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雪读书笔记 > 地图 > 雪读书笔记

雪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11 来源:互联网

《七夜雪》读书笔记。

古语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而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这些感触可能瞬间即逝,我们需要记录下来。有哪些好的读书笔记范本而资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七夜雪》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当年对沧月有好感因为贴吧上一个文风特别好的文手说他是沧月的粉丝,后来知道沧月是z大的学姐觉得更亲近了。但一直没读过她的小说。这两天闲来无事一口气读完了《七夜雪》,看得出沧月受金庸的影响是很多的。

可能因为是女性作者写的女性主角,读的时候某个瞬间有当时读甄嬛传的感觉(虽然人称不一样)。《七夜雪》江湖格局虽然不大,但是这种篇幅沧月还是架得起来的。对历史社会的思考是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也是思考,沧月的武侠更偏向于后者。这本书如果给高中时的我看也许会更惊艳一点,但是现在看来很多包袱要么明显要么重复要么略显牵强(实事求是),也可能是近几年各种梗已经被用滥了少了一些新鲜感。

但是不得不说整个故事完整,人物形象生动,人物情感的转换也很真实自然,这些很难很微妙的事情沧月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因为里面很多金庸梗,我之前还担心我这个金庸粉看的时候会尴尬,但是并没有,这一点也很厉害。这本书总体来讲有些沉重,最近不会再读了。

说说金庸的影子。

十五本看下来,当年虐我最深的有两本,一本《飞狐外传》,一本《白马啸西风》。

《飞狐外传》胡斐和紫衣两人天真烂漫,互动太让我喜欢,是我认为的金书中最般配的一对也是最平等最两情相悦的一对没有之一,就算是《神雕侠侣》里的至深之情在我这里也是两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激和亲情大过了年轻人之间嬉戏打闹得寸进尺的爱恋。胡斐更像是现实生活中的有点小痞却又正义感爆棚的男孩子,紫衣是那种古灵精怪的学霸女孩,这两个人一旦碰面就很精彩,谁也不让对方占了上风,谁也占不了对方的上风。所以对于程灵素,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远超过自己年龄的痴情和成熟,她很真很纯,但是在她身边时的胡斐总是要充当一个大哥的形象,保护她不受伤害,这远没有在紫衣面前的胡匪开心真实。

《外传》最虐的一点就是作者没有让胡袁两人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生离死别,而是因为两人之间相隔了世俗,此生注定有缘无分,他们得到过彼此却又不得不放开彼此。

《七夜雪》谷主的人设大概是结合了灵素和紫衣两个人的特点吧。谷主有灵素的智慧和紫衣的性情,甚至一直都是穿着紫色的衣服,结局也和灵素几乎一模一样。我无法想象这本书不是在向《外传》致敬。谷主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的人,霍展白对应的应该就是类似胡斐的小痞男主了,但是戏份在后期几乎没有,我认为虽然他作为“七夜雪”中的“七”但是也很难坐的住男主的位置。在我看来明介一直是一个有点尴尬的角色,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成长过程中受过太多刺激内心是扭曲的,有点像老九门电视剧里的陈皮,角色戏很多但是很单薄。雅弥像是《白马啸西风》里的马家俊,一往情深但又因为背负太多不能倾吐心事。当年虐到我的就是马家俊这个单箭头,年轻人血气方刚却能在一个屋檐下十二年不越雷池,他对她只有默默的守护,看着她长大,看着她为了另一个人饱受相思之苦。《白马》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单箭头,这本书我实在不敢多刷。

最后,再次表白王弟,最招架不住这种人,温润有杀气,承包全书一半苏点。(手动狗头)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幻夜》读书笔记


看完了《幻夜》,有点空虚,有点纠结。我猜测了结局,也希望我猜错了,只是出乎我意料了的是这书几乎算没有结局,只有悲伤与绝望将这个注定只有失望的故事画上了句号。

起初看着书评上说建议先看完《白夜行》再看《幻夜》,我并不在意,直到文中的字句唤起我对《白夜行》的记忆,几乎叫人癫狂。我怀疑两本书的女主角是同一个人,我问别人,可别人说讨论这个没有意义。我并不太理解,再想想或许有时我们不该太过于拘泥于结果,即使这是本悬疑推理小说亦是如此,可能东野更想读者好好看看过程,看看这悲伤与爱纠结的阴谋。 看《白夜行》我时同情唐泽雪穗,看《幻夜》起初我唾弃新海美冬,可当我渐渐了解新海美冬是被人假冒的,而这个人或许就是唐泽的时候,我不晓得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个女人。忽然想到不知在哪儿看到的文章,里面说把evil(邪恶)反过来就是live(活,生存),用在这儿恰好不过,《白》中的唐泽因为活着而邪恶,《幻》中的她为了活着而邪恶。从一开始她注定了无法回头,只是把罪恶的雪球越滚越大,把这世界带给她的伤害加倍的奉还,她不故一切地去争取,金钱、地位和关于美的最终梦想,因为她想要证明,证明她的这样的一个存在。而真正造就一切罪恶的不是唐泽,而是是这世上无尽的不公平与人们无尽的欲望,而小说的情节不过是将这罪恶的源头的杀伤力夸张地呈现出来。这世上可以存在真正的平均么?不论从社会的阶级之分还是人们的世俗观念来看,我都不相信这世上有全面的平均,至少目前我不信。正因为不平等,所以人人都想处于高位于是乎有了欲望。欲望的恐怖在于它没有顶点,并贪婪地索取经过的每一处,人们可以拥有无尽,于是欲望也就无尽。当你从社会底层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时候你便像做那唯一的一人,而当你成为一人的时候你又想把别人踩得更低,每一次攀登每一次踩踏,又让被踩踏的人深切体味到什么叫不公平。欲望与不公仿佛两个纠结在一起的生命,而他们的共存之火摩擦出罪恶的火花,却无法点燃内心的黑暗,只是造就了如同书名一般的白夜,即使阳光普照,内心依旧是化不开的坚冰。 而当人们走近幻夜,也就意味着对爱的痴迷,即使明白幸福的最终追求不该只有金钱与力量,却依旧愿意为了爱而纵深跃入无底的罪恶深渊。夜的浮华与迷醉是女人的最终梦想么?因为自认无法接近白昼,而利用别人对自己的爱来装点她的夜么?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女人可以操纵这么多个男人,不能理解《白》中的亮,他因为爱而用一切罪恶去满足唐泽,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幻》中的雅也,即使知道自己被利用了却依旧用死来维护两人共有的罪恶,就如同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里的男主人公即使知道女主人公的胡作非为却一次又一次的原谅甚至纵容。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只为了维系彼此间的牵连而不顾一切,我无法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多为爱痴狂的男人,无私地爱着并为了这爱付出代价。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原因是作者东野圭吾是位男性,就像谷崎润一郎也同样是一位男性,而世上又有多上人在猜疑与卑微中爱着呢。张爱玲曾说一个人在恋爱时最能表现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爱情小说永远受人欢迎不论古今中外都一样。这就足以解释一切的冲动吧,单纯地去付出,不论别人看来是否值得,判断的标准不再是利益而是爱着的那个人是否快乐。因为这样,一切的代价都值得付出。 出版商把《白夜行》和《幻夜》成为绝望之书,我倒不敢苟同,因为绝望了会反抗,就像兵法中说围师必缺当人堵住了所有的出路,就会拼死反抗,如《白夜行》中的唐泽雪穗。而东野所说的让两部作品都读完的读者开心地徜徉于各种各样的想象中,我也着实做不到。感觉一切萧索,而我又必须感觉它动人,这或许又是另一种的乐观。大多数时候的我们更像一个旁观者,像《幻夜》里说看地震播报的人们的那样:观众们看后会惊讶、担心、同情,最后会为这种事没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感到庆幸。或许是自私,又或许这因为存在亦是一种美好呢?

雪国读书笔记范文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雪国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

1雪国读书笔记范文

《雪国》这个名字真美。有一次看见一个公众号推送的摄影集,特地展现行人在车窗上的幻影。用川端康成的话来说就是“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想,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我承认我被这种超凡脱俗的美震惊了,然后我就拜读了这本各种溢美之词加身的《雪国》。

然而,读完《雪国》后的整个观感就是累觉不爱!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累觉不爱。我真的完全没有体会到书的扉页宣传的“《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那么我的真实体会就是零碎的故事,故意拼凑的文字,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写事,真的完全没有代入感和连贯感。反正这样高深的美,完全没有引起我的共鸣,真的不如那个摄影集对细微之处的捕捉来的震撼人心。难道我有病?于是我搜索了《雪国》的书评,大多的评价都是“我不知道《雪国》想要表达什么”,甚至有人说“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为了川端康成去学日语了”。偶尔零星的几个看客分析了驹子和叶子的象征部分,大书特书的描写了徒劳之美、虚幻之美、纯洁之美、爱情之美。不过我不否认驹子的确是我喜欢的角色,她纯洁、神秘、有感染力,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驹子和叶子,同时也有一千个《雪国》。我明白谁是美的,但是却不是真的感同身受。就像我知道答案,却不知如何解答。如果本书本身是讲徒劳之美,我读《雪国》是否又是另一种徒劳呢?

不知是我不懂日本的美,还是不懂这翻译的美,能感受《边城》之美,却不能为《雪国》之美感同身受,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差距。5年之后,再读《雪国》,一定会有其他的观感。

2雪国读书笔记范文

《雪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是一部富有诗意的作品,风景如画的北国景色与主人公的内心融为一体,《雪国》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平缓而抒情的,但《雪国》里有一个地方给我的冲击力特别的强,也是我认为整部中篇小说的高潮,便是叶子在一场大火中逝去生命,驹子那悲痛欲绝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叶子的死亡预示着一种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灭,川端康成笔下的叶子是一位善良又洁身自好的女性,其实叶子和驹子在小说里面临着一场相同的生活处境,但叶子从始至终也没有沦为艺妓,显然作者把叶子和驹子进行了对比,驹子是“实”的,那么叶子便是“虚”的,面对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叶子又怎能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呢?这只不过是作者对比驹子产生的美丽幻想罢了,因此川端康成对叶子的描写其实并不多,用了一种淡化的处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过多的了解,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虚无飘渺的感觉。

驹子是《雪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驹子从一位社会底层的乡村女子,最终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沦为了一名艺妓,驹子以其说是为未婚夫沦为艺妓,还不如说是生活的压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这条路,如果像叶子那样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驹子渴望“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爱情,希望找一个爱自己的丈夫。她对岛村是有一种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在驹子身上表现的越来越强烈,但驹子的这种愿望破灭时,最终便是驹子人性的毁灭,驹子的刻苦学习,勤奋练习三弦,读小说等等努力,都是徒劳无获的,不能让她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岛村虽然对驹子的遭遇有着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岛村无法实现驹子的愿望,虽然驹子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国度。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顶,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里,都应该有厚厚的雪,因为冬天的日本应该是属于白色的。

3雪国读书笔记范文

我之所以读《雪国》这本小说,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简介时说作者川端康成在这本小说中有很多描写雪国的绝美片段,这大概也是吸引我这本小说的动力吧。

川端康成,对于我是一个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只鹤》都为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的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继死去,自己有飘无定所,心情忧郁成疾,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在后来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阴郁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主要是反映一些社会想象,但是由于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逐渐脱离现实,而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有所发展。《雪国》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他前后期思想的分水岭。

热烈般的爱着岛村,但岛村最多把驹子当做是朋友罢了,只是他在旅途中无聊消遣的玩伴,在驹子身上展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而岛村身上展现出一懒散、懈怠悲哀着生活在虚无中,岛村和驹子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从侧面烘托了驹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运用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文学的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独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说后,我又看了电影版的《雪国》。在电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现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读小说时我对于小说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过后,我就对这个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岛村和叶子的关系中,他们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岛村对叶子有好感,但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追求,只是会有时问问驹子关于叶子的事情。在驹子含糊其辞时他也没有怎么去深究。在叶子为了救人而从二楼摔下来时他也只是看着驹子和叶子抱在一起,对叶子感到同情,没有什么太多情绪流露。显然岛村对于叶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雪读书笔记200字


《雪》读书笔记200字篇一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

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雪》读书笔记200字篇二

雾中,风中,松依然在风中招展。时不时地划开一片雾,有时却抖落一身露珠。

它塔状的身躯使它如此矫健,风想把它拽倒,可它说:“我不会倒!”

它耸立在众花草之上,却是绿得朴素。它像一把大伞,个它们遮挡住阳光的炙热,挡住了风雨的侵蚀;它又像一块玻璃,把不需的阳光全透了过去,无私的奉献着。

《雪》读书笔记200字篇三

雪,给人于一种圣洁,美丽而纯粹。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芜杂和沉念,在城市里的我们渐渐远离了自然,我们就像一本书,被写满了复杂繁琐的文字,不再是一张张白纸,渐渐地,我们变沉了。生活其实很简单,但是仅仅为了生活,我们却要用极大了努力,压力来换取,只想换来生活的那一些简单。在快节奏的现实里,我们需要一间宁静的屋子,那里没有杂念,没有喧嚣,只有纯洁的四壁白墙,在那里,我们仅需享受我们的那一刻安静,哪里有我们需要的儿时无邪的美好。

川端康成雪国读书笔记


你真应该看看雪国的春天。

幽静的山谷里回荡着火车的鸣笛,白色的烟雾融化在白色的雪里。快看,云醉了,去雪国吧,去穿过那长长的列车。

翻开川端康成的《雪国》,就是翻开了一段朦胧凄冷的忧伤。作者用细腻悲凉的笔触晕开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三角结构的爱情笼罩在一片凄美的白雪里。奔放炽热的艺妓驹子,纯洁如雪的少女叶子和纨绔公子岛村编织这一张无法让人逃离的网,在这张网的交替更迭中,风景如画的雪国没有春天,只剩下一个苍凉的爱情结局,纯洁的少女死在茫茫白雪中。

透过车窗上的水雾,伴着列车车轮有节奏的声响,我打开车窗,露出一条纤细的缝。北风刮着我的耳骨,吹响着强有力的旋律,雪国的风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冷得合上窗户,玻璃窗染着夕阳的余晖,如雪一般晶莹剔透,却闪动着别致的茶色。黄昏的景色果真像电影的叠影。映画的是少女的脸。美好安静的脸庞和雪景交融着,淡化出一个美丽的影子,那是叶子!我睁大了双眼,遇见了她柔和的微笑。

她淡淡地笑着,像是对他的爱人岛村,轻轻的水雾泄下来,把她笼罩在一片朦胧中,却揭开了她真实的情感。她纯粹的像一张白纸,也为这雪国增添一份美感。她的心就在我眼前跳动着,闪烁着别样的光芒,那淡淡的笑容温暖明亮,我闭上了双眼却看见她穿着月白的和服站在路灯下,她笑一笑,酒窝像天边的月牙,融化了雪国的冰冷,带着春日的明亮。

温暖蔓延至全身,我仿佛坐在一片羽毛上,在雪国漂浮着,游离在这茫茫的空气中,沉沉的睡去。扑朔迷离的记忆就在眼前。这就是雪国的冬天,真挚的笑是真挚的情感抚去了淡淡的忧伤,了却了不安,告别了死亡。只剩下春日的温暖和芳香,此刻我才知晓:你的冬日,以春为名。

梦中出现了驹子的身影,雪白的脂料衬着她修长的天鹅颈,艺妓的服装鲜活耀眼,白鹤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动人的光,飞向天去。我看见她红唇微微的张开,好像诉说着往日的故事,笑容奔放,带着黄鹂鸟的清脆,也恰似迎春花的温柔。驹子纵为艺妓,却也有爱的权利,爱的勇气。那竟然也是雪国的春天,你的冬天,以春为名。

我从他们的笑容中醒来,雪国,已不再是一片冰冷,即使是悲伤的结局,也荡涤着真挚的情感,川端康成对妇女的同情,此间竟然化作一曲动人的长歌,像这火车的鸣笛一般,在山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回荡……。

我聆听着这情感,像是四点半的海棠花静悄悄的绽放着,在冬日中绽放着春天的光芒,勾勒着春天的轮廓,我梦中的笑脸啊,淡淡的忧伤却奏响温暖的和弦。

一声鸣笛,列车到站,我踩着松软的雪,呼出长长的一口气,感受着春天的美好。岁月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你真该看看雪国的春天。

因为世间真情让你的冬日,以春为名。

《雪国》的读书笔记


一个百无聊赖的假期,翻阅书架,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之前从未看过的《雪国》(这本是大姐买回来的书),可能是因为无人打搅,仔细咀嚼,熬了一个晚上,终于被我给看完了。

作者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在大阪,于1972年自杀离世。幼失怙恃,紧接着后祖父母和姐姐相继病逝。历尽人世沧桑和世态炎凉的他养成了一种孤独忧郁沉默的性格和对世事漠然的态度,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不管是《伊豆舞女》和《招魂祭典一景》等,都蕴含着对下层妇女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社会现象。但是,由于他后来受日本古典文学和禅宗思想影响很重,逐渐脱离现实,以致原来残留于头脑中的封建主义思想不但未能减弱,反而有所发展。《雪国》这部名著,可以说是他这种前后期思想变化的分水岭。

《雪国》以自幼在东京工商业区成长,是一个地地道道吃祖产的富家子弟(有钱又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向往美好生活有一定毅力的驹子)和一位纯情少女(纯洁善良的叶子)之间的感情纠葛,向我们展现出一个虚与实、现实与非现实的交融的美的哀怨和冷艳的世界。

《雪国》自始至终都带着一股清淡风雅的悲情曲调,这种悲伤不是刻意描写出来的,而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这很显然与作者对当时世界的思考有关,也与作者的生活成长背景有关。作者把这种感觉直观地描述出来,便是对纯粹美的一种探寻,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寻。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也展现了自我清静空虚的一面,这种空虚与之前所说的悲伤调子是相互呼应的。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来自于作者的精神信仰,书中前言提到过作者对禅学和道学的研究,我想这两种讲究宁静与顿悟的学派必然给予了作者思想根源上很大的支撑。或许,正因如此,书中所讲的可能是较为“腐朽”的故事,但却丝毫不影响作者表达出一种思想性上的高雅。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小说开篇以岛村独自乘火车来到雪国为开端,写得简洁而突兀,也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平凡与不经意,而这种语调也渲染了全书的氛围,冰冷的场景加以简短介绍可以等同为淡淡的悲伤,全文都是运用了这种表达方式,用近乎吝啬的语言为凄冷张本。这种写法不是同一般小说一样运用故事性吸引读者的思考,而是运用写作手法发散读者的思考,这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小说过于注重故事情节内容的庸俗性。透过开篇第一句话的描述,我们似乎能感觉到雪国的虚无感,似乎能感觉到全文唯美的感受的表达。

“驹子发出疯狂的叫喊,岛村企图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汉子连推带搡地撞到一边去。这些汉子是想从驹子手里接过叶子抱走。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这是小说的结尾,其与开端的手法是相近的,都带着突兀的感觉,但与开端相比,结尾已不再是原有的平静,当全文的情节在有意无意的反复的时候,作者恰当的安排了一场火灾,并将此作为全文的结尾。岛村面对叶子的死表现出了反常的平静,我想这种平静与小说通篇所贯彻的清灵顿悟感是有联系的,岛村好像从叶子的死中有所领悟。到这里,小说似乎进入了一个高潮,其实也是之前暗淡的悲伤的延续,“倾泻的银河”与开头的“雪”都在为小说的整体氛围推波助澜,但不同的是,“银河”是在作者进行了全文的思考过后的意象,“银河”虽然宏大,但却飘渺虚无。文章至此又走入了另一个虚无的境界,而这种虚无较之开始已经是一种升华过后的了。小说在最后从之前延续的悲伤的缚束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一种清冷的自由感。这里可能表达了作者对自我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思考,但我认为小说人物中并没有作者自我意识的原型,而整篇小说的氛围才是作者内心的部分的写照。

此外,小说第六章段末这样写道:

“这样的日子里连音色都不一样啊!”驹子仰头望了望雪后的晴空,只说了这么一句。的确,那是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澈远方积雪的群山。虽然她自己并不自觉,但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久而久之,她的弹拨自然就有力量。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在岛村看来,驹子这种生活可以说是徒劳无益的,也可以说是对未来憧憬的悲叹。不过这种生活也许对她本身是有价值的,所以她才能弹出铿锵有力的琴声。岛村靠耳朵分辨不出她那纤纤素手的灵巧工夫,所以仅从弦音里理解她的感情。但对驹子来说,他恐怕是最好的听众了。的确,岛村虽然选择玩世不恭的游戏生活,可是,他却尊重驹子的思想和人格。或许,也正因如此,让驹子感受到他的不同。

驹子喜欢写日记,喜欢把每天发生的事,读过的杂志都写在日记本上,即便发生的事不光彩,读的杂志也只是简单记录作者任务关系等,她也一直坚持着,这或许与她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求知是密不可分的。这也让岛村震撼了,但岛村心里仍然挂念着叶子,这或许就是驹子的悲哀!生存是徒劳,爱情是徒劳,一切都是徒劳,但是她还是坚持着,向往着。不得不说,驹子的这种韧性让人折服,令人钦佩!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驹子不依不饶、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学习的。

转过身,我们再来看作者笔下那纯洁善良的叶子,她是唯美的,长得美、声音美、在火车上照顾行男美、就连从楼上跌落都是美的(地上洁白的雪景,天空灿烂的银河,衬托着火花的飞舞,一个女人的身体,正直落下,僵直的身体在半空中落下,变得柔软了。然而,她那副样子却像玩偶似地毫无反抗,由于失去生命而显得自由了)。岛村一直留意着叶子,而叶子却一心念着行男,就连行男死了,他还每天坚持为他上坟。这也意味着叶子最终还是会追随行男离去,而叶子又是驹子的精神寄托,因此,叶子最后的离去也反衬出驹子精神的离去。

岛村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两位女主人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丑陋的社会形态。这两个女人都对自己的爱人有期待而无要求,爱得直接纯粹。但这样的爱情是有前提的。对于驹子来说,且不说行男是不是她为了救助而甘为艺妓的未婚夫,行男的行将就木之驱和最后的死亡使得她完全可以自由地爱岛村,可以几乎无顾忌地表达。而娇蕊与振保的爱更是萌生在娇蕊的丈夫出差去新加坡的这段男性空缺的时期。这期间的娇蕊是相对自由的。而且,她有夫之妇的身份为振保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安全感和说服自己跟她偷情的重要理由。这几乎可以说是这场红玫瑰之恋发生的先决条件。很难说振保是否爱上了娇蕊,不过这至少是让他难以忘怀的一个女人。而岛村大概是喜欢驹子的,因为她的洁净。这是川端康成反复强调的最初的情感动因。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女人给人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以严寒的雪国和极度难得的绉丝作为象征性的衬托,除了与日本向往冷寂的艺术追求相关外,或许也是为了凸显驹子虽是艺妓却有着不一般的净。

纵观全书,虽没有什么大的曲折波澜,也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辞藻,却在幽艳、光润的文体底层,如同透过那细细的网眼,充分地展示了充满通透力的描写,就好像是一团雾霾从我们的内脏中弥漫开来,并且渗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他让我从中吸收了在其它书中无法吸允的文学知识。朴实自然、清晰明了、言简意赅是我对《雪国》一书的初识,然而这种认知却须待细嚼慢咽、咀嚼消化,正如《雪国》这部书一样,具有着极其深厚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读书笔记之《雪国》


《雪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是一部富有诗意的作品,风景如画的北国景色与主人公的内心融为一体,《雪国》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平缓而抒情的,但《雪国》里有一个地方给我的冲击力特别的强,也是我认为整部中篇小说的高潮,便是叶子在一场大火中逝去生命,驹子那悲痛欲绝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叶子的死亡预示着一种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灭,川端康成笔下的叶子是一位善良又洁身自好的女性,其实叶子和驹子在小说里面临着一场相同的生活处境,但叶子从始至终也没有沦为艺妓,显然作者把叶子和驹子进行了对比,驹子是实的,那么叶子便是虚的,面对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叶子又怎能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呢?这只不过是作者对比驹子产生的美丽幻想罢了,因此川端康成对叶子的描写其实并不多,用了一种淡化的处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过多的了解,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虚无飘渺的感觉。

驹子是《雪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驹子从一位社会底层的乡村女子,最终为了给毫无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沦为了一名艺妓,驹子以其说是为未婚夫沦为艺妓,还不如说是生活的压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这条路,如果像叶子那样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驹子渴望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爱情,希望找一个爱自己的丈夫。她对岛村是有一种期待的,而这种期待在驹子身上表现的越来越强烈,但驹子的这种愿望破灭时,最终便是驹子人性的毁灭,驹子的刻苦学习,勤奋练习三弦,读小说等等努力,都是徒劳无获的,不能让她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岛村虽然对驹子的遭遇有着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岛村无法实现驹子的愿望,虽然驹子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国度。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顶,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里,都应该有厚厚的雪,因为冬天的日本应该是属于白色的。

喜欢《《七夜雪》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雪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