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电影绿皮书读后感 > 地图 > 电影绿皮书读后感

电影绿皮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传记电影绿皮书观后感500字。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真正地认识作品,获取知识。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传记电影绿皮书观后感500字,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人的观念已经开始有所变化,但还是有些地方对于种族歧视还是比较明显的,电影《绿皮书》就讲述了一段跨越阶层和种族的感人的友情。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机一次南方巡演,两人从排斥到最好成长一生挚友的故事。

刚开始清晰的记得白人托尼对黑人的态度,影片设置了一个小段子,一家人在热闹的团聚,两位黑人维修工帮忙修理家中的家电管道,修理之后托尼妻子给黑人修理工打了两杯水,之后黑人使用过的杯子托尼就直接丢进垃圾桶,反忖到后来托尼对黑人重新认识并且邀请黑人唐.雪莉去家里过圣诞节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终唐.雪梨突然孤独主动带着红酒去托尼家,并且他们相拥一起整个托尼家人那吃惊的表情有个特显。

前后的差别让人感动,又值得深思,种族歧视在1962年,美国这个国度是多么痛的领悟。这部电影却玲离尽致的表现出来。

还记得一个画面,托尼和雪莉的车开到半路车熄火了,托尼下车修理,雪莉也下车感受下旅途美丽的阳光,这时镜头切换到对面的农场,一片黑人在农田不辞辛苦的劳作,一位农夫看到雪莉,然后大家相继放下手头农活,齐刷刷的眺望着雪莉。大家可以随意猜测当时黑人心中的感受,是羡慕还是嫉妒还是什么总之导演的设置让我无不称赞,奥斯卡奖实至名归。

电影除了在场景设置上用心,在整个故事间的交流和台词的设置上也非常有启发和思考。雪莉作为当时为总统演奏的音乐家其实已经非常不错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谋生,但是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他选择了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方去巡演。绿皮书也是为黑人定制的特别行程安排。

很多人的孤独,其实是他们选择孤独,选择放弃勇气,放弃迈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结尾,也是圣诞节,托尼和家人一起欢聚一堂,雪莉却一个人空守一座大房间,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雪莉最后却拿着红酒去了托尼家,这时他们的友谊才开始继续升华。

很多人有梦想过改变很多,对于婚姻,其实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就不一样,所以就会有冲突和争吵甚至是暴力,流血,电影中的小人物雪莉希望通过这个钢琴曲去化解矛盾,用自己的专长去改变人们心目的观念是需要非常强大的勇气的。钢琴不是白人专享,音乐也是白人专享的,他是世界的,这个过程他背负着很大的责任,因为肤色他的巡演变得特别崎岖,这也是电影选材的用心。

最后推荐大家一看,相信也会给你不一样启发和体会。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诗经》里有个成语叫七月流火,今年的7月可谓流言四起,虽然不是同一个七月,但也算七月流言了。其中最火的一是国内大学为外国留学生配备学伴事件,二是香港的暴乱事件。两者如果硬说有什么联系,估计只有话题的敏感性了,毕竟触及了当年历史的痛点。事关政治,不好妄言,但还是希望流言少一些曲解和恶意,多一些理性和克制,就像电影《绿皮书》一样,虽然是一部讲美国20世纪60年代种族歧视的电影,但没有过多的煽动和怂恿,也不显得教条和乏味,而是不落窠臼,把一个略显沉重的故事演绎得温情动人。换句话说,就是故事没有按照观众以为的剧本来演,从这点看,第91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确实实至名归。

电影《绿皮书》豆瓣评分8.9,成为十年来评分最高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主演精湛的演技功不可没。男配马赫沙拉阿里凭借此片再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名利双收。比较惋惜的是影片男主维果莫腾森无缘最佳。也许维果莫腾森这个名字让人感觉比较陌生,但如果说男主是指环王三部曲中的人皇阿拉贡,就会让人觉得亲切很多,不过是增肥40斤之后的阿拉贡,胖到真爱粉都认不出来,也只有在驾驶座竖中指的时候依稀可见人皇当年邪魅的风采。

《绿皮书》鲜明的特点是反转。首先是角色的反转。片中的设定,黑人唐是一位优雅的钢琴演奏家,白人托尼则是粗鄙的街头混混,但当唐离开他的钢琴座椅后,就像国王失去了王座一样,瞬间又从国王变成了奴隶,不能使用主人家厕所,不能和白人共餐,甚至不能在日落后出现在街道上。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那句音乐没有国界,但音乐家有。片中提到第一位公开演奏白人音乐的黑人音乐家甚至因此被白人当场拖下舞台群殴。托尼依然无比粗鄙,但再粗鄙的白人司机也有选择是否进入主人房子的权利,而黑人司机没有。

其次是态度的反转。托尼从最初高高在上的种族歧视者,到感觉自己才像个黑人,再到从唐那里学习写诗,再到主动维护唐的尊严。不断谦卑的自我和不断提高的灵魂两者的对比格外发人深省。唐从原来的游离黑人文化之外到尝试吃垃圾食品到主动走进黑人酒吧,使得他为黑人争取权利的行为不再高高在上而更有生活气息。

最后是人生的反转,托尼从穷困潦倒走到家庭和美其乐融融,唐从孤身一人走到拥抱友情,拥抱亲情,拥抱同胞。这一路就像他们走的巡演道路一样,明知道路曲折,依然一往无前。

影片还有一些小反转,也值得细细品味。比如托尼妻子为唐准备的三明治被托尼独自吃掉;片中根据绿皮书这本旅行指南找到的舒适如家的旅店被男主吐槽像他的屁股一样糟糕。这些细节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却又引人发笑。

文章剧透比较多,好在《绿皮书》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因为它适合多次观影。有些人喜欢它的高级笑料,有些人喜欢它的剧情工整,我喜欢的是影片传达的对戾气的克制,这在键盘侠,网络喷子横行的今天很有引导意义,它在豆瓣这一评分上8就出差评党的平台上能一直保持高分,本身也说明了观众对它的宽容和善意。

希望《绿皮书》的观影体验可以让观众再看各种事件时没那么容易走极端。就如同观影《肖生克的救赎》,希望从中看到自己的救赎一样,也希望观影《绿皮书》时,能像黑人看到那本出行绿皮书一样,看到人生旅途的旅馆。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集锦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的内容均为小编收集和整理的,相信您也在搜索作品名的观后感?通过观影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跟着情节思考。观看电影,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篇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1

《绿皮书》主要讲了一个意裔美国人托尼,为黑人钢琴师唐驾车巡演,最终从一开始的持有偏见,到最后的共进圣诞晚餐的故事,是两个种族、阶级的人碰撞后激起的种族火花,给人以思考、以反省。

剧中开篇,加入了两个黑人工程师使用托尼家玻璃杯的画面,又给扔进垃圾桶的玻璃杯一个特写,这,无疑让人嗅到了一股陈腐的种族歧视。

看过一篇白人辱华报道,其中一句话印象颇深:“在白人心里,白人大于黑人大于黄人。”可以在字里行间,读出一股强烈的,白人至上的自负。

“Chink”、“Chinglish”,海外华侨们哪,听到这些白人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单词,心底是否会涌起一阵心酸?

女娲造人时,嫌这个世界缺少色彩,给了我们白、黄、黑三种色彩,如今却成了你们白人崇高身份的象征,你们白人凌驾于其他种族的基础?

我不懂。

追根寻底,我们的祖先,都是蹦跳在枝丛叶间的猴类,或猿猴,或猕猴。其中最聪明的一族,进化为了此时行走在亚欧大陆上的人类,但却因为地域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容貌,凭什么,你们以此为由,在历史上到处布满血腥的气息?

黑人也是人,黄人也是人,我们的皮囊下,都有一颗心,一颗温热的、跳动的心。我们都有家族、事来,我们与白人有何区别?

我不懂。

在美国大街上,仅仅因为他是黑人,巡夜兵扣下扳机,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从此,堕落。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的是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用的一定是石头。”

白人哪你们可曾可见黑奴的诉若、犹太人的哭泣,又一条性命坠入地狱时,永不停息的呐喊声!你们的手已为鲜血染红,你们的身体已沾上无法退却的血腥气息。

白人哪,小心了,复活岛的前车之鉴,忆为你们敲响了警钟。

迈克尔.杰克逊,一位天才,一位太空步的天才,却在漂白皮肤的医疗中疾终。

我身上淌流着炎黄血脉,我不懂。

奥巴马当上了总统,维护黑人尊严的文书出世,我似乎看见了太平盛世的曙光,可以挥手告别生灵涂炭的惶惶。

但历史总是重复,我们总能从高楼大厦投入的影子中,找寻到他时盛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盛世呀!多少大起大落,彼盛此衰。核武器的诞生,已响起了灾难的前奏,破坏开始,不受估计。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呵!毁于一旦?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白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告诉身边的人,每个不同肤色的人,都有同样的“title”;每个生命 ,都有同样的权利!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2

《绿皮书》,三项奥斯卡奖得主,无疑是2019年初最热的电影之一(当然,热度无法和《流浪地球》相比)。

在上映的第三天,我也满怀着好奇和对那片土地的想念,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了整部片子。

总体感觉:温暖、有趣、细腻,也略微感叹!

1

说到温暖,其实有点意外。

奥斯卡大奖得主能是如此温暖、不虐的影片,着实让我有点意外。整部影片虽有时有点紧张,但大部分时候是轻松且惬意的,最后的ending也是大圆满……真好!

因为我是一个从不看悲剧恐怖片、悬疑片的人,只爱看喜剧、爱情剧,特别喜欢happy ending,自然对这种类型的电影特别钟情。

各种金句鸡汤频出,真是让人元气满满~

生活已经如此紧张,何必在大荧幕上还给自己添堵?

来点正能量,岂不更好~

2

说到有趣,真是有点好笑。

里面粗鲁的白人和优雅的黑人形成鲜明的反差~看到白人给妻子写信的语句:How are you?I am fine!

这不是我们小学课本里韩梅梅和李雷的经典对话么?原来美国人也这么玩儿啊!

满电影院都是拥有同样回忆的人,爆笑一场!

各种小段子不断,能领会其中,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3

说到细腻,不得不说两位主演。

没有大制作,没有大场面,就是两个男人撑起整个剧情。

演技,是必须的!

白人男主,“魔戒”里的阿拉贡,增肥40斤牺牲形象出演,确实把生活在布鲁克林的底层人民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每一次提裤子、掏耳孔、剔牙齿……都是那么鲜活而粗鲁,让人无法想起以前那个人类之王!

而黑人男主,是我见过最性感的黑人。

细腻、优雅又不失敏感与理想主义,刻画难度上比白人更高,难怪小金人给了他。

每个眼神、每个笑容、每个动作都是戏,让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

4

说到感叹,整个故事正好发生在美国平权运动的前夕(1962年)。

所谓平权运动,通俗点说,就是本来美国社会白人与黑人、男人与女人的地位也不是如今这样的局面,而是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运动才逐渐变成现今这般~

而这场平权运动,不仅仅是人权的平等化,更催生了很多时尚事件与品牌……作为对“时尚”话题如此敏感的我,关注点总是无法离开这里!

说实话,时尚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ta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事件耦合而成的产物!

香水的发扬光大是由于欧洲黑死病的肆掠;

Levi‘s牛仔裤的诞生是源自美国西部的淘金热;

而世界上第一套女士西装的问世,以及YSL品牌的声名大噪则来源于这一场1960年代的平权运动!

在那个男女极其不平等的年代,女人只有穿着蓬蓬裙来显示自己家境优越,因为裙摆越大越证明丈夫家里有钱、自己不用干活(那么大的裙摆确实啥也干不了)!

于是,女人们的裙摆一个赛一个大。

硕大的裙摆,炫耀了女人经济状况,也体现出其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和男人一样工作交际,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在家当“谁的谁”,不是吗?

于是,当1930年电影《摩洛哥》里德国演员Marlene Dietrich穿着燕尾服、头戴高筒男式礼帽亮相时,真可谓是晴空霹雳,启发了男装女穿的风潮。

魅惑的眼神,帅气的装扮,比纯粹的女装更吸引人,同时也彰显出男性的率真魅力……

但是电影终究是电影,虽为时尚提供了新的灵感,但却很难在当时的社会上流行起来。

直到1966年,法国著名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伊夫·圣·罗兰,YSL)以这部电影为灵感,设计出第一件女性西装(Le Smoking),才真正开创了女士穿西装的时代。

女性西装的诞生,催化了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思潮。

不久,欧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女人要求两性平等、非婚性行为、合法化以及开放式婚姻……

时代的进步,有时候就是被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并推动着,其实背后都有着非常深刻且深厚的积累!

看到黑人要求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渴望眼神,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些穿着蓬蓬裙、渴望和男人一样叱咤职场的女人……

人性,无法永远被压抑!

人性,终究会被解放!

所谓时尚,也不过就是用外在的形式不断解放人性的过程与表征!

绿皮书,是黑白肤色的绿皮书,也是人性追求平等绿皮书。

人,生来就不平等,所以才有了追求平等的动力与欲望!

选择与引导自身用更恰当的方式解放人性,在现今社会,变得更为有现实意义!

电影绿皮书的观后感3

《绿皮书》讲述的是一位黑色演奏家和白人司机一次南方巡演,两人从排斥到最好成长一生挚友的故事。

刚开始清晰的记得白人托尼对黑人的态度,影片设置了一个小段子,一家人在热闹的团聚,两位黑人维修工帮忙修理家中的家电管道,修理之后托尼妻子给黑人修理工打了两杯水,之后黑人使用过的杯子托尼就直接丢进垃圾桶,反忖到后来托尼对黑人重新认识并且邀请黑人唐。雪莉去家里过圣诞节的情景,故事我最回味的是最终唐。雪梨突然孤独主动带着红酒去托尼家,并且他们相拥一起整个托尼家人那吃惊的表情有个特显。

前后的差别让人感动,又值得深思,种族歧视在1962年,美国这个国度是多么痛的领悟。这部电影却玲离尽致的表现出来。

还记得一个画面,托尼和雪莉的车开到半路车熄火了,托尼下车修理,雪莉也下车感受下旅途美丽的阳光,这时镜头切换到对面的农场,一片黑人在农田不辞辛苦的劳作,一位农夫看到雪莉,然后大家相继放下手头农活,齐刷刷的眺望着雪莉。大家可以随意猜测当时黑人心中的感受,是羡慕还是嫉妒还是什么…总之导演的设置让我无不称赞,奥斯卡奖实至名归。

电影除了在场景设置上用心,在整个故事间的交流和台词的设置上也非常有启发和思考。雪莉作为当时为总统演奏的音乐家其实已经非常不错的成就,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很好的谋生,但是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他选择了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方去巡演。绿皮书也是为黑人定制的特别行程安排。

很多人的孤独,其实是他们选择孤独,选择放弃勇气,放弃迈出的第一步。在故事结尾,也是圣诞节,托尼和家人一起欢聚一堂,雪莉却一个人空守一座大房间,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雪莉最后却拿着红酒去了托尼家,这时他们的友谊才开始继续升华。

很多人有梦想过改变很多,对于婚姻,其实父母和子女的观念就不一样,所以就会有冲突和争吵甚至是暴力,流血,电影中的小人物雪莉希望通过这个钢琴曲去化解矛盾,用自己的专长去改变人们心目的观念是需要非常强大的勇气的。钢琴不是白人专享,音乐也是白人专享的,他是世界的,这个过程他背负着很大的责任,因为肤色他的巡演变得特别崎岖,这也是电影选材的用心。

最后推荐大家一看,相信也会给你不一样启发和体会。

电影绿皮书的观后感4

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我观看了《绿皮书》这部电影。使我感触颇深,一回想起就感慨万千。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托尼·利普应聘唐·雪利的工作——当一名司机,负责唐·雪利的巡回演出以及宿舍和钢琴。

可是唐·雪利是个黑人,而托尼·利普则不喜欢黑人,甚至讨厌黑人,把黑人用过的水杯统统都丢在垃圾桶里。

但是后来托尼·利普改掉了这种偏见的坏毛病,而唐·雪利也渐渐地从十分严肃、不爱说话变成了时常微笑、说话比较多的人。

最后托尼·利普完成了任务,回到了自己家过圣诞节,唐·雪利也来了,因为托尼·利普离家两个月,所以要写信。而他不会写,于是唐·雪利就给托尼·利普指导。所以唐·雪利进入这个白人家庭受到了款待。

这部影片其实很好的揭露了人性的假丑恶。演出了种族之间的歧视,说明了白人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黑人,认为他们都没有什么才能。

举个例子:唐·雪利就是一位黑人钢琴家,他弹出来的曲子美妙无比。可是他之所以获得台下白人的掌声,是因为他弹出的音乐是使他们感到高雅。一旦唐·雪利下了表演台,他就又变成了白人口中的“老黑”和“茄子”。许多商店、餐厅都对黑人有非常大的约束。还有一次,唐·雪利要上厕所,明明有那么好的厕所,他们却让他上远处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厕所。

是啊!一个大师、世界级的钢琴手,就因为唐·雪利是黑人,那些看似高雅的白人们就开始排挤他。

所以,从现在做起,请大家淡化肤色的不同,看重他们身上的优点。如果你这样去做了,你一定会被尊敬与受到回报的。

电影绿皮书的观后感5

今天,阳光明媚,太阳把我晒得十分快乐,一路兴高采烈,去干嘛呢?我和妈妈逛到了电影院,看到醒目的广告牌《绿皮书》介绍,据说点评分数特高十分好看,哇!我情不自禁称赞道,妈妈:“它曾获奥斯卡小金人奖耶!”于是我怀揣着好奇心进入影院。

故事主要讲了托尼是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当务之急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叫唐·雪莉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唐·雪莉即将为期八个月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人对黑人的歧视十分严重,于是托尼成为了唐·雪莉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与此同时,给托尼付钱的唱片公司给他了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只限白人,从这以后,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

看完后,我陷入了沉思,黑人和白人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白人看不起黑人?在我看来,黑人更有素质,更有公共道德意识,应该是黑人看不起白人而不是白人歧视对方。但黑人就受着不去还手,这不是白人要学的吗?这让我想起了在我们班里,不能因为某个同学学习差,而去歧视它,我们是一个小集体,应该互帮互助,不是一个人好,就算好,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一些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份,要人人参与,所以我深有体会。

“人人平等,万物平等”我们应该互帮互助,平等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3

影片中除了大环境之下跨越种族的非常友谊之外。更是用主人公唐和托尼彰显了很多人生哲理和职场规则:

一、要想在职场或者人生事业当中取得赏识,那就先提升自己的价值;如同影片当中正是因为托尼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唐才会用各种心理以及行为战术来拉拢他;二、身为职场员工,要有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或手段;因为老板雇佣员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就像富士康老板郭台铭贴在公室门外的警言“遇到问题,先想好三个解决方案再敲门”一样。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相应你的价值也就越大。同时,这样的方法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独自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一个人最值得珍贵和自傲的东西是正直、善良、正义、感恩和忠诚;就像托尼,虽然言语粗俗,行为鲁莽,放浪形骸,而且还很油腻。但他始终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无论险境如何残酷,他都能与唐共进退。突然又让我想到早些年网络流行的一句话“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

四、解决问题往往有很多种方法,这句话用到托尼身上,我感觉再恰当不过了。其实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感觉无法解决的时候,不妨跳出固有的思维,换一种思考方式,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要有观察入微的能力和大局观意识;这一点从遭遇酒吧小混混搞事时,他用枪来威胁对方,没有交战的腥风血雨,却展现了他对形势的理性戒备和对自身力量的合理预估,所以他真的是带了把枪。从这点细节来看,唐是不及托尼的谨慎;在警察抓到唐跟另一个男的干坏事的时候,托尼则好声好气地贿赂两位警察,因为他一方面是想尽快让唐摆脱麻烦,另一方面他又尽可能地在避免事情闹大之后可能对唐的事业带来灾难性的负面影响。

六、无论做什么都当全力以赴,不留余力。就像总经理的口头禅“要么成,要么死”一样。这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鞭策和信念的坚定。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4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__)》认为:生态城市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保障民生健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实现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__)》以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民生宜居为理念,以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宗旨。

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

建设宜居、宜业、宜发展的绿色城市。

报告指出,面对极端的降雨事件,许多城市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应对技术和治理手段。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绿皮书同时公布了20__年中国生态城市前十位,其中北京位列第四。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5

电影讲的是一个白人平民给黑人精英当司机兼秘书的故事,有关友谊、有关尊严、有关种族。故事很幽默、很感人也很深刻,有太多值得发掘的地方,先安利一波。

因为时间原因,我只谈谈当看到主角唐雪莉拒绝表演那个片段时我想到的东西。

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由来已久。电影设定的背景是1960年,那时候种族歧视问题还相当严重,黑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且越往南部越恐怖(实际上对黑人的歧视至今仍深刻存留在很多美国白人的心里)。

唐雪莉(黑人精英),拥有礼仪学博士学位的钢琴演奏家。在纽约混的风生水起,跟肯尼迪成为了好朋友,但是因为他是黑人,总是或多或少受到不公正对待,所以他决定去南方溜达一圈,找找刺激,让自己可以有勇气直面这些不公正——当尊严被无视,要改变的不是别人的心,而是自己的心,不是靠着自己的礼仪和涵养而一味退让,而是在被侵犯时有勇气反击。

而在现实中,一般大多数人选择隐忍并不是因为不想硬刚对方,而是因为刚不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唐雪莉一样,进了局子可以让总统捞自己。这中间的不少人虽然还没有取得唐雪莉一样的成就和地位,但都有着跟唐雪莉一样的信念:用实力去赢得尊重,用成就去回击那些歧视、诋毁、伤害他们的人。

理智总是告诉他们,跟对方争一时口快或是发生冲突并不能改变对方的看法,也不能解决矛盾,或者不能给对方以实际且深刻的打击。所以他们常常对冒犯或是伤害自己的行为进行冷处理,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却变得比以前更加努力。

以前,我觉得这种思考方式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觉得受到不公或欺负就应该反击,选择逃避等于懦弱,所以有点瞧不起这种思考方式。但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阿Q是在想象中完成了报复,而前面所描述的选择隐忍的人则把受到的打击和伤害转化为取得进步的动力,并采取行动。

这些人善于把负面的事情与情绪化为前进的动力,因此他们往往对成功有更深的渴望,有强大的内驱力。但可以预想的是,这些人也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当他们真的有这样的资源和能力给当初伤害自己的人以实际和深刻的打击时,他们却往往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已经把伤害过自己的人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再也不会有交集。甚至有些人会选择遗忘甚至感恩曾经的伤害。

我佩服这样的人。

但是,一味隐忍完全不会发火,把所有东西都装在心里,通常如果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不会发火且没有立场的人,那么别人就很容易把火发在这个人身上,把他当作出气筒。

所以面对不公,一定要“发火”,不一定能让正义得到伸张,最起码向别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总的来说,在缺乏力量的时候,战略隐忍是必要的。

说的糙些:面对不公,打得过当然要打;打不过,可以先跑但也得回头骂两句。

这样才是一个可爱且有魅力的好人。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6

影片中看似有两个主角,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托尼·利普。因为并没有正面详细介绍唐纳德·谢利,而是从他和利普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侧面描写了谢利的家庭,身世和生活。托尼·利普,美籍意大利人,举止粗鲁的大吃货。有黑道背景,在歌舞厅当过服务员兼打手。由于经常打人,换过很多工作,住在纽约治安最差的布朗克斯区。对黑人有偏见,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都直接扔垃圾桶。唐纳德·谢利,文化高且有操守的黑人钢琴家,只弹奏施坦威钢琴,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室内装饰豪华,各种奢华摆件和玩物,有仆人打理生活。

谢利即将到歧视黑人风气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回演出,所以需要雇佣司机,仆人以及保镖。谢利给出的要求很高,而且待遇也不低。他一开始就相中利普,可利普也不是能屈身做下人的角,尤其是替黑人打工,以工资太低拒绝了。利普没了工作,只能靠抵押财物生活,甚至直接和别人打赌,一个小时内吃掉了26个热狗,就为了50美元。谢利最后还是接受了利普的要求,还礼貌地打电话给利普太太征求同意。在临行前,唱片公司给了利普一本黑人安全出行指南,书里面列举了愿意接待黑人的酒店,绿色封面的册子恰好对应了电影名《绿皮书》,而且书上使用了冒犯性的"NEGRO"一词。

八十年代的美国南部美景,徜徉着八十年代歌曲,这样美丽的动态画面下,却隐藏着黑暗的一面。利普说他老婆买过谢利关于孤儿的唱片,封面是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边。谢利告诉他,那是俄尔甫斯,希腊神话中的传奇音乐家,那些小孩是地狱恶魔。这段对话就好像隐喻着黑人天才钢琴家谢利,生活在一群歧视黑人的人群中,而这些带偏见的人只不过像小孩子一样,拥有幼稚的想法。巡演中种种事情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比如,黑人不能进屋,外出喝酒被无理暴揍,不能试穿没买下的衣服,奇葩的城市规定,莫须有的拘捕,以及狭小堆满杂物的更衣室。特别是休息时间,只能使用屋外的茅厕,不能与白人共用洗手间和餐厅。当谢利生气地提出需要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旅店方便时,宴会主人居然同意了。谢利本可以不受这种气,拿着三倍工资在北方安安静静演出,可他却幻想着用自己的巡回演出,让大家去掉偏见。其实不论他怎么努力,种族歧视环境已经根深蒂固了,不管是酒吧混混,名人名流,商店老板,国家警察,俱乐部餐厅,甚至是某些城市,都带着偏见和歧视。

谢利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极高成就,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举止文雅,语言谦逊,过着衣食无忧的上等生活。偏偏对黑人音乐家抱有成见,不吃代表黑人的肯德基食品。每日晚上靠酒精麻痹自己。利普歧视黑人,可却听黑人歌曲,开车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说话粗鲁,性格暴躁。肤色,阶级,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坐进了同一辆车,经过旅途中的几个事件,两人渐渐达到和解。利普从丢掉黑人用过的杯子,变成和谢利共住一间房间。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谢利打抱不平。谢利也放下身段,主动承认错误,教授礼节,指导措辞练习和写煽情的书信。

影片的结尾部分,谢利拒绝了最后一场演出。因为那个侮辱规定,利普也没有收受贿赂而要求谢利表演。在有色人种聚集的酒吧,谢利突破自我,手抓鸡腿用餐后,在没有施坦威钢琴的情况下演奏一曲,惊艳全场。随后在大雪纷飞的回家路上,警察也没有因为车里有黑人而为难他们,反而帮他们疏导车辆。最后谢利主动来到利普家,两人像老朋友见面一样相互拥抱,利普家族也接受的这位谢利,一起共进晚餐。

这部典型的美国公路片,用一段巡回演出的旅程为背景,讲述两个角色在旅途中一系列矛盾冲突,完成了思想转变,性格塑造和自我突破。如果一部电影没有炸裂的特效撑场面的话,真实的剧情和扎实的演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显然《绿皮书》做到了。大到美国总统的特批电话,小到利普的态度转变,影片中营造的温馨画面,虽有些牵强,也算给出一个美好结局,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慢慢去改变,去接纳,包容和保护有色人种,加上阿里传神的表演,拿下最佳影片奖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绿皮书》观后感

电影的背景设定在1962年,次年马丁·路德·金做出了那个著名的演讲“I have a dream”。不太了解美国历史的观众,也能了解到当时黑人被白人隔离、歧视的情况。作为黑人,要依靠旅游指南《绿皮书》,才能在旅程中准确地找到接纳黑人的餐馆和旅店。

电影的主角,一个是著名黑人钢琴家唐·雪利,他需要往南部巡演,而越到南部人们对黑人的歧视就越严重,为了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他需要一个活泛的人做他的司机;另一个主角是白人混混托尼·利普,失业在家的他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于是他来应聘这个司机的职位。在一番纠结后,托尼·利普接受了这个工作,于是这段向南巡演的“冒险”开始了。

唐·雪利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被当时白种人不耻的黑人身份,一个是被当时上流阶层引以为贵宾的艺术家钢琴家身份。这两个身份,使得他的遭遇是分裂开来的,一方面他能在演出台上获得热烈的掌声与恭维,另一方面在台下,他又是被歧视、被隔离、被侮辱,甚至是被殴打的对象。黑人身份,使得他被白人隔离,这也使得他对黑人身份下意识地排斥,拒绝听黑人音乐,拒绝吃黑人喜欢的食物炸鸡,拒绝玩黑人喜欢玩的游戏,这导致了黑人群体也把他当成异类。这使得唐·雪利非常孤独,既不属于白人,也不属于黑人,同时造成他对自我认知的偏离。

而托尼·利普就比唐·雪利简单多了。他是意大利人,是一个白人混混,身上有不少毛病——聒噪、行为粗鄙、贪小便宜、同时受环境影响与生俱来地歧视黑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温和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并且他总有一种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两人刚上路的时候,其实是互相都有些瞧不上对方的。托尼·利普瞧不上黑人,甚至他的亲戚认为他一定干不了一个星期就会跑路的;而唐·雪利也隐隐不喜托尼·利普的市侩和无赖的样子。

在观看了唐·雪利的第一场演出后,托尼·利普就折服于唐·雪利的才华下的,他赞赏唐·雪利对于音乐的天赋;而唐·雪利在托尼·利普的唠嗑中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心房,让他看到自己的孤独、疑惑与愤懑。

在南下一路上遇到的各种意外事件,使得两人交心,两人都因为彼此成为了更好的人。

电影的高潮,在最后一站如约而至的到达了。在最后一站中,唐·雪利被禁止去演出地的餐厅吃饭,被羞辱的唐·雪利决定不进行演出。餐厅的管理员想要贿赂托尼·利普说服唐·雪利,被托尼·利普一拳顶到了墙上。这里体现出托尼·利普成长的完成,如果是从前那个贪财市侩的托尼·利普一定会收下贿赂后劝服唐·雪利,就算没有贿赂,他也应该会拦住唐·雪利的,毕竟若是没有完成所有演出,他是收不到尾款的。

然后俩人去了提供黑人用餐的橘鸟餐厅,在这里,唐·雪利完成了他的演出,体现了他成长的完成。他不再排斥黑人的食物,不再特立独行地下意识与自己的同胞隔离,不再在意钢琴是不是施坦威,完成了自己对黑人身份的认可。

电影看到结尾,放了几张老照片,说这段故事源于真实事件,俩人在之后的岁月依然维持着友谊,直到2013年俩人双双离世。看完电影的时候,就在想这份友谊是多么得珍贵与不易啊,两人身份对立,阶级对立,却能相识相知,并将这份友谊维持到死去。

不过后来看背景资料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俩人就是普通的雇佣关系,甚至唐·雪利还开除了托尼·利普,俩人之后也没有什么联系。唐·雪利的亲属对这部电影表示了不满,说这部电影的构思主要取决于托尼·利普的叙述,而没有怎么参考唐·雪利的角度,甚至丑化了他。

看来故事终究是故事,现实还是太真实了一点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篇7

《绿皮书》背景是讲美国民权运动,黑人刚刚获得胜利后,在南方地区种族歧视严重地区,黑人钢琴家巡回演出践行法律实施的艰难。

影片主人公托尼是钢琴家唐为巡回演出临时应聘的司机及保镖。唐是黑人钢琴演奏家。托尼有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家里来了两个黑人服务人员,用过的杯子都被他丢尽垃圾桶,而为了生计赚钱做起了黑人唐是司机。

影片有非常多的对比,在托尼和唐身上种族、行为习惯、待遇等都有鲜明的对比。托尼虽然是白人但就是个小混混,社会的底层,啥不讲究,能吃能喝能睡,一点礼节没有,在黑人面前感觉有高贵的血统。唐是个黑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贵族的礼节,在白人面前忍让,在艺术上受到白人贵族的崇拜,但在生活上一样还是受到歧视,住黑人专用宾馆,不能和白人贵族一起用餐,白人贵族也是把唐作为一个消遣的工具。

但是唐不这样想,黑人刚刚获得平等的权力,在北方城市尚且还有种族歧视,在南方地区就更不用说了。他在北方城市生活的很多,但是为了黑人更多的利益及推行法律的执行,毅然决定去南方种族歧视严重的地方去巡演,其就是所谓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制度规定了但没有去执行的等于零,执行也是需要刷流量的,流量多了,自然就习以为常了。

唐在巡演过程中处处小心,处处隐忍,在随着和托尼的接触中,慢慢释放了自己的压抑,结果都出事,托尼来救助。两人在接触过程中慢慢消除种族其实,变成朋友。

电影《绿皮书》的观后感


静下心来看一个电影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心里浮躁,烦乱,思考的事情繁复又浅薄,没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没有感官刺激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你大概能猜出我能看得下去的电影是什么样,当然是充满了昂贵的特效,充满了色情暴力或者笑料的那种,很长一段时间了,我只看那样的电影,其实这是大势所趋,多数人都是如此,这几年漫威和DC电影的剧烈崛起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部没有视觉刺激的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讲故事的技术,怎么把人拿住拿稳是一项直通心灵的技巧,我非常绝望的发现世间万物几乎都有规律和技巧,把控人的情感也是一种技巧,看《绿皮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有时候看见本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时候,我心里会捏一把汗,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缺乏戏剧性。然后我就会怀着一种虔诚修习之心把电影看下去。谢利和托尼似乎就是注定会产生矛盾和故事的两个人,托尼是白人,有一半意大利的血统,在社会底层做着一份保安的工作,粗鲁简单又贫穷,性格直爽刚猛,暗藏着责任心和细腻。谢利是个黑人,同时又是一个天才音乐家,社会名流,三重博士,极具学识,修养和音乐技巧,在黑人歧视是社会严重问题的美国地位尴尬,(后来写进的同性恋身份又丰富和饱满了这个人物。)电影开头黑人修理工在托尼家修水管的时候,他妻子拿了两只水杯给他们倒水,托尼发现之后默默的把水杯扔进了垃圾箱,也算是一个引子。生活拮据的托尼在暂时没有工作可干的时候成了谢利的司机。

巨大的不同,隐约的相同和暗藏的矛盾可以让人产出好奇心,想着这样的两个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电影就以这样的开头展开。这种布局让我想起了一部情节上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影,相似之处却是很明显的,那部电影叫《触不可及》,也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讲的是一个黑人应聘做了一个高位截瘫的富有白人管家的故事,同样精彩和引人入胜。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学识,种族,肤色,各种观念都有着巨大差异的两个人,作为故事的主角,是容易写下去的,认识,互发观点之箭,矛盾的出现和激化,理解,弥合甚至到最后的惺惺相惜,应该就是一种情节上的技巧和套路。

《绿皮书》应该算是一部公路片,里面富含着丰富的要素,长途旅行,音乐,美食,种族问题,亲情,友谊,其实刚才我脑子里还有些别的词儿,但是一时语塞想不起来了。假如我以后试图描写什么东西,像这样的讲故事的电影中所蕴含的技巧是具有借鉴价值的,可以从头理顺一下在这样一个作品里,有多少个G点,都在哪里。

从舒适程度和叙事技巧上从上往下排是最合理的。

1、来自总统的帮助

在当时的美国,有一些地区夜间禁止黑人出现在街上,托尼和谢利的车遭受临时检查,被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恶警盘问,托尼在被警察知道有一半意大利血统之后,恶警羞辱他说:难怪你给黑人开车,你也是半个黑鬼,暴怒之下托尼一拳打倒了警察,然后两人被带到了看守所。这里描述了一个面目可憎的警察角色,长得很难看,说话很难听,耀武扬威,蛮不讲理,满脸全是丑恶,让人恨得牙痒,渴望给他各种惩罚和折磨。后来谢利在看守所里要求打一个电话:以公民权利之名。狱警难以拒绝只能同意下来,电话很快得到了回应,原来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谢利的朋友,接到谢利求救之后联系军方将领给看守所打来了电话,恶警被激烈训斥的时候惊诧愤怒又恐慌和屈服的样子就搔到了人的痒处。这种方法在讲故事的时候经常会被用的,用的夸张一点的话,带来的快感也是夸张的舒适,比如在以前很多电视剧里,把坏人描述得及其丑恶,主角以平民之身备受摧残,身边的人受尽委屈,最后主角以大官甚至皇帝的身份突然出现,让坏人极尽狼狈,这种场面总是让人期待,发生的时候令人异常舒适。

2、背后的枪和手里的枪

谢利在对黑人不友好的地区自己到酒吧去喝酒,被几个酒鬼欺负,托尼知道后赶到酒吧去营救谢利,把手伸到背后,做出掏枪的样子,救出了谢利。谢利问:你真的有枪吗?

托尼回答当然没有。这算是故事里比较紧张的一个情节,托尼展示出自己保安职业里面对三教九流的适应和套路。影片尾圣诞夜的时候,因为不满接待方的黑人歧视,两个人撕毁合同,来到一个黑人酒馆,谢利在吧台点单的时候不小了露富,被坏人盯上,两人走出酒吧的时候,谢利虽然全然不觉,但是托尼发现车后面有异动,立刻从身后掏出手枪朝天上开了两枪,把两个小贼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两次掏枪一次没掏出来一次掏了出来,前后呼应,有枪和没枪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个人亲密程度的变化,这也是一种技巧。前后的对应可以显示出一种精致感,对应物的变化也可以呼应故事里人物关系的变化。

3、炸鸡

谢利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尽管他平时总是带着一股阴郁:以他的话说就是,自己是黑人,不被白人所认可,他们请他演出,只是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同时因为他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都要远高于一般的黑人,所以也不被黑人所认可,而且他是个同性恋,觉得自己连真正的男人都算不上。这段话只是他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给自己的一个悲惨定性,并不影响他平时举动的优雅甚至高贵,这种优雅和高贵就给了炸鸡可乘之机。托尼在行车到肯塔基洲的时候,在路边店里发现了非常正宗的美国炸鸡,非常兴奋的买了一个全家桶,一边开车一边大快朵颐,他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拿着大块的炸鸡,那块炸鸡在他的右手晃动的时候还跟着抖动,表面的脆皮渣渣掉落,那种抖动又显示出这块炸鸡内部是多么鲜嫩多汁,这种用手抓着吃的粗鲁而又美味的食物对谢利而言完全是令人嗤之以鼻的东西,但是在托尼反复的要求下,他还是接过了一块,神情谨慎,带着反感和好奇,躲着油污,还问着:没有刀叉之类的餐具么?他吃下炸鸡的时候表情的丰富是让观众非常欢喜的。这种技巧的重点在于让一个原本没有体验过某种事物的人在威逼利诱下,怀着好奇心去体验这种事物,并且在体验之后有非常幸福或者有趣的感受。这里有一种同情的作用,就是说当你深入一个故事,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同情到其中一个角色身上,当这种事发生的时候,你就会想他之所想,爱他之所爱,而你喜欢一个人,就想和他分享一些东西,然后看他的反应,期待着认可和夸赞之类,如果同情的这个角色刚好这样做了,就会给读故事的人非常舒适的体验。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某方面的行家,另一方面的土包子,人们喜欢看土包子进城时候满眼新奇的样子。以前有个电影很厉害,叫做《泰坦尼克号》,里面有个女孩叫做萝丝,是个富家大小姐,和她对手的男孩叫杰克,是个好不容易住进下等仓的穷小子,当杰克在甲板上教萝丝使劲儿吐痰的时候,萝丝的新奇和快乐就让人非常舒服,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4、写给妻子的信

托尼是个粗人,他离家给谢利做司机要走两个月,临走的时候妻子嘱咐他说,长途电话价格昂贵,写信才经济些,一定要常来信,托尼毫无文采,写起信来味同嚼蜡,谢利于是开始教他写出美丽动人的信来,托尼的妻子收到信的时候,被美好的措辞感动到春心荡漾泪流满面。这种技巧主要是用一种技术和能力上的提升或者说蜕变,带来不同的效果,来给读者一种愉悦的感觉。这个方法是普遍的,例子太过于多了。

绿皮书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这个故事是有一定的主题的,从官面儿上讲,就是一个黑人音乐家靠自己的努力和命运抗争并感化周围的人的故事,基本上是平铺直叙的,不会让人迸发出肾上腺的光辉,也不会让人痛哭流涕,这种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多,即便是涉及到自我认识,人性剖析,美好的品格甚至灵魂升华之类的,依然是缺乏感官刺激的。想讲好这样一个故事其实是有难度的,所以这个故事中所涉及的技巧其实很重要,但是在很多时候我觉得,这些技巧实际上是一种不值钱的东西,技巧应该是完全为故事本体服务的,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如果本末倒置,那电影就将会,非常好看,但就只剩下好看了。

我觉得这些想法对我以后写东西将会有些帮助。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700字


《绿皮书》是一部即将上映的喜剧传记电影,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被黑人爵士钢琴家唐雇佣为司机之后两个人之间的跨越种族的友情。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绿皮书,还好我是看了影评才去看的哇是一个不怕不怕被剧透的观众。因为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如果没看影评,可能很多细节会看不太懂。

故事发生在一个端着的雇主和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能处理麻烦问题的员工四周的旅行,里边很多小故事小插曲,都非常准确地说明了当时严重的种族歧视,另外我也看到一个家族家庭的融洽和谐的关系,雇主的体面和周到、细心,隐忍。员工的世故和他因折段旅行的改变。

让我很感动的细节是,黑人雇主在雇佣墨西哥裔白人之前,亲自打电话到他的家里,请他的老婆接电话,与她说明自己希望能借用他老公二个星期,请求她的同意。这让我感觉美国的家庭观念很强,家庭排位是第一的,而且每个阶层都深谙其意义。另外从得到里听吴军老师说,美国人一旦结婚组成家庭,下班后基本不应酬,都是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组织聚会也是家庭聚会我很喜欢那样的状态,欣赏那样的家庭观念。

他老婆同意了他这份雇佣,并交代她老公要常常给她写信。一开始她老公写的信就是流水账,而且他一边吃东西一边写信,饼屑和饮料时常掉在信纸上,人物的大辣辣不拘小节的性格呈现出来。然后黑人雇主提出可以指导他写信,于是他写的信开始诗情画意,押韵有情调,使得白人老婆收到信后可以大声阅读炫耀与人分享。旅途的最后一两封信,黑人问到:还需要我帮忙吗?白人雇员答道:no,I get it。白人雇员回到家后,他家族里的男性亲戚大叫:哦!我们的莎士比亚回来了!最后让我泪崩的是,黑人雇主拿着一瓶酒到他的雇员家过圣诞节,他老婆上前拥抱他,感谢他:感谢你帮他写信。是的,女人什么都懂。

我很喜欢这类型就是通过具体事件去表达人和人之间关系和塑造人物性格的电影。

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奥斯卡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原创: 江南月

前方剧透,谨慎阅读

第91届奥斯卡奖落下帷幕,影片《绿皮书》成最大赢家,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其中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还出演了《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反派维克特,片中一个没有台词的现身,光光靠眼神就透露出犀利演技。优秀的演员就是这样,即使没有一句台词,也能将情绪表达出来。做到极致的更是直接不露脸,比如《霍比特人》系列中的恶龙史矛革配音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仅仅通过磁性通透的声音塑造怪物傲慢自大的性格。《绿皮书》中阿里扮演的唐纳德·谢利音乐家,表情动作自然,情绪流露真实,配得上奥斯卡奖。

影片中看似有两个主角,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托尼·利普。因为并没有正面详细介绍唐纳德·谢利,而是从他和利普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侧面描写了谢利的家庭,身世和生活。托尼·利普,美籍意大利人,举止粗鲁的大吃货。有黑道背景,在歌舞厅当过服务员兼打手。由于经常打人,换过很多工作,住在纽约治安最差的布朗克斯区。对黑人有偏见,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都直接扔垃圾桶。唐纳德·谢利,文化高且有操守的黑人钢琴家,只弹奏施坦威钢琴,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室内装饰豪华,各种奢华摆件和玩物,有仆人打理生活。

谢利即将到歧视黑人风气严重的美国南方进行巡回演出,所以需要雇佣司机,仆人以及保镖。谢利给出的要求很高,而且待遇也不低。他一开始就相中利普,可利普也不是能屈身做下人的角,尤其是替黑人打工,以工资太低拒绝了。利普没了工作,只能靠抵押财物生活,甚至直接和别人打赌,一个小时内吃掉了26个热狗,就为了50美元。谢利最后还是接受了利普的要求,还礼貌地打电话给利普太太征求同意。在临行前,唱片公司给了利普一本黑人安全出行指南,书里面列举了愿意接待黑人的酒店,绿色封面的册子恰好对应了电影名《绿皮书》,而且书上使用了冒犯性的"NEGRO"一词。

八十年代的美国南部美景,徜徉着八十年代歌曲,这样美丽的动态画面下,却隐藏着黑暗的一面。利普说他老婆买过谢利关于孤儿的唱片,封面是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边。谢利告诉他,那是俄尔甫斯,希腊神话中的传奇音乐家,那些小孩是地狱恶魔。这段对话就好像隐喻着黑人天才钢琴家谢利,生活在一群歧视黑人的人群中,而这些带偏见的人只不过像小孩子一样,拥有幼稚的想法。巡演中种种事情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比如,黑人不能进屋,外出喝酒被无理暴揍,不能试穿没买下的衣服,奇葩的城市规定,莫须有的拘捕,以及狭小堆满杂物的更衣室。特别是休息时间,只能使用屋外的茅厕,不能与白人共用洗手间和餐厅。当谢利生气地提出需要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旅店方便时,宴会主人居然同意了。谢利本可以不受这种气,拿着三倍工资在北方安安静静演出,可他却幻想着用自己的巡回演出,让大家去掉偏见。其实不论他怎么努力,种族歧视环境已经根深蒂固了,不管是酒吧混混,名人名流,商店老板,国家警察,俱乐部餐厅,甚至是某些城市,都带着偏见和歧视。

谢利在音乐方面得到了极高成就,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举止文雅,语言谦逊,过着衣食无忧的上等生活。偏偏对黑人音乐家抱有成见,不吃代表黑人的肯德基食品。每日晚上靠酒精麻痹自己。利普歧视黑人,可却听黑人歌曲,开车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说话粗鲁,性格暴躁。肤色,阶级,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坐进了同一辆车,经过旅途中的几个事件,两人渐渐达到和解。利普从丢掉黑人用过的杯子,变成和谢利共住一间房间。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谢利打抱不平。谢利也放下身段,主动承认错误,教授礼节,指导措辞练习和写煽情的书信。

影片的结尾部分,谢利拒绝了最后一场演出。因为那个侮辱规定,利普也没有收受贿赂而要求谢利表演。在有色人种聚集的酒吧,谢利突破自我,手抓鸡腿用餐后,在没有施坦威钢琴的情况下演奏一曲,惊艳全场。随后在大雪纷飞的回家路上,警察也没有因为车里有黑人而为难他们,反而帮他们疏导车辆。最后谢利主动来到利普家,两人像老朋友见面一样相互拥抱,利普家族也接受的这位谢利,一起共进晚餐。

这部典型的美国公路片,用一段巡回演出的旅程为背景,讲述两个角色在旅途中一系列矛盾冲突,完成了思想转变,性格塑造和自我突破。如果一部电影没有炸裂的特效撑场面的话,真实的剧情和扎实的演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显然《绿皮书》做到了。大到美国总统的特批电话,小到利普的态度转变,影片中营造的温馨画面,虽有些牵强,也算给出一个美好结局,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慢慢去改变,去接纳,包容和保护有色人种,加上阿里传神的表演,拿下最佳影片奖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精选


下面的“电影绿皮书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编辑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你是否对写作品名观后感感到毫无头绪吗?撰写观后感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1】

近来常听人说起电影《绿皮书》,叫好的人很多。所以我也找了个时间去看了一次。看了以后有一些感想,其实看的时候就很受感动,所以来写一写观后感。是否高大上不必管,能够直抒胸意足已。

没看电影之前,我见过几次宣传海报,我以为画面上的两个人是父子关系呢。真是的,我怎么没注意到一黑一白呢?我以为影片讲的是父亲如何开导孩子的故事。结果,看了才知道那两个人之前是陌生人,两个人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并且是黑人雇用了白人,而故事发生在种族歧视还很严重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发生在种族歧视相对严重的`美国南方。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国内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就是南北战争(南方与北方的战争)。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在该州内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要求解放黑奴;南方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这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

影片从男主角做保镖的夜总会开始,那热闹、随意的气氛令我向往。后来男主角打工的夜总会要停业两个月,男主角就需要另找工作,因为家里下个星期要交的房租还没着落。急迫的时候,男主角甚至要把手表当掉。这也许就是真实的美国人的生活,他们没有多少储蓄。但是从影片上看,他们并不焦虑,他们不过是聊一聊、想一想再去哪里挣钱而已。男主角后来经朋友介绍找到一份做司机的工作,帮一个三人组合的室内乐团开车,但要走很远、要走很久,因为这个小乐团要从美国的北方到南方去做巡回演出。

在他们出发之前,组织巡回演出的唱片公司给了男主角一本“绿皮书”(Green Book)——美国黑人出行指南,上面列有黑人出行时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那时的美国南方有很多旅馆和餐厅是只限白人使用的。影片的名字由此而来。而他们使用的是两辆绿色的凯迪拉克轿车,那绿色很鲜艳、很醒目,似乎是在述说着什么,或是在抱怨着,或是在抗议着。这也是本片的高明处之一。它并不高声的吼叫,它只是用艺术的手法述说。绿书(Green Book),是源头,是罪恶,是该被指责和攻击的,但它只是书那么大的一个东西,从视觉上没有绿车(Green Car)更有表现力。我很怀疑这部电影的原型故事中使用到的汽车不是绿色的,而影片中的绿车完全是编剧设计的。他们开着两辆绿色的小车出发了,而影片的情节随之一路展开。

那个雇男主角开车的黑人是个钢琴家,他还有三个博士头衔;而受雇开车的男主角是个粗鲁率性的白人。黑人钢琴家,虽然皮肤黑,但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修养、守规矩;白人司机,尽管穷,但很随性、很快乐。两个人要呆在一辆车里,要一起长途旅行,由此就有了很多文化上的冲突,产生了很好的故事。

当他们到了肯德鸡的故乡,男主角非常开心,因为可以吃上最新鲜、最正宗的炸鸡。他买了一个全家桶带上车,然后一边开车一边美美地吃起来。他不光自己吃,也劝钢琴家吃,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嘛,他就是这样的大大咧咧、这样的讲义气。而钢琴家一脸严肃,他很拘谨,他要讲究斯文,他又有些无助,因为他不知道在没有餐桌、没有盘子、没有刀叉、没有餐巾的情况下如何吃东西。在男主角的坚持下,钢琴家不得不用手指接住一块炸鸡翼,小心翼翼地吃起来。他小口小口地吃,吃着吃着似乎也感受到了炸鸡的美味。他吃完了,又不知怎样处理剩下的鸡骨头。男主角就摇下车窗,把自已吃剩的鸡骨头扔出窗外,示范给他看。钢琴家学着做了,让自然的东西回归自然。他没想到生活还可以这样随意、这样放肆、这样开心。这时,电影院里发出了很多会心的笑声(观看这部影片,这种情况常有。这是一部喜剧,一部可爱的轻喜剧)。当然,向车窗外仍可乐杯还是不可以的,所以钢琴家坚持让男主角把车倒回去,把仍出去的可乐杯捡起来。

钢琴家克制、努力、事业成功,他有成就、有钱、待人彬彬有礼,但并不快乐,也不幸福。他说:过着演奏家的生活,到处走,难以安定,难以成为好的丈夫。他没有家人,没有亲人。他高傲、刻板,看上去也没什么朋友。而男主角虽然穷,虽然没有大出息,但生活在他长大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妻子和孩子,有他的长辈和亲戚,有一起长大的伙伴,还有很多熟人和朋友。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男主角的家里(House)人头涌涌、热热闹闹,充满人间的温馨的烟火气。生活过得是否幸福,不是有钱没钱所能决定的。人除了需要钱,也需要爱情、亲情、友情……,需要人之间的关爱,需要温暖。

影片以音乐家巡回演出为线索,所以影片中有许多音乐表演的场景,其中的音乐都很棒,有的是低语,有的是倾述;有的是愤懑,有的是狂欢;有精湛的技巧,也有真挚的情感……;代入感极强,让人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让人痛快。

影片的画面也很美。美国有很美的自然风光,驾车长途旅行可以很自然地把它们摄入画面。那秋天的树林,色彩斑斓,让我想起在吉林长白山脚下从南坡向北坡穿行时驶过的公路。当男主角去钢琴家的住处应聘的时候,他误入了钢琴家楼下的音乐厅。画面上没有观众的音乐厅,在明亮、柔和的灯光的照映下,是那么的宽敞、整洁、温暖、宁静、美好,那就是艺术的殿堂,是心灵的居所。

这部电影好,不在于高科技、大场面,它是一部简单的2D片(在当前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它只是一部传统的有声彩色片),它只是在细腻地用情节、用语言、用动作和表情在讲故事。它讲得是那样自然,讲得入情入理。影片也不靠俊男靓女作招牌,男主角是个中年大叔,大腹便便;其他角色也像是生活中应有的样子,绝不刻意夸张。所以让人看着感觉亲切和真实,就像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影片中的钢琴家在面对白人的歧视时说:不要以貌取人。这个也是很重要的观点。黑人与白人,肤色不同,很容易区分。但是否有教养,是善良还是邪恶,是正直还是诡诈,是温和还是暴躁,是达观还是乖戾,是乐天还是心胸狭小……,就很难一眼看得出来了。影片所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状况应该改善了很多了吧。黑人已经可以当选美国总统,可以领导一大帮白人,就是明证。但以貌取人的问题,应该依然是普遍存在的,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国人对白人总是高看一眼,其实白人也未必就高贵、就有教养、就优秀。我第一次出国去澳洲,飞机一落地,我跟着大家向外走。在过道边,我看到十几个白人等在那里,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眼睛望着我们,似乎在等着我们走完。我当时很纳闷,她们在等什么呢?后来想明白了,她们是清洁工,准备为客舱做清洁。澳洲当然也需要清洁工,像中国一样;白人也可以做清洁工,像黄种人一样。肤色并不能决定一切,外貌也是。

一个人的相貌当然也重要,赏心悦目总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一个美女,可能空有其表;而长相怪异的马云,却能干得不得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言不逮。

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要的。

电影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一些道理--要工资高,受点苦也愿意。既然做了工作,我只做工作职责内的事,并尽力做好。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2】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南部种族隔离政策还在大行其道的时候,一名著名非裔美国古典爵士钢琴家唐谢利计划到南方各州进行巡演,考虑到安全因素的他打算招募一名保镖兼司机。而与此同时,一位意大利裔白人托尼瓦莱隆加恰好处于失业状态,为房租捉襟见肘。于是托尼顺理成章地因自己善于解决冲突的能力争取到了这份工作,就这样,两个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喜好不同的人共乘一车,踏上了为期八周的冒险之旅。

《绿皮书》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绿皮书既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也是一本书的名字黑人旅行指南,在60年代,由于种族歧视的大行其道,黑人出行都要携带一本这样的绿皮书,住错了酒店,甚至进错酒吧都会被白人围攻。

一直以来,种族歧视都是美国和世界绕不过去的坎。黑人钢琴家唐出身高贵,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其内心却非常孤独,倔强,荒凉,甚至试图用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说我拒绝去不欢迎我的地方。但他还是去到了歧视最严重的南方州。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车子抛锚时,唐谢利博士看着那些在种植园辛勤耕种的黑人,与他们进行无声的对视。尽管无言却极尽心灵震撼,那双带泪的`眼眶里有怜悯,有悲愤,有唏嘘,也有对时代洪流冲击的无能为力。可见种族歧视是多么悲哀,残酷,而又深刻!而托尼,一个生活在美国底层的酒吧酒保,他受教育程度不高,说话有些粗俗甚至会一言不合与人动手,但他身上也有温情脉脉的流露,他内心深处的正直与善良也正是通过与唐的接触,才被慢慢地释放出来,并建立了原则和责任感。

如果说唐身上有着一种孤独的浪漫,那么托尼身上就是一种温情的勇气。除去种族歧视的主题,我们也同时发现,人性就像是托尼捡到的那块石头,剥开外壳,里面的种族,国籍,文化,性别都是没有差别的,越往深挖掘,也会发现一样的自私,贪婪,偏执。除了单纯的是非黑白,电影还在讲述一种更深刻的东西如何平衡坚守与改变。比如电影的开头,唐是一个身着华袍却迷惘地活在虚幻世界的人,而到电影最后,他成为了一个在圣诞节敲开自己朋友家门的普通人,怀着分享的心情,一同打开一瓶闪闪发亮的香槟。

人性就像那块石头,被风霜雨雪磨砺,有着许多瑕疵,却始终晶莹剔透,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一场由北向南的旅行,在欢乐中给予人思考,浪漫的孤独和温情的勇气终会相遇。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3】

天才要学会和孤独相处。

白人中的底层和黑人中的高层,阶层并不是一定固化,人生总有例外。

出生有时会决定命运,但是命运的天平也会向你倾斜。

活着的时候务必淋漓尽致。

也许在明天,你会收获一份惊喜,或许是友谊,也可能是爱情。

时刻要记住令你立于不败之地的是你的尊严。

人物刻画生动,毕竟是真人故事改编。

背景是在1963年的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在主人公南下巡回演出时特别明显,唐是勇敢的灵魂,忍受不公的同时又在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位伟大的黑人音乐家,如此的身份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矛盾体。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忍受着常人无法触及的孤独,时刻都是活得那么正经。有点俏皮的桥段是唐教托尼写家书,体现出了黑人钢琴家的才华,骨子里也透露着浪漫。

托尼的性格是极具直男性格,对家人的担当和责任感会让你觉得这个有着标准美国胖子外形的人其实也是很帅的,为了补贴家用去比赛吃热狗,吃了26个,拿到奖金妻子激动地说下周可以交房租了,一个为家奔走的丈夫形象就此树立。当然为了养家也就接下了为唐开两个月车的活。

最后的结局也算暖心,唐带着一瓶酒到托尼家过圣诞节!托尼的职业生涯下回分解。

佳片一部,邀您共赏《绿皮书》!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4】

《绿皮书》,三项奥斯卡奖得主,无疑是20xx年初最热的电影之一(当然,热度无法和《流浪地球》相比)。

在上映的第三天,我也满怀着好奇和对那片土地的想念,走进了电影院,看完了整部片子。

总体感觉:温暖、有趣、细腻,也略微感叹!

1

说到温暖,其实有点意外。

奥斯卡大奖得主能是如此温暖、不虐的影片,着实让我有点意外。整部影片虽有时有点紧张,但大部分时候是轻松且惬意的,最后的ending也是大圆满……真好!

因为我是一个从不看悲剧恐怖片、悬疑片的人,只爱看喜剧、爱情剧,特别喜欢happy ending,自然对这种类型的电影特别钟情。

各种金句鸡汤频出,真是让人元气满满~

生活已经如此紧张,何必在大荧幕上还给自己添堵?

来点正能量,岂不更好~

2

说到有趣,真是有点好笑。

里面粗鲁的白人和优雅的黑人形成鲜明的反差~看到白人给妻子写信的语句:How are you?I am fine!

这不是我们小学课本里韩梅梅和李雷的经典对话么?原来美国人也这么玩儿啊!

满电影院都是拥有同样回忆的人,爆笑一场!

各种小段子不断,能领会其中,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3

说到细腻,不得不说两位主演。

没有大制作,没有大场面,就是两个男人撑起整个剧情。

演技,是必须的!

白人男主,“魔戒”里的阿拉贡,增肥40斤牺牲形象出演,确实把生活在布鲁克林的底层人民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每一次提裤子、掏耳孔、剔牙齿……都是那么鲜活而粗鲁,让人无法想起以前那个人类之王!

而黑人男主,是我见过最性感的黑人。

细腻、优雅又不失敏感与理想主义,刻画难度上比白人更高,难怪小金人给了他。

每个眼神、每个笑容、每个动作都是戏,让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

4

说到感叹,整个故事正好发生在美国平权运动的前夕(1962年)。

所谓平权运动,通俗点说,就是本来美国社会白人与黑人、男人与女人的地位也不是如今这样的局面,而是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运动才逐渐变成现今这般~

而这场平权运动,不仅仅是人权的平等化,更催生了很多时尚事件与品牌……作为对“时尚”话题如此敏感的我,关注点总是无法离开这里!

说实话,时尚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ta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事件耦合而成的产物!

香水的发扬光大是由于欧洲黑死病的肆掠;

Levi‘s牛仔裤的诞生是源自美国西部的淘金热;

而世界上第一套女士西装的问世,以及YSL品牌的声名大噪则来源于这一场1960年代的平权运动!

在那个男女极其不平等的年代,女人只有穿着蓬蓬裙来显示自己家境优越,因为裙摆越大越证明丈夫家里有钱、自己不用干活(那么大的裙摆确实啥也干不了)!

于是,女人们的裙摆一个赛一个大。

硕大的裙摆,炫耀了女人经济状况,也体现出其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和男人一样工作交际,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在家当“谁的谁”,不是吗?

于是,当1930年电影《摩洛哥》里德国演员Marlene Dietrich穿着燕尾服、头戴高筒男式礼帽亮相时,真可谓是晴空霹雳,启发了男装女穿的风潮。

魅惑的眼神,帅气的装扮,比纯粹的女装更吸引人,同时也彰显出男性的率真魅力……

但是电影终究是电影,虽为时尚提供了新的灵感,但却很难在当时的社会上流行起来。

直到1966年,法国著名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伊夫·圣·罗兰,YSL)以这部电影为灵感,设计出第一件女性西装(Le Smoking),才真正开创了女士穿西装的`时代。

女性西装的诞生,催化了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思潮。

不久,欧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平权运动,女人要求两性平等、非婚性行为、合法化以及开放式婚姻……

时代的进步,有时候就是被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并推动着,其实背后都有着非常深刻且深厚的积累!

看到黑人要求与白人同等权利的渴望眼神,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些穿着蓬蓬裙、渴望和男人一样叱咤职场的女人……

人性,无法永远被压抑!

人性,终究会被解放!

所谓时尚,也不过就是用外在的形式不断解放人性的过程与表征!

绿皮书,是黑白肤色的绿皮书,也是人性追求平等绿皮书。

人,生来就不平等,所以才有了追求平等的动力与欲望!

选择与引导自身用更恰当的方式解放人性,在现今社会,变得更为有现实意义!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5】

今天看完了美国电影《绿皮书》,给我非常大的震撼,这是一部描述黑人音乐家雪利的故事,这位黑人音乐家不仅是音乐天才,他还取得了心理学和乐理学等博士学位,是一位兼具音乐天才和修养、学识的黑人,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还是前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朋友。就是这么一位出色的美国黑人,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故事是这样展开的,他受公司的委托,要到全美巡回演出,需要一位司机兼保镖,公司为他选择这样的一个人真是煞费苦心,在面试了很多位之后,还是没有让他称心如意。这时,一个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名字叫托尼,出现在他的眼前,于是,他让人联系了托尼,并且对托尼进行了面试,当托尼走进雪利的办公室时,他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间办公室堪比国王的宫殿,里面宝物应有尽有,都是世界上一些奇珍异宝,如果说他是阿拉伯的一位猷长,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当托尼看到眼前是一位黑人时,顿时改变了主意,因为白人从来就瞧不起黑人,更别说为黑人开车了。但是,雪利得知托尼可以为他摆平很多事情,因其在业界小有名气,所以雪利极力挽留托尼留下为他开车,并且答应了托尼提出的一切要求。

于是,托尼在合同上签了字,雪利的管家给了托尼一本绿皮书,上面都是雪利巡回演出的一些路线图和所住的旅馆名称和地点。他们巡回演出的路线是从纽约出发一路向南。在北方他们无需担心什么,但是,他们一路向南却是令人十分担心的事情。

因为当时,黑人解放时间并不长,他们别说在社会上有地位,能够不受白人打骂已经很不错了,而托尼在处理这些事情上面很有一套,这就是雪利非坚持要托尼担任他司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一路向南,当走到印第安那州汉诺威市演出时,工作人员居然用一架破旧的钢琴让雪利演奏,钢琴里面全是垃圾,当托尼看到这种情形,让工作人员换一架钢琴时,工作人员居然说一个黑人哪有那么挑剔,被托尼打了之后工作人员才换成了一架指定钢琴。

他们走到肯塔基州路易斯威尔市时,雪利只能住在专门为黑人准备的旅馆,而托尼却可以住在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好的旅馆里。雪利为了解闷出去喝酒,居然被一群白人殴打,托尼赶到才解了围;当他们在北卡罗来纳州,雪利演出大获成功,并得到很高的赞扬,但当其去厕所解手时,却被工作人员拦下,因为他们在外面一棵大树下用木板给雪利专门搭建了一个厕所,其实就是平时民工用的那种简易厕所,雪利看到后拒绝使用,最后他们宁愿推迟半个小时演出,也不肯让雪利用他们的厕所解手。无奈之下,雪利只能回到自己居住那家旅馆上厕所,这往返需要半个多小时。

在佐治亚州的梅肯市,托尼让雪利买件西装,雪利走进西装店时,店主看到他是黑人坚决不让雪利试穿衣服,非要雪利先买下来,如果不合适他们再修改。而白人客人却可以先试穿再决定买不买;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因雪利是黑人居然无故被抓,在他和司法部长通电话后,才得以脱身。

雪利在台上倍受尊重,这是因为他的艺术才华,但是,他到了台下,人们并没有把他当成艺术家,而还是把他当成普通黑人对待。他本可以在纽约市卡内基音乐厅拿着几倍于巡演的工资,还不受白人歧视,过着优雅舒适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走出去巡演,以他的艺术天才来让人们改变观念。

托尼曾经问过同事,雪利为什么非要受着屈辱,还要坚持演出。同事告诉他,天赋固然重要,但是,观念的改变更为重要。雪利就是要和总统肯尼迪一同来改变美国对黑人的歧视,而虽然他很有钱,但是人们并没有给他应有的尊重,他是用他的精湛技艺,和高尚的人格来感化这个世界,并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篇6】

《绿皮书》背景是讲美国民权运动,黑人刚刚获得胜利后,在南方地区种族歧视严重地区,黑人钢琴家巡回演出践行法律实施的艰难。

影片主人公托尼是钢琴家唐为巡回演出临时应聘的司机及保镖。唐是黑人钢琴演奏家。托尼有非常严重的种族歧视,家里来了两个黑人服务人员,用过的杯子都被他丢尽垃圾桶,而为了生计赚钱做起了黑人唐是司机。

影片有非常多的对比,在托尼和唐身上种族、行为习惯、待遇等都有鲜明的对比。托尼虽然是白人但就是个小混混,社会的底层,啥不讲究,能吃能喝能睡,一点礼节没有,在黑人面前感觉有高贵的血统。唐是个黑人,受过高等教育,有贵族的礼节,在白人面前忍让,在艺术上受到白人贵族的崇拜,但在生活上一样还是受到歧视,住黑人专用宾馆,不能和白人贵族一起用餐,白人贵族也是把唐作为一个消遣的工具。

但是唐不这样想,黑人刚刚获得平等的权力,在北方城市尚且还有种族歧视,在南方地区就更不用说了。他在北方城市生活的很多,但是为了黑人更多的利益及推行法律的执行,毅然决定去南方种族歧视严重的地方去巡演,其就是所谓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制度规定了但没有去执行的等于零,执行也是需要刷流量的,流量多了,自然就习以为常了。

唐在巡演过程中处处小心,处处隐忍,在随着和托尼的接触中,慢慢释放了自己的压抑,结果都出事,托尼来救助。两人在接触过程中慢慢消除种族其实,变成朋友。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尊严


尊严

——观电影《绿皮书》有感

原创: 卢宝山

看完电影《绿皮书》,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部为尊严而奋斗的影片。

在美国的19世纪60年代前,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很严重,大多白人种族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像黑人等都是垃圾民族,白人们从内心里歧视有色人种,为此,美国还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因为解放黑人农奴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绿皮书是政府就某一重要政策或议题而正式发表的咨询文件,起源于英美政府。因为报告书的封面是绿色,所以被称为绿皮书。 绿皮书被视为政府对国民征询意见的一种手段。电影《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本"黑人出行攻略".

故事内容很简单:托尼由于夜总会关门装修,也亟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了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当他到达豪华公寓后,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雪莉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之中,但托尼需要钱,而博士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给托尼付钱的唱片公司给了他一本"绿皮书"指南,上面列着当地黑人可以吃饭睡觉的地方,因为很多旅馆和餐厅都是只限白人,在一路开车南下的过程里,截然不同的两人矛盾不断,引发了不少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行程临近结束两人在观念上逐步达到统一,黑人白人和谐相处,雪莉学会了与人共处,与大家一起享受快乐,托尼的灵魂变得高贵,观念修养得到极大提升。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与凌辱。

在雪莉和托尼两人的公路旅行中,听到的"黑鬼"称呼,看到的黑人不能晚上出现在村庄,餐馆可以扣下黑人洗碗,黑人不能用屋里的卫生间,不能和白人一起出现在高雅的餐厅里,这都是对黑人尊严的践踏。

众生平等,人生而平等,不是白色人种就是天生高贵,有色人种就是天生低贱。

人们印象中的黑人应该是粗俗、不修边幅,而主人公雪莉博士却住在像城堡一样的豪宅里,是一个拥有三个博士、会八国语言的钢琴家,有着良好的教养和学识。

人们脑海中的白人则应是西装革履,非常具有绅士风度,而另一名主角托尼却大腹便便,和一大家人挤在狭小的公寓里,会为了赚50美元而和别人比赛吃汉堡,碰到事情的处理方式往往是挥拳头,市侩而粗鲁。

为尊严而战,让人类精神高大。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曾评价雪莉博士说:"他精湛的技艺配得上神"(His virtuosity is worthy of Gods)。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雪莉博士本应家喻户晓。但他一生低调私密。

雪莉博士为什么要去南方为白人演出?为什么受尽不平等待遇,还要给白人表演,跟白人握手?

故事发生的背景,1962年也是个奇妙的年份。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随后美国也相继有30个州公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条文,但这30个州中没有一个是南方(马里兰州以南)的州。在这之前的1962年,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而雪莉博士巡回演出要去的地方,就是问题最严重的南方各州。

雪莉博士就是要通过一场场表演来证明,有色人种并不低贱:他们一样有礼貌,有才华,有涵养。

进行这么憋屈和危险的巡回演出,雪莉博士并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兄弟姐妹,为了改变世人的观念。个人灵魂的贵贱跟肤色没有任何关系:一个白人也可能是个乞丐或小偷,内心卑鄙险恶;一个黑人也可以是个博士或医生,高尚而善良。

要改变人心,需要的不仅仅是天赋,更需要勇气。

因为他的目的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变人们的想法,这个社会推动不了的即使他力量微薄也要去做,雪莉博士是强大的,他可以放弃自己可以轻松得到的一切,为自己心中那一点光亮,为这个社会被黑暗遮挡的共容而努力,这本就是令人肃然起敬。

演出最后,雪莉博士作为演出的音乐家不能在饭店与白人一起就餐,为了尊严他放弃了演出。他到橘鸟为黑人弹奏白人禁止黑人弹奏的古典音乐,他与黑人一起发自内心的演奏爵士摇滚乐。

在回家的路上,白人司机托尼生病,雪莉博士亲自驾车送托尼回家,这颠覆了雇主和雇佣者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亲密的兄弟情怀。当雪莉博士到司机托尼家过圣诞节的时候,托尼非常感动,这彻底颠覆了托尼此前的种族歧视。

追求尊严说到底是追求尊重,观念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勇气和奋斗;尊严是可以捍卫的,只要有勇气和强大的内心。

《绿皮书》观后感500字


《绿皮书》观后感


好看的。
种族话题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话题,电影是很好的媒介。但是要让电影里的这个故事既在三界之外游离,又要观众有代入感和思考,这个平衡和角度很难取舍。一般这种类型的故事,常见的视角是强势视角,看见弱势的不顺利之后反思自己然后做出改变实现大和谐,这个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弱势群体中的强话语权人与强势群体中的弱话语权人之间的交集。好看的故事必然要有冲突有碰撞,tony和tang两个人物的们每一个点都在冲突,从灵魂到外壳,从外界到内在。发生冲突是理所当然,和解是漫长且考验人的。电影展现的和解过程漫长又残酷,从纽约出发一路向南像是把两个人从象牙塔抓出来丢进现实世界的雾霾里,从酒吧到西装店到警察局,对博士种族身份折磨的高点发生在伯明翰,但是和解的也从伯明翰开始拴上了最后一环。博士和tony两个人的和解是从澡堂和警察局这一段开始的,博士的那段自我剖析是他对自己的辩白和拉扯,给电影前段里的那个私下端的过分台上笑容亲和的黑人钢琴家的所有行为做了解释,同样,tony的市井气和义气总是来得恰到好处,俗的时候真的太俗,能干的时候又很能干。电影里有几个场景很让我动心,一路贯穿下来博士教tony写情书,以及圣诞夜妻子悄声对博士说谢谢他的信的时候。写信的部分有个博士穿着黄格子西装指导的场景,配着飘落的黄叶,那个场景太好看了。妻子那个拥抱和耳语之后两个人的笑真的太美了。以及博士用邀请tony作自己的经纪人委婉的表达自己低头的意愿,那里真是有股倔强的可爱。当然,肯德基的出场是不能不留下印象的,别人家的全家桶有那么大一个鸡排!!虽然那天的晚饭没有吃成肯德基但是这个小片段真的很有趣。
其实很开心最后看到了全家福一样的和解画面。电影表现的是美好的一面,真正的种族歧视其实还是没有完全消灭,再将目光落回现实又会觉得很无力。但既然这是一个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那还是抱着最后一点柔软先和自己和解吧。毕竟大雪夜的家庭聚餐太美好,每人能拒绝这份团圆美好。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800字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


《绿皮书》是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

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影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于2019年1月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多项提名。1月,马赫沙拉阿里凭第25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电影最佳男配角、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2019英国自由电影奖最佳男配角奖。2月25日,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凭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电影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晚,养正幼儿园组织大家看电影。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电影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这个电影很独特,很动人心弦。
首先,感受到自己身为中国人的幸运!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但是,没有种族歧视,大家和睦相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自己的国土上,哪里都如自己的家园。这是多么幸运啊!唐虽然是世界上优秀的钢琴家,虽然是嘉宾,但是,不能与主人一起进餐,不能与主人共用厕所,即使是在宾馆这样的公共场所。这在泱泱华夏,真是显得不可思议!

一个硬币有两面。幸运的另一面是什么?是责任。所以,我们要自律精进,立身行道,让全世界共享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支持更多的人和谐相处,支持更多的生命活出尊严与色彩!

其次,感受到人生的风雨兼程。为了实现更加高远的目标,更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难免遇到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时候。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唐选择巡回演出,虽然收入更低,更加辛苦,更多风险,但是,如果不与白人打交道,就失去生命感召生命的机会。
人生立正行远,但是,正路不等于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

再次,感受到修行的重要性。有句话我印象深刻,是这么说的:一个人,不管心地多好,如果脾气不好,都不能算是个好人。托尼在旅途中,有几次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情动手打人,结果其中一次惹来麻烦,被关进监狱,差点错过演出。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

还有,感受到不管世界如何,外在如何,我们都可以创造颇多的可能性。托尼与唐,差点没有谈拢;经过磨合,竟然同住一个房间,甚至在圣诞夜,唐竟然走近托尼的家。

同时,感受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唐在一些事情上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比如,解手要去洗手间,还有,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以及每次弹琴都全身心投入等。流俗众,仁者稀。别人如何,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但是,自己如何,我们可以作主。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还有,感受到一个事情的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唐的天赋与才华,因为他身处种族歧视的国度,所以,他的地位与影响力,他的生命价值与幸福指数受到严重影响。有一次,他一个人出去,想喝两杯,没想到被人欺凌,仅仅是因为是黑人。幸亏托尼智慧解围,否则,后果更糟。

最后,感受到人生意外无处不在,惊喜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珍惜缘分,活在当下,需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因上全力以赴,果上自在随缘。托尼与唐,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哪里容易想到,从应聘司机开始,竟然会发生这么多彼此成全的故事,竟然成了好朋友?

在此,谢谢为了这次活动精心准备与无私奉献的所有家人们!

衷心祝愿大家从中学习多多,因此过得更加美好!

电影绿皮书观后感3000字


最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绿皮书》正在热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呢?影片主要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和黑人爵士钢琴家唐之间的跨越种族和阶层的友情。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绿皮书》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部好电影。不像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让人看不懂,《绿皮书》获奖在我看来名至实归。电影的故事情节逼真写实,节奏松弛有度,戏剧冲突自然又精彩,人物对话言之有物又妙趣横生,人物个性鲜明又合情合理,演员表演更是功力深厚,无可挑剔。最重要的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具有无可争议的进步性。

先要讲讲什么是绿皮书才能了解六十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是何种样子,这有助于很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性。绿皮书是一本旅行指南,不过这个旅行指南是专门针对黑人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黑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不享有迁徙自由,住店自由,只有很少的酒店和饭馆接纳黑人顾客。这本绿皮书就是专为去南方旅行的黑人准备的可以接待黑人顾客的旅馆和饭馆的名录。其实,仅仅这本绿皮书的存在就足以说明美国六十年代时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虽然1962年距林肯总统发布《奴隶解放宣言》整整一百年了,可在美国南方和中部地区依然是种族隔离的地方。歧视黑人在美国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不仅在南方,即使在最为开明的纽约也一样随处可见。片中主人公托尼虽然并没和黑人有过什么交集,可因为社会的熏染,也极其轻蔑和歧视黑人,连黑人管道工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最可笑的是,不仅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存在鄙视链,白人内部也存在着鄙视链。意大利裔的托尼就被南方警察骂为半个黑人,而托尼对把他误认为警察的酒吧小姐说,我像爱尔兰人吗?让我们知道,那时的美国警察大部分出自爱尔兰裔美国人。电影中偶尔出现的几句针对犹太人的话,也让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犹太人在那时也是受歧视的二等公民。电影里的这些生动情节和对话,惟妙惟俏地展现了六十年初美国社会的众生相和黑暗面。

革命的真正意义是观念的改变,当然这个观念是先进的观念。就像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言,真正的革命是心灵的革命,没有思想的进步的所谓革命不过是改朝换代和街头闹事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六十年代的人权运动可以称为真正的革命。美国的人权运动是与美国的思想文化革命同步进行的,如果没有思想文化上的革命,黑人即使一时获得了解放也是不长久的。虽然这个革命不以暴力为主要手段,而且也存在很多革命的滥觞,但因消除了种族隔离制度,破除了有色人种为劣等人的这个在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其进步意义显而易见。

歧视来自于无知和傲慢。不仅种族之间有歧视,各种人群之间都有歧视,这是差别心带给人类的共同智障。歧视就是鄙视链的极端化。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仅有肤色的不同,胖瘦的不同,高矮的不同,还有智商的不同,家庭出身的不同,学识学历的不同,拥有财富的不同,社会身份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也建构了各种各样的鄙视链。

对于歧视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雪利选择的是非暴力抗争方式。雪利的南方之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有意去对抗种族歧视,为的是改造南方人的种族歧视观念。所以,雪利的巡回演出,也是一次革命之旅。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采取非暴力的抗争方式与种族歧视作斗争是非常理性的,比之暴力抗争更容易取得真正的胜利。非暴力抗争是攻心为上的策略,黑人只有争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白人的同情和支持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而黑人在自我解放的过程中也解放了白人,这一理想状态几乎是所有抗争者最初的诉求,可真实的历史是,人权运动中的黑人解放是非暴力和暴力抗争相结合的产物。

一部好的电影都是多主题的,高容纳性的,《绿皮书》也不例外。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不仅表现了反对种族歧视的第一主题,还表现了不同背景的两个人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的主题,这其中又包含了自我救赎,自我解放的主题,也隐含了对身份社会的批判主题。

一个本真的人是没有身份感的,因为身份感是外在的,是附加在我们身上的社会性。越是有身份感的人,越喜欢带着面具生活,而且最容易出现歧视心态。一个有平等心的人,对那些有着强烈身份感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反之,则会有一种亲近感。

法国有个电影叫《触不可及》(The Intouchables),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讲的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没有什么身份感的黑人小伙,与一个残疾的超级富豪互动的故事。超级富豪在黑人小伙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那个阶层普遍缺乏的真诚,而喜欢上这个看似有点缺心眼的小伙。黑人小伙虽然震惊于富豪家的豪华和奢侈,但却并没因此觉得自己卑微,气场依然十分强大。这个强大的气场来自于他的平常心和平等心,也即一颗没被污染的真心。他并不为自己的肤色,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而自卑,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他喜欢那个面试他的女秘书就跟他调情,心理根本没有什么配不配的意识。

在现实社会中,身份感并不是只存在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精英人物身上,也存在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身上。见到比自己富的人就自卑;见到比自己权力大的人就巴结;见到洋人就点头哈腰,满脸堆笑,而对自己的同胞则是一脸的不屑;见到名人就去求签名,好像签个名就成了名人的朋友,自己的身价也高了。这也是一种身份感带来的自我歧视,这种自我矮化的心态即来源于差别心。

身份感限制了人的心灵自由,使原本自由的心灵被身份给蒙蔽和扭曲了。《绿皮书》里的那个白人托尼虽然一开始也歧视黑人,但却是个没什么身份感的人。他活得真实、自在、简单,虽人在底层,也自得其乐。其实,快乐和幸福只是内心的感受,和财富、权力、地位统统没有关系。就如中国老话说的,农家自有农家乐。高高在上的精英权贵虽然不为柴米油盐发愁,可也一样有他们发愁的事。身在底层的人,可能听不懂,也去不起歌剧院,音乐厅享受那些高雅的音乐,但在街头巷尾打麻将,玩扑克也一样是快乐的。谁能分清那种快乐更快乐,那种快乐更高级呢?

托尼的社会身份很低微,当过垃圾车司机,酒吧保安领班,头脑简单,手比脑子来的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底层的混混。可在托尼身上,观众看到的是普通人的率真和仗义。恰如老话所说:仗义多在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

而那个黑人精英雪利,虽然拥有了财富,名声和精英的身份,可因为肤色却成为被歧视、被侮辱和被迫害的人。雪利其实是一个精神上的白人,他不吃黑人喜欢的食品,不听黑人音乐,不了解黑人明星,他喜欢的一切都符合白人上流社会的标准,他的精神世界和白人完全一致。可即使如此,因为肤色的原因,他还是一个不被白人所接受的异类。正如雪利所说的,虽然他们(白人)接受我在台上的一切,喜欢我的音乐,可我下了台仍然是一个被歧视的黑人。在台上,雪利是明星,可下了台,连酒店的厕所都不让他用。影片就是以这样的矛盾和反差凸显了种族歧视的荒唐和愚蠢。

绿皮书观后感500字


《绿皮书》观后感

看完电影《绿皮书》,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都说白人托尼是主角,而不是黑人唐谢利?虽然电影开头先出现的是托尼,但托尼生活的改变,却是因为谢利博士。反抗种族歧视的是谢利博士;雇佣托尼的是谢利博士;体现电影主旨的,似乎也是谢利博士。是谢利博士说出的保持尊严,才能赢得胜利,而不是托尼。刚看完时,我甚至感觉,《绿皮书》就是从一个贫穷白人的视角讲了一个富裕黑人的故事。
这个富裕黑人的故事是什么呢?唐谢利要到南方做巡回演出,雇了满口脏话、抽烟成瘾、黑人工人喝过的水杯都要丢进垃圾桶里的托尼给他做司机。谢利博士举止儒雅,风度翩翩,和白人富人一般;托尼的生活几乎毫无尊严可言,一点钱都来之不易,因此开头他对谢利博士是抵触、羡慕又有些不屑的,再加上他种族歧视的倾向,二人开始动不动就会吵架、发火。而随着故事推进,谢利博士教会了托尼给妻子写信,教会了他诚信,不能无缘无故打人,教会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教会了他反抗歧视,更教会了他友情和信任。
这个富裕黑人的故事中,真正成长与改变的,是托尼。这或许就是托尼是《绿皮书》主角的原因。在我看来,《绿皮书》不仅讲了唐谢利反抗歧视的勇气,还讲述了这份勇气与尊严对种族歧视者的感染与改变。在1960那个白人至上的年代,谢利与托尼的友情和这种感染与改变,正是改善种族歧视现象所需要的。
今天的世界,或许已经没有了指明黑人允许进入的场所的绿皮书,少了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但在这个走向和平、平等与美好的世界中,种族歧视依然在角落中存在着,在笑容和鲜花和歌声中藏匿着。存在的,还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外貌歧视。当大人认为孩子的创意不过是胡编乱造,当男性认为女性只能柔弱而不能坚强,当人们对于工人、对于清洁工嗤之以鼻,当人们在私底下叫着日本鬼子阿三外国佬,歧视真的离我们很远吗?我们想过像唐谢利一样改变它吗?相信过人们也能够像托尼那样被改变吗?考虑过我们有能力让自己和别人更有尊严吗?
以上便是我对《绿皮书》的思考。

观后感《传记电影绿皮书观后感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电影绿皮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