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 地图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库法耶夫说:“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

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

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

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看完以后老实不客气地不喜欢,那个岁数的比现在更在乎

文字是不是花团锦簇,情节是不是跌宕起伏,这本书连带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给我的印象

一直像暑假里的午觉,昏沉沉,灰扑扑,没完没了。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我很担心这

次读安娜会像以前很多次一样,翻了几页就撂下了。还好,事实证明,如果年龄给我带

来任何优点的话,那一定是日益增长的耐心;事实还证明,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少的一

些书,是值得勉强自己读下去的;当然事实还证明,有鼓励你去勉强读这些书的朋友,

是非常难得的。

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安娜这本书全部的好,但是至少,我懂得这是一本让我敬仰的书。李

碧华说张爱玲是口古井,不同的人都能从里面淘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淘宝应该用这句话

来作广告)。我觉得不只是张爱,一部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一定要够丰富够有弹性,

让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同的好来。在这本有名的书的有名的开篇里面作者说,幸福的家

庭大多相同,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而和我生活中看到和经历的一样,这位宽厚的作者

笔下的所有家庭都各不相同,照这个理论逆推回去,所有家庭都是不幸的 看,托尔

斯泰也有他不动声色的调皮。不管逻辑如何,这一句被引用至俗滥的话,正好给这本恢

宏的著作一个明确的基调,这是一本关于家庭和伦理的小说。

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相逢,就像石子投入湖水,一层层的涟漪荡漾开去,成就了结构恢宏

,涵盖广阔又不失细腻的画卷 是画卷,不是画面,因为阅读过程中你几乎可以看到

一双大手缓缓拉开帷幕,抽丝剥茧地向你耐心地讲述爱情,伦理,婚姻,政治,生死和

因果。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大智若愚的写作方式,叙事当中没有时空颠倒,没有人称转

换,几乎没有任何花样和技巧,托尔斯泰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即不是上帝,

也不单纯是看客,讲述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又怎么结束。而他笔下的人也老老实实地生

活,恋爱,争吵,思考,分分合合,跟现实生活一样,有时候平缓的让人不耐烦,有时

候又充满了匪夷所思的转折。可是整本书的结构又不可谓不精巧,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舞

会上火星撞地球一样的偶遇,从起因到结果,几乎没有从安娜和沃伦斯基的角度正面描

述过,可是最没有想象力的读者也不难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相逢。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

,两位主角,也几乎没有过任何正面交流(除了安娜自杀前的一次),却共同串起了一

幅跨越莫斯科,彼得堡,乡间,国外,跨越一百多年前的俄罗斯的政界,社交界,农村

和学术界的浮世绘。无怪乎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位杰出的建筑师。

我一直搞不清楚文体之间的差别,特别是小说和散文,好像虚构非虚构这个界限不能说

服我它们之间的不同,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写作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虚构,作者读取信息然

后把信息传达出来,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是给事实照了个相而已。读安娜的时候突然想起

以前学组织学的时候的一个概念,punctuated equilibrium,好像也是从生物学里面借

过来用来描述组织的生存状态的:大部分组织都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这

一点相对的平衡还经常被打破,所以变化是绝对的,不过是程度不同。我想小说是不是

相对散文来说更多动态。篇幅短的小说可以和散文没多大区别,描写一个静态的切面,

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个一个的画面拼接起来。但是篇幅长的小说却离不开动态的平衡

,哪怕是给人物画工笔画像,也少不了情节的推动。情节不一定是狗血,任何打破或者

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的因素都是情节。安娜超越好看而成为文学史上的巅峰,原因很多,

我想其中之一也许就是他几乎还原了人生原汁原味的动态的平衡,打破平衡的是可大可

小的情节,可以是故事开始的奥勃朗斯基的家庭纠纷,可以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金风玉

露一相逢,也可以是列文的求婚未遂,以及他在路上和基蒂的不期而遇,也可以琐碎到

列文的一次出猎,让他醍醐灌顶的一场对话,甚至是书的结尾的一次仰望星空。

一再向我推荐这本书的小友似乎很钟情于一个比喻,他老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就像一条大

河,平缓,宽阔,深沉。看完安娜之后我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钟情于这个比喻,因为实在

再也找不到更恰当的比喻来形容这本书了。原来觉得安娜有标题党之嫌,因为她的戏份

相对列文来说不算主导,可是合上书以后我就不这么想了。对于这本浩瀚的巨著而言,

安娜的故事是线索,也是让读者思路清晰地跟着书里的人物顺着河流旅行的浮标。的确

,书里面所有人物都跟现实中的人一样,在人生这条河上载沉载浮,顺着河流向未知的

远方奔流。当安娜的故事嘎然而止的时候,列文得以继续他的旅行,也继续他的漂泊,

那个近乎开放式的结局,似乎在暗示着一切都没有结束:对于一切活着的人而言,生命

就像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每一天,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变化的可能,都是一次不不

同规模的变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或者是惊喜,或者是灾难,或者是醒悟,或者

是沉迷,谁知道呢,谁在乎呢,反正在乎也没有用 就像前一阵看到的一篇小说里面

写的,黑奴们上了贼船:只要知道自己在奔流不息的河水上航行,他们就心安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编者按:《安娜卡列尼娜》是今年春节在老家的几天,重看了三分之一篇幅。随手做了一些笔记。现在发一部份。会接着看,慢慢继续分享。

同时,也很想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在工作之余,能稍微拒绝电视娱乐,拿起这些书来。又想如果大家看了又乐意分享(摘录、抄写、朗读或书评,形式不拘),可以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示和交流,然后再根据大家兴趣办线下读书会,多好啊!有兴趣的朋友,期待加我个人微信dlddzz。

下面还是附接受打赏的二维码,希望不要让有些朋友感觉不好。是想其他朋友以后也都这样,认真读书和分享,读到的人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用零钱来给点反馈,形成一种互相支持的良好循环,共同推动一种阅读的氛围。

作品从奥勃朗斯基的出轨写起,和安娜后来的出轨相映衬,意味深长。真正出轨的,只安娜一人,其他人都在常轨(这点得满满说清楚)。

这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健旺的生命力从他体内溢出。他出轨,那么普通而正常的事件;作为妻子的陶丽第一次发现,她痛苦仓皇,力求挽回女人的尊严,吵架,也是普通而正常的。挨骂后奥勃朗斯基睡觉,梦中听到歌声而笑了,醒来,想起夫妻矛盾,烦恼几分钟,很快就又忘了。他对待自己是诚实的。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他是多情的,他不能再爱她了,这一层他并不后悔。他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件事瞒过妻子。他为这生活处境感到难过,可也没细想。他来办公室,即刻容光焕发,这个英俊男子,这个生命力健旺的人。

正常的人和他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心理。他的关心政治和谈论政治,他的观点和信条,他的善良,他的适应现实的能力,他的安适之感和一些小烦恼,都是正常得毫不出轨性出轨也是那么正常得在该有的生活的轨道。

以出轨写常轨,这个开头真好。

列文出场。和奥勃朗斯基构成反衬,两种生活与人的形态。

列文的爱情,这样一份纯真,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让人感到害羞,感到卑微,感到虚弱的心灵的颤动。这和奥勃朗斯基的已然过去了的爱情也是一种对衬。一切爱情都将过去吗?什么样的心灵能为爱情保鲜?

列文与奥勃朗斯基关于爱情的谈话。

对于奥,这已经过去的爱情,是生活无法卸去的负担,是一个男人的叹息。而对于列文,这正在来临的爱情,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生死攸关,纯真得不能有一点亵渎,它让人感到害羞,感到自身的卑微,感到心灵紧张虚弱的颤动。

彼此为各自的爱情体验而争执:在奥勃朗斯基眼里,女人已变成肉身的诱惑,列文怀着纯情之心嘲笑和反驳。他们是不同的,但细节是:列文终于有理解的笑容了,他无法在诚实的内心完全反驳奥。他突然意识到了肉身曾经的罪,你说的话也许是对的。很可能是对的可我说不上来,实在说不上来。(p63)列文说。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奥勃朗斯基补充。

列文叹气,分神。有些东西,是他不愿意去想的。

好人列文,想到他落魄的哥哥。他想从此忘记这个不幸的哥哥,但又觉得这样做是卑鄙的。这两种思想在他心里斗争着。这样的雷霆之声,悄无声息地隐藏着,好像随意一笔。

列文与吉娣在溜冰场见面。开始,吉娣热情欢迎列文,他在她心里是亲切的。然而

同您一起溜,我也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说,但立刻因为说了这话而感到害怕,脸都红了。果然,他一说出这句话,她脸上亲切的表情顿时消失,好像太阳躲进乌云里。她变得冷冷的了。人很难自然欢悦地接受一份感情,是因为人有害怕。感情往往是一种归属,它用来给这个,就没有了给那个,是这样的吗?因为不能同样程度地回报那表达者,所以羞愧,害怕,乃至厌恶逃避。人被感情所占有,生命的大海于是成为河流,有了它的规定的轨道。

列文到吉娣家里,当面向她求婚。

她眼睛避开他,重重地喘着气。她兴奋极了,心里漾溢着幸福感。她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表白竟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一刹那的事。她想起了伏伦斯基。她抬起她那双诚实明亮的眼睛望着列文,看见他那绝望的神色,慌忙回答:

这不可能请您原谅

一分钟以前,她对他是那么亲近,对他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可此刻,她对他又是多么隔膜多么疏远啊!

列文哥哥热衷公益。列文认为哥哥这种他自己完全缺乏的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也许不是什么特长,相反,倒是由于身上缺乏一种什么东西不是缺乏善良、正直、高尚的愿望和趣味,而是缺乏活力,缺乏所谓良心这种东西,缺乏志向,缺乏那种促使一个人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并且为之奋斗的志向。p327

吉娣崇拜施塔尔夫人。可是,当那么一天,她带父亲去看她,借由父亲的眼睛,毁灭突然变了。

吉娣没有回答,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即使在父亲面前也不愿公开她内心的秘密。不过,说也奇怪,不论她怎样避免受父亲的影响,不让他踏进她心中的圣地,她却觉得她整整一个月来保存在心里的施塔尔夫人的神圣形象,从此消逝了,就像一具由旧衣服装扮成的木头模特儿,一旦剥去衣服,就原形毕露了。施塔尔夫人如今只剩下一个短了一截腿的躯体,因为模样太丑了,就长年躺在那里,可她还要折磨任劳任怨的华仑加,就为了给她盖毯子盖得不合她的意。吉娣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恢复施塔尔夫人原来在她心中的形象了。p316

吉娣佩服喜爱华仑她那么朴素而几乎没有自我形象的关注,那么热心地照料每个病人。吉娣学习她。然后,两个病人因同时喜欢她而发生了争吵,委屈来了

是我活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不是出于本心。别人的事同我有什么相干?到头来弄得我成了争吵的原因,仿佛我做了人家没叫我做的傻事。因此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可为什么要装假呀?华仑加低声说。

哎,多么愚蠢,多么可恶!我完全不需要一切都是假的!她说,把伞打开又收拢。

为了什么目的呢?

为了要在别人面前、自己面前、上帝面前显得好一点,为了欺骗大家。不,这样的事今后我再也不干了!宁可当傻瓜,也不说假话,不骗人!

到底谁骗人哪?华仑加用责备口吻说。您说话仿佛p320

人和人如此不同。内心最深刻的需要的不同。人世有不同的道德。

伏伦斯基的功名心。和谢普霍夫斯科的对话。p416

一切都在开始时候就昭示了结果,可是,我们还得看着安娜如何跳进去,送命。构思时,作为道德家的托尔斯泰开始想要谴责,可真正写作时,文学让他选择了作为人去面对和挑战虚无。安娜真正出场,她爱,然后撕裂,毁灭。这里没有其它的价值支托,没有社会赋予的意义,没有理解,没有其它理由,纯粹就是爱情燃烧然后寂灭。其他人都在常态里,也许应该说,那一切都不能构成和虚无的对话,唯有安娜这个生命。这是小说的命脉,也是在这点上体现了作家的真诚和勇敢。

有关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读后感书名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它使所有人都明白了曾经不知道的知识。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而写作读后感则是一个重要的桥梁,该如何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1】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哱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安娜,就这样走了。

在寂寞和孤独的浸染下,在随心所欲渴望爱情的烈火下,在灵与肉、世俗和自我、付出与背叛下,在自我设障的层层围攻下,暗黑与失落吞噬了她。为了让所爱的福伦斯基能因自己的死而再把彼此遗失了的爱找回来,为了让福伦斯基永远生活在愧疚和悔恨中,魅力无限的安娜,最终还是走了。

她走的是那样着迷,走的是那样痴狂。

每一个女人,都要经历一个安娜·卡列尼娜,经历一个围城,才能找到属于自己家庭人生路。

香烟红颜一缕,亡于无人能左右的时代,亡于自我的不能和解,亡于自作自受,亡于逃脱不了的自我的迷霾。

痴情的安娜,诠释了一句话:缘求来,缘散去,痴情女子不消恨,难抵水能东流。

当她一画十字,画出了自己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生命带着它种种灿烂欢乐的往事刹那又呈现在她的面前。是否人来自赤裸裸,临尾时亦是赤裸裸?是否当繁华落尽后,留下的是真诚和纯真,是初心和美,是甜蜜涌上心头?

那不是情,那不是爱,那不是喜,那不是恨,那不是金钱荣辱,不是世人冰霜,不是痴情女人薄幸男,不是子女存世牵挂,那是什么?那是初心!是只属于自己的纯真和良善,是那片年幼时的十里桃花。

生命仿如公交车,到站了自然有人下,临战了自然有人上。上下自有定律。上的人在尘世中争名夺利,长脸面、偿欢情、享行乐,为功为名为利斗来撕去,恨天怨地怒苍天。

下车的人若能到最后,眼前浮现出鲜花鸟语,芳草萋萋,清晨黄鹂出谷的笑声,浮现出母亲那碗简单无物而又温暖无尽的热汤,而非怨天闭不了眼的哀愁与倦容,那也算是对自己生命、对自己有了一个不枉此生走一遭的答案。那就是有了自由来,随意去,不贪不恋、不求不舍的幸福缘;有了通天地灵性精华,明晓人性源泉的根基和乐土。那缘何不乐呢?

缘尽缘散。花开时,书卷里念晓而解忧世间苦;花落处,青灯黄卷,青山万松,尘归尘,土归土,不舍不恋,不求不诉,是智慧仁心,是彼岸。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悲剧,是一座围城,更是千万人所不能不思索的丰碑。

无量寿佛。是万法自然,是如来,是阿弥陀佛。

人间路,路人间,循共产主义,做淡然快乐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2】

大概我们每个女人,都想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有着惊世骇俗的的美丽容颜,有着门第显赫的尊贵身份,有着“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她就是上流社会中的宠儿,是贵妇中的贵妇,是一株摇拽在风中的妖艳玫瑰。

她原本是一只缱绻在幸福港湾的小精灵,丈夫位高权重、儿子乖巧可爱、家庭殷实富庶。似乎别的女人有的她都有,别的女人没有的她也有!

她原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她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原本可以骄傲矜贵地闲庭信步在贵族圈,原本可以被爱宠上天。

但是,这一切都在遇上情人渥伦斯基的那一刻改变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再忘不了她容颜。这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贵族军官,在第一次邂逅安娜的时候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她。于是,执着的他冒着冬日的寒风大雪,只身挤上那辆开往爱情的快车,从莫斯科一路把爱情追到了彼得堡。

但是,渥伦斯基和安娜之间却还隔着一个卡列宁。

卡列宁和安娜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们的结合是受法律保护、受道德拥护的。而渥伦斯基只是一个想插足他人婚姻的卑鄙“小三”,他没有任何权利和卡列宁去相争,他的行为终会被世人所谴责、唾弃!

但是,在见到卡列宁的那一刻,自信洒脱的渥伦斯基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眼前的安娜是那么妩媚迷人、风情万种,而她身边的那个男人则黯淡无光、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他年龄大、个子矬、颜值低,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武大郎”,一点都配不上高贵的她。安娜嫁给他,真是一朵玫瑰插在了牛粪上!而自己则英姿勃勃、激情飞扬,又是达官显贵,完完全全可以把那个“小老头”甩出十八条街,渥伦斯基越来越感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配得上安娜的那个优质男!于是,为爱痴狂的他奋不顾身地穿越过一切羁绊,飞蛾扑火一般一头扎进了爱的红火里。

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女人不是为爱而活的。同样,作为正派女人典范的安娜潜意识里也藏有“不安分”的基因,冥冥之中她似乎也一直在等待那个可以给她爱情的人。

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完美贵妇,有着闭月羞花般的绝世美颜,有着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有着泰然自若、大方得体的性情、修为。她就是上帝精心创造出来的一件最为满意的“艺术品”,没有一丝瑕疵、没有一点败笔,完美到极致、惊艳了时光!任何一个见到她的男人都会迷醉在她脚下,任何一种雄性物种都会为她而意乱情迷!

但是,她的内心却没有外人看到的那般幸福美满。她对那个长她很多的为结婚而结婚的男人并没有多少感觉,更多的只是亲人般的依恋。

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流淌着荷尔蒙诱惑的渥伦斯基,出现在了她的寂寥世界里。他年轻气盛、活力四射,和自己枕边这个暮气沉沉的老男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这个世上,最美的遇见不过就是,你刚好爱慕你,我也正好倾心你!于是,对渥伦斯基的紧追不舍,矜持的安娜采取了半推半就、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用不拒绝来默许、用不回复来做暗语、用深不可测来吸引!

?深处热恋中的两个人为了爱情,情愿和全世界作对。

最终,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爱火烧昏了头脑。她不计后果地抛家舍子,背负着伤风败俗的深重罪孽,义无返顾地投入了渥伦斯基的怀抱。他们只想为爱燃烧自己的一切,丝毫不顾及私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毁灭。

为此,他们为这份不被人祝福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渥伦斯基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遭遇了晋升瓶颈,安娜被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圈屏蔽出局。为了躲开那些充满鄙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他们不得不离群索居,不得不远离之前的喧嚣热闹而与世隔绝。于是,这两个原本活跃在上流社会、聚焦在舞台中央的的宠儿,一下子从被人追崇的云端跌入了被人践踏的地底泥。

为了爱,原本光明磊落的他们,成了一对见不得光的苟合男女。

相比较于和外界还能藕断丝连的渥伦斯基,完全和社会脱节的安娜似乎损失更惨重。她从之前的交际名媛一时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之前被人供上神坛到今天被人踩在脚下,她本来四通八达的顺畅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四面楚歌。

此时此刻,安娜就像一只渴望自由的金丝鸟被人圈养了起来,尽管生活还是锦衣玉食、还是珠光宝气、还是奢华高端,但是她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富丽堂皇的大别墅里,到处弥漫的是孤独的气息。

尽管吃穿用度应有尽有、随心所欲,尽管家中侍从成群、佣人结队,尽管自己还被惯着、宠着,但是她却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浮躁、焦虑!

于是,当爱情的热潮渐渐消退,当激情浪漫开始演变成平淡琐碎,安娜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爱情。她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每刻都在纠结于“还爱不爱我”的幼稚问题上,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因为,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就是自己生活的全世界。就是自己抓在手心里的一块宝,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没有了他,她不知道该这样活下去!

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爱情似乎永远是屈居事业之后的。为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渥伦斯基不得不为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奔走忙碌,这就在无意间疏远了把爱当终生事业的安娜。

渐渐地,渥伦斯基对工作的应酬给安娜造成了被冷落的错觉,他开始被安娜无休无止地盘问、跟踪、质疑、嫉恨,让原本就身心俱疲的他更加焦头烂额!最终,他们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争吵,这更一点点加剧了他们之间渐渐绽开的感情裂痕!

在这个世上,再浓烈的爱情也得给彼此留足自由呼吸的空间,否则就会把双方窒息、憋死!最终,安娜步步紧逼的爱成了压在渥伦斯基心口上的沉重负担。他越来越发现安娜没有当初那般可爱动人了,没有当初那样知书达理了,她开始无理取闹、开始胡搅蛮缠、开始河东狮口、开始消极厌世……她一步步从美丽贵妇沦为了丑陋泼妇,最终堕落成了一个神经质的怨妇!他越来越难以接受她的不可理喻,只能通过逃避远离去获得片刻喘息。

我为了你舍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当我被全世界都嫌弃的时候,你却也厌倦了我!见渥伦斯基对自己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安娜越来越感到委屈。她开始想办法去报复这样“负心”的男人,她想让他一辈子都处在忏悔中不能自拔。

于是,在弥留之际的那个傍晚,近乎神经错乱的安娜来到了当初遇见爱情的那个车站,朝着飞速开来的火车纵身一跃,用漫天飞溅的鲜血祭奠了奄奄一息的爱情。在冰冷的铁轨上,在铺天盖地的黑暗里,这束娇艳的玫瑰在飞转的车轮下瞬间被碾压成泥!

安娜用自己的死,呼唤着自己的爱情。

两个深爱她的男人闻听讣告,发疯一般冲向了爱情的殉葬地。可是,他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让他们疯狂着迷的身影了,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具面目全非的冰冷尸体!

就这样,安娜用玩命的激情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她不仅害死了自己,还毁掉了两个最爱他的男人!

望着眼前这个伤害自己最深的女人,沉稳冷静的卡列宁最终选择了宽恕和包容,他默默地参加完安娜的葬礼,然后悄无声息地接走了安娜和渥伦斯基所生的小女儿,承担起了抚养义务。也许失去安娜的他,只能在安娜的女儿身上寻找些慰藉。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余生里,这个孤独的男人也只能在这个小女儿身上依稀捕捉些爱情的影像记忆!

和淡定理智的卡列宁不同,失去安娜之后的渥伦斯基精神防线彻底崩溃。心如死灰的他好几次想自杀去和安娜相见,幸好被人严加死守才得以幸免。安娜的死成了他内心里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不断喷涌而出的鲜血让他痛不欲生。最终,他选择远走他乡去疗伤,选择投身革命事业去忘却伤痛,选择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致命打击中振奋起来!

安娜让死神带走了自己的痛苦,从而活在了永恒的爱情里!这朵惊艳时光的等爱玫瑰,最终把自己的美永远定格在了那触目惊心的一瞬间!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3】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还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条理简洁明了,文章很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记叙的是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战争年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本书也很好的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与残酷。

我体会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夫人。她是一个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从来都不开心,从来对自己不是很关心。她总是在关心别人,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不断进步,事业最终蒸蒸日上。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也是这样,她也有缺点,但是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所能及的。她的亲姐妹有很多,当她堕落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对别人品头论足。她的这个优点在她之后的事业上使她事半功倍。我们也要做到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争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这个年代是一个战火弥漫,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法西斯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年代。贫穷的人家,上一顿饭吃饱了,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这本书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我们不能挥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随意糟蹋金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4】

看了许久,还是在零零散散中把它读完了。虽然书名只有安娜卡列尼娜,然而书的内容却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容:社会制度,宗教,道德伦理,军事,农业等。不仅讲述了安娜的感情挣扎,也讲述了列文的农庄生活和家庭发展。这两条线索都充满了矛盾,而托尔斯泰用心理活动将这些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在安娜的眼里,爱情就像是火焰那样炽热滚烫,那么耀眼明亮。于是她便是那不顾一切的飞蛾。她得到了爱情,也葬送了自己。而她的矛盾在于既然选择了为爱情抛弃身份地位,放弃社交圈,放弃家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她心爱的儿子,却没有勇气一路坚定地走下去,却在不断地怀疑弗伦斯基对她的爱和自我否定中折磨自己,像文中描述的“这就像把一个判了死刑的人脖颈上套着绞索扣押好几个月,好像要处死刑,又好像要释放!”而最终的卧轨自杀,就是这一切矛盾的结局。从当初在火车站与弗伦斯基初次相遇到最终安娜的用卧轨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的岁月,却足以让安娜从受人欢迎和仰慕的上流贵妇人走向被社交圈排斥和孤立的出轨女人,足以让安娜从娇艳走向凋零。列文在与农民的相处中发现农庄生活才是使自己怡然自得的园地,发现劳动才能使自己摆脱烦恼纠结从而感受快乐。作者借安娜的口,写出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冷漠,借安娜的陨落写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然的悲剧结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和虚伪的揭露。

而列文的矛盾在于他对社会制度的不认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对,对农民的同情,却又因为他从小的生活习性以及社会环境,使他不足以彻底从心理到行为作出改变,因而列文也陷入了矛盾。作者借列文的经历和感受写出对农民的爱护和同情,就像列文说的,他自己就是农民,对当时制度对农民的压迫的不满也就表达得更为自然。在文中写到:“人们争论得那么热烈,往往只是因为不能领会对方所要证明的事情。”列文对当时制度的抵制无法让别人领会,而他自己也无法领会和认同其他地主的主张,这就使一切思想斗争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解决。“一个人没有过不惯的环境,特别是如果他看到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的话。”这是列文在莫斯科等待妻子基蒂生产的一段时间里感受到的。“过着漫无目标的、没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是他急于回到乡下的原因。他怕自己过惯了那种生活以后也成为了他自己厌倦的那种人。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上流社会群体的一种荒废氛围和腐蚀性。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很多的意义还有待读者去不断感悟,我也相信,等我的经历更加丰富,再一次品读这部作品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感受。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5】

俩月时间,昨天上午终于把《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了,最后列文对信仰善的思想变化过程很精彩,虽然读的时候需要专心致志地理顺每一次思维变化的逻辑轨迹。精彩之处比如谈到到苍穹,我们眼睛看到的苍穹是圆的是有尽头的,但是今天我们却知道它是无穷无尽的。反推,难道我们看不到或是论证不到上帝就能证明神不存在呢?

列文觉得,人活着是为什么,如果不知道答案,那就极其痛苦,即使家庭幸福但是思想贫乏,这算是庸人自扰吗?每个人最终都要埋进土里,都要死,为什么还要干活?“为了跟随上帝,为了灵魂,为了善”,列文自己不断挣扎着信仰的问题,忽然顿悟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独处时的内心安宁,等到他回到世俗生活还是会跟仆人发脾气,还是会抱怨妻子,还是会对朋友出言草率不考虑别人感受,还是会对哥哥冷落,还是会不开心,但是得知自己向往善,心总是安宁的。

而安娜,就这样毁灭了,是飞蛾扑火、闯开牢笼还是追随欲望、自寻死路?陶丽委曲求全,她甚至有一瞬间羡慕过安娜的生活和选择,最后一边对丈夫绝望一边对孩子抱希望地活着,吉娣迷途知返,当她不幸被福伦斯基抛弃时,痛哭流涕甚至病倒,谁知道过了一年,不幸变成了幸运。她最后算是生活赢家。

个人很喜欢华伦加小姐在温泉治疗酒店的章节,华伦加像圣人,是高架于安娜、陶丽和吉娣三人之上的一个女性角色,头顶上有温和的光晕,她有不幸但是不怪罪任何人,态度像温泉一般温和,藏污纳垢都可以,可以容纳一切,可以让吉娣内心充满光芒。

列文一路的成熟,包括对福伦斯基的态度,包括对生死的态度以及最后对信仰的态度也是一条漂亮的线索。

我认为,即使安娜离婚成功最后和福伦斯基结婚了,她也仍旧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明显她非常在乎陶丽和吉娣是怎么看她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安娜最后的死亡跟列文所信仰的善有冲突吗?跟随上帝的意志,跟随灵魂,但是没有说要跟随自己的欲望,只能跟随自己的善,这是答案?不是跟从欲望尤其是贪欲,唯有从善,那安娜追求爱情是贪欲吗?还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性和冲破无爱婚姻牢笼的警觉性的萌发?托尔斯泰明显告诉大家安娜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是否意味着抛开丈夫儿子的纯粹的爱情和善是不沾边的?无论是福伦斯基还是安娜都是悲剧的收尾,甚至他们的女儿最后都给了卡列宁,因为只有跟卡列宁才有姓才有身份。可笑的是卡列宁最后决定要不要离婚是取决于一个神婆一样的兰道巫师的催眠判断,有多少人的命运掌握在一些可笑的愚昧的判断上。

是社会框架舆论造成的悲剧?还是女人自身的醋意以及自尊自大好强加剧的?还是人性的贪欲?或是宗教?或是男权社会的礼法?或是综合因素?无论安娜和福伦斯基当初有多甜蜜有多少次快速心跳,最后还是被琐碎的生活以及不稳定的身份还有醋意和冷淡一次次地吞噬,而女人的无故醋意和男人的冷淡无情貌似又是相互促进的。

不得不叹服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了,安娜要的就是爱情呀,是越来越炽热的爱,越来越霸道越来越独占的爱,并且只要爱,但是男人并非如此,男人更向往生活的自由,男人会因为女人过度的爱导致的醋意或是胡思乱想乱了阵脚,随后男人会冷淡会无为,女人会觉得没错他已经不爱我了,他已经爱上别人了,我要报复我要让他后悔,想到的是毁灭。

托尔斯泰太了解女人之间的关系,安娜和陶丽之间甚至和吉娣之间,至少在安娜心目中,是敌对的,是被看成笑话的,女人的自尊是不允许这样的下场,宁可死也不要。

女人之间的关系,似真似假,复杂难辨,书中安娜和陶丽第一次会面,安娜劝陶丽给哥哥一次机会,委屈求安与丈夫和好后陶丽当时真的很爱安娜;随后陶丽听说安娜跟福伦斯基出国了,还是爱安娜的,觉得安娜是很可爱很善良的人,甚至在第二次见面前,陶丽坐马车去看望安娜时,陶丽甚至开始有点羡慕当时的安娜,马车上的陶丽一瞬间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厌恶生育孩子和带孩子的痛苦,到了安娜住的金碧辉煌的屋子,参观了富丽堂皇的房子和附近的医院之类的建筑物,觉得安娜的生活很光鲜。由于陶丽自己衣服的寒酸自己还曾很自卑,慢慢地陶丽想孩子了,开始有点不认可安娜的这种状态。而当时安娜已经是外强中干,一切奢华的外表都是假象,敌不过内心的痛苦。而痛苦,本来想跟陶丽说的,但是陶丽没想敞开心胸谈,只想回家看孩子,二人没有真正敞开心胸交流。第三次会面,安娜因为和福伦斯基争吵接近崩溃,觉得陶丽是自己唯一的朋友,想去找陶丽诉苦,但是看到了吉娣,看到幸福的吉娣,安娜当场刺激吉娣,说自己见过列文,并且自己很喜欢列文,觉得吉娣得不到福伦斯基所以要了列文,而列文也曾被安娜的魅力迷惑过,示意你吉娣爱的男人都拜倒在我脚下。所以诉苦变成了告别,最后安娜完胜似地离开了。安娜和陶丽的这三次会面,很值得细细体会。女人貌似永远离不开比较。

归结几个问题,列文最后说的从善以及世人不能接受安娜的“非善”是矛盾的吗?或者安娜本身是不值得善意对待的?但是谁又有资格评判安娜呢?也许只有上帝吧。

最后导致了列车轨道上的悲剧,福伦斯基最后策马赶到火车站,一蹶不振,变成了行尸走肉,塞尔维亚战争让他走上战场,觉得有一个理由让自己的生命去耗尽吧。

奥勃朗斯基最后欠债累累,在彼得堡学习了很多男人的洒脱生活方式,即使欠账,但是仍旧花天酒地,他是很多男人的面孔。列文才是少数的吧。卡列宁是冷酷的谨慎的自保的守旧的。

还有华伦加和列文的哥哥柯雪兹夫(具体名字忘了),俩人在树林里差点就要互相表达爱慕,但是男方一句跑题的回话,就已经让俩人知道双方不可能了,一些话那一秒不说出来,就永远不会说出来了。

我喜欢拉斯卡这条猎犬,喜欢列文家的女管家阿珈菲雅,喜欢吉娣的父亲老公爵。当然蛮喜欢列文。

最后插一个对比,列文和福伦斯基在面对别的男人对待自己女人的献媚态度上决然不同,列文是马上把这个男人赶走,而福伦斯基会享受别的男人对安娜的献媚。我觉得选择丈夫还是要选列文。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6】

擅长描写心理的作家总是使我很敬佩,要么是聪明,洞悉人的心思,要么是自己本身心思细腻,内心戏很多。

关于印象深刻的片段

阿尔卡季奇不后悔自己的背叛,他懊悔的只是没能很好的瞒过妻子。人在做错事以后,被揭发的那一瞬间最先想到的都不是事情本身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吧,毕竟在做之前就知道后果,在乎的程度不够而已

一个极力想要装出眼里坚决,却只流露出困惑痛苦;一个想要装出温顺可怜,却依然容光焕发。

“装”就已经把两人所处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活动很显然的描绘了出来,这场景,其实不少见,这其中,都是可悲的人。

虽然阿尔卡季奇努力想要做个关怀备至的父亲和丈夫,但他怎么也记不住他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他有独身者的嗜好,他只想按这种方式过活。

阿尔卡季奇为什么这么讨人们的喜欢呢,因为颜值高呀,书上说了,即使没有愉快的谈话内容,看见他人们就觉着高兴

基蒂是个太过显山露水的小姑娘,她的美因不着岁月沁涤而充满活力,弗隆斯基也是如此,却在表面的浮华下又多了追逐危险的心思。安娜历经世事的美丽与哀愁对弗隆斯基有种近乎离经叛道的吸引力。

在舞会里的场景,翻天覆地的心理活动,几场戏,如果此处拍成电影,一定很有意思

至少那一刻的弗隆斯基是真诚的,怀着满腔赤诚,愿意放下一切与安娜奔走红尘

关于赞美作家

托尔斯泰对列文亲自参与割草的描写实在是厉害,那一段看完,让我油然而生起一种归隐田间的愉悦感。按时节劳作,任汗水挥发,在他的的笔下,一切都实在是惬意!

没有认真去了解过这个人,但看书到现在,也许列文是最大限度对自己的投射吧,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感情,和对农民的赞颂。这种赞美又和谢尔盖因为新鲜感和对城市的厌倦而产生的赞美是不同的,列文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和农民,和土地是天然一体的。

作家大概都是逻辑很强的人吧,书中多次出现颇具冲突性的辩论,设计政治,哲学,伦理等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能写出对立双方的缜密推理,不得不让人倾叹。

关于阿列克谢,弗隆斯基,和安娜

阿列克谢说过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由他去打;有人夺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对于这句话所反映的阿列克谢的内心世界,我不予置评,只能说成体统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阿列克谢虚伪么?不,他只是很好的接受了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严格的秉承着其中的原则,安娜在病危中不也说过“阿列克谢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己还不知道他是个多么好的人呢”。

披上追寻自由的外衣就会高尚一些吗?我不认为安娜优于阿列克谢。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孔儒思想被视为正统,且经久不衰,被社会普遍默认为是对的?大概是有益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吧。但又是谁给社会进步定下的笼统定义呢?思想原本是不趋同的,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呢?

啊,我似乎陷入了诡辩论的坑里。

阿列克谢在安娜坦白自己的行为以后,他对多莉说过:“我倒宁愿还有怀疑的余地。我怀疑的时候,固然很苦,但却比现在好。我怀疑的时候,我还有希望;但是现在什么希望都没有了,可还是怀疑一切。我是这样怀疑一切,我甚至憎恨我的儿子,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他是我的儿子。”这是他第一次把内心的煎熬告知于人。纵然他是自私的,却也实为不幸,忍不住同情。

弗隆斯基的痛苦和羞耻看到后来也说得通了,阿列克谢明朗的,平静的态度感动了他,使他自己愈发渺小了,他感觉到一种更高的,像是有他这种人生观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情感,他感到羞耻,屈辱,有罪,而且被剥夺了涤净他的屈辱的可能。

他一路坚持的很大原因是他自以为伟大的自由爱情,而当他的这份感情由于阿列克谢的原因,使他明白太过卑劣和不值一提的时候,就像一直以来信念的崩塌,这份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安娜最后选择卧轨的方式正和弗隆斯基第一次见面时有人被火车轧死相呼应。她带着对所有人的仇恨,抱着惩罚自己和所有人的心倒在了车轮轨道上。最后一瞬间,似是猛然清醒的安娜突然惊讶于自己的行为,想要站起来,却来不及了。

所有的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全都熄灭了。

这一处,使我想起魂断蓝桥里费雯丽在滑铁卢大桥上绝义无反顾的脸,车水马龙中带着同样绝望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影视形象

作为一本经典小说,自然是有很多个版本的影视剧,苏菲玛索和费雯丽都演过安娜的角色,keira knightly就不说了,她不太符合我对安娜的形象想象。其实费雯丽在我心目中可以出演所有名作里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的的美人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7】

完结……还是那句话——大师就是大师。印象最深刻的是托尔斯泰对人物的细腻心理的把握,那种心情自己真的有体会过,所以不禁感慨:原来托尔斯泰也有过这种心理活动,原来这种心理活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描绘过了……伟大的作家不是伟大在他的文采,而是伟大在他与众不同的共情力,体会到更深的别人体察不到或是能被体验但是总也说不出口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后学习到很多——

“原来如此细腻的看似起来微不足道的心理可以被这样写出来。”

“原来一个作家的情感是‘多重性’的,他可以任意调换到任意一个角色,展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原来讽刺的手法这样来写。”

……

还有一点,在书里总会想去探寻其他读者的想法,发现很多人戾气太重,表现出极端的感情倾向,我觉得看一本书得放在当时的情境来说,语境不同,观感也是不一样的,大家不要把安娜看得那么不值得同情好吗,认为她抛夫弃子不值得怜悯,请大家看看当时的社会,安娜也是受害者,你们能如此轻松说出处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话,当然是因为你们处在恋爱自由、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现在骂不忠骂出轨无可指责,但在当时,你被包办婚姻你愿意忍气吞声压抑自己的正常情感?安娜的某些冲破传统藩篱的追求还是值得肯定的,请不要双标,安娜一文不值,卡列宁可怜兮兮是受害者。这里谁都是受害者好吧。

满身戾气去看待文学作品的话,那只能说你自找没趣,劝言一句:过于理智没有任何共情力的人真的不适合看文学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8】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9】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一>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二>当我们向安娜的美倾予由衷的叹赏时,我们不能不为其悲剧的结局痛心疾首。如此一个优美动人的女性,她的要求不过是真挚的母爱与情爱,这个正当的生活权利,却被冷酷无情的贵族社会分裂并对立起来,成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奢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把安娜逼死的当然不止卡列宁一个人,而是整个上流社会。恩格斯分析《人间喜剧》的形象时指出: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安娜的不贞,在上流社会本是不足为奇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伪善的莉蒂亚自诩为社会的良心,淫荡无耻的培脱西们竟是这个社会的精华的精华,虚妄无能的卡列宁是整个社会的支柱,这样的社会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10】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在欢腾的舞会上,吉娣眼睁睁地瞧着渥伦斯基谦卑、驯从地投向安娜,并被安娜所接受,安娜夺去了她的爱情和幸福,成了她的情敌,可她却仍然被安娜的“超自然的力量”的美所深深吸引。她“愈来愈叹赏她”,安娜“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的松乱的卷发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吉娣感到安娜是“生活在另一个复杂多端诗意葱茏的更崇高的世界,那世界是吉娣所望尘莫及的。”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安娜是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一经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作家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安娜体态和精神的美,不是偶然的。安娜的美,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以及作品人物,特别是对安娜本人的命运,都是有重要的作用。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悲剧结局一百年来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篇11】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相信《《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