片又推荐给了那个陪爸爷俩。
那个陪爸最近正纠结如何跟青春期儿子相处的问题。
陪爸很用心,就是一直没找到跟孩子最和谐的相处方式。
其实,就像邓超在影片中所说:
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寻求着更合理更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制自己的坏情绪。这对于在社会中为生存打拼的爸爸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才有了胡子同学所说的:
这样的爸爸没有。
到底有没有,胡子妈不敢肯定,至少是很少。胡子妈和胡子同学都没见到过。
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作为教科书式的存在。
胡子妈觉得很多爸爸,只要少在外边各种应酬,多回家陪孩子,少唠叨多干点儿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
影片中作为爸爸的邓超,教育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也是与现如今的应试填鸭式教育相抗衡的过程。
影片中的教导主任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代表,为了让学生考高分上名校,用尽各种手段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影片中金句频出,比如那句:
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分布在每一天,甚至每分每秒。
这话是针对教导主任说期中考试是孩子最重要的时刻来说的。
而邓超作为爸爸,觉得孩子的每一分一秒都很重要。
所以,他带着孩子逃课去看航展,去旅游,去体验生活,去验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
这得顶着多大的压力。
后来教导主任的雷霆大怒,及把孩子的作文打零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前段日子,刷爆朋友圈的“高中老师带11名学生骑行1800公里”的新闻,让许多家长和孩子耳目一新,对那个老师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可是,后来据爆料,老师背后顶着的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也非常人所能承受。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要做一个冲破牢笼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用心的栽培,最重要的是要有明显的效果。
若那个孩子后来的成绩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是继续倒数,那爷俩的行为还会不会编入剧中,引来孩子们的无限向往呢?
只能说因为剧中爸爸有着渊博的知识,阳光的永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潜能,爷俩才在与教导主任的抗衡中获得成功。
影片有一个很完美的结局。
剧中爸爸心里的那座桥,永远没有垮塌,而他帮助儿子树立起来的那座桥,日臻高大坚固。
影片很有正能量,推荐爸爸们带着孩子们去观赏。
最后:
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有一个这样的爸爸。
也愿天下的爸爸,都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600字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还没冒过险,就先别认输

冒险这个词好像距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我们听说了很多穿越世界的旅行,在大银幕或小说文字里不厌其烦地探寻着能够暂时激发肾上腺素的刺激幻想,与此同时却在用最谨小慎微的态度,日复一日经营着自己有条不紊的生活。冒险?这么冲动的事,还是留给傻瓜去做吧。

7月18日,由邓超和俞白眉执导,邓超主演的《银河补习班》上映,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不少期待,因为听说它通过充满真实感的镜头和温馨细腻的故事剧情,细致描摹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太善于表达出来的父子亲情。但观影过后却又被影片所表达出来的另一层内涵深深打动,那就是马皓文马飞父子身上一脉相承的那种冒险精神。

影片一开始,年代感十足的熊猫盼盼就瞬间将观众拉回到了将近三十年前的那段怀旧岁月。邓超饰演的大桥设计师马皓文接过象征着无限荣耀的火炬,另外一只臂膀则将年幼的儿子马飞紧紧抱在怀中,却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了自己这辈子最后一个高光时刻。伴随一声巨响,大桥轰然倒塌,想必马皓文的内心也被这呼啦啦似大厦倾的无限悲凉所侵占。马飞还没搞清楚这天上地下一瞬间,抬着天真的双眼兴奋地问爸爸:这魔术还能再变一次吗?

锒铛入狱七年,马皓文成了别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和失意人,这种飞来横祸一样的遭遇不禁让人慨叹:人即使真诚善良,积极努力,依然未必能受到命运公平的对待。但出狱之后,马皓文还是对生活充满乐观,尤其对儿子马飞寄予厚望,尽管他第一次看到多年不见的儿子时,马飞正站在主席台上承受着教导主任枪林弹雨一样的严厉指责。被生活打击无数次的一对父子,该如何收拾旧山河面对未知人生?

爸爸:像你一样,一定不认输!马飞给爸爸留下一张小字条表明心迹,《银河补习班》的这一生活化细节令人心生感动:刚上初中的小小孩子对于表达感情还有种天然的羞涩,与其看着爸爸的眼睛说出内心的感恩,他更习惯用简单的文字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志向。被高年级校霸欺负、被教导主任打心眼儿里看不起、甚至连妈妈都说这孩子就是笨这些都绝对不是认输的理由。前路漫漫,艰难深重的日子还会有很多很多,再怎么逃避也逃不过自己的内心,不认输的意气永远让人生充满劲头儿。

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所说:该冒的险,我是不会错过的!人可以让平稳安定的生活给予自己安全感,但到了该拼一把的时候也绝对不要往后缩,否则难免会错失很多机缘。那些该冒的险,错过一个都是遗憾,到最后方才惊觉:往往是那些近乎执拗的不认输选择,成全了我们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700字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看本片之前,同去的闺蜜就问我借纸巾,原因是,据说这是一部让人泪奔的电影。我联想起上次在影院看到的让半场人都泪奔的《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心里期待着千万不要拿台湾那些矫情情节来催泪观众。毕竟,对于85前来说那些所谓催泪原因都不算事儿。但这部电影还是让我出乎意料了。当然,不单单是它并没有像闺蜜说的那样让人哭到湿透纸巾,而是发现它不单单是一个被传说要哭的电影,而给了观众更多比哭更深刻思考的问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到初一,是否也会报名去上这个银河补习班?

这个补习班很奇特,老师是爸爸,学生只有一个。这个补习班没有学时限制,24小时全天候,天天都在上课。影片最开始,当出狱的邓超和校长打赌说儿子能考入年级前十名的时候,这个补习班就不得不诞生了。虽然它的组建原因是这么壮烈,上课地点也是遍布这个小城镇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工地、公司、河边、草坪,甚至还包括北京紫禁城和长城,但就因为是前所未有的补习班(至少在我上学时同学没有人上过),所以它才让人感到好奇,看后又觉得惊喜。
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位不很传统的老师。和那个古板的教导主任相比,老马这老师喜欢把复杂变简单。开班授课第一晚,拿尺子量书本厚度,告诉儿子每天只要学一根头发丝一样厚度的书本就能完成一学期,我就惊讶地想,为什么当初没老师这么告诉我们。我们书包里是沉甸甸的十几本书,我们的后背被它们压弯。但从来没有人让我们化繁为简,让我们轻松应对,持有蚂蚁啃骨头的心态。之后,马皓文给孩子买了电脑那个片段,让我想起了自己2000年左右买回家里第一台电脑的情景。我记得我打开了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网站,看到里面熟悉的20世纪福克斯的logo出现,觉得整个世界都向自己打开了。在那么早,别的孩子都在忙着死记硬背的时候,马皓文能让儿子学电脑,学打游戏,开拓思维放眼全世界才是最重要的。再后面,马皓文在儿子已经被他亲妈和教导主任都定义为笨孩子,根本不能成材的前提下,他还在生活中不断鼓励孩子,让他相信自信起来,相信自己能考前十名。想想当时我们的中学。学生因为考试成绩自然被分成三六九等,前十名的大红榜和后十名的白榜。每次考试结束学校都宣读排名,从第一名到倒数最后一名。我经常会去想那位垫底学生是如何继续生存在校内的。这部电影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我们过去的应试教育,而是更多的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放开,遵循他自己的内心。故事背景虽然在90年代,但教育理念又和现在我国的教育理念多么接近。马皓文具备了展望未来的视角。所以,他的儿子也是他的学生最后才能登上太空飞船,展望宇宙。
本片在剧情上也有不少加分的回忆项,比如经典歌曲《风继续吹》《我们亚洲》《好大一棵树》等等,音乐一响,满屏发光。作为一部在暑期档唯一反应父子情和青少年教育题材的剧情片,本片的大热势头已经显露,总的来说还是值得孩子和家长们都去看看。也让孩子们至少在电影中上一次这么独特的银河补习班。(文/悟空)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1600字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家长要感悟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银河补习班》影片中,通过父子情,确实带来了很多家长们想对孩子说的话。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让我们很难直接和父母沟通交流一些我们的成长感受,这导致了很多家庭充满了误会,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从多个角度去体会一下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真实感情。


《思语》包含了丰富的主题、足够的波折、鲜活的角色,以传统应试教育和新式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为由头,抛出了很多教育问题。

虽然明显的煽情导致剧情较为零散,缺少一些更脚踏实地的细节做支撑。但不可否认,它是一个认真的好故事。这部聚焦父爱与教育的影片,确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这部影片,大写的别人家爸爸的故事

思语国际教育

当你怀抱伤痕仍旧朝梦想狂奔,他会心疼不忍同时又为你兴奋。

马皓文这个爸爸,应该说对所有观众来说,都是一个完美的好父亲形象。

眼界开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他发自内心地爱儿子,并真正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了出来。

对很多与父亲之间存在表达障碍、甚至情感隔阂的人来说,马皓文可能太不真实,但这不正是观众用电影来圆梦的初衷吗?

1.教孩子遵循内心的热爱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马飞的妈妈告诉他: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清华北大。
但是马皓文却教育儿子:考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马皓文告诉马飞的是,人生的价值,是不遵循别人的标准,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
我希望他学的不仅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
真正的爱孩子首先是要理解和懂得,你要明白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你要去了解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对未来的畅想中,马皓文让马飞想象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并为这个目标努力。当然,在父亲的鼓励下, 马飞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喜欢才有动力去做,才有为之奋斗的勇气。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包括孩子,都不知道好好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总以为考上大学便是万事大吉,可是大学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并没有明确的想法。
所以,很多学习优秀的孩子,即使考上重点大学,转眼毕业即失业,就算勉强寻得一份糊口的工作,也很难有长远的发展,最后也会泯然众人。曾经坚信成败在此一举,长大发现「那时定输赢还为时过早」《银河补习班》传递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深思: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时的考试,也不是为了高学历,孩子的兴趣与目标才是学习的重点。

在应试教育依旧占据重要地位的环境下,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依旧可以选择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去实现人生的逆袭。

2.懂得肯定孩子

在电影的镜头中,马皓文的儿子马飞是一个看似不太聪明的孩子。马飞学习成绩差,反应慢,老师骂他缺根弦,周围的同学也都欺负他,连妈妈都觉得这孩子就这样了,没救了。童年一直在自卑和怯弱中度过的马飞,只有爸爸能理解他。
马皓文无条件地信任他,面对成绩倒数的马飞,他并没有觉得儿子无药可救,并主动为儿子减负,把学习目标拆解。他经常对儿子说,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并坚信儿子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你很需要一个相信你的人,紧紧抱你,在雪还没融的早晨。
相比马飞的妈妈觉得儿子煤球变不成钻石,马皓文对儿子的坚定信念是一种极其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情形,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父母一惯的做法就是边打边骂,语言极其难听,却从来没想过,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多么大的打击。
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期中考试时,马飞只考到了倒数第五,但马皓文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由衷地夸:儿子你很棒,有进步了!在儿子自我否定时,一直用鼓励的方式去教育他。
由于马皓文的努力,马飞慢慢地进步了,在期末考试时,他由班里最后一名,一跃进入年级前十。
记住,你是爸爸的骄傲。
所有种种,都表明了父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印证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话:在多数情况下,父母的认知高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
马皓文就是用自己肯定式、鼓励式的教育,创造了奇迹,一步步把缺根弦的儿子培养成了航天员。

3.教会孩子去思考

在电影中,马皓文教儿子最多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要一直思考。思考这种重要的能力,在应试教育下,却一直被人忽视。正因为在爸爸的教育下一直思考,马飞才写出了精彩的作文,令老师们对他改变固有的印象,也正是因为思考,才让他被困在洪水中利用门板和布条制作简易木筏才得以逃生,让他修复飞船故障成为创造太空奇迹的一名航天英雄。不停地思考像拍打羽翼,一定能飞往爱仰望的星。
马皓文经常教育儿子的一句话,成了关键时刻救命的武器,并一步步使他成为一个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汉,为国争光的栋梁。
马皓文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应试教育的成果可以帮助一个孩子走向更高学府,然而素质教育的成果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在黑暗时给予无限的光明,在困境时给予无穷的力量。
正如俞白眉导演表示:教育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这部电影就是想表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好,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父母子女是一辈子的缘分,有幸遇上,一定要好好珍惜。为人父母,我们不能承诺孩子最优质的生活,但我们要给孩子树立正直、善良、上进的榜样;为人子女,不求功成名就,但至少要给父母一份心安。

但是,电影是感性的,虽然马皓文自己辅导马飞,从倒数第一到全年级前十这个片段令人振奋,学习没有那么容易,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活是现实的,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是老老实实报个暑假班提升自己。电影的故事,只是给我们一种观点,我们理性参考。

相信《《银河补习班》观后感2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