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的,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已经新鲜出炉,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13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机器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情感更是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坎里,沁如心脾,久久回荡着。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创造奇迹。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能触碰你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善良坚强的活着。你,也就有了更多向前的勇气。

其实我认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无法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中国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将越来越好!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充实感,支撑着自己。让自己受到洗礼。

这,正是感动的力量!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电影可以解放我们的视角,拓宽我们的思想,在观看的过程中总会生出很多不一样的感慨,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谈谈自己的具体感受。您是否对写作品的观后感有所疑问呢?经过搜索整理,读后感大全为你呈现“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

这两天到处除了奥斯卡就是感动中国。不过估计是我孤陋寡闻不关心时事,评出来那是个人里头,我就知道季羡林是谁,其他的别说知道他们干了什么,连听过名字的都不到一半!不知道这些人都感动谁去了。我觉得其实就是,中央说了,得感动中国;新闻联播说了,我来感动!然后这些人就貌似感动中国了。其实呢,中国这么大,哪儿感动去啊。

感动,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吧。你跟我说有一人炸飞了一只胳膊还抗洪救灾去了。我可能确实也感动一下,可能。但是这感动一下,可能还不如收到哪个朋友一条天冷加衣服别感冒的短信来的深刻。就算感动中国了,其实对于单个人来说,能有多大意义呢?我可能因为有人提醒我加衣服别感冒,也提醒周围别的人一下。但是我可能因为感动中国某个人感动了我一下就立志要当新时代的活雷锋么?鬼才信!

有些事情,感动感动管用,有些事情,不管用。一个人,能有多善良,多无私,多伟大,不是感动出来的。我们小时候,整天喊着什么学雷锋,学完雷锋学赖宁,学校里头到处挂的都是大照片,恨不得与国旗同辉。学了没有?也学了啊,每年一道三月五号就去大街上劳动去,所过马路,路口举过小旗儿,公园擦过栏杆座椅什么的,还给自己家和同学家扫过楼道。可是然后呢?只要学校不要求,甚至即便学校要求了,只要语文老师不让写这篇作文,这些事儿就再也没干过,想都没想过。而且说句老实话,雷锋当年干嘛来着我还知道,至于那什么赖宁,模模糊糊而已。这些宣传,我真没看出有什么用来。什么无私什么善良,不是所谓的高尚品质,而是一种能力,或者说一种思维和处世的方式。感动,越是感动中国,越是感动不了我,中国太大了,感动了中国的人感动不到我头上,感动我的,也不需要感动什么中国。要感动,也用不着感动中国,要是你够细心,每天都会有感动的。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2

今天校外辅导班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动了,我是边看边流着眼泪,十个人编织了十个故事造就了十个英雄,他们的事迹都十分典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要说对我最感动的是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一天晚上,一辆失控的大车像无头苍蝇一样,高速撞向刚下课的初三(3)班的学生们,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张丽莉老师看见了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顾一切冲向孩子们,用力把孩子们推开,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反映过来,寻找救命恩人时,发现张丽莉老师已经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同学们含着泪拨打了120,当这位善良的好老师被赶来的救护人员艰难地从车轮下救出抬上担架时,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0救护车开上公路时,已有自发的数百辆车等在那里,一起开着灯为她送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好几天张丽莉老师才从昏迷中醒来,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瘫痪。

在节目播出中,她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她的学生们个个含泪向她拥去,抱成一团,全场一片掌声。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停地在想:张老师是个非常普通的女老师,她当时那来那么大的勇气?她当时有没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责怪她的,可她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把生留给了学生。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不是每个人随便能做到的,是张老师平时心中装着学生,是张老师对学生充满着爱,是张老师的善良和高素质。张老师是时代的骄子,是我们的英雄。现在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象张丽莉老师这样的人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张丽莉这个名字。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每天中午,卜陈学校初三学生程雨秋在叶连平家吃过午饭后,就到对门的“留守儿童之家”教室里上自习。

“我家离学校远,叶老师让我中午不回家,就在他家吃午饭,可以节省出1个小时时间来学习。”程雨秋告诉记者,她父亲因病去世,妈妈平日在周边打工,供她上学。她希望能用好成绩让妈妈开心,但过去考试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等,尤其是英语总是“拖后腿”。

叶连平了解情况后,不仅积极联系爱心人士资助程雨秋,还让她每周日上午在“留守儿童之家”补习英语。平日中午,叶连平也抽出时间辅导她做作业,讲解英语难题。

“叶老师每天供我午饭,一分钱都不收,还给我补习英语,我不能辜负了他的期望。”程雨秋学习十分用功,英语学习突飞猛进,考试总成绩保持在班级前5名。

在叶连平家吃“免费午餐”的不只是程雨秋。去年刚刚从卜陈学校毕业的钱龙女,在叶连平家整整免费吃住了3年,直至今年考上了和县幼儿示范学校。至今,在叶连平家客厅后面,钱龙女睡过的床上还放着她未带走的被褥。

“按中考成绩是可以上高中的,但选择上和县幼儿示范学校,就是想成为一个像叶老师一样的好老师。”钱龙女略带羞涩地说,叶老师让她感觉当老师挺好的。

多年来,叶连平免费提供吃住的孩子超过了100名。有时候,孩子家长实在过意不去,就送钱或物到叶连平家,但都被他坚决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我一个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不缺钱花,而且我吃什么就让孩子吃什么,并没有特意准备菜。”

事实上,叶连平对买菜很讲究,为了买到又便宜又好的菜,他有时会骑车到20公里外的镇上去买。免费办补习班,还贴钱供午饭,老伴难免不理解。叶连平反问:“都是我的孩子,他们家庭困难,我能不帮一把吗?”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后,我的眼泪一直在打转。让我十分感动的人物是黄旭华,他从1958年开始做核潜艇。隐姓埋名,老父亲去世时都没见上一面,母亲从63岁盼到99岁才见上他一面。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穿过一件好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着。这些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用尽了全部的心血。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他们给我们的国家,社会带来了多么大的正能量。让我看了心里有鼓劲,放眼看过去看周围,现在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真应该好好看看学学,想想今后该怎么样。

记住这些人物吧,他们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榜样,让我们感受到了崇高和伟大。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星期二的晚上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我观看的很认真,也很感动。

我觉得那些被评选出来的人物,个个都让人敬佩感动。在那个简单的却富有内涵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有的人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科技而奋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的人有着非同常人的爱心品质,自己死后无偿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最需要的人;有的人默默守着祖国的边疆,一守就是二十年……

这些人都是好样的,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为他们而自豪,同时也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感动中国》的节目中,虽然那些人都令我感动,但是在这些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陈斌强——他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他的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xx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妈妈,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是他让我懂得要回报母亲,谈到母亲,大家都会想到母爱。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和煦的春风,安抚着微妙的心灵;母爱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一切困难,假如母爱是蓝天,我们就是天空下自由鸟儿;假如母爱是森林,我们就是森林中快乐奔放的小鹿;假如母爱是大海,那我们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

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给予我们快乐的人是谁?能为我们劳累奔波,任劳任怨的人是谁?会不顾自己生命危险,舍生忘死来救我们的是谁?她就是我们的母亲啊!也许我们不曾发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的母亲竟一点怨言也没有。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无私之所在。没错,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是母亲;最无私真挚的爱,就是“母爱”。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懂得报答母亲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能做的事只有快点长大,快点懂事,少让母亲操心,应时刻等得为母亲着想,让母亲歇一歇,让他们知道我们长大了。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6

看了《感动中国》,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毛岸英、杨利伟、雷锋、邱少云······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提到地震,人们不禁会想起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的“5·12”大地震。在“5·12”中,一个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他在地震中救出两个同学,他是谁?他就是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唯一一位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国代表团前面的小朋友——林浩。

林浩在地震中先后救出两名同学,随即又反回废墟想救出其他同学。不料,危房一下子塌了下来,把它埋在废墟下。在废墟里有几个女同学,林浩鼓励她们唱学过的歌,让她们坚强起来直到获救。林浩因为救人头部多处被砸伤,左臂严重拉伤,他却丝毫不后悔。他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连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林浩一直没有找到父母,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他拒绝了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后才安全撤到都江堰。

“5·12”发生时,林浩只有十岁。年纪只比2008年的我大一岁,但他却在地震中表现得异常勇敢,恐怕连现在已十二岁的我也没有这份勇气与胆量。林浩的坚强、镇定、乐观令我震惊,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临危不乱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在灾难面前要像林浩一样敢于同死神搏斗;也令我体会到在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就不会被灾难击倒,这便是“人心齐,泰山移”。

林浩真是勇敢,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7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为了孤儿能学习到知识而去辛苦攒钱的阿里木;有执着追梦的刘伟,给我们留下了一片思量和敬佩;有托举生命最美丽的妈妈吴菊萍......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孟佩杰的命运不平常却很悲惨,但是她却用温暖的微笑回报这个让她生活艰辛的世界,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妈妈将她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离世,在新的家庭之中,她也没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命运又与她开了个玩笑,养母在三年之后瘫痪在床,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孟佩杰的孝心让我的内心为之震撼,曾听说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年仅仅8岁的她担负起了照顾养母的重任,每天她为母亲做饭按摩,帮养母做12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15分钟,等服侍养母睡觉之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是已经是夜里了。在她的勤奋刻苦的努力之下,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在别人都在称赞她的孝心时,她却说:“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她的孝心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同样是母亲的女儿,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又为母亲做过什么,也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对母亲发脾气,但母亲却从不责备我,只是默默忍受我的怒火。在看过孟佩杰的事迹之后,我的内心也涌起波澜。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得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孟佩杰,是她让我感受到了在当今这个金钱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已经渐渐被消逝的难能可贵的那份孝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顿时觉得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8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杨乃彬儿时发烧导致失去了听说功能。为给孩子治病,走过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为了儿子,她学习唇语,然后教儿子说话、识字。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辞职陪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后来,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的学生。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个故事,我早已热泪盈眶。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坚强执着?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泪流满面熬过黑夜?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次次地听医生说,抱歉?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儿子说话?

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愿意辞职来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

是爱。

有一种爱,无须华丽的表白,你却始终相信它是真爱。它永远真诚永远不变它无需华丽词包装;它像寒冬熊熊烈火它像炎夏一缕清风,它激活我们生命能量,它体贴相伴永远。没错,这是母爱。母爱的力量有多伟大?我们无法测量,它往往超越奇迹,铸就辉煌。

感动中国2022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9

虽名曰草,芳香无尽,轻吹送余芳。

苍穹浩渺,繁星满天而璀璨;鲜花别样而夭夭;谧夜恬静而舒心。这般浩瀚、妖艳和神秘的美,直教小生陶醉而迷离于其中。可如今斗转星移,我恋上了一种奇特而美得不可方物的美——小草。

在捐款人的署名上总是会出现“兰小草”的化名,可他却从未出现在任何颁奖台上。

他是一位乡村医生,每天依靠妻子微薄的利润度日。他的诊所虽小,可几乎全县的人都知晓他的诊所,因为这个小地方里有一位看病从不收钱的医生。他的`医术高明,大病小病都能在他的帮助下痊愈。他的医德高明:有一位深的老年患者找到他。他深知这位患者大老远每天看病不易,竟直接上为其治疗。

在诊所里的人很多,可他兜里却未装一分钱。

每年的报纸几乎都有关于一位化名为“小草”的报道,可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或是长相如何。在每年的那个时候,总能看到包装严实手拿捐款袋子的人到捐款机构,丢下钱就匆匆离去。清点袋子中的钱总共2万元,一分不少。他如同侠者,神秘而准时,从未拖延。

在20xx年,他的真名才被人知晓。

他有一个充斥着芬芳的名字,唤为“兰小草”,也有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的名字“王珏”。

虽名曰草,却是美的所在。

我不排斥花的柔媚与芬芳,我敬重松柏的巍巍与刚强,我艳羡雄鹰搏击长空的潇洒。我更倾心、倾情名曰小草的美与芬芳。

“做好事就应该像小草,默默无闻。”记得有一年这位“侠客”为了不迟到,借钱筹集了2万元。这就是小草的节操!

虽名曰草,轻吹送余芳。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作品的世界里。到影片结局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时不妨去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一下自己的观点。看完电影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一种锻炼。如何在写的作品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

今天校外辅导班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动了,我是边看边流着眼泪,十个人编织了十个故事造就了十个英雄,他们的事迹都十分典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要说对我最感动的是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一天晚上,一辆失控的大车像无头苍蝇一样,高速撞向刚下课的初三(3)班的学生们,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张丽莉老师看见了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顾一切冲向孩子们,用力把孩子们推开,孩子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他们反映过来,寻找救命恩人时,发现张丽莉老师已经被压在车轮底下,动弹不得。同学们含着泪拨打了120,当这位善良的好老师被赶来的救护人员艰难地从车轮下救出抬上担架时,四周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120救护车开上公路时,已有自发的数百辆车等在那里,一起开着灯为她送行。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好几天张丽莉老师才从昏迷中醒来,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瘫痪。

在节目播出中,她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她的学生们个个含泪向她拥去,抱成一团,全场一片掌声。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不停地在想:张老师是个非常普通的女老师,她当时那来那么大的勇气?她当时有没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开,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责怪她的,可她却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把生留给了学生。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壮举不是每个人随便能做到的,是张老师平时心中装着学生,是张老师对学生充满着爱,是张老师的善良和高素质。张老师是时代的骄子,是我们的英雄。现在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象张丽莉老师这样的人啊!让我们永远记住——张丽莉这个名字。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2

每天中午,卜陈学校初三学生程雨秋在叶连平家吃过午饭后,就到对门的“留守儿童之家”教室里上自习。

“我家离学校远,叶老师让我中午不回家,就在他家吃午饭,可以节省出1个小时时间来学习。”程雨秋告诉记者,她父亲因病去世,妈妈平日在周边打工,供她上学。她希望能用好成绩让妈妈开心,但过去考试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下等,尤其是英语总是“拖后腿”。

叶连平了解情况后,不仅积极联系爱心人士资助程雨秋,还让她每周日上午在“留守儿童之家”补习英语。平日中午,叶连平也抽出时间辅导她做作业,讲解英语难题。

“叶老师每天供我午饭,一分钱都不收,还给我补习英语,我不能辜负了他的期望。”程雨秋学习十分用功,英语学习突飞猛进,考试总成绩保持在班级前5名。

在叶连平家吃“免费午餐”的不只是程雨秋。去年刚刚从卜陈学校毕业的钱龙女,在叶连平家整整免费吃住了3年,直至今年考上了和县幼儿示范学校。至今,在叶连平家客厅后面,钱龙女睡过的床上还放着她未带走的被褥。

“按中考成绩是可以上高中的,但选择上和县幼儿示范学校,就是想成为一个像叶老师一样的好老师。”钱龙女略带羞涩地说,叶老师让她感觉当老师挺好的。

多年来,叶连平免费提供吃住的孩子超过了100名。有时候,孩子家长实在过意不去,就送钱或物到叶连平家,但都被他坚决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我一个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不缺钱花,而且我吃什么就让孩子吃什么,并没有特意准备菜。”

事实上,叶连平对买菜很讲究,为了买到又便宜又好的菜,他有时会骑车到20公里外的镇上去买。免费办补习班,还贴钱供午饭,老伴难免不理解。叶连平反问:“都是我的孩子,他们家庭困难,我能不帮一把吗?”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4

感恩是公共精神的一种体现,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凝聚力。感恩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普世价值。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

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

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一个维吾尔族阿妈,她的这种精神无不让人感动。有人问“你这样值得吗?”“值,怎能不值,我爱这些孩子,但我更爱我的祖国,祖国养育了我们,13亿儿女,我跟她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吧!我不求回报,只希望那些孩子们能茁壮成长!”她不假思索地笑着回答道。

有人说:“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而我觉得她的爱,在别人眼里是一种感动是一种温暖。但是在那些孩子眼里,她的爱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阳光,更是一种让人信任的让人依靠的大树。

在他照顾的孩子里,有一个孩子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爱我的阿妈,因为阿妈很爱我们。”多么纯真、善良、感人的话语啊!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

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这是民族成长的一种见证,是民族成功的见证,是民族伟大的一种见证。让我们一起祝福她:“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很多,有为了孤儿能学习到知识而去辛苦攒钱的阿里木;有执着追梦的刘伟,给我们留下了一片思量和敬佩;有托举生命最美丽的妈妈吴菊萍......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孟佩杰的命运不平常却很悲惨,但是她却用温暖的微笑回报这个让她生活艰辛的世界,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妈妈将她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离世,在新的家庭之中,她也没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命运又与她开了个玩笑,养母在三年之后瘫痪在床,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孟佩杰的孝心让我的内心为之震撼,曾听说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年仅仅8岁的她担负起了照顾养母的重任,每天她为母亲做饭按摩,帮养母做12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15分钟,等服侍养母睡觉之后,她才坐下来做功课,那是已经是夜里了。在她的勤奋刻苦的努力之下,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在别人都在称赞她的孝心时,她却说:“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她的孝心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同样是母亲的女儿,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又为母亲做过什么,也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对母亲发脾气,但母亲却从不责备我,只是默默忍受我的怒火。在看过孟佩杰的事迹之后,我的内心也涌起波澜。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得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孟佩杰,是她让我感受到了在当今这个金钱利益当前的社会中已经渐渐被消逝的难能可贵的那份孝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顿时觉得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6

他,是一名外交官,而她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他们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一直持续他们的执教生涯,9年后,他们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他们就是朱敏才,孙丽娜。执教了一生,敬业了一生。

他们生活艰苦,但仍坚持教学,他们上课风趣,让人一下就能学会。朱敏才说,把孩子们培养成很有用的,对国家很有用的人才,那我觉得就很了不起,他们爱国爱学生,为祖国效力是他们的心愿。他们长期吃青菜,有时都没吃。一次一位叫杨华真的小女孩,家里贫穷,却把白菜叶带给朱敏才夫妇,感动至极。

在执教第五所小学时,朱敏才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送进医院抢救,脱离危险期,病倒后的他对学生仍是念念不忘,坚持抬起手,颤抖地写下:我想回去上课。仅仅一句话,我就震撼了,对教学的渴望,支持他的是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理想,他一直想当老师,毕业后义无返顾地和他的妻子一起为山区的贫困孩子教书。他们夫妇俩多么无私,多么可敬呀!

你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驻足,你们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发现新的世界。用自己的心血教育孩子,用自己所能为孩子们开辟前程。你们敬业你们无私,你们是我们的典范。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用自己后生光阴诠释师德灵魂,孙丽娜说:执教十年也是他最快乐的时光。无论再艰苦也扛了下来,在他们心中虽苦但是幸福。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7

刚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在电视机旁。20点整,伴随着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的出场,中央电视台20xx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正式开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一个个揭晓,他们有两弹一勋功丞、有义务支教的夫妻、有默默做好事的普通市民、有打击犯罪的英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放弃安逸生活,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分别是72岁和61岁,这样的年纪的老年人大多选择安享晚年,感受最美夕阳红。可他们却克服困难,在贵州山区坚持支教xx年,为这一片贫瘠的土地播撒文明的种子。他们所支教的尖山小学,海拔高达1300多米,只有两间不通电的教室,窗户连框都没有。他们把原来的办公室一隔两半,外面是办公室,里面是卧室,卧室和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晚上要带两面口罩才能入睡。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仍是凭着那份执着和韧性,为大山深入的孩子带去文明和知识,而且一去就坚守了xx年。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事故深深地感动着我,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对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条件,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可是我们又真正为社会、为国家、为身边的人民做了什么呢?伴随着这个思考,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深夜,朦胧入睡......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8

星期二的晚上我观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我观看的很认真,也很感动。

我觉得那些被评选出来的人物,个个都让人敬佩感动。在那个简单的却富有内涵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有的人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科技而奋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的人有着非同常人的爱心品质,自己死后无偿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最需要的人;有的人默默守着祖国的边疆,一守就是二十年……

这些人都是好样的,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为他们而自豪,同时也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感动中国》的节目中,虽然那些人都令我感动,但是在这些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陈斌强——他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他的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xx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妈妈,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是他让我懂得要回报母亲,谈到母亲,大家都会想到母爱。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和煦的春风,安抚着微妙的心灵;母爱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一切困难,假如母爱是蓝天,我们就是天空下自由鸟儿;假如母爱是森林,我们就是森林中快乐奔放的小鹿;假如母爱是大海,那我们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

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给予我们快乐的人是谁?能为我们劳累奔波,任劳任怨的人是谁?会不顾自己生命危险,舍生忘死来救我们的是谁?她就是我们的母亲啊!也许我们不曾发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的母亲竟一点怨言也没有。这就是母爱的伟大、无私之所在。没错,世界上最甜美的字眼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是母亲;最无私真挚的爱,就是“母爱”。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懂得报答母亲对我们的爱,现在,我们能做的事只有快点长大,快点懂事,少让母亲操心,应时刻等得为母亲着想,让母亲歇一歇,让他们知道我们长大了。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9

看了《感动中国》,我知道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毛岸英、杨利伟、雷锋、邱少云······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提到地震,人们不禁会想起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的“5·12”大地震。在“5·12”中,一个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他在地震中救出两个同学,他是谁?他就是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唯一一位和旗手姚明走在中国代表团前面的小朋友——林浩。

林浩在地震中先后救出两名同学,随即又反回废墟想救出其他同学。不料,危房一下子塌了下来,把它埋在废墟下。在废墟里有几个女同学,林浩鼓励她们唱学过的歌,让她们坚强起来直到获救。林浩因为救人头部多处被砸伤,左臂严重拉伤,他却丝毫不后悔。他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连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林浩一直没有找到父母,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他拒绝了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后才安全撤到都江堰。

“5·12”发生时,林浩只有十岁。年纪只比2008年的我大一岁,但他却在地震中表现得异常勇敢,恐怕连现在已十二岁的我也没有这份勇气与胆量。林浩的坚强、镇定、乐观令我震惊,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临危不乱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在灾难面前要像林浩一样敢于同死神搏斗;也令我体会到在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就不会被灾难击倒,这便是“人心齐,泰山移”。

林浩真是勇敢,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0

20--年的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晚会,这不仅是一次爱的聚会,更是一次让人们备受感动的盛宴。

虽然现场只有十位感动人物,但是足以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水艇创始人之一,有人这样评价他:誓言无声;刘盛兰用捡垃圾卖出去的钱来给贫困的学生捐款,他这种崇仁厚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胡培兰,是一名医生,98岁高龄了仍然坚持工作,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所有医生学习的榜样;像姚厚芝,知道死神即将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她就用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为她的女儿和儿子用线绣了一幅清明上河图,长22米。他用了3年半的时间才绣完了,她在讲台上说:“我要用最后一口气来表示我爱我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深情的母爱呀!

感动,感动无处不在,假如你们班有人生病了,你去看望他并且给他辅导功课,他就会被你的行为所感动。

看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朋友们,我相信你们的心灵一定用圣洁的泉水清洗了一遍,留下了感动和爱。

感动处处在人间,我们的生活也因感动而变得更加美好!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1

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感动。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就是这轻轻的一触,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就是这轻轻的一触,才演绎出人世间如此之多的悲欢离合,铭心刻骨。

上个星期五,我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因此我结识了一个叫何玥的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一股顽强、伟大的精神。尽管,蓦然回首,人已故,但她的精神与品质仍旧活在人们的心中。

起初,看到她死后还不忘为人类作贡献-----捐献出自己的器官,随后,泪,悄无声息地落下,朦胧中,仿佛看到天堂中的她伸出的双手。那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飘起雪花,雪花落到她的掌心里,立刻融化了。变成了一滴水,就像一滴透明的眼泪。她的嗓音那么甜美,无限地高兴,高兴她的器官为他人延续了生命。歌唱完了,那无声的旋律似乎在萦绕着。许是她看雪看得久了,眼睛被洗得那么洁净,那么纯净。

如若把她比作矢车菊,蓝色的花朵,花瓣纤细,像一朵蓝色的火焰。寂寞,幽深,又燃烧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热望。那些花朵,有些是雨过天晴的蓝,蓝得纯粹,浓得化不开;有些是轻微的蔚蓝色,透明的,一如人的淡淡的哀伤和迷茫。

生活中有些故事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如同被风吹落的矢车菊,静静地沉淀到梦的深处。当过往的风,不经意间翻开仓促的年少时月,很多往事已在空气中慢慢氧化,锈迹斑斑。但那一抹深蓝,淡蓝色的记忆,却依旧在轻轻地、轻轻地呼吸。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感动,并在不断的感动之中,不要怀疑,因为我们并不是故作伤感,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流露,尽管世俗的东西已经让身边的事物变的'模糊不清,尽管这样的感动变的越来越少。然而我们的生命需要象感动这样的东西如夜空中的繁星闪闪发光,照亮这个世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合集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1】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生观后感作文一

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澹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_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生观后感作文二

感动中国,感恩你我。爱传承,从没有终点,感恩前行,从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20__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认真地聆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认真地品味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段故事,成为我前行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推动器。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我一发现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己心灵、软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观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现。

至今还记得,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写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评选之感动”,记录下对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老师李桂林、陆建芬贤伉俪二人在天梯小学坚持十八年的感动。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我灵魂得以洗礼、升华的时刻,我自己很清楚: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崇高的伟大的灵魂,都有着一种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些崇高的灵魂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我这一辈子无法达到的;正如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仔细看看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好人们”,那个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几十年——陪聋哑儿子读书十六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帮助“发小”三十九年的陇海大院的哥们、默默捐款20__从不留真名的张纪清、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辉等等。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让我的心与情得以进一步软化、激发、培育和提升的好时刻;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故事,让我的心更加温婉、温润,更能被感动、感化。至今,我还能有一颗似乎与年龄不符的能够感动的心;至今,我还有一些能够让自己骄傲的激情,我要感谢诸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之类的节目、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我会很好地珍惜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带给我的精神滋养、文化陶冶,我会继续努力地让自己有一颗能够感动的心,有一份能够有一定热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生观后感作文三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生观后感作文四

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生观后感作文五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 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 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2】

xx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姓名:侯梦蝶班级:14营销一班学号:1410800310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们,感动了中国。在他们其中,有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的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有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的无畏英雄王峰;有为给孩子们提供教育,跋山涉水坚守深山三十余年的人民教师支月英;有为改变农村现状扎根农村的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有在四分四点四秒果断处置保住战机的人民英雄张超;有为了我国高铁技术封实现“技术突围”,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的李万君;有自诩小医生,却站在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推诚结仁爱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梁益建;还有办立起“爱心小课堂”,建立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郭小平。还有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的新疆人民阿布列林·阿布列孜。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中国,更为中国添了彩,所以不要忘记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的代表着国家的荣誉都是全中国的骄傲!

在这次节目中有和我们有着同样大学经历的获奖者,他就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xx年,20岁的秦玥飞取得美

国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成为重庆第一个被世界一流名校直接录取的学生。xx年,秦玥飞在耶鲁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和政治学双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选择在美国从事高级白领工作而选择来到中国湖南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村官,走上了实干的道路,用他的所学所长帮助那里的老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早期留学生的相关资料显示,在100多年前,咱们国家最早的留学生们,像詹天佑,像经济学家马寅初他们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帮助国家发展,帮助老百姓改善生活。这些对我们感触非常大,让我们也考虑向他们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帮助国家建设、发展,帮助普通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秦玥飞说,刚来到贺家乡贺家山村的时候是担任村主任助理,第一年就帮助村民引进80万元现金,建起了新敬老院等多个公共项目。三年间,他带领着村民修了水渠,硬化了村路,建起了敬老院,引进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在xx年的基层人大选举中,他以85%的得票率当选了县人大代表,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耶鲁哥”。 “年轻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它必须是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够做到,很多人都问我,你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到农村去当村官是不是大材小用。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大材’,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本科毕业生,至多是一个‘小材’,这样的小材到基层去,放在农村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下面,能

够做的事情非常多,在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上作为一个‘小材’大用。”三年来,秦玥飞住的是简陋的乡村宿舍,干的是粗杂的农活,惦记的是整个选区农民百姓的生活,每个月不到1500的工资,锐减的体重和勤劳的付出,换来的是他和村民们紧紧相连的心。“追求的可能就是一种成就感,就是农民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实际上给你的能量非常大。我经常出远门,我的村民有的时候就会送给我一双鞋垫,左脚上写着‘平安’,因为村民希望我在外边给村民跑项目的时候可以平安,右脚上写着“幸福”,就会让我觉得很温暖。”此次参加第二届东盟10+3村官交流项目会议,秦玥飞向东盟国家的村官们介绍他在中国农村工作的经验,分享他三年来在农村创业、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经历和感悟,他也希望自己这些年在基层经历能够让东盟及世界各国的农村工作者有所共鸣。

如今,他与湖南衡山的三年合约眼看就要到期,许多村民都担心“耶鲁哥”会离开村子,去追求更高的梦想。秦玥飞表示他不会离开农村,他的梦想,是和这片山区,和中国的农村紧紧相连的。“我会留下来的,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在公共服务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将来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希望我自己可以跟国家的进步一起成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一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 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 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二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三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四

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传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 ,开创了 “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从2008年以来走过了十个春秋,女子高中这个贫困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大家庭容纳了1527名成员,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八届学生没有一个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让人熟知的不再仅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师妈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免费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学校已真正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场”、最贴心的“家”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做爱心之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五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4】

今天,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我看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了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没错,这就是于丹老师对两位“菩萨老师”胡忠、谢晓君的高度评价,他们为了帮助西藏的孩子们而不惜千里迢迢,即使是产生了高原反应也不惜一切代价,说是老师,到不如说是母亲,家长甚至保姆,他们是多么伟大、慈爱,正如杜玉波老师所评价:“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高原红体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所做的举动更体现了他们心灵的美丽。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这就是他们的博爱,这就是他们的高尚情怀,他们的种种事迹令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令人为之动容、深受感触。

感动就像一片悄然凋零的花瓣,这花瓣就犹如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加令人感动,往往只有这种不平凡才更加感动中国。

有一种温暖叫感动,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令我刻骨铭心,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盏指路“心”灯......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是你们的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温暖。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5】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能让人泪流满面,无论是观众,主持又或者是受访者,无不被这一种精神力量所震撼,不禁热泪盈眶。

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2岁的小何玥,难以想象,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却做出了许多成年人无法做到的事。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更何况是捐献器官这事儿呢!即使现在的科学发达,国家积极宣传器官捐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仍不愿意捐献器官,怕有后遗症,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怕以后身体“不全”无法面对父母。但是当12岁的何玥得知自己只有3个月可活的时候,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这是何等的大义啊!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只是其中一部分,其实有更多感动的人和事在哦我们身边, 可能是认识的人,也可能是不认识的人,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感动有着让人反省的力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6】

虽然每年只有十个人,但是经过今年的认真观看,个人感觉在发人深省方面也可谓是滴水不漏,讲述的是个人的或群体的感人故事,但是真正的用意是要警醒、告诫、示范给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今年,最让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xx年支教。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的支持。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长大了,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孝敬父母。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的社会,总是有着很多些污浊之气,但感动中国的人物却是给我们刮来一阵清风,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虽然精神上的触动没有什么强制力,但是在这些感人事迹下,怎能不激励我们勇敢的奉献自己呢?

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希望在平民之中发现感动,发现人物,发现人才,而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篇7】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共看了两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位没有双臂的男孩儿的故事。

那位孩的名字叫刘伟,他正是因为电线杆倒塌压断了他的双臂,让他只能用脚吃饭,用脚写字,还能用脚刷牙,洗脸······。他并没有抱怨老天给他带来的不幸遭遇,而是努力的去学习,挑战任何困难的事情。

刘伟长大以后,母亲让他学习游泳,刘伟没有不答应,只是严谨认真地去学。几年后他取得了成功,而且得了第一名!但最不幸的是在比赛之后,刘伟的病又复发了。之后便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后得知暂时不能做剧烈运动。刘伟并没有放弃,只是开始练钢琴。刚开始时,他的脚大拇指按不下按键,每次一按就是两个按键。后来,他把大拇指侧着练,虽然练的挺好的,但是脚上总是起泡,这使刘伟十分痛苦。终于,两三个星期过去了,刘伟会弹奏小曲子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我觉得它在告诉我们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努力克服,不能当缩头乌龟。而且要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意志。相信自己就能战胜困难。我认为大家应该以刘伟为榜样!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一:《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在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节目——《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十个感动人物中,有两个人物感动了我。

他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毕业后的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乡唯一一间学校里当老师。每年,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中,她要陪学生们一起过冰河、溜铁索。

这些年来,她自己的女儿从两岁起就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她的女儿与她仅仅见过四次面。2013年时,被评为了“最美乡村教师”。她就是格桑德吉。

我觉得格桑德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她毕业后,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人都不识字,她不想让下一代的人也不识字,就放弃了在城市里工作,回到家乡教书。我要想格桑德吉学习她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二个人的名字叫——姚厚芝。她在2006年被查出乳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她只能采用药疗。

2009年她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可以卖的了钱,就买了一副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从此,姚厚芝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经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幅需要127万针绣成的《清明上河图》绣好了。姚厚芝想要将这幅十字绣保存下来,等孩子们需要用钱时才将十字绣卖了,换钱用。

姚厚芝她这种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还为自己孩子着想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虽然患了乳肿瘤,不能大动,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依然坚持下去,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

我为格桑德吉和姚厚芝的精神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持就是胜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篇二:《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有感

魏宁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当我看到了刘盛兰和段爱平的故事时,感动的泪花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

刘盛兰,捐助儿童,几乎把钱都捐了出去,没钱就从自己的费用里拿,从报纸里来获取哪个孩子需要帮助的消息,捡垃圾换钱,捐给孩子,那么多年,没吃过一口肉,没穿过一件新衣裳,只为能多攒点钱,帮助孩子们。这种精神值得全天下的人学习,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我们的生活,虽然没有那样艰苦,但我们总会浪费,如果我们不浪费,把这些东西卖掉,换成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做有意义的事,那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更多的爱。

段爱平,身为书记、村里的村长,帮助村里的人,为村民贴钱、贴力,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建立了养老院。我们要学习段爱平这种胸中有大义、大理的精神并且我们也要像她一样有责任感,有担当,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篇三:《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

妍妍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一朵朵泪花在我的脸颊上绽放了。

最让我感动的人是刘盛兰爷爷,他并不富裕,可他每年都捐助贫困的儿童。一场大火,烧毁了他在城里的栖身之地,他回到了偏僻的家乡,开始了艰苦的生活。他每天都要去回收废旧瓶子来卖钱,甚至别人不要了的烂菜叶,他回去煮煮也是一天的饭菜,即使他生活这么困难,他也坚持每年捐助贫困儿童。这20年来,他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吃过一顿好饭,但他却捐助了十多万给贫困儿童,他无怨无悔。

看到这儿,我的泪水不禁从眼角流淌下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系列


读后感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等专题内容。

好的影视作品是能够带给人思考的。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不妨动笔去写一份自己的观后感吧。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你知道作品观后感应该先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撰写吗?以下内容是栏目小编特地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1】

在梦南的成长过程中,对她帮助最大的首先是她的父母。女儿失聪,父母无疑是最难过的。但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他们没有让梦南进入特殊学校学习手语,而是亲自带着孩子学习唇语。在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中,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梦南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读书、考大学。

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是梦南的一位贵人,她不仅帮助梦南选择合适的专业,还专门把涉及专业术语的知识点写下来给梦南看,这个繁琐的工作她一做就是三年。在杨教授的帮助下,梦南在学习方面少了很多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缺陷呢?关键是,在缺陷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有的人可能伤心郁闷,有的人可能怨天尤人,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有的人可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也许,江梦南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上了一课:面对缺陷,要学会接受现实、乐观面对、努力克服、扬长避短。

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的缺陷不仅不会给我们减分,或许还能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2】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共看了两个感人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是一位没有双臂的男孩儿的故事。

那位孩的名字叫刘伟,他正是因为电线杆倒塌压断了他的双臂,让他只能用脚吃饭,用脚写字,还能用脚刷牙,洗脸······。他并没有抱怨老天给他带来的不幸遭遇,而是努力的去学习,挑战任何困难的事情。

刘伟长大以后,母亲让他学习游泳,刘伟没有不答应,只是严谨认真地去学。几年后他取得了成功,而且得了第一名!但最不幸的是在比赛之后,刘伟的病又复发了。之后便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后得知暂时不能做剧烈运动。刘伟并没有放弃,只是开始练钢琴。刚开始时,他的脚大拇指按不下按键,每次一按就是两个按键。后来,他把大拇指侧着练,虽然练的挺好的,但是脚上总是起泡,这使刘伟十分痛苦。终于,两三个星期过去了,刘伟会弹奏小曲子了。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我觉得它在告诉我们不管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努力克服,不能当缩头乌龟。而且要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意志。相信自己就能战胜困难。我认为大家应该以刘伟为榜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一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坚韧执着 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 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 无私忘我,不忘初心 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此也号召广大党员 干部真正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实际行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二

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让张桂梅至今无法忘怀。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张桂梅暗自发愿:要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让她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2年来,已有1800多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

她像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大山女孩的梦。

低进高出,1800多名女孩命运改写

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比往年稍晚一些。8月底,学生们报喜的短信把张桂梅的手机震得嗡嗡作响,但她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这一届,华坪女高159名学生参加高考,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为94.3%,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0余人。“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姑娘们能考得更好。”张桂梅心有不甘。其实,这个成绩真的很不错了。

因为,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甚至中考分数远低于当地高中的最低录取线。低分进高分出,高考成绩常年位居丽江市前茅,华坪女高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12年来,1800多名女孩从这里考上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

27岁的陈法羽是其中之一。2009年,家境贫寒的陈法羽中考分数没过线,自费读高中一年要好几千元。“当时我妹妹也在上学,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陈法羽说,实在没办法,她只能放弃读书,回家种地。

后来听说华坪有一所女子高中,专门招收家庭贫困的女孩,不收任何费用,陈法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赶快跑来报名。在女高学习三年之后,陈法羽顺利考入云南警官学院,如今已成为丽江市的一名警察。

回忆高中三年,陈法羽难忘校长的严厉与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张桂梅每天清晨都会陪着学生晨练;白天,几乎每节课她都会亲自查课;晚上,她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直到夜里12点后查完宿舍才入睡。

“没有张老师的呕心沥血,就没有我们的命运转变。”陈法羽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三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四

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传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 ,开创了 “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从2008年以来走过了十个春秋,女子高中这个贫困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大家庭容纳了1527名成员,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八届学生没有一个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让人熟知的不再仅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师妈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免费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学校已真正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场”、最贴心的“家”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做爱心之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五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 艰苦奋斗 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4】

今天,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我看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了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没错,这就是于丹老师对两位“菩萨老师”胡忠、谢晓君的高度评价,他们为了帮助西藏的孩子们而不惜千里迢迢,即使是产生了高原反应也不惜一切代价,说是老师,到不如说是母亲,家长甚至保姆,他们是多么伟大、慈爱,正如杜玉波老师所评价:“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高原红体现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所做的举动更体现了他们心灵的美丽。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这就是他们的博爱,这就是他们的高尚情怀,他们的种种事迹令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撼,令人为之动容、深受感触。

感动就像一片悄然凋零的花瓣,这花瓣就犹如两位无私奉献的老师,只有平凡中的不平凡才更加令人感动,往往只有这种不平凡才更加感动中国。

有一种温暖叫感动,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令我刻骨铭心,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最明亮的一盏指路“心”灯......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是你们的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温暖。

相信《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