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我就是我》观后感1200字。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我就是我》观后感12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说实话,怎样才能做到我就是我?做自己!坚持自己就对了!这也许是这部电影想传达给我的信息~
去年的我,对一些歌唱类的节目比较钟情,我是歌手、好声音、最强音、全能星战比较红的都看了,但比较喜欢的还是快男,可能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各区海选的神剪辑。到10强后,我觉得自己对直播停不下来,每周五守着看快男。第一个成功吸引我注意的花花,那首《我》,就那样把我定在电视前,太厉害了~我没想到的是,他怎么能说出那种孤独寂寞的感觉,那刻我觉得这届快男的冠军一定是他,毋庸置疑!
小白,第一次记住他是9进8的那场,唱《最美的太阳》,我没听过张杰的原创,看他唱的时候,很心酸,高音的地方上不去,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尽然哭了,也许是因为他声带拉伤后,还撕心裂肺地将这首歌唱完吧~从那之后,我开始注意他了。8进7的那场,《亲爱的小孩》、《父亲》这两首都唱出我的眼泪,可能是选手们的vcr都感人了~7进6,这场小白完全用他的个性征服我了,互投最弱的选手,但他却坚持投给自己,当时觉得小白就算走了,也能征服很多观众的心,从那一刻,我的目光,开始从花花那转移到小白身上。印象最深的是5进3,我看到小白和花花都哭了,最后宣布3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是有笑容的,之后的赛事,如我所料,花花第一,欧爸第二,小白第三~
在那之后,我的微博也只关注了小白和花花,因为不爱看过多的综艺、访问和还沉迷二次元,加上自己也不爱追明星,所以也没有过多留意他们的活动~比较有注意的是,《直通春晚》的歌唱比赛,因为花花和小白代表快男都参加了,花花一如既往的好,只是小白有些可惜,输给了李琦,其实那首《Hero》真的唱得不错,加上弹着吉他,很有魅力。但也许一些种种的原因,还是败下阵来。没多久,有一期的《天天向上》,小白唱出了我所知道的第二首个人原创歌曲《不愿再泪流》,那时我有种冲动,如果他出专辑的话,我一定去买。歌声和歌词里,满满的正能量,像那时黄妈对的期许,希望他能作音乐做到老。
第一次看《我就是我》是在我辞职没有多久的时候,只是刚好网络可以下载来看,说真的,之前对快男幕后的故事,一点都不了解,YY直播、快男特别节目想唱就唱和各类访问的那些。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感觉,我想把这些曾经错过的片段补回来~这也让我牢牢记住10强选手们的脸,看完幕后,再回看比赛。不知道为什么,感动我的地方,依旧能牵引我的泪点,我仿佛能感受到这10几位男人的不同点和感动。当这些片段全部联系起来之后,再一次回看这部电影,我仿佛能了解当时,所以人的那种复杂的心情。花花、小白、桓桓等这些他们追梦的过程,青春、热血、非议、矛盾和不妥协。看完第二次,我清楚知道自己爱上了小白(ps:以前的我,一定不会承认自己爱上的偶像是小的,但这次我必须承认他征服了我~)
《我就是我》,其实是围绕比赛中的点滴,节目表面上都在充斥着:梦想,真实,青春。但是电影呈现给我的,节目的设计,让他们不得不往前走。很多没有人性的全程直播,残忍比赛赛制和送别仪式。更多的是比赛后,产生的非议。10进9,朦胧明明可以选择湉湉,保住自己在快男的席位,却选择和小黄鸭pk~9进8,小强犹豫不知所措的时候,小白好像牵引着他选择自己,但这场声带拉伤充血加上感冒发烧的他,像是在自杀,想逃离这一切~复活战中,阳妈和湉湉败下阵来,必须pk,但全场围绕的都是6强的声音,居来和范范在后面的比赛,注定是炮灰,就这样6进5,花花的眼神让粉丝们将票投给湉湉,即便当晚湉湉的表现,很一般~如此这般,看起来重情重义,却给人感觉忽视公平?很压抑、很现实、很残忍。
无论互投环节还是终极pk的时候,小白都冲动,但是他的每一次挺身而出从来都是为了兄弟~花花的明知故犯,眼神对望,利用粉丝投票,但是他也是一步一步强大到可以为好兄弟湉湉挺身而出~朦胧自我牺牲,选择了做天使,保住湉湉对梦想拼搏的勇气~但我气湉湉的软弱,但是他是最知道陪伴意义的人。高冷的欧爸,出现在了每一个安慰人的画面里,就像大家的精神领袖~一直都很倒霉的小黄鸭,在受伤的时候,都还是彬彬有礼~永远温柔的左大爷,总出现在最艰难的画面里~爱哭的桓桓,在音乐面前,浪漫又强大~平时爱损人的阳妈,其实是个天真的孩子。骂人的女导演教会孩子们自然,打人的女导师抱着哭着的孩子,黑脸的乐队认真的晓之以理,损人的舞蹈老师最是体贴。
最深刻的画面是小白对着桓桓唱《its my life》当时他问我对着我唱干嘛,你傻啊!他骂我傻!我留也好,你留也好,一定要唱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就要把这首唱给你!看似冲动,却表达了真实兄弟情感,两个白衣少年,曾那么近,现在又那么远~
未来在怎么变,不变的是支持你们爱音乐的初心~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我就是演员观后感


《我就是演员》是一档由浙江卫视播出的真人秀节目,由章子怡、徐峥和吴秀波等主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个节目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外形普通,就不能做一个好演员么?越来越多的演员向我们证明,外形绝不能束缚他们的演员之路,比如黄渤,比如王宝强,比如三位评审之一的徐峥。但让人痛心的是,他们只是少之又少的个例,依然有很多演技很好但是长相并不出众的的演员在苦苦挣扎,得不到很好的剧本,他们太需要机会了。正如任素汐所说的,她来这个舞台就是要证明自己可以演的很好。演员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现在演技并不是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好些好的剧本甚至根本不考虑演技而是直接找流量明星了事,粉丝会买单,但是并不能创造好的作品,毕竟好些流量明星演技并不是特别好。对于这种现象,我其实非常心痛,希望能多一些《我就是演员》这样的节目,能逐步逐步的改变这样的现状。

演员不是机器人,按一个按钮就打开了,关就关了,需要投注情感进去,在章子怡身上我也确实看到了一个演员的素养和力量。即使是非常简单一个情景演绎,子怡姐都力求做到完美,她是真的用全身的力量去进入角色的,这样的素养,真的非常值得后辈的演员们学习。

在陈凯歌导演临时加的环节中,不仅是选手,三位评委也有了一点小压力,毕竟只有十分钟的时间,之前毫无默契的两位演员得快速的相互配合进行表演,还没有设定好的台词。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很让我惊讶,也能很明显的看到选手和评委的差距。基本上两个情景里面都是章子怡和徐峥在推动整个表演的进行,而且真的特别自然入戏,山争哥哥的魔性笑声,让屏幕这头的我也不自觉地笑出了声,超级期待第二期放波叔的表演的!

《我就是演员》一直有一个致命伤,只不过去年的时候第一季还叫《演员的诞生》的时候,上来就拿郑爽开刀,从靠郑爽超人的人气来给节目造势,很好的塑造出业务能力超强的章子怡教育人气流量王郑爽的巨大话题,让这个节目瞬间成为去年第一爆款,后面跟袁立的事情又闹的那么大,其实那个问题一直被掩盖住了,其实当时于明加和黄圣依那期,那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没次都被别的事情盖住了,但是这一季,没那些额外的事情,这个致命的问题就出现了。

就是整个节目一直在吹嘘的表演指导刘天池老师给演员们的表演建议和指导跟导师们想看的根本就是反的,所以没次一个演员越听从刘天池的建议,在台上被批得越惨,刘天池跟导师们根本就是两个路数,尤其观念上,但是导师们又做好人,不愿意指出来这个事情,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而且刘天池对剧本好像真的不太成,几乎每一个剧本都有问题!!!

到了这季第一期就非常明显了,三组选手,第一组胡先煦本来演的挺有想法,刘天池给带沟里了,第三组宋洋也被坑了,唯独到第二组,任素汐太强了而且对表演很强势,刘天池根本插不上话,结果你看那个表演,是全方位的很好,包括剧本修改之后的完整度和人物逻辑,都很棒,从你上一季到现在所有有刘天池的片段,她都在教演员如何释放情绪,如何很放的激发自己那个凶猛的放肆的状态,但是没有目的性,根本不看人物,如果说你在教一个中戏跟你学表演的学生,这么教是没错的,因为这是基础的东西,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这些演员们要短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表演片段排出来,你再教这个东西就是不对的了,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带着他们梳理人物逻辑和剧情和理性和走向,从而设计出每一个推动情节的表演的动作、情绪爆发、相互之间多戏的点,只有把这个点设计好了,你这个戏才有节奏感,至少看着不尬,抱歉我用最最最方法派的东西来给建议,但是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参赛者以及短时间的彩排,只有方法派的东西能够出来合格的表演,不然没场都出现大量的毁灭级的表演,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也可能是我眼界太小了,估计只有这样才有话题度,要是没组都演得好,估计没什么讨论度了!

我一向甚少看综艺节目。原因有二:

一是我讨厌综艺有台本,二是我更反感有争议的剪辑。

我知道节目组为了热度,故意把有争议的片段放出来,神经质粉们再一闹,平白为节目增添了流量。

点名批评《花儿与少年》。

第二季节目过去了那么久,还可以把未播片段放出来吸引一波火力,节目组算盘打的真精啊。

郑爽、许晴因为这个节目被骂惨了。她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凭几个片段就能知道,那中国人人都可以当福尔摩斯了。

《演员的诞生》第一季我就不太喜欢。特别是郑昊和欧阳娜娜那一场pk。明眼人都能看出郑昊胜于欧阳娜娜一筹,可节目组还是让欧阳娜娜晋级。

最可恨的是还给郑昊扣上个戏霸的帽子。知道什么叫戏霸吗?无视剧组任何人的存在,任意加戏、改戏,拍戏全都围着他一人转。

人郑昊只不过是因为剧本不合理改动了一下,都能扣上这样的大帽子,你们节目组惹不起惹不起。

后来袁立在微博爆料节目组有黑幕,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还比什么演戏啊,节目组不比演员会演戏啊。

《演员的诞生》就此升级为戏精的诞生。

昨天《演员的诞生》第二季改名《我就是演员》再度回归。

导师阵容除了章子怡外,还邀请了徐峥和吴秀波。

看了第一期表演,我觉得这次节目组用心了。

先看看三组参赛选手。第一组胡先煦VS徐娇,第二组左小青VS任素汐,第三组宋洋VS杜淳。

每一个人都扎扎实实的有代表作,每()一个人来到这个舞台都希望表演有突破。

统观这三场戏,比上一季第一期效果好太多了。

先出场的是徐娇和胡先煦这一组。

他们表演的片段是章子怡的代表作《卧虎藏龙》。当年章子怡拍这部戏时才20出头,正和两个演员差不多大。她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提名。

徐娇早年凭借周星驰的电影《长江7号》而小有名气,胡先煦曾出演过《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小别离》都广受好评。

坦白来说,两人演得都不怎么好。

倒不是想为两人叫屈,实在是觉得这个剧本不适合他们两人。

玉娇龙这个角色出身于官宦世家,身上自有常人没有的傲气,加之她本人性格固执自负,为了一个梳子都能穷追不舍,想塑造好这样的角色实在不容易。

你要有她的狠劲,但不能撒泼。

罗小虎是一位土匪头子,性格直爽又充满着痞气。

这段戏讲述的是少男少女因梳子不打不相识而暗生情愫。但两位演员没有搞清楚什么时候喜欢上彼此,导致了整个情节割裂,没有传达出对峙的张烈之感。

感觉两个人对情节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吃透人物性格。导师觉得他们两个人一直在模仿,而没有真切的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为了演戏而演戏。

这一期让我特别惊喜的是能邀请到陈凯歌导演为演员导戏。陈导的点评确实一针见血,而且他很会带着演员一起入戏。他认为徐娇没有演出一个九门提督之女的高傲,而表现得苦大仇深。在他的指导下,两位年轻演员终于不再那么紧绷,能放开去理解角色。

导演、演员、观众三者对于剧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陈导的点评让我看到了导演是如何理解一个角色,又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二组左小青pk任素汐

《驴得水》张一曼一角让任素汐名声大噪。看似放荡实则坦荡的张一曼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结尾的一声枪响,打在了张一曼身上,更打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左小青一直是个低调的演员,我只看过她演得《又见白娘子》。这部剧当年被称为大雷剧,不知为何,我却特别喜欢她的白素贞。不似赵雅芝的高贵端庄,也不似刘涛的温婉贤淑,她的白娘子别有一番风味。

这次两人演的是《1942》,一部讲述河南大旱,千万民众背井离乡逃荒的故事。

两人都饰演了一位母亲。

不同的是,任素汐的母亲是一位农妇,而左小青的母亲是一位少奶奶。

任素汐的母亲性子直、说话直、认准了一件事就干到底,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

左小青的母亲和大家心里预设的母亲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性格特点。

两个人的表演风格不同,一个外放,一个沉稳,却又擦出奇妙的火花。

连与她们一起搭戏的小演员也完全投入到戏剧中。

很难说这一组究竟谁演的好,谁演的坏。我只看到了两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活下去的拼尽全力。

结尾孩子看着天上的烟花喃喃自语道都是吃的该多好啊,更将悲情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吴秀波点评二人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愿上天有好生之德,愿戏剧有悲悯天人之心。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所在吧,它记录时代又在反思过去。

任素汐谈起自己为何上这样一档综艺,她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节目让各位制片人、导演看到她会演戏,能让她接到更多的好剧本。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一个好剧本可遇不可求。就像我们许多人终其一生在寻找一个好工作。

影视圈的乱象我不想再提了,我只希望徐峥口中拼实力的时代能早日到来。

第三组:宋洋vs杜淳

宋洋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小时候每到周五晚上10点,大家都睡觉了,就我一人在客厅里看《周末王刚讲故事》,在那里我认识了宋洋。

可能彼时特别喜欢深情人设的男主吧,我对他在《大明嫔妃》里饰演的太子朱常洛念念不忘。

这就是我电影观后感


这就是我电影观后感

无聊的假日里,能遇上这么一部电影就够了。它让我觉得自己是这么胆小脆弱,并且不够真实,它让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的同时,也启发并鼓励我向前。

《这就是我》故事背景是美国中学,作者自传式得讲述自己的中学成长,里面的角色塑造得很真实,我能感受到里面的恐惧和勇敢,还有一种在很多电影电视中都能体会到的感觉——被诋毁了,误会了,直说不就好了吗?为什么不直说,正面反驳。

事实是,伟大的人要扞卫更重要的东西——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我很欣赏我身边朋友的某个我没有的品质——不卑不亢。基友Shane对我说的这方面的话我始终印象深刻。 我是个胆小鬼,畏惧权威,畏惧强大,诸多的事都只是一味委屈求全,懦夫只会欺负关心珍视这份友谊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心灵深处的谴责。如果我不能变得强大,至少要学着勇敢。 在成长路上不知何时我丢失了尊严,用卑微和虚假换取了叫"面子"的东西。 要到哪一天,我们才可以都骄傲得说:"我是……(任何只要你爱着的职业),这就是我。" 并且也珍视身边每一个如此勇敢的人。

我做的每件事,每个行为都来自我的随心而动。我一直担心我会被看成一个坏人,其实这样的担心应该是种害怕被揭穿的感觉。我就是个坏人,我唯一害怕的就是被拆穿,话说回来,倒还真有不少事属于人艰不拆。

我最近时常在想爱情之后的东西该是什么?是生活?永恒,共识,停止……

在我的世界观里,我们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要有自己的一己之见,还要衡量他人会做出的看法而采取行动,所以大多数我们做出来的行为,是我们真实想做的行为的扭曲。而真实的自己,的的确确是种不易的勇敢。

我开始喜欢下一个自己。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范文: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今年暑假,由徐峥和王传君等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程勇在后期贴钱为慢粒白血病患者代购印度假药的事情。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观影的体验稍有些差,不过也不影响什么。妈妈温柔细腻,见不得别人受苦,她好几次都在拭去眼角的泪水,我一边看电影,一边给爸爸介绍这部电影的一些背景知识,从印度是世界药房到那座湿婆的神像,还有药侠陆勇的相关事迹。爸爸说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沉重。我深以为然。

不幸的事没有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都是看客,看着漠不相关的人上演着人生悲喜剧,对于毫不相干的我们,也只能如此。然而,确实有一些人会勇敢的站出来,他们先是为自己而战,觉悟了之后,他们会为了不幸的人们的命运而战,我们称其为英雄。从程勇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辛德勒的影子,辛德勒从毫无人性的纳粹分子手里抢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程勇则从穷凶极恶的白血病魔手里抢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因此我们尊重他们,我们敬佩他们,因为我们做不到。这是这部电影中非常积极的一面。

不过,这部电影也让我思考,?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改变许多被沉疴恶疾折磨的痛苦病人们的生命呢?我觉得还是有些难度。拯救许多病人的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到治愈了许许多多从前治愈不了的疾病的程度,为很多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病症是无法治愈的,对此我们必须要认清这样严酷的事实。然而,大部分的恶疾都能够找到致病原因,我们发现这些规律,预先避免病症的发生,()那么健康的生活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等到发了病症,出了恶疾,求医问药而不得其法,这时才知健康的可贵,才知生命的无价,似乎这深刻感触来得迟了一些。

对天价药物的批判,电影里似乎以丑化药商的方式来进行。我觉得批判药商也解决不了天价药物的问题。药物的研制开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中间免不了失败,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来换取那微乎其微的研制成功的概率。在这个过程中,有科研人员的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还有药商开发市场的艰辛尝试。挣扎在生命线上的患者固然可怜,每一个为了药品尽快上市为患者带来治愈希望的奋斗的人们亦是可敬。我们不仅要尊重生命,?我们同样也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任何不理智的行为,伤害的不仅仅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心,也同样埋葬了我们治病就医的路。

到了影片的结尾,程勇知道了药品的价格有望得到调整,白血病患者终于看到了生的曙光,他感到非常欣慰。但我总觉得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是: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营造尊重医生、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医生行业中,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技研兼长的医学人才,同时严格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严格医生行业奖惩机制,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要大力推广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理念,消大病于无形,防恶疾于未然。

现代医学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医学经验主义的误区,但我们不能否认中医学内在理论体系及其独特的医疗效果,我们需要的是尊重客观事实。无论客观事实有多么痛苦多么令人难以接受,我们必须要相信眼前所发生的,这不会以我们的主观意愿所转移,而且无论我们如何不相信,我们如何发泄内心深处的悲痛,事实也不会改变,不理智的行为只能使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legal high sp2》中,古美门研介说过这样的话:想要取得进步就要有所牺牲,这就是科学。我们不能只要求享受医疗科学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接受。

从艺术的角度上理解这部作品,《我不是药神》艺术感染力极强。但我们仍然要辩证的看待这部电影,自己思考清楚事情的本末,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眼泪大家都可以流,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生命的本质不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喜悦里幸福或者沉浸在自己的小哀伤里悲痛,生命的本质是在滔天苦海里奋力拼搏绝不沉沦。电影里,令我动容的不是患者们的苦苦挣扎,而是程勇与自己斗争、与现实斗争、肩负着众多患者生命的希望同现存体系的斗争,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生如水流,惊涛拍岸,方显壮美本色。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生命而战斗,而不是沉溺于所谓的安逸生活里,消磨斗志。我可以不是药神,因为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求求你爱上我观后感1200字


《求求你爱上我》是一部由姜涛、钱冬旎和骏声等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憨厚朴实的货车司机刘弘扬追求台球女神赵莎莎的故事。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电影《求求你爱上我》于2018年4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中的主演姜涛说电影没卖出去多少钱。我昨晚一夜没睡好,以为卖不出去钱就不是好电影。后来我才想明白,卖票是商业行为。好电影不一定有好票房。烂片有可能卖好几亿。正如姜涛所说这部电影的票房确实很低,只有21.4万。

这部电影不好吗?为什么票房这么低?还不够某些大片的零头。2017年上映的战狼2票房是56.83亿。为什么悬殊这么大?

和《战狼2》相比,电影《求求你爱上我》是一部小成品电影,没有大牌明星,没有特技,没有大制作的战斗场面,没有宏大的视野和家国情怀,宣传不到位,播放的时间不是黄金时间。这些原因素是这部电影票房不理想的原因。

但是不管怎样,这部影片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好电影。票房低并不能说明这部电影不好。

这部电影讲述了草根男孩刘弘扬和小镇女孩赵莎莎的故事。莎莎是一个台球天才,因和人发生纠纷跟随跑运输的刘弘扬去了北京。沙沙爱上了酒吧老板阿布。阿布却与前女友纠缠不清。沙沙悲痛欲绝,跳河后流了产。刘弘扬一直陪在她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鼓励她继续参加台球比赛。沙沙一举夺冠。

电影的各个场面、情节、人物的塑造很真实、依然。台球天才沙沙高冷、孤傲、美丽。

刘弘扬朴实、憨厚、善良、搞笑。阿布温文尔雅、浪漫多情。阿布的前女友时尚、霸气、冷酷、妖艳。

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地方是刘弘扬对沙沙的爱很真挚。刘弘扬朴实憨厚,紧张的时候说话就容易结结巴巴,住在地下室,开着大货车,穿着牛仔外套。他总是很狗腿的对沙沙好,帮沙沙做球台、用所有的积蓄给沙沙买一把好球杆、照顾沙沙。

在刘弘扬的影响下,沙沙由最初的冷漠、孤傲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当沙沙功成名就后,刘弘扬做了逃兵。他只是一个跑运输的货车司机,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台球事业的发展上,他都帮不了沙沙。

电影的结尾镜头是沙沙在刘弘扬路过的地方截住了他。他们一起走向小镇深处。

这部电影通过草根刘弘扬对沙沙竭尽全力、无微不至的爱,告诉人们:

真爱无价。

只要真心实意地对喜欢的人好,比什么都好。与其坐在宝马车里哭,不如坐在自信车后笑。刘弘扬虽然囊中羞涩,但是他对沙沙舍得花钱。他能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给沙沙买一个好球杆。在沙沙在医院抢救的时候,是他一直陪在沙沙身边。沙沙出院以后,他千方百计逗沙沙开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等沙沙恢复健康后,他给她找了一个好教练,陪着她一起训练、参加比赛,直至沙沙战胜所有的对手,登上巅峰的那一刻。

刘弘扬虽然其貌不扬,不是高富帅,但是他给予沙沙的帮助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是沙沙的引路人、好伙伴、好哥哥。有了他的帮助,沙沙才能离开小镇,到了北京,有了参加比赛的机会。在沙沙感情受挫,情绪低落时,是他一直陪在沙沙身边,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体贴入微地照顾、呵护她。

真爱无价。

千金难买有情郎。

在有生之年,不求荣华富贵,我只愿有一个像刘弘扬那样的人一直陪在我身边,对我说:

求求你爱上我!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200字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历史记忆与现实交织
达达先生

作为一部目的与主题都很明确的国庆档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从宣传时期便引起了极高的话题热度,影片以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集体记忆性事件为原型,分以《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这七个独立单元组合而成。作为总导演的陈凯歌不仅需要统筹好影片整体的思想之舵,还需考虑如何区别于过往以英雄人物为表现主体的主旋律电影,真正将影片标题中的我落到实处,聚焦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普通人家与国命脉相连的温情故事。
影片的七个单元紧扣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的创作主题,从《前夜》的另辟蹊径以开国大典前一晚的筹备工作为视点切入,到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相遇》,再到1984年中国女排三连冠的《夺冠》,1997年香港回归的《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你好》,以及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白昼流星》和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护航》,一幕幕凝结民族精神与时代情怀的场景再现,回溯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凡人的点滴记忆。
在这七个风格迥异的独立短片中,以陈凯歌执导的《白昼流星》最为特别。除去《白昼流星》,其余六个短片的故事背景多为北京、上海、香港等现代都市,而《白昼流星》则将影片背景放置于偏远的落后地区。导演陈凯歌在接受采访时对这一背景设置特地做出解释:我们的国家国土辽阔,我们的关注点不只在东部发达地区,也应该注目那些暂时落后的地区。短片以一对流浪兄弟的视角出发,把山区扶贫与飞船着陆巧妙结合,并通过白昼流星这一神话传说更为其增添一抹古老而深远的色彩。
短片开篇,刘昊然、陈飞宇饰演的流浪兄弟背着行囊准备离开穷苦落后的家乡,后被负责地区扶贫的李叔收留,善良的李叔将兄弟俩带回家,并通过从物质到精神的馈赠于无声中感化着兄弟俩。扶贫先扶志这大概是李叔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弟弟哈扎布在李叔扶起试图站立起来的小羊羔时,李叔说道:你扶它立住,它能站多久啊,它得自己站住才算数呢!而站起来是李叔在短片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不论是饲养小羊羔还是最后病发倒在大漠之中,这是李叔对兄弟两的要求,也是对无数亟待扶贫帮助的人们的期冀。为了将站起来的精神贯穿到底,在最后帮助宇航员的画面里,兄弟俩冲上去抬软椅的瞬间也完成了由跪姿到站立的形态转变,形成了一种音画呼应的影像效果,极大地强化了短片的思想渗入。
外力的帮助永远只是短暂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只有深达核心的影响才是为之有效的扶贫。在哥哥偷钱被抓住之后,李叔的宽宥给予兄弟俩心灵的震撼,并带着他们去迎接远到而来的客人,李叔说:他们和你们一样,回乡的人。回乡的不仅从太空返回陆地的航天英雄,更是曾经忽略贫苦家乡,想外出闯荡的流浪兄弟对家乡的眷恋与认同,当壮阔的飞船扬起戈壁的黄沙,扬起的还有兄弟俩萌芽的梦想与希望。至此,白昼流星于兄弟俩、于观众不再只是一个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而是航天飞船划过祖国大地的光芒,更是无数个如老李般将青春与热血倾洒在祖国扶贫事业上的普通人。
至于网上很多观众不解为何将扶贫与航天精神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件相联系以及为何两个普通人能够自由出入被管制的航天区域?个人认为这正是导演的智慧所在,当兄弟俩带着憧憬冲入着陆现场的时候,影片的画面也随之由彩色转为黑白,站起来的事实见证着思想的蜕变与梦想的发生,影调的切换在服务情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兄弟俩梦境的重现与人民站起来后脱贫事业的又一起点,把最近的扶贫与最远的航天相结合,一天一地,一远一近,相得益彰。同时,以流浪兄弟为代表的落后地区的人们正是需要如李叔般的智者来感化,需要重大历史事件的契机来催化,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两个迷途少年的知返也在最后一刻将短片的主题升华。
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见证着新中国的动荡与发展,《白昼流星》中,导演巧妙地将这一变化融进短片的表达之中,从人物年龄的跨度,到地区距离的跨度,再到事件时间的跨度,以及最为重要的思想的跨度,诗意与浪漫的兼具让观众在一种极为舒适的观影状态下完成情感的洗礼,达到人人回忆历史、参与历史的创作主旨。文/菊花与泡泡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200字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

起初听到《我不是药神》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感觉,内心有一丝波澜,觉得这部片与众不同,果然不负众望。
这部电影引起我许多情感的共鸣,笑中带泪,那种心酸、无奈以及背后的故事,真的是用言语无法表述清楚的;情节的跌宕起伏,情感的乐极生悲,人物的精心塑造,为其影片大大加分。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周一围扮演的曹斌逼迫那些人供出贩药人,一位老太太说:领导同志,我病了三年,四万一瓶的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还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这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听到这儿,曹斌动容了,影院的人都沉默了,无助的老太太,矛盾的曹斌, 卖便宜药的程勇。从各自的立场来说,说对谁错?很难分辨,因为谁都有可以说服别人的理由:瑞士公司研发的药虽贵,但顾及整个公司的运行以及药的研发成本,是不是情有可原呢;病人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只能从他手里买便宜药,不买就是等死;曹斌虽然于心不忍但他这是执行公务,最终还是放弃这个案子,要抓病人就没有便宜药了,只能等死,不抓,有失职警察的身份,他是矛盾的;程勇刚开始以赚钱为目的贩药,后来善心告诉他,他必须这样做才能为这些人争取一些希望,所以他冒着牢狱之灾去贩药,他只想帮助这些人。所以,我觉得在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立场的问题。就像我们不应该随便的评价议论别人,因为你终究是个局外人,你以为的矫情虚伪不值得可能在当事人眼中是致命的,所以,我们没资格去瞎评论别人。
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活着,他有什么罪,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穷么。张长林说过一句话:我发现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儿可能会有人感同身受。贫与富,生与死的反差之大,无一不让我们深深思考社会现状的本质。这令我突然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不会感谢贫穷,我只会感谢拼命的自己》,说是贫穷带给人的局限是很可怕的,受限于父母的思维,受限于环境的恶劣,受限于资源的稀缺,贫穷真的没什么好感谢的。相信有很多人会深有体会,不是说真的是嫌贫爱富,而是真的穷怕了。因为穷,不敢生病,但病要来谁也挡不住;想让父母住上最好的房子,买最好的营养品,儿女说想要报什么补习班,犹豫了,看着妻子天天忙里忙外的,想给她买礼物,却还是要考虑经济因素,只能拼命的工作,为了工作,好多人已经忘记原本的初心,在不喜欢的岗位上挣扎。他们也想停下来看看世界的美好,但他们不敢停下来,因为责任,有一大家子里里外外都需要养活,可依旧可能换来不理解,他们有太多的无奈与心酸,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咽,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谁都想改变现状,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总要有知足常乐,我们要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部作品的创作,故事来源于一个真实故事,发生在2003年的上海,程勇原型是陆勇,(大家可以百度,这里不做过多描述),以他们吃散伙饭为分界点,前者黑色幽默,后者催人泪下。科普一下黑色幽默: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说到这儿,可能会对影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大笑过后,便是心酸,沉重。比如刚登场时戴着三层口罩的吕受益,说着吃个橘子吧。当他后期生命垂危卧床不起时,吃个橘子吧就成了泪点。影片中后期的泪点都与前期的笑点相对应。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也为其影片大大加值,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的面目的创作方法,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影片的成功是导演及团队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得来的,要去做一件事就认真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做。
每看完一部电影,或一本书,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感悟,而我喜欢将这些记录下来,去思考背后更深刻的东西,虽然我改变不了什么,但我能改变我自己。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1200字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以前一直自诩为文艺青年,时不时的会发个风花雪月、伤春悲秋的朋友圈,以为那就是文艺了,后来才知道我这样的充其量就是个青年。因为文艺青年应该具备的素养,我都不具备,比如对于电影的欣赏能力。暂且不上升到欣赏的层次吧,可就连兴趣我都没有,电影似乎对我而言一直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会紧赶着去看每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不会特别对哪一类电影偏爱,知道的名导也就是大众都知道的那么几个。所以每次想要看电影时只会去网上搜索评分高的、评价好的,而往往这样筛选出来的电影都是有可看之处的,也确实能够冲击我的心灵,唤醒我的灵魂,引发我的思考。
昨天断断续续看完的《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于2016年导演的片子,影片与我过去所看的电影在形式上就存在一个大不同。除了中间和末梢的一点故事外,其余的故事内容都被限定在圆框里展现。起初,还有点不太适应,因为整个屏幕只有那么一小块地方有音色,其余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一片漆黑,视觉感受性不是很好。但一旦适应过后,便会发现其中的构图比例堪称完美,随便截一张图都是极富意境的画。而且相较于全屏的展现形式,圆框对于摄影的要求会更高,摄影比例的分割也会更难。也不禁想冯导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展示?翻阅评论,有许多人不喜,认为妨碍了他们的观影,也有人为其辩护,说用圆框正是想象征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以为,冯导用这种方式是在追求画面的极致。
影片的女主人公名叫李雪莲,我在观影之初对于她所抱有的情感是厌恶的,只觉得她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农村妇女。因为从法律层面来说,她与其丈夫的离婚确实为真,而她固执地认为那是假,只是她与其丈夫的口头协定罢了。虽然被其丈夫所骗值得人同情,我也确实起了一点同情之心,但看到她一味地认为自己有冤,法院不公而层层向县长、市长、直至最后到北京告状,市长、县长、法院院长因此被免职后,我初泛起的一点同情之心立即完全被厌恶所代替,甚至转而同情被革职的市长、县长和法院院长。因为法院没有徇私枉法,也没有贪赃受贿,他们依法办事最后却闹得这样一个下场,而县长和市长虽然对其置之不理,但也无可厚非,可恰恰就是因为这样的态度最后使他们丢了自己的乌纱帽。一切只因李雪莲是一个人民群众。
而此后十年,李雪莲依然执着地在每年人大召开之时前往北京告状。就因十年前的一告没有将真离婚告变假离婚,就因她的丈夫秦玉河没有因他骗她,也没有因他说她为潘金莲而受到任何惩罚。不禁问:值得吗?纵使秦玉河百般不是,纵使你受尽耻辱,纵使你荒废了十余年的生活,归根结底,一切也是你自己因识人不清而造成的后果,又能怪谁呢?政府和法律也不能因你可怜而颠倒黑白呀?法和情不能统一!所以渐渐地,我又同情李雪莲了,虽然她不讲理,只喊冤,但那也是一个农村妇女仅存的无奈之举。而在影片的最后,她道出告状背后的真相是为了流掉的孩子,而不是房子时,我又觉得她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了。
影片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后半段,因为一个小时左右的内容竟然出现了五次出人意料的转折。第一次转折是在连续告了十年状的李雪莲说不告状了后,继任的院长、县长和市长竟通通不相信她的话,认为这是她的障眼法,所以李雪莲为了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改变主意,决定继续告状。第二次转折,是在李雪莲和赵大头准备结婚并改变告状的主意后听到了他的电话,知晓了赵大头与她结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与法院庭长勾结,拖住李雪莲。第三次转折是在县长、院长、公安局长都为了逮住李雪莲而去北京汽车站截人时,李雪莲却因身份证丢失而在中途下了车,压根儿没有去到北京。第四次转折是李雪莲病愈后去干果市场找表弟付医药费而被逮住时,县长告知她的丈夫秦玉河已经去世。第五次转折是李雪莲心灰意冷,失去生活动力,准备上吊自杀时,被前来制止她的果农的一句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而点醒。第一次转折与第三次转折,让我觉得那一群所谓的领导竟像是跳梁小丑,为了保住自己头顶上的帽子,频频上演一出出滑稽戏。最后一次转折中,范伟扮演的果农所说的那一句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一语双关,顿时解开了李雪莲心中所有的郁结。因为十多年来,她的一切生活只剩下了告状这一件事,苦苦执着却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临了才醒悟:这又是何苦?
删删减减许久,最后才写了这么一篇既不是观后感又不是影评的文字,有时在写文时感觉很困难,因为头脑中明明有许多想法,但是无法把它组织整理成为一篇有结构的文字。或许是没有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的缘故,一直以来,都是自娱自乐的写法,许多时候都是想到哪儿便写到哪儿。没有严格按照什么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的文体来写文。这样的写法不可取!因为我不是作家呀!

相信《《我就是我》观后感12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